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火車 Power Station《都是因為愛》演唱會 台北場 #演出延期 公告 📢
原訂於7月24、25兩天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唱的 #動力火車《#都是因為愛》演唱會 #台北場,因目前疫情仍然嚴峻,三級警戒尚未結束,為考量所有觀眾及全體演出工作人員之健康安全,配合政府防疫規範與建議,此兩場演出將延期至2021年10月30、31兩日於原場地舉辦。
已購票之觀眾可持原票券入場,無需更換票券,原7月24日之觀眾改為觀看10月30日場, 7月25日者則改為10月31日場。不方便於新的演出日期前來觀看的朋友,可以經由KKTIX售票系統全額退票,詳細退票辦法請見下方說明,所有退票將於8月21日釋出重新啟售。
另外,動力火車《都是因為愛》演唱會 #高雄場 也確定於12月11日於高雄巨蛋演出,預定8月28日開始售票。
此次台北場演出因受疫情影響而延期,我們非常遺憾,也向各位購票的朋友致歉。誠摯籲請大家都好好落實相關防疫規定,照顧好自己以及家人、朋友,大家都要平安健康地渡過疫情,屆時讓我們帶著滿滿的元氣再來快樂相聚。🙏
主辦單位:華研國際音樂 2021.6.18
-
⚠ KKTIX退票辦法 ⚠
註:以下辦法僅適用於KKTIX及全家便利商店購買「動力火車 都是因為愛 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場」的消費者,其他演出並不適用。
【退票申請】
若您無法於新的演出日期前來觀賞,我們將全額退還票款。退票申請一律以掛號郵件寄到「 10699 臺北敦南郵局第327號信箱/KKTIX票務組收 」,其餘方式恕不受理。
申請受理期限為自2021年7月1日起,至2021年7月30日止(請注意:最後日期為郵件寄達日而非寄出日)。
請寄回以下資料:
1.實體票券。若您尚未取票,請先至全家便利商店FamiPort機台取票。
2.您的姓名、地址、電話,請用正楷書寫於紙上。
3.購票時若是以現金或ATM轉帳者,請附上您的存摺封面影本,需可清晰辨識銀行與分行名稱、帳號、戶名,我們將退款至您的帳戶。
購票時以信用卡結帳者則免附此項資料,票款將刷退至您的信用卡。
【退款方式】
1.若以現金或是ATM轉帳購票者,本公司將於收到實體票券後的45-60個工作天內匯款至您提供的指定銀行帳戶,遇假日則順延至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天。
2.若以信用卡購票者,本公司將於收到實體票券後,刷退至原信用卡帳戶,恕無法以現金退還。因各家發卡銀行之作業流程不同,會員可於45-60個工作天後向發卡行查詢刷退紀錄。
3.若您是以KKTIX會員於網路上訂購,您皆可在訂單內查詢退票、退款進度,若過了上述時間點尚未收到退款,歡迎您發信至KKTIX客服中心詢問進度。建議您日後皆以KKTIX會員於網站內消費,方便快速。
4.退款金額為票面全額,加上您購票當時當已支付的全家取票手續費$30元、以及退票所產生的郵資。若是以信用卡購票者,手續費及郵資將另以郵政匯票退款給您。
有任何退票相關問題,歡迎於週一至週五 09:30-12:30 / 13:30-18:30 致 KKTIX 客服中心 (02)2752-2836,謝謝!
