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救援👉https://aishalove.com/bYEV5
👩🍼媽媽累了就躺在沙發上陪小孩玩
🛋還好有桃樂絲L型沙發神求援
🧋🍩吃吃喝喝玩樂都在上沙發輕鬆自在
🔹懶人的天堂-桃樂絲涼感布沙發
🔹想怎麼坐就怎麼坐,坐深隨你調
🔹沙發一秒變沙發床,舒適又好躺
🔹個性機能全方位,時尚零距離
👉沙發尺吋:285*105*95cm 貴妃:190cm
📌輕鬆客製化
1.尺吋:任何SIZE皆可訂製
2.材質:可換布料:有貓抓布、貓抓皮...現場有更多選擇
3.顏色:顏色眾多,自由搭配居家風格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8:00
👉週六、週日10:00-18:00
☎電話 : 0800-266-883
官網:https://www.aisha.com.tw
🌎google Map:搜尋〔愛莎家居〕
👉LINE客服:http://line.naver.jp/ti/p/~@zta7959m
🏭展示地點 : 新北市樹林區西圳街2段80巷5弄14號 (方便停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10的網紅Nicole Yu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rika & Vicki 公主????都開始大啦! 真的需要放手俾她們自主學習?, ??♀讓她們學懂自己處理安排事情! ???小學階段真的很多不同活動, 例如補習、興趣班都要出外, 媽媽一個人照顧兩位公主的行程, 難免會相撞,又會擔心小朋友安全為先⚠咁點算呢???♀ ?近來Nicole就俾...
google map方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曼谷吃喝玩樂應有盡有,但畢竟在都市裡,可以消耗至少半天的戶外景點還是比較少,凱倫泰泰都會建議往曼谷的外圍跑,有些地方,一天來回都很值得前往,今天想要介紹各位的這個地方是我們家的愛,一個不論親子,情侶,或是一群好朋友都適合的😍絕美佔地,也是許多泰國人週末會前往的景點,下次來一定要把這裡納入進去!
這個絕美的景點叫做 DUBUA CAFE,簡單來說Du的泰文是 “看”,而Bua就是 “蓮花,主要是這邊的入口處是用一大片各種顏色的蓮花來當造景,這個地方位於佛統 Nakorn Pathom,距離曼谷市中心大約1-1.5個小時的車程,是許多曼谷人週末必前往的🤩熱門景點之一。
凱倫泰泰已經去了Dubua無數次了,去到已算是自己的自家後院😅,因疫情的關係,需要出門透氣時,就會選擇往戶外郊區跑,畢竟環抱著大自然,人口密度也比較沒那麼高,流個汗,散個步,心情也會好許多。
Dubua會說是可以耗盡一整天的景點是因為它整個佔地就有大約8.6公頃,非常可觀😱,裡面的設施老少咸宜,應有盡有,處處都可以拍上好幾張的美美照片。
餐飲的部份,裡面共有兩間餐廳,四間咖啡廳,還有一些小攤販,所以中餐跟下午茶都可以在裡面方便的解決,口味上也都很令人滿意,食材新鮮👍,價格也很親民,是在曼谷市區無法享用到的價格,而每個咖啡廳所提供的餐點也都不太同,可以看個人喜好下去挑選!
Dubua裡頭主要一個吸引客人前往的就是他們有非常多的小動物,不論您能想到的農場動物🐂,各種鳥類🦜,甚至連浣熊🦝,狐獴,還有梅花鹿全部都有,真的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景點,簡直就是一個小動物園來著,這也所以為何許多家長都會帶他們小朋友去那邊放風。
裡面的動物算半開放式,都有付費的飼料可以為牠們,相當的有趣,尤其是他們的🐇兔子區更是驚人,開放式的空間可以讓遊客進去跟著兔子一起相處,如果想要坐在裡面庭院享用點心跟著兔子玩也都是一個選擇!
