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2週年【7000港警高壓禁集會,港府以最高判處5年徒刑阻止集結;台灣線上紀念會集體默哀64秒;美國、德國、英國等地出現悼念活動】
今(4)日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2週年,香港警方以防止COVID-19疫情擴散為由,拒絕了「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以下簡稱支聯會)」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年度燭光悼念會的申請,並且派出7,000名警力在香港島各地戒備,防止民眾聚集。此外,港警在今天上午,以「宣傳或公布未經批准集結」的罪名逮捕了支聯會的副主席鄒幸彤。在港警多方面高壓的阻攔下,香港今年紀念六四的活動大幅減少。
晚間8點30分,有數百位民眾前往銅鑼灣附近,舉起自備的燭光、或以手機的手電筒表示悼念,但因為有民眾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現場戒備的員警舉起警告違反港版《國安法》的紫旗,驅趕聚集民眾離開現場。在香港各地,總共有9個教堂照香港教區在疫情下的規範、限制參加人數舉辦彌撒活動,但其中屯門贖世主堂舉辦六四悼念彌撒,遭到警方以違反限聚令為由,要求民眾離開。
雖然台灣疫情警戒升三級,無法舉辦超過10人的戶外活動,多個台灣的公民團體今晚仍以線上集會方式,號召民眾上網悼念六四。公民團體也在自由廣場上發起管控人數的小型獻花儀式,讓無法在港舉辦的六四悼念聚會,能在台灣延續。儘管颱風襲來,仍有民眾打扮成V怪客拉起「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民族自強,香港獨立」的橫幅,站立在自由廣場上,風雨無阻地紀念六四。
■跨世代港人的六四記憶
參加維園的燭光晚會,是不少跨世代港人每一年在六四這一天的重要儀式。
「以前去參加的時候,大家一起唱紀念歌曲,很感動,」2020年在台灣創立,致力於幫助在台港人的民間組織台灣香港協會創辦人、45歲的桑普回憶道。2020年4月在台北重啟銅鑼灣書店的店長、65歲的林榮基也是連續參與了十多年:「每一年晚上我在書店關門後,都會到維園走走,看到很多年輕人會聚在一起討論時事。」而2019年流亡到台灣、年齡30出頭的港人Railey說:「有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去參加,有時候我朋友也會跟我一起去。」
三位分別於2019年跟2020年來到台灣的香港人,接受《報導者》採訪時,憶起過往參加維園燭光晚會時的狀況,對比今年港府與港警嚴令禁止舉辦六四紀念會的現況,感到不勝唏噓。
1989年,從4月底一直到6月3日晚間和6月4日清晨,中國北京、成都等多個城市出現持續長達7週的民主運動,直到中共在6月4日當天出動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對天安門廣場上訴求民主改革的學生和民眾進行血腥鎮壓。從1990年開始,香港每年有數萬人聚集在香港島的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燭光晚會,悼念死難者並記憶六四事件,在香港的晚會,一直是世界各城市裡規模最大的活動。
過往,主辦單位「支聯會」會在現場播放天安門事件的紀錄片,也播放天安門母親們錄製的音檔,並邀請來自港台的藝人帶著群眾唱歌。2014年與2019年這兩年,參加集會人數甚至高達18萬人。
■1990年到2019年,維園紀念六四燭光在持續29年後,被港府禁止
但在2020年,香港警方首次以防疫為由,不同意舉辦燭光晚會,但仍有上萬民眾自發地身穿黑衣拿著燭光到場悼念。今(2021)年,香港警方同樣以防疫為理由,嚴令禁止民眾到維園參加晚會。保安局長李家超公開表示,任何人都不應該參加未經批准的集結,違反者最高可判處5年徒刑。
雖然港府嚴令要求港人不得前往維園、或是在任何地方舉辦多人集會,但仍有少數民眾在各地舉辦悼念活動。
中文大學的校園間在3日晚間出現「人民不會忘記」的黑色橫幅;4日下午2點,香港大學的學生會成員按照每年的傳統,洗刷了刻著遭到血腥鎮壓死難者面孔的雕塑作品「國殤之柱」,此作品的底座以紅字刻著「六四屠殺」的字樣,因此被視為是紀念六四的象徵;社會民主連線的成員則是在3點30分,於銅鑼灣設置攤位,擺放電子蠟燭,並拉起「香港人加油」跟「平反六四」的橫幅。
■港府手段盡出,《國安法》下悼念日益艱難
香港警方為了防止民眾前往維園集會,在下午2點30分左右,以封鎖線包圍維園的中央草原與足球場,不讓任何民眾進入,並且在靠近維園的銅鑼灣站與天后站部署警力、在維園附近截查民眾。下午5點左右,一位國中三年級、身穿黑衣的學生在維園附近遭到警方盤查,被搜出背包中帶有數排白色蠟燭,警方對他口頭警告後放行。
桑普說,從上週港警一連串的動作來看,港府早已決心要將抗爭的火苗撲滅於萌芽的階段,防止任何民眾集結的可能。
香港警方在5月27日,先是拒絕了支聯會5月30日「毋忘六四」遊行的申請;6月2日下午,支聯會設立的「六四紀念館」受到食物環境衛生署的人員調查後,港府以紀念館沒有申請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為由,暫時關閉紀念館。
而在今天上午8點左右,港警以違反《公安條例》第17A(1)(d)條,「涉嫌宣傳或公布未經批准集結」的罪名,逮捕了近期接受《路透社》等國外媒體採訪時,表示會以個人身分到維園點燭光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今天港府也在香港島各地部署了7,000名警力,防止民眾聚集。
2020年自發到維園悼念六四的前香港眾志祕書長黃之鋒,與前區議會議員岑敖暉、袁嘉蔚及梁凱晴等人,也在5月7日遭控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被判處4個月到10個月不等的刑期。
桑普認為,港府用盡辦法禁止港人紀念六四,試圖讓從1990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維持了29年的傳統消失。「香港不能辦但台灣可以辦,這讓台灣的地位愈來愈重要,」林榮基說。
■疫情嚴峻下,台灣公民團體仍串連各國人士線上演講,並集體悼念默哀64秒
台灣從5月中旬開始,因疫情擴散,全國警戒提升到第三級,過往民間組織會在自由廣場上舉辦的集會,今年縮小成為限制人數的獻花儀式。以「華人民主書院」為首的多個民間團體,今晚舉辦了「人權照亮民主,同行抵抗極權」的線上悼念晚會,並且邀請多位民意代表、立法院長游錫堃與NGO團體參加。日本、美國、英國、澳洲、德國、加拿大等國也有舉辦悼念活動。
