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騰騰的快訊 📍 恭喜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雄激素剝奪治療與失智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s 刊登!
⠀⠀
👉 第一眼很重要,要讓 editor不排斥。
⠀⠀
決定文章會不會被接受的最重要兩位角色,就是 editor 與 reviewer。如何讓 editor 一看到自己投稿的文章就覺得驚艷,進而提高讓文章獲得 revision 的機率,首重是文章要有好的 pattern,相關內容可以參考昭慶醫師的上課內容。
⠀⠀
吳昭慶醫師是神經外科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之 editor,他在臨床研究寫作的心法跟寫法,再三強調文章 pattern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很仔細的著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詢,或是直接報名《#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大幅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如何與 reviewer 進行攻防
⠀⠀
第一,要看懂 reviewer 所提出的問題,並且切中要領的回答。偶爾會遇到猛一看,完全看不懂 reviewer 的問題,此時建議與研究團隊的成員共同來閱讀,一起解析 reviewer 的提問,集思廣益正確解答題目,可以獲得很大的效果。在這部分,切記不要答非所問,牛頭不對馬嘴,會讓 reviewer 留下不好的印象,加重追問我們同一個問題。
⠀⠀
第二,有禮貌且不卑不亢地回答,有禮地一一回答 reviewer 提問,讓 reviewer 感受到我們表達出的誠意與態度,建立起基本互信的基礎。接著仔細地回答各項提問,讓 reviewer 知道我們很了解自己的研究長處與短處,能夠通盤來解答相關問題。
⠀⠀
第三,誠實以報,總有些時候會遇到 reviewer 的提問窒礙難行,無法達到的情況。此時,切忌不要任何建議都不採納,直接用文字跟 reviewer 吵架,這樣可能會導致文章 reject 的命運。可以試著以溝通的方式。
⠀⠀
第四,response to reviewer 的文字檔案排版力求清晰、工整、易讀,讓 reviewer 能將整個頁面容易閱讀,看得輕鬆,reviewer 也越容易滿意我們的回覆,給予我們 accept。⠀⠀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這堂課將與你分享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SCI 天天有,學術起步要趁早,錯過再等明年!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ci journal查詢」的推薦目錄:
- 關於sci journal查詢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ci journal查詢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ci journal查詢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ci journal查詢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ci journal查詢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ci journal查詢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ci journal查詢 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查找期刊排名[臺大圖書館HELP講堂 ... 的評價
sci journal查詢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由於這是我第一篇 SCI 投稿論文,一開始完全不知道從何開始,新思惟《#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的教學,讓我理解產出論文的流程,能夠按部就班一步步將成果用符合國際期刊的形式完成。
⠀
⠀
🎉 恭喜 🎉 陳沛甫醫師團隊,關於麻醉患者拔管參數,與神經肌肉阻斷的關聯研究,以致編者信形式,獲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刊登!
⠀
⠀
▌ 運用課程所學,選對統計方式就不難。
⠀
即使資料都收集好了,要如何用適當的統計方法呈現也是個問題。還好,在新思惟的課堂中,有教導各種資料類型可以用的統計方法,讓我很快就能選定適當的幾個統計方法來使用。在這研究中,我們試過許多種統計方法,比較哪個更能支持我們回答研究的問題,讓自己的數據能夠說出最好的故事。
⠀
另外,如何使用統計軟體,產出符合國際期刊需求的圖片,這部分也很令人傷腦筋。好在新思惟課堂上皆有實作過,當場能在老師手把手的教導下,完成一張張表達清楚又精美的統計圖表。這次使用 MedCalc 產出論文使用的各種圖表,過程中完全沒有遇到障礙,並且能夠依據上課的建議,修改圖片及格式讓專業度大幅上升。
⠀
新思惟真的是很認真教學和經營的高品質團隊,在初發論文的摸索過程中,很感謝有遇到這樣專業的協助。未來的論文發表,也會因此而更有經驗,知道怎麼有效率地寫出國際期刊目標讀者會想看的文章。
⠀
⠀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 PubMed 查詢頁與 Google 查詢頁,展示出我們的深度與廣度。
⠀
⠀
▌ 問:這個課程適合初學者嗎?
⠀
答:適合。新思惟的研究課程,特別加強「從 0 到 1」的研究新手部分,但依然保留新思惟課程的「雅俗共賞」特色,許多內容,即使已經有 5 篇 SCI 經驗的人,都會覺得有趣。我們過去的課程,初學者來都非常滿意;即使傑出學者如 #登過外科第一名期刊的、#超過100篇的、#登過Science的學者們 來上,也都有所收穫。
⠀
⠀
🚩疫情會過去,論文技能會留下。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才是自己的。
sci journal查詢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 intern 時,跟了一個教授等級的老師:「這個案例不錯,你下週整理一下,在 meeting 中報告,然後整理成 case report 拿去投稿。」
被餵了一個寫 case report 的機會,對我這個從來沒有寫作經驗,也沒在學生時期跟過實驗室的小 intern 來說,內心澎湃之感不可言喻。
卯起來就開始整理 case presentation、著手查詢相關 paper,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參考別人寫的 case report),寫一個「我自以為的」case report 樣貌。
等到寫出來要投稿才發現,原來很多教授希望我投的期刊,不收 case report 了!
在面臨龐大的挫折感之下,這個 case report 也就這樣被擱著,沒有後續好一陣子,直到進入專科才發覺,原來不管是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都會被論文追殺,沒有 paper 就沒有未來。
課程中對於寫作的種種技巧,以及菜鳥易犯的錯誤,一字一句都打入我心坎,原來我的寫作順序根本完全相反,核心理念也完全不正確。
課中詳細講解文章架構、用字、邏輯、及排版,雖然上課主要以 original article 為例,但對於其他文體也是非常有幫助,回家馬上抄個十遍,把重點印入腦海裡。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快訊] 張譽耀醫師團隊,以糞便測試預測潰瘍性大腸炎黏膜癒合狀況之研究,獲 PeerJ 刊登!
[快訊] 陳建翰醫師團隊,關於減重手術後,以評分系統預測半年後體重下降幅度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快訊] 梁宗榮醫師團隊,關於胃造口管在更換時錯位之個案報告,獲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刊登!
[快訊] 劉文智醫師團隊,報告兩例嚴重膝蓋外傷併發感染並重建成功之個案,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Hong Kong) 刊登!
[快訊] 李紹榕醫師團隊,關於混合式手術醫師作為微創時代的心臟手術主力之致編者信,獲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刊登!
2019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517 篇論文發表!
#論文破蛋80人
#38位為住院醫師或實見習醫師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課後學員傑出榮耀
.2020 年 7 月 PubMed(SCI),共有 62 篇!
.2020 年 6 月 PubMed(SCI),共有 61 篇!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 課後學員分享
跑出統計圖表,資深長輩也能充滿鬥志及成就感!
(長庚大學 王穎筠 研究生)
七年醫學訓練沒搞懂的事,新思惟一天傳授。
(台中榮民總醫院 教學部 紀柏亦 醫師)
論文就是與世界的學者深度對話
(基隆長庚 心臟科 陳韋翔 醫師)
PGY 就來參加,超前部署寫作能力。
(成大醫院 不分科 黃品宜 醫師)
讓學術上的進度,不再原地踏步。
(亞東醫院 陳柏安 醫師)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sci journal查詢 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查找期刊排名[臺大圖書館HELP講堂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