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寫作。預備進入獨處的平安夜。
為何平安夜其實應該獨處?
(又名:寫給聖誕節孤獨的人)
作者:陳韋安
「平安夜」,其實與「平安」沒有直接關係。
最少,「平安夜」的英文翻譯不是 “peaceful night”,而是 “silent night”。當然,我們都記得路加福音2:14 的經文。「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不過,「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所指的其實是「地上的和平」(in terra pax )。它不是任何心理作用,不是感覺,而是上帝的和平。
相反,平安夜(silent night)的重點是寂靜。因此,我認為,真正「平安夜」的氣氛,不是平安,更不是瘋狂與熱鬧,而是寂靜。
寂
靜
Karl Rahner 曾經寫過一篇很有趣的神學短文,名為 “The Theology of Christmas” (Zur Theologie der Weihnachtsfeier)。他說,最好預備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其實是寂靜(silence)。聖誕節的意義,平安夜的意義,其實不是純粹作為事件的「基督降生」(更遑論俗套的 happy birthday Jesus) 。聖誕節所紀念的,其實遠遠超於「降生」這件事,而是它讓我們發現「上帝」的本體。聖誕節顯露出上帝自己的本性。上帝成為人不是偶發的一件事。不是巧合。而是上帝自己本體的顯露。
「神與我們同在」是上帝的本體。以馬內利。God is man
受難節與聖誕節是兩個不可分割的節日——兩個不可分割的事件。正如愛任鈕(Irenaeus)所言,上帝的拯救不只標誌死亡的十字架,更是救主的整個人生。因此,從「耶穌基督的生」到「耶穌基督的死」,從「聖誕節」到「受難節」,整個是上帝的救贖旅程。有趣的是,聖誕節與受難節,馬槽與十字架,正正是上帝榮耀的兩個高峯——十字架是上帝的榮耀完滿,馬槽是這榮耀的開展——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gloria in altissimis Deo! 這榮耀彰顯於基督貧窮。耶穌的倒空、虛己、無助,祂的貧窮,於馬槽開展,並於十字架結束。馬槽與十字架是耶穌一生最無助的兩個時刻。
因此,馬槽是寂靜的。「 牧羊的人回去了」(路2:20) 這才是平安夜的真實。馬槽、平安夜、寂靜夜。上帝的恩典是始於馬槽的寂靜,並完滿於十字架的孤獨。因此,我會說,平安夜其實適宜獨處。最少,你要花時間寂靜、獨處——感受存在的孤獨、人羣中的孤寂、生存的不然。就在這孤寂裡,我們才會真正體會平安夜的以馬內利。聖誕節告訴我們,正正就是這生存的孤寂,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這同在,不是動詞,而是耶穌基督。God is man。這才是真正的平安。它,永遠不能從人羣中支取的,也不是從「普天同慶」中得着。
因此,我再說,平安夜其實適宜獨處——或者關懷那些孤獨的人——告訴他們,其實你沒有真正的獨處,你不是真正的孤寂。
以馬內利。祝聖誕快樂。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renaeus」的推薦目錄:
- 關於irenaeus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renaeus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renaeus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renaeus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renaeus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renaeus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renaeus 在 The Genius of St. Irenaeus - YouTube 的評價
irenaeus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應〈基督教異端面面觀(序) — 「正統基督教」和尼西亞信經〉一文
作者:陳韋安
1. 筆者近日有機會拜讀《立場新聞》一篇談及教會正統與異端的文章。筆者甚為欣賞作者對基督信仰客觀性的追求,也同意「正統」與「信經」的形成是早期教會對異端的反動力量——沒有異端的存在,就教會就沒有訂立「正統」概念以及「信經」的必要;筆者也同意如作者所言,基督信仰「從來都不是只有一種思想,而是從古到今都有著不同思想,不同意見的一個宗教」。不過,文章有一段文字,筆者打算作出一點卑微的回應。作者如此說:
“在早期基督教的歷史上,固然有基督徒認為神是獨一的,只有一個神,但亦有基督徒認為有兩個神,亦有認為有三十個神,甚至三百六十五個神的。固然有早期基督徒認為世界是神帶著善意所創造的,但亦有基督徒認為世界是一個宇宙級災難的結果。固然有早期基督徒認為耶穌同時是人又是神,但亦有基督徒認為耶穌只是人而不是神,或認為耶穌是神而不是人。固然有早期基督徒認為耶穌是為了贖世人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但亦有基督徒認為耶穌的死無關痛癢,亦有基督徒認為,耶穌從來沒有死。”
當然,筆者相信這是略帶修辭技巧的講法——最少「有基督徒相信有三百六十五個神」並不是歷史事實。但是,這段文章似乎傾向暗示,認為早期基督教任何的多元性表達都是合法的,也是「基督教的」。這點筆者打算作出以下回應。
2. 事實上,雖然第一、二世紀曾經出現對信仰的不同說法,但這並不代表說,每一個派別/任何曾對耶穌基督發表意見的人都是 born to be equal——並不是說,任何人隨便論述基督信仰(例如說有三百六十五個神)都立即理所當然地成為一種歷史上「正統」的可能,或者都是正統的可能繼承者;或者反過來說,任何今日的「異端」都純粹只是昔日「正統爭戰」的輸家。
