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看戲劇】逃避型依附的戀人(找我經紀人中的Andrea)
最近防疫期間在家,於是我跟另一半開始追劇,我太太說想要看香香的拉子片,google之後發現找我經紀人這部法文影集。首先,先說這部真的很好看,除了裡面真的有不少歐美大明星客串之外,裡面也提到了許多女星即使再有名、再被世人所尊敬,都可能遇到的困境;加上最近防疫期間無法出國,裡面的法國風景與街景,都可以稍微撫慰一下無法踏出國門散心的空虛感。
#找我經紀人 #callmyagent #逃避依附
這部影集中主要在講述一個不算特別大也不算特別小、有點權威的經紀公司裡面發生的總總事情,以及經紀人的工作與藝人之間互動等等,其中一位頗知名的經紀人Audrea是一位女同性戀者,在劇中一開始她總追求著一夜情,卻沒有打算要走入親密的伴侶關係當中。
在第一季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她的女友Colette,後來成為老婆,但因對方渴望一個穩定的伴侶關係,所以屢屢把她拒之於門外。而好不容易Colette敞開心房,兩人關係越來越穩固時,Audrea卻總是以工作為由錯過了兩人的約會時間,甚至到最後被Colette親眼目擊她親吻了別的女人。
在心理學家這幾年下來努力研究依附理論的結果,也發現成人也有自己的依附風格,除了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安全依附類型之外,其中不安全依附類型有焦慮型、逃避型與矛盾型。
以情緒焦點治療理論分析(簡稱EFT),在有些小狀況的關係裡面,常見的互動模式會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位是指責攻擊者,通常是焦慮依附類型,習慣用指責抱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需求,並且積極爭取維持情感連結),另一位是逃避退縮者,如字面的意思,通常是逃避依附類型,感到不安全就會與對方保持距離、沉默與避免談論情緒。這就是所謂常見的 #焦逃配
由於在找我經紀人這部影集中,Andrea除了一開始就表明自己沒打算穩定下來,到後來即使遇見了Colette卻還是將生活絕大數的重心放在事業中,甚至與其他女性親吻等等,這樣的舉動很明顯就是逃避依附類型的人。
"逃避型案主會聚焦在別人的問題,而非自己的,其普遍的因應策略與回應是他們的不反應風格,遠離情感需求或脆弱,並輕忽自己與他人的痛苦。"取自〈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
Andrea一開始將生活重心皆放在工作當中,而藝人們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讓她得以擔任直升機保母的身分協助處置,正好讓她沒有甚麼空檔好好跟自己相處或是細細品味自己的情緒與狀態;即使有了一些空閒,她就會開始滑交友軟體或是泡酒吧,看看有沒有人願意陪她躺在空蕩蕩的床上。
這樣的生活模式其實並沒有甚麼問題,甚或事業心強這件事情,也是這個社會貼予一個相對正面的標籤。而她就不需要去碰觸自己內心最敏感的情緒或是脆弱、痛苦等等,但當她真正走進伴侶關係之後,對方卻因她老是輕忽彼此的約定、摧毀信任感與安全感,直到對方受不了離去,她才意識到對方對她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伴侶關係真的已經走到這麼糟糕的時候,才會考慮走進諮商室。
"逃避退縮不安全依附的人,表面上看起來理性冷漠、漠不關心、逃避退縮或面無表情,但其內在感受是生氣被打壓指責,因對方的批評攻擊而感到受傷,也對無法掌控情境而感到無助傷心、他們害怕被人瞧不起,也害怕無法達到他人的期望。"取自〈原來,婚姻可以不靠忍耐來維持〉一書。
在Andrea在劇中雖然試圖想要挽回這段關係,並且提出約會的邀請,但也忙著處理藝人的事情,而幾次放了Colette鴿子。正因Andrea重視著事業,也擔憂著失去掌控、害怕自己被人所瞧不起,事業確實是最能夠被量化看見、被主流社會文化所鼓勵,一種展現自我價值感的方式,一旦失去了掌控或是抽離了經紀人這個身分,Andrea就會變得無所適從。而她的行為也在在地告訴她的伴侶,她的事業比她們的關係與家庭來得重要許多。
不過幸好她遇到人生瓶頸的時候,懂得向Colette求救。當Colette感覺到Andrea的自我防備沒有這麼高、也沒有嘗試要逃避彼此的關係與自身的感受時,Colette稍微有貼近Andrea的真實感受與需求、脆弱時,她才會感覺到彼此的關係是真誠且緊密的,便更能夠願意待在Andrea身旁。
當逃避型依附的人願意一改自我保護的態度,並對伴侶表現自己的脆弱與需求時,他們的伴侶便較得以感受到他對這段關係的真心。
當然,要敞開心房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羅馬畢竟不是一天造成的。在逃避型依附的人經歷過這麼多次的受傷,他的人生歷練總是告誡他,展露自己的情緒跟脆弱終將會導致很可怕的結果,他又要如何在他還滿感到足夠安全的關係當中表現自己真實的情緒,更何況他可能也已經習慣隱藏、壓抑自己的情感到最後都麻木了。
因此,倘若在文中你看到自己有點像是Andrea的部分,不妨先給自己秀秀,理解並且接納自己不讓他人靠近,是因為你害怕自己受傷,你也害怕讓別人對你失望。你願意先學習成為自己的避風港,學習如何陪伴自己的脆弱。
而倘若你的伴侶有些Andrea的影子,當你們的相處使你們有些情緒或是焦慮浮現上來時,不妨先給自己幾個深呼吸,感受一下自己現在的狀態,倘若你很清楚你說的話可能會把對方推得更遠或是惡性循環重蹈覆轍,試著給彼此一些空間,梳理彼此的情緒與狀態,並且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
延伸閱讀: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 傑佛瑞.楊、珍妮.克露斯克著
守好你的心裡界限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文耀翰著
#心理諮商 #伴侶諮商
eft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成長的路上
一路都會遇上能在專業上引導你的人
先前因為選手的關係
認識了高雄長庚醫院的周文毅醫師
也多次與他學習與合作
也被周醫師的「狂」給折服!
