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水腫(hydrosalpinx)產生原因可能來自過去的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沾黏與手術史及不明因素等。輸卵管水腫又可分為雙側及單側,備孕策略也略有差異。
#雙側輸卵管水腫
📌「輸卵管的部分切除(salpingectomy)」或「阻斷手術(tubal occlusion)」
📌搭配試管療程(IVF)
#單側輸卵管水腫(unilateral hydrosalpinx)
📌依據年齡、卵巢目前功能、過去的孕產史及未來生育胎數計畫,來與主治醫師討論最佳處置方式,可以搭配「輸卵管的部分切除(salpingectomy)」或「輸卵管的造口手術」
📌文獻統計 #手術處理單側輸卵管問題後,有效提升自然懷孕機率。亦可搭配試管療程(IVF)縮短備孕時程。
-
深知大家對於輸卵管手術的恐懼,實際上越來越多文獻顯示,輸卵管水腫進行手術處理能有效提升懷孕機率☝🏻反之若不處理輸卵管水腫問題,無論在懷孕率、著床率以及活產率,都下降了約 50%,甚至還有較高的「自發性流產」機會。
以下分別列舉 4 項各具公信力的研究成果說明:
1️⃣兩篇大型的統合分析結果(Meta analysis)指出
👉🏻當輸卵管水腫而不處理,可能會影響懷孕率,即便是試管嬰兒療程成功機率亦會受影響,推測原因可能是:
-水腫的輸卵管內積液,可能沖刷影響胚胎在子宮腔著床
-子宮內膜的接受度,可能因輸卵管水腫而下降
-輸卵管內積液可能直接對胚胎造成毒害
2️⃣文獻指出
👉🏻當輸卵管水腫嚴重程度在超音波下已清晰可見時,對懷孕的負面影響將更顯著。
3️⃣隨機對照試驗(RCTs)比較懷孕率發現
👉🏻有輸卵管水腫的患者在接受「腹腔鏡輔助輸卵管切除」後,進行試管療程,其成功率與「沒有輸卵管水腫」的女性相仿。
4️⃣依實證醫學進行的分析(Cochrane analysis)也告訴我們
👉🏻若已確認是輸卵管水腫,且其中的「積液」有「流向子宮腔」的可能,那在試管療程前,先進行「腹腔鏡輸卵管切除」或是「阻斷術」,對懷孕率有絕對的幫助。
-
其實台灣試管技術成績很好👍🏻全球坐二望一
費用方面也因為近期 #試管嬰兒擴大補助上路,有感的減輕了試管療程帶來的經濟負擔。
即便輸卵管水腫,實現懷孕的夢想都不是件難事
真正起步難的是要克服心中的恐懼
大家都可以來診間與主治醫師好好討論
如何能做最有效的處置
加速大家抱一個健康寶寶回家的願望😊
-
☎️試管嬰兒補助專線:0965-063-580
✅申請試管嬰兒補助:https://bit.ly/3w4qcwk
-
🏥禾馨門診網路掛號:https://bit.ly/3608j7m
☎️禾馨特約診請致電:(02)2311-0353
☎️宜蘊特約診請致電:(02)2706-5288
-
#生殖醫學博士朱伯威醫師
#輸卵管水腫
#單側輸卵管水腫
#輸卵管手術
#試管嬰兒
#不孕症
#禾馨醫療
#禾馨生殖醫學
cochrane台灣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誰的命更有價值? #經濟學看誰先打疫苗〕
各個工會爭取被列入優先接種、有錢的人可以飛去美國打疫苗,你也在想「我什麼時候能等到疫苗」嗎?
接續著上週,八百想繼續討論的是,到底經濟學家怎麼看「疫苗施打順序」?
