#即使從小遠視最終可能演變為近視
或許老粉絲知道我家小肉包👦從小有遠視加上視差,曾經戴眼鏡矯正治療一段時間,後來恢復正常就沒再戴了,不過我們都會定期帶他檢查眼睛。
前些日子疫情嚴重居家上課,他開始較長時間的使用🖥電腦,再加上他很喜歡畫漫畫,以及常畫很細小的圖🎨,一不注意就會專注畫個一、兩個小時...
結果9月份🏫開學前,我們帶他檢查眼睛時,就發現他有假性近視的狀況,目前已開始點眼藥水及密切追蹤視力狀況😭...
其實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僅容易使視力惡化,高度近視更易引起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眼疾,因此應該避免,另外經常揉眼睛、瞇瞇眼、關燈用眼等也是不良傷眼行為,以下阿包醫生列出常見傷眼地雷,爸媽記得多注意,並盡量避免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或習慣。
❌#過度用3C📱
現代父母已經知道過度使用3C容易使孩子成癮,更會埋下近視、用眼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因子,因此多須避免,然而近期常態居家防疫加上3C產品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相當難避免,建議爸媽可以盡量以其他親子活動,例如:烹飪、運動等轉移孩子注意力。
❌#趴著看書
趴著看書不僅容易造成近視,也可能會引起雙眼不等視,雙眼不等視指的是雙眼視差達200度以上,當出現此狀況時,雙眼視覺不容易對焦、立體感不佳,而且習慣用單眼看物品,長期下來容易頭暈頭痛,且會依賴其中一眼看物品。
❌#瞇瞇眼
孩子看物品經常瞇瞇眼,甚至越來越靠近該物品嗎?當心是近視前兆,根據研究發現,不少小朋友已經近視100多度但卻不曉得或是不清楚嚴重性,因此爸媽需多加留意,當孩子出現瞇瞇眼的狀況時應帶至眼科檢查。
❌#經常眨眼👀
經常眨眼常見原因包括近視、眼睛發炎、乾眼症或神經失調,其中近視有賴於視力檢查、平時用眼行為做發現;眼睛發炎、乾眼、神經失調則要就醫釐清原因並改善。
❌#揉眼睛👁️
孩子經常揉眼睛,常見原因包括想睡或眼睛感染,其中想睡覺只要讓孩子安穩入睡,並將手溫和拉下即可;眼睛感染則有可能是過敏性結膜炎或非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可加強清潔,非過敏性結膜炎則要釐清病毒或細菌感染,並輔以藥物治療。當孩子出現揉眼行為應盡快阻止,因為眼睛只會越揉越癢,甚至會導致角膜變薄、散光等。
❌#戴錯眼鏡👓
小朋友因為好奇可能會配戴爸媽或親友間的眼鏡,這行為萬萬不可,配戴他人眼鏡短則造成短時間視力模糊、頭暈,長則會暈眩、頭痛,因此應盡快阻止,另外有配戴眼鏡的孩子也需定期追蹤調整符合度數,才能讓視力健康發展。
❌#眼睛直視太陽🌞
眼睛是靈魂之窗,尤其幼童視力仍在發展,對光線敏感,因此不宜直視太陽,否則可能會引起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問題,所以外出時應做好眼睛防曬防護。
❌#沒有定期視力檢查
建議每年應定期視力檢查1~2次,然而部分家長尚未按時帶孩子定期檢查,須記得及時帶孩子前往眼科檢查,才能累積視力存款。
📌#小叮嚀
眼睛是靈魂之窗,因此需好好呵護,目前國內孩童近視年齡逐年下修,我們應注意孩子的用眼狀況,並且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可以到戶外走走時就帶孩子接觸大自然🌳以保護雙眼喔!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百靈果Ne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聞一 8:39】 #中國 官方9/2下令停播偶像養成類 #真人秀 節目,並命令廣電機構要宣傳更有男子氣概的男性形象,以整肅那些會導致年輕人誤入歧途的流行文化。 監管單位要求廣電機構必須抵制「畸形的審美」,隨後 #廣電總局 祭出8大限娛令,杜絕娘炮、低俗、愛炫富、道德敗壞的表演者。但官方支持的「陽...
