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疫時代:除了「戴口罩」成為一個新常態,你更需要「運動」▣
歷史洪流中始終帶不走疫情陰霾,當提到 SARS 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和平醫院封院,如果二十年後講起「新冠肺炎」你會想起什麼呢?
奧運不可能延期、不可能不讓別的國家的人進出國門、不可能只在家辦公、不可能封城,如今太多的不可能都發生了,而且是在全世界發生。中研院賴明詔院士形容:「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過往很難想像街上的人全都戴起口罩,也很難想不管到哪都要量體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說:「新冠給我們的一個事情,就是人要改變思維!」如同有可能口罩就成為「日常」,甚至成為一種裝飾品,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常態,但長怎樣我們正在創造當中,也還不知道[1]。
疫情的擴散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旅遊、聚餐、逛街,連運動習慣也被迫改變。因為學校、運動中心、球場、健身房的關閉,讓原本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突然無法運動。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更長時間的宅在家會導致更多因為缺乏運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後疫時代:你更需要的是運動:沒運動習慣,若染疫死亡率多2.49倍
免疫系統在預防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就要從改善整體健康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改善整體健康包括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營養、心理健康、行為和個人的健康應對策略。
2021年4月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有一篇針對不運動和新冠病毒病情嚴重度的研究,研究者針對4萬8,440位美國南加州的新冠病毒染病者做回溯性調查,結果發現:不運動的人如果罹患新冠病毒,其住院機率比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增加了2.26倍,進入加護病房比率增加了1.73倍,死亡比率增加了2.49倍。研究還指出,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外,不運動是導致嚴重新冠病毒病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這比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影響度都還高!
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共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是做到的比說到的少太多!這個研究結果對這個時間的我們有更大的啟示,你不運動,如果你不幸染疫,你住院的機會、進加護病房的機會、死亡的機會就會比有固定運動的人多好幾倍[3]!
■運動讓你防疫更有力
2021 年 7 月南韓團隊發表涵蓋了 20 萬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較低,即使染疫,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原因可能是運動使免疫系統調控更好,減少過度的發炎反應、並且增加 T 細胞及抗體的活性,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減少肺部發炎及病原體在呼吸道增生。
針對運動的方式,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做到累積 150 ~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簡單的判斷法是跑步還能夠簡短對話交談的狀態;此外還要有至少 2 個時段肌力訓練[4]。
■隨著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想與口罩「和平分手」、重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似乎沒想像中容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是過去15個月生活在全球最大疫區美國的保命口訣。
Delta變種病毒入侵美國,最新統計每5例新確診就有一例是感染Delta病毒。儘管已經解封,洛杉磯郡衛生局仍公告,建議居民只要進入室內就要戴口罩[5]。
■接種疫苗後不能鬆懈,持續戴口罩2個主要原因、5大重要理由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打完疫苗仍需要配戴口罩的2個主要原因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指出,主要不是變異病毒的問題,施打疫苗仍要配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有兩項:
1、接種疫苗仍然會感染,只是感染率較低。
2、疫苗接種後,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較低,會有短時間的帶病毒狀態,仍可傳播病毒。即使再打第三劑還是一樣[6]。
➤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克里斯汀·英格蘭(Englund)博士說,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前,疫苗是針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層保護,但是接種疫苗並不意味能立即以前的生活,強調需要再戴一段時間的口罩。
Englund博士解釋為何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1. 疫苗生效需要時間
第一劑後確實會獲得部分免疫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針頭進入手臂後就立即受到保護,而且接種完疫苗需要兩週以後才會產生保護力。
2.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
儘管疫苗有效果,但是只能提供某限度的保護力,就算接種疫苗後仍有感染新冠的風險。
3. 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是無症狀傳播者
接種疫苗意味著發病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減少,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將其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認為不需繼續戴口罩,他們可能會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4. 保護免疫系統受損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你完全接種疫苗,建議避開心臟病、癌症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
5. 疫苗的劑量仍然有限
達到群體免疫需要50%到8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他人等待接種疫苗時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已於110年7月27日起降為二級)。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帶來健康,也可以增進免疫力,甚至沒運動習慣的人有更高機率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然而,這時候想要運動卻面臨了一個很大的抉擇:要在家裡甚至狹小的房間中居家鍛鍊,還是要戴起口罩到空曠戶外揮灑汗水?