「高雄火車站內商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Fw: [請問] 高雄火車站內有什麼商店嗎? -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統一商場-高捷高雄站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高雄火車站-用餐問題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高雄火車站7-11門市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高雄火車站7-11門市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台鐵台南車站第一月台民營便利商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情報] 安利美特高雄店9/1開幕 的評價
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記憶的保留與新生:高雄車站的故事】
(陳信諭 醫師)
(這是陳醫師2017年的舊文,在228時,也重新和大家分享高雄車站的前身今世。由於當時高雄車站尚未通車,因此部分語句有重新經過調整)
若在市區,聽到人家說要去「車頭」,大家第一印象應該是高雄車站吧。
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完成,市區內一舉多出七座新車站,這樣的印象或許正在逐漸改變。
在鐵路地下化通車、中博地下道拆除後,雖然高雄車站距離全部完成還要兩年以上,就像是通過一個漫長的隧道,從我高中以來,十多年一直是「大工地」的高雄車站,終於可以看到盡頭的光亮。

★★最久的臨時車站★★
2017年夏季,傳出高雄車站天花板掉落的新聞,令人發覺這座車站確實已經老了。繞著車站走,外面的隔熱材和外牆已經開始斑駁,站內充滿歲月痕跡,特別是幾處閒置的商店,看來更乏人清理。站內看來最新穎的,反而是牆上貼的大幅地下化願景圖、新車站和綠廊,即將在明年實現。
高雄臨時車站自 2002 年啟用,是台灣使用最久的臨時車站。
這十五年,是半代人的時間,我仍依稀記得高雄車站廣場前的鯉魚、挑高的大廳、和狹小的後站。但現在進出車站的這代學生,應該已經沒有舊車站的記憶了吧。
移到一旁的老車站,以「高雄願景館」的面貌風光開幕。但不知是否等了太久,那些本來是展示「願景」的展品,早一步在願景達成前凋零。目前已重新修繕,改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延宕和凋零的高雄車站★★
回到車站遷移的開始,2002 年到 2007 年,進行的並不是「鐵路地下化工程」,而是捷運紅線高雄車站的工程,鐵路本體並沒有施工。因此,2018年以前的「捷運高雄車站」也是位在永久站南側的臨時站。
其實,地下化工程早在 1996 年開始規劃,1999 年完成左營至鳳山地下化計畫,但經建會因規模龐大並未核定。直到 2006 年謝長廷擔任院長任內,才又核定此項計畫。但後來又陸續追加左營與鳳山計畫。繞了一圈,回到原點,直到 2009 年,地下化工程才真正開工。途中又遇到中油管線遷移等諸多問題,讓計畫幾經延宕。
就在計畫不斷延遲之下,高雄車站也逐漸凋零。
左營新光三越開幕後,左營站的進出總人次就已超越高雄車站;近兩年,捷運左營站人流也穩定超越高雄車站。左營車站儼然站穩大高雄最大交通樞紐的位置。
反而高雄車站周邊的幾個商圈,隨著商圈轉移、以及商業模式的改變,欲振乏力。缺乏明確的建設期程,也讓民間投資卻步。
在計畫過程中,多次的計畫變更,中央與地方的協調困難,缺乏不同工程間的整合等等,都是台灣大型建設屢見不鮮的問題。

★★公民參與 X 高雄車站★★
