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et上市 智聯服務搶攻資通訊技術系統整合的商機
2021年疫情出乎預期未能休止,也使得在家工作、遠距教學與電競娛樂等需求不墜,推升PC相關的產業動能,宏碁集團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此次專訪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先生,以及智聯服務(Acer Synergy Tech)韓政達總經理,探詢以資通訊技術為主的系統整合商業模式,同時提供客戶在空間場域運用的建置實力。
智聯服務成立於2017年,前身是宏碁的新竹分公司,長期深耕台灣半導體產業客戶,是宏碁集團組織的第三波改造的關鍵要角之一,並於2020年底完成上櫃掛牌,登上台灣資本市場的舞台,其所看到的市場在於企業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以及跨領域合作的風潮方興未艾之際,對於網路建置、維運和IT服務的需求正排山倒海而來,大多數的企業要培養足夠的資訊人才實在力有未逮,因此讓系統整合外包服務商找到重要的利基,智聯的出線呈現以資通訊技術為核心的專業系統整合公司正開始嶄露頭角,也成功創造出自身的價值。
2020年也是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開端,居家上班所推動的視訊會議系統成為各方角逐的重點市場,考量到資訊安全與長期營運成本的要求,宏碁集團投注資源走入內部自行開發的道路,sMeet的視訊會議系統於焉誕生,施振榮受訪時特別強調sMeet的「s」就是指Security,安全性是視訊會議系統最重要的考量,他從系統開始研發時就一直參與實際的測試,這段期間由他主持的多項會議更幾乎是天天使用sMeet,一直到產品經一年多的完整測試後,終於決定2021年要正式上市。
打造「巨架構微服務」的整合平台
施振榮探究國內軟體產業的發展,認為軟體公司要擺脫小打小鬧的格局,一定要走向國際市場,做B2B的生意模式是台灣產業界的基本宿命,因為台灣本地消費市場規模太小,軟體的成功要能夠容易複製以造成數量上的取勝,他所看重的是sMeet做為資通訊基礎架構的水平整合平台的商機,隨著多樣化的智慧型應用的大量開發與創造,搭配台灣的硬體優勢相輔相成,打造出「巨架構微服務」的整合平台,這個商機值得台灣廠商好好珍惜。
宏碁集團歷經要「分」才會拚的階段,在1990年代,集團內的大型硬體製造子公司分拆獨立,各自努力於品牌與製造的國際競爭與征途上,但是今天需要回頭來看所謂要「合」才能贏的機會,過去電子製造與代工的利潤捉襟見肘只有3~4%,今天透過軟體系統的整合後,他認為新型態的軟硬體系統整合的商機浮現,拜少量多樣化的趨勢之賜,勢必推升軟體所驅動的資通訊系統整合的獲利模式。
以施振榮的角度來看,集團內的戰將們要從各司其職與各擅勝場的角色上,一起揪團打國際盃,這才可以看到成功的契機,他提出「新微笑曲線」的概念,即是跨領域合作,共創價值,而軟體做為資通訊系統整合的平台正充滿著新的商機,以下是他的趨勢專訪。
Q1:您如何看待台灣科技產業進入軟體的挑戰?台灣的軟體公司要如何經營才能成功?