過度依賴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是一個挑剔的人嗎?
對自己很挑剔,對別人也很挑剔。
對自己挑剔展現在完美主義上面,或者是冒牌者症候群,只要自己表現好就覺得是運氣好或者是假的,如果停止努力就會覺得很不安心。
對別人挑剔反映在對人際關係的不信任上,有人對你好,你會先懷疑他給你的是不是真的,或者是背後別有目的。這樣的懷疑是有用的,因為過去你吃過一些虧、受過一些傷,會多一點防備,可以避免你再次陷入和過往一樣的陷阱裡。
常見狀況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身邊的有可能會給你一些建議或者是方法,但你會不斷地打槍他們,透過「過度挑剔」他們所提供的方法,他們到最後兩手一攤發現自己真的沒有辦法幫上忙的時候,你「終於證明」自己果然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人。
前者就是Pete Walker 這本書提到的「內在找碴鬼」,讓你無法認可並且真正喜歡自己;後者則是「外在找碴鬼」,讓你無法建立親密感情友情。
不過,挑剔之所以會被你保留下來,代表他有些時候是有用的。例如你不斷地挑剔自己,的確讓你在某些方面有不錯的表現,不甘於現狀,才能一起勇於向前;你不斷地挑剔別人(如果你害怕衝突的話,或許你可能會用看起來比較和緩的方式),好讓別人跟你保持一定的距離,你戴面具和他們說話,以避免他們走路你心裡面,讓你過去一樣的受傷。
不是只有被打或被性騷擾才叫做創傷。過往的創傷包含家人照顧者的羞辱、貶低、忽略、遺棄、情緒虐待、肉體或性的虐待等等,在你的心裡面建立了一道高高的牆,是你求生的模式,就像曾經溺水的人過度依賴游泳圈,而忽略了現在已經長大,雙腳已經可以踩到游泳池的地板。
你願意丟掉你「找碴」的游泳圈嗎?用一雙腳,真實的在地板上面踩著前進,用心感受泳池水裡面的溫度和肌膚的接觸。
如果你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難搞所以沒有人願意和你真正在一起,那麼這本書有機會邀請你從原先的「求生存模式」轉為「茁壯模式」,你將不再苟且偷生,是可以打腰子做一個真正的人。
「儘管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療癒出更好的未來。你受過傷,但你不必繼續痛!」
要怎麼做呢?提供下面幾個步驟:
#發現找碴鬼
1.意識到你的症狀、找碴鬼什麼時候會出現(例如,朋友聚會的時候會焦慮)
2.看看自己過去曾經做點什麼事情,讓這個不舒服稍微沒有那麼不舒服(例如,到角落自己喝酒,享受一個人的空間)
3.試著詢問自己內在的需求是什麼(其實還是想要有人可以陪我一起喝酒,只是不要人太多)
4.實際的付諸行動(例如,找一個和自己關係比較不錯的朋友,坐下來一邊喝一邊聊(焦慮慢慢解除)。
過程當中你可能會出現許多「自我內言」如:「他一定是可憐我才跟我講話⋯⋯」、「怎麼我講話頻率都跟他對不上,我還要勉強自己跟他講話?」等等,這些挑剔是很常見的內在聲音,這些挑剔是為了讓你能夠好好的生存。
但由於現在的你已經不只是想要生存而已,你想要長得比以前更茁壯,那麼就必須要冒一點小小的險,挑戰一些你過去不習慣做的事情。例如,練習說照片上面的一些話來鼓勵自己(剛開始你很會覺得很奇怪,焦慮,但你真的唸完這些句子之後,會覺得好睡許多)
永遠記得,不論如何你都有退路,最糟的情況就是回到原先的狀態,再用防衛把自己層層包裹起來。
一次進進退退的練習,你會開始慢慢學會,如何當自己的父母。當好自己的父母,要點有兩個:避免忽略、留心保護。如果你可以敏銳的觀察到自己的感受,就不會忽略被你藏起來的那些感受;如果你可以意識到有些人或有些事情有可能會傷害你,你就會使用保護機制,至少在建立人際關係的時候不會受傷。
然而,要做這兩個步驟其實並不容易,誰會建議大家睡前先把這幾句話唸完,就可以安心睡了。
晚安晚安。明天還要上班呢!
