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女兒節」吧!】
=====================
※別人學日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2021版教科書全新上市
→ https://wenk.in/cola00P2A0
今天3月3日是日本的「女兒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在這個節日以桃花為主要裝飾物,所以又被稱為「桃花節(桃の節句・もものせっく)」。
作為祈願女孩子健康成長的節日,在女兒節這天,家裡有女孩的要擺放「雛人形(ひなにんぎょう)」,並供上「小方糕(ひなあられ)」、「菱形年糕(ひしもち)」和「白酒(しろざけ)」等。
「雛人形」的擺放方法,可以參考下圖。
另外需特別注意的是「雛祭り」結束後,一定要馬上將人偶收藏起來待隔年再用,因為據說如果人偶擺放時間過長,家中的女兒長大後可能會嫁不出去。
有看過《烏龍派出所》的大家,對這個節日應該都不陌生吧?
主角兩津勘吉的生日就是女兒節,而每年的這一天阿兩總是會遭遇各種劫難。
也因為這樣的設定,日本人在三月三日,除了慶祝女兒節、擺設女兒節娃娃之外,也有人會幫阿兩慶生喔!
回到正題,女兒節顧名思義,就是祈求家中女子健康成長的節日(女子の健やかな成長を祈る節句の年中行事)。
在這個節慶只有「吃」跟「裝飾」這兩件事情要做!
🔴日本女兒節文化的飲食習俗中,有五種不能缺少食物:
1.はまぐりの吸い物(はまぐりのすいもの)
2.菱餅(ひしもち)
3.雛霰(ひなあられ)
4.白酒(しろざけ)
5.散寿司(ちらしずし)
1.はまぐりの吸い物(はまぐりのすいもの):
我們最熟悉的蛤蠣湯,竟然是女兒節必吃菜單中的一項!
原來貝殼在日本文化中象徵著夫婦百年好合。
是祈禱女兒找到一個好歸宿,相互依靠過一輩子。
對我來說一大早喝一碗熱騰騰的蛤蠣湯是解宿醉的聖品,不過在女兒節這天喝下這碗蛤蠣湯,則是代表家人為親愛的女兒祈求好姻緣的意思喔!
2.菱餅(ひしもち):
這聽起來很陌生,但看到這照片是不是有種「好像在哪裡吃過」的感覺呢?
菱餅是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年糕堆疊後,再切成菱形的年糕。
一般較常見的是「綠色」、「白色」、「粉紅色」這三種配色。
綠色象徵大地,白色象徵白雪,粉紅色則象徵桃花。
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雪融後的大地,綠草發芽,桃花盛開(雪がとけて大地に草が芽生え、桃の花が咲く)」。
除了為女兒祈福之外,剛好跟三月的春季到來相互呼應。
3.雛霰(ひなあられ):
依照地區做法不盡相同,這邊就不多做介紹,主要是以米粒或是年糕切塊為原料。
色彩繽紛的「和菓子(わがし)」,分別為粉紅、綠、黃、白,象徵四季,祈願女兒在這一年的四個季節都能夠幸福健康的度過。
4.白酒(しろざけ):
這是用桃花的花瓣泡出來的酒,桃花在日本文化中也有去邪的效果(跟道士手上那把桃花劍或許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有增強精力、補充體力的效果,被當作藥酒的一種。
不過小孩不能喝酒啊!於是就用甘酒取代了,這種甘酒喝起來跟台灣的甜酒釀差不多,大多是溫溫的喝。
這讓我想起,基隆夜市裡就有一家用溫的甜酒釀搭配湯圓的攤販,還挺好吃的,不過總是大排長龍。
大家在女兒節的時候,不妨也嚐看看,應景一下吧!
5.散寿司(ちらしずし):
這種散壽司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不將壽司捏成一個一個,而是用日本拌醋飯的木桶子把所有的壽司料跟醋飯拌散,用筷子食用。
這裡面會加的料大概就是「蝦子(象徵長壽)」、「蓮藕(象徵未來性)」、「豆子(象徵健康勤奮工作)」等等,跟過年的「おせち料理」有幾分神似。
🟠「女兒節娃娃的擺設時間、禁忌」
首先,大家可能會以為女兒節當天才要裝飾這些人偶。
其實大多家庭會在節分(2/3)撒完豆子後的立春(2/4)開始裝飾。
最晚要在2/24,也就是女兒節的前一週裝飾完畢。
這個人偶(にんぎょう)代表的就是小孩的分身,避免孩子遭受事故或是疾病,裝設的目的就是祈求小孩健康平安的長大。
但是日本傳統文化上,這種「分身」長時間存在於身邊也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女兒節結束就會馬上整理掉。
有個迷信的說法是,如果太晚收拾的話,女兒會很晚才出嫁。
不過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在女兒節後不久梅雨季就要來了,紙製的人偶不耐濕氣,老祖先說要及早收拾其實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女兒節娃娃哪裡買?會不會很貴?」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女兒節人偶的行情大概落在哪裡吧!
我們以日本最常用的比價網(価格.COM)排行榜功能來看看大概的售價是在哪裡。
第一名是一家叫做久月的廠商製造的,售價含稅約七萬日幣;
第二跟第三名也都是久月製造的,添加燙金等等裝飾,要價16萬多;
第三名則是兩層結構組成,要價17萬多,真的都是價值不菲。
另外,人偶其實跟和服一樣,也有租賃服務,兩週的租賃期間租金大概是2~3萬之間。
品質看起來比剛剛前三名都更厲害,想必是非常高價的人偶吧?!
🟢「女兒節人偶會不會像玩具總動員一樣,也會被拋棄?」
和歌山的加太海邊有著一座知名的神社,專門供奉這些被丟棄的人偶。
整個神社堆滿各種玩偶,而女兒節人偶佔絕大多數,特殊的景象在當地成為了一個另類的觀光場所,它叫做「淡嶋神社」。
這種神社日本大概有一千多個,而這一間是祂們的總社。
每年到了三月三日女兒節,神社就會把供養的女兒節人偶(ひな人形)漂流到大海。
這種稱做「雛流し」的宗教活動,也吸引不少人前去觀看。
這裡的人偶,就如同上面說的,都是被丟棄的人偶。
但公德心強烈的日本人不太會在路上亂丟東西的,所以都是親自拿去神社丟棄,而神社的規定是一袋(四十公升的家庭用垃圾)一千五百日圓。
女兒節(ひな祭り)是個屬於女孩子們的節日,在日本女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儘管在台灣要裝飾這些人偶可能比較困難,但也可以試著用文中提到的食物,來為自己或是自己的小孩祈福,一起過一個有特別意義的三月三日吧!
※別人學日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2021版教科書全新上市
→ https://wenk.in/cola00P2A0
照片引用自:http://sato-res.com/meotozenzai/
酒釀飯袋意思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8.04.20《 山脇りこ Riko's Kitchen璃珂─明天開始, 輕鬆做好菜》 誠品台北信義店
本場活動摘要:
01.做料理最棒的道具
02.從海裡拉起來的昆布有多大
03.撕開的昆布斷面呈現「較淺白色」,表示什麼意思
04.所謂的「一番高湯」日本和食基本的比例
05.為什麼馬鈴薯不用削皮就放進去煮
06.冷水下鍋煮馬鈴薯的用意
07.製作馬鈴薯沙拉的關鍵
08.山脇老師的漢堡排製作技巧
09.日本家庭中最簡單也最基礎的靈魂食物
10.米味噌VS麥味噌
04/20(五) 《 山脇璃珂─明天開始, 輕鬆做好菜 》
示範/ Riko Yamawaki山脇璃珂
(日本 山脇りこ Riko's Kitchen 璃珂廚房創辦人、本書作者)
►活動時間│04/20(五) 3:30pm-5:00pm︱信義店3F Cooking Studio
►活動地點│ 誠品信義旗艦店 3F Cooking Studio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F
►示範料理│豆腐與油豆腐味噌湯、馬鈴薯沙拉、放涼後也美味的漢堡肉
►直播位置│ 誠品書店 the eslite bookstore
絲人空間(李絲絲)
「我很喜歡在台灣吃到的簡單白糖饅頭和豆花。但總覺得這些簡單小吃無法從食譜學會,因為那是經驗的分享,也是手藝的傳承。所以我期盼哪天能在台灣,和大家一起邊做料理邊開個好吃交流會。」
如今願望實現了!作者親自來台示範。榮獲「2014美食家世界食譜大獎」的日本知名料理家山脇璃珂,目前在代官山經營料理教室【Riko’s Kitchen璃珂廚房】。
擅長將當季食材運用於家庭料理中,並加入現代的精髓與「做菜的樂趣」,讓做菜不再是苦差事而能樂在其中。本書匯集了她長年累積的經驗心得,還特別選出10道基本菜,只要反覆做,並將訣竅自然內化後,就能擺脫乖乖按照食譜做菜,享受自由自在輕鬆做菜的樂趣。
出版社: 愛米粒Emily出版
Emily Ching-Chun Chuang
李絲絲
誠品書店以及絲人空間粉絲頁的網友大家午安,我們現在直播的是由誠品書店與愛米粒出版社所主辦的《山脇璃珂:明天開始,輕鬆做好菜》新書發表會,山脇老師專程從日本到臺灣來。
跟現場的朋友問好,大家午安大家好!
請問大家午安的日文要怎麼說呢?こんにちは(kon ni chi wa)
我們要用地主熱情的心情來熱烈歡迎遠從日本東京來到臺灣的山脇老師,全臺灣就這麼一場,特別珍貴。
這本書是由愛米粒出版社出版,原來是日文版本,在2016年出版,獲得亞馬遜網路書店食譜飲食類的第一名,是非常非常熱賣的,由此可知,老師在日本的料理界的地位,還有這本書的專業度與豐富性非常高,才可以取得這樣的殊榮。
為什麼這本書會被引進到臺灣來呢?
其實臺灣讀者並不認識山脇老師,我們今天要好好的介紹,有一位慧眼獨具的人,她把日文版變成了中文版,那就是愛米粒出版社。
大家如果沒有太健忘的話,我們在去年做過一場《耶路撒冷》的活動,大家還記得嗎?記得。為什麼會把版權引進到臺灣,讓我們先聽她怎麼說,愛米粒出版社總編輯莊靜君,靜君總編!
Emily總編:
各位讀者大家好!
很高興來到誠品,因為認識山脇老師之後,她說她想要到誠品來辦一場活動,在半年前就跟絲絲說了我們的想法,終於安排在今天,老師真的是專程從日本來這裡辦這一場活動,謝謝大家今天來,也算是圓一個夢。
為什麼會出山脇老師這一本書呢?
大家手上有一小本出版書清單,裡面有小說、有食譜等等,一開始出版社是以翻譯小說為主,後來,有一次我在日本看到內田悟老師的蔬菜教室書,我本來是一個不會做菜的人,覺得很麻煩,每天上班已經很累,加上我媽媽很會做菜,通常爸媽很會做菜的小孩,都是不太會做菜的XD
但是又喜歡在家裡吃飯,因為自己做了食譜書後,就會覺得說還是應該要來做做菜,而且開始做菜之後、會看食譜書之後,慢慢的上手。也從那時候開始思索著,我接下來可以出什麼樣的食譜書?
