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稿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台灣:六四32週年線上悼念晚會及系列活動 】
活動直播連結:https://fb.me/e/3JKYxOWok
新聞聯絡人:華人民主書院倡議主任 Richa 0968 802 655
------------------------------------------------------------
因香港及澳門今年遭遇禁止舉行六四運動相關集會,台灣成為華語使用地區當中,唯一能在6月4日自由且受法律保障舉辦悼念六四活動的地方。
由華人民主書院、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民主實驗室,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等27個在台灣的公民團體所組成的六四32週年活動籌會,於六月三日在自由廣場牌樓前以LED燈具擺設「896432」字樣,與自由廣場互相呼應,在暗夜中發光,象徵人權照亮民主,在台灣延續六四燭光不止息的意義,更呼籲各界持續關注六四事件真相乃至追究中國當局人權責任。
籌會團體於六月四日下午四點,頂著豪雨並定配合嚴格防疫規定,在自由廣場牌樓前設置以「悼念六四天安門屠殺亡魂」牌位為中心的 #悼念亭,並展出六四當年的現場照片,於悼念亭提供鮮花,開放民眾哀悼及追憶六四犧牲者,場面和平素樸。至現場獻花悼念的來賓包含 #六四親歷者吳仁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 與籌會團體代表,悼念亭開設至晚間八點。
不料在晚間八點接近活動尾聲,#遭三名不明人士接近,#其中一人強行推倒現場六四照片,現行犯隨即遭警方逮捕,移送仁愛路派出所,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代表六四籌會向攻擊者提告,並表示,對六四暴力決不妥協,不論是32年前的天安門,或是在台灣自由廣場悼念亭的攻擊,堅持追究責任,要求道歉,捍衛民主重要原則。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悼念晚會」部分,為配合防疫規範,籌會團體將過去在自由廣場實體舉行的集會,移師線上,於六月四日當天晚間七點至九點間,在華人民主書院與數個共同合辦團體的臉書粉絲專頁上直播舉行「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悼念晚會」,#各社交媒體加總觀看人次為4300人次。除了籌會民間團體代表的發言,也邀請 #六四民主運動親歷者與研究者吳仁華先生、#香港流亡民主人士羅冠聰 及 #張崑陽、#立法院長游錫堃、#立法委員林昶佐、#邱顯智、#洪申翰 等人發言,同時邀請 #海外中國異議藝術家巴丟草 發言及繪製以奶茶聯盟對決極權坦克為意象的主視覺,並邀請 #在台的東南亞組織 代表發言,發言者來自緬甸、泰國等組織。以「直播或錄影」形式悼念六四屠殺受難者並聲援其家屬,同時聲援抵抗中共極權、爭取民主與人權的行動者。
#立法院長游錫堃 於線上悼念晚會中表示:「 1989年,一群手無寸鐵的市民、教授、學生,向北京政府要求政治改革,中共派出坦克與軍隊展開屠殺,全世界目睹這場悲劇的人,均震驚不已。」游錫堃說:「在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2周年的今天,我們除了悼念六四受難者,聲援香港及緬甸的民主鬥士外,也要呼籲全球愛好自由、民主國家,團結起來對抗極權中共,促進中國人民,早日同享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的普世價值,共同締造和平、互惠、共榮的世界。」
#六四親歷者與六四屠殺的見證人,同時也是六四事件的史料研究者 #吳仁華 基於他長年的研究事證談到:「天安門事件是194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民主運動,解放軍對手無寸鐵的民眾開槍鎮壓,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進軍,總計25萬左右軍隊進行鎮壓,造成大量民眾傷亡」他認為:「學生參加1989六四活動,一直都是秉持和平、理性與非暴力的原則,提出包含新聞自由、反對腐敗等七項訴求,今天看來這些訴求仍是合理正確的,卻被中共當局定性為動亂。」吳仁華說:「在六四屠殺事件當中至少有2,000左右民眾與學生死亡,有更多人受傷,隨後,中共在全境範圍內逮捕兩萬多人。將其中一萬多人判處包括死刑在內的刑罰。