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惡女庫伊拉與70年代龐克起源 // 鄭雋立
.
迪士尼影業繼『黑魔女』後,再度推出以(原)反派為主角的『#時尚惡女庫伊拉』延續反派宇宙。本片世界觀設定於1970年代的英國,預告片大量展示充滿歷史感的畫面,劇本圍繞兩位時尚女魔頭的對決,女主角庫伊拉妝髮服飾嗆辣有形,儼然是擅長滋事的龐克女王,似乎暗喻70年代底層民眾對保守勢力的宣戰。
.
■ #孕育龐克的歷史背景
.
龐克(punk)原本用以形容街頭流氓、妓女或者各種低劣無用的人、物。戰後70年代英國經濟嚴重蕭條,社會瀰漫著無政府主義與各種激進思潮,縱使藝術學校林立帶來思想啟蒙仍看不到前景,不得志的學生與失業青年因此投入階級抗爭(李鑑曄、蕭美鈴,2009),同時地下樂團也用兇惡的曲風與口號宣洩對社會的不滿,如Sex Pistols(性手槍)的歌曲“Anarchy In The UK!”。以龐克自稱的人士模仿原始部落髮型並染色,畫起殺氣十足的暴擦妝、裝戴鼻環耳環、紋身,把皮衣、蘇格蘭裙、鐵鍊與鉚釘之類的性虐待玩具恣意混搭。在樂團與服飾業交互影響下,龐克逐漸成為廣泛的 #反文化運動 ,影響涵蓋音樂、妝髮與穿搭。
.
龐克搖滾樂的特色為技巧簡化(大約3個和弦)、社會批判,後世認為與60年代以來由嬉皮建立、已成為主流文化的搖滾樂對立。這種「去專業化」、「去英雄化」的行動,為搖滾樂的發展帶來 #自我解構 的反身性(張世倫,2011)。
.
■ #無產階級滋事份子槓上菁英乖寶寶
.
在歷史上,比鄰而生的龐克跟嬉皮同樣都被歸類成帶有叛逆色彩的 #反文化運動,但內在精神卻大異其趣。嬉皮衣著五彩繽紛、倡導世界性的愛與和平,投入者多為白種人中產階級(吳鼎武.瓦歷斯,1999)。相較之下,以底層流氓與失業者為主的龐克則用個人化的性與暴力宣洩情緒,穿著色調也是極嗆辣的紅黑白配色。『庫伊拉』女主角明顯是龐克元素集大成,可說成功運用了 #身分識別 的概念,建構出可供觀眾聯想的符號,彷彿隨時高喊著「老娘就是壞」,相較於伯爵夫人及服裝設計師略帶嬉皮特徵的造型,很清楚地清楚地區別出敵我關係,隔著螢幕都能嗅到煙硝味。
.
1977年,英國設計師Zandra Rhodes將龐克元素融入高級訂製服,同期另一位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也因為精品事業廣受龐克歡迎而開始崛起。70年代後期以這些知名設計師的成功為分野,中產階級不再將模仿富人穿著視為唯一的流行指標,時尚工業開始吸取街頭流行而複製量產,縱使龐克抗爭的政治影響力不大,僅停留在街頭滋事的程度,卻意外促成 #文化位階 的易位,從此成為歷史上輝煌的一章。
.
『庫伊拉』雖未在台灣上映,但DVD即將上市,有興趣的讀者歡迎一起回顧龐克的歷史背景。
.
■ #延伸閱讀 ,讓偽學術陪你閱讀更多復古文化:.
.
◆平井堅的1995懷舊密碼
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771424406378510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上)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97765127077773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5350856319200
|
■ #參考文獻
.
01.李鑑曄、蕭美鈴(2009).〈龐克風格在服裝設計上之探討與創作應用〉.《華岡紡織期刊》;16卷1期(2009.03.01),P.66-74
02. 張世倫.(2011).〈怎樣「反叛」,如何「抗議」?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期 (2011.03.01),P.443 - 461
03. 吳鼎武.瓦歷斯.(1999).〈嬉皮文化在現代設計風格中的語彙初探〉.《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美育雜誌》,Vol.0 , No.105,P.35-4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老松呷百二特展 第一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由地方文史工作者 #高傳棋老師,帶著大家認識老松呷百二特展。 你知道臺灣第一位眼科博士-洪長庚、臺灣橄欖球之父-陳清忠、譜出「四月望雨」等多首著名歌曲的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知名企業家大同家電集團創辦人林挺生,以及曾經...
