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預告📖
《喔!臺味原來如此:潤餅裡包什麼,透露你的身世!20種常民小吃的跨境尋跡與風味探索》
5/27博客來、城邦讀書花園開始預購‼️
🍜臺菜天后的常民食物考🍜
行走臺灣、廈門、漳州、泉州、馬來西亞等地,
歷時八年的追味尋訪,
深入餐館、小吃店與民間廚房,
揭開常民食物跨越地域的風味流轉!
「雞卷」,是源自形狀還是餡料命名?
臺灣擔仔麵、廈門蝦麵、檳城福建麵,原來是三胞胎?
從你家的潤餅包什麼配料,竟能窺見身世與家世?
🔥臺菜天后陳靜宜最新力作🔥
帶著對食物的高度熱情,
循線追蹤味道的原鄉,
藉由她的發現,
讓我們看見食物背後的隱形之線,
是多少豐富精彩的民間生活與當地風土民情融合而成!
5/27博客來開始預購 https://reurl.cc/kZNzGx
5/27讀書花園開始預購 https://reurl.cc/9roKdY
#擔仔麵 #牛肉麵 #蚵仔煎 #潤 #雞捲 #麵線糊 #割包 #沙茶醬 #20款常民小吃 #食物的原鄉 #廈門 #漳州 #泉州 #檳城 #原來如此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落實在地農產供應學校中央廚房》 ~高金素梅2021.05.12 原鄉學校及偏鄉學校多位於農產品之生產地,如果教育部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沒有整合農委會的「有機農業」及「三章1Q」政策,以及原民會所輔導「友善農耕」計畫,又怎麼能夠制定出符合原鄉及偏鄉學校的營養午餐政策呢? 「採用在地農...
食物的原鄉 在 生祥樂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部的鄉親看過來!!!!
「野蓮出庄」行至淡水後,緊接著將轉回下淡水河,回到食物的原鄉——美濃,在歲末之際,邀請南部的鄉親一起歸來庄頭,來聽B級美食的B級音樂,共下登席吃辦桌!
#野蓮出庄發片演唱會
時間:2020/12/5 暗晡頭 七點鐘
地點:美濃國中禮堂(美濃區中正路一段191號)
票價:自由定價,隨你付
#野蓮出庄創意筵席
時間:2020/12/6 當晝頭 十二點鐘
地點:鍾理和紀念館 (美濃區朝元95號)
費用:1200元/一席(人)
鄉親獨享:旗美地區設籍、工作,可享鄉親優惠價1,000元。請於活動當日攜帶證明文件,至服務台辦理退差額,或換購演唱會周邊商品。
購票連結:https://is.gd/2FI1RL
參加美濃場登席,請選郵寄收件 (免運費)
12/6 早上11:30 核對身份進場。
#2020野蓮出庄最終場
#登席座位數量有限
食物的原鄉 在 生祥樂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深夜報馬仔~~~南部的鄉親看過來!!!!】
「野蓮出庄」行至淡水後,緊接著將轉回下淡水河,回到食物的原鄉——美濃,在歲末之際,邀請南部的鄉親一起歸來庄頭,來聽B級美食的B級音樂,共下登席吃辦桌!
#野蓮出庄發片演唱會
時間:2020/12/5 暗晡頭 七點鐘
地點:美濃國中禮堂(美濃區中正路一段191號)
票價:自由定價,隨你付
#野蓮出庄創意筵席
時間:2020/12/6 當晝頭 十二點鐘
地點:鍾理和紀念館 (美濃區朝元95號)
費用:1200元/一席(人)
鄉親獨享:旗美地區設籍、工作,可享鄉親優惠價1000元。請於活動當日攜帶證明文件,至服務台辦理退差額,或換購演唱會周邊商品。
購票連結:https://is.gd/2FI1RL
參加美濃場登席,請選郵寄收件 (免運費)
12/6 早上11:30 核對身份進場。
#2020野蓮出庄最終場
#登席座位數量有限
食物的原鄉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落實在地農產供應學校中央廚房》
~高金素梅2021.05.12
原鄉學校及偏鄉學校多位於農產品之生產地,如果教育部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沒有整合農委會的「有機農業」及「三章1Q」政策,以及原民會所輔導「友善農耕」計畫,又怎麼能夠制定出符合原鄉及偏鄉學校的營養午餐政策呢?
「採用在地農產品」,一直以來是我就「原鄉農業」的議題質詢農委會的核心,終於在今年行政院推出了《食農教育法》草案,其中將「優先採用在地生產之農產品,並鼓勵農產品的產地消標示」的精神入法。
這不僅能促進國內糧食消費,更能提升食品安全及食物里程的環保觀念。如此一來,能大幅降低運送過程的碳排放量,希望「台灣的人均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的兩倍」的數據能逐漸縮小!
