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姐的室友被騷擾了】
#原創
#陳小姐系列
#我的室友陳小姐是個鬼
「蘇小姐!」
午休時間,我剛拎著買好的便當回到公司,就聽見了這個聲音,我的好心情登時消失大半。
我回過頭,果然是那個外送員。
或者應該說,曾經接過我的單的外送員A。
我自認長得普普通通,大部分時間還板著臉,從來沒想過被一見鍾情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而且我才不姓蘇,只是暱稱有個蘇字而已。
A說他在那次外送對我一見鍾情,想和我做個朋友。
我沒興趣,拒絕了他。
他起初在公司大樓外和我多次「偶遇」,然後今天直接堵到我公司門口。
大樓對訪客的管理不夠嚴格確實讓人頭痛。
A的手裡拿著一杯飲料,笑容靦腆,「這個請妳。」
「不用。」我三言兩語地想結束我們之間的對話,「我們不熟,你別再出現,我很困擾。」
「多相處就會熟了,妳可以給我機會嘛。」A不屈不撓,飲料往前遞。
「我們不適合。」
「妳沒和我相處過怎麼知道?」
啊,這人好煩。我下班要去跟管理員抗議,怎麼可以輕易就放人上來?
我對A視而不見,只想趕緊刷卡進去公司。
A卻在門快關上的時候猛然上前一步,想將飲料塞進來。
我還沒做出反應,有人先把那杯飲料接下了。
「我幫小蘇謝謝你了。」組長笑咪咪地說,「年輕真好啊,加油喔。」
A笑得更靦腆了,心滿意足地離去。
「小蘇啊,別人的心意別隨便拒絕嘛。」組長自動自發地把飲料放到我桌上。
「我已經拒絕他了,很多次。」等等我就要把飲料拿去倒,「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還要過來。」
「那一定是妳拒絕得太委婉。」組長摸摸下巴,「如果真不喜歡他,就強硬一點,不要給人希望啊。」
「好的沒問題,我下次直接報警。」我做出保證。
「妳這也太強硬了,怎麼不給人留點面子?」組長看我的表情就像是孺子不可教。
「……最煩這種人了。」和我感情不錯的同事靠過來,我們除了是菸友之外,也是宵夜友。她對著組長的背影大翻白眼,「話都是他在講,出事了肯定又會跳出來說NOT ALL MAN。委婉不行,不委婉也不行。」
同事對我攤攤雙手,一臉無語。
「難不成要委婉與不委婉之間,薛定諤的拒絕嗎?」
這句話戳到我笑點,讓我大笑起來。
聽見笑聲的組長回過頭,大概是我面無表情大笑的樣子嚇到他,他緊皺眉頭,嘟噥幾句又快步離開。
一下班,和管理員說明了A的事,我這才拎著包包往回家的路上走。
公司離我住的那棟公寓不會太遠,大概半小時的路程,我都當成運動。
走著走著,我就聽見後面有腳步聲。
我沒放在心上,只以為是其他行人。
但是當我彎進巷子裡,腳步聲還是緊跟在我後面的時候,我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我走路的速度沒有減慢或加快,而是拿出手機,將相機轉成自拍模式,透過鏡頭看見後面的景象。
是A。
A跟在我後面,他在尾隨我。
我突然的轉身顯然嚇到A,他露出慌張的表情,隨後又擺出笑臉。
「嗨,好巧。」
「巧你媽。」我冷漠地說,「別跟著我,不然我報警。」
「我只是碰巧在這遇到妳,剛好順路嘛。」A還是嘻皮笑臉的。
我不想再多理會這個人,乾脆加快速度往自個住的地方跑。
我聽到A在後面笑了一聲,腳步聲依舊緊追在我身後不遠處。
大概覺得我真傻,直接曝露地址。
我住的地方是棟老公寓,自然也不會有警衛或管理員,門口處是一扇油漆有些剝落的紅鐵門,門後是水泥樓梯,扶手也是鐵繡斑斑。
腳步聲進來公寓裡了。
我站在樓梯上,轉過身,看見A滿臉愉快地仰頭望著我。
「我警告過你了。」我說,「既然你這麼想不開,乾脆別當人了吧。」
A只當我是在講笑話,「不當人,當妳男朋友嗎?」
「當然不是。」
幽幽細細的聲音替我回答。
A愣了一下,他的表情先是茫然,接著轉成驚恐,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彷彿要從眼眶裡突出來。
一隻半透明的手臂從我肩後探出來,垂在我的胸前。
就算不用回頭,我也可以想像出我身後的畫面。
黑長髮的年輕女人對A露出微笑,「來當鬼呀。」
我從來沒跟別人說過,我有個室友,她姓陳,我都叫她陳小姐。
她是個鬼。
A的雙腳發顫,臉上早就找不出一絲得意的神情,他從喉嚨裡擠出怪異的哽咽聲,想要往後退。
但顯然他退不了。