▌首先,經濟與公衛的考量不同
既然政府管制了疫苗市場、疫苗數量又有限,誰應該先施打疫苗就成了一大難題。
公衛學家透過模型推算來控制疫情、拯救生命。
而之前提到過,以經濟學來說,政策要能極大化社會福祉(請看 #疫苗管制必要嗎),必須考量疫苗保護力與阻止傳播力之間的效益差別,代表著公衛角度的最優解,不一定等於經濟角度的最優解。
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由於各國的人口結構、文化、經濟命脈不同,所以選擇與優先排序也會不同。
在疫苗分配上,或許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能有所貢獻,尤其考量到疫苗與呼吸器不同。
(疫苗分配不是選擇救誰的性命,即使還沒辦法馬上打疫苗的人,也可以繼續居家防疫,且居家快篩的擴大使用也能降低 R 值。)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有些「群體」應該優先施打疫苗?
▌ 風險工作者與長照機構
一般來說,醫事與工作人員以及長照機構的照護者與居民都會在優先順序上,美國部分州更將最優先接種對象限制在「從事新冠相關醫療照護」的人員。
一來,讓這兩群體施打都能協助保證防疫量能穩定、尤其第一線防疫人員創造醫療量能,進而增進社會效益。
在台灣,長照機構住民與照護者排在第 3 順位序;然而,以英國與紐約州為例,因為療養機關多、且群聚感染率與死亡率極高,長照機構人員與住民都是第一順位施打對象。
二來,英國預防接種委員會(JCVI)則強調醫療人員應該優先施打、因為此工作讓他們個人高度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中。
然而,若純粹以此說法,考量就成了「職業風險」 — 醫療人員的私人利益,必須思考其他與醫療量能無關,卻也有高染疫風險的職業別(如超市店員等)也該優先施打嗎?
如果以美國為例,其一大困境就是近 8 成的人口按定義都是重點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s),而加州就將超市、餐飲與農業相關勞工都列在第二順位。
▌ 長者該比勞動人口先打疫苗嗎?
另外一個經常被討論的焦點,是長者是否應該優先打疫苗。
我們假設一個簡化的情境:長者跟勞動人口其中一個群體在 7 月前能接種疫苗、另一個群體必須等到 12 月。
而疫苗並非此時防疫的唯一解,居家隔離與居家快篩普及都能有效降低 R 值。
在此情況下,問題並非「誰應該得到疫苗」而是「誰應該先得到能讓他安全地外出、而不需要繼續居家隔離防疫的物資?」
以公衛而言,讓長者優先施打的出發點是保護最脆弱的族群。
倫理考量外,支持長者先打疫苗也可維持醫療量能,減少重症造成的醫療體系負擔,讓醫療體系能支撐到 12 月。
然而, John Cochrane 等經濟學家則指出許多勞動人口應該先得到疫苗。以成本效益分析來說,包含兩個主要層面。
📌 首先是經濟層面:這些人口是否無法遠距工作?這些產業能間接創造多少工作(就業乘數效應)?
台灣的中小企業數位化程度不足、而 30-50 歲的人口又是主力消費族群,要能恢復經濟與人民的生活品質,讓青壯年人口能盡快回去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以南韓為例,雖然早已展開年邁人口的施打,但近期疾病管理廳(KDCA)官員也表示在考慮讓晶片等關鍵產業員工優先施打新型疫苗,以避免生產遭受疫情衝擊。
📌 其次則是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勞動模式是否需要與許多人接觸?
根據香港與以色列的實證研究,新冠的傳染鏈符合帕雷托法則(又譯 80/20 法則),約 10-20% 的受感染者導致了 80% 的傳播感染個案。
這顯示了減少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的必要性,也有模型顯示先施打重點工作者可以更快降低確診數。
若想維持經濟,勞工就必須出門上班、搭乘大眾運輸、跑外送與物流、甚至在餐廳駐唱,但其中某些勞動模式可能有超級傳播的風險。
相較之下,已經退休的長者沒有必要外出原因、進行居家隔離的成本較低,把疫苗先給勞動人口的分配就可能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以印尼為例,因為其人口結構年輕又對勞力密集產業高度依賴,就優先讓勞動人口施打疫苗。
美國許多州讓部分產業的勞工優先施打也有同樣的出發點。
▌ 能妥善排序基於「保護」的優先順序嗎?
如果台灣採用公衛的考量要優先保護最脆弱的族群,那除了年長者外,是否有其他高重症率的人口也該優先施打?
