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位意識不專屬任何一個階級
作者: 莫羽静 《莫羽靜專欄》
被醜化的《台灣心聲》
隨著中國共產黨與黨國的打壓,社運運動頻起,也造就太陽花世代的興起,台灣本土意識終於成為台灣社會的顯學,開始意識到自身被殖民的事實,也開始檢視黨國文化對台灣意識的歧視本質。
從運動賽事上典型的「輸球台灣隊,贏球中華隊」,再到影劇內講國語的文雅黨國後裔,對照講台語的地痞流氓與中下階層,這樣的意識枷鎖,就連本土政黨執政後,也難以避免,更有甚者,針對特定人士進行抹黑式的戲謔。而其中有一個人,被醜化到你一定記得,但你卻不知道他的原型來自何方,那就是大悶鍋系列中,由邰智源飾演,經常出現「這就是愛台灣」口號的那個人物。
他就是汪笨湖。這是他的筆名,本名王瑞振。原本是台灣本土派作家,因緣際會地走入媒體業,也意外撐開了屬於台灣本位意識的一片天空,那是一個剛走出獨裁世代,仍由黨國壟斷一切的台灣。
台灣本位意識的啟蒙者
本土政黨的支持者,在過去黨國意識的塑造下,被主流社會貶斥為不懂經濟與政治的中下階層,而笨湖仙則是突破黨國枷鎖,將中下階層的聲音帶上傳統媒體的這個舞台。《台灣心聲》是當時政論節目中的異類,台語在黨國傳媒的打壓與殖民迫害下,原本是不存在於傳統媒體上的,笨湖仙以流利的台語,同時也擅長與來賓博感情,凝聚了非常大的支持客群。
除了批評時事政論,另一個主軸,則是把過去被黨國威權殖民打壓的受害者,帶到傳統媒體的視野之中。刺蔣流亡日本的史明、林宅血案的倖存者、為躲避白色恐怖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被黑名單阻擋在海外的台澎建國獨立運動者,一個一個台灣歷史的碎片,不曾出現在大眾傳媒的碎片,就這樣在笨湖仙的節目中拼湊出台灣的悲傷,也激起台灣本位意識的熱潮,收視率突破電視台紀錄。
這也是黨國傳媒為什麼會針對笨湖仙醜化嘲諷的主因。將台灣本位意識的推動者,與德國獨裁法西斯領袖阿道夫做結合,暗喻者台灣本位意識,是福佬沙文主義,是法西斯意識,認為笨湖仙是在操弄民粹,而黨國集團針對性的攻擊,並不只有這樣。
笨湖仙的節目收視高,只是表面的風光。暗地裡,黨國集團利用過往的裙帶關係刻意打壓,廣告商大多畏懼於其勢力,亦或是擔憂中國市場也受到威脅,節目收益其實並不如友台,大多是依靠員工到處尋找廣告來源,諸如日本公司或台灣農產品的推銷,才得以穩定節目經營。最後,在黨國復辟後,國共合力打壓電視台,在喪失資金來源的情況下,最終笨湖仙黯淡退出媒體界。
黨國歧視內化到潛意識
台灣是一個被殖民四百餘年的民族,在日本的殖民下進入現代社會文明,近年許多台灣本位意識倡議者,大多會強調日屬台灣時期的仕紳與菁英階級,藉此與中華民國殖民台灣的黨國菁英階級做對抗。
台灣是一個多元的民族,中下階級平民草根意象,卻大多被避談,潛意識上也是受到黨國厭台歧視的影響。誰說草根平民就不能代表台灣,誰說草根平民就無法跟黨國談論國家大事呢?笨湖仙不就是一個將草根平民與台語,帶上媒體大雅之堂的先行者嗎?我輩的台灣本位意識倡議者,應該要記得謹記笨湖仙,台灣本位意識不是專屬於任何一個階級,多元與平等才是台灣建國獨立的團結根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彩墨創作展 葉柏昱專訪 ▲將現實感受轉為幽默的想像,體現人生中的不平凡。 從孩提可站立時,拿著筆塗鴉是葉柏昱最喜歡的事。那時,家裡開雨衣工廠,粉筆到處都是,這也是他塗鴉的道具,牆壁就是他的畫板。開明的媽媽從不責怪他畫牆壁,反而讓他在未粉刷的水泥牆上盡情揮灑。或許,因為媽媽曾...
