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沖繩、紐約、孟買搬來高雄:城市裡/舌尖上的跨國小旅行,摩登美食私房雙選。】#專欄新文
回想過往出國旅行時,最享受的環節常常都是被當地朋友拎著往深街窄巷走闖時,每間不期而遇的個性小店,或美味小館。大家擠在一起,吃著,喝著,笑著,鬧著,我們這些異鄉人同時看著,聽著,聞著,用心感受著迥異文化在心底撞擊出的火花。
.
年輕時曾有過一個機會到紐約旅行,紐約的時髦、躁動、不羈,不僅反映城市性格,也沾染了食物,並讓人深深著迷。
.
拜訪大蘋果之城,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各色貝果和美式漢堡,在那裡,貝果店們有一個自己的世界,漢堡店們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它們不會主動邀請你,就等你自己想方設法走進去。我和旅伴們可能一碰到美食性格就變得有點M,停留期間,每天都花了好多時間走路當偵探找美食,好累但好滿足好快樂。
.
紐約受歡迎的在地漢堡店或提供漢堡選項的特色餐館實在太多,隨便舉像是布魯克林區的BK Jani和Emily、蘇活區的Cafe Altro Paradiso、西村的Corner Bistro、夙負盛名的Shake Shack等都各有擁戴者,如果沒被疫情打亂,現在可能都人滿為患,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隱身在曼哈頓帕克艾美四星酒店華麗大廳裡的漢堡「吧」Burger Joint. NYC(圖1)。
.
它其實是間店,刻意稱呼為吧是因為這間店不是你想像中走進華麗大廳就能看到,你必須在角落找到某個小小閃亮招牌,然後穿過暗道才能繞進去,但一走進去裡頭早擠滿簇簇人頭,氛圍像極酒吧,當時好喜歡。
.
而年初在拜訪當時剛開業不久的 癮肉洋食 INN NIKU 時,我必須先得從高雄市中心車水馬龍的中山路找到極不顯眼的七賢二路8巷,巷口進去後,你才會遇到INN NIKU。巷弄內的隱密感實在太合我口味,而我必須誠實說,身為土生土長高雄人,這是我第一次走進這條小巷。
.
癮系列在癮肉洋食開張前,他們的另一家高檔燒肉店 癮燒精肉酒舖 Inn Roast 早已先在高雄闖出名號。聽著人稱「仙女」的老闆娘分享開設新店的動機,來自於想讓高雄在漢堡這個品項也能有更優質的選擇,因為燒肉鋪那邊本來就能掌握管道取得冷藏熟成空運來台的上好肉源,兩家店資源相互連動,連癮燒精肉酒舖的主廚都過來支援,漢堡肉排的呈現著實讓人期待。
.
當我們聽到「美式漢堡」四個字時,常常第一時間浮出的刻板印象就是快速、平價、沒有太多複雜細節,但實際上,真正好吃的漢堡作法可以千變萬化。INN NIKU的裝潢走和洋混搭,餐點一律現點現做,翻開菜單,光是精選漢堡類就佔了整個頁面,初來乍到,我們選了力推的「#癮肉和牛起司堡」、「#超霸雙層和牛起司堡」和非常特別的「#麻辣牛筋肉堡」。
.
進來的牛肉不論是日本A5和牛或是美國Prime等級牛肉,第一步都是要再仔細修整筋膜,務必確保肉塊在料理前已達到乾淨俐落的基本要求。冷藏空運是因為好的肉塊禁不起冷凍再解凍的過程,會讓肉質裡的肌紅蛋白大量流失,肌紅蛋白正是入口時能感受到肉質甜美的來源,因此INN NIKU店裡冷藏熟成的肉品都必須當天快速處理,肉排使用的也都是原塊肉,非切割完殘存的碎肉屑。
.
將日本A5和牛的臀部肉和美國Prime等級原塊翼板牛肉混合後,自己攪,自己打,自己捏,漢堡肉排不僅肉汁飽滿,濃郁香氣主要歸功於和牛油潤的脂肪,僅以鹽巴調味是對自家肉排自信的展現,在四月份專欄文章<#肉與直火之歌>中,曾和大家分享過,漢堡優不優,我通常會觀察四個地方:肉、麵包、配菜、調醬。肉的部分,INN NIKU輕鬆過關。
.
