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師太 開講】淺談受傷處置的流程與角色
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受傷後,該怎麼處置
這裡簡單地用棒球選手肩膀損傷後的流程
來介紹不同階段的處置方式
1️⃣#醫師
透過醫師幫你診斷、評估結構的完整性
轉肩肌群是否有損傷、關節唇是否完整
滑液囊、關節囊、韌帶等結構有無損傷
看看是否有需要手術修補等積極性治療
或是選擇保守性用針劑、儀器或藥物
幫助組織減輕消炎、紓緩腫脹、降低疼痛
促進組織增生或是加速修復
2️⃣#物理治療師
運用光電冷熱等儀器
幫助止痛、退炎、加速循環
使用徒手方式幫助緊繃組織釋放壓力
幫助歪斜的細微結構恢復正位
找出張力失衡或力量缺乏之處
透過運動治療幫助衰弱之處的力量回復
神經肌肉錯亂的再導正
一般多著重在患處周邊--肩關節、肩帶部位的處置
(自費的治療師才有額外時間)
(幫你處理到更多關聯部位--脊椎、核心...)
3️⃣#球隊內的運動傷害防護師
確保選手能順利的從醫療端轉換到訓練端
延續復健與治療計劃,持續放鬆張力點強化衰弱處
此時患處應該能開始接受些微訓練
每次訓練前的狀況評估、防護貼紮
訓練中的強度監控,甚至訓練後的放鬆與恢復
一點一滴的紀錄與追蹤
確保盂肱關節與肩帶部位的穩定與協調
也會開始強調患處周邊關聯部位的訓練
比較傷前、傷後動作的差異處
4️⃣#傷後轉銜訓練師
接續治療與復建計畫
在肩膀還在接受治療師與防護師的處置同時
即介入健康部位的鍛鍊
確保其他部位不會因為換處休養而退化
強調核心與脊椎活動能力
確保肩膀、肩帶能有穩定的活動基底
待防護師確定患處可以開始活動後
除了穩定力量外,要開始強化多元肩膀能力
離心、向心、穩定、加速、對抗與多角度剛性
思考上肢與核心間的連動
下肢到上肢的力量傳導
協助模擬各種投擲動作與揮棒動作
增加骨盆穩定與髖部扭力
維持該有的基本力量
5️⃣#力量體能訓練師/ #體能教練
幫助傷處逐漸增加強度,並開始引導技術鍛練
引導受傷選手開始接受各種基本體能與技術體能
讓身體從傷到弱、弱到強的準備
確保患處結構能跟得上周邊健康組織
確認執行技術能力時沒有出現過多的代償
如果有,則必須從訓練中找出弱點以行加強
要隨時跟技術教練討論技術動作再傷前傷後的差異性
跟選手討論執行動作時的感覺異常與順暢之處
好的繼續保留、怪得繼續調整
⚾一個選手要能從傷勢中恢復
靠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專業人士
每個人負責不同階段、扮演不同角色
這裡還只是單純地列出職責與角色
還沒細部討論到心裡引導與思想扭轉等細節
復健的過程,很容易出現負面想法
復健的枯燥、冗長的反復
一下進一下退的龜速
看著大家前進而自己待在原處的無奈
都會讓復建者心理無比煎熬與難受
偏偏復健急不得、躁不了
最痛苦的更是復健後卻看不到成效
甚至復健後又再次受傷的煎熬
(錯誤的復健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這一切就必須靠轉念與思緒引導
從訓練中引導正面思考
從對話中扭轉負面念頭
用訓練的進度來誘發喜樂
用適度的考驗來抑制過度的興奮
不痛不代表好了!
更不代表你能開始執行技術訓練了
千萬別用痛或不痛來判斷患處的恢復
一切還是要循序漸進的處理
復健~不簡單,也很簡單
方法對了~一切都對了
#玩人體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