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旅記 聊學童的交通安全
最近看到兩則新聞,形成強烈對比,心有所感,覺得這是很值得討論的課題。一則是《加拿大校車化身「時間停止器」 車流乖乖等學童下車》,一則是《男童獨赴安親班遭撞死 駕駛無肇責》,待會我把新聞連結貼在回應裡。
去年十一月,一位桃園十歲學童放學獨自前往安親班,路上遭遇車禍死亡,家屬哀痛欲絕,安親班被勒令停業,桃園市府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報告書近日出爐,認為駕駛沒有超速,無肇事責任,警方則以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將小貨車駕駛移送偵辦,可說全案相關人等形成三輸局面。
加拿大這兒的交通法令由各市訂定,但因為整個國家特別重視孩童的安全,不但所有車輛對校車禮遇有加,但凡在校園周邊的速限也都訂在30或40km/h,一般城市30,溫哥華30,多倫多40,超速的罰款還會隨著速度增加而加成。
當車子與行人發生碰撞,在車速50km/h的時候,死亡率平均為55%。若這位行人是孩子,死亡率會提高至八成,而若將車速將至30km/h,孩子的死亡率居然會減至一成。兩者差距高達八倍。因為:
1.十歲以下的孩子無法準確判斷車輛的速度與距離。
2.孩子傾向認為當他看到車子的時候,駕駛也能看到他。
3.通常孩子會認為,車子可以立即停下,換句話說,孩子不知道汽車需要煞車距離。
在我生活的這個城市,校園周邊速限為30km/h,而速限是有時段限制的,就如照片所示,在九月至六月,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也就是學童出現的時段。
每年九月開學那天,市府人員會擴大交通執法,並在新聞宣導:「開學了,經過校園附近請遵守速限,而且不可U形迴轉。」
今年開學日,短短一日,市政府在校園周邊開出了230張罰單。罰款會隨著速度加成,加上駕駛未扣安全帶,罰單的其中之一還達到1044加幣,換算成台幣約為25000元。
因為住在學校附近,我們更能親身感受這裡駕駛的謹慎,附近原本就裝有測速器讓駕駛可以依此自行調整車速。開學前,還是在各向道路增設了兩道減速丘。
剛搬來的時候,我常覺得不習慣,行走在人行道上,明明距離路口還有十公尺左右的距離,四向路口的駕駛就會停在路口,直到我過了馬路。慢慢我才知道,這是一個行人優先路權的國家,然而這也是個以車代步的國家,但並不因為如此而認為應以車為本,反而認為應以行人為本。
這麼嚴格執行校園交通安全,究竟成效為何?去年全市在校園周邊共計發生20起車禍,導致兩位行人受傷,無人死亡。順道一提,其中一起發生在小雨校園附近,也許因為如此,附近路口才增設了減速丘。
我查了台灣校園附近的車速,台北市已採30km/h速限多年,新北市也有部分校區採行30,其餘多在40或50。就如上所述,30和50的速限對孩童大不同。去年曾有六都局部地區試行「交通寧靜區」速限30計畫,從新聞看來,阻力不小,不知道後來到底有無實施?
