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活動】泡在水中就不會中暑?
⭐平日少曬太陽的上班族要注意
⭐別得意忘形記得要休息
#星期二提升正能量
水上活動提防中暑
夏天當然不能錯過水上活動,不少人以為身處海中心、泡在海水裡就不會中暑,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如果水面被太陽照射過久,水溫高於體溫,體熱便不易散退。加上游泳運動量高,體溫持續上升,上水後繼續受太陽照射,不及時補充水份及降溫,就有機會中暑。
進行水上活動時要量力而為,遇有任何不適例如頭暈、頭痛、噁心、四肢無力等情況,要立即到陰涼處休息,用濕毛巾擦拭身體或搧風,飲水或運動飲品補充水份,如症狀持續要就醫治理。
水上活動防中暑小貼士:
- 避開中午陽光最猛烈的時間活動
- 穿著防曬及透氣衣物
- 運動前先飲用適量水份
- 每隔20分鐘,補充約100-200毫升水份,亦可趁機休息
- 避免飲用茶、咖啡、酒精飲品等加速身體排水的飲料
- 身體不適、睡眠不足、身體虛弱情況下都不宜進行戶外活動
留言或按讚👍🏻支持一下我們吧!❤️ 歡迎 Follow 我們獲得更多養生資訊。
Prevent getting a heat stroke doing water sports
Water sports are popular during summer. Many people think they can avoid a heat stroke in the water, but this is actually a misconception. When being overly exposed to the sun while being in the water, our body cannot dissipate heat easily because the water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ur body. If we do not hydrate our body in time, we might develop a heatstroke.
We need to know our limits when carrying out water sports. When we experience headache, dizziness and nauseousness, or when our limbs turn weak, we should immediately take a rest under the shad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wipe our body with a wet towel, fan ourselves, and drink water or isotonic beverages to rehydrate our body. If the condition persists, we must seek medical treatment.
Tips to prevent heat stroke during watersports:
-Avoid going out at noon as the sun is at its peak
-Wear clothes that are made from breathable fabrics and can protect you from the sun
-Drink sufficient water before carrying out any activity
-Take a break to rehydrate the body by drinking 100-200ml every 20 minutes
-Avoid drinking tea, coffee, and alcoholic beverages, as they are diuretic in nature
-Avoid water sports when we did not sleep well the night before or not feeling well on the day itself
Comment below or like 👍🏻 this post to support us. ❤️ Follow us for more healthy living tips.
#男 #女 #我疲憊 #頭暈 #頭痛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睡不好 #台語影片 睡前看個電視,越看越激動,越看越焦慮,到了睡覺時間,反而心驚驚更睡不好;有些人還會說,其實我晚上也沒有睡不好,就是會一直跑廁所,這樣的睡眠品質真的好嗎?今天就讓培樺和宜婷教教大家,如果有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處理,可以讓我們可以睡得跟豬一樣好呢? #身為驕傲的台灣囝仔 ...
stroke游泳 在 蔡蔡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前教中文時,學生主要來自日本,所以對於寫漢字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不過非漢字圈地區的學生,漢字就真的是異世界的文字了🥴。
有些學生希望「只學聽說+拼音」就好,對於認讀漢字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使用過華語書籍的老師應該都知道,書本到後面會把文章分成漢字、拼音兩部分,而有時文法練習的句子甚至就把拼音拿掉了;就算老師自編教材,真的都是純拼音,但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招牌、菜單、電視節目,一樣全部都是漢字,所以如果只學拼音,很容易學到一個程度就卡住了。
想想為什麼這些學生會沒意願學漢字?原因主要就是難度很高吧! 有許多同音不同字(比如: 師詩失濕施),也有許多長得很像的字(比如: 隻雙/住往/在左)。為了讓學生能感受到漢字的魅力,以及讓日後學習比較順利,我會在剛開始上課時和學生說: 我們先學拼音就好,但是我會和你介紹「可愛簡單」的字!
什麼是可愛簡單的字呢?就是筆劃少的字和象形字啦😆 所以「人、女、子、車、一、山」等等的字就很好入手,再搭配介紹常見的部首及組合結構,當學生可以認讀一些些字的時候,那個成就感真的會爆棚!!!
過了幾堂課後,便近一步詢問: 有沒有哪些出現頻率很高的字,你已經在無形中記得了?這時學生應該會說「你、我、是、的、嗎」這類的字,這時再大大鼓勵學生就好(畢竟是他自己默默學會的嘛~~~)
等到大概進入第五課過後,學生對漢字比較不害怕了、看到後面的課文也認命了(咦?),就可以介紹筆畫,試著讓學生跟著寫寫看,近一步消除心中的檻😆 我也很喜歡想一些故事或連結,幫助學生記得這個字的長相......