#書名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壓力症候群
#標記你的挑剔鬼朋友
過度依賴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圍爸參與了高端二期試驗7個月?怎麼會願意參與試驗?會不會很可怕?
-
2020年11月疾管家發出一個訊息,想要參與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的人,可以登記,預計招募2萬人
我一看到馬上登記了
那時候還搞不太清楚,有哪些國產疫苗(後來才知道有國光、高端和聯亞)
那時候會想要登記,
一方面是知道國外疫情嚴峻,覺得總有一天國內也會有影響,我認為無論國外疫苗發展速度如何,一定要有國產疫苗,我們才不用依賴其他國家進口,一定要有足夠多的人參與二期試驗,才會有國產疫苗的問世
一方面是,我每天從鳳山搭火車到屏東上班來回,我是使用大眾運輸的族群,又是老師,每天要遇到無敵多學生
輔導教師的工作得和學生長時間在一個空間內會談,我也曾因為這樣被學生傳染黴漿菌肺炎
所以,意識到自己是高風險族群,我不想成為傳遞病毒的人類
一方面,考量到我不想因為我的高風險,而有機會將病毒傳給喵喵、肉肉或我的同事,這是基於保護家人的立場
最後,還有很個人的因素,我知道新冠肺炎比較容易讓有慢性病的人重症或死亡,我有心臟疾病,也有血壓和血脂的問題,明白自己重症與死亡風險後,為了減少家人的負擔,參與人體試驗,是及早取得保護力的管道之一,雖然,可能沒有足夠的保護力(就像後來國光、聯亞疫苗的研發都稱不上真的完全順利..... 我還是期待國光二代疫苗和聯亞三期的....)
然而,我也知道,需要有願意參與試驗的慢性病患者
.
直到2021年2月,收到高醫的通知,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參與高端二期的試驗,有意願的話要在指定日期到醫院聽取說明
我約需要花30分鐘的時間到醫院,第一次要找到說明處,還在高醫裡迷路了20分鐘....(傻眼...我實在搞不清楚哪棟是哪棟,還有問了之後還是一直走錯電梯...)
進去說明處,很多人在裡面,研究的護理師及團隊一一在跟大家說明,還有研究醫師跟我們詳細說明,以及讓我們提問
大家比較多的顧慮還是參與試驗的風險,以及我們慢性病及老人能不能安心參與
女性則會擔心過程懷孕的事
我本來要去打流感疫苗,了解後也就無法打流感疫苗了,因為會造成實驗干擾
有些人聽完風險,就決定不參與試驗了,終究,這是要將藥物打進入體的試驗
過程中也聽到醫師說第一期試驗發生的簡要情形,感覺滿令人安心的
回來慎重考慮後,便決定參與試驗了
.
第二次回去時,在3月5日,當天抽了很多管血,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管子在那裡排隊等我
看到研究團隊很細心,也看到有我那個時段很多人一起參與試驗,覺得安心
身體做了各種檢查後,又要拍X光,又要驗尿(又怕尿不出來,也怕尿不夠)
打了第一劑疫苗,老實說,我覺得注射的人員很厲害(不知是醫師還護理師),打進去沒感覺?前面我緊張擔心半天
打完後,還懷疑真的有打針嗎?明明看到針進去,針出來,但還是很懷疑有打針,覺得很好笑
(後來有聽說是高端的針比較細?是真的嗎?)