我大部分找的食譜書的重點就是,
1.這位作家寫的食譜我一定會看得懂,這是非常重要的。
2.作家的理念是不是跟你的理念是契合的,因為我不喜歡很繁複的食譜,然後加很多調味料。
我喜歡的是吃食物的原味,就在亞馬遜網路書店搜尋到《明天開始,輕鬆做好菜》發現了山脇老師的作品。因為我很常看小說,在翻閱這本書的時候,老師在書中寫的前言就很吸引我,因為她寫為什麼開始喜歡做菜,因為家裡從以前就是開旅館的,她喜歡在廚房跑來跑去,也非常享受吃。
我覺得喜歡做菜的人,
第一個很享受吃這件事情。
第二個是她在看小熊維尼的食譜後就來做,老師是一位喜歡閱讀、旅行的人,在旅行的時候喜歡逛市場,看到當地食材會去思考怎麼來做成料理。這一點,我跟老師是一樣的。
第三個是,例如看到今天可能會下雨、下雪,我們利用冰箱的食材可以做什麼菜,不用特別一定想說要做出什麼,利用家裡現原有的食材,就可以做出自己與家裡可以享受的食物。
當你開始慢慢在做料理,當你走在回家的路上會去思考冰箱的食材有什麼,依據現在的天氣可以做什麼樣的料理。
還有一點是老師說的:「喜歡做料理的人,就會擅長做菜。」
一旦你喜歡這件事情,就會擅長這件事情。
慢慢的,光看前言就覺得非常喜歡老師的作品,這本書就是給我們這些剛開始做菜的人或是接近做菜的人看的,會怎麼去從青菜、處理肉類、魚類,開始準備食譜菜單,還有老師今天會示範高湯,我覺得從老師的高湯上受益良多,因為外面賣的那種雞湯塊吃起來其實對身體不是很好,自己知道怎麼做高湯的話,其實是事半功倍的。
絲絲:
靜君總編的英文名字就叫做Emily,出版社就叫做愛米粒出版社,請大家支持我們愛米粒出版社喔,圖書目錄都在大家手上,都是各類的出版品,都可以在誠品書店買得到。
今天就要介紹由愛米粒出版社所推出最新的食譜書《明天開始,輕鬆做好菜》,讓我們先來認識山脇老師。
她的廚藝教室在日本東京澀谷區的代官山,有人去過代官山嗎?沒有
代官山對我來說非常的有吸引力,
第1個是日本東京的蔦屋書店在那邊,還蠻想去的,大家聽過蔦屋嗎?
第2個是日本代官山藍帶廚藝學校,法國藍帶廚藝學校東京分校也在那個地方,
這樣讓大家有點地理觀念的印象,也很有名。
老師的廚藝教室叫做【Riko’s Kitchen璃珂廚房】
持續開辦當令食材課程、高湯課程、調味料課程。每次課表一出,報名都是秒殺。
除了代官山外,在NHK Culture等也有開班授課。2015年9月~2016年3月,擔任日本農林水產省「和食的保護暨傳承檢討會」委員。老師在日本料理界的地位是很高的,其實在2014年也得到一個國際大獎「2014年美食家世界食譜大獎」。
剛剛靜君總編也說過為什麼今天有這一場?今天是山脇老師欽定、指定要在誠品信義店來舉辦這一場活動的,這句話也寫在了老師的序當中,老師說:「我很喜歡在台灣吃到的白糖饅頭和豆花,但總覺得這些簡單小吃無法從食譜學會,因為那是經驗的分享,也是手藝的傳承。所以我期盼哪天能在臺灣,和大家一起邊做料理邊開個好吃交流會。」
話不多說,我們掌聲歡迎作者山脇老師,翻譯雅雯小姐。
山脇老師:
大家好!みんな こんにちは (MI NA SON Kon'nichiwa)ありがとう(Arigatō)謝謝14703
雅雯:大家好!午安,非常謝謝大家今天過來。
絲絲:
今天呀,現場已經setting好了,就看到老師從遠方提著菜,咚咚咚用跑的,為什麼?因為老師怕我久等,日本人嚴謹的精神由此就可以看得出,而且非常重視今天這一場活動,提早來臺灣準備,問了很多的細節,怎麼能讓老師這樣提著菜跑來,我們才覺得不好意思,更喜歡山脇老師。
老師是長崎的觀光旅館,從小就在能感受季節食材、料理、陳設的環境下長大。喜歡旅行,經常造訪世界各地,尤其是義大利各省,泰國、紐約等地,一再以當地的食材做料理,並到處品嘗美食。
山脇老師:
昨天去南門市場、東門市場,也去過光復市場,今天早上去濱江市場買菜,反正我很熱愛逛市場。
雅雯:
山脇老師好厲害,她說逛市場的時候,看到鳳梨、苦瓜等食材,應該是產季。
老師也買了豌豆,喜歡裡面的果仁,昨天在我家也跟臺灣媽媽們交流料理。昨天做了豌豆仁和蛤蠣薑絲清湯,非常好吃。
絲絲:
還有,老師買了一大袋的桑椹!
Q:請問山脇老師,今天是第幾次來到臺灣呢?
A:這是第6次來到臺灣。
Q:最喜歡臺灣的什麼食物?
A:肉包。喜歡肉包的皮,因為臺灣也有菜包,也喜歡餡料。
絲絲:因為我們是巷仔內的,有什麼好吃的可以跟山脇老師推薦。
雅雯:老師說因為她非常喜歡菜包、肉包,若現場讀者有任何情報,請趕快跟老師說,她會立即奔去吃的XD
老師說:我也特別喜歡豆花,這次來臺灣到目前為止,已經吃了6家豆花店了!如果各位有任何隱藏版的名店,請一定要告訴我。
絲絲:誠品信義店B2有小南門豆花。
雅雯:老師說活動結束後立刻下去吃XD在這麼多家豆花店中,最喜歡東門市場裡有一家是老夫妻在經營的,是最喜歡吃的。
絲絲:老師有最喜歡哪一家包子店嗎?
雅雯:大安站旁邊的包子店是老師個人最喜歡的。
絲絲:
老師喜歡的都是日本吃不到,單純的好滋味。
絲絲:覺得臺灣人怎麼樣呢?
山脇老師:臺灣人非常的親切又熱情,待人非常的好。覺得世界上再沒有像臺灣人一樣,這麼善待日本人了,像我先生說的一樣,要跟臺灣人多學學才行。
絲絲:
活動開始之前,山脇老師的先生有言明今天是專心來吃料理的,不會煮菜,請不要叫我,但很抱歉,我現在要邀請山脇老師的先生跟大家揮揮手。
山脇先生在日本東京電視台擔任主管職的工作,今天就是特別請假陪伴山脇老師來到臺灣!
現在來介紹這本書。
Q:請問怎麼樣才叫做會做菜的人?
A:對老師來說,擅長做料理的人,與其說會做很厲害功夫菜的那種,還不如今天到菜市場買菜的時候,隨便看到任何食材,都可以輕鬆的把它變成一道道美味的食物,覺得這才是真正厲害的料理師。
絲絲:
在日常生活中,輕輕鬆鬆發揮你的創意,做出來的料理非常美味,你的親朋好友也很愛吃,你就是最厲害的料理家了,並不是侷限在五星級的大飯店主廚。心目中會做料理的人就是喜歡做菜、喜歡吃,而且跟喜歡吃你做的菜的人一起吃,這就是最幸福的時光。
在老師的粉絲頁上,大家也可以搜尋「Riko's Kitchen」關注老師的動態,雖然老師住在日本,可是她曾經在美國住了2年,也不斷的走訪世界各地,在旅遊中還要做一件事情,遍訪食材的產區,深入去了解,譬如可能去乳酪工廠、在日本鑽研昆布。
Q:請老師聊一聊,為什麼喜歡在世界各地旅行也探訪食材這件事情,對妳來說有什麼重要性?
A:上次老師來臺灣的時候,為了要尋找好吃的米粉,特地跑到新竹去。覺得喜歡的食材,會喜歡到食材的發源地去,尋找所謂的職人、達人,跟他們請教,親身去感受到他們對食材的愛,這樣對食物的愛也會傳遞到老師的身上,在料理食材的時候,一樣可以發揮到更棒的程度。
絲絲:看到老師跟著昆布的農夫出海去採昆布,大家知道從海裡拉起來的昆布有多大嗎?大家猜猜看有多少公分?
讀者:150公分、200公分、250公分…
絲絲:大概是180~200公分這麼長,好驚人喔!寬度大概20多公分。
山脇老師:
這是來自日本北海道南部,在涵館那邊的真昆布種類。
臺灣人可能比較了解的是北部的「利尻昆布」,日本有三大最棒的昆布產地,分別是「利尻昆布」、「真昆布」、「羅臼昆布」。這3種都是在北海道沿岸,如果可以試試這3種昆布,雖然乾燥起來的樣子看起來差不多,採收的地點不同,它們的味道是很不一樣的。
絲絲:
這本書當中,最重要的重點就是,不用學艱深高階的料理手法,老師要你學到的是基本法,至於有哪些基本法呢?
山脇老師:
今天從日本帶來的真昆布是在大阪高級餐廳常用的昆布。
昆布只要放到水裡面,就能誕生出非常好的湯頭,也可以加入其他的食材,像是柴魚片組合或是雞湯、豬骨湯,都更能提升風味。
高湯一起頭就會說個沒完沒了,甚至到10多個鐘頭以上,如果各位對高湯故事感興趣的話,歡迎到東京找老師徹夜長談。
請問老師,今天帶來哪幾道示範料理?
今天除了昆布外,也帶來柴魚片,要為各位準備「一番高湯」來做料理。
日本柴魚有很多種,這是「本枯節」一塊,曬乾後去發酵它,會有一點霉菌在上面,先把霉去掉後,再刨出來的柴魚片,本枯節不便宜,是非常頂級的柴魚片。
Q:如果去日本要找這樣的柴魚片,要去哪裡找?
A:就去百貨公司的美食街買,是最安心的。
絲絲:
前排有6位讀者是專程從日本飛來臺灣的學生,掌聲歡迎你們。
一開始大家就被柴魚、昆布引起一陣騷動XD
雅雯:
各位,老師說這包柴魚片160公克,1800元日幣。大家可以去伊勢丹高級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這個品牌一定有賣。
絲絲:
現在就請老師開始做料理囉~
山脇老師:
首先先做剛剛提到的昆布高湯,把昆布浸泡在水裡一個晚上,再把昆布拿起來,目前的昆布就像當時在漁船上捕撈起來的軟軟的狀態,可以用手簡單的撕開它。
★撕開的昆布斷面呈現「較淺白色」,表示它是好的昆布。
泡好的水可以做加熱的動作,昆布如果加熱超過60度以上,會不能釋放出最鮮甜的味道,所以要注意溫度的控制。
古時候的日本在操作上都是超過60度,後來發現這樣會不好吃,就不這麼做了。
準備白紗布,待高湯滾起來過濾,通常會一次性的買日本的單位100,大概是10公尺長,要用的時候剪一下,很方便。
1公升的昆布水:40公克的柴魚片,是日本和食基本的比例,也是所謂的「一番高湯」,待會兒也會讓大家試喝一下,2種食材組合的美味。大家可以從這個基礎去試了以後來調配屬於自己的比例。
山脇老師:臺灣普遍是用雞湯比較多嗎?