施:說到台灣軟體產業的挑戰,軟體的成功的關鍵是要憑藉著規模與數量的加乘效益與實力,我在80年代擔任台北巿電腦公會理事長時,台灣的軟體產業隨著電腦硬體設備進入台灣時就已經起步,早期的軟體公司是以軟體系統整合(SI)的概念為主,起步時與當年的硬體產業所面對的挑戰不相上下,但是因一直無法發揮數量與規模上的效益,所以營運比較辛苦,如同當年全球最大的軟體服務公司為例,也是異常艱辛;就我的觀察,當年以軟體廠商來做系統整合為主的服務,比不上以硬體為主的系統整合商來的吃香,但是今天有機會看到翻轉的契機了。
軟體成功的兩大推力是規模與國際化的能力
鑒於軟體產業的辛苦,早期我在1990年代的初期任台北市電腦公會的理事時,因為重視軟體的潛力發展,所以特別在電腦展中提供免費的攤位給軟體公司來參展,做為一種軟體產品展示與國際化的推展,那時候很清楚的知道,台灣市場不夠大,客觀條件不足,軟體要能夠成功有兩大關鍵的力量,首先需要借助電腦硬體的規模經濟,再者就是讓軟體能國際化的兩個主要的推動力量,目前在台灣幾個重要的軟體廠商的成功經驗,也看到初期採用與PC一起搭售組合(Bundle)的策略提供成功的關鍵,大批量與消費者重複使用的經驗,促成軟體成功的機制。
我認為電腦的硬體系統是一個載具的概念,台灣因為硬體製造的實力堅強而容易進入國際領域競爭,國際級的軟體巨擘實力強勁,但是一談到硬體的載具,那一定會找台灣來合作,所以我們的軟體企業除非在某些特定領域,否則一般都會避開硬碰硬的對決競爭,因此宏碁選的軟體發展策略是不去妨礙硬體生意的發展實力,而是找到可以展現整合硬體優勢的軟體商機,這個新領域中我看到台灣進入的強項在於工程師技術與台灣健保醫療系統所帶來的優勢。
展望未來,面對國際分工與趨於複雜化的現實,為了掌握未來的機會,一個具備彈性功能、成本優勢,以服務為導向的生意模式,加上探索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製造,以及智慧城鄉等應用,我預測獲利三成、四成的新事業體會快速應運而生。
Q2:今天宏碁如何在軟體市場上找到發展的契機?
施:宏碁的轉型過程中,我們認為諸如sMeet等軟體的發展機會,首先就是先制定出廣泛(Universal)的產品規格,可以藉由大小通吃與兼容並蓄的產品規劃能力,做出能與最多的硬體相搭配,我從2013年重回宏碁的時候,就推動宏碁大舉朝向通訊與智慧醫療兩大主流的方向來推動宏碁務實的市場發展轉型,當中智慧醫療靠的是跨領域的整合,而通訊則是靠軟體整合。
通訊與智慧醫療市場是宏碁所看到的美好未來
首先,通訊系統與軟體息息相關,舉凡主流的數位交換機與VOIP等系統都是用電腦與軟體所搭建而成,今天用軟體來定義一切是電腦產業的大勢所趨,過去以類比訊號為主的PBX系統承受從電腦與整合軟體所帶來的強大市場壓力,智聯的sMeet是先整合視訊的功能,接續也會將語音訊號加以整合在內,這也是為了進入通訊系統的起手式,所以宏碁朝下一世代的通訊系統發展是早已經確定。
sMeet視訊會議軟體的最佳賣點就是安全性的要求,兼具使用雲架構(Cloud Based)或內部部署(On-Premise)的架構來滿足不同的安全性的需求,這也整合宏碁過去發展BYOC自建雲服務的寶貴經驗,不斷探索使用筆記型電腦等級的系統來搭建一個私有雲系統的可能,分散式網路還是有小而美的實用性上的好處,再者,sMeet使用上也兼顧企業內部高敏感性機密的視訊會議需求,以及同仁商務差旅在外的視訊會議方便性之需,所以我的sMeet提供兩種不同的雲端網路的配置,來提供我做到隨時隨地參與視訊會議,也可以在緊密安全性下進行企業內的重要會議。
Q3:您如何看待sMeet所打造的商業模式的變革?
