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本是想好好念數學+打電動的QQ 就被cue到了
為了增加這篇文的價值,避免淪為廢文(?),我來聊聊我自己覺得我和gamma之間的差異好了。
我覺得我們之間的共同點在於我們對於投資的第一性原理看法很一致。
我們都同意超額報酬是零和,所以要去關注你的交易對手,重要的不是投資哲學,是專注在思考有什麼優勢,瞭解那些地方能跟別人拉開差異,只去專注這些重要的事情,放棄其他與其他人拉不開的地方。
但差別在於我們方法是完全兩個方向,我投資在均值回歸,投的是不變,gamma投的是變化,是嘗試找出有機會的勢。也因為這層差異,gamma cover的股票我都沒有買XD(只是來看梗圖&學習看看其他人的想法和看主編嘴人的?XD)
所以研究方向就會蠻不一樣的,投資不變的關鍵就是要先算出中長期的狀況,我分析的重點會在為何公司會回到過去的輝煌,短期只是在找催化。而我觀察gamma的做法我會覺得主編對於未來是一個模糊、大概的狀況,分析研究專注的點在短期,包含可以看賣方的數字就知道分析師大概是怎樣的預期(WTF 怎做到的),觀察高頻數據的變化,嘗試找出高速增長曲線的開頭去介入,因為這段是市場最容易misprice的段。
目前個人還是會覺得gamma的方法對我來說有點難學啦,就是需要很高頻的追縱相關公司,但對我來說,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處理太多高頻數據和細節的人,我一直都是抱持著時間要盡可能地放在不太變的事情上(這樣才能累積),但這條路對我來說也快到盡頭了啦,目前手上的學習計畫大概排到明年中,把數學/量化投資的坑填完,投資比較恆常不變的事情應該就幾乎全碰過了。到時候可能再回頭研究一下這種需要比較高頻關注cover公司的相關技巧吧?
高頻高速差異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G結標了!兩大原因讓台灣電信業停不了手
by 吳元熙 2020.01.16
數位時代
5G頻譜競標在台灣喊出天價的主要原因,與基地台相關設備技術成熟的「黃金頻段」3.5GHz最有關係。
更新(2020.1.16):經過27天、261回合出價,台灣5G頻譜首次競標以1380.81億元結束。龍頭中華電信不意外取得3.5GHz「黃金頻段」最大頻寬90MHz,遠傳電信成功超車拿下80MHz,台灣大哥大60MHz居第三,台灣之星獲得40MHz;亞太電信則最讓人意外,並未在3.5GHz出手,把重心放在高頻段28GHz,強調「會積極與得標業者洽談,以共同建設一條5G高速網路為目標」。
各電信業者得標情形:
中華電信3.5GHz得標頻寬90MHz,得標價456.75億元;28GHz得標頻寬600MHz,得標價:6.18億元。
遠傳電信3.5GHz得標頻寬80MHz,得標價406億元;28GHz得標頻寬400MHz,得標價:4.12億元。
亞太電信28GHz得標頻寬400MHz,得標價:4.12億元。
台灣大3.5GHz得標頻寬60MHz,得標價304.5億元;28GHz得標頻寬200MHz,得標價:2.06億元。
台灣之星3.5GHz得標頻寬40MHz,得標價197.08億元。
經過19天、190回合出價,台灣5G頻譜標金今(6日)天停在1,004億,持續挑戰記錄。其中,黃金頻段3.5GHz暫時得標金988億,目前已超車韓國,居全球第三位,僅次德國與義大利。(延伸閱讀:跟4G不一樣在哪?5G白話文快速看懂技術差異
5G頻譜首波競標自12月10日開始,由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等5家業者競逐,總底價為300億元。目前開出的總暫時得標金,已是底價的2.34倍。