「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心得] 《金鎖記》研析--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 的評價
- 關於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向大師學習寫作:閱讀張愛玲」讀書會 說書人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6.True Action 真誠實踐| 魏海敏| TEDxCCU - YouTube 的評價
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本位意識不專屬任何一個階級
作者: 莫羽静 《莫羽靜專欄》
被醜化的《台灣心聲》
隨著中國共產黨與黨國的打壓,社運運動頻起,也造就太陽花世代的興起,台灣本土意識終於成為台灣社會的顯學,開始意識到自身被殖民的事實,也開始檢視黨國文化對台灣意識的歧視本質。
從運動賽事上典型的「輸球台灣隊,贏球中華隊」,再到影劇內講國語的文雅黨國後裔,對照講台語的地痞流氓與中下階層,這樣的意識枷鎖,就連本土政黨執政後,也難以避免,更有甚者,針對特定人士進行抹黑式的戲謔。而其中有一個人,被醜化到你一定記得,但你卻不知道他的原型來自何方,那就是大悶鍋系列中,由邰智源飾演,經常出現「這就是愛台灣」口號的那個人物。
他就是汪笨湖。這是他的筆名,本名王瑞振。原本是台灣本土派作家,因緣際會地走入媒體業,也意外撐開了屬於台灣本位意識的一片天空,那是一個剛走出獨裁世代,仍由黨國壟斷一切的台灣。
台灣本位意識的啟蒙者
本土政黨的支持者,在過去黨國意識的塑造下,被主流社會貶斥為不懂經濟與政治的中下階層,而笨湖仙則是突破黨國枷鎖,將中下階層的聲音帶上傳統媒體的這個舞台。《台灣心聲》是當時政論節目中的異類,台語在黨國傳媒的打壓與殖民迫害下,原本是不存在於傳統媒體上的,笨湖仙以流利的台語,同時也擅長與來賓博感情,凝聚了非常大的支持客群。
除了批評時事政論,另一個主軸,則是把過去被黨國威權殖民打壓的受害者,帶到傳統媒體的視野之中。刺蔣流亡日本的史明、林宅血案的倖存者、為躲避白色恐怖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被黑名單阻擋在海外的台澎建國獨立運動者,一個一個台灣歷史的碎片,不曾出現在大眾傳媒的碎片,就這樣在笨湖仙的節目中拼湊出台灣的悲傷,也激起台灣本位意識的熱潮,收視率突破電視台紀錄。
這也是黨國傳媒為什麼會針對笨湖仙醜化嘲諷的主因。將台灣本位意識的推動者,與德國獨裁法西斯領袖阿道夫做結合,暗喻者台灣本位意識,是福佬沙文主義,是法西斯意識,認為笨湖仙是在操弄民粹,而黨國集團針對性的攻擊,並不只有這樣。
笨湖仙的節目收視高,只是表面的風光。暗地裡,黨國集團利用過往的裙帶關係刻意打壓,廣告商大多畏懼於其勢力,亦或是擔憂中國市場也受到威脅,節目收益其實並不如友台,大多是依靠員工到處尋找廣告來源,諸如日本公司或台灣農產品的推銷,才得以穩定節目經營。最後,在黨國復辟後,國共合力打壓電視台,在喪失資金來源的情況下,最終笨湖仙黯淡退出媒體界。
黨國歧視內化到潛意識
台灣是一個被殖民四百餘年的民族,在日本的殖民下進入現代社會文明,近年許多台灣本位意識倡議者,大多會強調日屬台灣時期的仕紳與菁英階級,藉此與中華民國殖民台灣的黨國菁英階級做對抗。
台灣是一個多元的民族,中下階級平民草根意象,卻大多被避談,潛意識上也是受到黨國厭台歧視的影響。誰說草根平民就不能代表台灣,誰說草根平民就無法跟黨國談論國家大事呢?笨湖仙不就是一個將草根平民與台語,帶上媒體大雅之堂的先行者嗎?我輩的台灣本位意識倡議者,應該要記得謹記笨湖仙,台灣本位意識不是專屬於任何一個階級,多元與平等才是台灣建國獨立的團結根基。
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影史平行時空裡,最令人不寒而慄的結局之一,便在那幾秒鐘的驚鴻一瞥。昨日,7 月 4 日它正式滿一百週年,掛在全景飯店那處的舞會大合照,上面印著大大的「Overlook Hotel, July 4th, Ball, 1921」,以及,正中間傑克尼克遜那一張似曾相識的笑容。
⠀⠀⠀⠀⠀
⠀⠀⠀⠀⠀