幾經波折的高雄車站,卻有個少見的亮點,就是車站本體的「公民參與」嘗試!
原本的工程顧問公司,找了知名的 SOM 來做車站設計,先是被民間批評對老車站量體缺乏尊重,背後卡在超大頂棚沒有單位想維護的窘境。工程多次修改,改了個小頂棚方案,卻越改越糟糕。
2013 年,許多公民團體組成「高雄車站公民參與行動聯盟」,除了直接對官員提出訴求,也在雄中與願景館辦了多場論壇與工作坊,邀請市民來參與對車站的想像。
在雄中的那幾場,有眾多每天搭火車上學的學弟、畢業的學長、有鐵道迷、有世居周邊的居民,紛紛發表對車站的看法。
加入民眾意見後,雖然最後並非重新競圖,都發局還是擋下了車站都審案,讓工程公司重新更換合作團隊,找來 Mecanoo 規劃車站。
雖然過程並非人人滿意,但此行動已寫下了台灣公民參與都市重大開發案的典範。在眾多官僚爭論推托的曲折過程中,讓我們看到對高雄有期待、想付出的市民,願意關心公共議題。
我想,民主就是在這一連串衝撞的過程中產生的吧。
★★想像我們的城市★★
早年,隨著港市發展,現代化都市計畫因此而建立。高雄車站,承載著帝國前進基地的期許,也見證過再殖民的殘暴鎮壓,也終於能凝聚更多市民的記憶與夢想。
我們真心期盼,這樣的美事不應該只是特例,我們更應該在制度上創造鼓勵公民參與的機制,讓「公民參與」的精神,深入到市民對城市公共議題的日常關懷。
讓我們一起來想像,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城市吧。
我們認為,一個「前瞻」的城市,不能忘記自己的過去,要成為具有歷史厚度的城市,必須珍惜有形和無形的歷史資產,讓市民的共同記憶有所連結,讓我們更清楚城市為何是現在的樣貌,更清楚未來又該走向何方。
★★回顧高雄鐵道發展史★★
歷史上,高雄的主要車站曾經出現過五代車站。應該不少人都知道,高雄第一座火車站不是在「大港埔」,而是在「哨船頭」一帶。
鐵路會在這裏興築與選址,和高雄港的發展息息相關。
19世紀的鐵路建設,為國家經濟與軍事發展重要基礎。日本時期,為了運輸軍需物資,先在清國修築的官道上鋪上輕便軌道供台車行駛,稱為「台灣陸軍補給廠輕便鐵道」。1895年底,打狗到台南的軌道就已完成,終點就鋪到接近哨船頭附近,以利銜接海運,後來縱貫線的工程物資便由這裏上岸運輸。
同時,總督府以發展全台縱貫鐵路列為優先建設,並由南北兩端分頭興築。因清國所建路線選線與施工標準太爛,故北段大部份廢除重建。南段則於1899年底在打狗動工,往台南建設(清國時期縱貫線的規劃最南只到台南)。隔年底就通車到台南。
1907年又興建打狗到九曲堂的鳳山支線,1912年再延伸為屏東線。

★第一代火車站:鹽埕埔庄
1900年通車的第一代高雄車站「打狗停車場」,位置在鹽埕埔車路頂,山下町十七番地,大約在今日鼓山一路87巷口,也就是第二代車站北方500公尺,當時車站的南邊就是海了。
由於縱貫線完成之初抱持速成主義,因此可以推測當初木造站房也只以實用為考量,在第二代站房完工後就拆除,今天已難尋覓存在過的證據。

★第二代火車站
而由於港口鐵道業務量不斷上升,1904年總督府開始往車站南方填築碼頭用地,1908年第二代「打狗駅」就落成在海埔新生地上,而周邊填海造陸的新市街(淺野埋立地),也在1908年「打狗市區改正計畫」後,形成了高雄第一個棋盤狀的現代都市計畫區。
不論是行政,金融,商業等機能都集中在車站周邊。車站延著碼頭往魚市場延伸的鐵路,稱為濱線(Hamasen),就是「哈瑪星」名稱的來源。在2017年9月,這個歷史地名也將重新成為輕軌車站的正式站名。
打狗車站擴建後,鐵道和碼頭的轉運更為便利,現代化船舶已經能直接靠港,鐵道也鋪軌到碼頭上,中間不需再由駁船轉運,便於提供米糖等物資外銷的海陸聯運機能,是高雄現代化港市之始。