我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科系的學弟,在六四屠殺後被逮埔關押在北京監獄當中,在獄中堅決不按照當局要求認罪,後來罹患重病後被拒絕就醫,在年僅26歲時在獄中過世。然而他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吳仁華又說:「即便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很多八九民運的參與者仍然堅守在中國境內,推動民主化,最後在獄中不幸去世,例如:在六四後被判刑13年的知識份子陳子明、組建中國民主黨並且被判刑有期徒刑20年,甚至在刑滿之後繼續從事中國民主化運動又被判處七年六個月有期徒刑的胡石根,又如在獄中死去的劉曉波。在發表的最後,吳仁華認為,六四事件後歐美的綏靖政策,讓中國舉辦北京奧運與加入WTO等事蹟都是縱容中國快速發展經濟與世界影響力的因素。他鼓勵台灣的年輕人應該認清中共面目與核心本質。
#羅冠聰 說:「我們的出發點已經從很國族,就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去為愛國同胞悼念。這種國族主義比較重的立場,轉移到要去追究中共,不太是基於我們有同一個國族,或者身分認同的立場去追究中共的責任,而是我們與八九民運那些學生所面對的政權的本質也是一樣。現在作為一個抗爭者的呼應和相連,這種情緒和精神去悼念六四。」他希望身處海外的流亡者們可以積極參與六四相關悼念活動,因為,六四天安門屠殺正是中共集權本質的烙印,應該返服提起,讓國際社會對於對六四天安門屠殺有更深刻瞭解,以期使國際社會更加理解中共集權暴虐的本質。羅冠聰在分享中表達對台灣人支持港人的感謝,並誓言會持續跟中共極權持續周旋,並與台灣繼續並肩作戰對抗威脅。
#吾爾開希:「那時如果沒有六四屠殺,32年來的中國會是怎樣,我相信也不會出現,對數千萬訪民的無情迫害、對法輪功的殘酷鎮壓,維權律師與公民團體,會成為中國出現公民社會的重要催生者,新聞自由會日益壯大。而在這自由的媒體的監督之下,中國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該不會出現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如此令人咋舌的腐敗現象,也不會形成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體制性的巧取豪奪,會更加貫徹港人治港的原則,今天的香港應該早已成為,比內地先進的多的成熟民主社會。」
#立法委員林昶佐 認為,中國自六四後在經濟及科技上都有十足進展,實際上卻是利用這些發展來強化對中國人民的獨裁統治,林昶佐認為,台灣人都應更勇敢的站出來,和全世界一起為這些受壓迫的人民發聲,這也是在保護自己民主、自由的生活。#立法委員洪申翰 提到:「中國共產黨擔心害怕有人在六四這一天發出不一樣的聲音,黃曉敏(1962年生,河南省新野縣人,曾經在新疆喀什市疏勒縣農三師黨校擔任教師,六四民運參與者,自由撰稿人,獨立中文筆會會員,也是四川泛藍聯盟召集人之一。)、王愛忠(廣州知名維權人士),今年在這樣的狀況下被拘捕,甚至可能被判罪。這讓人非常難過與傷心。」
推動台灣新憲法的 #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 說:「身為台灣人,我希望中國變得更好,中國人民擁有更多基本人權保障,中國社會更加開放自由。就像我們推動新憲法,中國也應該有一部新憲法。唯有讓中國自由民主,才不會有大家今天看到的西藏人、新疆人、香港人所受的壓迫。」
在晚會尾聲「#奶茶聯盟大團結」的段落中,#香港流亡民主人士張崑陽說:「香港已經不被允許紀念六四了,我們應該要集結起來一起思考,如何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中共政權,杯葛北京冬季奧運。」#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Thai Democracy)發言人,在台灣留學的 #PhisutDetkhunthod(#范偉明)以泰文發言表示,泰國學生運動以爭取民主自由與反對獨裁軍政府為訴求,因此在六四這天應該不分國界同行支持,他認為,獨裁政府對待人民有相似的模式,必須記得犧牲的人:「只有當我們能自由而不受壓迫地思考和行動時,才能成為人。獨裁者即使用盡辦法遮掩與扭曲暴行,終將都會被發現與識破。」而正歷經政變的緬甸,則有 #緬甸Z世代代表張同學 發言,他認為:「無論香港、緬甸、西藏或六四,都圍繞著一件事實:如果我們放任獨裁者所作所為,人民的未來該怎麼辦?我們希望革命的生活可以終止在我們這一代。」
除了受邀嘉賓各自發表六四短講,晚會主持人於 #晚間八點九分,#邀請觀看直播的民眾一起點起燭光,在香港及澳門遭受言論自由打壓的當下,象徵風雨不滅,取用8964數字的意象,默哀64秒。