好:一個女生+一個男生=good
風:外面的輪廓像披風
游泳:兩個字的左邊都有水,所以就是在水裡的運動
冬:下面兩個點點是不是很像雪!
學:上面兩側是學校大樓,中間兩個叉叉是鐘,下面是學生要進入學校的畫面😂
(以上的故事都只是靠想像力編的,目的是讓學生認得這個字)
現在看到學生能自己獨立看整段文字,甚至看整篇文章,內心真的有種說不盡的感動啊~
以上教漢字順序的重點整理:
1. 95%拼音 + 5%簡單可愛的漢字
2. 介紹常見部首 + 組合結構
3. 請學生找出自己學會的字,並大大鼓勵
4. 介紹筆畫,鼓勵學生跟著寫寫看
5. 幫漢字想故事,方便日後看到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6. 學生不怕漢字了 👍
不錯的網站分享:
筆順網:
https://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characters.do?lang=zh_TW
漢字說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RpOVMcBg4&list=PL7p1hVQ2pMeWVu9nUbQgxUyEWbXag9jLh
stroke游泳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工肌肉重大突破登上《Science》,多國科學家聯合實現全新驅動機理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1 日 0:00 |
2021 年,機器人已經「成精」了,公然吵架、組團熱舞再也不是人類專屬。在許多人心裡,機器人還是僵硬、機械甚至冰冷,即便如此,技術日新月異,柔性機器人快速發展,我們對機器人的刻板印象也該打破了。
科學家設計的軟體機器人外形可謂五花八門,比如:
磁場驅動的軟體機器人,看上去像花瓣。
會奔跑、能游泳、能舉重物的「小獵豹」。
可用於軍事行動的隧道快速挖掘機器人。
其實,軟體機器人的設計往往與一種智慧材料有關:人工肌肉。最近這領域中國科學家聯合美、韓、澳等多國學者有了新突破。
相比傳統人工肌肉,這次設計出的人工肌肉有無毒、驅動頻率高(10Hz)、驅動電壓低(1V)、高比能量(0.73~3.5J/g)、高驅動應變(3.85~18.6%)、高能量密度(高達 8.17W/g)特性。
奈米碳管線為何物?
2021 年 1 月 29 日,題為「Unipolar-Stroke, Electroosmotic-Pump Carbon Nanotube Yarn Muscles」(單極衝程、電滲泵奈米碳管線肌肉)的論文發表於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論文出自哈爾濱工業大學(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江蘇大學(智慧柔性機電研究所)、常州大學(江蘇省光伏科學與工程協同創新中心)、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南韓漢陽大學、首爾大學、澳洲臥龍崗大學、迪肯大學等團隊。
論文題目有個看起來高深的詞「奈米碳管線」(Carbon nanotube yarns)。談研究細節前,先來解決一個問題:奈米碳管線為何物?
奈米碳管線源自奈米碳管,這是具特殊結構的一維量子材料,徑向尺寸為奈米量級、軸向尺寸為微米量級、管子兩端基本都有封口。外形上,它是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的數層同軸圓管,層與層之間的固定距離約 0.34 奈米,而圓管的直徑一般為 2~20 奈米。
據了解,奈米碳管為一維奈米材料,重量輕、有完美連接結構,因此有獨特力學、電學、化學性能。基於這些特性,奈米碳管線也應運而生。據字面意思可知,這是透過拉伸和鬆弛、碳基奈米管纖維製成的緊密絞合線。
不同於普通線,奈米碳管線其實是種超導體,還可當電池使用。早在 2011 年,德州大學就與美國企業展開合作,致力將奈米碳管線推向市場。
2017 年,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又研製出名為 Twistron 的奈米碳管線。
研究團隊的李娜博士受訪時表示:
這些線本質上是種超級電容器,但無需外加電源充電。因奈米碳管與電解質的化學電勢不同,當線浸入電解質時,一部分電荷會嵌入。線拉伸時,體積減小,使電荷相互靠近,電荷產生的電壓增高,從而獲得電能。
2014~2016 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生楚合濤至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接受訓練,正是自那時起,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課題組與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 Ray H. Baughman 教授課題組,開始了有關奈米碳管線人工肌肉的研究。
這次正是博士畢業生的楚合濤為論文共同作者之研究。
人工肌肉性能達到新突破
那麼,奈米碳管線和人工肌肉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論文介紹,滲透離子(不論正負)會影響著長度、直徑的變化,因此奈米碳管線可用作電化學致動器。據悉,奈米碳管線人工肌肉是典型的智慧材料,主要透過熱、電化學兩種方式驅動,兩種驅動方式有差別。