Dubua也都會有自家商品在園區內販售,也會有外面的攤販進來擺攤,價格都很親民,所以就算今天不打算吃裡面的餐廳,也有很多小吃的選擇可以購買,不論是坐在他們家的花園裡,或是在湖邊享用,都非常的優閒合適💯。
這裡因為佔地大,所以園區裡還有腳踏車還有小孩的三輪車可以租借,門口甚至都有行動不便的輪椅可以使用,讓不想要走路的民眾也都可以用園區裡的交通工具代步,算是非常的貼心🥰。
Dubua裡頭有一大片不同顏色的蓮花池,他們還提供了天鵝船讓有興趣的民眾踩,邊踩還不時會有鴨游在您的身旁,被高高的松樹和綠油油的草皮環抱著,整個景象超優美的!
☝️☝️☝️☝️☝️重點來了…
Dubua是沒有入場費,也就是想要進來這裡完全不用收門票費!!😍
加上剛剛上面所提到的設施,例如各式園區內的代步交通工具,天鵝船,完全也都是免費,實在是個非常佛心又沒有壓力的景點,泰泰個人覺得老闆真的是非常的用心,把整個園區規畫得很好👍,各項設施和動物區都維護得很不錯!
要離開Dubua之前,別忘了到他的門口去買個他們自家的伴手禮回去,個人非常推薦他們的蒜香吐司🍞,甜中帶鹹,但蒜頭味非常的濃郁好吃,買一袋還送他們的購物袋!!
🖼🖼 Dubua 占地真的很大,凱倫泰泰就用一系列的照片來讓大家更了解這裏面的環境!
⏰⏰Dubua 營業時間為:
星期二到五09.00-18.00
六日和假日09.00-19.00
每週一公休
🌎🌎Google Map: https://goo.gl/maps/36VjiJnnRe2VUQku5
❣️❣️溫馨提醒:
👉因疫情關係,裡面兩間餐廳平日只有一間每天都開,另一間只有開假日和周末,周末小攤販也會比較多,平日較為安靜(疫情過後都會正常的營業)
👉裡面小動物多,又有蓮花池,佔地又大,所以如果有帶小朋友來,請隨時看好您的小孩,避免意外發生。
👉Dubua門口有開一間最近非常夯,曼谷需要排隊的 Croffle Studio(在佛統起家),所以建議可以在離開之前一定要來買來試試,咖啡廳裡面很好拍。
(Croffle可鬆餅= Croissant可頌+ Waffle鬆餅)
👉 這一篇文章個人最愛的照片是最後一張,要記得看到後面!!
👉還沒有追蹤凱倫泰泰的Instagram (IG),快去追蹤起來,有更多不一樣的泰國美食和介紹!
www.instagram.com/karen.the.foodie
🟪🟪🟪
ติดต่องาน
Potential Collaborations/Work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google map方位 在 聽說荷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天龍人在荷蘭國】
荷蘭昨天居然下起好久不見的大雪,而且未來十天大概都會維持零下十度的天氣,我本人已經至少有五年沒有看過這麼厚的,走在雪中雖然有些費力,但真的挺美的。❄️☃️⛄️
也不意外的,這場雪讓本來就體弱多病的荷蘭火車直接全國停駛快兩天,所以你說有這樣的交通條件,荷蘭 #在家工作 的選擇能不彈性嗎?😆
話說前幾周去公司,遇到住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同事 John,因為他最近剛好賣舊房又買新房,我們聊了一下荷蘭這幾年很火熱的房市話題。雖然我在阿姆住過幾年也一直在阿姆工作,但對阿姆西邊一直不是很熟,只記得一些火車大站的名字,剛好最近有朋友想在阿姆買房問我火車S站環境,我多年前印象不是很好但不是很確定,就順便問問荷蘭同事看法。
於是靠著 Google Map 他跟我指了指,就我目測(?),他目前居住處跟S站其實不遠,所以跟我說了幾個要注意的方位,不然S站是還好,後來一陣亂聊後我突然問他:
我:「那為什麼你喜歡住在火車S站那裏?」
原本滿臉笑容的同事,突然正色嚴肅問我~
John:「誰跟你說我喜歡S站的?」
我:「你剛剛指的那個地方不就是在S站附近嗎?」
John:「是蠻近的,但那不一樣,我住在阿姆西邊 Amsterdam West(再次指地圖)。」
那感覺就好像明明他住在信義區,我卻誤會成他住隔壁的萬華區(萬華區朋友請不要打我,這只是舉例,感情不要放太重),雖然都在台北,但認知地位不同,所以他有點不爽。😆
後來幾次遇到他,我都忍不住揶揄叫他「那個住在阿姆西邊的John」,雖然欠揍但他總是滿意微笑回應。😆
如果你有常看我的文章,應該有看過幾篇,我寫過有些荷蘭人工作也是很注重薪水等外在條件的,尤其是白領階級。跟新朋友認識也會去問對方工作,不一定要有錢,但會去問居住地甚至談吐內容與教育程度(盡量WO碩士程度比較好),這些都可以了,就是嗜好跟興趣了,交朋友也是蠻像看履歷與面試篩選過程。😆
人都是愛比較,也喜歡被覺得高級,即便是社會主義下的荷蘭國,天龍人的天龍腦也是常碰到。
這是我在荷蘭職場多年觀察看到的潛規則,雖然善良重要,職業也應該不分貴賤,但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的,即便荷蘭也一樣,參考看看嚕~
google map方位 在 Nicole Yu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Erika & Vicki 公主????都開始大啦!
