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知疫情 紓解長期壓力
陳永儀/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兼任教授、美國執業心理師(台中市)
新冠肺炎疫情帶給很多人生活壓力,應有適當管道舒壓。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無法預測、不熟悉、控制性低、影響範圍又廣的壓力事件,在人身體與心理上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激發的壓力反應通常是明顯而有感的。
壓力反應是幫助我們存活下去不可缺的一環。早在人類狩獵時期,當我們碰到猛獸危險時,就會心跳加速、血壓增高、思考聚焦(只看眼前,度過難關,不著重長期目標)、肝臟分泌大量脂肪(能量)等,都可以協助我們瞬間得力,脫離危險,增加生存機率。人面對危險時的壓力反應與早期狩獵時代差不多,雖然現在環境已經過了許多變化。不同於早期的壓力事件,現代人所面對的壓力,在時間上較以前拉長了許多;因為面對猛獸,無論是與牠決一死戰,或是狂奔逃跑,時間上都不會超過幾小時,就有結果了-戰勝猛獸,或被牠啃食。
我們身體與心理的壓力反應,原本就不是為長期壓力設計的。通常當壓力反應超過一個月,正像目前我們所面對的疫情,身心都會感到俱疲,也會有一些較明顯的症狀出現,包括:
.睡眠時數或品質降低:此時睡眠的優先順序被往後推擠,就像遇到危險時,逃命優先一樣。
.頭痛/肌肉痠痛:壓力反應之一,是微血管收縮,以防止萬一受傷而不會流血過度,長期微血管收縮與肌肉的緊繃,可能造成疼痛感。
.食慾/飲食習慣變化:短期壓力會造成食欲降低,也是因為先逃命,才能顧吃的;但長期壓力下,大腦知道身體需要補充能量,有可能會指揮我們,讓我們「想」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肉類或甜食。
.注意力/記憶力:短期壓力會增加注意力/記憶力,協助脫離危險,但長期壓力會耗掉大腦相關系統的資源,產生功能降低。
.情緒起伏變大,容易感到不耐:長期壓力會讓壓力反應系統失衡,造成情緒高漲的引爆點變低(更容易引爆)。
面對長期壓力的因應方式,有許多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嘗試去做的:
.增加身體上的活動,若情況許可,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跳的)會更好。身體上的壓力反應,原來是為了逃命或戰鬥演變而來的,因此讓身體去做這些應該做的事,可以消耗因壓力所分泌出的許多物質。
.設定每天接收疫情相關訊息的時間上限,將刺激的頻率與影響程度降低。
.接收訊息時,先確認訊息的真實性,最好只從正式管道與相關單位取得訊息。
.盡量恢復或保持以往的生活作息。維持人心理狀態穩定的因素中,很重要的是對周遭事件的預測與控制程度。這時,刻意將注意力多放一些在生活中可預測與控制的事上面,如一般作息,有助於維持情緒穩定以及心態調整。
.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可以控制的事上面,如洗手,在公眾密閉場所戴口罩。
人的身體與心理是相當有韌性的。面對人生中許多的不測與困難,大多數人皆可成功度過,而後常因此而成長,甚至變得更強壯。這次新冠疫情也是一個長期壓力事件,但我們可以從個人開始,照以上建議事項做,就可以成為幫助自己和周圍的人,正面影響社會的一粒種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2的網紅郭耀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S監製作品5號 Holy Crab!異鄉記 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作品 大閘蟹造成生態浩劫 名牌紙紮觸犯專利權 有事嗎? 導演 楊景翔 編劇 朱宜 主演 郭耀仁 蔡佾玲 林家麒 許雅雯 王靖惇 何瑞康 林玟圻 張念慈 趙欣怡 李梓揚 音樂設計 陳建騏 燈光設計...