現場讀者:對。
山脇老師:
小火滾了之後下柴魚片,請注意,在1分鐘之後就要立即做過濾的動作,就會變成一番高湯。不要沸騰的太厲害,稍微煮開就可以。
星巴克的咖啡據說是70度,現場的昆布水在要開不開之間就下柴魚片。
覺得1分鐘的時候可以來唱首歌,有人要獻唱嗎XD
日本的媽媽們,每天都在做這一件事情-濾高湯。前面6位日本來的朋友也不停的點頭呀!雖然這樣有點花時間,但是自己這樣做故看,除了步驟很簡單,也可以嘗到湯頭的滋味,非常推薦。待會兒會用一番高湯當基底,做出好喝的味噌湯。
我們可以先來做「馬鈴薯沙拉」
事前把馬鈴薯加熱煮熟,馬鈴薯跟紅蘿蔔的比例約為9:1,一起熬煮。為什麼馬鈴薯不用削皮就放進去煮呢?連皮一起煮的話,它可以保持濕潤的口感。
把皮剝下來,應該會很麻煩吧?
其實不如想像中這麼麻煩,利用棉布可以很輕鬆的把皮去除,馬鈴薯大概煮15分鐘就會熟、紅蘿蔔煮10分鐘,先煮馬鈴薯,過了5分鐘再把紅蘿蔔放到鍋中,熟成時間會是同步的。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以前我們都很習慣水開了再把食材丟下去煮,其實不用。接好一鍋冷水,把馬鈴薯放進去煮,過一陣子再下紅蘿蔔。
如果等到沸騰再下馬鈴薯的話,馬鈴薯會生氣、不開心XD
因為只有外皮會熟成,裡面會不好吃,所以建議大家從冷水的時候就開始煮馬鈴薯。而且從冷水開始煮的話,會從中間開始熟成,整個會很通透,好吃。
山脇老師詢問:大家試喝了一番高湯,覺得味道如何?請大聲的告訴她。如果不好喝的話,就沉默以對XD
現場讀者:おいしい(Oishī)
山脇老師:
現在講求少鹽時代,用一番高湯的話,在料理過程中鹽分的使用就能減少許多,而且臺灣人很喜歡料理雞、豬這類的食材,如果加上昆布湯使用,可以讓味道更清淡一點。
準備小黃瓜,可以間隔去皮,再切成薄片,灑完鹽之後出水,再擰乾它。這個動作也是日本和食料理的基本手法,藉由這個動作可以把小黃瓜多餘的水分瀝乾淨,會變得更可口、更好吃。
利用紗布再把小黃瓜的水分藉由扭的動作瀝掉,我經常吃這一道小菜-鹽漬小黃瓜片。
之後會把小黃瓜片放到馬鈴薯沙拉裡面,雖然書裡有寫到馬鈴薯沙拉的食譜作法,但今天在逛濱江市場看到玉米很不錯,就買回來使用在示範料理上。
雅雯:
連視覺美感也一起考慮進來,因為馬鈴薯是白色的,只有白白的會不好看,玉米是黃色的,可以平衡視覺上的效果。
不好意思,老師把精彩的話放在後面,更正一下剛剛的說法。
我以為老師買了黃色玉米,結果不是,是白色玉米,老師在白色的馬鈴薯泥裡面,讓大家感受到白色玉米的口感,讓大家驚豔、恍然大悟原來裡面除了馬鈴薯還有玉米的存在。
今天的食材使用到馬鈴薯、小黃瓜、玉米、紅蘿蔔這4種,馬鈴薯現在還很有熱度,在熱的時候把鹽巴、檸檬汁加進去大盆,這樣可以讓馬鈴薯吸收到,如果可以掌握到這個關鍵點,馬鈴薯沙拉就完成一大半了。
馬鈴薯不需要搗到太碎,保留塊狀的顆粒感,這樣吃起來的口感會更好。
在日本人來說,馬鈴薯沙拉最後會加很多美乃滋進去,其實美乃滋只是一種調味,只需要放一點點就好,老師自己都只以鹽巴、檸檬水就差不多,美乃滋視情況酌量加減即可。
不管做什麼料理都是一樣,在食材還是熱的時候,調味料加進去可以讓食材更加的入味,為了讓馬鈴薯沙拉攪拌的更均勻,戴上手套直去抓勻是最棒的。
★山脇老師:比起任何的道具,人類的手,是做料理最棒的道具。
現在先讓馬鈴薯冷卻一點再拌入其他的食材,還有美乃滋,美乃滋其實是油、雞蛋組成的,大家不免會用到醬汁,醬汁的目的就是讓味道能更加柔合、更完美。
因為美乃滋有油分,若是先加進去會阻止原來食材的入味程度,最後再加入有點像是裝飾性的效果。
現在拌好的白色馬鈴薯泥、白色的玉米,很有時尚、很有潮味的料理,都會女生喜歡的感覺。
紅蘿蔔下下去,都完全冷卻之後,再加小黃瓜片、美乃滋。從日本帶來鹹味的美乃滋,若想吃甜味的就直接用臺灣美乃滋也可以的。
冷卻之後先下小黃瓜片,再放美乃滋就完成囉!
本來在示範做菜不應該穿這麼華麗的衣服,但是因為愛漂亮,為了讓大家看到愛做菜的自己,穿了不太實際的衣服過來:p
等冷卻的時間我們來做下一道菜,「放涼後也美味的漢堡肉」
對日本媽媽來說,這是一道家裡基本必須要學會的料理。
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就算冷了也會很好吃的漢堡排。
肉品有豬絞肉、牛絞肉混合在一起,是買了牛肉片回來自己剁成牛絞肉,把這2種肉類加一起更有口感,更好吃。
準備鹽巴、事先炒好的洋蔥,全蛋、手撕土司、牛奶,這些食材來做漢堡排。
先下鹽巴去攪拌,讓肉類產生黏性,比較好成形。
在搓肉的時候,可以想像成討厭的人,用力去拌它,產生黏性後,在撕好的土司加上牛奶,濕潤後放進絞肉大盆,再加炒好的洋蔥,再繼續拌它,最後把雞蛋加進來,拌勻到融為一體,很好塑形的時候,就可以了。若想要吃有空氣感,膨鬆的漢堡排,這時候可以加入一點美乃滋。
記得冷鍋開始,不要先熱鍋,不加熱的時候在鍋裡倒上沙拉油,用油鋪滿,開始塑形漢堡排,下到鍋子。
聽說臺灣人不太喜歡冷掉的食物,因為日本人慣於帶便當,冷掉的漢堡排放在便當盒中是最方便的食物。
開火加熱,開始有冒泡泡的感覺時,可以翻面,再蓋上鍋蓋燜7~8分鐘,大致上就完成了。為了襯托出漢堡的美味,準備了芥茉子醬、醬油,先拌在一起,待會兒會淋在漢堡排上。
「豆腐與油豆腐味噌湯」
味噌湯要用剛剛示範的一番高湯當基底,還有豆腐,先放上紙巾瀝掉水份再切,從日本帶來了味噌備用,用日本金澤味噌來做味噌湯。
★味噌湯是日本家庭中最簡單也最基礎的靈魂食物。
雖然大家都會做味噌湯,但我今天會做稍稍不太一樣的味噌湯,加上日本甜酒釀,臺灣人喜歡甜的酒,是嗎?喜歡甜的部分,不是只能砂糖,要藉由麴菌的力量讓它變得更加美味。
一番高湯裡加上甜酒釀、豆腐,、最後是味噌。
味噌也是由麴菌做成的,帶來的日本味噌是由米麴發酵的,搭配甜酒釀是一個完美的組合,等到湯沸騰,再把味噌加進去,就完成啦。
等待漢堡排、味噌湯完成之前,想跟大家聊聊天,
雅雯:
昨天老師到我家,覺得家裡很漂亮,可是老師為什麼會到我家?因為上一次老師到臺灣來的時候,愛米粒跟我就和山脇老師說:「臺灣有個俗話,女生不會炒米粉就嫁不出去了。」
因為我們都單身,換句話說,因為我們倆米粉都煮不好,所以嫁不出去XD
因為這個緣故,山脇老師就到我家來跟我媽媽、愛米粒的媽媽學習怎麼炒米粉,我們2個人的媽媽炒出來的米粉口感上是不一樣的,山脇老師覺得非常驚訝,原來炒米粉有這麼多種口味。
而且不管哪一種,都覺得很好吃,比起在餐廳裡吃到的炒米粉,由臺灣媽媽親手炒的更加好吃。因為學到了2位媽媽的炒米粉精髓,所以老師嫁得出去XD
山脇老師說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在臺灣的某個人家學習做臺灣料理,而昨天,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從此以後就學會怎麼炒米粉了,覺得很開心。
絲絲:
山脇老師先捧著馬鈴薯沙拉走秀。
雅雯:
老師請大家多拍照,然後上傳到臉書、IG上面,跟大家多介紹老師,謝謝大家。
山脇老師:
每一次來到臺灣都會胖個2公斤,這回應該也差不多XD
因為好吃的食物太多了,前面日本的學生們也拼命點頭,從早吃到晚,吃個不停的概念~
絲絲:
老師要強調的是料理的基本法,把這個方法學會了之後變換,不斷重複的去練習基本法,就會有很多不同的變化。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天能來臺灣來,做菜給大家吃,還特別欽定誠品信義店,非常開心、非常感動,無論如何都要完成這一場。
今天從頭開始做,不從半成品,時間上有拉長一點,先來進行心得分享、QA活動。
在英姐:今天的馬鈴薯沙拉跟以往的不太一樣,有加檸檬汁,香氣減低了馬鈴薯膩的味道,覺得很棒,謝謝。
山脇老師:我覺得這個馬鈴薯沙拉,檸檬汁是關鍵,也曾利用醋去做,但味道不怎麼好,最推薦就是用檸檬汁了。
Q:一定要用新鮮檸檬去榨汁嗎?還是可以買超商現成的?
A:臺灣有很多厲害的檸檬,請盡量用手去捏檸檬擠,這樣子的味道會是最棒的。
小姐:謝謝老師教我們馬鈴薯怎麼去皮,這對我來說是很麻煩的事情。
Q:請問老師,用紗/棉布要濕的狀態嗎?
A:建議沾濕會比較好。
Q:日本米味噌跟麥味噌,平常怎麼區分使用?
A:今天使用的是米味噌;麥味噌是九州人用比較多,我是長崎人,較常使用麥味噌,特別是甜味比較高,也許臺灣人會更喜歡也不一定。
Q:日本有沒有基因改造的豆花,會不會擔心基改、非基改的問題?也推薦老師可以吃吃看臺灣的胡椒餅。
A:饒河夜市的胡椒餅可以嘗試。
關於基改這件事情,日本也有,豆花的店家是不可控的因素。但是自己所有的食材盡量使用非基改食材來料理。
現場讀者:
非常謝謝山脇老師,平常就有透過YOUTUBE影片來學習,覺得您料理的食物非常健康,我的學生因為吃了我準備的食物胖了5公斤,後來覺得一定要很注意料理的過程與食材,特別今天在現場看到老師整個示範過程,很謝謝您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Q:剛剛試吃老師帶來味噌,請問日本味噌都是這麼鹹嗎?
