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在《第一人稱單數》書中提到,如果只能帶一首鋼琴曲子到無人島上,那麼,他會選擇的是舒曼的《謝肉祭》這首由子,譯本雖然稱為謝肉祭,但一般在台灣我們稱之為《狂歡節》。村上春樹認為,樂譜早已存在,不同鋼琴家的演奏版本所激起的情感都不一樣,他認定魯賓斯坦彈奏的版本最好聽。因為「魯賓斯坦不會使出渾身力氣去摘下人們的面具,他的鋼琴如清風,輕盈溫柔地吹過面具與素顏之間的夾縫。」……「「那些只不過是瑣碎人生中發生的一組小事,如今看來,是人生中稍微繞點路的插曲,就算沒發生那些事,人生想必也和此時此刻沒太大差別 。然而那些記憶在某些時刻,會穿過遙遠的漫漫長路前來造訪,並以不思議的強動撼動我心。猶如秋末的晚風,捲起森林的樹葉,令原野的整們芒草一齊伏倒,用力拍打家家戶戶的門扉。」
天主教國家有四十天禁止肉食等的苦行,所以在這個節日之前人人奇裝盛服、食肉嬉戲、縱酒狂歡、盡情歌舞,謝肉祭也就是所謂的狂歡節carnival。而我個人覺得最後一曲21大衛同盟進攻凡夫俗子的進行曲 Marche des "Davidsbündler" contre les Philistins最好聽。
《狂歡節》l Op.9各首小曲的標題依次為
1. 前奏曲 Préambule;
2. 皮埃羅 Pierrot ;
3. 阿爾列金 Arlequin;
4. 高貴的圓舞曲 Valse noble;
5. 約瑟比烏斯 Eusebius;
6.弗羅列斯坦 Florestan;
7. 妖豔的女子 Coquette;
8. 回答 Réplique;
9. 蝴蝶 Papillons;
10. 跳舞的字母 Lettres Dansantes;
11. 齊婭琳娜 Chiarina;
12. 蕭邦 Chopin;
13. 艾絲翠拉 Estrella;
14. 相認 Reconnaissance;
15. 潘塔隆和哥倫拜恩 Pantalon et Colombine ;
16. 阿拉曼德圓舞曲 Valse Allemande;
17. 帕格尼尼(間奏曲)Paganini(Intermezzo);
18. 傾訴 Aveu;
19. 散步 Promenade;
20. 休息 Pause;
21. 大衛同盟進攻凡夫俗子的進行曲 Marche des "Davidsbündler" contre les Philistins。
這是1834年元月至1835年之間舒曼創作鋼琴作品的合集,作品編號為9。副標題為“帶有四個音符的可愛場景”。這四個音符分別是“ A,Es,C,H”,這是他的初戀情人Ernestine von Fricken故鄉的拼寫“ ASCH”的音符名稱。在第21首歌曲“ David Alliance Fighting the Filicites”中,意指一群為新藝術而戰的人們與巨人格利亞斯(Goliath)的戰鬥,是指新藝術對抗保守派的戰鬥精神。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檸檬卷 Jane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eusebius」的推薦目錄:
- 關於eusebius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usebius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eusebius 在 Firdaus Wong Wai H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usebius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usebius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usebius 在 Eusebius Church History Book 1 (dramatized)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eusebius 在 Eusebius of Caesarea and His Readers - YouTube 的評價
eusebius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 12/12 : 布拉姆斯獻給克拉拉的《舒曼主題變奏曲》首演 140週年
📹 Johannes Brahms :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Robert Schumann op.9 (excerpt)
https://youtu.be/Mrrmfd-ZSoE