《食農教育法》雖尚未進入立法院實質審查,但教育部現在馬上能做的是滾動式修正《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使原鄉學校及偏鄉學校能「採用在地生產之農產品」。
教育部次長針對我的質詢及具體建議,頻頻點頭及表達認同,並允諾我兩個月內進行跨部會研商與規劃。
[祖靈之邦 為人民服務]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home
食物的原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華人小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靜宜
內容簡介:
全臺灣第一本馬來西亞華人飲食文化專書!
肉骨茶、海南雞飯、福建薄餅……這味道,是記憶中似曾相識的美味,也是華人魂牽夢縈的原鄉況味。
早年華人移民東南亞的人數眾多,源自於原鄉的飲食也跟著開枝散葉,馬來西亞有的城市仍保留著華人傳統飲食,也有與當地飲食融合後產生的特色飲食。
儘管我們樂於享受馬來西亞的美食,對於大馬食材與飲食文化卻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肉骨茶的「茶」不是源自「茶葉」而是「人名」,那麼為什麼這道菜要叫做「肉骨茶」?又如提到「海南雞飯」,我們腦海裡往往第一個聯想到新加坡,殊不知它其實源自大馬;而在地的海南咖啡都會附上一根中式調羹,究竟所為何來?福建麵與一代歌后鄧麗君之間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軼事?
作者陳靜宜受大馬知名飲食作家林金城啟發,長期鑽研馬來西亞飲食文化,每每遠赴吉隆坡、怡保、麻六甲、檳城等地,親自品嚐各式華人美食,採訪其人其店,記錄「吃一次少一次」的道地小吃。她以馬來西亞的人和食物為主軸,囊括福建、潮州、廣東系的經典小吃,如福建薄餅、肉骨茶、海南雞飯、廣東豬腸粉、潮州炒粿條、華人沙嗲等。寫馬來西亞食物激盪出的辛甘鹹香,也寫背後的華工歷史與庶民文化;寫馬來西亞小吃的誕生與淵源,也寫老店與老時代的軼聞野史,大馬風味盡在筆下、在書中,進而瀰漫在空氣裡,使讀者隨之勾起食欲與玩興,更為馬來西亞的飲食做了精采的見證。
作者簡介:陳靜宜
出生於臺灣臺南,一個充滿美味食物的地方,曾擔任報社美食記者十多年,現正往飲食的路上走,相信人離不開食物、食物也離不開人,擅長以簡單溫暖的文字,訴說食物背後的故事。
品嚐過世界各地上千家餐廳,撰寫《TLife》、《料理‧台灣》飲食專欄,文章散見「米其林官網臺北」(Michelin Guide-Taipei)、《自由時報》等,擔任多屆臺灣美食展顧問,出版《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聯經)、選入《臺灣年度飲食文選》(二魚),曾獲曾虛白新聞獎、《聯合報》傑出卓越獎等。
食物的原鄉 在 台東製造ZZTait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布農族生活以農為主、狩獵為輔,傳統祭儀就是跟著小米農事而行的「歲時曆」。最近,在春季播種、除草之後的農閒期間,便是部落舉辦 #射耳祭 的日子。
孩子們從小透過家人的指導逐漸學習生活技能,射耳祭是每個家族歷年的重要祭典之一,也是唯一有關狩獵的祭儀。祭典前,婦女們會為全家族的人準備釀酒、食物、祭祀所需的祭品,而成年男子須先上山狩獵,除準備儀式上重要的山鹿外,還有其他儀式裡一定要有的獵物。
祭祀時,參加狩獵之男人圍靠著在獸骨架,汲取酒渣並將酒糟撒潑在獸肉、顱骨上,祈天祝福能捕獵到豐富獵物,並揭開這天的序曲。
射耳祭儀、開墾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嬰兒祭、報戰功,場中藉由活動展演述說著族人的生活時序。榮茂哥告訴我們,其實每個家族的射耳祭流程都不一定相同,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從生活中去學習傳統族人的生活方式,讓剛學會走的男孩練習拿弓箭射肉,再大一點的便拿弓箭練習射鹿耳,再來則是獵槍;族人必須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學習使用不同的工具,而伴隨著耆老的祝福,都代表著成長。
現在我們所見的射耳祭活動與傳統不同,正賢哥說最早部落射耳祭是以家族為單位,隨著時代演變改為村、鄉,甚至是全國性的射耳祭,過程中也多了摔角、射箭、搗米、背木、鋸木等運動競技,除讓現代族人感受社區團結與彼此交流的意義外;更希望透過老人家、中生代、新生代、孩童共同參與的傳統祭儀展演,對外、對內傳遞布農文化的意義。
當然,對於認識深厚的部落文化,兩天活動真的不夠,有機會記得來台東多走入布農原鄉,感受生活,朝向”min-bunun”更近一些。
註:min-bunun是布農語成為人之意。
#台東製造 #地方生活 #36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