關於史丹利庫柏力克 1980 年改編自史蒂芬金同名小說的《#鬼店》,網路上可以找到千百種延伸與解讀,象徵美國夢破碎、父權社會崩解、影射印地安人大屠殺等等,但都與故事主線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不同於一般恐怖片,多看幾部之後驚嚇程度就像藥效一樣逐漸遞減,《鬼店》始終立於不墜之地的原因,正在於其無可取代的特殊性,撇開《安眠醫生》的延伸,嚴格說起來這是一部沒有鬼的恐怖故事,也隱隱散發著邏輯無法解釋的超自然力量,在緩慢沈著而冷靜的電影步調中,讓觀眾帶著逐漸強烈的不確定感在心底不停推翻心中推論,似乎可以從精神角度自圓其說,但看到結局的一抹刻意拉近鏡頭,又好像無法排除參雜超自然力量的可能。
⠀⠀⠀⠀⠀
「這個故事在心理與超自然力量之間達成一種特殊的平衡,讓你以為可以從心理層面解釋超自然:『這些東西一定是傑克想像的,因為他是瘋子』,讓你能將對超自然力量的懷疑放置一旁,直到完全進入故事中,然後不知不覺就接受了這樣的觀點。」
⠀⠀⠀⠀⠀
透過音效、運鏡與配樂所塑造出來的氣氛更是《鬼店》能夠從靈魂深處感到毛骨悚然的原因,大量採用跟隨在人物後方的視角,宛若這些人物無時無刻都受到監視,彷彿就是那股不知名卻異常壓迫的超自然力量,在瀰漫凶宅陰影的大型飯店與孤立無援的幽閉迷宮裡,無一不深入骨子誘發我們的心理恐懼。傑克尼克遜一步一步喪失理智的瘋狂樣態,著魔以猙獰臉孔追殺著妻兒,每一分每一秒都令人如坐針氈,拿著斧頭劈開浴室的門的恐怖指數,無論經過多少年都同等驚悚萬分。
⠀⠀⠀⠀⠀
⠀⠀⠀⠀⠀
而後,近幾年讓《鬼店》持續被討論的電影有兩部,一是《#一級玩家》,二是續作《#安眠醫生》。
⠀⠀⠀⠀⠀
《一級玩家》是由原著作者 Ernest Cline 和編劇 Zak Penn 一起著手改編工作,本是希望添加一段關於「綠洲」創造者 James Halliday 的延伸故事 ,打算讓雷利史考特《銀翼殺手》裡的 Rutger Hauer 追殺這些青少年玩家,卻因為《銀翼殺手 2049》即將釋出所以被華納高層駁回提議。因此,兩位編劇轉而尋求其他八零年代華納發行的其他影史經典,最後選了史蒂芬史匹柏鍾愛的電影之一。原以為會有難度,但沒料到史蒂芬史匹柏欣然點頭,願意重新打造出全景飯店的指標性大廳、長廊、電梯和被漫天白雪覆蓋的迷宮,當然,還有令人敬而遠之的 237 號房,成為一段既困難又瘋狂的延伸劇情。
⠀⠀⠀⠀⠀
《一級玩家》之所以安插這段更是導演對辭世好友的致敬,兩位名導史蒂芬史匹柏與史丹利庫柏力克交情甚篤,庫柏力克當年結束《鬼店》的拍攝後,史蒂芬史匹柏直接接手了電影中「全景飯店」的攝影棚,當作《法櫃奇兵》裡「靈魂之井」的蛇窩。而在 1995 年時,庫柏力克將自己前置作業長達多年,卻礙於科技限制無法拍攝的《A.I. 人工智慧》交給史蒂芬史匹柏付諸實行,接著便於 1999 年意外辭世,2001 年《A.I. 人工智慧》在史蒂芬史匹柏的巧手編導下獻給了這位來不及親眼觀賞的好友。
⠀⠀⠀⠀⠀
但論及前年的《安眠醫生》,卻又呈現是兩極評價的狀況。因為史蒂芬金並不喜歡庫柏力克的改編方向,導向了心理疾病與超自然力量的發展,但作者本意其實是類似於變種人的設定,有閃靈族,有真結族,都在續集被循序介紹進來。三十五年的四季遞嬗,人都會忘記想留住的,留住想忘記的,童年陰影在丹尼身上始終如影隨形,遙想當年埋頭騎著車子在望不見盡頭卻鮮明依舊的橘色地毯上,小男孩長成了終日酗酒成性、夜夜寢食難安的頹廢中年男子,將過去鎖在內心一層一層的箱子裡,而今,他必須設法面對這些痛楚和恐懼。
⠀⠀⠀⠀⠀
其實《安眠醫生》與《鬼店》在故事架構上的呼應銜接地相當理想,當初黑人廚師義無反顧千里迢迢前往陷入冰天雪地的全景飯店,也於三十五年後給予丹尼為萍水相逢的小女孩挺身而出的勇氣,牽起恐怖經典之中較受忽略又值得延伸的細節,保留多年下來世人仍津津樂道的元素,縱使難以相提並論,卻也不失為一趟融合娛樂價值、縈繞舊時情懷,並對原著和前作都展現一定誠意的續集回訪。
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彩墨創作展 葉柏昱專訪
▲將現實感受轉為幽默的想像,體現人生中的不平凡。
從孩提可站立時,拿著筆塗鴉是葉柏昱最喜歡的事。那時,家裡開雨衣工廠,粉筆到處都是,這也是他塗鴉的道具,牆壁就是他的畫板。開明的媽媽從不責怪他畫牆壁,反而讓他在未粉刷的水泥牆上盡情揮灑。或許,因為媽媽曾經是藝術愛好者,更能了解沉浸在藝術中的樂趣吧。
▲擁有觀察細膩的雙眼
模仿與觀察事物是葉柏昱從小就擅長的事,在塗鴉中,已透露出藝術天賦,媽媽決定栽培,讓他走藝術這條路。當決定國小考美術班時,起初毫無頭緒,根本不知道如何準備,於是就買了些藝術相關書籍,在家裡自己練習透視。當天測驗考兩項,一是使用水彩畫出一位正在刷牙的人,二是用黏土塑出牽著狗的人,與他事前的練習完全不同,可想而知,一定是名落孫山。雖然落榜,對葉柏昱來說,這是一種新的體驗,也明白原來考試的方式是這樣啊!!