布拉姆斯承認的獨奏鋼琴變奏曲僅有六部(此外還有無作品編號的變奏曲和其他樂器編制的變奏曲),而《羅伯‧舒曼主題變奏曲,作品9》是其中第一部,於結識舒曼和克拉拉夫婦後一年1854年創作,公開首演卻晚至25年以後。
布拉姆斯於1853年透過姚阿幸的引薦,認識了舒曼夫婦,他們對於布拉姆斯的才華予以高度肯定。1854年,舒曼投萊茵河自殺未遂,被送往恩德尼希療養院治療。克拉拉才剛生下第七個孩子。
在這個艱困時刻,布拉姆斯伸出援手幫助他敬愛的舒曼一家。因為醫生禁止克拉拉探視舒曼,她又必須頻繁演奏以負擔家計和醫療費,所以布拉姆斯時常前往療養院探視舒曼,並在舒曼的家中幫忙照顧孩子們。
布拉姆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了這一首變奏曲。採用舒曼的《彩葉集》(Bunte Blätter Op.99)中第四首〈冊頁〉(Albumblätter)做為變奏曲的主題。
在前一年,克拉拉‧舒曼先用相同的主題創作一首《羅伯‧舒曼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Robert Schumann, Op. 20),作為舒曼的生日禮物,並於 1854 年 5 月 24 日演奏發表。遺憾的是,當時舒曼已因病情惡化住進療養院。
布拉姆斯在聆賞克拉拉演奏後,夏天就採用同一主題創作出樂曲,反映出這首樂曲的多重意義:一方面也因為自己對舒曼有著亦師亦友的特殊情感,一方面為了安慰克拉拉的傷痛與擔憂,並作為克拉拉喜獲麟兒的賀禮,還反映他對克拉拉日漸增長的情意。
布拉姆斯形容自己在杜塞多夫的日子如同「少年維特的歲月」。歌德筆下多愁善感的主人翁維特愛著夏綠蒂,縱使夏綠蒂已是有夫之婦——克拉拉就是布拉姆斯的夏綠蒂。
布拉姆斯在完成後親筆題上「給敬愛的克拉拉˙舒曼 1854 年 6 月 15 日」,還模仿克拉拉給舒曼的題獻詞,也在副標題上寫著「他的主題的小變奏曲,敬獻給她」。
原本樂曲只有14段變奏。同年8月12日,布拉姆斯於杜塞多夫(Düsseldorf)再完成兩段變奏,分別是第10與11變奏,在並加註小標題「玫瑰與淡紫天芥菜花散發著芬芳」,而是時正是聖克拉拉日。
布拉姆斯將樂譜寄給在療養院的舒曼過目。舒曼看完這部作品時非常激動的寫下:「從整個變奏曲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你深入地研究了對位法。它嫻熟的表情是多麼溫柔、多麼新奇,每一處都那麼別具一格!我多麼希望聽到你或克拉拉來演奏它!還有,它變化無窮、妙不可言!比如:第三、四、五、六段第二部分中的逆奏部份;後面的行板,多溫柔;第八段第二部分有多美妙;還有第九段,形式太美了,第十段技藝高超、很溫柔;第十一段,多麼獨特、精緻,而第十二段和它連接得又是多麼巧妙!第十三段的音色甜美玄奧,下面的行板中的機智優美的二度卡農,還有降 G 大調的第十五段、美妙幸福的升 F 大調的第十六段」。
布拉姆斯曾用本名與筆名來代表自己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表現,這種以文字符號暗喻的手法,無庸置疑源自於舒曼,就像舒曼的兩個筆名:佛洛斯坦(Florestan)與友西比斯(Eusebius)所代表其不同性格一樣。布拉姆斯在這一首曲子的手稿中,就分別以“B.”與“Kr.”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兩種性格:B.是Brahms(布拉姆斯)所代表的是冷靜、內省,而“Kr.”是“Kreisler(克萊斯勒)”所代表的是善變。
標示“Kreisler”的有變奏五、變奏六、變奏九、變奏十二、變奏十三;而標示“Brahms”的有變奏四、變奏七、變奏八、變奏十一、變奏十四、變奏十六。不過,布拉姆斯這些標示只為克拉拉而作,在出版時予以刪除。
布拉姆斯於 11 月出版前將副標題“小”(變奏曲)刪除,並且要求Breikopf & Härtel出版商,與克拉拉的《舒曼主題變奏曲,作品 20》同時編輯出版。
#文章引用自龔詩堯老師的詩書說樂:
https://jojoclassicalmusic.blogspot.com/2019/12/brahms-variations-schumann-op-9-140.html?m=1
eusebius 在 Firdaus Wong Wai H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isisonari Kristian sering melaungkan ‘God is love’ dan sebagai Muslim kita bersetuju Allah Al-Wadud. Love is everywhere and Love is in the air. Islam juga mengajar bahawa Allah Is Love dan Merciful too!