A:來到臺灣品嘗食物之後,非常訝異食物的味道是很溫和的。
的確,日本在鹽分的攝取會比較高一點,麥味噌的鹽分少於米味噌,所以各位會覺得剛剛的米味噌比較鹹,其實因為日本的國土範圍大,在新瀉、岩手北部這邊,他們的味噌含鹽量都比較高的,九州味噌這邊的含鹽量比較低一些。
Q:請問老師傳統豆腐、板豆腐、嫩豆腐、蛋豆腐,比較喜歡哪一種豆腐?
A:日本的豆腐種類不像臺灣這麼多種,當然,味噌湯是不用蛋豆腐的,至於要用板豆腐還是更為細緻的豆腐,就看個人的喜好。
Q:昆布使用之前需要先洗過嗎?
A:用水沖一下就可以了。
Q:老師是料理家,為什麼還可以保持這麼良好的體態?
絲絲:這個問題我在活動前也問過老師,因為也有一定的年紀,為什麼還能維持這麼曼妙的身材呢?那就是吃食物吃的正確,選擇食材的正確,因為食物的單純、純粹、健康,其實就會有這麼曼妙的體態了。
絲絲詢問:老師對於養生的概念、維持好身材的秘訣是什麼?
山脇老師:其實我是易胖體質,光是來臺灣吃個小吃就能胖個2公斤,各位看我這樣,要歸功於衣服的幫忙XD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裡自己煮,自己吃,這樣就不容易發胖了,而已我也有跑步,今年的目標是要參加臺北12月舉辦的富邦馬拉松比賽,半馬。愛米粒靜君總編也是馬拉松的愛好者,歡迎大家一起參加喔,會場上見!
絲絲:如果再次出版中文版本的新書,老師願意再來一次臺灣舉辦發表會嗎?
山脇老師:當然願意!
【發表活動感言】
山脇老師:
今天非常謝謝大家!
其實今天實在太開心跟大家見面,就算沒有新書出版,也想再來這裡辦活動,繼續跟大家見面。因為這本書,有機會遇見了靜君總編;因為活動認識了絲絲主持人和現場的大家,很希望有機會可以在東京見到大家。
靜君總編:
今天真的很開心!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愛米粒與山脇老師的書,謝謝!
絲絲:
謝謝靜君,愛米粒出版社雖然不大,但是出版的書本本精彩,都是精挑細選,很有質感的書籍,謝謝大家。
★相簿縮網址 https://goo.gl/YBd42C
------------【食譜】--------------
【基本的小黃瓜搓鹽】
材料:小黃瓜 2條(200g)
鹽 1小匙(6g)※約小黃瓜重量的3%
作法:
1.小黃瓜切除兩端,如果希望口感好(依個人喜好),就以縱向條狀地刨去皮,切成圓薄片,放入碗裡。
2.整個撒鹽、拌勻,就這樣靜置10分鐘。
3.確認已出水。在流水下輕輕搓洗,放在鋪有白布的濾網上,充分擰乾。
※將小黃瓜堆放在手掌上,擰乾到整團可站立的程度。以手或廚房紙巾擰乾時,一次少量會比較好擰乾。
※做料理時,少放點鹽巴很重要。但還不熟練時,鹽巴的分量可試著多放一點。等掌握得到出水的感覺,就會知道適當的量。
鹽分可在事後沖淡。在流水下搓洗後,嘗嘗味道的鹹淡,這時若覺得太鹹,還可浸泡在水中降低鹽分。或者,用之後的調味料調整鹹淡。
※以乾淨白布擰乾。至於要擰多乾,一開始先試著充分擰乾到整團可站立的程度。等做慣了,再配合之後的進展,分為充分擰乾和稍微留點水分地擰乾。
※1捲乾淨白布(約10m)可使用1年。真的很方便。可在布店或和服店購買。
【基本的昆布高湯】
昆布水 : 昆布是乾貨,充分泡發很重要,要泡發到近似生鮮的昆布。若問要泡發到什麼狀態,就是柔軟到可用手撕開的程度,且能清楚看到撕開裂縫的白色斷面。
昆布水的作法:水1.5ℓ
昆布35∼40 g(10×7㎝,4、5片)
水裡放入用水沖洗過表面的高湯昆布,放入冰箱靜置一晚∼15小時。從浸泡開始算起,可保存兩天。浸泡15小時左右,就請取出昆布。
【昆布+柴魚高湯 第一道高湯】
日本無敵的美味代表,還是非高湯莫屬。在新年和隆重的日子,一定要試著自行煮一次。
作法:昆布水1ℓ 柴魚片40g
(1) 取出1ℓ昆布水中的昆布,以中火煮。煮到咕嘟咕嘟時,放入柴魚片
(2)柴魚片全部沉入昆布水中時關火,靜置1分到1分半鐘左右, 以白布過濾。
※為免香氣散失,請盡快將白布拿起來。 若就這樣靜置4、5分鐘,高湯會變得更濃,但香氣就會減半,出現澀味的風險也會略增。
※柴魚片別放得太小氣,這很重要,以20g分兩次放,不如40g一次放入。這樣才能品嘗到美味的高湯。
※放冰箱可保存1天。
以第一道高湯製作難忘的味噌湯
【豆腐與油豆腐味噌湯】
材料(2人份)
第一道高湯 300㎖
味噌 1大匙(分量依味噌種類做調整。推薦p.118介紹的味噌)
豆腐 ¼塊
油豆腐 ⅓片
作法:
1 . 以熱水很快地燙過油豆腐,去除油分。以一半的寬度(3㎝)切成細絲。
2.豆腐以廚房紙巾或白布包裹起來, 輕輕瀝乾水分後,切成1㎝塊狀。
3.鍋裡放入高湯,加入1和2後以中火煮,煮沸時關火,將味噌溶入湯裡。味
噌完全溶解後開火,將湯溫熱(不要煮沸)。
【基本的馬鈴薯沙拉】
好好烹煮馬鈴薯,趁熱時入味。烹調時,不要讓小黃瓜過度出水。觀察時機,好好地按部就班進行。母親表示:「沒有檸檬就不要做。」我曾用醋試做,做出來的味道完全不一樣。我個人喜歡將馬鈴薯不要搗得太碎。
材料(3 ∼4人份)
馬鈴薯(可用男爵等容易煮鬆軟、搗碎的品種) 400g(3 ∼4個)
紅蘿蔔 50g(½根)
檸檬汁 ½個∼更多一些
鹽巴 ½小匙
小黃瓜 1條
美乃滋 2大匙(依個人喜好做調整)
作法:
1.馬鈴薯連皮洗淨,從冷水開始煮。放入鍋裡,以中火加熱,煮沸時轉小火,不要煮到水滾冒出來的程度,要溫和地煮。煮到馬鈴薯能以竹籤或筷子刺穿的柔軟程度時撈起,瀝乾水分,以白布包著拿好,趁熱將皮剝掉。立刻放入碗裡搗碎,撒上鹽巴和檸檬汁,放涼。
2.紅蘿蔔去皮,切成1∼2㎝的塊狀,從冷水開始煮,煮到軟嫩時,充分瀝除熱水。
3.小黃瓜切除兩端,切成薄的小圓片,撒上½匙鹽巴(分量外)。靜置10分鐘就會出水,然後充分搓揉,以白布擰乾。這裡要充分去除水分。
4.將小黃瓜、紅蘿蔔與1混合,再將所有材料與美乃滋混合均勻。
※前一天事先做好,就會入味而變得美味。
【放涼後也美味的漢堡】
這道菜可讓人了解絞肉的處理方式、做出好口感的工夫、攪打出黏液的訣竅;以及煮得軟嫩、連內部也煮透的方法,還有活用一煎就煎得出肉汁的方法。
材料:
★漢堡肉餡 直徑7 ∼8㎝ 6個份(容易製作的分量)
牛肉碎片(也可用豬肉)200g
牛絞肉 100g、豬絞肉 100g、洋蔥 ½個
麵包 (8片裝吐司麵包)1片、牛奶 2大匙、鹽巴 ½小匙
★用肉汁製作的醬料(約4個分量)
奶油 10g、紅酒 2大匙、顆粒狀芥子 2大匙、醬油 1大匙
★配菜
馬鈴薯 4個、鹽巴 ⅓小匙、水芹菜 適量
作法:
1. 牛肉碎片切細成1㎝左右。與絞肉、鹽巴放入碗裡,充分攪拌到出現黏液
(若放入肉和鹽巴以外的材料,就很難出現黏液)。出現黏液後,放入冰箱靜置(
15分鐘∼1小時)。
2. 洋蔥切碎, 炒至有點透明後放涼。麵包撕成碎片淋牛奶泡脹。
3.將2加入1中混勻,塑形成直徑7㎝左右的肉丸。平底鍋裡抹植物油(分量外),置於中火上。趁鍋還冷時,放入肉丸燒炙。燒炙4∼5分鐘後翻面,轉小火,蓋上鍋蓋慢慢燜燒。
4.燜燒4∼5分鐘後,拿開鍋蓋,將火開大,兩面煎到呈漂亮焦黃色就取出備用。
※以竹籤刺刺看,若刺出透明肉汁,就表示燒炙好了。
●用肉汁製作的醬料
將4的平底鍋置於中火上,放入奶油、紅酒、芥子、醬油,煮到噗滋噗滋沸騰時關火。淋在4的肉丸上,並撒上粉紅胡椒(如果有的話)。
●配菜的馬鈴薯塊
1.馬鈴薯連皮放入水中,以中火加熱,煮沸時轉成稍小的火,
煮至能用竹籤刺穿為止(若去皮煮,味道會變淡)。
2.去皮(可用白布壓著,剝去外皮),放回已倒掉熱水的鍋裡加熱,觀察加熱的狀態,一邊晃動鍋子讓水分煮揮發。
山脇りこ Riko's Kitchen
愛米粒Emily
絲人空間(李絲絲)
#明天開始輕鬆做好菜
#山脇璃珂
#愛米粒Emily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北信義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酒釀飯袋意思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oking Studio】
2017.11.25《呂昇達餡料點心黃金配方101》
誠品生活新板店 直播文字記錄
本場活動摘要:
01.昇達老師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
02.通常學一道甜點要讓人家感覺吃起來特別,除了味覺要能
勝過別人外的重點
03.這本書的核心價值
04.鳳梨酥皮的作用
05.關於派皮的重點
06.派皮使用的粉
07.配方裡的糖有其必要性
08.生巧克力,要怎麼判斷?
