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改裝權益的感想
#7月21號分享內容
撐過了4~5月份的無差別改裝大取締事件,6月份立法院公聽會,7月份交通部公路總局會議,教士規劃的改裝合法化第一階段也算暫時告一段落。
-
為什麼改裝取締爭議性會這麼大,就是因為掌管行車紀律及改裝規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裡,對於機車「可以改裝」的部份就只有三個。
排氣管、後照鏡與老舊停產之車殼得以換裝新式車殼。
-
而在禁止改裝之項目僅有:引擎(改裝渦輪或NOS之類)、車燈不可貼變色膜或噴色、#排氣管數量及位置,還有一個"其它經主管機關核定之項目"。
-
-
機車能改裝的東西千百種,結果列出能可以改裝的東西只有3項,卻也沒有明文標識「可以改裝之項目」。讓取締的人或姦你站的那些驗車員大玩文字遊戲。
就是因為完全沒有規則,所以 #真心碰到想要刁你的就能自動解讀成: #既然沒有明文規定可以改裝那就代表違法改裝
-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被莫明奇妙的被開了改裝的罰單或被迫要驗車。
-
-
所以教士在合法改裝權益的第一階段裡,我把所有機車能改裝,同時不會牽扯到規格變更如引擎型式或軸距等,會扯到ARTC這個阻礙進步的機關的部份通通一條一條列出來,一條一條比對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總共146則條文及相關附件,規劃出了總共6大項29條的「機車可改裝項目」,做成一份企劃報告交給了交通部的官員,而在7月6號的下午2點也在交通部開會討論這些東西的開放與否。
-
-
聊到這邊,大家就會很納悶為什麼這樣聽起來好像很順利很簡單但之前卻沒人做?原因很簡單,因為教士觀察到發生一件重大社會議題時,絕大多數的人往往都是停留在「謾罵與檢討」上,這也是台灣人最厲害的,因為討論與罵永遠是比站出去做一件事還簡單。
-
大聲站出來罵一罵,婊一婊,你就可以成為大家眼中的救世主或是抗爭鬥士,何樂而不為?但這對事是完全沒有幫助的。
-
-
在好幾次公聽會或協調會中,教士看的到的朋友都是準備了許多受委屈、不公義的案例出來罵,要求改進與檢討。還有一些對法律很熟悉的車友也會舉了很多不合時宜的法規或阻礙進步的點。
-
站在那些官員的立場其實他們是很樂見這些事發生的,因為這代表他們只要做好表面「回答」的角色,讀讀法規,回應一下鄉民的問題並偶爾打個太極,立場不對挨個罵,等事情過了其實就完全沒事了。事後發發公文,報告一下政府部門的立場就交差了事。
-
反正鄉民得到了站出來罵他們及表達立場的機會,而他們也只要做好挨罵與打太極解讀法規的角色,就這樣等風波過去就又相安無事。不管是什麼樣的社會事件在台灣發生幾乎都是以相關的模式帶過, #反正台灣人最健忘時間過了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
-
所以教士直接準備了一份要他們審核並「公告」可以改裝的部份,內文包括了機車空力套件、改裝外觀、把手、行李箱甚至裝飾燈,甚至 #避震煞車卡鉗總泵碟盤等等…而很幸運的,#這些項目也幾乎都得到的同意可以改裝。只是要等事後的公文宣佈才能真正算數。
甚至連交通部官員都強調, #這些東西完全就是可以改裝的只是姦你站的驗車人員在亂搞才會變成這樣
-
-
整趟下來其實都算順利,但因為會議裡新加入了很多之前完全沒參與過會議的車界前輩,卡在了解狀況與程序一段時間才真正進入正式議題,所以教士要突破的最主要重點 「 #排氣管防燙蓋及排氣管出口數等」部份的修訂,完全被卡住.