此外,INN NIKU的漢堡和別處最大的不同在於尺寸,外型揚棄了外頭常見豪情巨大的版本,玲瓏樣貌讓你吃來不疾不徐,不必陷入嘴巴到底是要撐開還不撐開的兩難,更能細細品嚐內餡滋味。彈嫩麵包一咬,首先是被鐵板煎炙過的奶油香氣撲鼻而來,麵包口感馬上讓我連結的是高雄 Gien Jia 挑食餐酒館 去年春天毫無預警突然公告漢堡popup快閃,其中吃到「煙燻手打牛肉漢堡佐咖哩BBQ醬汁」裡頭的布里歐麵包,細問後果然沒錯,都是出自世界冠軍、高雄 莎士比亞烘焙坊 主廚王鵬傑之手。
.
幫INN NIKU設計的麵包,前後修改數次,主要挑戰是要能把優質肉排的好都烘托出來,麵包本身要好吃卻不能太搶戲。配菜也是依循這個原則,蔬菜僅以奶油萵苣和番茄點綴,常見的酸黃瓜不放,再輔以帶煙燻味的安達起司拉出層次,一個小小的漢堡被解構後才發現真是處處充滿細節。
.
不過必須說,漢堡系列對男生來說可能會有吃不飽的風險,一顆不夠,兩顆why not,「麻辣牛筋肉堡」概念上就像是火鍋的濃縮,筋膜旁碎油脂已被細細削掉的牛筋肉用自家熬製麻辣醬當基底燉滷,辣醬以正統麻辣火鍋為原型發想,運用了多種香料結合郫縣豆瓣醬燉煮後熟成三天,讓醬料相互融合後再打醬,牛筋肉騰進麵包時早已是香辣入味,裡頭還夾有玩心的油條,這中西跨界的吃法非常跳但協調。
.
如果不愛漢堡,那這裡的 「#印度式熟成咖哩也推」。咖哩醬不買現成,而是精挑了十來種香料,打成粉末後組合在一起熟成三個月,時間是最好的魔法師,熟成後的咖哩粉,香料的「野性」在各自收斂後會轉化出柔和感,此時再和焦糖洋蔥番茄糊一起熬製成準備配飯的咖哩醬,只能掃盤。
.
如果多人聚會,還能點些炸物妝點餐桌,灑了白松露鹽的松露薯條、桂丁雞柳條,以及拿墨魚囊裡的墨汁來作文章的岩石小卷都很不錯,小細節是這裡的粉漿會在特調炸粉裡兌進氣泡水,因此經由高溫油炸後,麵衣變得更加輕盈酥脆。
.
這間店,從大門開的位置、室內裝潢到食物的設計,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推薦造訪。
_____
⚠️ 文章五月初寫好,推遲到六月上線,因應疫情禁止內用,現在他們推出「防疫宅家安心洋食方案」,電話預定07-2882899,平假日皆提供外帶及外送。
_____
支持喜愛的店家,大家齊力撐過疫情,外帶的朋友,買完就趕快回家別啪啪走,在家追劇吃美食剛剛好。
.
#雄好呷468
#島嶼晃遊者
餐桌上 最 特別的 一道 菜作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否有時覺得接電話很煩,寧可傳傳訊息,發發LINE、FB Message、簡訊、What’s APP。寧願不要被打擾,已經是我們現在多數人的生活模式。(本文略長,文末有塵封七年的書寫曝光)
是否覺得很奇怪,為何有人喜歡看別人吃飯直播或是純粹吃飯的畫面。自己用餐的同時,搭配收看他人的吞嚥咀嚼,彷彿我們並非獨自進食。有些人氣高的吃飯直播明星,甚至可以從影片得到贊助獲得六位數的收入進帳(英鎊單位)。
為何有人願意進入直播間打賞?有位易名為Haekjji的吃播明星居然在某場直播受到打賞高達10萬美金?(請見留言處我會貼她的資料)
榮格說:「孤獨並非來自周圍的人沒有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認可。」