「70 年代 歌曲 特色」的推薦目錄: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流行的歌曲代表作分别【林志炫 ... 的評價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而且不通順李純恩又認為”自黎彼得以後香港就再沒有好歌詞” 使 ... 的評價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1970年代歌曲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1970年代歌曲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專家歷史文-用聽的臺灣企業史】你聽過大同廣告歌的黑膠嗎?
#黑膠 #林太崴 #報時光UDNtime
用聽的臺灣企業史:黑膠裡的非主流聲響
文、圖︱林太崴(類比音聲玩家)
在所謂「音樂專輯」之外,有沒有什麼娛樂人心的鏘音?
我想,大多數人會去購買一張實體專輯,應該都懷抱著想要聆賞好音樂的浪漫心情。專輯裡面也許會是時下的流行歌、摩登的舞曲,或甚至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民謠或古典等等種類。然而,在黑膠盛行時期,黑膠不僅僅是用來裝載純音樂的載體,作為50年代後強勢的科技產物,它同時也兼具媒體功能。因此,有許多公司行號或政府單位,都會利用黑膠來裝載企業形象美化的目的和政令宣導的功能。這些黑膠常是免費索取,但也有的是有條件的非賣品,專門服務某些特定族群,在消費主商品後額外得到的贈品,買菜頭送青蔥。這些非以音樂本身為主角的唱片,我們在此稱之為「企業盤」。在企業盤當中,大致又區分為三款不同的內容方向,包含「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企業形象塑造盤」及「公部門宣導盤」。「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大多都有自創詞曲,甚至找來知名歌手演唱,創製過程非常慎重;「企業形象塑造盤」通常是贈品,或者企業的音響測試片。最後一款「公部門宣導盤」則是以宣導各種理念為主的公部門相關政令宣導盤。
#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
在企業盤當中,〈大同之歌〉應該稱得上是台灣最成功企業歌曲之一。大同公司創立於1917年,已是台灣百年企業。二戰後創作的〈大同之歌〉(或稱大同頌),在廣播及電視台上密集大力播送,各種家電產品置入在廣告歌當中,形塑優良國產的企業形象。歌詞唱道:「大同大同國貨好,大同電視最可靠,大同冰箱式樣新,電扇電鍋洗衣機。家家歡迎人人愛,品質優秀最老牌。大同大同服務好,大同產品最可靠!」。該曲調與歌詞,至今仍被大眾深深地刻在回憶裡,說它是最流行的非流行歌也不為過。
〈大同之歌〉並非唯一以黑膠形式印製廣告歌的公司,當時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懂得如何利用黑膠載體去擴張企業影響力。另外一首廣告歌,對老一輩的民眾同樣印象深刻,那就是〈撒隆巴斯之歌〉。「撒隆巴斯」算是國民級酸痛貼布。較少人知道的是,製造廠商叫做久光,全名是:久光製藥株式會社,是一家日本製藥會社,總部位於東京。成立於1847年,歷史相當悠久。所產製的物件中,「撒隆巴斯」是台灣人最熟悉的一款。由於註冊商標上有一隻駱駝,很多長輩還以「駱駝標」稱呼該品牌。收錄在紀念黑膠的廣告歌由知名女歌手邱蘭芬演唱,包含〈撒隆巴斯擦劑歌〉及〈撒隆巴斯之歌〉國語、台語版各一首。其中歌詞唱道:「只要一貼撒隆巴斯,你就不再痛,只要一貼撒隆巴斯,再會吧痛痛痛!再會吧,痛痛!再會吧,腰痛、再會吧,跌打傷痛、再會吧風濕痛......」,讓大眾聆樂時,也想到該藥品。另,國泰人壽於1957年成立,後亦製作了《美妙的旋律》七吋小黑膠的廣告盤,其中企業代表曲為〈國泰歌〉,歌詞唱道:「國泰的伙伴大家一起來,美麗的遠景待我們來開創,人人保險,家家幸福!」搭配芭雷舞者的唱片封套,顯示出國泰人壽在行銷上的企圖心;「可口可樂」公司也以軟膠唱片形式出品了〈只有可口可樂才是真正可樂〉,敬告愛用者們千萬別買錯品牌,在汽水界相當競爭的氣氛下,建立品牌忠誠度。
#企業形象塑造盤
70年代前後,許多大大小小的企業也紛紛加入製作「企業形象塑造盤」的行列,包含新光集團、宏泰建設、新力、金盈瀑布等等。這類企業形象塑造盤大多並非自創詞曲,而是以該公司企業的名義,再版發行市面上知名歌曲或音樂的黑膠唱片,通常以贈品形式,嘉惠消費者。