從下午4點開始,在台北的自由廣場上以遮雨棚搭建的小型紀念場內,少數民眾陸續冒著彩雲颱風帶來的大雨到場獻花致意。線上直播的悼念活動則是在傍晚7點開始,陸續有來自流亡美國的中國維權人士、獲得英國政治庇護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等人到線上致詞。晚間8點9分的時候,線上直播參加者同時默哀64秒鐘。
「許多曾經在香港舉辦六四晚會的夥伴被捕入獄了,」華人民主書院倡議主任郭歷軒說,舉辦這個悼念會除了是對六四天安門的事件致敬之外,也是延續香港夥伴們他們無法在香港繼續的工作。
曾經參加過香港維園悼念會、也參加過台灣自由廣場六四活動的桑普觀察,台灣人紀念六四的規模一直都不大,人數頂多幾百到上千人,對於紀念六四並沒有太大的熱情。相反地,香港人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以後,對於六四中共血腥鎮壓民眾有了很大的共感。
■何桂藍獄中手記:「六四已從一份記憶,轉而成為對照」
目前仍在監獄裡受羈押的何桂藍,也在六四前夕,託友人把她的想法公開於個人Facebook上:「經歷過2019 ,對香港人而言,六四已從一份記憶,轉而成為對照。政權消除記憶之勢固然強橫,然而在思考如何將記憶承傳下去的同時,也必須要回答:當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切膚之痛(雖程度有別),六四記憶與香港本地的反抗之間,超越身分認同的紛爭以後,有著怎樣的連結?」
在2019年因為參加反送中運動流亡來台的Railey認為,在1989年發生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共用軍隊、坦克鎮壓群眾,2019年在香港反送中運動裡,港府是用警察跟黑幫來鎮壓。「歷史是會重演的,只是演員不一樣而已,」Railey希望,台灣人可以從這些歷史中了解到中共的真面目。
香港因為港警的高壓封鎖,讓民眾無法集會悼念。台灣則是因為疫情嚴峻與颱風來襲,讓大部分的活動都轉為線上舉辦。
林榮基、桑普與Railey三位來到台灣的港人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紀念六四。Railey在家中,打開電腦,觀看台灣民間團體舉辦的「人權照亮民主,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活動直播。桑普跟林榮基在下午不同的時間,前往自由廣場的遮雨棚獻花、向六四的死難者致意。「這次覺得特別有意義,香港現在禁止,這邊還可以參加,很珍貴,」林榮基說。(文/楊智強;攝影/劉貳龍、楊子磊、陳曉威)
#收聽Podcast
【六四特輯|我在天安門廣場上待了40天:一個台灣攝影記者的見證】https://bit.ly/3vPl1RW
#延伸閱讀
【槍口兩端的六四記憶──當解放軍與受難者在台灣相遇】https://bit.ly/3dvRh3i
【林慕蓮:中共對六四施展「遺忘術」,30年後人們挑戰的不是黨、是真相】https://bit.ly/3gp0VHJ
【被消失的3,584個關鍵字:六四這一天,牆內的人想說什麼?】https://bit.ly/3cr8CJi
【《未燒書》的時代餘燼:當我們站在六四清場前的天安門廣場】https://bit.ly/3gdxok9
#報導者 #香港 #台灣 #六四事件 #天安門事件 #悼念 #燭光晚會 #JuneFourth #Tiananme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
「tiananmen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ITA Sub】Flag-rising Ceremony in Tiananmen Square Beijing ... 的評價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30th Anniversary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tiananmen中文 在 最近的焦点很多包括王毅在国际上 - Facebook 的評價
tiananmen中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傍晚穿過廣場 ◎歐陽江河
我不知道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
從何而始,從何而終
有的人用一小時穿過廣場
有的人用一生——
早晨是孩子,傍晚已是垂暮之人
我不知道還要在夕光中走出多遠
才能停住腳步?
還要在夕光中眺望多久才能
閉上眼睛?
當高速行駛的汽車打開刺目的車燈
那些曾在一個明媚早晨穿過廣場的人
我從汽車的後視鏡看見過他們一閃即逝
的面孔
傍晚他們乘車離去
一個無人離去的地方不是廣場
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
離去的重新歸來
倒下的卻永遠倒下了
一種叫做石頭的東西
迅速地堆積、屹立
不像骨頭的生長需要一百年的時間
也不像骨頭那麼軟弱
每個廣場都有一個用石頭壘起來的
腦袋,使兩手空空的人們感到生存的
份量。以巨大的石頭腦袋去思考和仰望
對任何人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石頭的重量
減輕了人們肩上的責任、愛情和犧牲
或許人們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穿過廣場
張開手臂在四面來風中柔情地擁抱
但當黑夜降臨
雙手就變得沉重
唯一的發光體是腦袋裡的石頭
唯一刺向石頭的利劍悄然墜地
黑暗和寒冷在上升
廣場周圍的高層建築穿上了瓷和玻璃的時裝
一切變得矮小了。石頭的世界
在玻璃反射出來的世界中輕輕浮起
像是塗在孩子們作業本上的
一個隨時會被撕下來揉成一團的陰沉念頭
汽車疾駛而過,把流水的速度
傾瀉到有著鋼鐵筋骨的龐大混凝土製度中
賦予寂靜以喇叭的形狀
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汽車的後視鏡消失了
永遠消失了——
一個青春期的、初戀的、佈滿粉刺的廣場
一個從未在帳單和死亡通知書上出現的廣場
一個露出胸膛、挽起衣袖、紮緊腰帶
一個雙手使勁搓洗的帶補丁的廣場
一個通過年輕的血液流到身體之外
用舌頭去舔、用前額去下磕、用旗幟去覆蓋
的廣場
空想的、消失的、不復存在的廣場
像下了一夜的大雪在早晨停住
一種純潔而神秘的融化
在良心和眼睛裡交替閃耀
一部分成為叫做淚水的東西
另一部分在叫做石頭的東西里變得堅硬起來
石頭的世界崩潰了
一個軟組織的世界爬到高處
整個過程就像泉水從吸管離開礦物
進入密封的、蒸餾過的、有著精美包裝的空間
我乘坐高速電梯在雨天的傘柄裡上升
回到地面時,我看到雨傘一樣張開的
一座圓形餐廳在城市上空旋轉
像一頂從魔法變出來的帽子
它的尺寸並不適合
用石頭壘起來的巨人的腦袋
那些曾托起廣場的手臂放了下來
如今巨人僅靠一柄短劍來支撐
它會不會刺破什麼呢?比如,一場曾經有過的
從紙上掀起、在牆上張帖的脆弱革命?