1920年日本政府「地方制度改正」,打狗改名高雄,哈瑪星一帶成為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車站也改名高雄駅。但在港市蓬勃發展下,僅4年高雄街就升格為高雄市,市區也繼續往東擴張,「市區計畫變更」也跨過高雄川納入三塊厝,苓雅寮等地。港口設施在1937年也已經完成到高雄川口。
可以說這時期,高雄的市區、鐵道、港口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代火車站:大港埔
1930年代,高雄市人口超越台南,高雄港吞吐量直追基隆,自然需要更新的計畫。在1936年公布的「大高雄計畫」中,高雄駅遷移大港埔的現址,位居都市計畫中軸線位置,整個市區以環狀臨港線為界,範圍和設計居住人口均擴充數倍,預計以1965年飽和人口40萬人為目標。
順道一提,雖然1950年代高雄人口就超過設計的40萬人,但缺乏都市計畫概念與施政能力的中華民國政府,將這個計畫一直沿用到1970年代以後。
第三代高雄駅在1941年6月20號落成,這時候已經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前不到半年了,在軍部執政下,國內氣氛轉向「忠君愛國」,「不惜一戰」等口號。採取興亞式建築的高雄駅,似乎也反映著大日本帝國的自信滿滿。
同年,東港線、鳳山雙軌化也陸續完成,鐵路隨著港區也擴大到苓雅寮,戲獅甲工業區,新高雄車站成為高屏平原的集散核心,高雄市除了港口機能外,也被賦予南向商工基地的角色。
然而,二戰很快就轉向對日本帝國不利的走向,1944年開始,美軍多次空襲台灣,攻擊目標集中在高雄港周邊,高雄港駅也被完全燒毀。現在看到的站房是戰後重建的混凝土建築,位置稍稍偏南一點,已非原始木造站房。
★★再殖民屠殺的見證★★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佔領台灣,受到戰火波及的鐵道雖然迅速修復,但高雄車站卻成為另一樁悲劇的舞台。
1947年228事件發生後,憲兵佔領高雄車站,並在站房二樓架設機槍,高雄對外鐵路交通遭到切斷,糧食無法進入高雄。3月5日雄中自衛隊進攻高雄車站試圖驅逐憲兵,卻被開火壓制,雄中畢業生顏再策中彈喪生。
3月6日高雄鎮壓開始,民間推派的處理委員會在市府被逮捕槍決,彭孟緝命令部隊攻擊高雄車站和雄中一帶,第21師獨立團第3營開拔到場後,便開火掃射車站與地下道人群,死傷慘重。
3月6日至7日,軍隊調來迫砲砲擊雄中並派出步兵攻堅,雄中也成為228事件中唯一遭到國府軍攻擊的學校。
就像是筆者前幾天提到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場景,在高雄車站前,中國軍隊對著所謂的「同胞」人民開槍,除了槍彈下的死傷,往後數十年白色恐怖下對歷史的扭曲與壓抑,讓相關的記憶成為禁忌,更長年在台灣人民心中投下恐懼。
我就讀高中時,雖然已是民主開放的年代,但還是對發生在自己城市的血腥歷史所知無幾。
★★城市蔓延造成的衝突和陷阱★★
隨著經濟發展,過去作為城市邊界的鐵道開始被蔓延的城市翻越,在數十年未重新檢討都市計畫下,眾多的矛盾成為城市中暗藏的陷阱。
例如,臨港線旁凱旋路埋設的油管,在1970年代前還在田野之間,卻很快的在短短數十年被密集的住宅所包圍,但是,周邊的居民乃至地方政府,卻是渾然不覺有何危險。

★都市縫合:第四代/臨時火車站
在北高雄逐漸從農田與水塘轉變為高樓大廈之際,鐵道成為交通的阻隔。1970年代之後,南北向的主要幹道陸續興築立體交叉,中博地下道也在1987年貫通,此時隨著台北地下化工程如火如荼進行,「鐵路地下化」儼然也成為每次選舉候選人的政見。
在高雄車站地下化工程終於被核定後,龐大的站區先後進行了多項工程,高雄車站進入超過20年的大施工期。
2002年3月28日,臨時車站先行啟用。雖說是臨時車站,但引進了「準跨站式站體」的概念,站內空間也比原先擴充。在超乎預期的十多年服務後,給予「第四代高雄車站」的地位應該是不為過。

★第五代