.
Namun Missionari Kristian jugalah yang sering mengajar Missionari yang lain bagaimana untuk menghina agama lain termasuklah agama Islam dan Nabi Muhammad Sallalahu Alaihi Wasalam! Menurut laman web Calling Christian, sikap talam dua muka ini iaitu menunjuk baik di depan dan menipu di belakang sebenarnya telah diajar oleh Eusebius dalam Praeparatio Evangelica (Persediaan Untuk Penginjilan), Buku 12, Bab 31:
.
“That it will be necessary sometimes to use falsehood as a remedy for the benefit of those who require such a mode of treatment.” (Dan ianya adalah perlu kadangkala untuk menggunakan penipuan sebagai ubat sebagai manfaat bagi mereka yang memerlukannya).
.
Kita dapat lihat di screenshot ini bagaimana mereka mengajar Missionari Kristian yang lain agar jangan menggunakan profil sebenar tetapi gunakan profil palsu untuk menghina Nabi Muhammad Sallalahu Alaihi Wasalam.
.
Sahabat semua, dalami ilmu agama dan ilmu dakwah. Cubaan seperti ini pasti akan hadir dan semakin hebat. Hak mereka dengan agenda mereka tetapi kita juga perlu perkasakan agenda kita juga. Jom dakwah.
.
#islam #muslim #dakwah #firdauswong #multiracialrevertedmuslims #missionarylie #cinamuslim #chinesemuslim
eusebius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舒曼是十九世紀傑出的德國作曲家及樂評家,他時常將音樂與文學結合,並將個人的豐沛情感、濃厚的幻想力投注於作品中。
《幻想小曲集》為舒曼創作於 1837 年,題獻給一位到萊比錫演出的蘇格蘭女鋼琴家安娜羅貝娜 (Anna Robena Laidlaw, 1819-1901) 的作品,舒曼當時正處於人生的黑暗時期,他們的相遇為舒曼的生活展開一段美麗插曲。然而《幻想小曲集》在音樂上實際上為獻給克拉拉的作品,在這段期間舒曼與克拉拉被迫分離,母親於1836年辭世,舒曼將這些情感投注於創作上,創作期間,舒曼回憶起與克拉拉相處的時光,也無法忘記與克拉拉祕密訂婚的約定,這是舒曼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樂曲的創作更表現了舒曼內心的兩種極端性格-大膽狂妄的「弗羅倫斯坦」(Florestan)以及內向含蓄的「奧賽比斯」(Eusebius),這套鋼琴曲集包含了上下冊共八首的性格小品,每首作品皆被賦予標題,而各曲目的標題皆是舒曼在作品完成後,以音樂本身的意境來命名。
0:00 第一首《黃昏》Des Abends
反映出舒曼內心中較為內含省而含蓄的「奧賽比斯」性格,可想像為在黃昏時刻漫步在夕陽西下的河畔邊,以不疾不徐的腳步欣賞河岸風光。此曲的拍號寫法與實際演奏時的聽覺效果也是相當地耐人尋味,舒曼打破了一般對二八拍的想法,讓三連音貫穿在全曲當中,使之聽起來像是三拍子的曲子。旋律時而出現在高音聲部,有時也在低八度的地 方以類似的形式再出現,就像彼此唱和般,互相對話。
3:44 第二首《飛翔》Aufschwung
《飛翔》為八首曲子之中非常有戲劇張力的一首曲子,充滿了幻想曲時而瘋狂時而冷靜的氛圍,不論是開頭「弗羅倫斯坦」的大膽衝動的主題,或是中間「奧賽比斯」冷靜沈著的風格,也是舒曼內心斯雙重人格的一種展現,因此有許多對比的情緒細節。而這首曲子也是技巧上較為困難的一首,除了有許多超過八度而必須用單手彈奏的音程、以及大跳音程之外,情緒的掌握也是詮釋的重點。
7:12 第三首《為什麼?》Warum?