「陳永儀中央大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郭耀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分享] 洪蘭的翻譯– 事實與想像(by 陳永儀)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陳永儀的學思歷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2018-04-09《POP大國民》專訪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 ...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想和你好好談心】心理學家陳永儀-02不被感受驅使-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TEDxTaipei特派員今天去拜訪中央大學的陳永儀老師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課程#105上陳永儀普通心理學- 中央大學板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中原大學心理系Dcard. 【天地之中·何以为中】系列报道:郑州 ... 的評價
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面對未知疫情 紓解長期壓力
陳永儀/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兼任教授、美國執業心理師(台中市)
新冠肺炎疫情帶給很多人生活壓力,應有適當管道舒壓。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無法預測、不熟悉、控制性低、影響範圍又廣的壓力事件,在人身體與心理上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激發的壓力反應通常是明顯而有感的。
壓力反應是幫助我們存活下去不可缺的一環。早在人類狩獵時期,當我們碰到猛獸危險時,就會心跳加速、血壓增高、思考聚焦(只看眼前,度過難關,不著重長期目標)、肝臟分泌大量脂肪(能量)等,都可以協助我們瞬間得力,脫離危險,增加生存機率。人面對危險時的壓力反應與早期狩獵時代差不多,雖然現在環境已經過了許多變化。不同於早期的壓力事件,現代人所面對的壓力,在時間上較以前拉長了許多;因為面對猛獸,無論是與牠決一死戰,或是狂奔逃跑,時間上都不會超過幾小時,就有結果了-戰勝猛獸,或被牠啃食。
我們身體與心理的壓力反應,原本就不是為長期壓力設計的。通常當壓力反應超過一個月,正像目前我們所面對的疫情,身心都會感到俱疲,也會有一些較明顯的症狀出現,包括:
.睡眠時數或品質降低:此時睡眠的優先順序被往後推擠,就像遇到危險時,逃命優先一樣。
.頭痛/肌肉痠痛:壓力反應之一,是微血管收縮,以防止萬一受傷而不會流血過度,長期微血管收縮與肌肉的緊繃,可能造成疼痛感。
.食慾/飲食習慣變化:短期壓力會造成食欲降低,也是因為先逃命,才能顧吃的;但長期壓力下,大腦知道身體需要補充能量,有可能會指揮我們,讓我們「想」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肉類或甜食。
.注意力/記憶力:短期壓力會增加注意力/記憶力,協助脫離危險,但長期壓力會耗掉大腦相關系統的資源,產生功能降低。
.情緒起伏變大,容易感到不耐:長期壓力會讓壓力反應系統失衡,造成情緒高漲的引爆點變低(更容易引爆)。
面對長期壓力的因應方式,有許多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嘗試去做的:
.增加身體上的活動,若情況許可,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跳的)會更好。身體上的壓力反應,原來是為了逃命或戰鬥演變而來的,因此讓身體去做這些應該做的事,可以消耗因壓力所分泌出的許多物質。
.設定每天接收疫情相關訊息的時間上限,將刺激的頻率與影響程度降低。
.接收訊息時,先確認訊息的真實性,最好只從正式管道與相關單位取得訊息。
.盡量恢復或保持以往的生活作息。維持人心理狀態穩定的因素中,很重要的是對周遭事件的預測與控制程度。這時,刻意將注意力多放一些在生活中可預測與控制的事上面,如一般作息,有助於維持情緒穩定以及心態調整。
.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可以控制的事上面,如洗手,在公眾密閉場所戴口罩。
人的身體與心理是相當有韌性的。面對人生中許多的不測與困難,大多數人皆可成功度過,而後常因此而成長,甚至變得更強壯。這次新冠疫情也是一個長期壓力事件,但我們可以從個人開始,照以上建議事項做,就可以成為幫助自己和周圍的人,正面影響社會的一粒種子。
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郭耀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S監製作品5號
Holy Crab!異鄉記
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作品
大閘蟹造成生態浩劫 名牌紙紮觸犯專利權
有事嗎?