從幼稚園到大學,他不僅是老師眼中班長的不二人選,也是同學們的好哥兒們,尤其那些與老師相處有摩擦的同學,都被他收得服服貼貼。在訪談中,葉柏昱提到他國中老師曾說:「不要看柏昱這樣子,他其實很恐怖,別人在做什麼,他一目了然,但是不跟你講,不過他不會害你,只會慢慢提醒你,哪些部份要改要做。」因為老師的提點,葉柏昱發現自己善於觀察,這個優點讓他在藝術上更得心應手。
為了能順利進入美術班就讀,他到美術班上課,加強素描、水彩等技巧。在台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四年學習中,他甚少偷懶翹課,使基本功更加紮實。在北部也有很多的藝術展覽,葉柏昱會將展覽所吸收之最新藝術形式融入自己作品裡,有時也會涉獵動漫書籍與影片,藉此改變僵化的視覺經驗。
▲眾人眼中的模範生
從小不是當班長就是被選為模範生,葉柏昱是別人眼中的榜樣,而葉柏昱眼中的榜樣又是誰?對於這個問題,他尋覓了很久,終於找到他的模範¬ ── 爸爸、父執長輩。
透過細膩觀察,他發覺他們有值得自己去學習的部分。人一到中年,挫折是無所避免的,但是他們在人前都是不露聲色,當回到家,或擁有個人內心時間時,才能擁有自己的空間。像叔叔、伯伯,回到家,想要抽根菸,就會躲到陽台,鑽到浴室,因為兒女與老婆都不喜歡他抽菸,讓一家之主的爸爸不再是家裡的老大。一位在外面很拼命工作的人,回到家也只能在角落默默抽菸,這樣的情形也產生了有趣矛盾。
創作過程中剛好遇到阿基師事件,一個被塑造成完美的形象,卻有著被社會鄙斥的一面。或許人人羨慕「模範生」這個標籤,卻非人人都想被標記,因為這是無形枷鎖,會侷限其他發展可能。另一個缺點則是當優秀的楷模表現不佳、失敗時,勢必在人們心中產生加乘的不信任感,進而被放大、檢視、討論。葉柏昱開始嘗試思考,為何我們所認為的完人就只能盡其本分與天命?假如自欺也能夠欺人,那麼選擇一種裝傻自欺的方式來娛樂大家,這樣是否也可以繼續當個模範好人?