09.吃巧克力就是要吃它的滑順,滑順就是
10.在巧克力餡加酒的原因
11.製作派皮,為何加醋
12.萊姆酒一般分為3大類別,顏色跟什麼有關
13.QA請詳閱
《 《 呂昇達餡料點心黃金配方101》新書料理分享會》-完全公開人氣點心的美味秘密
示範/ 呂昇達 (Lu Sheng Ta) (烘焙名師、本書作者)
►活動時間│11/25 (六) 3:00pm-4:30pm
►活動地點│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66號
( 誠品生活新板店3F Handmade Studio、捷運板橋站2號)
►示範品項│生巧克力派─甜派派皮&生巧克力餡
►15:00 直播位置│ 誠品北臺灣
各大烘焙教室爭相邀課的呂昇達老師,對於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術向來執著且認真。
近幾年的授課地點除了台灣,也延伸至海外,除了受邀為廠商進行烘焙技術指導之外,並遠赴新加坡等地為烘焙愛好者授課,一展超凡烘焙技術。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人生三件事:家人、烘焙、學習。
而呂老師說:「內餡就像是所有麵包和甜點最重要的靈魂,因為有了這些內餡,才能夠造就各種不同的美味與味蕾衝擊。」新作推出,為史上最強餡料點心書!
獨家餡料配方首度公開!詳盡步驟與精美圖片,歡迎您一起走進餡料點心的世界!
出版社: 悅知文化
今天大家所參加的活動是,《呂昇達餡料點心黃金比例101》新書發表會,出版社是「悅知文化」,真的是非常期盼,我等待這一天已經等待了7、8年囉,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絲絲跟昇達老師認識很久很久了,在他還沒有這麼忙碌的狀態下,我眼中的昇達,對於烘焙的世界,非常非常的努力鑽研,後來我們成為好朋友,但是並不常聯絡,默默的互相關心,我在書店、他在烘焙的這條路上努力著。我很想幫他主持新書發表會,過去一直沒有機會,昇達老師已經出版過好幾本書,今天這本新書是以餡料為主,如果你說是西點書,也不對,因為中式與西式完全的蒐羅在這裡面。
最近這幾年,烘焙的食譜書愈出愈多了,大家對於自己在家裡做烘焙,也非常非常的有興趣,也願意動手做。大家有沒有一個感覺是現在你到麵包店或甜點店買麵包,價錢愈來愈怎麼樣?(貴)如果我們可以學會自己做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平時非常忙碌,課程滿檔,剛剛偷偷詢問,連明年度上半年的行程都幾乎快排滿了。今天,我們非常難得能夠邀請他來誠品書店,舉辦新書發表會。
我們先來認識昇達老師:「他認為,最重要的人生三件事:家人、烘焙、學習。」
他生命中,一定不能缺少這三件事情。第一個是親愛的家人;第二個就是不斷的學習,人生很多新的領域,都是要不斷的向前走;如果你問他,這一輩子最想從事什麼工作,他會說,我永遠都會熱愛烘焙這條路。他是一位烘焙職人,對於新技術的研發,非常執著與認真。
上過課的同學們都知道,要上昇達老師的課,真的不容易報名,因為都以秒殺的速度額滿。除了在臺灣授課之外,海外也有非常多的國家邀請昇達老師去表演、指導、授課,行程滿滿滿。
今天無論如何,由悅知文化所出版《呂昇達餡料點心黃金比例101》都要來到誠品書店做示範。掌聲歡迎呂昇達老師!
請老師伸出右手食指,請問它的名字是?它今天叫淡定君。老師手受傷了、腳也受傷了,怎麼受傷呢?
昇達老師:
腳受傷這件事情,完全是自虐,為什麼?因為我們工作會站一整天嘛,原本就有一些不太舒服了,剛好又覺得想運動,去參加路跑,(絲絲:馬拉松嗎?)不是,只有十多公里,回來發現起水泡;至於手的部份,因為上課,或多或少就會受傷,職業傷害。
絲絲:
如同廚師若沒有刀傷累累,好像也很少。烘焙老師的手若沒有燙傷痕跡的也不多見。(昇達老師:妳不要這樣說,我很小心手的,只是一沒注意的掛彩XD)今天就跟著淡定君一起來示範料理。
Q:為什麼這一次會用餡料當作主題?
A:我覺得很多老師或師傅,一旦到出書這個階段,都會有很多想法,想把自己的理念傳達給消費者。不過,自從我出了第一本書《甜點日曆》之後,說坦白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一個人要傳遞給所有人,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但是我們身為一個作者,應該要去體會消費者的想法,甚至是消費者沒有想到的東西、可能想學的,我用這樣的觀念去思考一本書的構成。
例如今天想學一個中式麵食,中式麵食有很完整的書嗎?如果今天想學烘焙、想吃一個甜點,大家可以試想看看,一個沒包肉的包子、一個包滿肉的包子,你要吃哪一個?一定是餡料多的,不管是中式、西式,所以這本書就是由各位的想法去催生出來的。
絲絲:
沒有錯,老師說的這段話也出現在書裡的自序,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先隨機詢問讀者~
Q:請問你喜歡什麼麵包?那你喜歡它的什麼?
A:菠蘿麵包,上面的菠蘿皮。
Q:請問你喜歡什麼麵包?
A:丹麥麵包,就是有多層次的奶油,有一絲一絲,用很有厚實度的奶油。
我喜歡吃書裡有介紹到的「蛋黃酥」。我為什麼喜歡蛋黃酥呢?第一,我喜歡吃鹹鴨蛋,再來我喜歡油酥皮,哇~太香了。可是,我很天真,我覺得就是很單純喜歡豬油的餡,可是我看了老師的書後才發現,原來蛋黃酥有中式蛋黃酥、西式蛋黃酥之分。
大家覺得蛋黃酥是中式還是西式?((中式))
大家可以說說中式蛋黃酥和西式蛋黃酥的差別在哪裡?中式用酥油、西式可能就用藍斯可奶油。
蛋黃酥有餡,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原來蛋黃酥可以分這麼多餡料。
書中介紹了15種多層次酥菠蘿泡芙、61種多變鹹甜派、15種傳統與創新兼具口味鳳梨酥、10種最應景季節美味蛋黃酥。
主題非常明確,是一本主題性的書。而且有1000多張步驟圖與成品圖,加上5萬字的配方知識。
Q:請問老師,為什麼選擇這些當這本書的主題?
A:我們這邊就是要講實話、講場面話,場面話就是最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實際上我是覺得,出一本書做完不會想吃,那這本書沒有意義。像是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編輯與攝影師都吃得很開心XD
絲絲:
意思是不是說,這本書買回去做會成功?
昇達老師:
是一定會成功,如果我們出一本書沒辦法照著步驟做出來,那這本書算是失敗的。因為哪邊失敗?肯定是拍攝沒拍好XD開玩笑的。
因為我們是全程從頭到尾把產品做出來,所以一本書的心血結晶是傳達給各位之後,只要照著書做,應該都可以把這個產品完成,除非你做2件事情,1是修改配方,2是少了步驟。這2件事情只要有做1樣,東西就做不成了。
絲絲:第一單元是介紹「香酥脆的酥菠蘿泡芙」,老師要不要講解一下這個主題。
昇達老師:
泡芙這個單元在書裡的章節並沒有這麼多,但是它看起來是很華麗的,泡芙可能是多數人學西點第一道學的東西,它很簡單,就是一個糊化的泡芙殼,灌內餡,可是,殼會破了,皮也破了,但內餡永遠都是卡式達。
其實還有很多的內餡組合,例如,香緹、義式奶油、法式奶油霜,各式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建構出一個新的泡芙風味出來。
絲絲:而且呢,家裡也不太有專業的大烤箱,小烤箱的話請不用擔心,書中會針對這點來幫助你。
Q:「香緹柳橙巧克力」、「三餡藍莓抹茶」的特色是什麼?
A:最大特色是口感很豐富之外,它的層次非常多。我們通常在學一道甜點,你要讓人家感覺吃起來不一樣,除了味覺上能勝過別人之外,它吃起來,應該要有尾韻、前韻、中韻,是一個循環的味道。
因為像卡式達的味道通常是最重的,不能說奶油味道很輕呀,不對,今天如果配義式奶油霜,是配蛋白的,如果跟卡式達混合,反而會在卡式達前面,以泡芙的搭配來說,就會有味覺上的層次感。
現在也很流行用夏威夷豆來做甜點,「焦糖夏威夷豆可可酥菠蘿泡芙」。
第二個主題是「鹹甜派」。最近幾年非常的夯,我們對甜派都非常的熟悉,甜點蛋糕,到市面上去逛一圈,漂亮的甜派已經流行很多年了,最近這5、6年,鹹派也出來了,請老師針對這個主題多說一點。
昇達老師:
在寫鹹甜派,我參考了很多國內外的書籍,在看完這些書籍後才很認真的把這個主題列為這本書的重點。就是因為,我們看到坊間很多的鹹派、甜派,它的味道,都很類似。如果你有翻閱我這本書裡會發覺到,它很家常、很family,因為我覺得鹹派是國外很家常的一個菜,只要派殼做好後,想要吃什麼料,就裝填進去。怎麼樣把派做組合、做好吃,是我們這本書的核心價值。
這本書是在panasonic的展示中心做的,這本書這麼厚,全部的甜點就是用小烤箱烤出來的。全部喔,像你們看到的鳳梨酥、鹹派呀,都是。像普羅旺斯海鮮鹹派,我把一道菜的元素濃縮到小派盤裡面,在家裡玩這些東西會很有趣。
絲絲:
大家有注意到嗎?外面賣的甜派、鹹派都是大的,但老師做成小的,在家裡就可以用小的來練習試做。
鳳梨酥大家愛不愛?(愛)每次都要去買鳳梨酥,可以看書上做法回家自己做喔。鳳梨酥雖然是傳統點心,但是老師做了什麼變化?
昇達老師:
除了做傳統之外,也有口味上的變化。一般鳳梨酥是原汁加鳳梨餡,可是鳳梨餡可以跟很多水果搭配,因為我們喝果汁就知道,鳳梨很百搭,所以書中還有蔓越莓鳳梨,我們這本書不只教用餡料做,也教大家如何煮餡料,煮餡料的時間搞不好還比做鳳梨皮的時間還長。
Q:請問老師什麼叫做皮餡各半?大家印象當中皮餡比例各是如何?為什麼?
A:餡多皮少的鳳梨酥是最難製作,而且會容易爆。通常餡料跟皮的比例一不正確的話,烘烤出來的皮如果太薄,那邊著色就會比較深。而且,皮是用來保護餡料的濕潤度。
所以很多人說皮很薄很好吃,那你們可以看一下,真的賣很好的傳統店家,他們的皮、餡都是以1:1居多,這樣消費者吃起來不會太甜、因為皮跟餡來說,皮比較便宜,而且口感上的搭配若要連續吃到2顆鳳梨酥的話,是沒辦法吃到2顆的。
Q:大家對於鳳梨酥的了解是什麼?是鳳梨餡嗎?
A:冬瓜餡。因為冬瓜的成本比較便宜,是用冬瓜的纖維加上部分鳳梨汁去做的。以傳統來講,因為鳳梨成本很高,而且消費者搞不好還喜歡冬瓜餡的Q度,純鳳梨餡煮出來的纖維比較多。
纖維多的東西就要搭配適合的糖,然後花更長時間去煮它,把這個纖維破壞掉,煮到所謂的入口即化。所以說土鳳梨不能煮出很細的纖維,不是這樣子的。
Q:有哪幾種餡料是老師特別推薦的?