打完後在留置等待的時間,老實說還是很緊張,很怕有什麼過敏反應
因為醫師、護理師都有說,如果有不良反應通常在前15-30分鐘會出現
我感覺到最多的還是緊張
還有喵爸肉肉好像已在外面晃了很久,讓他們等了超過一個小時了,一直覺得對他們不好意思,也決定之後就自己來醫院就好,不要讓他們這樣在外面等,買了晚餐,也沒機會吃
.
打完的這段時間
因為沒什麼副作用,主要是前兩天注射處有10元硬幣大小的疼痛,打字呀,拿重物時會特別注意到,有時翻身會痛一下
前七八天,我有一點疲累,感受到明顯的累
但因為我這段時間在寫論文,白天工作,晚上假日也要陪肉肉,也常熬夜,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是我本來就累,還是疫苗的影響?
但,自己覺得:我大概是那打到安慰劑的七分之一的受試者吧?
因為看打AZ的朋友第一劑感覺滿有反應(副作用)的....
也有此一說,副作用強度有時可以看得出可能抗體生成的什麼什麼....(簡單說,有主作用才會有副作用呀....)
有一點點不抱期待啦...
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固定時間量體溫
記錄各種症狀的程度
.
這段期間,研究護理師有打來關心這段時間的狀況
.
第三次回去是4月5日,回去打了第二劑
第二劑我也是沒什麼反應
所以也沒同事知道我其實已打了兩劑疫苗
但大概第五六七八九天時,喉嚨不太舒服,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別的病毒來擾
但第十天這不舒服的感覺又沒了
但這次也沒疲累感,應該說疲累感和平常差不多,也沒比較累,就覺得不太有影響
.
第四次回去是4月13日
這幾次回醫院,就沒帶著肉肉和喵喵
但也還是會覺得讓喵喵自己顧肉肉,有點歹勢,很感謝喵喵照顧肉肉
有跟研究團隊說了喉嚨不舒服的事
但過兩天就沒這樣的感覺了
研究團隊過程也有持續和我用簡訊和電話追蹤
.
第五次回去是4月24日
這次又是抽血管一路排開
但好像有比第一次少了一兩管?(目測啦,也沒認真算
兩次抽一排試管的血,心裡都在唸藥師佛,來安定自己的心,該不會這會影響實驗檢驗數據吧?!
.
接下來就要等到9月中再回醫院了
5月,疫情越來越嚴重,快速地升二級、三級警戒
但這段時間,各種國產、高端的謠言、陰謀論也開始出現
老實說,看到這些訊息心裡滿難過的
.
這段時間,知道國光一直進不了二期試驗
聯亞也晚了一點開始二期,每次看到海報,都在祝福另一群參加試驗者平安
同時,我也祈禱著我們高端出來的中和抗體數字可以很漂亮,也祈禱著自己是打到疫苗的七分之六,而不是打到生理食鹽水的七分之一
.
6月10日高端解盲的記者會
晚上回來,認真把整場記者會聽完
覺得開心也安心
但此時國內疫情已突然嚴重起來
但依然不知道自己有打到還沒打到疫苗
只知道有打到疫苗的話,抗體可能還不少,居然可能比AZ兩劑的高
看著副作用的比較,也很感謝台灣三個生技團隊都選擇長期台灣人很習慣的、較成熟製程、低副作用的次單位蛋白疫苗
依然默默祈禱著,我是疫苗組,不是安慰劑組,我不想再挨兩針呀
.
國內開始吵什麼疫苗護照,吵EUA,吵二期三期
覺得很難過,因為我們都不是專家,但好像變成好像很多人都變專家
自己也加入了一些網上的吵架
上網練習看WHO的疫苗資料,真的太難看懂了
但我也知道,很生氣某政黨之前2020年,罵政府不夠挺國產疫苗,怪政府給國產疫苗的支援與資源不足,發展到2021後來一直詆毀國產疫苗....覺得很矛盾(新聞都找得到)
以及各種關於疫苗的假消息,或過度放大不良反應的資訊在亂傳,覺得難過
6月3日,傳了訊息給這些辛苦的研究團隊,鼓勵他們,不要被這些壓力擊垮,也感謝他們的努力
.