籌會將另外兩個活動:「自由廣場實體微型悼念亭」獻花影像與自由廣場「人權照亮民主:自由廣場排燈悼念」影像,#結合已故中國異議詩人同時也是中國地下文學推動者孟浪 的用來悼念二二八及六四的詩作「數字之殤 數字之痛」詩歌朗誦,輔以 #音樂家李婉菁 的樂曲,製作成兩支影片在悼念晚會中播放,孟浪念到:「人類因數字存續不滅的記憶;也因數字人類的另一類人製造著可怕的遺忘……這數字不再是日子,這數字不再是時間;誰能數得清?誰能在這裏數得清;這數字是血滴、汗滴、淚滴、雨滴,四海飛濺,八荒轟響! ──獻給2.28,也獻給6.4」。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共同合辦團隊如下:
華⼈民主書院、台灣⼈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基⾦會、西藏台灣⼈權連線、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永社、台灣基督長⽼教會、陳⽂成博⼠紀念基⾦會、⼈權公約施⾏監督聯盟、獨⽴台灣會、史明教育基⾦會、台灣制憲基⾦會、台灣北社、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民主實驗室、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台灣民間⽀援⾹港協會、Myanmar Generation-Z (Taiwan)、台灣聲援緬甸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Myanmar、台灣勞⼯陣線、臺灣⼤學研究⽣協會、政治⼤學學⽣會、成功⼤學學⽣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議會、好民⾏動⽂化協會、輔⼤⿊⽔溝社、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
孟浪: 《數字之傷,數字之痛》
https://streetvoice.com/sandrali/songs/130014/
「紀念六四:線上悼念」網站
https://vigil.8964.memorial/
------END-----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心得] 香港中文大學的迷思與情報-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 CUHK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學生及校友分享]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香港中文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同時收到嚴力從紐約寄來的/一行30年特刊/,美國詩人張耳在台灣秀威出的/詩集離你最近/, 這本詩集的詩與插圖好可愛呀!可惜沒有簽名。洪君植、嚴力 的獻詞名單漏掉海子。他曾與我同時出現兩期。
年初嚴力邀我寫一篇回顧文,已收入/一行30年/,文章如下>>>
當初寫下了那一行詩 顏艾琳
他媽的──觀「星星十年展」有感馬德升的「國罵」前衛表演
100
(他媽的)
譯:他媽的一百次方。哎!實在很過癮的事……
1989年3月於臺北
這是一首標題叫「他媽的」的詩,當年正閉關重考大學的我因杜十三的一通電話,跑去漢雅軒藝廊看「星星十年展」。這大概是20歲的我所經歷最有趣的一件事,因為再來就讀書讀書讀書,模擬考模擬考、再來就是64發生了,再來還幫媽媽處理爸爸的婚外情…7月上陣趕考大專三場,如此動盪的春夏兩季,我竟也考得不錯,台灣大學中文系夜間部、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等十二個科系,後來決定讀輔仁大學歷史系夜間部。
去看畫展前,有看到報刊報導黃銳策畫的「星星畫派」,其對大陸當時的重大影響力,此展前後在香港跟台北的漢雅軒展出。我完全沒想到能見到其中的幾人。尤其看到馬德升現場的行為藝術,坐在輪椅上的他充滿爆發力,配合著背景的影像,馬德升激烈的手勢跟從丹田發出的一連串國罵,在封閉的展室裡迴盪一股氣旋,我覺得有趣又震撼。
表演結束後,還是文學小太妹的我混在白靈、杜十三、好像還有張默伯伯等創世紀前輩們,跟馬德升拍了照,聽他們聊剛過去的十年,大陸文藝發生了哪些大事?小孩子哪懂這些?什麼芒克、北島、嚴力、阿城、艾未未名字聽了也沒放心上,但是回家後,還在回味著認識一個對岸前鋒畫派的興頭上,就寫下這首很直觀的一行詩:
100
(他媽的)
要知道在當年,星星畫展很可能是我首次接觸到的大陸先鋒藝術。