我們現階段處於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孤獨世紀,跟多年前相比,過去我們要跟他人見面需要等待、寫信、打電話。如今科技發展,我們對互動的模式大相徑庭。過去熱烈擁抱的人際期待,此刻多半處於半閉鎖狀況。
以下節錄、修改自部分《#孤獨世紀》摘要(也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下來的沒有複製貼上喔)。這段應該對於一些喜歡研究數據原理的人有幫助。
大腦的顳頂葉交會區是人的同理心關係最密切的區域,孤獨者對於他人承受苦難時,他們的顳頂葉交會區活躍度下降。非孤獨者的活躍度則上升。
此外,孤獨者會強化「壓力反應」,讓身體整體免疫力承受比他者更大的考驗。這種高度警覺,會讓身體彷彿一台汽車處於一檔階段連續開八小時。
因為孤獨者的心靈,在焦慮與警覺影響下,會以自衛為前提運作。這也是為何芝加哥大學大腦動態實驗室主任史蒂芬尼卡喬波博士說:「在樹林漫步時,孤獨的心靈,隨時都會看到蛇。」
孤獨者的血液中,「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特別高,這種賀爾蒙在面臨生命威脅時,會關閉防禦病毒的機制。這代表孤獨者處理身體病痛危機時,特別如癌症,他們的免疫系統相對之下減少了很多防護力。
「壓力賀爾蒙」,也就是皮質醇,孤獨者的分泌速度快。相同的,膽固醇上升速度也相對快。就連血壓也是,孤獨者的「杏仁核」,就是大腦裡面處理「戰或逃」的反應,會讓身體感覺危險意識比較久,會導致白血球製造比較多,還會增加發炎反應,綜合上面幾點。
孤獨者的心靈壓力,確實影響了生理健康。
「孤獨」大概是所有藝術創作中的必要之「惡」,因為孤獨,因為孤獨所衍生來的寂寞、心碎、悲憤、怨懟、憤怒、自我懷疑等等,成就了書寫想像上的豐厚羽翼,或是正值青春年華,愛情激發出我們另一個嶄新人格。
然而,無法逃避的是,孤獨確實是當代最明確的顯學。什麼都可能跟孤獨有關,孤獨拓展出新的商機結構。哪怕是單人套餐取代了雙人下午茶,沒有隔間的大格局還比小兩房、三房來得有設計感空間等等。
我們正處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想想很諷刺,明明科技讓我們距離縮短了,但人們卻活得比上個世紀中的人們來得不快樂。
工業革命後的財富分配,到2000年、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導致巨大傳統產業變化,工時變長,人們疲於應付繁雜行政庶務,自然產生了一層心靈防禦機制。我們被迫要孤獨,尋找不被打擾的節奏,享受一個人的怡然靜心。孤獨,成為當代人的集體約束。
我們某種程度上,被迫孤獨。
《孤獨世紀》這本書的作者是諾瑞娜.赫茲,如果你想了解,想知道更多數據。不管是醫學或是經濟,這位作者的大量田調都能讓你嘆為觀止,原來孤獨並非我們想像那樣而已,孤獨也不是歌詞或是文學的濫觴。
孤獨讓我們身處於數位寂寞泡泡而不自知,未來,2030年之前,全球將有40%的人口是獨居(相當於34億人)。這本書對於某些人來說,也許覺得「大驚小怪」。
孤獨不就那樣嗎?有需要這樣研究嗎?但作者的田野調查很認真,甚至發現孤獨等同每天抽15根菸……此外,孤獨更擴大了民粹主義,讓那些不被瞭解的人,在政治上找到了宣洩之處。
作者也觀察了美國政治上的川普競選活動,找到他當年的競選,確實找出了不少經濟底層的孤獨者。相較之下,我們台灣不也有?
已經好久沒有寫新書分享報告,希望這本書能讓你覺得有興趣想讀讀,從來沒想到孤獨會是這麼大的一個危機啊!