根據熱力學定律,熱驅動受卡諾循環效率(Circulation efficiency in Kano,一高溫熱源溫度 T1 和一低溫熱源溫度 T2 的簡單循環)制約──比電化學驅動能量轉換效率更高,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基於這點,研究團隊構建全固態肌肉(all-solid-state muscle)。透過向線滲透帶電聚合物,纖維開始部分膨脹,隨著離子損失長度會增加,增加肌肉的總衝程。
哈爾濱工業大學表示,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透過聚電解質功能化的策略,可達成人工肌肉智慧材料的「雙極」(Bipolar)驅動轉變為「單極」(Unipolar)驅動(如下圖),同時發現人工肌肉隨電容降低、驅動性能增強的反常現象(Scan Rate Enhanced Stroke,SRES)。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效果:
做到單一離子嵌入、嵌出的「單極」效應,解決「雙極」效應反向離子的嵌入、嵌出引起的性能降低問題,提高工作效率與能量密度等性能;
人工肌肉隨掃描速率增加,驅動性能增加,解決了傳統人工肌肉驅動性能的電容依賴性問題。
哈爾濱工業大學認為:
此重要突破解決了人工肌肉驅動性能的電容依賴性問題,為後續設計具有無毒、低驅動電壓的高性能驅動器提供新的理論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此突破在空間展開結構、仿生撲翼飛行器、可變形飛行器、水下機器人、柔性機器人、可穿戴外骨骼、醫療機器人等領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關於作者
早在 1990 年代初,哈爾濱工業大學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就確立智慧材料與結構的研究方向。哈工大在這領域的探索離不開一個名字──冷勁松。
冷勁松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複合材料專業,2004 年起擔任哈工大航天學院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教授、博班導師。
1992 年起,冷勁松就開始開展智慧材料系統和結構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慧材料系統和結構系統、光纖傳感器、結構健康監控、複合材料結構設計和工藝技術、可變翼飛行器、結構振動主動控制、光纖通訊和微波光電子器件、微機電系統等等。
另外,冷勁松也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 Nano Materials 擔任主編,《Smart Materials & Structures》和《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等國際雜誌擔任副主編。2006 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007 年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8 年當選歐洲科學院物理與工程學部外籍院士(Members of the Academia Europaea)。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正是冷勁松。
2020 年 3 月 4 日,冷勁松教授團隊與美國馬里蘭大學 Norman M. Wereley 教授團隊的共同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oft Robotics》,展示受象鼻啟發、可伸展/收縮的氣動人工肌肉基礎上設計的新型彎曲螺旋可伸展/收縮氣動人工肌肉(HE-PAMs / HC-PAMs)。
這次研究,將使團隊在人工肌肉方面的探索更深入。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2/11/unipolar-stroke-electroosmotic-pump-carbon-nanotube-yarn-muscles/
stroke游泳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睡不好 #台語影片 睡前看個電視,越看越激動,越看越焦慮,到了睡覺時間,反而心驚驚更睡不好;有些人還會說,其實我晚上也沒有睡不好,就是會一直跑廁所,這樣的睡眠品質真的好嗎?今天就讓培樺和宜婷教教大家,如果有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處理,可以讓我們可以睡得跟豬一樣好呢?
#身為驕傲的台灣囝仔 #神經嗨嗨台語影片系列 是神經很有事團隊為了,以台語為母語,及大齡族群製作的系列影片,我們希望透過「全台語解說,大字幕,放慢解說速度」這些細節的調整,將重要的身心健康價值,傳遞給需要的長輩和您,期待你的支持!🔜🔜 #分享給需要的人和長輩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為何夜間一直跑廁所?
🔸找出夜間頻尿的原因!
🔸改善淺眠與頻尿的方法!
#影片大綱
🔸夜間頻尿與睡不好的相關性:一般來說,晚上睡眠進入深眠時,膀胱體會放鬆,尿意感減少,讓我們減少半夜一直跑廁所的次數,但如果一個晚上起來兩次以上的廁所,就表示有頻尿的現象喔!