因疫情變嚴重,在各團體奔走下
政府突然要把老師納入優先造冊施打的對象
7月5日,學校發來了造冊通知
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因為依契約,我不能在這段時間施打其他疫苗,不能干擾實驗
詢問了研究團隊,研究護理師說,因為不能損及我施打疫苗的權利,請我先登記造冊
這段時間,可以幫我申請提早個人解盲,如果真的輪到我的時候,就可以聯繫先行解盲
如果真的打到安慰劑,那就去打AZ吧
.
7月14日,屏東預告隔天要幫老師們施打疫苗,老師們集中到屏東某國中施打疫苗
我聯繫研究團隊
團隊請我隔天到醫院解盲
7月15日,解盲結果是:疫苗組
我整一種中大樂透的感覺!覺得興奮!
所以就不用去打AZ啦!
但也聽到陳建仁前副總統打到安慰劑,仍願意繼續接受試驗,覺得真的很感謝七分之一打到安慰劑的二期試驗者,願意一起等待這段時間
(依倫理是可以決定補打疫苗或改打政府的疫苗)
.
隔了一週,換喵爸也打疫苗,喵爸也因為老師統一造冊施打,安排到AZ
我和喵爸來回討論,究竟要先打AZ,但可能有兩天的副作用,傳說中被車輾過的感覺,而且要等兩個月或三個月,也要等AZ到貨,再打第二劑
或是,再等兩週,可能就能打高端第一劑,再一個月,就能打第二劑,較快有較完整的保護力?
最後,喵爸的決定是:輪到什麼打什麼
打了AZ後,喵爸燒了三天,一邊顧肉肉,一邊擔心著喵爸,身心俱疲
還好後來也都沒其他的事
後來也聽到資訊是,AZ第一劑是主要保護力的來源,第二劑是加強劑
和mRNA疫苗不同,後者主要靠的是第二劑
覺得能打到AZ真的也很感謝!感謝所有努力的團隊及善心的國家!
(喵爸仍在等AZ第二劑,希望很快有機會輪到)
.
因為要進出校園,感謝研究與醫療團隊,在我最後一次回去前,先寄了小黃卡給我
.
選擇今天貼文(醫院聯繫延後一週回去),因為今天是高端二期試驗最後一次回醫院,結束了這七個月參與二期試驗
(其他同期未提早解盲的受試者,是在最近進行個人解盲,以及領小黃卡)
今天也順口問了,有沒有第三劑的試驗
才聽到醫師說,第一期的已有召回進行第三劑試驗了
覺得第一期的試驗者比我們二期勇敢很多
因為,我們至少是聽到一期的經驗,才有參考資訊,有信心進入二期試驗的
一期的受試者真的是勇士呀!
真心感謝所有醫療團隊、研究團隊,和我們一樣參與受試的人
.
今天回家的路上,我問了喵
我參與高端試驗的事,適合貼在我們家粉專嗎?
喵:可能有些政治立場的人,會不喜歡,可能會掉粉,但無所謂啦,我也不在意按讚和追蹤人數,搞不好,會有另一群人來,你就貼吧,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呀!
圍:我覺得很難過,疫苗怎麼會被區分了政黨顏色?
.
感謝喵爸,讓我有勇氣貼文
一邊陪肉,一邊打長文,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寫完貼文
.