施:宏碁集團在陳俊聖執行長上任後積極轉型,針對旗下各主要事業做了較為明顯的區分,希望商用市場能夠靠著旗下各個小虎分進合擊,組成了以商用布局為主的宏碁聯合艦隊之姿,透過產業下游的系統整合服務,將上游的品牌產品也一起打進終端應用的客戶群,這也是智聯目前正積極努力的方向。
開放sMeet的API模組 搭建新的產業合作的模式
這個專訪的第二部份是聚焦於sMeet的產品與市場的推廣動態。以下是智聯服務韓政達總經理的觀點。
Q4:請韓總經理說明一下sMeet的產品特點。
韓:sMeet是一個後疫情時代的產品,需要慎密的商業模式以滿足遠距應用的需求,由於市面上視訊會議軟體競爭非常劇烈,sMeet在產品面需要具備後發先至的優點,最主要的利基點就是善用雲架構打造三個產品的優勢,第一,資訊安全的優勢,因為使用宏碁BYOC的私有雲技術,兼顧頻寬與資訊加密的優勢,讓企業保持高度的資安防護的能力,而且在架構上的成本非常具有優勢,降低導入成本。
第二,4K高畫質影像品質,拜私有雲技術之賜,充足的頻寬可以讓企業內視訊會議使用4K解析度影像品質,大幅提高與會者的使用者體驗,第三,容易使用,在PC上善用以瀏覽器為主的方便性,雖然手機仍需要App下載,但是整個使用介面簡單明瞭,無需訓練課程就可以使用。
為了打造更多的使用範例,針對疫情肆虐下的日常,目前sMeet團隊為台灣上市櫃公司打造董事會專屬sMeet視訊會議系統,而且完全依照證管會的法規要求所設計的專屬應用,再者,從大量的sMeet場域實地測試的經驗中,目前已經有許多新的使用範例正在運行,相關的應用也有更多的產業殷切的探詢,尋思為了讓sMeet能夠成為更多重要應用的關鍵溝通工具,目前已經著手制定彈性sMeet的API軟體模組,整合到不同專業系統中,讓更多的產業可以從中得到最大的效益,搭建新的產業合作的模式,強化以服務為導向的企業文化的貫徹。
Q5:請韓總經理說明一下sMeet的市場發展動態與上市的計畫。
韓:智聯是宏碁集團的新群龍計劃的一個企業內部創業的成果,雖然現在資本額不大,但是在宏碁集團的大家庭下,分享宏碁集團的重要的資產,也就是Acer的品牌價值,以及集團下的重要的人脈與人才的資源,以我親身經歷而言,於2021年初,智聯參與競標一個北歐國家的漁業公司的業務案,由於充分獲得Acer歐洲辦公室的協助,迅速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舉打敗日本電信巨擘的競爭者,做到小蝦米打敗大鯨魚的致勝成果,取得成功。
有了這個初試啼聲的成功之後,我們積極利用sMeet的API來進行產業界的垂直整合應用的發展,目前瞄準包括銀行的線上開戶系統,甚至是大專院校或專業訓練單位的線上教學系統等新的嘗試,都讓sMeet在新興應用上創造商機,在國際市場上,透過宏碁集團在當地公司地協助,持續串連集團優勢資源,瞄準重要的營收貢獻產業,目前智聯是sMeet全球代理商,負責行銷與提供在地化服務的任務,目前已經在美國設立子公司,並陸續在北美各州成立區域型辦公室,並期盼進一步朝向一家國際服務公司前進,把好的人才推向全世界,走向全球。
pc based教學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動語音辨識ASR #人機介面HMI #汽車電子 #機器學習ML #深度神經網路DNN #主動降噪ANC
【「聽X說」經濟學,駕到!】
Podcast、Clubhouse 的勢起,標誌著音訊應用的新風向~~~但更值得留意的是,語音互聯網正在成形!另一方面,由於比觸控直觀&安全,聲控亦躋身人機介面 (HMI) 主流。
受惠於機器學習 (ML) 演算法的日新月異,語音辨識還能控制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和車內環境,雜訊 (噪聲) 消除和個性化音訊亦越發受到關注。車載語音四大趨勢現蹤,維護飛安也用得著!
