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的活力早餐~炸豬排茶香刈包&海苔肉鬆蛋刈包
#媽媽味早餐餐桌
#本日用茶紅韻白茶
#老母碎碎念
綺綺昨晚睡前就一直在複習今天社會科的考試,他說要考瑞典的山脈、河流跟地理環境氣候,山名跟河川名都很長很怪,得花點時間才記得起來。他也是唯一一個小孩,會自己訂鬧鐘起床,然後在我做早餐的時候,幫忙收拾洗碗機,再不就是複習功課的孩子。
所以,每次知道他要考試的時候,那天的早餐我都特別想要做的豐盛一些,讓他們吃的能更飽足一些。或許是想讓不太吃學校午餐的他們,到下午考試也都還有精神力氣吧!這似乎也默默成為了我跟綺綺之間的一種儀式感。
昨晚綺綺問我今天要吃什麼早餐,我便約她一起把一大盒梅花肉醃了,剛好這幾日右手腕隱隱作痛,拿肉錘打肉的工作剛好可以交給她。本想著今天要弄烤肉鐵板麵,誰知道早上又換了一道菜(每次都要到當下才知道我會變什麼,哈!)
梅花肉的醃法請參考下面文章連結,裡頭也介紹了六種應用料理(還不包含這炸豬排茶香刈包)
https://lorina.pixnet.net/blog/post/48849552
養孩子這麼多年,其實一直在拿捏教養孩子時那個『收放』的程度。比比邏輯好記性強,但卻不愛花時間唸書,同樣這個時期的社會科考試就不見他準備,直到考完回家錯了超過一半,被老師要求要補考,我們才知道,然後在半逼迫的情況下帶他複習。
小羽也聰明,但自主性強,不喜歡被人糾正錯誤,幾次他在念課文的時候,被姊姊糾正發音,他卻生氣地把綺綺轟走。那天我在看他這學期的學習成果報告時,發現他看時鐘寫時間的部分錯了很多,想要教他,卻被他回說:『我現在沒有想學,那個以後我們還會繼續教,你可以不要現在就要我學會嗎?』
我一直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很『放養』的媽媽,不太要求孩子的學業成績,相對重視學習態度跟學習動機,希望他們能保有對學習的熱情。三個小孩中,能自動自發符合我『理想型』的孩子也只有綺綺。你說他這樣就最好?卻也未必。他也有要面對失敗覺得自己不夠完美的課題。
上星期,接到小比西班牙文老師來信,信中說小比再不通過單字測驗的話,這學期肯定會被當掉。這樣的情況通常會發生在小比不愛的科目上。跟他聊過後,一起制定了複習計劃,陪著他背單字。那時我心裡想著,到底該放手讓他被當,還是該這樣盯著他,坦白說,壓著他唸書,我自己心裡比他還不好受不舒服。
靜心之後,發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喚醒自己的媽媽病。這時只能更有意識的先安定好自己內在,才能更信任自己也信任孩子,去相信每一個事件,不管好的或是壞的,都是帶給我們成長的養份
只是,媽媽啊媽媽!不管孩子到幾歲,永遠都是新手媽媽啊!
老母碎碎念 在 艾莉絲 X IRI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愛睡美人】
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故事真的很洗腦小女孩,有時候我都在想,這些故事到底能給孩子什麼啟發。
每天睡覺前,梨梨都吵著要我講故事給她聽,原本她最愛的是「小紅帽」,但最近突然特別愛指名「睡美人」出場,這位公主,是我覺得最腦殘的故事之一。
一個被詛咒而沈入長久睡眠的公主,因為一個陌生人的親吻而被解救,認為從此找到了真愛⋯⋯到底這個故事的作者是誰啊?每次講到這位躺著賺的公主,就忍不住翻白眼翻到了頭頂。
床邊故事不能少,這是最好的教育時機,所以媽媽不得不擅自竄改這些公主故事,讓這些迪士尼美女們可以多點自己的個性,多點人生裡的目標,多點對於愛與被愛的見解。
小女孩們都愛公主的故事,但同齡小男孩們卻對王子的故事一點興趣都沒有,這種沒有交集的幼齡啟發,儼然成為日後成年男女對異性關係的認知落差:女人在家想當公主,男人只想當個小飛俠😂
No more sleeping beauty!
#老母碎碎念
#圖文不符請見諒
老母碎碎念 在 肉包點滴生活- 第一個母親節~老母碎碎念生肉包的那天很崩潰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個母親節~老母碎碎念生肉包的那天很崩潰,生了12小時他還是不想出來,結果是因為他頭太大出不來生完的脹奶才是真正的地獄,就一個晚上,胸部就硬掉了, ... ... <看更多>
老母碎碎念 在 [新聞]被碎唸36歲還不工作啃老男當母面跳橋亡- 看板pay_hom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Nh6-qBq ]
作者: shifa (西法)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被碎唸36歲還不工作啃老男當母面跳橋亡
時間: Thu Aug 11 20:29:38 2016
這一個事件其實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
但從「老母碎唸」這個行為來看,
這件事情或許可以往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就如同我在首篇推文裡說的
「這就是典型的台灣老母說話方法…沒辦法激勵別人,
反倒是很容易激起負面情緒反應」。
台灣的父母輩似乎都習慣以負面陳述的方式說話,
這不是他們的「錯」,
他們講的也都是(他們認為的)事實,
但這樣無意識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對方的壓力來源。
1. 碎唸是否算是一種冷暴力?