站在高處的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個半透明的鬼魂包圍在A身邊。
A不知道,我住的不止是一棟老舊的公寓,還是一棟赫赫有名的凶宅。
除了陳小姐以外,還有七名非自然原因死亡的房客一直留在這。
——我是故意讓他跟進來的。
※ ※ ※
我對A最後會怎樣不感興趣,反正他也不可能真的當成鬼。
外面可是有監視器,我可不希望自己成了嫌疑犯。
我比較在意另一件事。
「陳小姐,麻煩手拿開,妳摸到我胸部了。」
頭往後仰會頭痛 在 物理治療師 佳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嗨我的朋友,分享給你改善頭部緊繃、
脖子活動不順暢的方法,同時也能幫助你
預防脖子出問題🍎
_
如果你有問題一直無法改善,可以在底下留言
你的問題,並且hashtag #佳緯救救我
我會從中選出一位幸運的朋友,來
「免費」幫助你改善問題🌟
_
當你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容易會讓頭夾肌、頸夾肌過度緊繃,進而讓你的頭頂、
眼匡、脖子不舒服💥
頭夾肌從頸椎第七節到胸椎第三節,往上連接到枕骨,而頸夾肌從胸椎第三到第六節,往上連接第一到第三頸椎,雙手放在脖子後側,
脊椎的兩旁可以找到他們,手慢慢的
從脊椎兩旁滑向喉嚨的方向,輕輕
滑過就好,同時讓頭往後仰💆🏼♂️
在按摩肌肉的時候,搭配頸椎的活動效果會更好, 讓你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身體同時調整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可以每個小時可以做一次這個運動,每次8到15下,或是起來走一走
都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
貼文下方留言👇🏻
_
如果這部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
可以請佳緯喝一杯咖啡☕️
用行動支持佳緯,連結在下方
以及自我介紹中可以找到👇🏻
https://linktr.ee/cwrehab
最後也祝福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_
這件背心是 Unlimit Original
可以在下面的連結找到🔗
www.unlimit.style/
結帳時輸入『Unwei』
幫你省下一餐的錢💰
_
⚠️免責聲明:此專頁僅作知識分享,
不能夠取代醫療建議,如果有
疼痛問題、功能受限,仍需
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_
#伸展 #伸展運動 #按摩 #按摩舒壓 #運動按摩 #改善 #姿勢改善 #睡眠改善 #改善皮膚 #腰痛改善 #肌改善 #改善健康 #便秘改善 #頭痛 #頭痛改善 #睡眠 #睡眠不足 #睡眠負債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醫學 #筋膜 #筋膜放鬆 #健康 #健康生活 #運動 #運動不足 #肩頸按摩 #肩頸痠痛 #姿勢矯正
頭往後仰會頭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次聽到李國鼎的時候是 2018.02 和威宇去台中聽 Hank 演講
之後進公司不斷不斷聽 Hank 講李國鼎。過程中看了關於他的影片、公司也買了一堆李國鼎寫的書,但兩年過去,我沒有靜下來系統性地讀任何一本
這次的 trigger 點是讀台灣半導體早期的資料,想要把這個歷史拼圖拼起來,就先選了一本比較薄的、1987 年出版的 <工作與信仰> 讀起
這本是整理李國鼎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投稿而成,涵蓋很多主題,光是我摘要的內容就超過 7000 字,所以打算分三篇來整理心得
今天先講讀完李國鼎 1983 年在中央大學演講,主題 <求知的過程和經驗> 我非常喜歡這章,從李國鼎小時候講到他 70 歲
曾經老闆問我:阿堯,如果今天要你幫台灣科技化,你會怎麼做?當年蔣中正可是丟了臺灣工業化的題目給李國鼎