5G標金全球第3高,兩大原因讓台灣電信業停不了手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設定5G標金繳庫收入為440億元,但表態不希望標金無止盡衝高,期待能在開標兩個星期內、以500億左右價格結束第一階段競標。但現在看來,這股電信業「賭桌大戰」比主管機關想得還要失控。
推升價格的主要原因,與基地台相關設備技術成熟的「黃金頻段」3.5GHz最有關係。
首先,因為3.5GHz僅釋出頻寬270MHz,並設有單一公司頻寬取得上限100MHz,電信業者若希望在未來發揮5G高速特性,至少需取得連續的80至100MHz頻寬,在5間公司都不想放手情況下,導致標金金額持續攀升。
其次,則是NCC的好意敵不過競爭誘因。分析師指出,台灣5G頻譜規劃考量業者成本負擔,開放業者之間可「共頻」,原先是美事一件,然而電信業之間擔心,若自己沒拿到最大頻寬(100MHz),而業界又有「聯盟」出現、取得頻寬高於原先限制,會處於失競爭劣勢。競標過程處在這樣的恐怖平衡,讓標金拍賣至今無法結束。
中華電信昨(6)日舉辦尾牙餐會時,董事長謝繼茂對媒體表示,標金衝上千億未能結束原因,跟某業者想要「彎道超車」有關,因此暫時還看不到封關跡象。
對比韓國,為了搶先全球5G開台,早在2018年6月拍賣頻譜,由SKT、KT和LGU+電信競標,總金額33億美元(新台幣992億元),前兩家業者在3.5GHz頻段取得100MHz上限,LGU+拿下80MHz頻寬。但韓國5G執照年限僅有10年,因此被認為取得價格仍高,政府最近則在討論將釋出更多3.5GHz頻寬,用以滿足業界需求。
事實上,自競標第15天起,電信業者在每日10回合出價中就多次有「觀望」出現,連續兩回合未出價的情形幾乎每日都有。接下來,這場5G標金豪賭能否在1,000億劃下句點,將是農曆年前的關注焦點。
附圖:5G競標
5G競標結標情形。
NCC 5大電信標金.jpg
5大電信業者得標情形。
數位時代製作
各國5G頻譜競標 數位時代
競價作業第190回合各頻段暫時得標價與底價比較。
NCC
競價作業暫時得標價總額及競價者家數變化趨勢。
NCC
資料來源: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169/5g-spectrum-auction-100-billion?fbclid=IwAR0RNkwuWC0SHHsewdNAB6Y0_2JCv7HEXgNTm6hiDrMVRxvA8oxk_P12Bhw
高頻高速差異 在 定錨產業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股觀察週報 2019/8/25 (歡迎轉載分享)
1. 2019年8月23日,中國宣布恢復先前暫緩的汽車及零組件關稅,並額外對美國750億美元商品清單課徵5~10%關稅。川普立刻回擊,宣布先前已課徵25%關稅的2,500億美元商品清單,自2019年10月1日起稅率調高至30%;而原先預計在2019年9月1日起開徵10%關稅的3,000億美元商品清單,稅率調高至15%。此外,川普呼籲美國企業退出中國市場,另在其他地區尋找生產基地。中國強烈反擊,讓市場擔憂貿易戰再度升溫,引發美股盤中跳水,S&P指數收盤重挫2.59%。
2. 儘管美股大跌,但波音(Boeing)逆勢走高,可能是近期傳出Boeing大舉招募臨時員工的消息,強化市場對Boeing 737 MAX於2019Q4復飛的信心。雖然日前傳出,Boeing要求引擎零組件供應商部份品項減產5%,但如果Boeing 737 MAX順利於2019Q4復飛,則2020年出貨量仍會較今年度成長20~30%,且訂單排程已長達7~8年,供應鏈仍值得留意。