A:書裡面寫到芒果,我原本還想說芒果可以加玫瑰花加其他很多東西,但我後來發覺到,一本書要講的基本概念,應該要先能做得出來。加芒果是很容易製作的,因為酸度也很足夠,加上高溫煮的時間與過程,纖維能夠瓦解掉。
絲絲:
鳳梨酥變成一個名詞了,餡料可以更改的,藍莓餡、酒釀桂圓餡等。
老師,今天的主題要進入到最喜歡的東西了。我超愛吃巧克力,今天要示範的料理是什麼呢?
昇達老師:
其實今天5、6點就起床了,開車到板橋,租一間教室,做活動的事前作業,而且你要知道,老師的手受傷是沒辦法捏塔皮的,所以大家今天吃到的巧克力派不是我做的XD
代表什麼?
代表書裡的配方找任何一個人來做都可以做得出來、做得好吃。
絲絲:那,是誰做的呢?昇源(音譯)弟弟做的。發現旁邊還有一位帥哥主廚,也是擔任老師的助手。
大家好,我是台灣原貿的技師,我叫張玉耀(音譯)。其實對烘焙也蠻有興趣的,有機會可以跟在昇達老師身邊學習,其實我非常的高興。
昇達老師說他非常的厲害,今天擔任老師的助手,現場有2位名師,如果示範的過程有不了解的地方,請大家舉手發問喔。派皮與餡的組合,是不是趁今天教會大家。
A.生派皮盲烤+熟內餡
這個一定要先講,非常容易保存的。為什麼?我建議在家裡都這樣做,都烤好後,完整的派皮拿去冰冷凍,要吃的時候,拿出來加熱後就能灌內餡了。
B.半熟派皮+生內餡
這比較辛苦一點,就要當天做完它。所以派皮做好烤到半熟之後,灌生的餡烤第2次。這保存期限比較短,也代表做完就要吃囉。
C.生派皮+生內餡
最簡單,也最難做漂亮的。像國外在做的鄉村派,因為製程簡單,但是外觀可能不會這麼漂亮,我們一般,像今天做的是第一款。營業用,在保存上先把派皮烤好之後,冰冷凍,要用的時候稍微退冰一下,或是覆烤一下,再灌新的餡進去,這樣就可以了。
有的人會很擔心不能放很久,其實不會。只要烤熟,並且封好,保鮮是非常長的。
※關於派皮
A.生派皮盲烤+熟內餡→分別烤焙派皮與內餡後再組裝
B.半熟派皮+生內餡→二次烤焙,用不同風味
C.生派皮+生內餡→內餡灌入派皮中再烤焙
關於甜派,老師今天教大家的是「粉瘤法」的方式。
什麼是「粉瘤法」?
先把奶油切丁狀,把砂糖、鹽巴加進來,過篩的低粉、高粉也一起放進來,雙手攪拌,攪拌過程中,加白醋,搓成沙粒狀,再把冰的鮮奶、冰的蛋黃加進去,繼續搓,搓到什麼樣的程度呢?接近到成糰,要不要很均勻?如果你有看書中的步驟,其實搓到9分均勻就好了。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搓到均勻?因為均勻怕會「出筋」,出筋就是容易回縮,回縮的狀態下派皮就會很難捏。
搓到快要融合的時候,就會裝到塑膠袋裡,直接放冷藏,至少1小時以上。不過,跟各位建議,如果家裡沒有很趕,讓它有一整晚鬆馳的時間,第二天再來做它的效果會比較好。
搓到9分均勻後就可以壓一壓,壓平,冰在冷藏。
Q:老師,為什麼要用低粉加高粉,不能直接用中粉?
A:有2個原因。中粉是粉心粉,粉質比較軟,派要烤得脆,太難了!派就是要脆嘛,脆的話要用高低粉去配,配出來會比較脆,所以也衍生到「蛋黃酥」,如果要蛋黃酥層次感很豐富,應該要高低粉配;如果要吃很軟殼的蛋黃酥,用中粉。
*跟大家解釋一下,這邊為何使用冰的鮮奶跟冰的蛋黃?
一般的派皮都是用水,用水很正確,用鮮奶更好吃。派皮很怕奶油融化,因此我們在做的過程中,這些材料都使用冰藏過後的會最好,甚至可以把要使用的麵粉冰過冰箱,然後再來操作它。
補充:
配方裡最怕一件事情,看到有糖,覺得把糖去掉好了。有些派沒有糖沒錯,可是,有糖的配方有它的必要性,因為糖會幫助什麼?幫助上色。
而且,派,如果沒有糖,出來是脆派;有糖的派,出來是酥鬆的感覺,會同時間去酥脆。派沒有糖,就是硬而已。通常硬的派,是灌軟軟的水果餡料,因為派硬邦邦的,灌水果餡是合適的。我們現在多數在做的派希望不要這麼硬,因為要能夠咬得下去。
現場看到很多學生的感覺也蠻奇妙的,因為平常上課都有來,今天看到這麼多人到場,真的很開心。
昇達老師:【做的人笑,你的麵糰就會笑。】
(絲絲:太重要的一句話了!)
我要來之前,媽媽傳了一張照片給我,看了就很想笑,因為我家的孩子躺在我的工作檯上睡覺XD你就會想,因為你做甜點主要考量都是為了給家人吃,所以並不是減糖減油的問題,而是你自然就會做修正。
例如像書中的甜/鹹點,如果你有照著做會發現,依比例來做不會太甜太鹹,甜度適中,但是還是要有一定的甜味,為什麼?不甜的食物,小孩真的不吃。但是你要在那個平衡點去做發揮,就像待會兒要做生巧力派。
今天要做的鮮奶油是用法國藍斯可鮮奶油,現在要教大家做生巧力餡。今天做生巧克力派,裡面的生巧克力餡就是生巧克力喔,所以,你會做這一道,也等於會做生巧克力的衍生,示範的作法是所有作法當中最簡單的一種。
鮮奶油、蜂蜜,我搭配蜂蜜是因為它會更有風味,若覺得蜂蜜太甜的話,可以換成其他的轉化糖,例如:基本的葡萄糖漿、麥芽糖都可以。都能改善巧克力的結晶狀態。
先把鮮奶油加蜂蜜,在鍋裡煮滾,今天是用70%的生巧克力,放在另一個鍋備用。
補充:
很多人拿到生巧克力,要怎麼判斷?往嘴巴裡面塞?其實不是這樣學的。請問各位,喝咖啡時會直接把咖啡豆往嘴巴裡塞嗎?應該是,先去聞跟看。
一個正常的巧克力,表面是不會有脂斑跟糖斑。
這跟保存期限有關,因為新鮮嘛。
如果保存環境不當,像溫度過高,脂肪就會融化、會浮在表面。若保存期限太長的話,裡面的結晶體是不是受影響?糖就會浮在表面,變成糖斑。
若生巧克力表面有脂斑跟糖斑,要考慮把它丟掉。表示過期太久了,裡面的組織也不好,外觀了解之後,就是去聞它的風味。
我們常講,初學者聞巧克力的味道就跟咖啡一樣。覆盆子香氣,帶有檜木的風味…,我聞是巧克力,但聞不出這麼多味道,其實不用這麼複雜,通常巧克力,你一聞,
所謂的可可香氣,應該是清香。再濃的可可,都是清香。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可可的巧克力分子非常非常的重,有泡過熱可可嗎?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熱可可只有近聞才會香。如果你在原地泡熱可可,但是好幾公尺外的人能聞到,那杯熱可可應該是加了香料。所以,一個好的可可在非常乾淨的情況下,你才會聞到可可所有的風味出來。
鮮奶油、蜂蜜混合在一起煮滾了,就可以沖到生巧克力這一鍋裡,沖進鍋裡後會靜置3~5分鐘。看狀況,如果你要很精準,例如煮到100度的蜂蜜鮮奶油,沖到巧克力這一鍋,大家都知道巧克力的保存都是在18度C左右,當100度C的蜂蜜鮮奶油沖到18度C的巧克力混合,靜置3分鐘之後,應該會怎麼樣?應該會融化掉。
融化之後的這一鍋應該是60多度的溫度,透過均質的過程攪拌過後會降溫,最終會降到幾度?降到38度。跟人體的溫度差不多。這個時候就會屬於一個比較光亮的狀況,就可以倒在模型裡。
大家會遇到一個問題是,做完巧克力常會感覺到花花的,為什麼?因為溫度太高了。為什麼會太高,因為巧克力放常溫,熱熱的,靜置時間又不夠,這時候可以利用常溫水隔水讓它降溫,巧克力分子自然會做一個融合的狀態。
因為我們吃巧克力是要吃它的滑順,滑順就是要讓它的結晶體可以穩定下來。大家放心,書中不會講這麼複雜XD
如果各位很喜歡做巧克力可以發覺到,巧克力的世界太深、太廣了,尤其是光巧克力的結晶體就有4種,如果今天我們每一本書,都希望能以這樣的規格做下去的話,很多人就會放棄,不會想買也不會想做,就失去我們寫書給消費者的意義了。
絲絲:
現在食譜有一個很大的意義是說,你買食譜回去如法炮製,到底成不成功是個大問題,但是,你只要購買昇達老師這本書,按照比例、用心去做的話,多數一定會成功的。
Q:請問昇達老師在笑什麼?
A:因為現場沒有量杯,師傅偷偷用杯子畫了線,上緣弄個尖口,太貼心了。
昇達老師:
原本我有自備攪拌棒,但發覺不一定每個人家裡都會有,所以今天用打蛋器教大家怎麼做生巧克餡(影片40:01開始)。
影片連結https://goo.gl/tscCf8
攪拌呈現光亮後,把酒加進來,酒的作用是提升巧克力的風味,再攪拌光亮的狀態後就可以擠在擠花袋,再灌到模型裡,做好的派皮裡面,我們的生巧克力塔就做完了,可以冰在冰箱。
有些人在問說,派做完之後,業者會在底部邊緣再抹上巧克力,再灌上巧克力餡,為什麼?會希望說這個塔殼保存3、4天,它不會軟掉。可是我反問各位:你一次做1、2顆,放4天幹嘛XD
有時候你看一些廚藝節目,高登Gordon James Ramsay、奧利弗Jamie Trevor Oliver在做這些東西,為什麼不會多做這個步驟,因為他們做完就直接吃了。在國外不會去多做這個東西是因為,派跟塔是下午茶在吃的食物。你去想像碗粿還會在旁邊再抹一層什麼嗎?不會。那個是要現吃的!
這本書不會說做好要保存多久,例如說一個星期?不,做好之後就吃進嘴裡啦。
絲絲:
昇達老師都把秘辛都告訴大家了!重頭戲來了,請看老師是如何擠巧克力餡(影片42:13開始)
昇達老師:
巧克力餡擠多擠少看你自己,一般會建議擠到8分滿就好,因為擠到10分滿是太多了一點,尤其是今天做的是空的派皮,灌餡料進去,如果灌滿滿的,會覺得裡面的東西太重。
從中心點一口氣擠出來,擠到8分滿,做好之後,在桌面上輕輕一敲。
很多人會問,那剩下來的巧克力怎麼辦?