《為什麼?》是一首舒曼不斷地提問、自問自答的小曲子。 而開頭第一聲部的旋律為往上的大六度音程,就像疑問句口吻般的音型,可想像為舒曼在開頭即破題、殷切期盼地詢問:為什麼?
而《為什麼?》這首曲子幾乎到處都藏有主題旋律,它會上下交換、出現在各個聲部,甚至可能與其他聲部重疊,每一次的問題就好像都得不到答案一般,即使問題不斷延伸,最終仍然回到原點。
9:37 第四首《變幻莫測》Grillen
《變幻莫測》為一首極富節奏感的樂曲,而此三四拍的曲子在節奏上有許多的弱拍強音、第二拍長音等等的切分節奏,在彈奏時常有節奏上的衝突感,呼應了開頭的術 語-「Mit Humor」帶有幽默、俏皮的含義。彷彿可以感受到舒曼在創作時「變幻莫測」的思維,很難預測到舒曼會在下一個音變化出什麼新花樣。
13:02 第五首《夜晚》In der Nacht
本曲是舒曼描述一個古希臘神話《赫洛與勒安德爾》(Hero and Leander) 隔著海峽相戀的故事。 這個神話是一個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樂曲中不斷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的音型,如暗藏旋渦的海浪一次次往岸上拍打一般,不斷推進,而勒安德爾必須對抗大自然的重重阻撓以及萬般攔阻,才能見到彼此,他們急迫渴望見到對方的那份激情與熱情,正是舒曼在《夜晚》這首曲子所營造的氛圍。
17:25 第六首《寓言》Fabel
此曲開頭的「快慢」對比,即為蘊藏「弗羅倫斯坦」、「奧賽比斯」兩個對比人物非常明顯的例子。此曲較為特殊之處為曲子中間出現了聲部輪唱之「卡農」,此上行音型的卡農之音量及情緒應由較小聲慢慢往上堆疊,直到達到頂點最高音後才稍加放慢地宣洩而出。
20:12 第七首《夢魘》Traumes Wirren
此曲開頭旋律及主題是明朗的F大調色彩,而開頭的主題旋律就好像睡夢中仍在不斷運作的大腦, 即使在睡眠中仍呈現出潛意識的亢奮而混沌的狀態,因而產生某種焦慮而不安的現象。而主題之旋律不斷地穿梭在琴鍵之間,從高音到低音、再從高音到低音,就像頑皮的小孩在夢中恣意地奔跑。
23:11 第八首《終曲》Ende vom Lied
《終曲》為此套曲集的最後一首曲子,如同舒曼在寫給克拉拉的信中所提到:
接近結尾的終了,將一切困難排除後,進入一個愉快的婚禮,但是結束時,思念你的痛苦又再度出現,於是婚禮的鐘聲和死亡的喪鐘同時響起。
這首曲子的開頭就像是一場華麗的盛宴,舒曼用了他平時很喜愛用的「連續和弦」,以及超過八度音程的琶音,製造出隆重登場之感。
然而此曲也是舒曼內心糾結的寫照,就如他在信中所提到的,樂曲的最後因為思念克拉拉而痛苦又再度出現,因此樂曲的最後並非以歡樂收場,最後的樂音就像死亡的鐘聲般,並藏有開頭的旋律動機, 最後慢慢地、悄悄地結束。
28:57 浦朗克:《降 A 第三號大調間奏曲》
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簡約不失幽默、優雅而浪漫。
浦朗克一共創作三首間奏曲都是鋼琴小品,分別是 1934 年創作《兩首間奏曲》(Deux intermezzi),和 1943 年創作《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而晚期創作的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雖然較為短小之鋼琴作品,但旋律動人、各聲部分明,其中更充滿色彩豐富之和聲。