願疫情遠離
願疫苗能帶來保護力,讓大家都不會轉為重症
有疫苗就打,能靠國產自給自足,自立自強,不靠別人更好
也請那些人不要再打擊臺灣認真、辛苦的醫療團隊,辛苦的研究團隊,以及所有受試者投入的時間、身體精力
再次祝福台灣後續所有混打試驗、三期試驗、第三劑試驗、二代疫苗(因應變種病毒),都能獲得順利的結果
祝大家都健康平安,少點口水,有疫苗就打,有打就有保護力,高低而已,沒打疫苗就是全靠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by圍爸
#covid #高端 #二期試驗
過度依賴症 在 百靈果New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聞一 8:39】
#中國 官方9/2下令停播偶像養成類 #真人秀 節目,並命令廣電機構要宣傳更有男子氣概的男性形象,以整肅那些會導致年輕人誤入歧途的流行文化。
監管單位要求廣電機構必須抵制「畸形的審美」,隨後 #廣電總局 祭出8大限娛令,杜絕娘炮、低俗、愛炫富、道德敗壞的表演者。但官方支持的「陽剛」形象,好像都是Gay的天菜耶XD
近期面對不斷下降的 #生育率,中國當局試圖透過增加體育課、批評模仿韓星氣質的男性藝人,向國內青年灌輸傳統的男性價值觀。同時提高 #技職教育 地位,避免念太久的書會晚生晚育;還有打壓補教機構,說要減輕育兒的教育負擔(應該讓很多人的荷包先真空啦💸)
【Joe Rogan@PowerfulJRE 確診武漢肺炎 43:39】
【新聞二 54:20】
#歐盟理事會 主席Charles Michel表示,美軍在阿富汗的撤軍亂象已充分體現,#歐盟 需要更多決策上的自主權。
Michel補充,雖然有朋友或盟國可以靠 很棒,但過度依賴不是件好事,所以歐盟要加速發展防禦能力、並捍衛自身利益。
#拜登 剛上臺的時候,大家以為可以讓美國和歐盟的關係恢復到 #川普 執政前。儘管拜登在貿易和氣候議題說了很多政治正確的話,但阿富汗撤軍的亂象,讓許多歐洲人比以前更確定「不管白宮的主人是誰,他們都不能依靠美國保護自家安全」。(通通罹患川普PTSD了…)
【其他討論】
原訂10/30-31的 Podcast Festival 取消啦!
#離島 缺老師
#金曲獎 深色粉底不夠,凱莉膚色解救一群化妝師
抽書《A Day in the Life of Marlon Bundo》
=======================
110年青年好政系列-Let's Talk終於開始提案徵件啦🎉🎉
#一起Talk心理健康政策
青年從校園進入職場面臨許多不同的壓力😰
但現實的社會環境與政策是否可以提供相應的協助🤝?
如果你關心社會心理健康環境的健全❤️
或對心理健康相關政策有滿滿的想法與建議
快來提案規劃辦理屬於你們的Talk活動🗣️~~
⏰即日起至110年10月22日止,
邀請你與朋友👥共組3-5人團隊提案。
讓你我的聲音能夠被聽見,討論激盪一起指點好未來🏛,
還有機會獲得💰最高16萬元的策論獎金喔!
提案詳情看這裡 http://110letstalk.pse.is/3knh98
📱提案諮詢走這邊 https://lin.ee/UCdCYrM
#青年好政LetsTalk #青年好政 #心理健康
#青年指點好未來 #審議民主 #開放政府
=======================
/追蹤 IG 看教主ㄎㄧㄤ日常:https://instagram.com/bailingguo_news
/到 FB 看每日新聞觀點:https://www.facebook.com/puppydailynews
/想要支持我們,看幕後花絮、NG片段,請加入Youtube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2KoUc0f4Bv2Bz0mbOah8g/join
【每週二、四、日晚上 9 點更新】
歡迎來到百靈果News
這裏是華語界最自由的雙語國際新聞
Welcome to Bailingguo News
The FREEst International News Podcast in the Chinese Speaking World
我們把高音質的檔案放在其他網路平台,歡迎大家訂閱
【百靈果News的Podcast】
Apple:https://reurl.cc/N6V976
Spotify:https://reurl.cc/14yqRX
Google:https://reurl.cc/Y6ypxD
KKBOX:https://reurl.cc/k0D29x
#TaiwanPodcast #PodcastStudio
過度依賴症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警察局(4/15)】
#有效的匿名諮商讓需求被看見
昨天在消防局的質詢中,智翔提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能對消防、警察人員造成的結果,以及現行的心理輔導機制可能因沒有匿名保護,導致效果有限。
身處第一線的警察,可能會面臨自殺、兇殺案等重大刑案,或瓦斯氣爆現場等,有時對心理造成的影響不會馬上顯露出來,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累積出更多問題。
現有的心理輔導機制,由於沒有匿名的設計,讓有需求的人深怕接受心理輔導會被貼上「懦弱」的標籤,或是可能被長官過度的關切,進而遭到調職,反而無助壓力的釋放,雖然局長稱不會刻意去詢問何者有接受心理輔導,但智翔認為匿名就是要做全套,長官只需看到最後的統計數據即可,不需要知道「誰」去尋求協助。
因此智翔建議警察局可以先試辦看看,研擬匿名心理諮商機制,且是面對面的諮商,而非僅用電話,鼓勵更多需求者接受諮商,第一線的警察若能降低更多心理壓力,對接受服務的市民而言也會有正向的感受。
#警員福利以及保障
警察人員勤務繁重,執勤過程中難免發生交通事故,如不慎發生,後續得面臨官司與民事賠償事宜,近期也有新北市各分局加碼汽機車保險額度的新聞,想請教桃園市警察局有無相關的保障?