從來沒有一種力量
能把兩個不同的世界長久地粘在一起
一個反复張帖的腦袋最終將被撕去
反复粉刷的牆壁
被露出大腿的混血女郎佔據了一半
另一半是頭髮再生、假肢安裝之類的誘人廣告
一輛嬰兒車靜靜地停在傍晚的廣場上
靜靜地,和這個快要發瘋的世界沒有關係
我猜嬰兒和落日之間的距離有一百年之遙
這是近乎無限的尺度,足以測量
穿過廣場所要經歷的一個幽閉時代有多麼漫長
對幽閉的普遍恐懼,使人們從各自的棲居
雲集廣場,把一生中的孤獨時刻變成熱烈的節日
但在棲居深處,在愛與死的默默的注目禮中
一個空無人蹟的影子廣場被珍藏著
象緊閉的懺悔室只屬於內心的秘密
是否穿越廣場之前必須穿越內心的黑暗
現在黑暗中最黑的兩個世界合為一體
堅硬的石頭腦袋被劈開
利劍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如果我能用被劈成兩半的神秘黑夜
去解釋一個雙腳踏在大地上的明媚早晨——
如果我能沿著灑滿晨曦的台階
去登上虛無之巔的巨人的肩膀
不是為了升起,而是為了隕落——
如果黃金鐫刻的銘文不是為了被傳頌
而是為了被抹去、被遺忘、被踐踏——
正如一個被踐踏的廣場遲早要落到踐踏者頭上
那些曾在一個明媚早晨穿過廣場的人
他們的黑色皮鞋也遲早要落到利劍之上
像必將落下的棺蓋落到棺材上那麼沉重
躺在裡面的不是我,也不是
行走在劍刃上的人
我沒想到這麼多人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
穿過廣場,避開孤獨和永生
他們是幽閉時代的倖存者
我沒想到他們會在傍晚時離去或倒下
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不是廣場
一個無人站立的地方也不是
我曾是站著的嗎?還要站立多久?
畢竟我和那些倒下去的人一樣
從來不是一個永生者
-
◎作者簡介
歐陽江河,1956生於中國四川省,著名朦朧派詩人。現居北京,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駮校作家、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駐校作家。歐陽江河憑藉詩集《大是大非》榮膺名為第14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年度傑出作家。著有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誰去誰留》、《鳯凰》及詩論集《站在虛構這邊》等。其詩強調奇崛複雜及語言上的異質混成,以及個人經驗和公共現實的深度聯繫。
-
◎小編一尾賞析
八零年代的文化熱和群起的學生運動在反思文革中興起,改革開放造成香港、臺灣、歐美與世界瞬間匯入這塊赤色的神州大陸,然而一切在六四後成為一個巨大的時間斷裂,在那時寫作是險阻,當代中國書寫的某段不能直言的記憶,則要倚靠詩人的不在場才得以回憶。八九已逾三十年,在其國境之內已成為杯底的餘燼,難以在此浮現於群眾的視野中,現在八九像隻過短的杯匙,外界所見是杯匙上方擾動的水波,見到上方透徹的水層,底部愈加沉澱,總是看不清杯底所聚集的餘燼是否有被擾動的可能性?這個年份,在往後歷史的不斷疊加後構成我們對於當代中國論述的理解,亦開啟了九零後的詩歌論述。
來到本月的最後一首。就如同上一段那曖昧不明的開場白,面對歷史的創傷,詩歌語言的繞道而行,是詩人構築美學的方式,也是如何繞開歷史沈屙的技藝。〈傍晚穿過廣場〉寫於1990年9月18日,最早見於1991年的《現代詩》,正式發表於1993年《花城》,而當時的歐陽江河正旅居美國。
歐陽江河〈傍晚穿過廣場〉成為六四詩歌中廣為流傳的一首,但他的不在場和遲到使其未能收入《六四詩選》中,同時廣場一詞的模糊指涉更使得這首詩在當代的閱讀中可以對「廣場」所指涉的不必是1989年6月4日那時的「天安門廣場」而得以規避審查,可以想到李志的「廣場」對於六四有更強烈的指涉受到阻撓的原因則是歌曲中穿插許多六四詩廣場的播音,歐陽江河的「廣場」則需依賴讀者的閱讀來建立聯繫。
「廣場」作為空間其素有的公共性的自由、共和、人民以此命名,或具有統治權威以偉人或地標為稱,這首詩的廣場自有其空白來由詩意填入,詩第一句開始定義「廣場」:「我不知道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何而始,從何而終」,再出現「一個無人離去的地方不是廣場/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每個廣場都有一個用石頭壘起來的/腦袋,使兩手空空的人們感到生存的/份量。以巨大的石頭腦袋去思考和仰望」,及最後「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不是廣場/一個無人站立的地方也不是」,由此從一開始時間進入了「廣場」這個場域,這一場域在要變得具有意義需要有人的流動,不論是政治的抑或是非政治的,孩子與垂暮之人,先肯定了人的來去於時間流動「廣場」才得以存在。
由此進入這首詩的敘事核心,「是誰、如何、在什麼時候「穿越」廣場,成為了引發敘事的主要行動,敘事者在穿越廣場時是在汽車後照鏡中看見廣場過去時代的倒影,這種避免直接涉入歷史的方式是歐陽江河試圖處理歷史的方式,為了避免詩歌處理政治變成激情的口號與吶喊的表演。
「或許人們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穿過廣場」,「穿越」作為發起的行動,是詩中的「人們」在時代之初期待著風光明媚的未來,那個屬於青年的廣場,詩本身沒有具體的時代線索,但詩中「穿過」廣場的青年跟BBC在1989年學運時採訪騎著腳踏車前往天安門廣場的大學青年在現實中交會,青年說:Going to march!Tiananmen square. Why? I think my duty! (去遊行,天安門廣場。「為甚麼?」因為這是我的職責。)遊行的職責在歷史猛獸的強行進入下,歷史斬斷了明媚早晨的青年的青春期,青春戛然而止:「永遠消失了——/一個青春期的、/初戀的、佈滿粉刺的廣場」。
時代掃過之後的廣場,如婁燁《頤和園》主角在事後境遷後的愛情,主角余紅後來說:「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裡你寸步難行。」,詩也對於歷史進行發問:「是否穿越廣場之前必須穿越內心的黑暗」,如何穿越歷史的風暴前,人如何面對內心的空洞與恐懼,面對巨靈的抵抗是不是在歷史上毫無意義?「它會不會刺破什麼呢?比如,一場曾經有過的/從紙上掀起、在牆上張帖的脆弱革命?」
「穿過廣場所要經歷的一個幽閉時代有多麼漫長」,事過境遷的漫長總讓人懷疑在渺小的歷史前,人究竟能做什麼?詩人將這首詩拋向對歷史永恆的命題。最後,連敘述者也在懷疑自己,不過度涉入歷史的正當性何在?「我曾是站著的嗎?還要站立多久?」也許人也只是冷不防地回應時代,在需要發起「行動」時,試圖穿越時代的廣場。
參考資料:
https://www.literaturehk.com/920931040143/tag/歐陽江河;詩;訪談
-
圖片來源:鄭閔聰
美術編輯:鄭閔聰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1990年代 #知識分子寫作 #歐陽江河 #廣場 #天安門事件 #八九六四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5/20210530.html