說是一行詩,標題、註釋卻又說明了寫詩的背景跟心情。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想也沒想,就在埋頭閉關苦讀大考前,花了很貴的郵資(可以買一本詩集的代價),給它投到嚴力創辦的《一行》詩刊了。
沒有網際網路、打國際電話貴到嚇死人的年代,就這樣在某一天,信箱出現一本頗大開本的《一行》。在1990-1992年期間,我陸續打開郵封,翻看著《一行》,讀著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陌生詩人作品:芒克在北京、王家新曾在英國跟北京、李笠那時應該就在瑞典讀書、桑克在北京或哈爾濱、默默在上海、曾宏在福州、張耳跟嚴力跟王瑜大姐以及秦松都在紐約、非馬前輩一直在芝加哥、伊沙在西安、孫文波在四川、愛攝影的莫非也在北京、韓東在南京、還是黃凡的黃梵是江蘇、楊克在廣州、筆名程步奎的鄭培凱在紐約教書、還有海子曾經與我同時出現兩期;也有台灣詩人夏宇、陳克華、零雨、楊平、張國治、田運良、何光明、鄧秋彥等。
識,不識、熟或仍舊陌生、在或不在世,當我多年後每每翻閱手上這六期《一行》,想起因為寫詩,在1989年之後,竟然認識了其中那麼多的詩人,甚至成為好友,這一切緣起都要謝謝嚴力。更因為《一行》30周年,我才有機會回想1989年發生的一些事。
2017.5.14 定稿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香港可以多幾個王維基,好多而家面對嘅社會問題都唔會出現,又或者,大家可以集中精力處理返一啲更加大嘅問題

馬上like:Chief Stock 致富思維
立即訂閲: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UMkttHTmO59-dwoyJTwnQ
【在驚濤駭浪中不斷轉型 王維基勇於攻堅的創業之路】
由90年代創立城市電訊繼而引入回撥長途電話、香港寬頻自建光纖網絡,再到近年盡地一鋪做電視,其後又轉型大搞網購,香港電視(01137)主席王維基的創業人生在驚濤駭浪中不斷轉型,但依舊屢敗屢戰,依然是那個我行我素的「香港仔」,他的故事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獅子山下的奮鬥夢。
1982年,21歲時候的王維基就萌生創業念頭,打算從台灣引進免稅工程教科書,而在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第3年時,這為他帶來豐厚利潤,同時亦有助紓緩在讀大學生面對當時中文教科書稀缺以及成本高昂的困境。
其後在1989年他跟隨父移居加拿大,三年後回流香港白手起家創辦城市電訊,他從來都是以「挑戰者」的姿態出現,王看準當時加拿大政府開放電訊市場和使用「回撥長途電話」的潛力,最後在1991年他與其表親將回撥長途電話服務帶到香港,藉此開拓香港長途電信服務市場。
在1993年王維基成為自由黨創黨黨員,最終在98年退黨。同年打算角逐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因加國國籍不能參選,目前仍持有加拿大護照。
1997年城市電訊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王維基並擔任公司主席。
在1999年城市電訊也於美國NASDAQ掛牌上市。同年王維基正式成立香港寬頻,提供寬頻上網、寬頻電視及電話、固網和長途電話等服務。他在近年的訪問中也透露,香港寬頻前後用了7年時間才達至收支平衡。
雖然王維基的香港寬頻首數年來一直慘淡錄得赤字。然而,隨著投資項目進行,並在思科系統的裝置及技術支援下,王維基終於成功構建世界最大型的城域以太網,並於2004年及2005年推出可能是首個100Mbps及1000Mbps住宅使用的寬頻服務,並於2008年成為香港第二大服務供應商。
2008年12月王維基擔任亞洲電視執行長,上任12日後懷疑發生被逼辭職事件。亞洲電視時任主席張永霖稱與王維基的處事作風迥異,未能夠合作,因此「接受王的請辭」,之後王維基向外聲稱自己並無辭職意向,及後管理層與王維基協定,「確定王的辭職」,及改任為顧問。外間普遍認為王維基僅出任不到兩周便戲劇性退下,全因為曾經發表「親共的電視沒有人看,只有反共的電視才有人看」的言論。
2009年,香港政府接受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王維基為城市電訊申請免費電視牌照 ,並於2011年向當時的兩家免費電視台香港無線電視(TVB)和香港亞洲電視(ATV)大舉挖角,曾聯絡多位藝人。
2012年,王維基正式為城市電訊電視部開始一連串宣傳活動,包括舉行造勢大會及於YouTube發放電視節目宣傳片。12月4日,王維基正式開始宣布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易名為香港電視網路有限公司。