-
教士在這邊和車友聊一下關於防燙蓋的部份,交通部也承認他們並沒有任何針對排氣管需要加裝防燙蓋的檢驗規範,所以的確是要規劃一套關於排氣管溫度判定的機制。
(這個又是之後的會了)
而教士一直在強調的 #開放改裝排氣管位置及數量變更,這點交通部則是要協請如 #台北市機車同業公會 與相關機車製造廠的意見, #確定變更排氣管數量與出口數會不會影響車輛原結構或重心……
我知道聽起來極度可笑,因為這跟本無稽之談,但他們認為這些公會與車商才是「專業」,那教士也就只能請 #這些機車公會或車商聯盟的大前輩們,為了台灣機車改裝的進步,請大聲的對交通部說一聲 「 #這些改裝是沒有問題的請開放吧」
-
-
-
最終,雖然成功爭取到開放機車改裝的項目,但最重要的「挑戰條文」類的還是卡在交通部門官員的專業不足而導致又要被拖進下一次會議。
-
不過教士要和車友們說,官員不懂是因為他們對這塊完全沒研究,如果你們永遠只是想要用罵來當成溝通方式,那這個社會就永遠沒有進步的機會。
-
爭取改裝的這條路還很長遠,但教士還是會一直在體制內嘗試下去。
-
第一階段的修訂條文類是最簡單與最直接製訂一個警方執法的規則,真正困難的點則是從第二階段開始,也就是嘗試製訂一套改裝的檢驗規範,總而言之,大家加油吧。
-
但針對擾人的排氣管噪音,教士也是絕對打擊不手軟,#就算到自己人我也會做。因為欠缺自律能力的車友真的太多,#就算是要教士去幫警方上課教該如何取締改裝管我也願意,因為我要的是大環境的改變與改裝權益的進步,不只是一個吵著想要糖吃或藉這次事件博得知名度這樣的虛偽行為。
-
這條路還很長,大家一起加油吧
有其他問題,歡迎7/21來到 國際重型機車展 Taiwan Motorcycle Show 和教士一起聊聊吧
避震煞車卡鉗總泵碟盤等等 在 【疑問】關於加大碟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人加大碟.碟盤改大.卡鉗有跟著改大嗎? ... 那總泵呢? 我就不信都改了.總泵夠力去推動改裝活塞? 那乾脆總泵也改好了.. 花上數萬不等吧? ... <看更多>
避震煞車卡鉗總泵碟盤等等 在 機車碟剎系統零組件檢修、整理、更換及排放空氣(師傅哩咧衝 ... 的推薦與評價
液壓剎車系統排放空氣,剎車 總泵 、 卡鉗 、來令片、油管...等零組件更換教學示範及注意事項講解。00:03 碟煞系統檢修、 卡鉗 及來令片分解方法及其注意 ... ... <看更多>
避震煞車卡鉗總泵碟盤等等 在 [心得] 淺談NSR150 車體篇- 看板biker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 上次打完淺談NSR引擎篇後
因為最近入手了一台全原廠的NSR二號機
所以可以重新體會原廠NSR的懸吊制動等等的感覺
不過我不太會寫懸吊 因為我只會跑道路台台杯不會過彎...
**懸吊方面**
前叉:NSR的前叉只有31mm 不過阻尼感是不錯的 下沉較快 所以噸位較大車主會覺得稍軟
些
土改阻尼法(封孔等)或重灌油會好很多
整體來講 NSR前叉其實在市區騎乘不錯用 雖然他只有31mm而非現今國內檔車主流的33mm
但是取而代之的優點是重量輕 好操控
後避震:採用245mm的直推式後單槍避震 阻尼感很弱 所以過彎容易軟腳
這點在老舊的NSR車上會更為明顯 而更大的問題是其上下座魚眼寬度只有少少的8mm
如果螺絲沒依照原廠規定更換為半牙規格 則容易發生歪掉或斷掉的危險
聽說新品有的阻尼感很強 不輸改裝避震 不過要靠運氣挑選的...