因為他想超越、敢嘗試
就這麼引進了初動理論的設備進入長庚
造福更多需要的民眾與選手
https://www.facebook.com/KCGMHBMLT/
接著也因為選手
認識了壢新醫院的林頌凱醫師
他在復健推廣上不遺餘力
不只在肌骨系統治療
甚至對民眾肌骨系統保健的推廣也一樣
https://www.facebook.com/SungKaiLinMD
後來在大體解剖課認識了王偉全醫師
王醫師全才的學習力與專業度
為我開啟了另一個視野
王醫師的Blog, Podcast
也是我很鼓勵學生跟隨聆聽的
在王醫師的分享下,你會開啟許多想法與策略
https://www.facebook.com/drdanielhealthtriad/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
Ho’oponopono都是聽完王醫師的分享後
開啟我深入探索的動機
後來又在一些不同領域的演講中聽到類似分享
我也將它分享給部分能接受、有需要的個案
在眾多回饋與反應下,讓我更想花時間去了解
這些隸屬身心釋放的策略與方式
過往學習人體都以肌骨系統為主
越了解人體,越發現肌肉真的超笨
大家都想了解肌肉,卻忘記肌肉只受神經驅動
好好處理腦、處理思緒、處理神經系統
才能有效地改變肌肉狀態
學習~必須廣伸觸角
人際~必須多方認識
這兩本書是我很推薦大家觀看的
透過不同角度來認識同樣的人體系統
了解自己!才能懂得如何照顧自己!
eft理論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夏天剛過,冬日臨近,夾在縫隙間的這暖秋時節最舒服,我的學習也即將展開新的一學期!檢視這一季替自己設計的課表,內容更加的多采多姿;因為我深深了解自己,多樣化的學習才會讓自己保持活力。
有許多學派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沉浸回味,一年又一年的沉澱累積;所以,學過的,不代表就很精通,也不代表就不用繼續再學。
九月才剛結束的一系列的情緒取向(EFIT&EFCT)主題繼續進修(外遇、憂鬱、分手)和線上沙龍課程,而一路展開的這學期的課目包括:
# 榮格專訓:
11/16起【一年制·榮格理論體系】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前主席Murray Stein親授 | 視頻48講:從入門到精通
# 員工諮商:員工協助(EAP)專家實戰技能課程 From A to A+系列
109/10/18(日)管理諮詢的關鍵原則與倫理、管理諮詢的思維與準備
109/10/25(日)管理諮詢個案概念化、工作績效面談準備與晤談技巧
109/11/08(日)團隊管理議題的諮詢工作模式與技巧、管理議題的辨識與個案轉介
# 後疫時代的諮商因應
10/30「愛在疫情蔓延時,EFT治療師的協助策略」劉婷老師線上視訊
11/7 執行通訊諮商相關經驗分享&創傷知情(台中諮商心理師公會)
# 藝術治療:
10/24(六)心與心的對話—藝術治療師資訓練課程(進階)
# 電影與文學:
9/8(二)起一年期讀書會/劉森堯老師帶領
# 解密圖像故事力⎪打造深入人心的創作
11/25起線上課程24堂/義大利繪本大師英諾桑提授課 & 郝廣才課後講解說明
看著自己排出的菜單,似乎在自己的專業進修(夫妻諮商/企業諮商)之外,又加入了更多表達性藝術等各面向的擴展,深刻浸潤於文學、藝術、神話、靈性等人類歷史所累積的資產,藉由向文明的共同遺產學習,才能對心靈有更深刻的認識,超越個人的侷限吧!
還好我家暫時沒有小小孩,這學期這些進修的花費恐怕也抵過讀私立雙語幼稚園一學期的學費了吧!
因為得替社福系統來的一位案主讀書後消化給她(她真無法僅靠自己),我購買了鄧惠文老師的親職線上課程,重新複習發展心理學;為了正督導的學生熱愛阿德勒,最近重讀楊瑞珠老師的「勇氣心理學」,真的覺得收穫滿滿,不同時期的我讀這些書有不同的體會。一切努力彷彿是為了我服務的人,但其實萬事互相效力,最後的甜美回饋卻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或許我下一學期將會給自己排更多放鬆與反芻的時間,生活上更加整頓,而非一直加添知識。非常可能,練習慢下來,也將會是給案主的一個甜美回饋。
eft理論 在 諮商心理治療國考教甄心理師【口試自我介紹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3 項治療目標EFT 情緒取向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簡稱EFT)是一個 ... 及後蘇珊強森博士進一步發展這套模式,加入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進一步 ... ... <看更多>
eft理論 在 「情」來自有方系列一[從情緒導向理論角度了解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情」來自有方系列一[從情緒導向 理論 角度了解情緒的五個重要元素][ Five components of Emotions in Emotion-Focused Therapy, EFT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