2012年5月以約50億港元出售香港寬頻全部股權予加拿大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
2013年10月15日,港府公布申請免費電視牌照結果,拒絕發牌予香港電視。王認為未來再營辦電視台的機會很微,經營網台亦很難收回成本,可能會轉拍電影。而已完成拍攝的劇集或會外銷。同時他數度重申,相信港視不獲發牌「不涉政治考慮」,「被拒發牌與中央政府無關」,聲稱自己「不是很政治」的人。其後香港電視就行政會議不發牌的決定提出司法覆核,經過多番折騰,最終在2018 年春季,香港電視決定正式撤回免費電視牌照申請。
在2014年,於再次申請免費電視服務牌照同時,王維基領導集團發展全新的網購業務,計劃結合行動電視的頻譜及Over-The-Top網際網路平台,憑藉集團的強大品牌及節目庫,探索電子商貿的發展機會,以不同的商業模式打造一個全港最大型、擁有最多元化品牌、產品及服務並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全天候「電子購物商場」,成立HKTVmall。
2017年2月20日,香港電視網絡宣布以67.1萬美元收購團購網站Groupon在香港的業務,在3月3日完成交易,其後網站在6月重新定名為「HoKoBuy」。
直到2018年,王維基表示HKTVmall仍是「做一單蝕一單」,該年整體蝕2.05億元,但幾年以來他的網購生意表現都是正在急速增長。
2020年,中國與香港都被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市民四出網購搶口罩及消毒用品,而王維基網站就把握時機不斷推出口罩及消毒用品讓市民購買,營業額大幅增加,而王維基更親自飛往台灣,洽談購入機器自製口罩。
香港電視(1137)上周一開始股價即大升,昨天(10日)收市升26%至$6.7,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公司新市值達55億港元,最新市值更超越電視王國TVB電視廣播(0511),TVB今天周一收市升1.3%至$12.2,市值53.4億,比香港電視少約1.7億港元。
-\-\-\-\-\-\-\-\-\-\-\-\-\-\-\-\-\-\-\-\-\-\-\-\-\-\-\-\-\-\-\-\-\-\-\-\-\-\-\-\
每逢週一、週二港股交易日1700-1800,Chief Stock為你呈獻「拆解收市」,每逢週三、週四1430-1530呈獻「直擊開市」,直播討論即市焦點,探討財經熱門內容,分享實戰投資策略。
訂閱以下平台了解更多即時投資內容:
Telegram:https://t.me/chiefstock
YouTube:http://bit.ly/30NAcfK
若有任何投資策略、股匯商品的新聞稿或廣告合作,歡迎inbox給我們,或電郵至info@chiefstock.com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一路走過來。
最重要的選擇在大學的時候,其實當時是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那時稱為國立藝術學院,它是一個五年制的學校,也真正接觸所謂專業的一個術科的訓練,或是相關美術的一個薰陶,也有機會去接觸類似像戲劇音樂舞蹈這樣科系的同學。
北藝大那段時間,算是我比較受正統的一個美術教育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五年的時間,其實大一上學期也是玩瘋了,然後跑夜店或是交女朋友,到了大一下學期才覺得說要奮發向上,也選擇了以水墨為主修的課目,一路這樣子努力的專研。
然後大四的時候,讀一些關於美術史的課程,包括佛教包括器物玉器青銅器等等,充實自己相關一些知識,後來這個畢業之後就到復興商工任教,後來又報考研究所,也順利考取,念研究所的時候從事墨與黑的研究,所以先從自製的黑色顏料或是墨開始著手。
大概唸了三年的時間終於順利畢業,畢業之後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專職的藝術家,但是當時的環境並不是那麼的友善,對於年輕的藝術家來說,還是以教職為主,然後這段時間也大概停頓了四年沒有所謂的創作,因為那時候其實內心在思考我真的適合當畫家嗎?畫家這個工作所要面對或是所要挑戰的我有辦法勝任嗎?所以在那四年中,雖然有教畫,個人創作是停頓的,也在這之中去研究了台灣龍柱,去認識台灣文化。
四年之後,整個環境在改變,然後藝術的市場也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水墨,所以又回到了水墨的創作,想說應該還有一點東西可以畫,自己可以去發展吧!