那時我完全沒有 idea,怎麼可能,太難了吧。但讀完這章,我覺得李國鼎有這樣的能力,完全不是因為他聰明。幾個 takeaway
1.跟最厲害的人學
2.保持初衷,一路保持初衷
3.每一步都算數,每一件看似困難的事,對往後都會有極大幫助
4.對現狀不抱怨,認真做事、隨遇而安
5.讀萬券書,更要行萬里路。與頂尖人才交流,不要活在自我想象中
-------底下內容摘自 <工作與信仰>-------
- 1934 到劍橋去做研究,因為那裡是核子物理的聖城,1930 年代前後,許多新發現皆從那裡研究出來。做了兩年的核能物理研究,和一年的極低溫下面超傳導現象的研究,這個題目是當時中國學物理的人沒有去學的。大學教科書 Radiation from Radioactive Substance 的作者 Rutherford 就是這裡的主管,另一位實驗室教授兩度得到諾貝爾獎。很多優秀學生都在當高級研究員指導研究生研究,還有發明電子的 Sir J.J Thomson 和發明 Cloud chamber 的 Wilson 雖然退休,但仍到實驗室來,可以常常請益
- 每天下午茶時間,做理論的人就會跟做實驗的人進行交流與辯論。不斷交互、修正,結果就帶來很多新發明。使得那時劍橋物理研究所成為世界物理學的聖地,全世界理論或實驗派的有名物理學家都常來演講訪問,這是他的黃金年代
- 這些研究學問的方法和思路無形中給我很大的訓練和啟示,那就是對任何問題,要先有整個的了解,然後選定優先次序再著手推動進行。
- 回國在還沒找到軍事工作以前,先到武漢大學教物理。第二年在長沙加入防空學校(月薪從 360 下降到 150)做照測總隊修理所的所長,招收了許多大學理工畢業生為技術員和一批機械生,所有後方主要城市的防空部隊都要我們派員工去大修,還要訓練軍隊技術人員的維護工作。因為當時沒電,就將磨米的磨子改成水力發電機。油不夠,就收購玉米和燒酒來練強力酒精,一面又做木炭汽車。這一段時間使我對技術問題和工廠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興趣
- 過了三年被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參加 1940 西北日全蝕觀測。做沒多久,覺得這份工作和當初回國的初心不一樣。第二年同學介紹去資源委員會的資渝煉鋼廠做工務組主任,當時後方缺鋼鐵,而四川有鐵、有煤,在技術人力方面,有一批資源委員會送到德國去實習、然後計畫去湘潭參加設計中央鋼鐵廠的年輕工程師。我就和這一群專家中三四位共同來籌畫資渝煉鋼廠。我參加該廠工作期間,得到非常有意義的經驗,管理和技術的
- 在資渝做了三年,資源委員會調我到會本部工業處管理會數五六個鋼鐵事業,同時去戰時生產局也主管協調聯繫鋼鐵事業。因此對後方鋼鐵業的認識增加了解。勝利後,主動收集日本在東北所建設的鋼鐵工業資料。資源委員會擬在上海見一個有規模的造船廠,計畫用日本的賠償及美國的援助來辦,我就參加了籌備工作,技術人員延攬順利、碼頭已建好,但國共內戰,被調到基隆台灣造船公司。在此期間,曾以五十天的時間到日本實地考察其機械、造船等重工業。在台船約五年時間的磨練,最重要的使我對機械、造船工業也能略窺堂奧。
- 1953 被尹仲容徵招到經濟安定委員會下新成立的工業委員會做專任委員,做他主要的助手。一方面設計經建四年計畫的工業部門,尋找可發展的工業與產品。另一方面把這些計畫做出來後,便申請美援支持款項來加以推動,使國家走上工業化的途徑。在這方面我管的範圍很廣泛,除化學、食品工業外,諸如電力、紡織、機械等都歸我主管。這一工作時期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接觸到很廣的層面,每天都接觸到新的事物及新的知識,同時以能代替進口、節省外匯的產品為優先。這段期間也開始參加國際會議,從 1954 開始每年一度的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年會,和其會前的工業分組會議,討論各國工業化的問題。以前只有外交部派人參加,注意力放在代表權問題,對其他專門議程都沒有意見。但我很認真看完議程中工業化涵蓋範圍的每個項目,在每項議程中我也盡量設法將彎的情形介紹給與會各國代表,交換經驗。連續參加三年,得到很多知識,對於推動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有了廣泛和整體性的看法。對於其他國家工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或若干措施有助於我們推動工業的,回來即像工業委員會和經濟安定委員會報告並建議。