導演 楊景翔
編劇 朱宜
主演 郭耀仁 蔡佾玲 林家麒 許雅雯 王靖惇 何瑞康 林玟圻 張念慈 趙欣怡 李梓揚
音樂設計 陳建騏
燈光設計 黃諾行
舞台設計 林仕倫
服裝設計 林秉豪
舞蹈設計/動作指導 陳武康
歌唱設計/指導 黃建為
新聞事件一:曼哈頓中國城喪葬禮儀用品店主販售LV、法拉利及iPAD紙紮,創新點子讓傳統華人產業與時俱進,卻遭紐約市警以侵害專利權逮捕。
新聞事件二:大閘蟹入侵哈德遜河過度繁殖,華人瘋搶的珍饈美味卻讓紐約州環境署發布生態危害警報。
移民社會異文化衝撞真實而荒謬,劇本以現代華人移民角度,以黑色喜劇手法,從十六世紀美國原住民與新住民的衝突,到現代人的非法居留與大閘蟹的偷渡,挑動我們不自覺的文化偏見及自身文化源頭。今與昔、故鄉與他鄉、現實與奇幻在劇中跳躍交織,展現當代異地求生的風景。
導演楊景翔與上海旅居紐約青年劇作家朱宜首度合作,以「扮演」概念點描移民處境,十位演員熱鬧串演劇中三十多個角色(&海產);部分劇中非寫實場景以仿歌舞劇及古典戲劇歌隊形式並置呈現,在文化融合與文化拼裝的不安中擺盪。
第一屆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本競賽由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與南京大學共同主辦,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浙江大學等合辦。本屆投稿來源非常多元,包含台灣、中國大陸、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保加利亞創作者,以中文或英文劇本投稿。《Holy Crab!》以英文寫作,自198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榮獲首獎,首演製作將以中文版本演出。
決審評語摘錄
非常原創生猛,語言掌握精密,跨文化雙關語運用得機巧妙趣。......作者在展現多文化衝突之際,又往往能巧妙地避開刻板印象的陷阱,展現新的跨文化視野,非常有趣新奇。--周慧玲
非常具有現實感,幽默天成,不使用庸俗的笑話,卻又讓我笑的樂不可支,......流暢性特別值得一提......。--平路
製作群
製作演出 創作社劇團
製作人 李慧娜
戲劇顧問 周慧玲
執行製作 卓麗梅
平面設計 許銘文
攝影 唐健哲
舞台監督 張仲平
舞台技術指導 蘇俊學
燈光技術指導 林致謙
音響技術指導 顏行揚
行政經理 張令嫻
企劃宣傳經理 藍浩之
舞監助理 周賢欣
排練助理 潘俞廷 黃昱嘉
宣傳助理 李文
主辦單位 創作社劇團
指導單位 文化部
贊助單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臺北市文化局
劇本授權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
異業合作 ESCENTS伊聖詩芳療生活館 SONNENTOR CAFE日光大道健康廚坊 COYUCHI優居生活 一日茶事
宣傳行銷協力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台新銀行 台北富邦銀行 玉山銀行 印刻文學生活誌 永豐銀行 國泰世華銀行 誠品書店 聯邦銀行 藝文票券折扣網 廣藝基金會 Qbo藝文頻道 YOURART藝言堂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社劇團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487號(圓場 O space)(台北市文化局藝想空間)
Tel 02-23397528 Fax 02-23397518 E-mail creativ1@ms16.hinet.net
網站 creative.indextw.com 部落格 creativedrama.blogspot.com
FB 創作社粉絲專頁 Youtube頻道 創作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WgLv-_Qty8/hqdefault.jpg)
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陳永儀的學思歷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拍攝日期:2018/05/30 主講人: 陳永儀 (國立 中央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 本講座之宗旨在於邀請在生命上有所成就的先進,分享他們精神提升 ... ... <看更多>
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2018-04-09《POP大國民》專訪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來賓:國立 中央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 陳永儀 主題:《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 <看更多>
陳永儀中央大學 在 [分享] 洪蘭的翻譯– 事實與想像(by 陳永儀) -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洪蘭的門生故舊開始反擊了。不過扯了老半天,只說她多拼命翻譯,
沒一句話說到品質問題,而且洪蘭糟蹋的書又何止快思慢想一本爾爾?
這些人避重就輕,要顛倒黑白到什麼地步?想要洪蘭修訂翻譯的讀者,
看來別抱希望了吧。
不過至少證實書是洪蘭自己翻譯的,所以品質數十年如一日。
陳永儀是中央認知神經所的助教授...
I am going to puke...