若不在校園附近,自然會追求車行效率,但若明知校園附近車行的效率與孩童的生命安全互有衝突,只能兩者擇一,您會如何選擇呢?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駕駛,也都可能是行人,也可能有孩子在校園附近穿梭。
「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心得] 超速vs 任意迴轉- 看板SuperBik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迴轉被撞真的就輸了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迴轉車被同向後方直行車追撞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機車迴轉和直行擦撞請益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因為會有迴轉車,所以直行車請降速禮讓這是我們政府的交通 ...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e: [新聞] 直行重機與自小客相撞騎士搶救後仍宣告- car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請問肇責比例- PTT看板car - 干饭人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請問肇責比例(更新補上畫面)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同車道直行車撞左轉車判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同車道直行車撞左轉車判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e: [閒聊] 統神這樣迴轉導致後兩車追撞都沒責任嗎 - 台湾PTT ...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迴轉車被同向後方直行車追撞- car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請問肇責比例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e: [閒聊] 統神這樣迴轉導致後兩車追撞都沒責任嗎 - Mo PTT 鄉 ...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迴轉車被同向後方直行車追撞| car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e: [閒聊] 統神這樣迴轉導致後兩車追撞都沒責- 看板LoL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e: [新聞] 直行重機與自小客相撞騎士搶救後仍宣告- car 的評價
- 關於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迴轉後方追撞責任請益airjames23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加拿大旅記 聊學童的交通安全
最近看到兩則新聞,形成強烈對比,心有所感,覺得這是很值得討論的課題。一則是《加拿大校車化身「時間停止器」 車流乖乖等學童下車》,一則是《男童獨赴安親班遭撞死 駕駛無肇責》,待會我把新聞連結貼在回應裡。
去年十一月,一位桃園十歲學童放學獨自前往安親班,路上遭遇車禍死亡,家屬哀痛欲絕,安親班被勒令停業,桃園市府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報告書近日出爐,認為駕駛沒有超速,無肇事責任,警方則以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將小貨車駕駛移送偵辦,可說全案相關人等形成三輸局面。
加拿大這兒的交通法令由各市訂定,但因為整個國家特別重視孩童的安全,不但所有車輛對校車禮遇有加,但凡在校園周邊的速限也都訂在30或40km/h,一般城市30,溫哥華30,多倫多40,超速的罰款還會隨著速度增加而加成。
當車子與行人發生碰撞,在車速50km/h的時候,死亡率平均為55%。若這位行人是孩子,死亡率會提高至八成,而若將車速將至30km/h,孩子的死亡率居然會減至一成。兩者差距高達八倍。因為:
1.十歲以下的孩子無法準確判斷車輛的速度與距離。
2.孩子傾向認為當他看到車子的時候,駕駛也能看到他。
3.通常孩子會認為,車子可以立即停下,換句話說,孩子不知道汽車需要煞車距離。
在我生活的這個城市,校園周邊速限為30km/h,而速限是有時段限制的,就如照片所示,在九月至六月,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也就是學童出現的時段。
每年九月開學那天,市府人員會擴大交通執法,並在新聞宣導:「開學了,經過校園附近請遵守速限,而且不可U形迴轉。」
今年開學日,短短一日,市政府在校園周邊開出了230張罰單。罰款會隨著速度加成,加上駕駛未扣安全帶,罰單的其中之一還達到1044加幣,換算成台幣約為25000元。
因為住在學校附近,我們更能親身感受這裡駕駛的謹慎,附近原本就裝有測速器讓駕駛可以依此自行調整車速。開學前,還是在各向道路增設了兩道減速丘。
剛搬來的時候,我常覺得不習慣,行走在人行道上,明明距離路口還有十公尺左右的距離,四向路口的駕駛就會停在路口,直到我過了馬路。慢慢我才知道,這是一個行人優先路權的國家,然而這也是個以車代步的國家,但並不因為如此而認為應以車為本,反而認為應以行人為本。
這麼嚴格執行校園交通安全,究竟成效為何?去年全市在校園周邊共計發生20起車禍,導致兩位行人受傷,無人死亡。順道一提,其中一起發生在小雨校園附近,也許因為如此,附近路口才增設了減速丘。
我查了台灣校園附近的車速,台北市已採30km/h速限多年,新北市也有部分校區採行30,其餘多在40或50。就如上所述,30和50的速限對孩童大不同。去年曾有六都局部地區試行「交通寧靜區」速限30計畫,從新聞看來,阻力不小,不知道後來到底有無實施?
若不在校園附近,自然會追求車行效率,但若明知校園附近車行的效率與孩童的生命安全互有衝突,只能兩者擇一,您會如何選擇呢?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駕駛,也都可能是行人,也可能有孩子在校園附近穿梭。
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哥這次採用漸進式的方式分享哥i3 試駕約八天(里程數約500公里)心得,因為內容頗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一次把心得寫完,才會採取先PO文,之後若有想到再陸續補充的方式,請各位見諒........哥商借的是2014年i3 純電版,至於即將於11月發表的小改款i3 除了電池續航力增加(60Ah→94Ah),配備也大幅精進,針對小改款i3 總代理汎德目前已有預購專案,也首次採取了保證購回的促銷方式(詳情哥再另行發文),所以哥如果有多餘的預算,絕對會買一部i3用來代步,真的是方便好開實用又吸睛!.........