今天警察局長稱,新北加碼都沒有桃園的額度高,包括傷害責任險額度,所以智翔要求警察局提供相關數據,以供檢視。由於桃園地狹人稠,道路狹小,警察執勤時有交通事故發生,提供更高的保險額度正是來自基層的心聲。
智翔也希望以此為後盾,讓警察人員在執行勤務時沒有後顧之憂,警察安全,才能保障市民安全。
第二項則是警察的健檢福利,新竹市自去年起,不分年齡皆每年補助3500元,健康檢查還可以公假一天,桃園目前的措施為何?
警察局回覆,桃園市目前分層級,依警察人員安全基金給予補助,舉例若40歲以下,每兩年補助5000元,40以上的補助也優於其他縣市。
智翔要說的是,提供警察人員在健康檢查上有更多優惠與福利,並非斟酌於一年補助的金額上,除了剛剛提到的提供公假之外,也可以考慮與桃園市的長庚醫院合作,打造為員警量身定做的健檢方案。
#易壅塞路段即時監控影像
接下來要為改善桃園的塞車狀況給予建議。
桃園區的交流道在尖峰時段動彈不得是許多通勤族的日常,包括南崁交流道與國道二號交流道,尤其南崁交流道,從春日路開始,至經國路路口,再到匝道,所屬道路涉及公路總局、高公局與市府交通局管轄。
據聞目前的監控與調度,並無法有效整合三個單位的資訊,因此智翔想建議,是否可建置一套設備,結合公路總局、高公局及本市交通局即時路況於一平台上,監控轄內易壅塞路段(口)及交流道沿線車流。
透過整合各系統即時影像,並隨時調整各鏡頭,讓警察局可以精確掌控堵塞路段、擴充路況資訊涵蓋率,遇車禍事故或交通壅塞立即派遣線上警網支援,盡速疏導車潮並降低事故發生機會。
畢竟若有交通事故或是壅塞需疏導時,三個單位資訊有落差,調度還得依賴通訊軟體來聯絡,造成更大的溝通成本,及早建立單一資訊以及調度平台才能一勞永逸。
#未禮讓行人之取締成效
根據報導,桃園市每年都有因公車未禮讓行人造成死亡事故,智翔認為,每個用路人只要下了車都是行人,行人的安全是用路安全的根本,公車禮讓人行,是否除了宣導之外,也需要加強取締?
另外在宣導上,也應採用「應」讓行人,讓駕駛在轉彎時慢下來,把行人優先內化為駕駛行為的準則,這點再麻煩警察局與執法人員多加強,強化行人的用路安全。
過度依賴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過度依賴症 在 楊仲豪身心科醫師- 你是否會覺得自己太依賴另一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起初在實務上只會將這樣的疾患歸類於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 anxiety disorder),在發現部分狀態無法完全符合後,才於2013年將分離焦慮症在發展性疾患的限定給取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