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ach:量化跑步技術的另一種進路】
1Coach是一家由熱愛運動的計算機工程師和生物力學工程師團隊所研發的跑步效率和受傷風險評估系統。去年十一月,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系徐強教授,帶了好幾位主要研發團隊特地從深圳前來廣州找我討論跑步技術,當時就覺得他們很用心,令人印象深刻。
直到今天,他們的軟硬體系統都完成了,前陣子我也有機會進行測試。它主要有兩個感測器,需要綁在膝蓋下緣處(見圖),而且每次檢測前都要進行校正(校正很簡單)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廠商把感測器設計在膝蓋下方,很特別,也很疑惑,「這測得出什麼東西?」
但一測完,再研究 1Coach APP上所呈現的數據,立刻就懂了它為什麼要固定在膝蓋下方,的確有很多應用空間。裡頭有許多很有意思的數據分析,下面先簡單分享一下MAX SAS。
MAX SAS的原文是Max Shank Angle at Swing,意指擺盪期的小腿與矢狀軸(Sagittal axis)所形成的最大夾角。若MAX SAS大於180度代表,小腿勾起來時已超過水平面。APP上的數據說明中顯示:菁英馬拉松跑者可以全程維持大於220度。
Ⓞ優秀跑者的指標:
* 慢跑時應該要大於160度。
* 中等速度時在180~200度之間。
* 高速時會大於200度。
Ⓞ角度並非愈大愈好,因為過度上拉過度無助於速度,反而會浪費能量。1Coach為每個配速都設置了上限,超過上限即為提拉過度,評分會降低:
* 6:30~7:00 /km → 上限170度
* 6:00~6:30 /km → 上限190度
* 5:30~6:00 /km → 上限200度
* 5:00~5:30 /km → 上限205度
* 4:30~5:00 /km → 上限210度
* 4:00~4:30 /km → 上限215度
那速度比4:00 /km 更快的菁英跑者呢?
以我手邊留存的一位跑姿極為優美,5000米PB為13:47秒的日本頂尖跑者的數據來看,他在跑3:00/km配速時的MAX SAS是223度( = 360度 -下圖中的137度)。
我認為這個數據很有意思,連結上Pose Method中「拉起」的概念,也唯有把感測器裝在小腿上才能量化「拉的幅度」。在跑者從1區配速提升到3區配速階段,技術優秀的跑者當落下角度變大時,步頻變化不大,而是會增加拉起的幅度,但到底拉起多少,一般很難量化。不過透過1Coach 的 MAX SAS 似乎就可以量化速度跟拉起之間的關係了。
從菁英馬拉松跑者的MAX SAS可以全程維持大於220度的結論來看,拉起腳掌所需的柔軟度→活動度就變得至關重要,因為沒有活動度就不可能長期使MAX SAS維持大於220度,那等同於掉速。當然,這個結論是推論出來的,不過這個1Coach這個裝備已可以找許多受試者在長跑中來驗證速度跟拉起角度之間的關係。
Search
sagittal中文 在 Sagittal Craniosynostosis Surgery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When the spaces between the bones of a baby's skull, called sutures, close too early, it may affect the skull's shap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