新光集團於1972年成立「新光百貨」,該百貨於1989年與日本三越百貨合資並成立「新光三越百貨」,在合併之前的新光百貨時期,出版了企業形象塑造的黑膠唱片,該盤並非自創新曲,而是以時下流行音樂搭配印刷精美的「彩膠」唱片-亦即非傳統黑色膠片來壓製音軌,而是整張皆採彩色圓碟的特殊膠盤。民眾在欣賞該彩膠唱片時,便會看到印在封套上的百貨企業資訊;此外,宏泰建設則出版了《阿波羅大廈》七吋黑膠,在義大利民謠〈O Sole Mio〉(我的太陽)開始放音之前,加入預錄的口白讚頌宏泰建設的詞句,讚美該建築之鬼斧神工與宏偉巨大,後才進入音樂歌聲。頗具時代感的讚頌詞,配搭上世紀特殊的咬字與遣詞,讓人無違和地進入80年代的懷舊氛圍中。
Sony,當時譯為新力(現稱索尼),出版了〈Sony Song〉,亦製作了企業形象鮮明的黑膠,盤面的封套上印製:「買彩色(電視)送高級旅行袋」,跟現代促銷手法頗為類似。此外,就連較小的行號,例如「金曲純喫茶」店,也出版了贈品軟黑膠,標榜喝咖啡免費看摔角比賽節目。這類形象塑造盤當中,企劃內容可謂琳瑯滿目。除上述大小企業之外,較特殊的是宜蘭頭城「金盈瀑布」出版的七吋彩膠,該公司為了彰顯瀑布與山林間的情境特色,特地請編劇編了一部有聲情境劇,並請來一男一女聲優進行演出,透過情境的口語描繪,讓聽眾彷彿進入開闊山林瀑布間,聽聲遊歷,引君入林。
#公部門宣導盤
企業擅長利用黑膠唱片來進行各種資訊的傳遞,政府單位當然也常利用這個新興的聲音媒體優勢來跟大眾喊話。1950年台灣開始施行統一發票制度,同時頒布相關辦法,並在隔年施行。鼓勵民眾向消費店家索取發票,藉以防止商家逃漏稅。但在施行初期,仍有許多民眾缺乏索取發票的意識,於是特別創作了〈統一發票宣傳歌〉,唱道:「你到街口買東西,可記住要發票,統一發票拿到手,好處真不少......要是字號對得巧,財神爺就來到。」;此外,跟財神爺相關的除了統一發票歌之外,樂透彩的前身「愛國獎券」也是與大眾息息相關的國民彩券。愛國獎券與統一發票,皆由時任財政廳長任顯群進行推動,以獎券方式吸引民眾購買政府公債。1950年起4月11日起正式發行,首期最高獎金為新台幣20萬元,獎額在當年甚至可在台北市購得透天厝。發行後彩券與獎金金額數度調整,風行時期在整個台灣大街小巷皆可看到愛國獎券兜售的販者身影,〈愛國獎券後天開獎〉黑膠於1966年順勢製作發行。該黑膠採放送輪播方式,基本上是向民眾吆喝購買愛國獎券的「罐頭錄音」,該唱片不停重複播放:「愛國獎券後天要開獎了,愛國的先生、太太、小姐請注意,後天要開獎了,趕快來買,趕快來買!10塊錢可以中獎50萬,既愛國又發財,大好機會請不要錯過!」。除了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發財歌曲之外,行的安全也是當時政府竭力推動的目標。1967年,台灣鐵路管理局製作了《行車安全》七吋小黑膠,研判應是在火車站等公共場所放送,內容則呼籲民眾注意行車安全:別闖越平交道、行車時頭部手部勿伸出窗外、紅燈停綠燈行......等等警語,可算是以交通安全宣導為主軸的宣導錄音。
在各個不同的時代當中,流行歌引領風騷、帶動潮流,但實際透過錄音載體穿越時代走來,亦會發現有許多非主流的錄音與聲響,而這些熟悉的點點滴滴,都陪伴著我們走過台灣日常,雖非名為流行歌,但的確曾經廣流傳。
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紐約時報》8/17(一週精選)
*拘留、毆打、虐待:白俄羅斯暴力鎮壓反政府抗議者 -
上週四起隨著白俄羅斯陷入困境的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Aleksandr G. Lukashenko)為了保住權力動用暴力手段,抗議者遭到殘酷毆打和大規模拘留的消息頻頻曝出。
自從盧卡申科周日宣佈贏得總統選舉以來,針對這位在位26年的威權主義者的抗議活動就在這個東歐國家此起彼伏,而他的政治對手和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次選舉存在舞弊行為。
https://cn.nytimes.com/europe/20200814/beatings-detentions-belarus-lukashenko/
* TikTok三成美國用戶為低齡兒童,引發養育而非國家安全擔憂 -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00817/tiktok-underage-users-ftc/