哥先說簡單的結論,哥對i3 原本認為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款形象大於實用的車,因為這是首部BMW的全電動車,其實大家觀望的程度遠大於實際購車的車主人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跟探詢服務廠的人員,發現i3 良率奇佳,單就電池部分目前台灣還沒有故障的案例,且還保固八年十萬公里,再加上本次試駕,哥發現i3有很多地方,不同於現行內燃機引擎的汽車,優點更是多不勝數,也難怪電動車即將成為不久的將來……開過i3之後,更是可以預期,下個世代的汽車就是電動車~
哥再接著說幾個哥自己認為的優勢,首先當然就是節省能源,但更讓哥驚豔的是,通常馬兒不吃草就不可能會跑……但i3 加速性能反而極為凌厲,i3並無變速箱,所以0-100km加速帳面數據雖然為7.2秒,實際上感受更快,因為加速性能完全是直線上升,毫無停頓,據說i3 極速僅150 km/h,這次試駕最可惜之處就是沒能有機會嘗試測極速是否真的僅至150 km/h,但哥油門一灌,一鼓作氣直上120km/h餘勢未減、很是暢快,直接衝到150 km/h應該也不是太困難......而i3 在少了許多一般汽車需要的零組件之後,以不到四米的車長,車室空間卻令人刮目相看,再加上特殊對開式車門,整個車室空間既高又大,上下車也方便(除了必須先開前門才能開啓後車門),地板也平整化,若要硬挑出缺點,就是內部寬度稍嫌不足,然後後座乘客上下車時須注意頭部不要撞到一般俗稱B柱位置的車門卡榫之處,但在包括座椅支撐性跟舒適度,以及內裝按鍵的佈局陳設,都與一般BMW車型幾無二異,很難想像這是一部超級環保車,又因為採用CFRP碳纖維複合材質車體結構,雖然車重僅1,295公斤,但是車體的強度跟組裝品質極為優異,開起來仍是步履穩健,完全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說到這邊,一定要特別提一下,以哥這幾年擁有過多部BMW的經驗,BMW在隔音方面所下的工夫十分紮實,並不是單靠隔音棉創造出寧靜的車艙品質,這樣的特性在i3更為明顯,哥原本擔心i3 因為是無窗框設計再加上玻璃並沒有特別加厚,玻璃面積又大,會導致寧靜度不佳,結果哥開了八天,車艙內外包括中控檯等處幾乎聽不見異音,風切聲也極細微,甚至於哥曾開過某日系品牌的油電車,當以純電方式行駛,輪胎滾動的噪音直接傳進車室內,並不寧靜,正好那部車與此部i3 里程數都接近一萬公里,i3 搭配的還是155/70 R19的大腳,如此差異真的讓哥頗為吃驚!