真的需要放手俾她們自主學習?,
??♀讓她們學懂自己處理安排事情!
???小學階段真的很多不同活動,
例如補習、興趣班都要出外,
媽媽一個人照顧兩位公主的行程,
難免會相撞,又會擔心小朋友安全為先⚠咁點算呢???♀
?近來Nicole就俾左意隻dokiPal呢款兒童智能手錶俾她們,
多方位保障小朋友安全啦!?
內置鏡頭提供雙向視像通話功能,
可以隨時致電,打破隔膜、
加強溝通及增進親子感情添。
�?dokiPal手錶支援Nano SIM卡,
內置精準智能定位,揉合了GPS, Cellular 及 WiFi 技術,
能提供準確定位!?
✨家長可透過劃定「安全區域」,
確保小朋友在指定範圍內活動
子女不在範圍內時會收到通知,
能時刻確保他們的安全。✨
⚠若小朋友遇上緊急情況,
他們只需長按dokiPal手錶側面的「SOS」按鈕3秒,
系統會發出 即時SOS 求救通知、小朋友當前定位資料及
60秒環境聲錄音給預設的聯絡人。?
家長能在收到訊息後致電小朋友查詢他的情況或代為報警求助。
✈除可在本地使用外,dokiPal手錶同時支援漫遊功能,
透過電訊商的漫遊服務,可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使用。
在中國時可以切換至「PRC」模式,
由Google Map轉為高德地圖,提高定位精準度,
????一家大小跨國遊就更放心?。
♥dokiPal手錶內建立「健康追蹤」功能,
紀錄行走距離??♀、步數及卡路里。
鼓勵小朋友養成運動習慣 ??♂,保持活潑與健康。
⭕另外dokiPal手錶設有指定的聯絡名單、應用程式及網站過濾⛔,
保護小朋友遠離不當資訊❌,比使用智能手機更令家長放心。
➖➖➖➖➖➖➖➖➖➖➖➖➖➖➖
dokiPal主要功能:
● 即時準確定位追蹤,保障小朋友安全
● 漫遊功能方便跨國使用
● 同時採用Google Map及高德地圖,迎合 不同區域需要
● 多種通訊途徑:雙向視訊通話、語音通話、語音及文字訊息
● 健康追蹤功能鼓勵小朋友養成運動習慣
● 高達IP68防水防塵及採用康寧玻璃(Corning Gorilla Glass),加強耐用度
● dokiPal手錶可連續使用36至48小時
● 200 萬像素鏡頭
➖➖➖➖➖➖➖➖➖➖➖➖➖➖➖
dokiPal現於SmarTone,CSL,豐澤及J-Select等各大零售商及電訊商有售,
配色方面備有晴天藍及繽紛紅兩款以供選購。
而依家係7月31號之前, 上返以下呢條LINK, 就可以用9折買dokiPal 手錶啦:
https://www.doki.com/discount/NICOLE10
Doki Technologies 香港
#dokitechk
#dokiPal
#hongkongmoms
#香港媽媽
#hkmama
#hongkongmami
#育兒
#全職媽媽
#hkmommyblogger
#hkparents
google map方位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旅行的旅行] 「#慈眼傍觀」,江戶城的風水大師:慈眼大師—天海的墓所 / 李長潔 🏯 🌑
.