🔸夜間頻尿的原因:泌尿道問題如攝護腺肥大,內分泌系統的問題如糖尿病,或是睡前攝取過多水分都會造成頻尿的問題,除了上述,也可以觀察以下兩點:
▫末梢循環差:白天因為循環跟新陳代謝差,晚上平躺時,周邊水分及
血液會回流回心臟,這時候尿液就會變多,產生頻尿現象。
▫淺眠:大腦在深眠期會釋放一種抗利尿激素的賀爾蒙,使尿量減少、 尿液變濁,但如果一直處於淺眠狀態,賀爾蒙無法發揮作用,會使尿意感和尿量不斷生成,造成頻尿。
🔸改善頻尿與淺眠的四件事:
▫避免午後攝取咖啡因及睡前喝水。
▫睡前四小時避免宵夜。
▫睡前少用3C產品如手機、電視,可聽舒服的廣播或放鬆音樂。
▫適度淺傍晚前的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游泳,睡前可做緩和伸展運動或泡澡。
主講 :賴宜婷。 王培樺
內容腳本 :賴宜婷。王培樺
導演: 黃詠荃 。 汪雅惠
後製剪輯: 黃詠荃。謝劭玟 Festiva Hsieh
#腦科學 #台語 #神經嗨嗨 #神經科 #腦神經科 #失眠 #淺眠 #頻尿 #鄭淳予醫師 #神經很有事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stroke游泳 在 毆睨On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峇里島有很多風格的飯店,Villa是大多數人必排的住宿類型,如果你選擇了Villa,建議你一定要留時間,好好的享受Villa的設計跟美麗,發呆耍廢都好............就會發現這樣的時光,這樣的清靜有多珍貴!
‣烏布甘榜 The Kampung Ubud Villa
🍭峇里島蜜月旅行12天11夜 Bali Travel Information
░峇里島機票Bali flights
‣機票最低價https://bit.ly/336zScq
我們在這比價購買,雖然廉航便宜很多,但要花時間轉機,所以最後我們還是買直航班機;看到漂亮的價格盡快下手,我們就是因為猶豫太久,價格變高。
░住宿 Hotel
‣飯店最低價http://bit.ly/33VUwvq
訂房平台跟日期,每天價格都會浮動,所以我們在不同訂房網購買。
‣庫塔-庫塔海景精品假日酒店 kuta seaview boutique resort & spa https://bit.ly/2Kiql9G
‣北部-亞迪塔亞海灘假日酒店 Aditya Beach Resort https://bit.ly/2Kj8krL
‣庫塔-庫塔天堂飯店 kuta paradiso hotel https://bit.ly/336Cy9Y
‣烏布-甘榜烏布別墅 The Kampung Ubud Villa https://bit.ly/3372fYg
‣沙努-瓦圖吉姆瑪瑞士花園渡假村 Swiss-Belresort Watu Jimbar https://bit.ly/32ZixSK
‣藍夢島-薩馬達海灘俱樂部 Sammada Hotel & Beach Club (導遊代訂)
░印尼4G上網吃到飽SIM card
‣Grapari Telkomsel https://bit.ly/32ZvUlU
我們是在峇里島辦的,現場辦有外國人護照方案,便宜很多。但若比較謹慎,想先在台灣準備比較安心,可以看這個方案,我們也是辦Telkomsel這家的網路,很順暢。
░包車Hire a car with a driver
‣https://bit.ly/339radq
‣https://bit.ly/2KkFCa1
‣https://bit.ly/2KoHuid
‣https://bit.ly/2KqUbJo
我們是包車+中文導遊(門票、餐飲自理),路上資訊很多,這四個的價格跟論壇或部落格找到的價格差不多,大家可多比較看看!信任跟安全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把細節問清楚,不要把所有重點只放在價格,不要因為價格便宜,突然加錢或放鴿子、遲到狀況一大堆,讓你玩的興致都沒有還一肚子氣。如果有信任的人最好,如果沒有,想要有保障一點,可以考慮找KKDAY或KLOOK,感覺比較有保障一點吧,我覺得啦!(因為我日本很多行程都在KKDAY、KLOOK買,這是題外話),但細節還是要問清楚喔,譬如:
1. 以車計價(4人座汽車或9人座休旅車)?人頭計價?
2. 司機兼導遊同1人,或司機+導遊共2位?!
3. 中文與英文導遊費用怎麼算?
4. 一天都是10小時?超時會另外收費多少?怎麼算?
5. 地點太遠另外加價?!
6. 門票、餐飲自理?!
…等等,想到的都問清楚!!
░行程、門票Stroke、Ticket
我們是到當地或請導遊幫忙購買,所以沒有相關連結,但下面這些是跟我們行程比較類似的,供大家參考。
‣離島-藍夢島 Lembongan https://bit.ly/2KlRjNO
這很多人在問,終於看到KKDAY有推出跟我們的很像的行程(但還是有些不同,譬如應該是沒有海上日出,因為沒住藍夢島,細節要再問清楚喔,但已經是最類似的了。
‣南部庫塔 kuta-衝浪教學http://bit.ly/2KlmtET
這家是我去峇里島之前,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但因為當時想要愜意一點,不想時間抓太緊,所以就沒網路預約這家,而改到現場再找看看。如果想要先預約衝浪,要安全或保險一點可以參考這個資訊,但沒中文教學。
‣衝浪教學https://bit.ly/3329IaZ
這家也可以先預訂,大家多看看,一樣沒有中文教學。
‣北部-追海豚https://bit.ly/334q1UC
我們是找這種船去追海豚,他這方案還有另外加其他行程,大家參考或再多找找喔!