------
洪蘭的翻譯 – 事實與想像
(by 陳永儀@may.chen.547389)
從小離開台灣, 不久前回到這既熟悉, 又變得有些陌生的地方, 看到許多令人感動的事,
也有一些讓我不甚理解的現象. 因為是學心理學的, 特別感興趣的, 是小孩子只能用自己
的觀點去看世界這個特質.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 孩童幼時缺乏用他人眼光去看世界的能力
(egocentrism, 自我中心) ,就是看事情只能用自己的關點; 也沒有物體永存的概念
(object permanence),就是自己眼前沒看到的東西,就認定不可能存在。通常隨著年齡
的成長,在七歲左右以後,有正常認知發展的小孩, 就有能力可以想像自己眼睛看不到的
角度.
近幾個月, 洪蘭老師翻譯科普書籍似乎成為一個熱烈討論的話題. 在過去的一年多裡, 我
暫時協助洪老師在犯罪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研究. 因此有機會與洪老師, 以及中央大學認知
神經科學所的研究生有所互動. 在此提供第一手的真實觀察,相信對許多人的質疑能有所
澄清,或許, 也還人清白.
許多關心這件事的朋友問我:洪老師怎麼可能翻譯那麼多書, 到底有沒有可能是叫研究生
翻的? 其實有些人會這樣想,也不意外. 我在認知所上不到兩年的時間內, 洪老師就以驚
人的速度, 出版了至少七本翻譯書(包括備受爭議的 “快思慢想”, 也在這段期間內出版
的).但是,以「速度」作為質疑的理由,我們腦中在想的其實是: 1) 一定沒有人做得到
, 2) 所以一定是叫別人代翻的. 不過,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 我們不是應該已經超過了”
我看不到,想像不到, 就一定不存在”的發展階段嗎?
不要講假設,來講事實。這段時間以來, 我所看到的是,洪老師家沒有電視.我凌晨一點寫
信, 她一點十五就回. 早上起來, 看到她清晨五點發的信. 我手上拿過洪老師翻譯的手稿
(是的, 現在還有人用手寫文章).我也看到她桌上, 一盒盒用完的筆心. 她說要環保, 換
筆心即可, 甚至知道一根比心, 大約可寫多少字!這樣的生活, 很多人難以想像. 但是難
以想像,就表示它一定不存在嗎?
我並沒有看到學生做翻譯. 也沒有看到洪老師單獨與任何學生, 有特別頻繁的接觸. 就一
般研究生的生活而言,長時間待在實驗室, 課業也相當吃重,還有論文要做。要說私下偷
偷與洪老師聯絡,擔任吃力不討好的翻譯工作,可能性不大.
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我看到的,是以沒有根據的臆測,來毀壞一個人的名聲。將心比心
,沒有任何人能承受這種不白之冤。批評者,甚至用到「黑心產品」這樣的字眼。所謂“
黑心”是指蓄意對他人造成傷害, 尤其要從中獲得巨大利益。洪老師將很多科普的好書介
紹進來,就我所知,很多讀者,尤其是很多大學生和年輕父母因此而受益。她獻身教育,
犧牲自己的睡眠與生活品質, 上了年紀還勞碌奔波, 更不要說什麼巨大利益了。會做這樣
的指控, 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自己無法想像, 就認定這樣的人一定不存在嗎?
陳永儀
https://www.facebook.com/ojltdh
後面的護航更離譜了....
Erik Chang:
譯作的好壞見仁見智,我認為網路上流傳的批評中指出的所謂錯處與原作理
論層面的主旨關係不大,譯作仍然能達到將原作的理論重點傳遞給讀者的目的。當年嚴復
翻天演論也非照原文全翻,甚至加入了許多自己的創見。若是只在乎幾本譯作中枝節的字
句精確度,而忽略了整體而言因為51本譯作,將腦科學領域的相關概念在數年內大量迅速
引入台灣,進而引發大眾對此領域的興趣,增加了腦科學對各界的影響力,我認為不盡公
允。
https://icn.ncu.edu.tw/g.aspx
姓名 : 張智宏
現職 : 副教授
───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學術標準居然是這樣:一本翻譯書錯誤幾百個,
居然可以「譯作的好壞見仁見智」一語輕輕帶過!而且洪蘭糟蹋的不是一本,
而是幾十本。
舉嚴復的例子當擋箭牌,更是可笑之極。過去100多年的學術演進,
都當流水笑話嗎?原來洪蘭之翻譯爛不是個人的爛,已經根值
於和她有關的體制中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47.106
※ decorum: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12/01 22: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