說到足蹬19吋大腳、重心低、再加上不到1.3噸的車重、短軸距、短車身以及凌厲的加速性能,i3 若要說是Q版鋼砲也不為過,而且更是標準羊皮狼,超可愛的Keroro軍曹外型,現代化特殊的內裝,卻有驚人的加速性及操控,方向盤轉動些微,整個車體就是同步跟上,幾乎是車隨意轉,且安定性高,即便像哥開車不快也不求快,但卻不覺得緊張,甚至往往不自覺會越開越快,真的是不自覺,因為沒有變速箱換檔的頓挫感,很容易就超速.....另外開得快也要煞得住,i3的煞車對應i3的車重跟大腳,煞停的力道頗大,更特殊的地方是,因為電動車幾乎沒有滑行的效果,也就是說一般汽車,如果油門放掉,速度不會一下驟降太多,可以採取滑行的方式節省油耗或是不踩煞車而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但i3 只要油門一鬆,加速力道立刻消失,速度會驟降,甚至於哥在市區行車時,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都無須踩下煞車踏板,只要算好與前車的距離,適當時機放開油門,整部i3就可以直接完全停止,踩下煞車踏板反而只是提醒後方車輛我有煞車......這樣的特性,對於煞車系統的壽命絕對有極大幫助,所以i3 純電版除了免稅金、免換機油、免加油等顯而易見的優勢外,也可以預見其他保養成本會相當相當低,再加上不到四米的車長,搭配標配倒車雷達跟倒車顯影,市區停車或迴轉幾乎可以一次OK,更不用說BMW的各式各樣車型安全性都是名列前茅,因此,i3 種種設定都極適合作為日常短程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
接下來就是要說到重點,也等於是缺點,i3 最大的缺點在於充電以及續航力的部分,之前的i3純電版,原廠公布模擬日常生活數據後行駛總里程數最高約130公里,經過哥實測,這數字確實是相當準確,以哥的經驗,BMW原廠公布的各項數據包括油耗、加速性能等等,都與實際使用的數據相差甚小,參考價值頗高,只是130公里真的不是太長,所幸儀錶板顯示的數據很準確,不過純電版畢竟沒電就是直接顧路,所以只要儀表顯示可使用里程數低於40公里,哥就會很焦慮.........另外重點中的重點,BMW的充電插頭與所有電動車都通用,也都具備交流電跟直流電充電裝置,但如果以一般家用110V插座充電,再把i3 充電速度設定到最大(透過iDrive設定,有三段調整,主要應該是為了保護充電安全),以哥的經驗,連續充電超過12小時仍無法把i3 從20%充飽至100%,所以建議若要購買i3尤其是純電版,還是要搭配Wallbox一起購買(不要折價),Wallbox是針對私人車主所推出的家用充電站,相較於直接插上家用電源插座的隨附標準充電線,Wallbox 可將 i3 的充電時間縮短 30%,原廠聲稱能在 6 小時內就能將車輛充電至 80% 的電力,另外Wallbox同樣採用環保概念而使用大量可回收材質製造。
寫了超過一小時,先暫時做個結論,如果不想要擔心電力耗盡直接顧路的話,增程版i3是折衷的選擇,當然也較貴。如果只是固定路線,尤其是停車處都有充電插座,即便是110V使用,在市區基本上開i3,會是與眾不同的感受,而且是很棒的感受,哥真心誠意地認為,i3只要透過推廣,甚至於堤供作為BMW車主的車進服務廠超過一天時的代步車,讓BMW車主體驗一下,對於i3的銷售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開過就知道i3真的好!
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迴轉被撞真的就輸了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2013年6月8日 — 處後就很難認定,對方有無超速違規或駕駛執照都是有關的, ... 轉彎車輛為迴轉進入直行車輛方向, 直行車撞擊迴轉車輛正後方, 肇事責任會歸屬後直行車 ... ... <看更多>
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問題] 迴轉車被同向後方直行車追撞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我知道直行車的路權優於轉彎車但是我在網路上找到一張 ... 9 F →firelin: 沒意外你應該全責,除非對方超速,酒駕等違規 01/30 22:56. 我是由南往北的方向,要往左迴轉到 ... ... <看更多>
直行車超速撞迴轉車 在 [心得] 超速vs 任意迴轉- 看板SuperBik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半年前發生了一件事故 最近終於調解完了
行車記錄器轉成 gif檔