語音辨識也走進醫療診斷&健康輔具領域,助聽器是顯著例子;邊緣 AI 模式可確保為每種環境中的每個人優化聲音,對配戴口罩的聽障者助益尤大。另一方面,為改善遠距工作與線上教學 PC-based 設備的音訊/視訊通話效果,杜比 (Dolby) 在原有音效 (Audio) 之外,也發佈「語音」(Voice) 工具……。
延伸閱讀:
《雙向開講,「語音互聯網」成形》
http://www.compotechasia.com/a/feature/2021/0205/47109.html
#樂金LG #亞馬遜Amazon #谷歌Google #蘋果Apple #紐安斯通訊NuanceCommunications #賽倫斯Cerence #蔚來汽車NIO #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 #飛亞特FIAT #索尼Sony #德州儀器TI #PCM6260-Q1 #VOICI專案 #聯想Lenovo #ThinkPadX1 #TDK
pc based教學 在 豹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見(2451) - 全球第七大記憶體模組廠】
◎ 創見為全球第七大記憶體模組廠,客戶以工業電腦品牌廠為主:
根據集邦科技2019年9月報告顯示,創見為世界第七大的記憶體模組廠,於工控SSD市場也是第七大的廠商(附件一),企業客戶以事欣、立端、廣錠等台系工業電腦廠商為主,2019年產品組合中,工控產品佔45%,消費型FLASH佔19%,策略性產品佔21%,標準型DRAM佔15%。(附件二)
◎ 利基型產品介紹:工控及策略性產品皆使用NAND FLASH較多:
工控產品每年貢獻40%左右營收,為最高占比的產品別,主要銷售工業用SSD、工業用Flash、工業用記憶卡和工業用DRAM模組,由於SSD的毛利最高,目前SSD佔工控的占比最大;策略性產品則是創見近5年積極開發的新利基領域,每年占20%左右營收,有販售蘋果電腦相容的SSD、擴充卡及DRAM模組等升級方案,也有賣穿戴式攝影機、讀卡機及行車記錄器,其中最打入市場的是蘋果的升級方案和行車記錄器,而穿戴式攝影機和行車紀錄器內部也配有創見品牌的記憶卡;不論是工控還是策略性產品,銷量最佳的都是SSD產品,也使得創見於利基領域的NAND FLASH需求遠高於DRAM。
◎ 利基型產品獲利特性:工控接單穩定,策略性產品受景氣影響獲利表現:
工控產品受產業循環影響較小,需求增幅穩定,需求年複合成長率在6%左右,創見長年投注30%~40%的產能,工控毛利率也維持在30%~40%左右,為創見兼具「單量穩定」、「高報酬率」的利基板塊;策略性產品則佔約10%的產能,毛利率在20%~35%上下震盪,時好時壞的獲利表現與該年的「產業景氣」有很大的關係。(附件三)
◎ 以2018年產業景氣反轉情況為例:
2018年開始,NAND FLASH的現貨價起跌(附件四),跌幅至2019年下半年始收斂,創見身兼記憶體銷售商(策略性)和產品製造商(工控)的不同角色定位,2018年兩樣利基型產品的表現雖然皆有下滑,但下滑幅度卻有明顯不同;(附件五)
工控客戶屬性皆為長期穩定配合,長期的合作關係讓創見得以精準的調整當年度的工控產能配給,因此2018年工控產品的稼動率仍維持99%的高檔,與客戶長期穩定配合的特性也讓訂單的量價皆是提早至少1個季度就決定,備貨天期較長,因此即使2017下半年NAND FLASH採購的成本高,卻不影響2018上半年的訂單獲利表現,因為創見於2017下半年即和客戶約定價格(2018上半年的訂單);下半年訂單的部分,即使工控客戶要求降價,創見也受惠於上半年採購的成本價較低,下半年出產造成的毛利減損偏低,故工控這塊在2018年的毛利表現僅微幅下降2%;
創見於策略性產品的定位是「記憶體銷售商」,由於推出的各產品市佔仍偏低,企業客戶的比例較低,更大一部分是直面消費者,和消費型Flash產品客戶屬性相同,相較工控大量穩定的企業訂單屬性,公司內部在策略性這塊並不能很精準的規劃來年的產能,造成產業景氣好時,2017年稼動率可以接近90%,毛利率逼近35%,2018年景氣轉差時,稼動率跌至80%,毛利率下探至20%,而由於直面消費者,單一客戶訂單量小、下單時間分散的特性,使得公司必須先備一定量的貨來應對需求,讓創見容易因旺季備貨量過多,淡季而有過多存貨的狀況(附件六),結果當2018年記憶體價格下跌,同樣直面消費者的競爭品牌商紛紛削價競爭,創見也採取相同作法,結果賣出的產品毛利明顯下滑,沒賣出的產品產生存貨跌價損失;