▲顛覆傳統的色彩艷麗風格
葉柏昱喜歡水彩在畫中呈現的感覺,因此試著在水墨畫中攙入更多色彩,嘗試水彩與墨色多次相遇。在新系列中,他利用紙張不易吸水的特性,讓顏色在畫面中沉澱而產生撞色效果;改變傳統水墨繪畫的順序是他的特色,畫中人物也非正常比例,因而產生新的人體型態,使畫面更圖像化。
配色艷麗與人物造型特殊,使他的作品傳達出更多內涵。畫裡,有電熨斗、果汁機、瓦斯爐、洗衣機,這些都是媽媽平常會使用的家電,巧妙的安排在畫面裡,它是隱喻媽媽。畫中有綠意盎然的植物,這是葉柏昱觀察到家族裡的爸爸們會到小陽台抽菸,只有在這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小空間裡,疲憊的心靈才得到解放。大叔遊樂園系列,這是與時下年輕人產生對比,大叔經歷許多風霜後,仍然不畏困難,繼續前進,相較年輕人盲目追求流行,大叔是勝出的。
▲繪畫是找尋自我、肯定自我的旅程
創作的過程,一部分是葉柏昱自我內心的投射,而成就的標準,應是從由內而外的建造,以人為出發點。內心的成長,往往會影響外在行為,也就是能知天命而不逾矩。「中年危機」,說它是危機,不如說是轉機來的更恰當。「中年」,可以尋找失落的自我,解放久被被壓抑的自我;「中年」,是重新認識自己本性的良時,是審視價值觀的契機。
該如何重新排列生活重心?如何平衡身心靈?如何坦然面對自己缺點?如何不再迷戀讚美與掌聲?葉柏昱在的繪畫創作過程中,答案似乎都一一的浮現了。
▲葉柏昱- 對於人性細膩的觀察與描繪,在傳統中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文:金車文藝中心)
葉柏昱簡歷:
1987 生於台灣彰化
學歷:
20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研究所 水墨創作組
2009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畢業
個展:
2016 滑稽模範生- 葉柏昱水墨創作展,誠空間,臺北,臺灣
2015 俗不可耐-葉柏昱水墨創作展,臺師大德群藝廊,臺北,臺灣
2015半透明變形-雙個展,德群藝廊,台北
獲獎 :
2015 第十六屆磺溪美展,入選,墨彩類,彰化縣文化局,彰化,臺灣
2015 劉國松教授現代水墨畫獎學金,佳作,臺北,臺灣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展出日期:01/07-02/26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向大師學習寫作:閱讀張愛玲」讀書會 說書人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金鎖記〉人物解析曹七巧用黃金的枷角劈殺了每一個人,其中也包括她的子女們,看張愛玲如何塑造出一位「與眾不同」的母親。 6/21:〈留情〉的食物意象與小說結構的 ... ... <看更多>
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6.True Action 真誠實踐| 魏海敏| TEDxCCU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亞》(1986-1993-1995)、『國光劇團』《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金鎖記 、孟小冬》(2003-2006-2010)等新編作品,充分發揮其京劇底蘊, 塑造 角色獨具慧心, ... ... <看更多>
金 鎖 記 人物 塑造 在 [心得] 《金鎖記》研析--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 的推薦與評價
一、篇名:《金鎖記》研析--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註1)
二、基本資料:
1.作品名稱:《傾城之戀》之金鎖記
2.著作人:張愛玲
3.出版項: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典藏版三十五刷/皇冠文化出版有
限公司/台北市
4.頁數:三七九頁
三、前言
歷史由兩性所共同創造,女性在於歷史記載中理應佔有同樣的地位,
可事實不然,為女性作傳寫記,就中國正史說來,份量一向微薄(註
2)作為男性父權政治凝視下的附屬品,當歷史的視角與思維單以男
性為出發點,史官是男人的這個前題下,女性的發言權無疑受到剝奪
,除干政的妃后記載份量較多,其餘女子在正史中往往不留名亦或寥
寥幾筆;讓我們看看,第一本專為女性言行記錄的傳記吧!第一本專
為女性言行記錄的傳記是漢代劉向的列女傳,而列女傳的寫作,有它
一定的創作原因及時代背景,據傳,劉向是因為趙飛燕姊妹穢亂宮廷
,故作《列女傳》以戒漢成帝,並希望對於天子擇取后妃,能有所警
惕,足見有它一定的政治目的。由男性規範出婦女各種不同德行如母
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辯通,當女性,犧牲自身的利益以造
就男性的利益的同時,成就了一個忠於禮法的美名,便於男性的駕御
與控制,以達到一個男性眼中理想的權力配置。其實列女傳的寫作不
過是案例之一罷了,從《易經》的陰陽觀,經過《呂氏春秋》、《淮
南子》、《禮記》等經書典籍的傳播轉化,已把陽尊陰卑和男陽女陰