■戶外運動戴口罩,汗水沾濕記得換
隨著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漂浮在空氣當中進行傳播。在戶外不戴口罩,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對於健康的成人,戴口罩與否並不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
對於防患新冠疫情,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對於戴口罩的建議是,戶外運動仍必須戴著口罩。如果在高強度運動下,覺得呼吸困難真的戴不住,也要保持至少6英呎(約1.8公尺)的安全距離,並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運動,否則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走或瑜伽。
如果選擇在戶外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都務必戴著口罩。尤其是當運動的汗水沾濕了口罩時,請你換一個新的,因為口罩中的過濾層潮濕後,口罩過濾病菌的效果就會變差,降低口罩的保護力。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無論是衣服遮掩口鼻、戴著手術口罩或是隔絕效果更好的N95,所有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呼吸所需做功與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而,戴口罩對於一般健康人的運動表現來講,事實上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由於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在三級警戒的時刻,還是留在家中,避免外出運動。在室內單獨一人不必戴口罩,可選擇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如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保持水分充足,這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8]。
■#HealthyAtHome 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HealthyAtHome 的概念,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有幾個好處:
►控制體重,並且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上疾病都會增加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及嚴重度。
►增加肌肉骨骼的力量及強度、提升平衡度,並且減少老人的跌倒風險。
►維持認知心理功能,降低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成年人的運動建議
►一週至少做到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快走、來回上下樓梯、跳繩),或是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做到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會更好。
►大肌群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
►工作時注意姿勢,每 30 分鐘要起身活動一下。
►年長或活動力不佳的人,要加上一週至少三次的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走直線一字步)[4]。
運動已愈來愈被醫學界認可,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EIM)說明了運動對這些慢性患者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能輕忽。研究也發現,各國許多慢性病患者,封城居家隔離之後,心肺相關症狀加劇,不見得是感染,許多反而是來自長期缺乏運動後的肌肉無力萎縮。
新冠肺炎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家中居家鍛鍊時,也要注意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空氣流通。在外選擇可以保持距離的戶外運動,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持續的運動能帶給我們更健康的身體與快樂心情,也為疫情籠罩的黑暗帶來一絲曙光!而當疫情解封的一天,仍可保有一個健康如新的自己[8]。
疫病下人類顯得渺小、卑微,我們無法拒它於千里之外,只能更加謹慎、戰戰兢兢迎接疫情下的新生活面貌[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ho健康)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十大學者分析改變了這些事 -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94
[2]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3](康健雜誌)「疫情當前,更需要的是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296
[4](Heho健康)抵抗新冠肺炎就靠「規律運動」WHO建議疫情期間維持運動好處多!:https://heho.com.tw/archives/184608
[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洛杉磯抗Delta變種病毒 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300028.aspx
[6](媽媽經)「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台大醫師告訴你2個主要原因」:
https://bit.ly/3AkS2aI
[7](健康醫療網)「接種疫苗後仍要戴口罩 5 個理由 你知道為什麼嗎?」: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96
[8](康健)「新冠肺炎來襲!戴著口罩運動安全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76
➤➤照片
(udn.com 聯合新聞網)「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879/551930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 #後疫時代 #戴口罩 #運動 #HealthyAtHome #運動即良藥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茶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蛛肉堡也來一份 #還要肥宅快樂水 音效♪ On-Jin ~音人~ 魔王魂...
「還要肥宅快樂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Smile Life 維媽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茶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新聞] 獨家|哭!肥宅「快樂水」大漲2成600ml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肥宅快樂水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肥宅快樂水不快樂了! 一瓶可口可樂「漲6元」|TVBS新聞 的評價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肥宅快樂水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問卦] 肥宅快樂水的霸主是珍奶還是可樂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像吃自助餐 你要做出選擇】
你問我怎樣管理欲望,過簡單生活?你要先學會品味人生,品味的同義詞,就叫做體悟內涵。
人為什麼有這麼多欲望?其實,我們每個人在一個社會,就像進入一個自助餐(buffet)店,食物非常的多,但是正確的吃法,是依據個人喜好去挑選,而不該是把所有菜都吃光。人生本來就不是什麼都要擁有,每個人都該去選擇。
重點是,你是否有足夠時間去品味出他的內涵。打個比方,我們吃東西經常吃得很快,結果你的注意力都在說話,食物就這樣很快從嘴巴到喉嚨,你對食物是沒有感覺。又或者,你把自助餐的菜色都疊在一起,味道都混在一起了,這樣怎麼會真正享受到它的滋味?