tiananmen中文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Joshua Wong speaking to the Italian Senate】#意大利國會研討會演說 —— 呼籲世界在大學保衛戰一週年後與香港人站在同一陣線
中文、意大利文演說全文:https://www.patreon.com/posts/44167118
感謝開創未來基金會(Fondazione Farefuturo)邀請,讓我透過視像方式在意大利國會裡舉辦的研討會發言,呼籲世界繼續關注香港,與香港人站在同一陣線。
意大利作為絕無僅有參與一帶一路發展的國家,理應對中共打壓有更全面的理解,如今正值大學保衛戰一週年,以致大搜捕的時刻,當打壓更為嚴峻,香港更需要世界與我們同行。
為了讓各地朋友也能更了解香港狀況,我已在Patreon發佈當天演說的中文、英文和意大利文發言稿,盼望在如此困難的時勢裡,繼續讓世界知道我們未曾心息的反抗意志。
【The Value of Freedom: Burning Questions for Hong Kongers】
Good morning. I have the privilege today to share some of my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about freedom, after taking part in social activism for eight years in Hong Kong. A movement calling for the withdrawal of the extradition law starting from last year had escalated into a demand for democracy and freedom. This city used to be prestigious for being the world’s most liberal economy, but now the infamous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took away our freedom to election, freedom of assembly,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ideas.
Sometimes, we cannot avoid questioning the cause we are fighting for, the value of freedom. Despite a rather bleak prospect, why do we have to continue in this struggle? Why do we have to cherish freedom? What can we do to safeguard freedom at home and stay alert to attacks on freedom? In answering these questions, I hope to walk through three episodes in the previous year.
Turning to 2020, protests are not seen as frequently as they used to be on the media lens, partly because of the pandemic, but more importantly for the authoritarian rule. While the world is busy fighting the pandemic, our government took advantage of the virus to exert a tighter grip over our freedom. Putting the emergency laws in place, public assemblies in Hong Kong were banned. Most recently, a rally to support press freedom organized by journalists was also forbidden. While many people may ask if it is the end of street activism, ahead of us in the fight for freedom is another battleground: the court and the prison.
Freedom Fighters in Courtrooms and in Jail
Part of the huge cost incurred in the fight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in Hong Kong is the increasing judicial casualties. As of today, more than 10 thousand people have been arrested since the movement broke out, more than a hundred of them are already locked up in prison. Among the 2,300 protestors who are prosecuted, 700 of them may be sentenced up to ten years for rioting charges.
Putting these figures into context, I wish to tell you what life is like, as a youngster in today’s Hong Kong. I was humbled by a lot of younger protestors and students whose exceptional maturity are demonstrated in courtrooms and in prison. What is thought to be normal university life is completely out of the question because very likely the neighbour next door or the roommate who cooked you lunch today will be thrown to jail on the next.
I do prison visits a few times a month to talk to activists who are facing criminal charges or serving sentences for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movement. It is not just a routine of my political work, but it becomes my life as an activist. Since the movement, prison visits has also become the daily lives of many families.