* 我們真的需要對美國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崇拜嗎?
上個月,大法官魯思·巴德爾·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透露,她因肝臟上出現癌變接受了治療。之後,YouTube上一段視頻在互聯網上的自由主義者中像祈禱一樣流傳開來。這段標題為《堅持住,露絲!》的視頻,是2018年模仿麥考伊(McCoys) 1965年的熱門歌曲《Hang On Sloopy》製作的。每隔幾個月,這段視頻就會通過嬰兒潮一代的連環轉發電子郵件,以及以「粗魯的自由主義者」(Rude Liberals)等為名的Facebook頁面再次流傳。由雙人樂隊「水牛羅密歐」(Buffalo Romeo)「在俄勒岡州某個地方」拍攝的《堅持住,露絲!》,象徵著西北太平洋地區非常認真的進步東西為特色(為視頻提供伴唱的是一個身穿黑色司法袍的當地女同性戀合唱團),雖是業餘製作仍十分迷人。原來的歌詞被改寫為慶祝金斯伯格法律才幹的新內容:「你知道你的論據有多好/你知道你的訴訟摘要多嚴密/你搞透了法律和法學/讓律師夜裡睡不著覺。」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00814/the-fandom-around-rbg-is-out-of-step-with-reality/
* 我們所說的語言終將滅絕 :
出於一些至今仍不明白的原因,作為一個剛到美國、英語詞彙有限的人,我以為「網」(net)指的是「禮貌」(manners)。埃里克不想跟我玩是因為我沒禮貌。怒氣沖沖地回到家,來美近十年美國的哥哥指出,是我搞錯了。
我們用來收發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語言,往往難以勝任。即使我們操同一種語言,相互理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此外,使用外語進行交流所帶來的挑戰,以及隨之而來的混亂和搞笑,在情景喜劇的編劇那裡並不陌生。
當我和父母抵達內羅畢時,肯尼亞的電視上有意思的節目不多。作為少年初長成的我,那是三年內踏上的第三塊大陸。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只有兩個晚上播出的頻道,我想看的節目很少,《請講普通話》(Mind Your Language)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上世紀70年代的一部英國情景喜劇,故事發生在一個成人學習班,一個年輕的英國人教一群來自中國、印度、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等國的學生。
在第一集有一幕,一個即將入學的學生對女校長說「打擾」(excuse me),結果說成了「捏我」(squeeze me)。他看著課綱,對她說,「我要跳起來就像你的蠢大巴車一樣展開。」(他本意是說,我希望能像課綱上說的這樣修這門課。——譯注)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813/language-translation/
* 說教男、憂慮男、性學大師:你應該避開的五種男人 -
就像如今的無數故事一樣,這個故事也始於Twitter。
去年5月,定居底特律的作家妮可·特爾西尼(Nicole Tersigni)在結束了漫長的一天後登錄了這個社交媒體平台。照顧當時生病在家的8歲女兒讓她疲憊不堪。
「所以我上網只是為了瀏覽一下Twitter,放空一下自己,」她說,「結果我看見一個男的向一個女人解釋她自己說的笑話——這種事情我遇到過很多次。」
換作以往,特爾西尼不會讓這類令人反感的交談往心裡去,但這一次卻激發了她心裡的某種情感。她在谷歌上搜索「被男人包圍的女人」(「因為這就是你上網那一刻的感受,」她說),偶然發現了一幅約布斯特·哈里斯(Jobst Harrich)在17世紀所作的油畫,畫中一個女人在一群禿頭男人之中袒露著一側乳房。
她給這張圖配了這樣一句描述:「也許我亮一個奶子出來,他們就不會再給我解釋我自己的笑話了。」