輪框:前1.85/17 後2.15/18 前胎選擇非常多 搭配90/90/17的輪胎就可以 後面18吋輪胎
就麻煩了
18吋胎選擇很少 一般是搭配100/90/18 這陣子入手二號機 我也在煩惱後胎問題
國產胎能選的大概只剩華豐的918 剩下的就是剩南港或建大等等 實在是不太喜歡
前後胎可選擇BT39 前後都有上述尺寸搭配 用起來感覺只有爽而已 但是荷包就不開心啦
後大前小的設計讓過彎犀利感倍增 重心也會加重在前頭 不過對懸吊負擔較大就是
**制動方面**
前煞車:前煞車使用279mm碟盤 單向雙活塞卡鉗 橡膠油管 1/2總泵
很多人說NSR是地獄馬 因為跑得快又煞不住 所以當年死很多人
這點我不置可否 其實原廠的1/2總泵手感非常好 單二卡鉗反應也很快
碟盤也是近幾年主流的280規格 只要換來令 再加上金屬油管確保手感結實
我覺得這樣的制動是非常不錯的 更何況那組總泵跟單二可是當年NISSIN的技術傳承下來
的
這組制動後來也流用在光陽各系檔車上 如KTR 勁 酷龍等等 當然數據或多或少都有少少
的不同的
卡鉗座似乎為獨立規格 跟數據相近的野狼等本田系檔車相比硬是少了幾mm
不知道有沒有跟KTR通用就是 碟盤為小五孔規格 本田系檔車可通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吧
後煞車: 一樣使用單二卡鉗 搭配220mm碟盤及1/2後總泵 在當時有後碟的車種內碟盤算是
最大
不過較大的18吋後框 讓力矩效果跟他廠的17吋後框+210mm碟盤差不多 碟盤鎖點通前碟小
五孔規格
比較有爭議的卡鉗位置在上 理論上卡鉗在上會導致煞車時作用力朝前 推擠後避震
導致後輪略浮 減低抓地面積影響安全
實際上...根本沒差
**車台**
車台:採用環抱式鐵製車台 兩隻主樑非常粗壯... 副車台相形之下薄弱很多
副車台內部配置非常緊密精緻但非常人性化 左右各有可以確認或即時更換的零件 我個人
很喜歡
車台強度很夠 不容易歪
搖臂:同樣為鐵製搖臂 因應18吋後框所以搖臂頗長
如果是改為17吋後框的車種在過彎時就會有很明顯的感覺
雖然長不過跟車台一樣也很粗勇 坊間也有人仿H-RS125焊製U形補強架
搖臂前端沒有使用培林 是使用兩隻橡膠襯套管 可更改為滾針培林
騎士三角:其實我覺得這車原廠騎士三角很爛XDDD
車手是分離把 但是有上揚所以角度偏高 腳踏有略為後移
下半身坐起來沒什麼問題 搭配原廠分離把就不行了
手勢太高 其實手腕的負擔我覺得滿重的 如果改個較平或稍微下斜的改裝把手會好很多
打檔滿好打的 打檔連桿設計不錯
**與相似車種的比較...**
光陽自從從本田那邊引進了NSR後 其實對其旗下車種的發展幫助非常的大
像是水冷技術 懸吊技術 制動技術等等都深受其惠
而最近幾年推出的酷龍 我個人更看作是NSR的4T版兄弟車種
雖然兩車車體數據很多都很近似(如腳踏 制動等等) 但是還是有少許的差異
因為有騎過友人車況不錯的酷龍 所以稍微在腦內很概略的比較了一下
懸吊方面:酷龍懸吊非常的軟 騎乘下說好聽點是舒適 說難聽點就是軟茄仔
剎車時點頭問題非常嚴重 後單槍相比之下比較有阻尼感點 但是車重還是壓制住了懸吊的
表現
制動方面:兩者剎車力道差不多 但是酷龍總泵的手感比較不好 空行程長 有效行程卻很短
不過屏除這點 還有車重的影響 NSR輕車重優勢的多
騎士三角: 可能是車台配置比較低一些 酷龍的棒多了
雖然同樣是分離高把 但是酷龍騎起來對手腕的負擔少多了 相比之下好騎很多
後面評比只是單純個人感覺做個無傷大雅的比較罷了 請別認真
NSR是台好車 體質不錯 改裝也很容易 零件有很多通用本田在各時期的各種檔車
原廠車也非常好養 吃不錯的機油 水溫注意不要太高 其他就跟一般檔車養法差不多
我想這麼一台好車 就因為政府的一些流於表面的虛偽政策而埋於時間的洪流中
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對吧
謝謝各位
--
我有一隻仙女棒
變大變長變漂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2.20.98
單體可能不錯
但是跟車重沒搭配好
一剎車就是划龍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