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來唔係一個無聊嘅小島》陳心遙
《信報》2017年4月5日《視線所及》專欄
喺網上成日睇到一啲報道,專訪香港各區一啲工藝嘅師傅,不約而同都表示行業正瀕臨絕種嘅危機。
由修理鐘錶、製作霓虹光管、紙紮、整遮、木雕、裁剪旗袍等等等等,仲有排數。種種曾經喺香港引以為傲嘅工藝,通通落得失傳嘅下場。點解?師傅多數會話後生仔怕辛苦,唔願意入行。但真係一句賴咗落青少年度就得?
第一,不如我睇下佢哋個舖交緊幾錢租?個地方會唔會好似「棚仔」咁俾人喉住愛嚟「活化」?第二,究竟有幾多人知道香港有啲咩工藝,教育除咗中英數國情《基本法》同操TSA之外,有冇令學生認識多啲香港傳統歷史文化呢?
讀文化研究應該知道,要了解自己,其中一個有效方法係去了解人哋。去過日本嘅朋友應該有多啲體會。其實日本經濟好壞,年輕人不見得特別崇拜自己嘅傳統文化,但係人哋個氛圍同策略就係可以令到自己嘅工藝更有可能流傳落去。
有個訪問一個香港紙紮大王,佢話自己咁多年都冇升過級:「佬級」,應該都係一個紙紮佬。其實日本工藝一樣面臨失傳嘅危機,不過幸好「職人文化」尚存,各種師傅嘅社會地位崇高,收入再冇保障應該都三餐無憂、有瓦遮頭。喺日本,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引以為傲嘅名勝同技藝,喺竹原市,有一座專為「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孝而設嘅博物館,仲曾經有電視劇翻拍佢嘅事跡。人哋先唔會理遊客或者世人係咪個個都對釀酒有興趣,佢覺得自豪嘅,就會世世代代表揚佢。相反,就算聲望如李小龍,到目前都未能夠有一座博物館,我真係好唔明,呢20年香港多咗咁多座豪宅,咁多個坐鎮一模一樣連鎖店嘅商場,點解都容不下一個幾千呎單位咁上下size嘅李小龍館?真係土地問題?供求問題?
喺日本打開電視,係一個三味線演奏嘅節目,一個三味線老師傅同佢個仔一齊演奏,應該收視都係麻麻,但人哋冇一台獨大,可以有空間播放關於文化嘅節目。喺機場見到一個展覽櫃,有一個全用和菓子製作,傳統日本雅樂表演嘅跳舞公仔「蘭陵王」,原來係兩個八十後嘅職人所造嘅。人哋傾盡全力保存所有歷史建築,成條江戶時代嘅商業街變咗一個景點。香港啱啱要拆毁90年歷史嘅佑寧堂;地政署每日幫手拆毁香港獨步全球嘅景觀——「違規」嘅霓虹光管。一切有因有果唔係無緣無故。最後想回應台北市長柯P一句:「對唔住,香港,本來真係唔係一個無聊嘅小島,本來。」
#香港本來唔係一個無聊嘅小島 #手工藝 #霓虹光管 #紙紮 #旗袍 #棚仔 #活化 #職人文化 #竹原 #日本威士忌 #竹鶴政孝 #李小龍 #李小龍館 #三味線 #蘭陵王 #台北市長 #柯P #柯文哲 #信報 #陳心遙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