可是這段時間其實是最挫折的,太久沒有創作,整個觀念或手感都已經有點生疏,前一年真的很辛苦,基本上假日都沒有在出去的,除了教學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畫畫,很辛苦了大概磨了很久才終於慢慢開竅,手感也才慢慢回來,到了第三年還是第四年才有點開花結果,也順利跟畫廊簽約,成為所謂的專職藝術家,所以真正成為專職藝術家應該是45歲左右,之前的一些過程,說起來也很漫長。
在台灣當藝術家其實不太容易,因為台灣的市場畢竟很小,要能成為一個以畫畫為生的一個行業,其實不太容易,那個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挑戰也非常的巨大。以前曾經去過黃山,看到造型奇特的山型,雲霧飄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想黃山非常適合入畫,可是回來也沒有太多的相關作品,後來想想畢竟自己身為台灣人,可能還是要以家鄉的風貌風土為主,如果畫黃山,我大概也贏不了黃山長年生活在那裡的畫家,我就一直以台灣的山水或是風景作為主要的創作主軸,一開始是畫陽明山或是九份一帶的芒草感覺,那種所謂的荒蕪感跟我從一個南部小孩到台北那種感覺,有點貼近,在一個陌生環境謀求生存,自己就像小草一樣,在那邊為了佔有一席之地,或是為了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斷的奮進不斷的努力。
後來開始創作所謂的抽象山水,也畫過一陣子,然後也畫過海景,因為當時覺得身在台灣,如果對海洋藍色世界不是那麼熟悉,感覺上好像對於台灣文化的特質,了解好像是一知半解,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到處坐船,然後去澎湖,去目斗嶼,去七美,去沖繩,到處了解所謂的海洋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海島它會形成什麼樣的文化特質,那我想一個海島文化大概就是求新求變,畢竟市場很小所以彼此的競爭非常激烈,也願意接受很多新的文化,所以求新求變在這個島國裡面,可以想見是一個很常態的事情,所以當一個畫風出來之後,大概三五年就被消耗掉,以前一個畫家可以二三十年,畫一套東西而屹立不搖,在台灣這個環境其實非常的困難,它不太能讓你有這樣的空間,因為變化太快,然後新的知識,新的潮流,新的流行,不斷的輸入,你很難去抵抗,你也很難去改變。
另外島國文化也有一個特質,它容易受到其他大國文化的影響,譬如說台灣不可否認曾經受到中國日本美國文化的影響,在這麼多元的一個文化的影響之下,你的作品如果太單一偏向某種文化的特質,可能也很難引起共鳴,畢竟它是一個多元性的狀態,所以你的作品也可能必須要用更不同的面貌來處理。
水墨對我來說,可能就不是單一選擇的材料,因為水墨它可以發展的空間,已經被名家大家所開發殆盡,必須要重新透過新的材質,來找到一種可能是屬於自己的方向,或是使用的方法,這樣你才有辦法脫穎而出。
那另外呢?有一點叛逆是在台灣藝術圈要生存蠻重要的關鍵之一,其實很多藝術家用叛逆或是偏離所謂的正統,營造話題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有點叛逆才是一個畫家成長的最大關鍵,藝術家百依百順,順著古人的想法,順著老師的想法來創作,基本上你也很難跳脫前人或是老師的影子,所以有點叛逆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沒有人的存在,因為可能在傳統水墨有山有水有人有樹,是一個慣性的表現方式,可是這樣的慣性表現方式,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是說這樣的畫面是否可以讓作品是完整的?我想這個可能可以商榷。我畫的是一個空無人煙,讓整個自然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因為人為的破壞或是建設,到底是對自然是好是壞?有時候我去中橫我看到了中橫公路,這樣穿越所謂的太魯閣峽谷,如過這些道路都不存在於這裡的時候,當然也有可能我們看不到中橫太魯閣的奇山美景,但是這樣的建設到底是好是壞,有時真的很難去想像。後來我畫了太魯閣,就把它畫在雲霧飄渺之間,讓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也許這樣才是最貼近於我所想的一個世界。
藝術很好玩,有很多可能性或是可以調整的地方,也隨著畫家的心境或是想法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我不能說自己是非常的成功,但是我盡力的把它畫好每一件作品,也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的醞釀,跟與它培養感情,然後讓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成。
創作其實是孤獨的,很多時候都只能專心面對自己的作品,旁人或是都很難給你協助或是幫忙,只有當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作品時候,你的作品也會告訴別人你在想什麼,或是你的作品才會具有生命力,太風花雪月或是太浮動的一個狀態,其實都很難把作品畫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工作。