的觀念發展的更為成熟圓滿。到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以降,陰陽
更被大量運用到宗法倫理體系之中,奠下以「陽」為天、君、父、夫
、男;以「陰」為地、臣、子、妻、女的尊卑綱常(註3)
建構於父權政治利益的基礎,宗法體制建構男女、君臣、父子、夫妻
的主從身份,「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教條將女性自權力中逐
漸貶向底層。《女誡》、《女論語》、《內訓》、《女範捷錄》諸如
女四書等書籍,均負起了所謂文以載道,教育女性成為便於支配的另
一群,成為男性以及以男性為主的家族的財產;而宋儒所強調的那一
套「窮天理,滅人欲」以及明清時期大肆表揚婦女守貞與殉節,更將
女性對身體的自主權、對生命的選擇幾乎可說是完成抹煞。
而金鎖記所寫的,便是這樣一個女人的故事。
近年來,張愛玲的作品再度獲得重視,有關書評與研析在一般市面上
、網路上均易取得,資料很多也就意味著整理起來會很困難,一直在
考慮要從哪個角度切入,由於筆者本人對於歷史視角、婦女議題之類
的問題,一直很感興趣,所以就決定以性別政治的觀點切入。
本文將透過鐵閨閣的象徵意義、情慾的被壓抑、經濟權力的支配、性
別政治......等幾個大方向,研讀《金鎖記》。
四、原著摘要
曹七巧,一個出身麻油店的平凡女子,在別無選擇,順從兄長攀附權
貴的心態下以及旁人羨豔她「一朝麻雀變鳳凰」的目光中嫁入豪門,
服侍一個身患軟骨症,終身無法坐起的男人--她的丈夫。
在一個富貴華麗而腐敗的家族,七巧卑微的出身與鄙俗的言談是無法
得到認同的,她是上至婆婆下至傭人奴婢所蔑視與茶餘飯後談笑消遣
的對象,在她所處的環境中,沒有任何的快樂與光明,只有終年不斷
的,那濛濛的,阻絕一切視線的煙霧--吸食鴉片,是她苦悶人生的
最佳解脫。
她也戀愛過,對象是人品猥瑣到連七巧自身都瞧不起的季澤--她的
小叔。因為寂寞,又或者因為她的情慾無法在殘廢的丈夫身上獲得滿
足;不論原因為何,這場戀情,都是不為道德兩字所允許,極度壓抑
內心,她的脾氣變得更為暴躁,言語變得更為瑣碎,她對季澤那如火
如荼的欲望也只剩下怨懟的餘灰。
不過她還是能捉住什麼,她被賣了一生,她要換來一些真實存在的東
西--金錢。她辛苦地等待,小心的經營,但到最後分家的時候,孤
兒寡母還是被欺負了(註4)
她的一對子女--長白與長安,成為她極端與瘋狂下的犧牲品;長白
不遲疑地墮落了,並任由七巧折磨死自己的妻妾--芝壽與絹姑娘。
而長安,她掙扎過,想借由婚姻走入另一個家庭,重新定位自己,但
最後她放棄了掙扎,終於,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註1)
三十年來,七巧戴著黃金的枷,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
的也送了半條命,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
她娘家的人恨她(註5)所有的人都恨她,回首前塵,她想著,如果
當日,嫁入尋常百姓家……
五、正文
女人,特別是從前的女人,終其一生都在家庭中度過,由父親所主導
的家庭進入由丈夫所主導的家庭,在宗法禮制的約束下,女人飾演著
種種由男人所定義的,一個「好女人」的角色,她們可能是純潔的女
兒、忠誠的妻子、愛護孩子的母親、孝敬的媳婦,無論哪一種身份,
她們都必須對以男性為主體的家族有著不二的忠誠,她們可以為了父
親、為了丈夫、為了子嗣、為了家族的榮譽與血脈的延續付出一切,
哪怕是生命?但就是不能有一絲絲是為了自己,永生永世微笑的忍耐
只為成就一個婦德的美名,而這個美名,則是男性對於女性最高榮譽
的讚賞。
就拿七巧來說吧,她是一個纏過足(父權文化下的畸形產物),一個
走不遠的女人,狹小的家庭對這樣一個女人來說便是全世界。只不過
這個世界於她,是這麼樣地不堪;她一直身不由己,可說她被兄長以
一個交易媒介嫁入姜家,在人多嘴雜的大家庭中,她的低微出身,導
致她的一舉一動都極容易被他人引作笑柄,沒有一刻不是如同芒刺在
背,複雜的人情,誰是永久的朋友,依賴男權是那個時代女性最普遍
的生存法則,而她有誰能夠依賴?她曾自嘲道,姜家二少坐起來,脊
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還沒有那三歲的孩兒高哪!(註6)丈夫是天
、是支柱,這些話對她來說不過是另一場諷刺。
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在日後,父權政治體系日漸
確立後,女性不再擁有身體的自主權,女性的身體,被視為天生「不
潔」,男性為維持自身在性行為上的優勢,恐懼接觸有較強性能力的
女性,取代男性的支配權,《易.姤》的卦辭即明確指出「女壯,勿
用取(娶)女」(註7)而藉由貞節美名的引誘,達到控制女性身體
的功效,守貞為男性對女性身體的有效控制,男性藉壓抑女性生理慾
望需求,甚至於去除女性的身體本身(如自殺殉夫)創造出了許多的
「貞女烈婦」,在忠、孝、賢、貞、禮、信等等道德名義下,無形中
將殘殺女性的罪行合理化,而女性為貞節而禁止自身情慾的宣洩,無
疑是另一種自殘。
七巧在情慾上無法獲得滿足,只能壓抑,因為女性在情慾上的滿足本
為傳統理法所不容。多少回了,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
骨與牙根都酸楚了(註8)在婚姻生活上,她得不到滿足,然而在家
族中,她的地位有無法被認同,她應該如何在以男性視角為視角的社
會界定自己?