他的創作受到許多作曲家的影響,如德布西、史特拉汶斯基、薩悌等,浦朗克所寫的和聲雖仍屬調性音樂,但已然跳脫傳統,他經常在和聲中加入和聲外音,如九和弦或九度音程,將和聲產生二度碰撞的關係,使作品帶有較為前衛之感。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
eusebius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探訪地點資料:
1.橄欖山Mount of Olives/Mount Olivet是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的一座山,得名於滿山的油橄欖樹。在山腳有客西馬尼園和萬國教堂,據說耶穌經常和門徒們在此聚會,耶穌最後也在此被羅馬人抓捕,是老城外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聖經上許多重要事件發生在橄欖山。耶穌在人生的最後一周來到耶路撒冷,每天翻越橄欖山進入聖殿教導人,聖經記載了許多耶穌在橄欖山的事跡和言論。橄欖山在西元四世紀起就有許多修道院和教堂,許多基督徒朝聖者來此訪問。西元70年,羅馬軍隊第十軍團在橄欖山紮營,圍攻耶路撒冷,摧毀了聖殿和耶路撒冷。在撒迦利亞書中,說到橄欖山將是c。因此,猶太人總是希望埋葬在橄欖山,從聖經時代直到今天,橄欖山一直是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墓地。山上估計有15萬個墓穴,其中包括包括撒迦利亞(在此說預言的先知)、押沙龍、和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許多猶太教拉比。從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到1967年六日戰爭,橄欖山被約旦國占領,橄欖山猶太墓地受到嚴重破壞,約旦人墓碑修築道路和軍用廁所,其中有不少墓碑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六日戰爭後,以色列人盡最大努力修復猶太墓地。山頂上有一個阿拉伯人社區At-Tur。《聖經》中首次提到橄欖山,是押沙龍叛亂時,大衛王從耶路撒冷逃出,蒙頭赤腳上了橄欖山。在《舊約聖經》中另外只有一處提到橄欖山,就是在《撒迦利亞書》14章4節。不過,《列王紀上》11:7、《列王紀下》 23:13 、《尼希米記》 8:15 、《以西結書》 11:23 也都隱晦地提到了橄欖山。《新約聖經》頻繁地提到橄欖山:《馬太福音》21:1、 26:30 等。在聖經時代,從耶路撒冷到伯大尼的道路經過該山,耶穌曾站在橄欖山上為耶路撒冷悲嘆。耶穌在橄欖山上度過了很多時間,教導他的門徒並且說預言,每天晚上回到橄欖山住宿,在他被出賣的那一夜也是如此。