- 同時開始注意研究工業發展環境的問題。誰願意辦工廠?什麼情況下願意辦?什麼情況下能賺錢?政府哪些措施會影響工業生產?我最早有認識的是租稅問題對工業的影響。那時推動紡織外銷,發現進口的棉花有關稅,棉紗有貨物稅,賣出去有營業稅。我在經濟安定委員會先後建議關稅和貨物稅退稅制度,建議經採納就陸續實施了
- 由科學轉到工程,再由工程轉到社會科學,接觸財稅、經濟許多方面,凡是有關聯的問題或頭痛的問題,只要給我學習機會,都不會放過。一面做、一面學、一面想辦法解決問題,一面探尋新的問題和新方法,在工業委員會做了五年學到很多
- 1958 被派任美援會秘書長,因擔任幕僚長的關係,開始了我和財經首長接觸頻繁的時期。這時期我的三個身份,第一是美援會秘書長,第二是經濟部工礦計畫聯繫組召集人,第三是工業發展投資研究小組(IDIC)召集人。工業發展過程中研究投資環境的知識,當時尚無專門書籍可以參考,幸而隨顏靜波於 1957 參加舊金山世界第一次國際工業會議,會議中所收集的資料全有用處,徵選了十幾位同事,大家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所謂投資環境有哪些
- 發現第一買土地很難,有很多法綁住。第二影響資本累積和行程得稅法很多,譬如印花稅。因這兩個因素,我邀請稅務專家、土地專家和法律專家來參加我的工作
- 我主持美援會最大信念是怎樣不依賴美援而可以生存,這是很少國家肯這樣做的。1960 提出財經發展 19 點措施
- 同時我想如何把這些觀念、法律功能、時代需要以及經濟學家的許多知識、社會應有的認識等,讓一般人都能了解,唯一的辦法是辦展覽會。這個展覽會將許多經濟觀念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了解和自行解答這些問題(人口過剩、水庫不足)設計一套圖表,分析一塊地三公頃要生產農作物的話,可以得到多少錢養多少人?若要辦工廠的話,可以生產多少?養多少人?若要外銷,可以得到多少外匯?這個觀念介紹給大家,大家對土地利用觀念很快就由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
- 一個國家經濟的進步,同事也需要人民觀念的進步,來互相配合。我很快發現,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是又懂法律、又懂經濟的人,我在美援會成立一個小組培養此種人才,並在台大及東吳大學設置獎學金鼓勵學經濟的去學法律,學法律的去學經濟,這樣對國家將有更大的用處。如果只懂法律而不懂經濟就會發生很多問題
- 在這期間,我每年有五、六次出國開會的機會,參加國際會議或帶領友好訪問團加強雙邊關係。行萬里路中,結識很多朋友,至今還保持聯絡,尤其在亞洲地去的財經首長,多變成好友。同時藉著外國投資人可知道世界的經濟情況、產品的發展情況,各公司的經營哲學及策略,這些都是學校學不到的,這些只有從談話中、公司年報中得來。知識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多半是動態方面的知識,而不是書本中固定的、靜態的資料
- 1969 由經濟部轉任財政部長,在我個人是極不願意的事,但當局既然一定要我做,也只能盡我的力量,仍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全力以赴。每一個銅幣拿到手中總有兩面,一面是人頭、一面是數字,我唯一可自傲的,看過數字,也看過人頭。我做過經濟部長,也做過財政部長,因此知道,同樣的一塊錢財經兩邊的看法,完全不同
- 從經濟部長轉到財政部,我仍不斷了解農工業的發展,從而綜合財政與經濟的關係。我常常告訴財政部裡的同仁,不要做經濟發展的障礙,假如有就趕快告訴我,如果法律有瓶頸就修改法律,辦法有瓶頸就修改辦法,若是人的話,則人的觀念就要改變。如果不能改變,應該調開原來工作崗位,這是我做事的哲學
- 1975.12 心臟病發,1976.06 請辭獲准,調任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