新聞提到老母親在後座叨唸兒子,長得人高馬大,
卻在家待業6年了,只會啃老,
一點也不體諒媽媽辛苦…
「都36歲了,至今不去工作,還要我養你」的言語。
或許老母親脫口而出的話就是她看到的,
但老母親這樣的說話卻隱含了一種貶低兒子、
累得自己受苦的弦外之音。
法國精神科醫師 Hirigoyen 在《冷暴力》
一書談到家庭裡的精神虐待時,提到
「羞辱的言詞及暗示,
會形成負面制約或洗腦的情況。
受此虐待的孩童不會抱怨遭到不當虐待,
反而拼命想要獲得拒斥他的父母認可,
但終歸是得不到。
他因此產生負面自我形象(我是個可有可無的人),
並認為自己罪有應得。」(P.079)
「操縱子女十分容易。
子女會幫所愛的人找藉口,他們的忍耐沒有限度;
對於父母的所作所為,他們都能原諒,
並把過錯轉嫁到自己身上。
他們想要知道,也試圖去了解,
為什麼父親或母親會那麼痛苦。
以受苦作為要脅是常見操縱子女的手法。」(P.082)
在直接虐待上,法國心理治療師 Bernard Lempert
的一段話也值得參考
「在某些家庭,沒有愛是一種系統化的虐待,……。
孩子不但要忍受,還會內化,以致把加諸自身的暴力,
轉為自我傷害的行為」(P.085)
在應對方面上,「精神受虐兒唯一的保護機制,
就是脫離受虐的環境,否則其人格會逐漸腐蝕,
靈魂深處的核心會死去。」(P.091)
單純就這件事情來看,
我們無從得知李姓男子是否過去36年來的生活,
但我們或許可以推論隨著他沒有工作的時間愈長,
他所受到的言語暴力應該會愈來愈強,
老母親的生活壓力也是愈來愈大。
結果就導致了以下的負面循環
李男沒有工作 → 母親言語施壓 → 李男自我否定被加強 →
愈找不到工作 → 母親加強言語壓力 → 李男自我否定增強 → …
而導致這一樁事件的發生
2. 逃脫的辦法?
前述「脫離受虐的環境」是唯一的辦法。
實際考慮到李男的狀況,
或許到了後來他在經濟上已經無力脫離家庭獨自生活,
又或者因為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情況而不願離開母親。
總之到了最後的節骨眼上,
李男都沒有離開讓他備感壓力的環境。
或許有很多因素讓李男無法說「不」,
來讓自己得以離開充滿言語操控的環境。
但其實說「不」,則需要強大的自信來對抗自己的內疚,
而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
李男可能也失去了對抗內疚的自信心。
(有興趣的板友可以參看《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一書)
或許有板友會說「那就去找一份工作就好了」。
沒有錯,如果事情是這樣就很好辦(至少知道怎麼解決),
但我們不知道李男之前的工作與母親的期望是否吻合…
也有可能發生如 euniceang 板友所貼的圖一樣,
怎麼做都有話說(就自己的經驗來看,
會以碎唸當情緒抒發口的人,
也真的可能會發生圖片所諷刺的狀況)
但無論怎樣,這件事情的發生其實都是個「悲劇」,
因為當事人並不樂見這樣的情況發生。
3. 如果…還有如果
這個事件中,
可以體會老母親也是受到經濟、心理壓力的煎熬,
而採取碎唸的方式抒發自己的情緒,
並期許兒子能夠找到一份工作。
老母親並沒有「『說』錯」,
但或許老母親並沒有認知到他的話有多傷人。
〈原來父母這樣說話 會造成孩子欠缺自信?〉一文
作者提到自己母親與自己女兒互動的的一些情境
https://udn.com/news/story/7063/1847796
「
女兒每做一件事,媽媽總愛在旁邊搭話,
但內容常是:『又要畫畫!這麼喜歡畫畫!換點別的事情做啊!』、
『又畫魚!為什麼這麼喜歡畫魚?』、
『又要看這本,妳看不膩喔?』
……
我知道媽媽是單純且沒有惡意的,然而這些話聽起來,
怎麼感覺句句是批評、否定、責備與質疑?
」
文章有一段標題是「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
這是因為我們講出來的話往往有很強的殺傷力,
而且我們還不知道。
我們不只要說「對」的話,
更要用「別人聽得進去的方式」表達,
要不然我們只是「懂得如何」說話的機制,
而不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話讓別人更好。
這件事情的遠因可能是老母親的「善意的」嘮叨
這幾年來不斷地對李男施壓,
近因有可能是李男無法逃離這樣的處境,
所以多次有尋短的念頭,但未完整執行。
最後的一根稻草就是報導開頭的那一句話…
我常認為,悲劇之所以是悲劇,
就是因為在這個事件中的每個人都沒有做他們認為「錯的事」,
但結果就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
如果…老母親不要用這樣的說話方式和兒子相處
如果…李男能夠破釜沈舟,離開家裡,完全自食其力地過生活
如果…社會機制可以找到這樣需要幫助的人並且給予正確地輔導
或許這種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188.1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0918580.A.2F4.html
※ 編輯: francmiss (122.100.86.100), 08/12/2016 13:11: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