But it is always an unpleasant experience passing through the iron gates one after one to enter the visitors’ room, speaking to someone who is deprived of liberty, for a selflessly noble cause. As an activist serving three brief jail terms, I understand that the banality of the four walls is not the most difficult to endure in jail. What is more unbearable is the control of thought and ideas in every single part of our daily routine enforced by the prison system. It will diminish your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the worst of it will persuade you to give up on what you are fighting for, if you have not prepared it well. Three years ago when I wrote on the first page of prison letters, which later turned into a publication called the ‘Unfree Speech’, I was alarmed a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prison cell. Those letters were written in a state in which freedom was deprived of and in which censorship was obvious. It brings us to question ourselves: other than physical constraints like prison bars, what makes us continue in the fight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Mutual Support to activists behind-the-scene
The support for this movement is undiminished over these 17 months.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parts in the movement that continue to revitalise the ways we contribute to this city, instead of making money on our own in the so-called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In particular, it is the fraternity, the mutual assistance among protestors that I cherished the most.
As more protestors are arrested, people offer help and assistance wholeheartedly -- we sit in court hearings even if we don’t know each other, and do frequent prison visits and write letters to protesters in detention. In major festivals and holidays, people gathered outside the prison to chant slogans so that they won’t feel alone and disconnected. This is the most touching part to me for I also experienced life in jail.
The cohesion, the connection and bonding among protestors are the cornerstone to the m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se virtues gave so much empowerment to the mass public who might not be able to fight bravely in the escalating protests. These scenes are not able to be captured by cameras, but I’m sure it i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Hong Kong’s movement that I hope the world will remember.
I believe this mutual support transcends nationality or territory because the value of freedom does not alter in different places. More recently, Twelve Hongkong activists, all involved in the movement last year, were kidnapped by China’s coastal guard when fleeing to Taiwan for political refugee in late-August. All of them are now detained secretly in China, with the youngest aged only 16. We suspect they are under torture during detention and we call for help on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putting up #SAVE12 campaign on twitter. In fact, how surprising it is to se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standing with the dozen detained protestors for the same cause. I’m moved by activists in Italy, who barely knew these Hong Kong activists, even took part in a hunger strike last month calling for immediate release of them. This form of interconnectivity keeps us in spirit and to continue our struggle to freedom and democracy.
Understanding Value of freedom in the university battle
A year ago on this day, Hong Kong was embroiled in burning clashes as the police besieged t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t was a day we will not forget and this wound is still bleeding in the hearts of many Hong Kongers. A journalist stationed in the university at that time once told me that being at the scene could only remind him of the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31 years ago in Beijing. There was basically no exit except going for the dangerous sewage drains.
That day, thousands of people, old or young, flocked to districts close to the university before dawn, trying to rescue protestors trapped inside the campus. The reinforcements faced grave danger too, for police raided every corner of the small streets and alleys, arresting a lot of them. Among the 800+ arrested on a single day, 213 people were charged with rioting. For sure these people know there will be repercussions. It is the conscience driving them to take to the streets regardless of the danger, the conscience that we should stand up to brutality and authoritarianism, and ultimately to fight for freedoms that are guaranteed in our constitution. As my dear friend, Brian Leung once said, ‘’Hong Kong Belongs to Everyone Who Shares Its Pain’’. I believe the value of freedom is exemplified through our compassion to whom we love, so much that we are willing to sacrifice the freedom of our own.
Defending freedom behind the bars
No doubt there is a terrible price to pay in standing up to the Beijing and Hong Kong government. But after serving a few brief jail sentences and facing the continuing threat of harassment, I learnt to cherish the freedom I have for now, and I shall devote every bit what I have to strive for the freedom of those who have been ruthlessly denied.
The three episodes I shared with you today -- the courtroom, visiting prisoners and the battle of university continue to remind me of the fact that the fight for freedom has not ended yet. In the coming months, I will be facing a maximum of 5 years in jail for unauthorized assembly and up to one ridiculous year for wearing a mask in protest. But prison bars would never stop me from activism and thinking critically.
I only wish that during my absence, you can continue to stand with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by following closely to the development, no matter the ill-fated election, the large-scale arrest under National Security Law or the twelve activists in China. To defy the greatest human rights abusers is the essential way to restore democracy of our generation, and the generation following us.
.................
💪小額支持我的獨家分析及文章:https://bit.ly/joshuawonghk
╭────────────────╮
╞🌐https://twitter.com/joshuawongcf
╞📷https://www.instagram.com/joshua1013
╞📧joshua@joshuawongcf.com
╞💬https://t.me/joshuawonghk
╰────────────────╯
tiananmen中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finance@simpleinfo.cc)
#六四天安門事件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0:37 徠卡廣告影射六四?