於是,她拼命地想抓住些什麼,由鴉片、由金錢、由權力的掌握來填
補她的空洞。她一直在等待,十年轉眼即逝,她是隻玻璃匣子裡蝴蝶
的標本(註9)她住在逃不出的玻璃匣子裡,戴著黃金的枷,她無力
更改現狀,只能任憑那一點一滴的瑣碎與煩悶,磨蝕她所有的耐心與
青春。
玻璃匣子、房子,在金鎖記中有特殊的象徵意義。《禮記.內則》記
載:「禮,始於謹夫婦,為宮室,辨內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深
宮固門,閽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所謂「男不言內,女不言外
」女性被置於深閨固門的內囿環境裡──即「鐵閨閣」的概念。這樣
的觀念源自於宗法父權體制,在男女/陽陰尊卑的定位上,將女性貶
壓於權力、身分和慾望的最底層(註10)定義出男女的主從關係,
將女性收編「閨閣」之內,成為了父權政治凝視下的他者。既為遭貶
抑的他者,也就沒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與人格。在《金鎖記》中,七
巧生活在一個女性內囿的環境,以女兒、妻子到成為母親與婆婆,很
自然地,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一個沒有光的鐵閨閣,沒有
光明,一個內囿的封閉世界──又有多少女子的一生並非如此呢?
而後,她分了家,得到了多年來她夢寐以求,唯一能讓她有安全感,
她賣了她的一生所得到的--金錢。在七巧分家後,在某種程度上勉
強算得上擺脫男性的壓迫,就算此時她的心境早已濱臨瘋狂狀態,但
她多年來受的委屈,或多或少在當家掌握權柄後獲得些許補償,就因
為她失去了太多,就因為得之不易,所以她格外地恐懼,恐懼權柄與
財富的失去,她處處提防,諸如她娘家的人、曹春熹、童世舫,反映
了潛意識中的恐懼,畢竟,金錢與權力是她生活最大的保障呀!在七
巧眼中,長白是她唯一一個可以不用堤防的,想要她的錢的男人--
反正將來橫豎都是他的(註11)在七巧心中,她的一雙子女來自於
她,他們是她的分身,她在他們身上充分地展現了她的支配欲,她的
人生無法自個兒作主,她要做長白與長安的主人,做為對自己人生的
彌補。
生命的傳承,是女人在家族中最大的功能,一個傳統女人,唯有成為
一個母親,母以子貴,才能擁有依附於父權的母權,女性的生存空間
既侷限於家庭,家庭便是女性進行權力運作的唯一政治場合。
七巧當了家,她已經老去,她擁有了很多的財富,但那卻只更突顯出
了她在情感上的匱乏,尤其在對於季澤那些殘存的幻想破滅後,在她
心中,只剩下長白與長安是屬於她的(至少七巧認為他們是屬於她的
)特別是長白(因為他是兒子),這些年來她的生命裡只有一個男人
。可是,因為他是她的兒子。他這一個人還抵不了半個……現在,就
連這半個人她也保留不住──他娶了親(註12)從上面這一段話顯
露出她在情感上的匱乏與渴望,也表露出了她的佔有欲,她唆使長白
吸大煙,一部份原因恐怕便是為了將長白留在身邊,長白和七巧的兄
長不同,建構在父權的基礎上,七巧的哥哥可說是毀了七巧愛與被愛
的可能。相反的,長白的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包括他和芝壽的婚
姻,七巧本身無法擁有一段正常的婚姻生活,連帶的,她也不讓其他
人擁有;她間接逼死了芝壽、絹姑娘,毀了長安所剩無幾的希望。七
巧曾是父權政治凝視下的他者,當她緊握母權──依附於父權的權力
,她由被迫害的他者轉移成為迫害他者的實踐者──父權的代表。
婆媳之爭、妻妾混戰、妯娌交鬥諸如此類看似俗不可耐的戲碼自古至
今不斷地上演我們都習以為常,但我們是不是該去思考它背後的意義
?「從夫式」的婚姻將同數受害者的眾多女子牽扯在一塊,開闢了許
許多多的戰場,一個又一個身陷其中的女子為了爭奪由少數男子施予
的利益或權柄,極度扭曲人性,站在自己認定的立場--男性的從屬
,攻伐與自己同樣身不由己的女人,無論誰勝誰負,心靈均早已被奴
役而變質,她們將男性視作一切的重心,卻同樣都無法擁有一個完整
的自我,依舊生存在父權的箝制下,一個無法逃脫的牢籠。
別忘了,就算到了最後七巧極盡瘋狂地迫害他者,她唯一能施與迫害
的場所依舊僅止於那個鐵閨閣內。
七巧死了,但故事尚未完結。因為,到了最終,依然沒有任何人獲得
解脫,沒有人走出那個沒有光的牢籠;長安,她曾試圖為自己點一盞
燈,試著從新定位自己,但那一絲絲微弱的光明不久即便隱沒,因為
,這微弱的光亮比起那亙古的黑暗是那樣地微不足道。
六、結論
從張子靜晚年的著作《我的姐姐張愛玲》中我們可以得知《金鎖記》
內的人物都是曾經真實存在過(其實不只是《金鎖記》,張愛玲絕大
多數的作品都是取材餘真人真事)
也許是因為張愛玲取材的範圍稍嫌狹隘,不少評論家指出,張愛玲的
作品缺乏「時代感」、「使命感」,認為她對她所處的世界沒有寄予
熱情,缺乏「文以載道」的功能。不過,難道文學作品的存在價值一
定要建構在「傳教」的基礎上?我常覺得,這不過是一種既定的成見
罷了!「道」的定義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吧!我覺得,透
過這些文字,能夠讀出作者想傳達的一份意念、一段故事與一份情感
,能讓筆下的角色真實地活過,便是一部好作品。文學評論的確能影
響世人對文學作品的評價,但無法抹滅作品本身的價值與光芒。