剛剛有說可以做生巧克力,就準備一個方形的慕斯框,擠到裡面,放冰箱,變硬之後就差不多可以,拿出來用刀子切一切;或是用可可粉過篩在烤盤上鋪平,用雞蛋尖尖的那一端,壓在粉巢上?之前第一本書不是有做過棉花糖嗎?擠到裡面不就是一個蛋巢的形狀?變硬之後就變成像松露球一樣。
冰過的派皮好了之後,拿出來,分成適當的重量。例如書中的配方直接做6顆量,今天帶來的模型是小一點點的,這個是7公分的模型,如果要放派皮,大約是40~45公克的重量。
書中的步驟是放在桌面桿開它,如果我現在做的跟書中一樣,那今天的活動要來做什麼?直接看書做就好了嘛。一定要教一個在家裡面的小技巧,就是直接在手上捏就好了XD
絲絲:現在看老師手部動作很順暢,自己回家做可能要多做幾次。
昇達老師:多試幾次沒關係,反正在家做又沒人看到XD因為直徑10公分左右,捏一捏放進來,往旁邊放,塔皮就貼滿啦。
絲絲:請大家要注意喔!塔模周圍會有直角,請記得把塔皮壓進去直角裡面,不要留空隙。
昇達老師:
我覺得攝影師抓的時間非常好,他一拍我就馬上轉過來給他看XD
底部壓好之後,就會戳洞,底部平均完整的戳洞。而且我已經做完一整顆,我這邊沒有開冷氣,它沒有冰過冰箱,等一下可以看這個派皮,它沒有出油,其實我們捏的速度非常快呀。
如果你的派皮有出油,第1,你可能有太陽之手;第2,你真的做太久了。
註:太陽之手,手比較容易出汗。
Q:請問老師,派皮上面加醋是加普通的醋還是水果醋?
A:一般的話,加水果醋是最理想的,因為水果醋的酸度適中,味道也不會這麼強烈;白醋,是糯米做的,若加太多,有時烘烤完,會影響到派皮風味。水果醋很單純,就沒有這個問題,你用蘋果醋就是蘋果味派皮、用梅子醋就是梅子味派皮,是很清爽的。
Q:加醋的功能?
A:軟化麵筋。
上次我在烘焙社團看到管理員在問,需要念烘焙理論的書嗎?我跟各位講,如果你從事這一行,你一定要學烘焙理論,因為遇到問題你才能夠解決。
像醋,是酸性的,為什麼醋會瓦解麵筋?
麵筋形成是麵粉碰到水而形成的。麵粉裡有蛋白質是醇溶蛋白(Gliadins)與麥穀蛋白(Glutenins),因為有不溶於水的特性,所以可以形成麵筋,雖然不溶於水,卻溶於弱酸跟弱鹼,醋就是弱酸性的。當你加一點醋在派皮裡面,可以很有效的去延遲它的收縮現象。
書中有一款派「伏特加派」,就是加伏特加酒或萊姆酒去做一個派皮,可以讓這個派皮不容易收縮,而且烤出更脆的感覺。這個跟技術絕對無關,這是理論的問題。
其實生巧克力派這麼光亮也可以不做裝飾,但是坦白跟各位說,在家裡抓這個量的機率不是很高,一個成品能夠出去,上FB、上IG,你要懂得如何去裝飾它。很簡單,就是灑可可粉,灑得愈薄愈好。
填充生巧克力派能夠做到呈鏡面狀態,是可以不用再做裝飾的了,我們就可能插個立牌就好。例如我在不同公司擔任顧問,有的廠商會希望做完產品可以插立牌打廣告,但前提是要光亮鏡面的狀態。
在飯店跟傳統麵包店最大的差異,像我們在灑可可粉的做法就不一樣,像吃提拉米蘇時會不小心嗆到,就是因為灑得太厚了而且可可粉是裝飾的東西,怎麼可以灑這麼厚?!薄薄的一層,吃起來帶有一點可可的香氣就夠了。所以有很多人會問說,包含灑糖粉也一樣,灑得厚吃起來也是很甜沒什麼太大的效果。
生巧克派最好的食用時間是2天。今天做完,明天吃掉,為什麼?除非你完全密封起來,巧克力裸露在外面很容易質變。
這邊跟大家分享烘焙理論的一個知識。
我現在講有關酒的知識,講完之後你可以思考看看,你覺得做烘焙需不需要走烘焙理論。
像絲絲剛剛問我說為什麼要加萊姆酒?可以不加酒,為什麼要加,還有,加萊姆酒有什麼特色?大家有注意到剛剛的萊姆酒是褐色的嗎?
※萊姆酒一般分為3大類別。
1.是透明的萊姆酒,比較常見的就是巴卡地蘭姆酒。
2.是淡金黃色的,像臺灣公賣局,還有像老船長、橡木桶都是金黃色的蘭姆酒。
3.是大顆深色的萊姆酒。
萊姆酒的顏色跟什麼有關?跟糖漿發酵率有關,糖漿發酵愈低的,釀造出來的蒸餾酒顏色就愈淡,所以風味是愈清爽的。
這個關係很重要喔。
如果我今天做白巧克力,要加萊姆酒,請問你要用哪一種?是不是要用透明類別的萊姆酒;如果今天我做70%的巧克力,萊姆酒應該配什麼類別?應該配深色的。
很多人連最基本的西點知識都不懂的時候,會發覺買了一瓶很貴的萊姆酒,回去就鋪效果。例如,聖誕節快到了,你們吃過一種麵包叫潘那朵妮、Stollen史多倫,它是不是有很多果乾?會因為你使用的酒決定了麵包的風味。
你要吃清爽的麵包就應該用透明的萊姆酒去做它,但你若希望味道很強烈,你要用什麼酒去泡這些果乾?應該用深色萊姆酒。
現在只是聽一點點酒的知識,難道不會覺得學烘焙應該懂一點烘焙理論,還是說做工就好了。
我們去公賣局買一瓶酒往果乾裡面倒,倒完就希望這個果乾要很好吃。不是這樣的,大家去思考看看,今天做一個葡萄乾奶油吐司,是不是葡萄乾味道要重一點?所以我應該要用深色的酒去泡葡萄乾;若我是拿白吐司的配方加葡萄乾的話,萊姆酒的味道不用這麼重呀,只要淡色萊姆酒去搭配就很適合了。所以今天在學習做這些甜點的時候,書中理論沒有這麼多,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多看一些理論的書,對你在學烘焙是很有幫助的。
絲絲:
絲人空間直播線上讀者Claire提問。
Q:請問巧克力為何不容易產生鏡面?
A:第1個原因是,攪拌的時候空氣進去太多。所以很多人為什麼喜歡均質機,因為均質機是在巧克力的內部下面在攪拌,它不會把空氣打進去。
第2個原因是,溫度太低了。巧克力派開始收縮,因此比較不能產生鏡面。
要如何改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灑粉。或是做巧克力酥菠蘿,鋪上去就看不出來XD
絲絲:
也要服務「呂昇達老師的烘焙市集 Professional Bread/Pastry Making」的讀者提問。
Q:請問老師有推薦哪一種理論的書嗎?
A:其實有一本書已經快絕版了,《烘焙學》,這是高餐的老師與屏科大的老師,約16位教授一起編寫的。那本書很難買,因為很難賣XDD
絲絲:
就是因為是理論的工具書,對不對?是專業的老師在求學過程要讀的。
昇達老師:
像我之前的班導葉老師、陳老師、廖老師,很多高餐、屏科大,知名食品學或是博士撰寫的書籍,可是它的東西真的不難,算深入淺出。比較傳統的理論包含中華穀類研究所出版的《麵包實用教科書》跟《西點實用教科書》都很實用。
但是不太有會是完完全全介紹非常完整,通常會是一個局部、一個局部。
舉個例子,像學巧克力,也很難有一本巧克力書會介紹巧克力的產地,因為巧克力產地實在多到誇張,臺灣也有種植巧克力呀。
Q:剛剛做生巧克力的蜂蜜要換成葡萄糖漿,比例是多少?做出來的口感會有差異嗎?
A:蜂蜜與葡萄糖漿互換,比例是一樣的。主要是甜度,因為都是轉化糖,轉化糖的目的是避免巧克力結晶,結晶之後會影響它的化口性。像在座吃到的巧克力還沒凝固是因為剛剛才做好,其實應該要讓它更熟成一點,結晶體會更穩定,吃起來才會更滑順。
巧克力做完的理想狀態應該都是在18度C,等到第2天,讓它慢慢結晶化後來食用,會更好吃。而不是冰冰箱急速冷凍。
Q:老師有建議哪一種食材的滑順度會更好?
A:要看個人,像今天是以70%的生巧克力,因為它的可可脂比較豐富,我比較喜歡這樣的;有的人會喜歡硬一點點,可能買不同的品牌做搭配,看%數。
Q:蜂蜜、葡萄糖漿、麥芽糖,老師建議哪一種比較好?
A:如果是根據特色區別,我會根據不同的巧克力使用不同的糖。像可可聯盟秘魯巧克力,坦白說它比較酸,蜂蜜也是酸的,可是你們吃起來還好對不對?因為負負得正XD
2個酸的東西搭配在一起反而不會這麼酸,就像芒果配鳳梨也是一樣的道理。
Q:鮮奶跟濃縮奶油一樣嗎?
A:很不一樣。老師手裡拿的濃縮奶油總重410克,是由1公升的鮮奶去蒸餾的。通常在做麵包或料理的時候,帶入的味道會很濃,若不想味道這麼重,可以1:1的方式,稀釋成鮮奶。
我自己做料理的話,是不會再稀釋成鮮奶,因為我們今天煮南瓜濃湯,是以南瓜泥去煮嘛,就加鮮奶油調味,或是濃縮鮮奶調味,都可以。
絲絲:
很多人對濃縮鮮奶的成分會有疑問,白美娜它是新鮮的生乳去濃縮的,它不是奶粉去做還原,也不是保久乳,這點要跟大家說明一下。還有,這不是一打開就直接喝的,不是這個用途。它是做烘焙點心專用,或者做濃湯、或者做飲品。
Q:請問老師,巧克力跟鮮奶油結合的問題。巧克力跟打發鮮奶油結合做成泡芙餡、巧克力慕斯餡與裝飾奶油,自己在家裡做都不知道要打發到什麼程度,是成功是失敗,是需要各自打發到什麼樣的狀態嗎?
A:在回答打發鮮奶油跟巧克力融合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講一下,鮮奶油打發首先,一定要是低溫的狀態下,約5~10度,也可能高一點點,如果是做泡芙內餡的話,打發的鮮奶油應該是有紋路的狀態。
因為做慕斯要軟軟的鮮奶油,但是做內餡是要有紋路的,打完之後要冰冰箱,把溫度降到10度C以下。
可是,巧克力融化之後,要跟鮮奶油混合呀。
巧克力的溫度要在38~45度之間,因為它跟鮮奶油混合完之後,整個內餡的溫度要低於25度。
因為一般乳脂肪的溶點在26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做完餡料會爛爛的,因為溫度超過26度,所以支撐力會不夠。
Q:請問老師,今天的生巧克力餡,它的溫度大概要控制在幾度,才會是有光澤的?煮完鮮奶油是100度,巧克力一定都會降溫,要在幾度的光澤才最好?