3. 筆者要強調,雖然歷史上曾出現「正統」與「異端」的分辨過程,但是我們不能說現在的「正統」只是昔日衆多「正統」中的其中一個「正統」。或者,我們不能說現在的「異端」只是昔日「正統爭戰」的輸家而已。所謂「正統爭戰」,並不只是政治或勢力上的得勝(最少在公元四世紀前如此,因為當時基督教仍處於被迫害狀態,某一教派根本無法以打壓或政治力量讓異己淹沒)。取而代之,在「正統」與「異端」之間,其實仍然存有一定程度的信仰客觀性。這場「正統爭戰」的客觀條件就是:誰比較接近歷史上第一個教會(耶穌基督的第一代跟隨者)的信仰。因為整個「基督教」的誕生,就是源自這一羣第一世紀的信徒。因此,「正統信仰」不只純粹是教會歷史中「正統爭戰」得勝的結果(這只是客觀是過程),而是哪個講法更接近、更傳承於早期教會的信仰。
4. 那麼,在當時第二世紀出現的「正統爭戰」之中,教會內如何界定誰的講法最接近第一代教會呢?當然有好些條件:一、文獻權威。由於初代信徒已經相繼死去,因此,教會的權威不再是使徒,而是使徒留下來的文獻,也就是今日仍然遺留下來的《羅馬書》、《約翰福音》、《馬太福音》等文獻。誰的講法更接近這些文獻,誰的信仰就更偏向正統(這也解釋為何昔日諾斯底主義的文獻沒有被採納)。二、使徒傳承。雖然第一代的使徒已經不在,但是他們的教會仍在,所以,誰的教會傳承於第一代使徒,該教會所採用的文獻與信仰論述就更見可信。譬如說,愛任鈕(Irenaeus)在二世紀寫的《駁異端》(Against Heresies)就說明自己是使徒約翰的第二代弟子,用以反駁當時異端信仰。三、信仰的大公性。雖然第二世紀的教會沒有whatsapp,教會與教會之間的聯繫不是非常緊密,但是這些教會的基本信仰公因數仍然存在的(因為他們都是源於一個福音)。例如:「相信獨一真神」、「主禱文」、「耶穌基督是主」、「罪得赦免」、「耶穌基督被釘後復活」等信仰都是當時教會的基本。因此,早於第二世紀已經出現《使徒信經》的初稿,用以確立信仰正統的基本。
5. 因此,令筆者甚為驚訝的事,作者竟然說「尼西亞信經在歷史上定義了什麼是『正統基督教』」。事實上,尼西亞信經寫成於325年,其後於381年被正式採用。這已經是公元四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合法化以後的事情。因此,雖然教會仍然有部分信仰內容仍然有待探討(例如基督的神人二性、聖靈的位置等問題),但是,明顯地,基督信仰的正統基礎早於公元二世紀後已經被確立。「正統基督信仰」絕對不是四世紀才出現。
(如若打算share 這篇文章,記得要include 內文,不然只會share 原文的連結)
〈基督教異端面面觀(序) — 「正統基督教」和尼西亞信經〉:
https://thestandnews.com/…/%E5%9F%BA%E7%9D%A3%E6%95%99%E7%…/
irenaeus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何平安夜其實應該獨處?
(又名:寫給聖誕節孤獨的人)
作者:陳韋安
「平安夜」,其實與「平安」沒有直接關係。
最少,「平安夜」的英文翻譯不是 “peaceful night”,而是 “silent night”。當然,我們都記得路加福音2:14 的經文。「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不過,「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所指的其實是「地上的和平」(in terra pax )。它不是任何心理作用,不是感覺,而是上帝的和平。
相反,平安夜(silent night)的重點是寂靜。因此,我認為,真正「平安夜」的氣氛,不是平安,更不是瘋狂與熱鬧,而是寂靜。
寂
靜
Karl Rahner 曾經寫過一篇很有趣的神學短文,名為 “The Theology of Christmas” (Zur Theologie der Weihnachtsfeier)。他說,最好預備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其實是寂靜(silence)。聖誕節的意義,平安夜的意義,其實不是純粹作為事件的「基督降生」(更遑論俗套的 happy birthday Jesus) 。聖誕節所紀念的,其實遠遠超於「降生」這件事,而是它讓我們發現「上帝」的本體。聖誕節顯露出上帝自己的本性。上帝成為人不是偶發的一件事。不是巧合。而是上帝自己本體的顯露。
「神與我們同在」是上帝的本體。以馬內利。God is man
受難節與聖誕節是兩個不可分割的節日——兩個不可分割的事件。正如愛任鈕(Irenaeus)所言,上帝的拯救不只標誌死亡的十字架,更是救主的整個人生。因此,從「耶穌基督的生」到「耶穌基督的死」,從「聖誕節」到「受難節」,整個是上帝的救贖旅程。有趣的是,聖誕節與受難節,馬槽與十字架,正正是上帝榮耀的兩個高峯——十字架是上帝的榮耀完滿,馬槽是這榮耀的開展——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gloria in altissimis Deo! 這榮耀彰顯於基督貧窮。耶穌的倒空、虛己、無助,祂的貧窮,於馬槽開展,並於十字架結束。馬槽與十字架是耶穌一生最無助的兩個時刻。
因此,馬槽是寂靜的。「 牧羊的人回去了」(路2:20) 這才是平安夜的真實。馬槽、平安夜、寂靜夜。上帝的恩典是始於馬槽的寂靜,並完滿於十字架的孤獨。因此,我會說,平安夜其實適宜獨處。最少,你要花時間寂靜、獨處——感受存在的孤獨、人羣中的孤寂、生存的不然。就在這孤寂裡,我們才會真正體會平安夜的以馬內利。聖誕節告訴我們,正正就是這生存的孤寂,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這同在,不是動詞,而是耶穌基督。God is man。這才是真正的平安。它,永遠不能從人羣中支取的,也不是從「普天同慶」中得着。
因此,我再說,平安夜其實適宜獨處——或者關懷那些孤獨的人——告訴他們,其實你沒有真正的獨處,你不是真正的孤寂。
以馬內利。祝聖誕快樂。
irenaeus 在 The Genius of St. Irenaeu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