最終結果
我方賠償對方16萬元(第三責任險+強制險支付)
對方賠償我3萬元
以下是這件案子處理過程跟心得,文長
一發生事故沒多久 大概是因北宜原本就是警察重兵看守的地方
所以也不用特別打電話 他們自己就巡察到現場了
這時就可以看出 騎重機的原罪 其中有一台卡車 完全沒看到事發經過
一經過就朝著我吐口水說 "再飆阿 垃圾"
後來對方另一個夥伴從別處騎到現場 也是馬上一副要衝過來打我一樣
還是對方原本就在現場的同伴攔住他 只能說 重機出事 就一定是重機的錯
實在是無奈
到警局做筆錄的時候 口述時速40 對方突然迴轉我煞車不及才撞上
然後附上行車記錄器的影片
初判表第一次的結果 我方未發現肇事因素 對方迴轉未看清車輛為主因
對方不服 提出申訴 我才知道 原來這個是可以申訴的
第二次初判表 我方多出了肇事因素為超速 警方根據我的行車記錄器
一定時間內經過多少黃虛線來推測我的車速87(真的是87)
我覺得 我是真的不知道我當時時速多少 如果算出來真的是87 那就87吧
我認為這件事故最多就是50:50
接下來對方還是覺得主因是我方超速 堅持送肇事鑑定
因為他很忙 很拖時間 我就自費3000元送申請了
鑑定委員會開始之後 對方自述
他有停下來看 只是那時沒看到說我騎很快 還說有陳情書什麼的
我的說法是 我方是直行車 路權應在我方
當我發現對方突然要迴轉時 我已盡量煞車但還是來不及(這邊可能是敗筆)
時速我還是堅持40 委員說有行車記錄器 速度都是可以計算的
接下來肇事鑑定結果 雙方同為肇事因素
對方還是不服氣 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 他自費了2000送出覆議
這邊是我疏忽 沒想到對方還會覆議 而且覆議的時候對方會附上自己的意見
我在申請覆議的2個禮拜內 沒能把自己的意見也一併附上去 就這樣覆議就結束了
所幸覆議的結果 還是跟肇事鑑定一樣 同為肇事因素
接下來就是開始談和解
我方從頭到尾就是只拿財務損失
鯊魚帽一頂42800 富邦乙式險自負額1萬 還有些保險不賠的非原廠品等等 加起來7萬
對方 一開始是3萬醫療費 7萬財務損失 包含人身部品 腳踏車 外加10萬精神賠償
對方沒骨折 有外傷
和解當天對方突然加開了一樣 除疤之類的美容估價收據 6萬元
我才知道 原來還沒花費 先估算的 也可以求償 長知識了
總之對方要求26萬元
對於我要求的賠償 要我自己吞下去 一毛都不賠
對方律師還一直說 他們一直不覺得他們有錯 一切都是我超速的緣故
總之我是認為 既然結果為50:50 那就不要把全部肇責都推到我身上
最後結果就是
我方賠償對方16萬元 全部由保險支付
對方賠償我3萬元
我的修車費用總共13萬 自負額1萬 乙式險付給我將近11萬
被砍了1萬多元
據說富邦跟對方求償的費用不到2萬元 真佛心來著
經過這件事之後 我看到路邊的腳踏車都會特別小心 絕對要放慢
保險一定要保好 保滿 不然我這次一定是大失血
行車記錄器 可以事後再提供 而且可以只挑對自己有利的部份提供
以上是經驗分享 祝大家行車平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119.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perBike/M.1538105420.A.921.html
而且況日費時 就算了
※ 編輯: IamTD (59.125.119.35), 09/28/2018 12:02:44
說有看到但是他迴轉的太突然 來不及反應就撞上 可能會比較好
※ 編輯: IamTD (59.125.119.35), 09/28/2018 12:12:50
民事訴訟我拿到的跟他拿到的都會比較少 但這個過程很冗長
還得花時間請假 況且無論上不上法院 我都不用出錢賠對方
純粹就是爭一口氣 不划算阿
※ 編輯: IamTD (59.125.119.35), 09/28/2018 15:02:47
我變成他的墊被就是了 所以他才會沒骨折 是多處擦傷
※ 編輯: IamTD (59.125.119.35), 09/28/2018 15:09:04
也沒什麼醫療費用 最貴就那頂帽子而已 真的是滿虧的
※ 編輯: IamTD (59.125.119.35), 09/28/2018 15:22:10
尤其是 你明明覺得不全是自己的問題 卻還要一直想辦法去證明自己沒有問題
我自己是不想再一直陷在那個情緒裡面啦
而且就算證明了 我也不認為自己無責 自己肇責30%我認為是可接受的
7萬 算折舊再 70% 上法院最多最多我也只能多拿個2萬
如果對方刑事不打算和解 2萬付過失傷害的罰金都還不夠
因為我不打算請律師 這種冗長的流程+心力 絕對是不划算阿
考慮把消音塞拔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