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x 簡報實驗室】#CEO作戰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分散式製造時代的來臨,大家的思考應對之道
#要是覺得有收穫歡迎幫忙分享喔~
和碩60%以上的營收來至於蘋果,
98%產能來至於中國
這次武漢疫情對他們的衝擊
在「預期中」應該是非常大的
結論先說,
他們的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幾乎都是成長的
讓每一個CEO作戰室的聽眾都很驚訝
這一期其實童子賢董事長並沒有講太多的操作細節
操作細節可以看上一週我寫的
https://www.facebook.com/…/a.24047816604…/2833537963405754/…
這次的CEO作戰室反而讓我看到了
一個兆級公司董事長看整體經濟流動的高度在哪裡
我會分兩大段落介紹
第一段會是童子賢董事長對事物觀察的角度來分享
(很厲害真的)
第二段會跟大家分享所謂的「#分散式製造」
所以我們就從
這次直播裡面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問答
來看看童子賢董事長看待事物的判斷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這次的疫情中,童董有看到新的商機嗎?
童:
#在疫情中看商機太殘忍
我們應該先求疫情穩定、社會安定,再看商業營收
這句話講得我瞬間好像懂了什麼
也看到了童子賢董事長看 #商業事業中的人性
二、在這次疫情後,#商業會如何復甦?
童:
我還在看,大陸這邊雖然有人說
目前疫情穩定下來尚待證實
但是就以製造業目前的復工現況來看,
算是可靠的
有些營收產能上面的損失
是會有『#報復性的成長』在下半年來補充
SARS那時候就是這樣,
所以還算是穩的,
真正的關鍵點來沒出現
問:所以報復性成長會發生在每個產業嗎?
童:不會,
手機是因為它已經從通話工具變成生產力工具了,
所以消費者會有定期更新的消費習慣,
尤其是在5G應用的來臨,
這些移動式工具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體驗
但是餐飲業這些非產品式的
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因為不會憋了幾個月後
一次去餐廳把這幾個月的份量都吃回來
OS:關於5G對於手機的影響
童董也有很清晰的分享這邊就不贅述
問:那你剛剛提的真正的關鍵是?
童:「歐洲的疫情,所以我在看義大利疫情的發展」
#市場是由供需平衡的,
這些時間我們在談復工是因為『需求』還存在
要是歐洲疫情爆發了,『需求』就不存在了
還談什麼復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
OS:
突然間我看到了原來童董事長是這樣疫情影響的
我們都是從供給端(製造業)來看疫情影響,
卻沒從供需的需方來看
其實這次的直播有很多問題
我們都帶有點政治立場來看中國製造與疫情
但是童子賢在這次的直播中
童子賢 卻以他對歷史演進的掌握
對總體經濟的熟練 與清晰的邏輯
給了我們很多清晰的觀點
讓我相當佩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分散式製造的年代」
所謂的分散式是指過去的製造業
會以供應鏈的集中作為依據
也就是說零組件、組裝廠、系統商
可以聚集在一個幾百公里的範圍內
但是隨著中國這30幾年
讓國民所得提升到1萬美金的情況下
國家政策的調整:往設計、服務、品牌端走,
讓製造慢慢的在中國成長的比重中調降
還有社會趨勢的改變:
高齡化、少子化的衝擊
過去因為教育程度與勞動成本低而集中在中國製造業
將會開始往東南亞遷移
供應鏈將從原來的百公里的範圍
一瞬間的擴大到幾千公里
這就是分散式製造的年代
OS:童董他們會用
『#多中心的製造策略』來應對,這邊不贅述
分散式的製造年代
最大的衝擊就會是在終端產品的售價會提升
過去這十多年來以一個1500美金的產品來看
製造成本的比例都是非常低的
但是在未來將會成長兩到三倍
#會改變供應鏈中價值鏈(毛利結構改變)
#這樣的改變已經無法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了
有人問,為什麼不整個遷到印度就好?
一樣可以將供應鏈下降到百公里的規模
為什麼要遷往勞動人口一億規模上下的菲律賓和越南?
註:
大陸是13億人口 7.7億勞動人口
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
大家可以查查看印度勞動人口的資料就會知道
製造業如何選擇製造地點?
低成本勞力不會是主要因素之一
#基礎建設:
港口、交通、政治文化、供電穩定性、法規政策的優惠
#員工條件:
人均所得、整體教育素質、語言能力、生活文化
#國家政策:
像是中國就要轉型品牌、設計
都是綜合考量的
而且 #中國製造業花了十多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
#說真的要移轉出去最少也要花個十多年
(OS:懂了,時間感很重要)
這不是片刻就可以改變的
疫情的影響是短暫的
而且在越南設置的生產線
也有了更高的自動化比例
過去這十年人力成本在某些產線已經下降到原來的25%了
#智慧製造 #關燈工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有人問到那這次台商的回流會對台灣
製造業有哪方面的衝擊?