01:24 坦克人照片的背後故事
02:39 中國為什麼會爆發六四事件
04:24 天安門事件事發經過
06:22 六四事件的影響
07:43 六四事件在今天的中國
08:41 我們的觀點
10:54 被遺忘的抗爭者
13:33 提問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編輯:轟天雷
|剪輯後製:Neko Ta+絲繡
|剪輯助理:憨吉+絲繡+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邊緣化的六四論述:八九春夏,其實發生的是「兩場運動」:https://bit.ly/2Wl8xnh
→ 六四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https://bit.ly/3csVyDd
→六四清場內幕(風傳媒書摘):https://bit.ly/36VN9a5
→ 已遭駁回! 港澳紀念六四晚會 31年來首次停辦:https://bit.ly/36VNLwm
→ 六 四 維 基:https://bit.ly/2wxeA93
→ 維基百科:對於六四事件的反應:https://bit.ly/2IdOT2x
→ 維基百科:六四事件人物:https://bit.ly/2ELTrfx
→ 維基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https://bit.ly/2WGBFEL
→ 維基百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https://bit.ly/2Z4S0k2
→ 維基百科:八六學潮:https://bit.ly/2Z1xW25
→ 維基百科:六四事件:https://bit.ly/2XvKHS4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二:廣場博弈 絶食抗爭:https://bbc.in/2KsccIV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一:八九之春 學潮乍起:https://bbc.in/2YZgPxO
→ 胡耀邦逝世30年:官方的沉默和網友自發悼念:https://bbc.in/2Ipp2Hn
→ 胡耀邦逝世30年和六四:一位中共領導人的離世如何點燃八九學運:https://bbc.in/2IB6Rhg
→ 六四30週年:「寒冬」前中國記者最自由的三天:https://bbc.in/2EPuwIa
→ 「六四」 29週年:真相、遺忘與分化:https://bbc.in/2XkMwkJ
→ 英國解密「六四」鎮壓細節 稱一萬人死亡:https://bbc.in/2HRCh2k
→ 六四30年》隔年「野百合學運」爆發 曾建元:目睹天安門悲劇,台灣領導人避免重蹈覆轍:https://bit.ly/2IjtDbB
→ 六四29週年 北京木樨地:有人掩蓋 有人等待:https://bit.ly/2ELXcSk
→ 1978年世界各国GDP数据:https://bit.ly/2Mt8bX8
→ 1989年政治风波:https://bit.ly/2WcOP88
→ 「坦克人」照片背後故事 攝影師:中共應公布六四死者名單:https://bit.ly/2XkNrBH
→ 獨立特派員 第100集 (天安門母親證言):https://bit.ly/2MqigUA
→ 坦克人照片鐵證!中共如何否認六四天安門事件?|新唐人亞太電視|20190526:https://bit.ly/2JVrkyX
→ 中國六四與台灣野百合、學生都訴求與當局對話,下場為何大不同?:https://bit.ly/2Ksek3n
→ 德國相機:萊卡Leica- The Hunt(中文字幕)捕獵 記錄歷史(Beijing,1989,64)坦克人 _ 宣傳廣告片:https://bit.ly/2WHJcTY
→ 1989: Man vs. Chinese tank Tiananmen square:https://bit.ly/2MnZj55
→ 維基文庫:北京市公安局搜捕「高自聯」在逃分子通緝令:https://bit.ly/2KlOa21
→ 維基百科:天安門母親運動:https://bit.ly/2WO7An3
→ 維基百科:王維林:https://bit.ly/2WERUCs
【 延伸閱讀 】
→ 六四後21名被通緝學生領袖今何在?:https://nyti.ms/315WOrd
→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暴:https://bit.ly/315RdBq
→ 中國臨“六四”敏感期 多名NGO負責人被抓:https://bit.ly/2IiUpBf
→ 【六四30】吾爾開希:台灣未來和平與民主 須明確向北京說不:https://bit.ly/2IiWcWT
→ 六四.30.凝視:https://bit.ly/2WMU7vK
→ 六四30年 英劇《Chimerica》坦克人照片故事勇挑中國神經:https://bit.ly/2QGlWQT
→ 習近平與江澤民在「六四」問題上態度對立:https://bit.ly/2JPcZE0
→ 他們的30年:https://bit.ly/2Z3IdLa
→ 余英時:中共不會接受民主 要它平反六四是笑話[影]:https://bit.ly/2XvMB5a
→ 多重曝光:十個鏡頭前後的八九六四:https://bit.ly/2WJyoo4
→ 專訪吳國光:八九毀滅中國知識分子之後,如何繼續「韌性的戰鬥」?:https://bit.ly/2Id2sPJ
→ 被圍困的六四論述,需重新對接後冷戰的時代光譜:https://bit.ly/2WoJheT
→ 這兩千張照片他藏了30年,最後還是決定公諸於世:我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六四:https://bit.ly/2HTnZ17
→ 五四運動百年》余英時:台灣人若單純以為大陸是可以賺錢的地方,相當危險:https://bit.ly/2WbJiin
→ 台灣人為什麼要關注六四?王軍濤:否則30年內,北京天安門的坦克將開到台北自由廣場上:https://bit.ly/2IiWs8j
→ 六四30週年:巨型充氣「坦克人」現身台北:https://bbc.in/2WnhkVR
→ 六四30週年:八九民運21名學生領袖的30年:https://bbc.in/2Kntpmy
→ 六四30週年:天安門大屠殺記錄者 — 吳仁華:https://bbc.in/2XoAVRR
→ 六四30週年:通向自由香港的「黃雀行動」:https://bbc.in/2W9pYqV
→ 六四30週年:美國外交官的「艱難抉擇」:https://bbc.in/2MpJxqe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三:兵戎相見 戒嚴之都:https://bbc.in/2EP9FEW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四:開槍鎮壓 喋血長安街:https://bbc.in/2IhizvD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五:民運爆發八九 偶然中的必然:https://bbc.in/2Wl4RBM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六:大學生 不成熟的八九民運主體:https://bbc.in/2HTBON7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七:知識精英 患軟骨病的「黑手」:https://bbc.in/2JUKpRC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八:中國百姓 同情多於行動的旁觀者:https://bbc.in/2EPaGwP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九:八九香港 讓北京落下心病的自由角落:https://bbc.in/2IdvGhF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十:八九民運給當代中國留下的政治遺產:https://bbc.in/2QFE65a
→ 敏感時刻六四領袖封從德在香港機場被帶走 下落不明:https://bit.ly/2MFcaA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BgvtJ_ZA0w/hqdefault.jpg)
tiananmen中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六四三十 #議會亂象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各節重點:
【臺灣焦點】
00:20 蔣月惠質詢被消音
02:22 中選會主委人事案在混亂中通過
04:02 再見了媽寶級國家!?
【國際關注】
05:06 歐洲議會大選
06:13 奧地利總理被罷免
07:22 川普日本行
08:23 神奈川無差別殺O事件
09:41 六四30周年
10:14 趣味新聞?