你要專心吃飯,你要慢慢吃飯,才能體會到每道菜的滋味。如果沒有體會,等於是白做、白吃。就像是吃東西你都不消化,你永遠都會覺得餓,總想要去追求什麼。
我先談我自己怎樣生活。
我週末都在家裡,也很少應酬。但是我覺得我的生活很有滿足感。我假日就是休息與看書。看書最便宜,但是能得到喜悅感與成就感,當我看到新知,會很高興啊。有些時候,我讀讀讀,讀到有悟的時候,會把書闔起來,停下來,回想我體悟到的滋味。
要會自己擬菜單!如果每個都要,就總會有遺憾
我也不買名車,或是蒐集什麼骨董、別墅。有時候也會想,買輛跑車玩一玩。但是又想,到最後是車子服侍我,還是我服侍車子?因為你每個禮拜要去發動它一下,所以回過頭來,變成它的奴隸。
我旅行,景點越少越好。我很喜歡玩相機,但是我出去都不照相,你忙於照相怎麼欣賞?我看很多人下車,哇,都劈哩啪拉的忙著照相,照完就上車、走了。那到底在幹什麼?只是為了回去能看好照片,那你乾脆不要出門,在家看DVD或是電視就好了。如果你拍照是為了到此一遊,那也是表象的事情。
很多人想住豪宅,但是你仔細想想,豪宅通常都在很郊外,你都先經過很髒亂的地方,然後才到家,大概你是先經過這種偏僻的地方,回到家後,才會覺得,哇!好棒。但是我不要,我覺得會讓人真正enjoy(享受)的,是你從頭到尾非常comfortable(自在)的環境。所以我選擇的住家,經過與出去都是林蔭大道。這就是價值觀啊!你要哪一個,你要做出選擇。
我很難忘的,還有一碗白米飯的滋味。
有一次我去日本,看到日本人吃一碗白米飯配上兩個醬瓜,我覺得他們怎麼這麼可憐,可是他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後來我拿起飯來吃,也覺得好香。原來,日本人吃飯是一道菜一道菜品味,他們把飯當作一道菜。單純把飯拿起來簡單的吃時,反而滋味就出來了。後來我就看,人家吃西餐,為何杯子一堆,一定有一堆水,聊了之後才知道,他們每吃一道菜完了,就要漱口,讓你吃每道菜之前可以fresh(重新開始),不會把上面一道菜跟現在的菜混在一起,才能真正品味每道菜的滋味。
現在社會像是花花世界,你會發現這個很漂亮,那個很好玩,就像是不會吃自助餐的人,進入buffet餐廳時,每樣都要吃,結果吃到最後到底哪個味道好?不知道。因為大家都把菜堆在一起,然後,吃得很撐,肚子很不舒服的走出來,最後還要付錢去減肥。
我吃自助餐,其實就吃幾樣,我的習慣是,我一定現場走一趟,了解有什麼東西,我想好我要什麼,我知道冷盤我要什麼,主菜我要什麼,甜點我要什麼。我等於自己列自己的菜單,做一個正式的西餐吃法。每個人都要學習會列自己的菜單。
卡拉OK唱久也不稀奇!從工作中體會充實感,品出工作滋味
你說這樣太理性。不,你錯了,其實很多東西你都規畫完,你就OK啊,你才能真正很enjoy。不規畫好,你就會一天到晚後悔,你就卡卡的,你做了,時間與金錢都花了,但是滿肚子的氣,總覺得有遺憾。
你問我年輕人該怎樣開始駕馭自己的欲望,或是做到上述的層次。
我建議,把工作當作一個主要的生活主軸。當你在工作過程中,你多了解一些事物,你會有充實感,那就是味,品味的味。你也可能在工作中,發現一個新的領域,而感到一些喜悅感與成就感,感覺就出來了。
這個東西跟唱卡拉OK有什麼不一樣?唱卡拉OK你也感覺很喜悅,但是一個是人家給你錢,一個是你要付錢。很多人不去體悟一些東西,就會先入為主的去想,工作是辛苦的,唱卡拉OK是快樂的。但是你假如去仔細體會內涵,會發現卡拉OK唱久也不稀奇了。
工作,能讓你體悟更多,能力增長,同時產生經濟價值。這是一舉兩得。其實,連一個餐廳服務生,都是可以去品味出工作滋味。