童:台商的回流不是因為疫情,這一波五六年前就開始了
但關鍵是回台灣的時候我們要比的還是製造業嗎?
台灣要比的不是勞動力的多寡或是成本的低廉
#台灣的強項應該要是少量多樣的高價商品
這才是台灣的優勢
#為什麼要去便宜的人力呢?
所以回流的關鍵應該是
在產業思維上面的改變
而不是依舊去尋求低成本的定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關鍵的個案研究的連結
#簡報實驗室專屬連結
http://b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20/pttlab/
#CEO作戰室一週一次直播
#我不知道要是你都看完之後
#你之後會有多強
#但是我可以慢慢感覺到我的進步
#想看到我每週心得文的可以留言與分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餐飲 個案研究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鷄蛋放在中國籃子的哀愁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中港台三地股市受到的撞擊最大,這當中又以酒店,觀光旅遊,餐飲等產業受到影響最大。像85度C,王品,雄獅旅遊股價都創下上市新低,很多民宿業者或倚賴陸客團的業者更是哀號。除此之外,把生產基地全放在中國大陸的,這回也面臨考驗。
像是印刷電路板生產基地多半在中國,這次股價跌得較重,郭董的鴻海,富士康集團受到鄭州封城影響,開工日期延後。而傳統產業這次受到影響最大的,我發現台玻與冠軍等玻璃陶瓷產業,受到衝擊最烈。這個禮拜,台玻的股價掉到9.93元,嚇了我一跳。我剛剛到財訊的時候,台玻與東元電機堪稱是財訊的恩人,那個時候財訊沒有廣告,台玻,東元在財訊沒有廣告的時候,這兩家公司都慷慨贊助,財訊的封面底,封底裡或封底,經常都是台玻,東元的廣告,我曾陪邱永漢先生去訪問林玉嘉董事長,在台股12682的時代,台玻一度漲到188元。這30年來,台玻一直是大家印象深刻的績優股,台玻是台灣玻璃業霸主,尤其是新玻倒下後,台玻已完全沒有對手,台玻財務狀況好,標榜從不向銀行借錢,且配股,配息穩定,是投資人喜歡的長期投資股。但1992年台玻開始中國布局,投資重心轉向中國,尤其是在淮安的實聯化工,單是實收資本額就高達248.32億元,台玻深耕中國,一方面培養出像福耀玻璃,信義玻璃這種具有企圖心的企業,而台玻在台灣的投資與技術升級不足,如今經營陷入泥沼,這幾年經常陷入虧損,而中國大陸的福耀玻璃與信義玻璃卻展翅高飛,形成強烈對比。
另一家冠軍,原名是信益陶瓷,後來改名冠軍,董事長林榮德這次被推舉為國民黨代理主席而受到矚目。冠軍基地在苗栗,1992年股票上市,股價衝上156元,後來陶瓷產業西移,羅馬瓷磚,國賓陶瓷後來都下市,冠軍重押中國大陸,這些年愈賠愈慘。2016年冠軍在中國虧損3.85億,17年虧損5.73億,18年賠8.99億元,去年前三季虧損4.467億,冠軍的股價剩下6元,這30年對重押中國的台玻與冠軍都是一條崎嶇的坎坷路。
過去30年,台商只要把設備搬到中國大陸就可以賺到容易錢,未來技術升級才是競爭力的重點,台玻與冠軍的歷程,可以給企業管理的個案研究留下很好的教材。
餐飲 個案研究 在 好食好事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AOSHi看世界 #Revel #System
#隨選即用POS機 #重視顧客服務體驗
開一間店除了顧產品品質,「服務品質」也是重點👨🍳👩🍳
「有好的體驗,才足以讓消費者記得你💭」
透過「良好的服務流程」來服務你的顧客,
別再讓你的服務流程跟POS機走,拋棄「以人就機」的方法了!
Revel System回過頭來「重視服務體驗」,
並讓餐飲的資訊管理變得更簡單,省去不必要的時間成本。
💬 想知道如何透過破壞性創新獲得新價值?
📄 讓餐飲資訊管理變得更容易-Revel System
🔍 觀看好食好事完整個案研究:http://bit.ly/2y3aiH0
餐飲 個案研究 在 餐飲業:Facebook 個案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探索餐飲業如何運用Facebook 廣告拓展業務的個案研究。閱讀來自餐飲業的Facebook 行銷成功案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