美國 CDC 就公告具特定狀況的人有高重症風險,其中包含:糖尿病、癌症、氣喘、HIV、過重(BMI>25)、懷孕、吸菸、藥物濫用失常等數項。
帶有這些症狀的人,許多甚至是每日必須外出上班的勞動人口。
這成為美國各州在規劃優先順序時的參照標準,比如慢性病患者都會出現在優先施打名單裡,而麻州甚至細分到「帶有至少 2 個以上症狀的年長者」才是最優先者。
基於衛福部 6/20 的順序修改,除了孕婦被新加入第 6 順位外,其他 64 歲下的高風險疾病患者是被安排在第 9 順位。
然而,資源的稀缺性代表如慢性病等標準的訂定都可能給人動機造假來插隊打疫苗。
當管制必須考量這些問題,標準就容易限制在可觀察訊息(如年齡),直接影響到分配疫苗的配置效率。
另外,因為資源不對等,研究發現如街友、低教育程度與中低收入戶(教育程度/薪資水平與健康狀況/平均壽命有正相關)等族群也有較高的重症機率與傳染力。
另外,因為資源不對等,研究發現如街友、低教育程度與中低收入戶(教育程度/薪資水平與健康狀況/平均壽命有正相關)等族群也有較高的重症機率與傳染力。
▌ 小結
以上我們討論了經濟學對政府規範施打順序的觀點,學者們也以模型來驗證。
政府管制分配其實難以辨認最適合先打的人,標準模糊、關說等也都會造成資源錯配。
優先順序的研擬已經成實證研究的命題,所幸各國的選擇不同,未來我們才能比較哪一套更好!
cochrane台灣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racoo專業護具。
許多病患向我反映,穿上護腰看起來腰部多一大圈不美觀,台灣炎熱的夏天又會讓皮膚紅腫搔癢,這些問題Bracoo都聽到了。
Bracoo護腰以 #輕薄材質 製造、採 #Z字型織帶設計 透氣又舒適,即使穿在衣服裡也不會感到笨重悶熱。更厲害的是,護腰內藏著 #四根彈性支撐條 ,能完美貼合下背弧度,給予穿戴者最佳的彈性支撐。聰明的 #單手調節機制 ,讓您不用雙手死命拉緊,只要一隻手就能輕鬆調整鬆緊度。
最後提醒各位,良好設置的桌椅位置、避免長時間像雕像一般維持同一姿勢、以及肌力訓練才是預防腰痠背痛的根本。除了就醫、復健、吃藥之外,護腰可以幫你一把,但千萬別忘記基本功喲!
史考特很榮幸擔任 #Bracoo #奔酷護具 的品牌大使,如果各位在藥局、醫材行、網路商城上看到有張臉怎麼有點眼熟,沒看錯那就是我😂
Bracoo_TW 奔酷
#奔酷護具
買護具這邊請:
【PChome】
https://reurl.cc/dVaamM
【Momo】
https://reurl.cc/9ZnnRn
【Bracoo】台灣官網
https://www.bracoo.tw/ㄅ
(本文經台北市衛生局廣字第110040003號核定許可)
參考文獻
1. van Poppel MN, de Looze MP, Koes BW, Smid T, Bouter LM.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lumbar supports: a systematic review. Spine (Phila Pa 1976). 2000 Aug 15;25(16):2103-13.
2. van Duijvenbode IC, Jellema P, van Poppel MN, van Tulder MW. Lumbar support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8 Apr 16;2008(2):CD001823.
3. Takasaki H, Miki T. The impact of continuous use of lumbosacral orthoses on trunk motor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Spine J. 2017 Jun;17(6):889-900.
4. Azadinia F, Ebrahimi E Takamjani, Kamyab M, Parnianpour M, Cholewicki J, Maroufi N. Can lumbosacral orthoses cause trunk muscle weaknes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Spine J. 2017 Apr;17(4):589-602.
cochrane台灣 在 考科藍臺灣- Cochrane Taiwan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的緣由是自2006年本中心主任郭耿南教授開始向考科藍合作組織遊說成立台灣分中心的可行性,經過將近十年的爭取,終於在2015 年經考科藍官方正式認可成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