在另一條推文中,特爾西尼給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的18世紀畫作《公園裡的對話》配上這樣的描述,「你笑起來會漂亮許多,」將看上去是男人對女人調情的畫面變成了一個引人大笑的場景。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00813/nicole-tersigni-men-to-avoid-in-art-and-life/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16/world/coronavirus-covid-19.html?smid=nytcore-ios-share
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老松呷百二特展
第一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由地方文史工作者 #高傳棋老師,帶著大家認識老松呷百二特展。
你知道臺灣第一位眼科博士-洪長庚、臺灣橄欖球之父-陳清忠、譜出「四月望雨」等多首著名歌曲的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知名企業家大同家電集團創辦人林挺生,以及曾經是台灣第一首富的蔡萬霖、蔡萬才兄弟,他們都畢業於哪間小學?而自這間學校畢業後來成為名人的又有哪些人?來一趟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便能得知!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為了迎接創校120週年的到來,在老松國小舉辦「老松呷百二」特展,老松國小簡邑容校長表示,老松國小自1896年5月創校以來,為日本時代臺北最早設立的第一批小學,培育造就了無數優秀人才,在臺北市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120年來自老松畢業的校友,已逾6萬多名,許多老松人,在國家、社會,以及各行各業中,扮演著先鋒者、領袖等重要角色,對社會貢獻良多。老松國小自今年起陸續舉辦120校慶慶祝活動,一直到明年滿120歲,歡迎各界老松校友、師長陸續回母校報到。
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表示,本次展出內容著重於二戰至今的老松國小發展歷程,展場將展出自「老松國民學校」到「老松國小」的校史文物介紹,以及老松初中、商校、補校與各種學習中心的發展歷程、還包括老松國小百年來校園文化與教學特色、校園裡的自然生態、建築與文化景觀的介紹,以及老松名人錄-引領時代的傑出畢業校友相關介紹。
其中較難得一見的是一些日本時代存留至今的1932年老松國語講習所修了證書、1933年老松公學校賞狀、1930年代的學業成績單與成績通知簿。1960年代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專用章等展品,也讓我們窺見到過往在老松服務過的教職員,曾經也是全市內最多教職員的國民小學,而其中一份通訊錄上,發現到今年已逾80歲的許文貴老師,當年才22歲。值得一提的是,「北投石」發現命名者「岡本要八郎」也曾在當年的艋舺公學校任職過教諭(師)。
另外,現場也展出一張老松國校張家瑜老師在1961年6月26日,拿著領取憑單,到老松國校附近康定路154號的「源發行」領取糙米貳陸公斤的單據。而據現今仍在營業的70多歲吳老闆指出,該米行從其阿公經營至今已逾百年,全家裡有4代都是老松人。
老松國小總計跨越了三個世紀的風華歲月,是一所在臺灣教育史上,非常有歷史文化與教育意涵的代表性學校。除幼兒園、補校外,近年來在校園內外分別成立了鄉土教育、樂齡學習、英語情境等中心。其中鄉土教育中心以蒐集整理鄉土史料和文物、推展鄉土教育相關研究、整合全市鄉土教學資源,以達資源共享之目標。樂齡學習中心以活到老、動到老、學到老為學習目標。英語情境中心則融合了鄉土與資訊之特色,來帶領孩子建立宏觀國際理念,奠定接軌世界的良好基礎。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qEVlcAsmCw/hqdefault.jpg)
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美濃區是一個近郊的地區,會來這裏的遊客都是想離開市區休息一下。如果去高雄市中心去到悶,都不妨來這裏度假!這裏除了民族村等等景點之外,還有一間特色民宿,究竟香蕉、黑膠和三合院擦出甚麼火花會令到客人哭呢?