A:大概38~45度之間。我通常會用比較長的範圍是因為,這樣子比較好掌控。如果說38~40度,大家在做可能都低於38度了。低於38度擠出來會有油花,會一層一層的,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可以調整到40~45度之間,就是比手溫稍微高一點點。這樣去擠出來,巧克力的油性也會很強。
萬一溫度太低怎麼辦?很簡單,隔水加熱,或者是進微波爐稍微加熱拌一下也行,會回復光亮跟柔順度。
可是,萬一是不小心鮮奶油加熱太久,水分蒸發掉了,會變得很硬,該怎麼辦?再補一些鮮奶油進去,讓它變光亮。
【現場讀者試吃心得】
讀者A:
我覺得吃起來入口即化,然後塔皮很酥,就是很融合的感覺。
讀者B:
我覺得生巧克力塔入口的時候抿掉,尾韻還帶有一點酒香。因為我在家做可能不會加酒類,現在發現原來加了酒的生巧克力塔的尾韻,會這麼回味無窮。
讀者C:
我覺得巧克力聞的時候已經有香氣,吃的時候的口感,真的可以吃到巧克力的香、酒的香,還有派皮的脆。整個來講,在口腔中有很多很多層次的那種豐富感,非常好吃。而且我超推薦老師的書,1塊元可以買到100個字,這樣值不值得買!
【QA時間】
Q:聽說糖類遇到蛋白質,會產生糖化反應。糖遇到麵粉,經過高溫產生的食品,這樣的食品聽說吃太多,身體會有老化現象,不曉得老師有沒有想法或意見?
A:非常好,這個問題,3年前去義大利的時候,我也問過,待會兒我說的內容請不要覺得有冒犯的地方。
那時候我上SPG傳統手工披薩的課程,因為是以西點師去學,所以有很多西餐師傅,剛好跟一位國寶級師傅學習做甜點,問了相關的問題,就是「糖吃多了,對身體有什麼壞處」?他就跟我說,糖吃少了,它就會難過XDDD
因為糖是一個代謝率的問題,我們攝取很多糖分,沒有代謝掉,它就是有害的,什麼糖都一樣,即便是蜂蜜也是一樣喔。攝取過多,仍會累積在身體裡。
外國有咖啡、有紅酒,很多可以代謝,可是我們代謝的東西比較少,臺灣可能喝珍奶的機率比喝水還多,以我們的飲食習慣來講,糖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殺傷力!
像我們學甜點,很少人會去喝很多水、茶飲或是咖啡,這其實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為,好吃的甜點,真的需要茶、咖啡來佐襯它。】
臺灣有很多西點店,產品也很棒,但有的人會覺得飲調不好,就專心吃甜點,其實那是不對的。你如果去過日本,就知道很多甜點店,它連咖啡都做的非常好喝,不是拿鐵那種咖啡,是所謂單品咖啡或是單品的茶類。因為它是可以讓你吃進去的糖,代謝速度變快。
【任何東西,只要攝取過多,就會對體內造成困擾。】
聽完讀者的問題之後,我反而有個想法,想分享給大家。
剛剛提到,理論對於烘焙有多重要。之前我在教課,教同學怎麼做磅蛋糕,就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說:「為什麼我們做的磅蛋糕會老化的這麼快?」但是去朋友的店看到卻是打澎,過幾天還是很濕潤,為什麼?是配方問題嗎
即使你看了書的配方還是做不出來?因為你不了解什麼叫乳化。
乳化是油跟水形成一個半橢圓的狀態,乳化在一起。水如果順利乳化,代表蛋有水分,經過烘烤,請問水分容不容易流失掉?不容易流失,就可以保持濕潤感。
餅乾為什麼會老化、會粉粉的?就是因為乳化不均。
派為什麼會容易乾掉?因為你沒有鬆馳呀,沒有搓揉好,它都是結合不好的狀況。
所以,你看這些東西,都是由基礎的理論延伸到技術,它不是工的問題。
是因為你要對它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出一個好的成品。
Q:昨天做的檸檬蛋糕,有人問說上白糖、三溫糖的差異性在哪裡?
A:上白糖是日本的砂糖,其實日本有普通砂糖,但是上白糖在製作過程中保留了還原糖的成分。像,糖為什麼感覺濕濕的,因為有還原了,基本上吸收水分能力比較強,而且尾韻會比較清爽一點。
三溫糖是上白糖再精緻的產物,所以它出來的顏色是褐色,長得跟二砂很像,但它絕對不是二砂,它的甜度是99%。一般二砂的甜度大概是87~92%之間。
有些人說,所以三溫糖吃起來比較甜?也不會耶。各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的味蕾,10度的差異是吃不出來的。
你說你吃得出二砂跟砂糖的甜度,然後說二砂比較不甜?不會,它的糖度有87~92之間,怎麼會不甜。
真正比較不甜的是海藻糖。
砂糖甜度以100%計算的話,海藻糖只有45%。差了一倍,你才會感覺出它.真.的.比.較.不.甜。
剛剛讀者提到葡萄糖漿的問題,葡萄糖漿的甜度是70~80%,可是蜂蜜的甜度是170%呀。所以你加蜂蜜做生巧克力跟加葡萄糖漿做生巧克力,當然加葡萄糖漿比較不甜。
那,你會疑問,這些甜度從哪裡找?像台糖網站就可以找得到了XDDD
Q:老師剛剛說做派皮可以加點水果醋,可以用檸檬汁代替嗎?
A:可以呀,檸檬汁的效果其實跟醋也很像,都可以讓麵筋做鬆馳。忽然想到昨天我做檸檬蛋糕,有些人會覺得奇怪,一樣是做磅蛋糕,為什麼檸檬蛋糕吃起來會這麼入口即化,這麼軟。這樣一問就懂了那個理論,因為加了檸檬汁嘛XD
Q:塔皮在盲烤的時候,有些食譜是用單純戳洞,有些是用重石去壓,這2邊的差異性是?
A:如果要盲烤只戳洞的話,塔皮可能要冰1~2天喔。要冰到怎樣?冰到完全鬆馳,麵筋才不會亂脹。
如果你只冰了1個小時、2個小時,就馬上烤它,一定要壓重石。
像我自己在上課,學生問我的東西我還會再反問他們,重石該壓多重?
沒有一本書寫過這種問題與解答,所以就是憑感覺壓。壓完之後出油,然後就說這配方有問題,沒有,是你有問題,怎麼會是配方有問題呢XD
一般重石的基本量,會看什麼?看派皮、塔皮重量。
例如,派皮用40公克去捏,怎麼可以讓重石的重量超過40克呀?超過40克它一定出油的呀。
你用180公克去捏6吋的塔皮,捏完之後放重石,重石的重量應該多少?
180克之內,而不會放那麼重,太重會有壓力。這個壓力就會讓原本乳化在麵粉之中的油脂滲透出來,這個現象,我們俗稱為「漏油」。
漏油,坦白講,你的塔皮就會老化很快,塔皮就會不酥,變硬。因為油是保護什麼?油是來保護水分的東西呀。
【活動感言】
這是我寫的第4本書,很多做這行的師傅在寫書的過程中,目標都是為自己的烘焙,學到一個程度之後,寫一個紀錄,把過去所學的濃縮在書裡面。
可是,這個並不是我寫書的目的,當我成為作者的那一刻,給自己一個很重要的期許,就是「我寫書要跟著讀者一起成長」。
所以我希望書的內容可以不斷的做更新,而且是不會被我過去所學的東西束縛住。
像我弟弟,現在是我的助理。回到高雄之後,他很累,會休息。有時候會問我說,這麼晚了,你還在忙喔?「其實,學習呀常常是下班之後的時間。」
大家下班之後的時間,翻開這本書,就是一種學習。因為我已經把所學的放在這本書裡面。你只要去翻閱它,一定會有所收獲。
今天來這邊,其實充滿著意外。因為沒想到來這邊之前會受這麼多傷XD也感謝這麼多人來到現場,也很受竉若驚。
很多人會稱做這行的是大師。我覺得千萬不要這麼講,老師就是老師而已。而且,什麼叫大師?大師可能很累,都沒有休息、沒有家人、沒有生活,我不希望成為那種大師。我只是一個教烘焙的老師,可能跟家人相處,或是有時間念自己喜歡的書、看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也是分享給各位,你們來參加簽書會,看了這本書之後,應該是讀者跟作者之間的交流。而不是我單純的教了你什麼,你就做什麼。我會希望你們看了之後可以去想、去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那麼做。
絲絲:
什麼是大師?大師就是謙虛,把專業熱情分享。他是一位職人,愈謙虛愈能成就為大師,受人尊敬。而且,老師所學到的精華放到這本書,買這本書,就是我們最大的獲得。
====================【食譜】=================
【生巧克力派】
直徑8cm,6 個份.( 60-70 g /個)
材料
無杏仁奶油餡的派皮......6 個
生巧克力餡........................400g
馬其頓海鹽.........................少許
作法
① 將生巧克力餡擠入派皮內至平模,輕敲桌面讓內餡表面均勻平整。
② 在表面撒上少許馬其頓海鹽做裝飾。
③ 放入冷箱冷藏即可。
【甜派派皮】
直徑8cm,6 個份(60-70g/個)
材料
❶ 高筋麵粉.......................125g
❷ 低筋麵粉.......................125g
❸ 鹽...........................................3g
❹ 細砂糖.............................. 10g
❺ 無鹽奶油.......................100g
❻ 蛋黃................................... 10g
❼ 鮮奶................................... 30g
❽ 蘋果醋.................................5g
作法
1_將高筋麵粉、低筋麵粉、鹽、細砂糖、奶油,依序加入攪拌缸,低速攪拌呈砂粒狀
2_加入蛋黃。
TIP:在這裡先把蛋黃加入,比較不會出筋。
3_分次加入冰鮮奶及蘋果醋,每次倒入液體的流速不能太慢,如果想要軟一點,可以再加10g左右的鮮奶慢慢調整。
4_將麵糰裝入塑膠袋中,壓到厚度約1cm 的長方形,以方便分割。壓完的麵糰表面應該呈現「不均勻」的狀態。
5_放入冷藏鬆弛2-3 小時( 亦可隔夜),再取出進行捏製。
【生巧克力餡】
直徑8cm,6 個份.( 60-70 g /個)
材料
❶ 動物性鮮奶油.............100g
❷ 蜂蜜..............................20g
❸ 苦甜巧克力.................100g
❹ 蘭姆酒...........................10g
作法
1_先將動物性鮮奶油與蜂蜜加入鍋中煮滾。
2_取一調理盆,放入苦甜巧克力。將① 沖入巧克力,靜置約2 分鐘
3_攪至內餡達乳化效果,呈現光滑色澤,再加入蘭姆酒,就可以直接使用。
相簿縮網址
https://goo.gl/D8pC52
粉絲頁
呂昇達老師的烘焙市集 Professional Bread/Pastry Making
悅知文化
誠品北臺灣
絲人空間(李絲絲)
#呂昇達餡料點心黃金比例101
#呂昇達
#悅知文化
#誠品北臺灣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新北板橋店
Hana Yeh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