寫到這裡,其實想題外補充一下。
大概是2014年左右,有出版社找我寫關於孤獨的散文集,我也覺得這個寫作文體很有意思,於是開發了「一個人」的系列短文,從一個人的衣櫥、電視、餐具開始書寫起來,寫了大概有十個章節,後來發現寫作過程實在耗掉太多體能,最後只能暫時擱淺。
不過我還是列一下當時書的自序前言給大家看看,免得大家覺得我沒有寫。這也是為何我很想推薦《孤獨世紀》這本書給大家看看,這本書像是當年那本還沒完成的書稿,背後的一份大數據考究資料。
前言
獨自來到,獨自離去。人們多半生存於這世界上都是一個人。一個人是當代經濟顯學,我們越來越習慣一個人,一個人成為多數人的社會縮影進行式。
但是,當一個人面對多數人追求戀愛方程式,或是成家立業的理想勝利組時,彷彿就是既不安全也不適切的代表吧。隨著當代人們情感川流的律動,一個人勢必慢慢取代兩個人,一個人,越能獨處面對寂寞星光,也必能更誠實地面對自己。
本書分為四個選項:分別是溫度、夢遊、西遊與召喚。讓四個選項重新拼湊,並且理解人生。數好了,一二三,開始。
溫度=親密與永恆之間,我們在黑夜持續失溫
一個人的小宅(完成)
一個人的被單(完成)
一個人的燈泡
一個人的時鐘
一個人的沙發(完成)
一個人的餐桌(完成)
一個人的衣櫥(完成)
一個人的鞋盒
一個人的電視
一個人的相框
一個人的日記
夢遊=關於記憶,選擇夢沒有開始的地方
一個人的睡眠
一個人的下午茶
一個人的晨醒咖啡
一個人的失眠
一個人的跨年夜,節慶之後,動物感傷
一個人的性愛是場Epic Love Story
西遊=延冉而上,取經朝貢胃海洋
一個人的菜市場
一個人的Costco,不合時宜
一個人的蛋糕
一個人的套餐
一個人的麻辣火鍋
一個人的集點
一個人的電冰箱
召喚=引力是不變的黏膩,追尋失語者的咒語
一個人的書店(完成)
一個人的KTV
一個人的旅行(完成)
一個人的漫遊
一個人的殘茶
一個人的散步
一個人的馬拉松
一個人的展覽
一個人的電影,不用買一送一
一個人的病床
這是當時書的結構章節,如果你覺得有興趣也歡迎告訴我,或許哪天我就有動力把這本書完成了,那我就會很感謝如今留言的你與妳。
來幫辛苦的出版社工商服務一下。
《孤獨世紀:衝擊全球商業模式,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的疏離浪潮》
商業周刊1739期書摘推薦
誠品選書.香港誠品選書.讀冊選書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P0700151
書展優惠中,推薦搭配桑德爾《成功的迷思》
博客來 http://bit.ly/P0700151-B
誠品 http://bit.ly/3qw5RON
金石堂 https://bit.ly/3s3doEX
讀冊 http://bit.ly/2Nh4BR1
餐桌上 最 特別的 一道 菜作文 在 Janie的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夏天的沙拉~就是~馬鈴薯沙拉~🥰💕🎵🎶
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在夏天纏著媽媽做馬鈴薯沙拉。
我會乖乖坐在餐桌等著,
等媽媽蒸好馬鈴薯、雞蛋、紅蘿蔔,
聞著他們好香好香的味道,
等著他們放涼,一邊看書或構思著作文,
通常這時候寫出來的作文星星特別多~✨✨✨
然後跟媽媽一起撥蛋殼,
接著我會吵著要一碗沒有小黃瓜的沙拉,
只加鹽不加沙拉醬,默默吃掉三碗。
(媽媽傻眼,不是說一碗嗎?😆)
總之是回憶裡的幸福味道 。💖
有時候也會配合著(其實是來不及阻止哈),
吃一碗有加沙拉醬的沙拉,是屬於一家人的回憶。
在超市買好產銷履歷的台灣馬鈴薯、有機紅蘿蔔,
一盒人道雞蛋,以及其他蔬菜肉類。🥔🥒🌽🥕
怎樣都無法買下架上的沙拉醬,
還是決定再特意驅車前往主婦聯盟,
為一瓶沒有多餘添加物的沙拉醬,值得。
去皮切塊蒸三杯水,再悶一會兒,
講起來8個字做起來至少等38分鐘,
實在很隨意,蒸多軟悶多久請參考就好。
之後給女兒暑假練習切功的好功課~
天氣很熱食慾不振,
這盆微涼微甜的沙拉就是微笑能量補給站,
早餐配片吐司很美好,🥪🍹
午餐偶爾加塊肉和菜就很豐盛,🥗🥓
晚餐配碗湯和水果也輕鬆。🥣🍒🥭🍍🥂
根莖類是與大地相連接地氣的好食物,
元氣滿滿的馬鈴薯沙拉,
有來自媽媽的味道,
加上一點點我的堅持,
希望能練習出女兒們喜愛的配方。🥰💖
#主婦聯盟 #主婦聯盟原味沙拉醬
#原味沙拉醬 #馬鈴薯沙拉
#potatosalad
#cutipol
#janie寶貝在家玩 #暑假在家玩 #放假玩什麼
也算是 #越混越好 的 #快速上菜 #常備菜 系列吧😆✨ @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