10:53 **特別預告**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力寧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蔣月惠質詢被消音〗
消音蔣月惠惹眾怒 屏縣議員周碧雲半夜發文滅火…又出漏洞→ :http://bit.ly/2WbRMpy
→ 108年5月17日屏東縣議會第19屆第1次定期會:http://bit.ly/2Ms7kGi
→ 108年5月23日屏東縣議會第19屆第1次定期會:http://bit.ly/2Kqo4uE
→ 為禮貌吵架!蔣月惠氣到下跪 遭主席嗆:有種來咬我:http://bit.ly/3160XLQ
→ 周碧雲 臉書頁面:http://bit.ly/2W9Btty
〖中選會主委人事案〗
→ 中選會人事同意權立院投票 藍綠上演全武行:http://bit.ly/2wyGUrv
→ 李進勇獲立院同意 出任中選會主委:http://bit.ly/2IfxTcl
→ 李進勇人事案通過藍綠攻防水球大戰:http://bit.ly/2WJ9xAT
→ 好身手!藍委水球攻勢 議事人員全擋掉:http://bit.ly/2KqpAwQ
→ 女立委陳玉珍抱緊緊?蔣萬安被虧低頭羞:http://bit.ly/2XoCOxP
→ 蔣萬安 臉書頁面:http://bit.ly/2Z6uYt8
〖《國賠法》擬修法「登山出事免國賠」〗
→ 台灣將告別「媽寶級國家」:《國賠法》修法是否「不負責任」?:http://bit.ly/2MqYTuP
→ 「登山出事免國賠」擬入法 張景森:再見了媽寶級國家:http://bit.ly/2IgdgNc
〖歐洲議會大選〗
→ 2019歐洲議會大選:中間選票裂解,脫歐黨、綠黨與勒龐的強勢崛起:http://bit.ly/2WJkbYv
→ 歐洲議會選舉 英法義民粹崛起但未淹沒歐盟:http://bit.ly/2WkoBFG
〖奧地利總理被罷免〗
→ 受盟友通俄醜聞所累 奧地利總理下台:http://bit.ly/2QGXvTk
→ 對手太弱 庫爾茨回鍋奧地利總理勝算大:http://bit.ly/2IgcShD
〖川普日本行〗
→ 不是諂媚是「款待」?川普訪日的「大相撲傳統破例」爭議:http://bit.ly/2KowYch
→ 川普安倍共同記者會 談北韓伊朗日美及美中貿易:http://bit.ly/3189MoA
→ 日本向美購105架F-35匿蹤戰機 川普:空軍最高水準:http://bit.ly/2IllVy1
→ 怕砸到川普 相撲協會罕見發禁令:拋坐墊可能被逮捕:http://bit.ly/2K1Du9F
→ 「トランプ大統領 X 相撲」反響ツイート:http://bit.ly/2KmT4M6
〖無差別OO事件〗
→ 川崎無差別O事件:受害小學的應變,與日本社會的O案追查:http://bit.ly/2WeA30K
→ 女主播辯論對談16分鐘 央視文字直播僅428字:http://bit.ly/2Z6os5D
→ 【中文字幕完整版】央视主播刘欣vs.美国福克斯(Fox News)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辩论实况:http://bit.ly/2WcKK3R
〖六四〗
→ 1989: Man vs. Chinese tank Tiananmen square:http://bit.ly/2wC6XOy
【 延伸閱讀 】
→【 志祺七七 】一言不合就霸佔主席台?立委們到底為什麼那麼愛打O!《 台灣荒誕現象大集合 》EP012: https://youtu.be/34kDhIWb01Y
→【 志祺七七 】政治人物為什麼敢說話不算話?: https://youtu.be/p69zPsSOb9c
→【 志祺七七 】直升機出動!山難救援真的是全民買單嗎?: https://youtu.be/_7gO2jm_9sg
→【 志祺七七 】內湖O童案件二審開庭!小燈泡爸爸怎麼說?: https://youtu.be/VxAS25Crbts
→【 志祺七七 】你知道隨機O人犯和愛亂丟垃圾的人,之間可能有什麼共通點嗎?7分鐘了解「反社會人格」!《 七七心理學 》EP 009:https://youtu.be/LXxZVEt6xBw
〖《國賠法》擬修法〗
→ 黑山不黑,黑的是消極管理、一味封山的管理單位:http://bit.ly/2Z3SCqf
〖無差別殺傷事件〗
→ 無差別攻擊事件的日本電視媒體觀察:http://bit.ly/2WcrMKA
〖美中主播辯論〗
→ 美中女主播「辯論」16分鐘,央視直播沒說的重點是什麼?:http://bit.ly/2wBAZlo
→ 美主播辯論:劉欣的勝利,中國人的悲哀:http://bit.ly/313Hlbi
〖六四〗
→ The story behind the iconic 'Tank Man' photo:https://cnn.it/2ENHd67
→ 六四30週年前夕 推特大量封鎖中國異議人士帳號:http://bit.ly/2Z6ukMs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O4iPvSmG2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XOaEB_Do8JyRuekbIHPxv20Fk0Q)
tiananmen中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勿忘六四 #坦克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13 徠卡廣告影射六四?