當然偶爾還是要去補充一點或是吸收一些靈感,或是一些養分,出去拍照是我比較習慣的動作,當場寫生對我來說,壓力太大,我也沒有辦法真正靜下好好的畫一件作品,所以我是不會帶畫筆畫紙出去外面寫生,通常還是在家裡處理我的作品。
很高興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生活,或是我的一些藝術的想法,還有我學習藝術的過程,今天就聊到這裡囉,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跟各位談談其他的部分。
The video I’m sharing today is to introduce my process of learning painting and provide som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aiwan’s marine culture and how to be a painter of ink . The background pictures and videos are all recorded by me. Friends are welcome to watch.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 #水墨画 #水墨畫 #水墨画家 #水墨画の世界 #水墨創作 #台灣水墨 #台灣水墨畫家 #東方媒材 #美術 #艺術 #芸術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唐健垣(民族音樂學博士、中國古琴學會前副會長)
題目:《唐健垣暢談古琴、南音的發展》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唐健垣,南音、古琴家曾跟隨幾位名師學習古琴、南音、粵劇,亦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甲骨文,後來協助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中樂科系,以及出任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創系系主任,現在除培訓學生外,還參與不同的演出,更整理杜煥先生的樂譜和資料作紀錄。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唐健垣(民族音樂學博士、中國古琴學會前副會長)
題目:《唐健垣暢談古琴、南音的發展》
逢星期四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唐健垣,南音、古琴家曾跟隨幾位名師學習古琴、南音、粵劇,亦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甲骨文,後來協助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中樂科系,以及出任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創系系主任,現在除培訓學生外,還參與不同的演出,更整理杜煥先生的樂譜和資料作紀錄。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 CUHK 的推薦與評價
但相比起兩大傳統神科醫科及法律,小弟很不明藥劑學近幾年為何會被炒起到神科級數,小弟的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同學死黨畢業於台灣私立高雄醫科大學藥劑系回流香港考執業試 ... ... <看更多>
香港中文大學科系 在 [心得] 香港中文大學的迷思與情報-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先講情報
香港中文大學招生講座
日期:2015/3/1 (日)
地點: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三十號)
網址: https://goo.gl/NDG7eY
-------
先講一件事:有人一定會說開放現場報名對邊準備考試邊申請的考生不公平!
請反過來想,你比別人有證據證明自己早就準備了!(我當初就是準時申請的)
情報到此,記得把行事曆拿出來,錯過那天就等明年了。接下來講一些迷思和想法。
-------
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中大二年級的學生,現在人在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交換
去年覺得自己才剛來一個學期,還是不要誤人子弟,所以就沒有分享這個訊息了
自己因為很喜歡中大,覺得尤其是南部更是缺乏這樣的訊息
所以今年開始延續學長的作法,每年利用放假的幾天回學校分享,並提供建議
整理了幾個比較多人問的迷思和我的想法
迷思一:香港中文大學是學中文的!