如果你跟我一樣宅,可能有玩過《#戰國BASARA3》,裡頭出現了一名陰沉灰黯的角色,叫做「#天海」,這個角色代替了同樣擁有巨量陰影面積的「#明智光秀」,他們的絕招也很類似,總之就是令人陷入黑洞般的陰鬱恐怖。這個電玩裡的闇黑角色—天海,在史實上也是個奇怪的存在,因此有「怪僧」之名。維基百科上,他的出生日期還是問號,並且活了108年,更傳說他就是明智光秀的化身,輔助德川家康一統天下。
.
■ #江戶城的風水大師
.
或許你知道,平安京(京都)充滿著各種風水設計,像是以四象方位的概念來穩定京城,或是用鬼門封的設計來排除晦氣。在幕府時代,由德川家康所打造的江戶城(東京),一樣也是有著嚴密的風水設計,如五色不動尊、鬼門封等除魔機制,而這些設計思考(?),就是天海的構想。
.
天海,全名 #南光坊天海,諡號 #慈眼大師,《戰國BASARA 3》裡的「慈眼傍觀」技能就是這麼來的。事實上,天海18歲時赴比叡山學習,為天台宗僧人,1607年受德川家康之命,再建比叡山,成為當時宗教界中的權威者。慈眼大師在佛學上似乎並無太卓越的創見,我們比較少在日本佛學史中提到他;但他則在幕府政治與佛教制度上則有相當的影響力(宇高良哲,2007)。
.
■ #天海的影響力
.
像是「#創建寬永寺」、「#復興比叡山」、「#復興日光山」、「#再興天台宗寺院」、「#教學振興」、「#彙整佛教經典大藏經」,建立江戶時代天台宗之關鍵傳教地位。在政治上,他推動「#赦免運動」,並在「#幕間斡旋」,更是「#歷代將軍之師」。最終,他將德川家康神格化為「#東照大權現」,讓君與神無法分割,成為貫穿江戶時代的精神核心。這些就是慈眼大師手段高明之處(菅原信海,1956)。(#日本的佛教大師好像都是很強的CEO吼)
.
■ #天海長眠之地
.
這次「旅行的旅行」專題來到日光,原本是想要探討日光的觀光產業規畫,但沒想到還是回到我的老主題,日光的東照宮等地方,充滿著奇幻色彩,尤其在慈眼大師的傳奇故事下,更顯魔異。
.
就在前往二荒山神社的路上,不小心在google map上找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景點,#就是慈眼大師天海之墓所—慈眼堂。正著迷於南光坊天海的我,馬上丟棄隊友,自己往叉路走去,用小跑步的方式,進入山中。十幾分鐘後,到達慈眼堂。
.
■ #荒廢十年以上的墓所
.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慈眼堂原本與家光的大猶院、輪王寺和二荒山神社為鄰,可見其重要的地位。不過,原先從輪王寺可以直接到達的階梯老廢損毀,所以我需要繞一大圈爬個小山才能到達天海長眠之處。(另有一說是,慈眼大師墓所位於中禪寺湖的上野島)
.
的確已經荒廢的慈眼堂非常地安靜,從資料上來看,至少10年前此處就已經廢止。寺院內青苔滿佈,充滿仛寂之意,中堂後方的五輪塔就是慈眼大師的墓,而中庭左方的墓園,則祀供日光輪王寺的歷屆住持。這裡原本也藏有慈眼大師蒐集彙編的漢字活字版大藏經—《#天海藏》,以收於寶物館內珍藏。
.
這裡可以算是觀光熱點中的秘境,有時候,秘境的珍貴不在於美麗動人的景觀,也有可能是,某地方有著豐富卻又不為人知、不被重視的意義脈絡。然後在一個突如其來的時刻,你會深深被它吸引。
_
_
#參考文獻:
.
1. 宇高良哲. (2007). 南光坊天海の書籍蒐集について (福田亮成先生古稀記念 密教理趣の宇宙). 智山学報, 56, 111-136.
2. 菅原信海. (1956). 慈眼大師天海の神道について. 宗教研究=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シュウキョウ ケンキュウ, 26-28.
google map方位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