由2018年年報揭露訊息可見:2017、2018兩年間合計工控的銷量大於產量(附件七),消費型NAND FLASH 和標準型 DRAM受到記憶體需求疲軟影響,其中DRAM未銷掉的量高達4,000千片,而策略性未銷掉的量約400千片,占整體未銷掉產量的7%,但由於策略性產品的生產成本高昂,存貨跌價的幅度也大,2018年認列的存貨跌價損失為51,259千元台幣(附件八),其中至少7%應為策略性所導致。
◎ 2019年產業低潮下營收下降,毛利卻不降反升:
創見2019年營收雖因產業因素下降,年減23%,但毛利率逆勢上升2.9%(附件九),來到22.9%,主要原因是創見於NAND FLASH的使用量遠高於DRAM,而2018年NAND FLASH原廠就開始消庫存,使得2019年NAND FLASH與DRAM相比庫存水位較低,價格跌幅也更快收斂,創見產品跌價壓力舒緩同時,公司也積極處理呆滯存貨,並認列50,326千元的回升利益(附件十),加上高毛利的工控及策略性產品的佔比提升,使得創見獲利表現優於產業平均。
◎ 疫情拖累2020年第一季表現:
受疫情影響,創見第一季營收32.21億元,年減12.48%,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終端消費市場仍疲,第二是網通應用的貢獻不如預期,最後是工控客戶拉貨力道趨緩,依原因做分述:
1. 終端消費市場疲弱:由於創見的消費性產品(消費型Flash和策略性產品)大部分直接對口終端消費者,在市況仍未完全好轉情況下,銷售量仍在低檔。
2. 網通應用的貢獻不如預期:3月起產業復工後,遠端工作需求的確有帶動伺服器廠商向記憶體廠商拉貨,然而創見於網通的客戶佈局不如威剛、宇瞻,使得創見目前仍未明顯受惠於這波伺服器的熱潮。
3. 工控客戶拉貨力道趨緩:由於工控的客戶主要銷往美國、中國,唯今年美國及中國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兩大國,客戶表示目前受到兩國防疫管制措施影響,基本盤的投票機、零售業者的訂單量下滑,反而是醫療注入急單需求,但跟往年比較也僅接近持平,記憶體的原料存貨尚足,造成工控客戶拉貨的力道趨緩。
(附件十一、十二)
◎ 工控 - 除基本盤需求釋出外,博弈機台換機潮,國防、醫療專案帶動拉貨潮:
如前面所述,工控需求一直是創見獲利穩定成長的板塊,唯今年美國及中國兩大工業電腦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客戶出貨至當地業者的難度過高,加上當地業者營業趨緩,造成工控的基本盤需求第一季出現遞延的狀況,但客戶也反應自第二季起,除了疫情帶來的醫療急單外,已經有各國政府開出的國防專案需求,而醫療專案也因疫情不穩定性仍存在,性質多由專案轉為長單,對於全年營收都會有貢獻,至於博弈機需求的部分,由於疫情下各國政府標案延遲的狀況下,預期自5月起博弈專案訂單量才會有明顯增長,客戶預估這波在博弈機大量導入PC-based控制技術的新機型有機會引領新一輪的換機潮;總的來說,工控客戶的接單在第二季已經有好轉的現象,加上市場推估換機潮發生可能性高,工控客戶向創見拉貨的力道將會轉強。
◎ 小結:
展望2020年,儘管第一季工控需求隨美中兩大國疫情管制下遞延,但第二季起工控各應用標案釋出,工控客戶向創見拉貨力道將轉強。
◎ 補充:
使用豹投資PRO,可以清楚地看到圖表化的財務數值,其中個股頁面中有提供三種分析功能,財務、籌碼及技術分析,而從財務分析的財務比率圖可以發現,創見致力於發展利基型的產品,像是銷售佔比40%的工控產品,其毛利率都維持在30%以上,以及銷售比重20%的策略性商品,毛利率也是不低於20%,因此,創見的毛利率能維持在20%~30%之間,高於產業2~3倍,而營益率更是比同業高出5~7倍,獲利能力出眾。另外,再看到股利概況圖,創見賺的錢多也盡量回饋給股東,近幾年的殖利率都沒有低於5%,幾乎介於6~7%,展現出不錯的配息能力。
(附件十三、十四、十五)
(附註資料補充在下圖)
👉更多創見的個股資訊:https://pse.is/RV5RQ
投資實戰教學—從選股工具看懂籌碼分析(6月假日場)
2020-06-13(六) 15:00 ~ 16:30
👉快來報名!https://pse.is/RRDZ9
📊免費體驗多元的投資指標、數據分析
→ 前往豹投資FREE:https://www.above.tw
🎯專業的台股投資工具,開放免費試用30天!
→ 立即申請試用豹投資PRO:https://vip.above.tw/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