01:01 坦克人照片的背後故事
02:17 爆發六四事件的歷史背景
04:01 天安門事件事發經過
05:58 六四事件的影響
07:19 六四事件在今天的中國
08:18 我們的觀點
10:30 提問時間
11:00 爆掛bonus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Neko Ta
|剪輯助理:絲繡&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德國相機:萊卡Leica- The Hunt(中文字幕)捕獵 記錄歷史(Beijing,1989,64)坦克人 _ 宣傳廣告片:https://bit.ly/2WHJcTY
→ 六四維基:https://bit.ly/2wxeA93
→ 維基百科:對於六四事件的反應:https://bit.ly/2IdOT2x
→ 維基百科:六四事件人物:https://bit.ly/2ELTrfx
→ 維基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https://bit.ly/2WGBFEL
→ 維基百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https://bit.ly/2Z4S0k2
→ 維基百科:八六學潮:https://bit.ly/2Z1xW25
→ 維基百科:六四事件:https://bit.ly/2XvKHS4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二:廣場博弈 絶食抗爭:https://bbc.in/2KsccIV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一:八九之春 學潮乍起:https://bbc.in/2YZgPxO
→ 胡耀邦逝世30年:官方的沉默和網友自發悼念:https://bbc.in/2Ipp2Hn
→ 胡耀邦逝世30年和六四:一位中共領導人的離世如何點燃八九學運:https://bbc.in/2IB6Rhg
→ 六四30週年:「寒冬」前中國記者最自由的三天:https://bbc.in/2EPuwIa
→ 「六四」 29週年:真相、遺忘與分化:https://bbc.in/2XkMwkJ
→ 英國解密「六四」鎮壓細節 稱一萬人死亡:https://bbc.in/2HRCh2k
→ 六四30年》隔年「野百合學運」爆發 曾建元:目睹天安門悲劇,台灣領導人避免重蹈覆轍:https://bit.ly/2IjtDbB
→ 六四29週年 北京木樨地:有人掩蓋 有人等待:https://bit.ly/2ELXcSk
→ 1978年世界各国GDP数据:https://bit.ly/2Mt8bX8
→ 1989年政治风波:https://bit.ly/2WcOP88
→ 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https://bit.ly/2Xou8aN
→ 「坦克人」照片背後故事 攝影師:中共應公布六四死者名單:https://bit.ly/2XkNrBH
→ 獨立特派員 第100集 (天安門母親證言):https://bit.ly/2MqigUA
→ 坦克人照片鐵證!中共如何否認六四天安門事件?|新唐人亞太電視|20190526:https://bit.ly/2JVrkyX
→ 中國六四與台灣野百合、學生都訴求與當局對話,下場為何大不同?:https://bit.ly/2Ksek3n
→ 1989: Man vs. Chinese tank Tiananmen square:https://bit.ly/2MnZj55
→ 維基文庫:北京市公安局搜捕「高自聯」在逃分子通緝令:https://bit.ly/2KlOa21
→ 維基百科:天安門母親運動:https://bit.ly/2WO7An3
→ 維基百科:王維林:https://bit.ly/2WERUCs
→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Black Night In June (2019):https://bit.ly/2K94Yt4
【 延伸閱讀 】
→ 六四後21名被通緝學生領袖今何在?:https://nyti.ms/315WOrd
→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暴:https://bit.ly/315RdBq
→ 中國臨“六四”敏感期 多名NGO負責人被抓:https://bit.ly/2IiUpBf
→ 【六四30】吾爾開希:台灣未來和平與民主 須明確向北京說不:https://bit.ly/2IiWcWT
→ 六四.30.凝視:https://bit.ly/2WMU7vK
→ 六四30年 英劇《Chimerica》坦克人照片故事勇挑中國神經:https://bit.ly/2QGlWQT
→ 習近平與江澤民在「六四」問題上態度對立:https://bit.ly/2JPcZE0
→ 他們的30年:https://bit.ly/2Z3IdLa
→ 余英時:中共不會接受民主 要它平反六四是笑話[影]:https://bit.ly/2XvMB5a
→ 邊緣化的六四論述:八九春夏,其實發生的是「兩場運動」:https://bit.ly/2Wl8xnh
→ 多重曝光:十個鏡頭前後的八九六四:https://bit.ly/2WJyoo4
→ 專訪吳國光:八九毀滅中國知識分子之後,如何繼續「韌性的戰鬥」?:https://bit.ly/2Id2sPJ
→ 被圍困的六四論述,需重新對接後冷戰的時代光譜:https://bit.ly/2WoJheT
→ 這兩千張照片他藏了30年,最後還是決定公諸於世:我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六四:https://bit.ly/2HTnZ17
→ 五四運動百年》余英時:台灣人若單純以為大陸是可以賺錢的地方,相當危險:https://bit.ly/2WbJiin
→ 台灣人為什麼要關注六四?王軍濤:否則30年內,北京天安門的坦克將開到台北自由廣場上:https://bit.ly/2IiWs8j
→ 六四30週年:巨型充氣「坦克人」現身台北:https://bbc.in/2WnhkVR
→ 六四30週年:八九民運21名學生領袖的30年:https://bbc.in/2Kntpmy
→ 六四30週年:天安門大屠殺記錄者 — 吳仁華:https://bbc.in/2XoAVRR
→ 六四30週年:通向自由香港的「黃雀行動」:https://bbc.in/2W9pYqV
→ 六四30週年:美國外交官的「艱難抉擇」:https://bbc.in/2MpJxqe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三:兵戎相見 戒嚴之都:https://bbc.in/2EP9FEW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四:開槍鎮壓 喋血長安街:https://bbc.in/2IhizvD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五:民運爆發八九 偶然中的必然:https://bbc.in/2Wl4RBM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六:大學生 不成熟的八九民運主體:https://bbc.in/2HTBON7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七:知識精英 患軟骨病的「黑手」:https://bbc.in/2JUKpRC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八:中國百姓 同情多於行動的旁觀者:https://bbc.in/2EPaGwP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九:八九香港 讓北京落下心病的自由角落:https://bbc.in/2IdvGhF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十:八九民運給當代中國留下的政治遺產:https://bbc.in/2QFE65a
→ 敏感時刻六四領袖封從德在香港機場被帶走 下落不明:https://bit.ly/2MFcaAb
→ 六四30週年 天安門鮮血帶給共產世界的勇氣:https://bit.ly/2MnP54C
→ 六四事件30周年 受害者及軍人談屠殺!(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https://youtu.be/n7kHCCa-pVk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En1Y_kUhp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KwOAhapeSImyl1qU5fvjEsEFoDg)
tiananmen中文 在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30th Anniversary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A repository of remembering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 1989: Man vs. Chinese tank Tiananmen square · 六四事件:廣場備忘錄- BBC News 中文|天安門|1989 ... ... <看更多>
tiananmen中文 在 最近的焦点很多包括王毅在国际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tiananmen-mother-20160605/3362374.html. ... 美国之音中文网, profile picture. 美国之音中文网. ... <看更多>
tiananmen中文 在 ITA Sub】Flag-rising Ceremony in Tiananmen Square Beijing ... 的推薦與評價
【中文-ITA Sub】Flag-rising Ceremony in Tiananmen Square Beijing北京行,一群外國人看升旗儀式:被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所震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