隨著文資保存的意識提升,和台北車站的命運不同,市民與市府均有保存高雄車站的高度共識。2002年8月,重量3500噸的車站建築,下方被挖空裝上滑輪,花了3天移動85公尺,推到原址的東南側。
市府當時就拍板敲定,第三代車站未來將移回原址,成為第五代車站的軸線核心。新車站配合舊車站的設計,也將是全台唯一。
值得一提的是,遷移工程是由當年興建第三代車站的清水營造公司台灣分公司吉普營造所延攬。據當時市長謝長廷所述,高雄爭取2009年世運時,世運副主席與秘書長來高雄參觀,跟謝市長說:「一個有能力保留火車站的城市,也一定有能力舉辦國際性運動賽會」。
★★文資保存應該要更完善★★
然而,在風光保存車站之餘,對於鐵道文資的保存意識與實踐卻有更多令人憂心之處。
2002年,高雄港站南號誌樓因興建橘線被直接拆毀。後續雖在「打狗驛保存聯盟」等團體努力下,高雄港站取得歷史建築地位,並改為「打狗鐵道故事館」,然而台鐵仍一直有開發全站區的計畫。2015年高雄港站土地的保留運動,更引起鐵路工會與市民團體的對立。
高雄車站本身雖獲得保留,但在新車站設計的過程中,對於舊車站遷回原地後的利用方式,能否保有部分車站機能,比如說售票,服務中心等,都未得到確定。
而前幾年多位市議員主張舊車站無用,要拆毀舊車站,更讓人看到了地方政治人物對歷史與文化的漠視。
高雄具有台灣最豐富的鐵道文史資源,最多形式的軌道運輸,一頁軌道運輸史,更是和港市的發展與茁壯密不可分。濱線復駛,鐵道博物館......等等計畫,在地方被提及多年,卻常常是有了希望,更多失望。
★★未來展望★★
作為在地高雄人,我一向主張「軌道建設,以人為本」,屬於全體高雄人的記憶,也更該在建設的過程中妥善保留,或轉化嵌入未來的發展之中。回顧高雄車站百年回憶,我們這代更有責任,串連大家的過去記憶與未來期望,訴求更好的公民決策參與機制,讓高雄人對自己的城市有更多的了解與認同!
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火車站鐵路地下化之後,周邊商圈受到不小影響,長期來說,有好有壞,但是怎麼協助周邊商圈度過這段黑暗期,必須要有足夠的配套!
畢竟,從火車站走出來,看到的商圈景況,就是對城市的第一印象。
鐵路地下化之後,從左營到鳳山,共有15公里的綠廊道規劃中,其中從日式全木造的三塊厝車站,到民族站之間,穿越過三民區的四個精華商區:三鳳中街、長明商圈、後驛商圈、大連商圈。
這幾個商圈,都是我國中時期,很熱鬧的商圈。家境不錯的同學,常常去大連商圈買球鞋,我則是去買籃球褲及排汗衣;也有同學家裡,就是在長明商圈從事服飾批發,我的爺爺奶奶住在長明街底的鐵路新村,我大學時也時常跑長明電子街買零件。
這些都是高雄人的回憶,也還是現在進行式。不過,最近幾年的景氣,跟最旺的時期有落差。原因很多,網路店商的興起是主因;薪資凍漲消費力衰退也是其一。不過,高雄的韌性,一直都在,如何去把資源正確導入,創造商圈再生轉型,是我很期待的一件事。
上周五,我在高雄市議會舉辦一場「高雄火車站綠廊道與周邊商圈整合規劃」座談會,邀請鐵道局、工務局、新工處、交通局、經發局、都發局、研考會、警察局、在地里長及商圈代表與會,一起談談鐵路地下化後,大家對於商圈發展的想法(特別謝謝鳳北里里長鄭健村、立業里里長陳姵羽出席參與討論)。
會議中的幾個重點,
📌現在商圈與週邊居民正面臨鐵路地下化施工造成的黑暗期,政府應該協助將影響降到最低,並由財政局評估給予租稅減免措施,降低黑暗期的衝擊,協助商圈廠商度過難關。
📌在綠廊道及相關交通規劃前,應與週邊四個商圈(長明、大連、後驛、三鳳中街)作出整體規劃,結合周邊綠廊道的設計,做出特色區隔,帶動商圈轉型的契機(例如不同段以不同的風貌呈現:蝴蝶植物區for親子、花卉博覽區for觀光客)。
📌台北市提供商圈的輔導經費(1800萬/年,26個商圈),相較於高雄(400萬/年,28個商圈),高雄市政府在商圈發展的經費挹注不足。未來,是否能提高在商圈發展的資源挹注?以及提供聯合服務平台,統一由市府單一窗口處理商圈遭遇的困難?