‣中部烏布-網紅盪鞦韆https://bit.ly/2Kk4TkP
這家是導遊帶我們去的,但沒購買的連結。
‣中部烏布-網紅盪鞦韆https://bit.ly/2KoESk3
如果有找導遊可以請導遊帶你去,或參考看看這方案,但他是有另外加其他行程喔!
‣東部-天空之門(詢問導遊)
🍭訂閱我們的頻道
‣毆睨http://bit.ly/2GFBYX9
‣毆帕http://bit.ly/2STsMmU
🍭更多毆睨請追蹤
‣FB https://www.facebook.com/onioni55555/
‣IG https://instagram.com/onioni55555
‣E-mail聯繫 onionioni55555@gmail.com
#飯店開箱 #The Kampung Ubud Villa #烏布甘榜 #Villa #峇里島Villa #Bali #峇里島 #巴厘岛 #蜜月旅行 #BALITRAVEL

stroke游泳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抗老逆齡 #腦科學 🧠🧠 歲月是把殺豬刀,為了對抗老化我們無所不用其極,花錢買保養品、吃膠原蛋白,但你知道抗老逆齡最重要的因子是「#端粒」嗎?你知道預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讓腦細胞不停再生?今天宜婷和雅惠用腦科學帶你解密端粒,讓你了解生活上CP值最高的抗老養腦小撇步!你一定要知道的凍齡腦科學!🔜🔜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細胞老化速率取決於端粒!
🔸如何定義老呢?
🔸端粒過短的危險性!
🔸壓力如何決定你端粒的長度?
🔸如何增加端粒長度來逆齡!
#影片大綱
🔸什麼是老呢? 00:21
▫外表看起來很老:皮膚老化、頭髮花白。
▫感覺自己年紀大:穿著老派。
▫自覺身體狀況不佳:疼痛纏身。
🔸為什麼端粒很重要 02:41 端粒位於人體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端粒就像保護套,保護染色體的完整性,人體細胞會不 停再生及死亡,維持細胞功能正常運作。隨著身體細胞分裂次數增多,染色體上的端粒會越來越短,端粒短到不能再短,就會失去保護染色體的作用,細胞將停止生長,進入老化或凋亡。
🔸端粒過短、細胞老化:失智、骨質疏鬆、糖尿病、癌症、中風比率提高。
🔸壓力與端粒長短有關係03:50
▫視壓力為威脅反應—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大腦產生壓力賀爾蒙、喘不過氣、腦霧→長期下身體無法正常放鬆,身體無法負荷,容易產生發炎、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視壓力為挑戰反應—血流到身體需要位置如腦部及心臟,身體產生正能量面對壓力→壓力解除後身體會放鬆獲得休息。
🔸如何增加端粒長度防止老化 05:36
▫睡眠:起床是否有清新感?
▫飲食:O:多吃食物原型、Omega-3食物、抗氧化食物如橄欖油、深綠色蔬菜、堅果類、酪梨等。X:加工食品、含糖食物。
▫運動:肌力訓練、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瑜珈。
TalkShow :賴宜婷。汪雅惠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導演:汪俐彣。楊筱薇
後製剪輯:汪俐彣。謝劭玟。賴通䇇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追蹤「神經很有事團隊」
🔹鄭淳予醫師:https://goo.gl/NSdFdL
🔹汪雅惠護理長:https://goo.gl/TkbTXg
🔹謝劭玟物理治療師:https://goo.gl/mzmcoe
🔹賴宜婷護理師:https://goo.gl/RM7gg9
🔹楊筱薇護理師:https://goo.gl/25KxZ9
🔹汪俐彣事務長:https://goo.gl/d22Aat
🔹賴通䇇視覺工程師:https://goo.gl/rXxuYe
#逆齡 #長生不老 #抗皺紋 #抗衰老 #抗腦霧 #不老神話 #長命百歲 #凍齡 #Telomere #長壽 #笹本恆子 #劉德華 #抗壓力 #端粒 #腦科學 #睡眠 #運動 #飲食 #神經很有事 #脫口秀 #疼痛 #失智 #神經很有事 #健忘失神 #鄭淳予醫師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