你是一個餐廳服務生,但是你到一個高級西餐廳看服務生做事,他們進菜的角度都是一樣的,不會換來換去,他會等你說話到一個段落,才遞菜,怎樣倒酒也有學問。他做得好,其實客人還會尊敬他,會很想要給他小費。同樣是服務生,為什麼會有差別,你如果仔細去想,去體會動腦筋,品味的過程就出來了。
回到我剛講的,你要做出選擇,而且,不要急。
簡單,其實不簡單!應該花時間去認知自己要什麼
現在能讓我很樂的事情很多。我每次到公司或是離開公司,我都會很enjoy,外面的人行道那邊,我們種了一排樹,那邊本來是停了一排機車,人走過都要扭來扭去。現在長得非常茂盛,進公司的那一剎那,前後三秒鐘、瞄那三秒鐘,哇,就很enjoy。你看到有人走過去很自在與優哉的感覺,人會enjoy什麼,無非是眼睛張開,所看到很smooth(平和)的感覺。
你當然可以說,因為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都看過了,所以可以去駕馭欲望,比較早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找出自己的菜單。但是每個人都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花點時間認真的去品味周遭的事物,你才有機會去認知,那些是你喜歡的,你才有機會去拼湊出你的菜單。
人的時間有限,你必須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別去盲目追尋一些東西。少了一些選擇,到後來,反而會讓你有更多的選擇。
簡單,其實不簡單。就像工作一樣,你要能抓到key(重點),化繁為簡,一針見血,一招斃命。你對人生欲望,做出抉擇時,道理也一樣。(文章出處:商業周刊,口述:杜書伍,整理:曠文琪)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欲望管理心法*
簡單生活:少應酬,週末散步與看書,不投資骨董與名車,旅行時用心品味,而不是只用相機去紀錄畫面。
對抗欲望:列出自己的菜單,不能每個都想要。
#連結閱讀
1.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培養自己「對的思考習慣」
https://bit.ly/3rB7sE9
3.資訊過多,讓人膚淺
http://bit.ly/2zKXPsS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Smile Life 維媽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解救婚姻美食團 #冰箱囤起來 #三餐開心輕鬆煮
⭕團購優惠-> https://gbf.tw/eqk2n
⭕下單前必看分享文-> https://pse.is/3kl8yw
●凡訂購「免運組」再加購其他品項同享免運優惠
每天睡前小孩都在問:「馬麻~明天早餐要吃什麼?!」才吃完早餐就換長子問:「中午要煮什麼?!💢」自煮防疫每天煮到快夫妻失和了嗎?!大家都知道維媽美食團都走健康無添加,每次廣大好評回饋和大量回購潮,讓我更堅信自己的挑剔都能讓妳們也很滿意 #無添加吃的安心 這次要來解救婚姻關係🤣【包餡的貝果+燉飯+雞腿排+舒肥雞胸】三餐都幫妳輕鬆準備,大家一定要把冷凍位置空出來,嚐鮮囤一波👍
不是要大家天天仰賴冷凍食品,能新鮮採買自己煮的健康絕對無可取代,但冷凍食品可以有比較健康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偶爾幾餐省下來的時間,讓天天掌廚的自己適度休息是有必要的 #快樂的媽媽才有幸福家庭 偶爾偷懶幾餐~但還是要為家人健康做好把關❤️