2016年,36歲的鍾士為毅然辭去台北穩定的媒體工作,回到兒時生長的故鄉高雄美濃,把70多年的老三合院改建成「香蕉與黑膠三合院」民宿,五千多張的黑膠唱片收藏結合客家風情和田野風光,吸引了不少喜愛懷舊風的旅客。
鍾士為的媽媽在1980年代在中國廣播公司當主持人。當時唱片公司會把新出的唱片寄給節目主持人試聽,因此她收藏了大批黑膠唱片。離職後因為覺得這批黑膠是她工作的美好回憶,所以儘管黑膠漸漸沒落,家人也勸她把佔空間的黑膠丟掉,但她不願意,最後這批黑膠被放進老家舊三合院早已廢棄老房子裏,直到鍾士為在無意間發現了這批寶貝。
鍾士為回憶,在他兒時美濃鄉間到處都是漂亮的三合院,可是後來大多都拆掉了,只剩他們家這一間。後來爺爺把這間三合院過戶給身為長孫的他,讓他頓時感覺責任重大,他說:「我就跟自己講,如果我要回來修復這個老屋的話,我一定要用最傳統的方法來修復它。」於是他請師傅選用最好的材料,如果有損壞,基本上都要依循古法來修復,像用檜木把它榫接回去,再用天然的推油方式完成,他希望能讓這間僅存的老三合院能回復當年的風采,修舊如舊。
鍾士為說,來這裏的客人都可以像尋寶一樣挑自己喜歡的歌曲,從唱片牆上挑選黑膠唱片讓他播放。懷念的歌曲讓每個人回到往日時光,也面對過往傷痛,曾有一位雲林來的大姐指定要聽蘇芮的「親愛的小孩」,聽着聽着不知不覺跪坐在喇叭前掉下眼淚。
音樂可以令到人諗起往事,抒發感傷情緒。黑膠室亦可以成為家人相處的空間。鍾士為笑着說,現在每次吃完飯,女兒就會吵着說想要去黑膠室聽音樂。溫馨的環境,配上黑膠音樂和傳統三合院,真的好像回去八九十年代。以後來高雄,除了酒店和市中心的民宿,這一間可能都可以成為你的住宿選擇。
香蕉與黑膠三合院特色民宿資訊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興隆一街112巷34號
電話:0912823556
編輯:黃愷晴
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Z4y83q8X5c/hqdefault.jpg)
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而且不通順李純恩又認為”自黎彼得以後香港就再沒有好歌詞” 使 ... 的推薦與評價
... 年代中期來看看這段時期的歌詞有何特色 再之後便看看八十年代至現在的歌詞又是如何 ... 之前引過的歌曲已經見到70年代的風格與80年代的很不同 而大部分人亦覺得70年代 ... ... <看更多>
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1970年代歌曲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懷念金曲老歌薈萃,優質精選,有高清MV及音樂簡譜。 特點: 1:歌曲多,提供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男女歌手及精選情歌對唱歌曲; 2:歌手多 ... ... <看更多>
70 年代 歌曲 特色 在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流行的歌曲代表作分别【林志炫 ... 的推薦與評價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流行的 歌曲 代表作分别【林志炫,任賢齊,張學友, 張宇, 蘇芮, 巫啟賢, 王傑, 邰正宵, 林憶蓮, 張信哲, 趙傳, 潘越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