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JC製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回歸(英語:Hong Kong reunification),1947-1997年普遍稱為中國收回香港,術語常稱為香港主權移交(英語: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英語常稱香港交接(英語:Handover of Hong Kong),是指中華人民...
香港回歸歷史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香港回歸歷史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期關注台灣問題的兩岸同胞應該曉得,其實對島內統派及多數大陸網友而言,都不滿意張亞中教授的兩岸和平備忘錄(主要覺得仍是在拖),更不能接受迷信美國、支持「港獨」黎智英的趙少康先生。
但從大局的角度,新黨前主席郁慕明提出,國民黨主席選舉四個候選人裡,至少張亞中的光譜與統派比較接近,仍願正視兩岸對立是中國內戰遺續,必須通過兩岸基於「一中」協商才能解決。至於2024年若台灣仍有大選,目前看來趙少康相對比較有望與民進黨勢均力敵,是相對較好的選項。
然而,就是這兩個對主張「兩岸和平發展」者來說認為相對好的人選,先在節目上吵了起來。身為主持人的趙少康不知是為節目效果還是被戳到什麼「痛點」,從本應只是拋問題的主持人,到自己不斷急著與張亞中激辯。張亞中個性也的確很衝,不願如傳統藍營人表演「溫良恭儉」,句句直球回懟,倒也像面照妖鏡,讓我們更看清「兩岸必然難免一戰」。
因為他們吵了半天,其實就是趙少康認為「只要不宣布台獨就好,幹嘛急著和大陸政治談判」、「大陸對香港都那樣,怎麼能相信大陸」。張亞中則直接說,那你趙少康就乾脆說「兩岸打仗」就好,「你就繼續靠美國吧」。說實話,趙少康什麼「大陸對香港都那樣」,我是看不懂到底「怎樣」,不就是大陸對港「一國兩制」太放任,長期不捍衛「一國」的認同,才會造成西方勢力培植的資本家、媒體大亨得以興風作浪?台灣雖未宣布台獨,但誰都曉得民進黨持續炒作「反中」、「仇中」,一邊「搞獨」一邊又要享受紅利,這種情況必然會迫使大陸放棄懷柔,台灣要抵抗只能依靠美國,可你趙先生又說「美國不可靠」,那你怎麼「拖」?
趙少康還質疑,「政治和學者做學問畢竟不同」,如果張亞中真當了主席,去北京談判結果談崩了,那怎麼辦?張亞中回,有什麼好擔心,那他就為政策失敗請辭主席就是。趙少康馬上說,「你不能這樣說」、「這樣太不負責」,我聽了不禁莞爾:不然要怎樣說?趙少康當初拋下新黨支持者「棄政從商」,朱立倫「換柱」搞到藍營士氣瓦解,什麼時候還想起「負責」了?真是笑話!
這就是我常說的「歷史共業」。本來馬英九對陸宣稱「九二共識」,對台解釋為「不統、不獨、不武」,也成功「忽悠」了大陸讓台灣「拖統」,同時還能大賺兩岸財。結果美國基於大陸快速強大,要「重返亞太」,在台、港製造「顏色革命」,不讓馬英九路線繼續;民進黨更為了奪權上位,必須全面否定馬英九,「九二共識」碰都不能碰,造成今日兩岸僵局。
現在張亞中拿起十年前大陸還較能接受的「兩岸和平備忘錄」,用大陸說過的話訴求「統一前」先談「兩岸政治安排」,這本來也是「拖統」的高招,國民黨各派系卻因害怕被貼「親陸」不好選舉而反對,美國也怕兩岸一旦協商就無法再打「台灣牌」牟利,所以通通急著圍攻張亞中,兩岸「緩和」、「緩統」派也更無空間了。
最後真正主導兩岸者仍回歸到大陸。大陸若因各種考量暫時不急,則趙少康稱「只要不宣布台獨就好」就算暫時「賭贏」;而若經過這場國民黨選舉,更讓大陸拋棄幻想,加速軍力建設、演練及中美博弈,則統一進程勢必就更提前。無論如何,張亞中的參選,仍讓我們看清國民黨果真是「內鬥內行」,平常對民進黨只能「拿香跟拜」,一場黨內選舉倒是展現出各種議題操作、陰謀詭計、拉幫結派的能力,還真是非常「戰鬥」。至於島內政客在統一前各種「拖統」或「攤牌前」的博弈,那都只是他們為顧自己一畝三分地的鬥爭,受苦的永遠是台灣人民。
香港回歸歷史 在 JC製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回歸(英語:Hong Kong reunification),1947-1997年普遍稱為中國收回香港,術語常稱為香港主權移交(英語: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英語常稱香港交接(英語:Handover of Hong Kong),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英國政府透過《中英聯合聲明》作出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同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1997年7月1日0時0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結束近153年的英治時期,並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為政府首長。大部分華裔香港永久居民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每年7月1日公眾假期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刊憲公布,即日晚上11時生效。
請訂閱channel及按鐘,不斷製作內容發佈。
IG:http://www.instagram.com/jc.post
FB Page:http://www.facebook.com/jc.post1
香港回歸歷史 在 香港回歸25週年特別企劃!介文汲談香港「回歸歷史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回歸25週年特別企劃!介文汲談 香港 「 回歸歷史 」英國曾干擾香港回歸!?【介文汲|有哏來爆】2022.07.27 · Comments • 51. ... <看更多>
香港回歸歷史 在 香港文匯報- 【教育局:香港回歸前非「殖民地」 冀學生正確 ...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局:香港回歸前非「殖民地」 冀學生正確認識歷史】 教育局今日(2日)發表文章,表示香港回歸前並非「殖民地」,從歷史文獻及出土文物所見,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 ... ... <看更多>
香港回歸歷史 在 Re: [討論] 香港的50年不變是哪裡不變? -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