2.耶穌升天小堂(Chapel of the Ascension)位於耶路撒冷舊城以東的橄欖山山頂,基督徒和穆斯林都相信基督在此升天。升天小堂為八角形建築,中間為升天石,據說上面有耶穌升天時留下的右腳腳印,基督徒將其作為耶穌留在地上最後的痕跡加以崇拜。升天小堂最早建於約AD390年,614年被波斯薩珊王朝的軍隊摧毀。1152年左右,十字軍重建了露天的八角形升天小堂。1187年,薩拉丁征服耶路撒冷,將這座建築改為清真寺,並給它增加了一個穹頂。由於來訪者絕大多數為基督徒,作為妥協和善意的姿態,2年後薩拉丁在旁邊另建一座清真寺供穆斯林使用。現在,小堂仍由穆斯林控制,但是允許基督徒可以在每年的耶穌升天節來小堂慶祝,但是需要象徵性的收費。天主教會可以在小堂內慶祝,而東方教會只能在庭院內慶祝。俄羅斯東正教會在橄欖山頂也有一個升天修道院。
3.主禱文教堂,天主教又譯天主經堂Church of the Pater Noster是位於耶路撒冷橄欖山的一座法國天主教教堂,傳統認為這是耶穌教導《主禱文(天主經)》的地點。目前的教堂興建在4世紀康斯坦丁一世所建的紀念耶穌升天的教堂的原址。他的母親海倫納太后將其命名為門徒教堂。2世紀的約翰行傳提到橄欖山的一個洞穴與耶穌的教導有關,但並非只與主禱文有關。614年,波斯人摧毀了這座教堂。1106年,十字軍在其廢墟上建造了一座小堂,1152年丹麥主教捐款建成了一座正式教堂,他本人也安葬在教堂內。這時教堂已經完全完全與教導天主經有關。十字軍時期的教堂在1187年耶路撒冷圍城戰期間嚴重受損,到1345年被拋棄,成為廢墟。1851年,4世紀教堂剩下的石塊出售,用作約沙法谷的墓碑。19世紀後期,法國圖爾韋涅公主買下這地段,尋找早期朝聖者提到的洞穴。1868年,她模仿義大利比薩的原型建造修道院,1872年成立了加爾默羅會修道院。1910年在修道院下面發現洞穴,於是修道院遷到附近,1915年開始重建拜占庭式教堂。這座教堂仍未完成。仿造4世紀的拜占庭教堂已經部分重建,尺寸與原作相同。教堂是無頂的,有台階通往洞穴,那裡是一些基督徒相信耶穌向他的門徒預言耶路撒冷被毀和耶穌再臨的地點。不幸的是,1910年發現洞穴時,它已經部分倒塌。教堂的南門左側是鑲嵌馬賽克的洗禮池。該修道院是歐洲風格,刻有100多種不同語言的主禱文。修道院右邊的路通往俄國升天教堂和拜占庭墓地教堂,一些亞美尼亞馬賽克保存在一個小型博物館內。
4.馬可樓,又名晚餐樓Cenacle/Upper Room是新約中許多事件的發生地點:
• 最後的晚餐;
• 耶穌為門徒洗腳
• 耶穌復活後顯現
• 耶穌升天後,門徒在此聚集禱告
• 選出馬提亞為使徒
• 在五旬節,聖靈澆灌在門徒身上
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 "第一座基督教堂。” Catholic Encyclopedia: Jerusalem (A.D. 71-1099): "During the first Christian centuries the church at this place was the centre of Christianity in Jerusalem, "Holy and glorious Sion, mother of all churches" (Intercession in "St. James' Liturgy", ed. Brightman, p. 54). Certainly no spot in Christendom can be more venerable than the place of the Last Supper, which became the first Christian church."