之所以叫中文是因為當初被香港殖民的時候,當地仕紳為了提供高等教育,
分別在香港設立了書院(類似私人文教機構),後來這些人把書院集合起來,讓讀相同科
系的可以一起學習,所以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學,為了和香港大學有區隔,又以中文授課,
所以變在校名冠上了中文兩個字。這也是為什麼中大有獨一無二的書院制度。
迷思二:排名看看就好vs排名很重要
排名是一個指標,尤其是考生應該心知肚明,考100跟考95其實沒差多少。排名也是
如此。他是參考的一個標準,可能是研究作的多,可能是國際學生數量多,等等。但與其
看學校的總體排名,不如去看科系。大學是訓練專業能力的地方,不管他是哪
一項評分讓他科系名次很前面,對你都不會有壞處的。所以應該要做的:參考科系排名。
迷思三:中國大陸的學生很強所以我不要去
的確很多中國大陸的學生是該省分的前幾名,但是也不要忘記一樣米養百種人,想
當初考進前幾志願的高中(我知道基測要廢了,但是只是舉例),過了三年一樣有很強的
還有很強跟耍廢的,大學也是一樣,重點在自己的態度。況且,如果因為別人很強就放棄
,那乾脆不要讀大學好了。最後,其實台灣的教育雖然有問題,但是還是把我們教的不錯
迷思四:香港很好玩,大學正好去玩!
誠實說,(或許跟科目有關係),但是在國外,很多教授上課是上high-level concept
,所以很多的閱讀和作業是需要回家後自己消化吸收的,所以中大的上限是18學分,最多
可以超修至21學分,不開玩笑,18真的很多,不要看課表好像空空的。更重要的是,當學
校身邊的人過了第一學期,就開始談論暑假實習,找機會,找暑期研究,機會都被搶光了
,你可以去玩耍阿~等到要寫履歷的時候就發現,你只需要人家一半的時間,因為你只有
一半的內容。
迷思五:我一定要幾級分才能XXXX
每個科系每個狀況不同,每年都有押著頂標底線的拿到offer,也有73,74的被刷掉
沒有絕對,要看你的態度、經歷、英文能力等綜合因素。獎學金也要看申請的人比例,
一般而言74,75有全額(也就是含生活費)、半額(只有學費),但是依然有聽說73拿獎
學金的,也有74沒拿到的。所以不要再問了,因為沒有人知道。
以上是我統整幾個比較常見的迷思和我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我沒想到的歡迎寫在留言我再來編輯。
也可以問問題
最後 我再分享幾個情報
1. 香港中文大學唯一保障國際生住宿
2. 今年應該會有大二、大三、大四,三個來自不同科系的同學會在說明會的現場,也可以
當天去詢問!
3. 香港中文大學也有開暑期自費/交換課程,歡迎已經上大學的人也可以參考!
以上,如果有錯誤請指教
如果有疑問,歡迎發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6.63.231.2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23203004.A.3B2.html
※ 編輯: a2975667 (96.63.231.96), 02/06/2015 14:40:04
強的定義是什麼?如果載我的認知下,強就是:我喜歡的領域研究突出,資源豐富,課程
設計不錯。如果是這樣:
理院:中大的理院聽說不錯,建議可以看是那個特別的理院去查最近的研究或是有興趣的
領域,甚至參考該領域在知名的排行上是怎麼樣的,聽說生物類科的研究好像不錯?(待
查證)
工院:我自己是工院的,覺得中大工院有很多的資源,所以我會推,也不覺得要讀二類就
不應該來香港,我現在的交換機會就是工院給我的,最後現在帶過我的兩位acedemic advisor
都超強.....
中大的商管不錯,但就我聽說跟我瞭解,應該要先推UST(科大)..這樣..應該不會被殺吧XD
理由是因為就我聽說(如有錯請UST同學糾正)科大的商管進去大一部分系,所以大家都拼
的你死我活的,才不會因此選不上自己想讀的專業,所以相對整體競爭力就會變強。如果不
希望那麼激烈,可以來中大。但因為不是我的本科,我不敢多做評論。
---清理時間到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