維媽家之前訂的全完食,我兒道道心心念念,這次開團也要跟著大家一起回購丫丫丫😋
🎖#鬍子國王貝果(7種口味🥯)
從手工蛋捲起家的鬍子國王,獲食品界「奧林匹克」與「米其林」評鑑大賞星級榮譽,使用「法國AOP認證奶油」、產量少成本高的法國頂級海鹽「鹽之花」和日本奈良細緻麵粉、法國石磨黑麥麵粉、上白糖、雞蛋,用耗時天然培養魯邦種酵母再加上湯種法,低溫發酵發酵母,取代市售速發酵母,天然、純粹,讓貝果組織更綿密又軟Q,無論用蒸、用烤、甚至鬆餅機熱壓,要Q要酥大大滿足,小孩喜歡「巧克力🍫」、「肉鬆蕨餅」、「起司🧀」大人會愛「地瓜」、「紅豆」也有「原味麥香」喜歡夾什麼配料隨心所欲,就像喝飽SK2超膨潤,非常適合長輩或副食品階段的孩子,用指腹按壓還會回彈,保有麵包筋度又不會咬不動,頂級用料就是不一樣,不用擔心夾料一成不變,早餐、點心每款內餡天天都有變化非常方便
🎖#果木小薰低汁多味美雞腿排(7種口味🍗)
🎖#低脂低鈉舒肥雞(6種口味)
近幾年因追求健康飲食,不少增肌減脂想健康瘦的朋友都愛上了「雞胸肉🥗」,如果妳還沒吃過舒肥雞,你會對乾柴的雞胸肉完全改觀。除了可直接上桌的「舒肥雞胸」肉質軟嫩保水油脂少更健康,「雞腿排」也是我們家冷凍固定班底,簡單煮碗麵、餐桌加菜,都是餐餐出場率極高的肉品
【餐桌溫度×果木小薰】#無添加AA三星認證 有即食「舒肥雞胸」解凍後就能直接吃,也有醃好,只需要油煎或扔進氣炸的「風味雞腿排」都是冰箱必囤,宅配真空包裝很方便不佔空間,省得回家還要分裝弄得滿水槽腥味,我們家一餐都要3包腿排才夠吃,無肉不歡的朋友就要估算一下,多囤一點才能多輕鬆幾天,省下買肉回家自己醃的程序
腿排氣炸後的色澤水嘎美叮美噹,皮酥肉質多汁鮮嫩,早餐夾個吐司🥪、午餐搭個麵🍜、晚餐加菜都合適,小朋友最愛【日式照燒】【海苔】親子家庭要記得多囤一點,偏大人口味推薦【花雕雞】喜歡吃辣的朋友【椒麻雞】我最熱愛
🎖#PaPaRice好食燉飯 (4種口味🍝)
受到疫情影響,不少餐廳推出調理包,反獲得廣大迴響,無法外帶宅配住再遠也能吃得到「Pa Pa Rice」是台北知名義大利燉飯專賣店,雖然調理包終究無法和餐廳現點現吃相媲美,但我兒整盤扒光光~美味不失色,加個熱就能享受異國餐點也是煮婦確幸,和老公鬧脾氣老娘不想煮的時候,長子、兒子還能自己開冰箱熱食物吃(終究是生父和自己親生的呀)燉飯都是用雞高湯作基底,非常鮮甜,還有香蒜/松露抺醬也是很高人氣哦😋
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肥宅快樂水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憾!悲報!肥宅快樂水調漲! 怎麼會QQ,可樂要從29漲到35惹,也漲太多了吧==,森氣氣,阿肥要拒喝可樂喇,還我肥宅快樂水QQ,◢···· 崩╰(〒皿〒)╯潰····◣. ... <看更多>
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肥宅快樂水不快樂了! 一瓶可口可樂「漲6元」|TVBS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可口可樂要漲價了! 從下個月1號開始,太古可口可樂部分商品,不只可樂,像是雪碧.美粒果果汁,以及芬達橘子汽水,不管是瓶裝還是罐裝都會進行調漲。 ... <看更多>
還要肥宅快樂水 在 [新聞] 獨家|哭!肥宅「快樂水」大漲2成600ml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