5.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又譯為主哭耶京泣堂,是一個天主教教堂,位於橄欖山,正對著耶路撒冷老城。Dominus Flevit從拉丁語翻譯意為「上帝哭了」,教堂形狀似一顆淚珠象徵耶穌的眼淚。根據《路加福音》第19章,耶穌走向耶路撒冷的時候,震驚於第二聖殿的美麗,並預測其將來的毀滅和猶太人的離散,當眾哀哭。主泣教堂是耶路撒冷最新的教會之一,位於一個古老的遺蹟之上。在施工期間,聖殿考古學家發掘出的文物可以追溯到迦南時期,並發現第二聖殿和拜占庭時代的古墓。直到十字軍東征時代之前,耶穌哭泣的位置沒有記號。1953年,在圍牆的修建過程中,工人發掘出古墓。因此該地點被深入挖掘,被發掘出的古墓從晚青銅時代到迦南期間,並發現公元前136年到公元300年的一座公墓。公墓跨越兩個不同的時期,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陵墓風格。現在的教堂建於1953年至1955年。設計師為安東尼•巴盧奇。巴盧奇在20世紀上半世紀設計了一些神龕和教堂,在耶路撒冷有很多他的其他作品,如萬國教堂、荊冕堂等。
6.客西馬尼園意為「榨油機」,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 可能是由於當時此處種植了許多橄欖樹。根據新約聖經和基督教傳統,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根據路加福音 22:43 –44的記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客西馬尼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的地方。此外,東正教傳統上認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馬利亞 (耶穌的母親)的地方。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山下汲淪谷,今天位於耶路撒冷市內。客西馬尼園是早期基督徒朝聖的焦點。333年,匿名的「波爾多朝聖者」前來拜訪,他的Itinerarium 是基督徒前往聖地朝聖留下的最早記載。在他的Onomasticon,,Eusebius of Caesarea記載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腳下」,又說「信徒習慣於前往此處禱告」。
7.萬國教堂就位於客西馬尼園。614年,古教堂被薩珊王朝摧毀,十字軍重建了教堂,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在橄欖山上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Maria Magdalene教堂 with 獨特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拜占庭/俄羅斯風格),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他的母親而興建。馬可福音( 14:32 )稱為「一個地方」;約翰福音 (18:1)稱為「一個園子」。
8.雞鳴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位於耶路撒冷城外錫安山的東坡。這座教堂是紀念彼得在雞叫兩次以前三次否認耶穌。據信此處是大祭司該亞法的府邸,彼得否認耶穌事件的發生地點。457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拜占庭小堂,但是在1010年被穆斯林入侵者所毀。1102年十字軍重建小堂,並使用今天名稱。耶路撒冷陷落以後它再度淪為廢墟,直到1931年才重建。屋頂塑有金色公雞。教堂入口處的停車場高於教堂地面。在院子裡是一個描繪否認事件的雕像,描繪了公雞、婦女和羅馬士兵。碑文是聖經經節:「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入口兩側的鍛鐵門刻有聖經題材的浮雕。巨大的五彩色鑲嵌畫描繪新約人物。面對入口是耶穌被綁,在該亞法府邸受審,右側是耶穌和十二使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左側是彼得,穿著教宗的衣服。天花板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型視窗,五彩斑斕。苦路十四站列在牆上,有簡單的十字架標記。
8.耶路撒冷(Jerusalem)位於猶太山區(Judean Mountains),海拔700-800米,東臨汲淪谷(Kidron Valley),南面和西面被欣嫩谷(Hinnom Valley)環抱。這裡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共38億人(2013年資料)仰慕的聖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城市。對基督徒來說,這裡是耶穌受死、埋葬和復活的地方,基督教會的發祥地,被聖經提到過653次。對猶太人來說,這裡是神所賜應許之地的心臟,聖王大衛的首都,曾是聖殿與約櫃的所在。穆斯林則相信這裡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登霄的地點。近年來的人口增長將耶路撒冷的邊界遠遠地推移到了城牆之外。截至2011年,耶路撒冷總人口80萬1千,其中猶太人占62%,穆斯林35%,基督徒2%,1%為其它宗教或無信仰。然而令幾十億人魂牽夢繞的,卻仍只是在城牆之內面積0.9平方公里的老城。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古老並持續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比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洛陽(建于夏朝,西元前2070年)還早700多年,於1981年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耶路撒冷老城及周邊。老城根據居民組成分為四個城區:基督徒區、穆斯林區、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粗黃線為城牆的位置。根據猶太傳統,耶路撒冷原名撒冷(Salem),意為和平、平安,但在過去的五千年中,和平在這聖城中卻常常是短暫的。
eusebius 在 Eusebius of Caesarea and His Reader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r. Michael Hollerich presents the Fall 2021 New Frontiers in Theology lecture.Known as the “Father of Church History,” Eusebius was bishop ... ... <看更多>
eusebius 在 Eusebius Church History Book 1 (dramatize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Eusebius. Church history. Book 1. This is LibriVox recording and is in public domain. CLICK LINKS BELOW TO ACCESS THE DESIRED CHAPT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