張愛玲的作品也許不具備空間的寬度,但卻擁有了時間的深度。她以
一個女性的觀點書寫,在那樣一個年代裡,那樣一個女人的故事,難
道不值得抒懷?難道不該在歷史中留下專屬自己的一頁?已經有太多
的女人埋沒在歷史的浪潮中......不該去強調張愛玲作品的價值,那
會讓我自己也落入「文以載道」的窠臼,有時候,單純地欣賞能得到
一些不同的感觸。不論喜惡,七巧的形象非常成功,極盡悽厲。同樣
都是婚姻不美滿的女子,她徹底顛覆了歷代閨怨詩中女子的形象。有
時候會質疑,是不是因為閨怨詩的作者往往為男性,所以所塑造出的
那些女子,往往都是單純、忠貞不二、極度內斂(好像從沒在詩中看
過哪個古典美人哈哈大笑)而沒有自我,無論丈夫是出外遠征、經商
或是浪蕩花叢,女子永遠都不會質疑自身存在的價值,甘心將自己的
年少芳華埋葬在鐵閨閣中,活動的空間極其狹隘,最多是憑闌遠眺,
怎麼都走不出那個狹小空間,這到底是古代美女的普遍現象還是男性
理想女性的投射?不妄下定論。不過可以確定一點,七巧她對自己存
在的目的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只是,卻沒有圖破現狀的能力。
很欣賞張愛玲這點,誠實描述,不會將理想投射在一個不適當的時代
。她也不在作品中說教,只是,冷冷地,揭露了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
東西,她不作任何的批判,也因此,顯得客觀,她不去美化一個殘酷
的故事(或者可說是一個事實)而現今,若要放眼未來,唯有正視從
前,正視被美化、合理化的,那黑暗的一面。倘若未對過去那些深植
人心的固有觀念作一個完整的、脈絡性的抽絲剝繭,又如何能對症下
藥呢?
但也就是限於時代限制與生長背景,張愛玲雖具有清析的反思,卻也
找不出一個真正的出口,在她筆下,一個女人最好與最壞的際遇都仍
是男性的附庸。或者正因如此,「欣賞」卻很難真正「喜歡」她的蒼
涼筆鋒,因為遍尋不著「希望」的痕跡。
清末民初,女學興起,女子紛紛走出閨閣,但她們有多少人是爭取成
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女性?還是,她們也在不自覺中認同父權的優越性
,被譽為獨立自主的新女性──革命先烈秋瑾,依然有「身不得,男
兒列」的感懷,若一心將「父權文化下的男性」當作是爭相仿傚的對
象,而不是作為一個有獨特性格的「人」,那只能表示女子仍然尚未
走出那一片陰霾。
《金鎖記》的時空,距離我們,彷彿很遙遠,但比起人類歷史的漫長
,又不過宛如昨日,而未來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七、引註資料
註1.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84頁。
註2. https://tacocity.com.tw/yini/002.htm父權政治凝視下的他者
註3.林幸謙(2000),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麥田,52頁。
註4.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59頁。
註5.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85頁。
註6.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53頁。
註7.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麥田,62頁
註8.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64頁。
註9.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51頁。
註10.林幸謙(2000),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麥田,117頁。
註11.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70頁。
註12.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170頁。
八、參考書目
1.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皇冠
2.林幸謙(2000):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麥田
3.馮祖貽(1999):百年家族──張愛玲。立緒
4.張子靜(1997):我的姊妹張愛玲。學林
5.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麥田
--
我的最愛 幽城幻夢
千古風流 聖山隨筆
源頭活水 紅樓夢覺
一地雞毛 竹本口羊
https://www.wretch.cc/blog/skyovera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54.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