3. 近期某餐飲股大跌,主要是反映兩項因素:1) 2019Q2財報EPS僅3.8元,低於市場預期值4.5~5.0元;2) 公司將發行可轉債8億元,以轉換價格300元計算,總計可轉換266萬股,將稀釋股本約11%。考量2019Q2財報不如預期,以及股本稀釋兩項因素,2019年EPS從16.5元下修至13.5元,幅度約18%,大致等於這波下跌的幅度。也就是說,儘管短線上股價已大幅修正約兩成,但主要是反映獲利下修,評價並沒有變得更便宜。不過,該公司在台灣東方菜系餐飲業的競爭力仍是相當不錯,在歷經多年培育廚師後,近期也開始將營運目標放在展店計畫,具備長期成長的潛力,故我們認為,如果有出現更具吸引力的評價,這家公司還是相當值得留意的。
4. 本週多家財經雜誌大篇幅報導5G概念股,尤其散熱、銅箔基板(CCL)、PCB族群備受投資人關注,以下是我們對於相關族群的看法。
i. 先前在「5G時代來臨,射頻元件廠受惠最大」介紹過,5G擁有「大頻寬」、「低延遲」、「高傳輸速率」三大特性,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業界也宣稱5G傳輸速度可達到4G-LTE的5~10倍,但這主要是針對毫米波頻段;Sub-6GHz頻段的射頻結構設計,與4G-LTE差異不大,傳輸速率提高約1~2倍,可視為升級版的4G-LTE。根據定錨研調,中國電信營運商及手機品牌業者,透過僅支援Sub-6GHz的方式,大幅降低進入門檻,加速5G基礎建設及手機滲透率提升,應持續關注聯發科在僅支援Sub-6GHz中階手機;美國則因支援毫米波(mmWave),以及排除華為設備使基礎建設佈建成本提高,進度反而較為落後,電信營運商希望以Wi-Fi 6行動熱點的方式擴大5G網路覆蓋率,作為短期替代方案。
ii. 本週散熱大廠法說會指出一個重點,5G手機對薄型均熱板的需求,與半導體製程推進在功耗及效能方面的提升,兩者之間會持續拔河。也就是說,晶片設計業者本身可以透過設計優化,以及製程提升,來降低晶片的熱功耗,並減少對散熱模組的依賴,故長期而言,5G手機搭載薄型均熱板可能不是必然。定錨認為,短期內因陸系品牌積極推出平價5G手機,支撐薄型均熱板的需求,預期2020年產品單價應能守穩在1.6~1.8美元,但供應鏈股價已過度反映這項趨勢,目前風險大於機會。
iii. 中國電信營運商對5G基礎建設態度非常積極,帶動5G基地台BBU、AAU對散熱模組的需求,由於基地台散熱訂單穩定、量大、價格好,較有可能成為長線趨勢,但短線股價漲幅較大,要留意評價的問題。
iv. 5G基地台PCB用量及產品單價大幅提高,但華為積極扶持深南電路、滬士電子、生益科技......等本土供應鏈(詳見「華為『去美化』,台系CCL業者搶進」),目前看起來最直接受惠的是兩大高頻、高速CCL業者,以及持有滬士電子股份的老牌PCB業者。另一方面,400G Switch可能是台系廠商較有機會切入的商機,包括CCL業者、PCB業者都有機會受惠。但根據定錨研調,目前PCB業者400G Switch產品出貨佔比非常低,尤其以美系客戶為主的公司,受到美國電信營運商5G基礎建設進度遲緩影響,幾乎沒有營收貢獻度,故我們認為這個題材最快要到2020年才會開始發酵。
高頻高速差異 在 PCB資訊- 高速電路板與高頻電路板的區別 的相關結果
由於使用環境不同,高頻電路板和高速電路板有很多共同的特點,也有一些區別。 本文結合高頻高速電路板的使用環境和板材樹脂體系,闡述了高頻電路板和高速 ... ... <看更多>
高頻高速差異 在 高頻信號與高速信號的區別 - 研發互助社區 的相關結果
此外,還有一個容易產生混淆的是“高頻電路”的概念,“高頻”和“高速”有什麼區別呢?對於高頻,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較高的信號頻率,雖然不能說這種看法有誤,但對於高速電子設計 ... ... <看更多>
高頻高速差異 在 「高頻」,「高速」,它們怎麼區別?理解透了,再來玩高速電路 的相關結果
總的說來,如果一定要給「高速電路」和"高頻電路」比較出一個區別來,那就是高速電路主要看信號的上升/下降時間和傳輸線延遲的關係,當然可能是大於1/2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