#交通黑暗期間,該如何降低週邊的影響?
商圈在施工期間所受到的衝擊,目前從火車站到各鄰近商圈都需繞道步行幾百公尺,沿路經過許多工地,在長年炎熱的高雄市,對消費者極為不便;建議交通局及工務局在臨時動線要做足相關的路線指引牌示,並且應該要提升遊客理解商圈交通動線的介面便利性。
#商圈停車問題
各大商圈最常碰到的停車問題,商店門口常被違規停車堵住,購物客人若自行開車,也很難找到停車位。如何解決臨時性的停車問題,也成了商圈發展的當務之急。
都發局提到,71期重劃區在民族路公一公園後方有停車場,但停車位仍不足。後續交通局將持續協調,尋找公私有的閒置用地,或是與台鐵溝通,挪移部分台鐵用地作為停車場規劃。高雄大學莊副校長提到,除了新闢提車場,規劃好的交通接駁動線,也是可行作法。
#未來如何創造高雄新亮點?
未來火車站站體完工後,站內的百貨商場必然會吸引遊客與購物人潮,高市府應該積極輔導火車站周邊的四個商圈做出特色定位,形成一個繁榮的「城中商圈」。以長明商圈為例,先前的特色是長明街鐵路新村的日式老宿舍建築(都已被拆光,非常非常可惜) ,以及伴隨著新桃苗客家聚落移居形成的客家菜餐廳。
因為客家菜慕名而來的人很多,當時也帶動了附近店家的商機,雖然現在歇業了,但如果可以找回過去的記憶,創造出一個懷舊客家文化的小聚落,或是新住民的特色料理餐廳,輔以一些專屬商圈的特色店家及小紀念品(例如長明商圈的 Bikecoffee - 拜克咖啡,成為年輕人駐足打卡的點),創造城中商圈不同的市場區隔及特色。
#新型態概念的導入
市府提供給商圈的經費挹注顯然不足,但除了經費挹注外,導入新的行銷概念也很重要。經發局已媒合高雄在地大學的行銷系及設計系,以及中衛發展中心的團隊,進行駐點協力。
#跨局處聯合服務窗口
我要求市府提供單一窗口作為商圈反映問題的渠道,市府張裕榮副秘書長允諾會由經發局來統籌向他報告規劃進度。
感謝商圈代表、張副祕、工務局黃志明副局長及各局處代表與會,商圈的發展,與高雄庶民經濟的展現密不可分,城中商圈更是高雄新站一帶消費力的指標,請市府一定要通力合作,在規劃階段跟商圈及台鐵充分溝通,我也會盡力尋求民間資源的導入,商圈轉型一起加油!
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統一商場-高捷高雄站 的推薦與評價
統一商場-高捷高雄站, Kaohsiung, Taiwan. 318 likes · 13 were here. 高捷高雄站商場開幕囉~~歡迎大家相約一起來逛逛哦~~ 進駐店家:7-ELEVEn、康. ... <看更多>
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高雄火車站-用餐問題 的推薦與評價
預計坐火車到高雄後.想休息吃飯一下.晚點要搭車去墾丁.請問在地人一下.現在的高雄火車站.改成半地下室建物.那裏面有跟台北車站二樓美食街這種店家嗎? ... <看更多>
高雄火車站內商店 在 Fw: [請問] 高雄火車站內有什麼商店嗎? - 看板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ask 看板 #1TjfO6YO ]
作者: SmartYa (知足常樂即是幸福) 看板: ask
標題: [請問] 高雄火車站內有什麼商店嗎?
時間: Mon Oct 28 15:17:24 2019
請問高雄火車站內有什麼商店嗎?
因為行程關係會在火車站待約30分鐘,
沒打算走出站外!
想問問除了7-11、台鐵便當外,
有什麼食物可以購買嗎?
有什麼商店可以逛逛嗎?
話說好多幾年前,
高雄火車站內有麥當勞、21世紀烤雞可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29.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M.1572247046.A.898.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martYa (219.70.29.34 臺灣), 10/28/2019 21:17: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