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閒聊~~
最近一兩個月來因為房子的問題說沒影響心情是假的,本來在猶豫要不要詳細介紹韓國的公寓社區類型,但寫下去又怕自己寫錯而尷尬就乾脆不詳細說明了🙏 今天再來簡單聊一下
先解釋我們的社區是5년 공동임대 아파트,因為好像有住在韓國的板友有所疑惑,怕遇到跟我們一樣的建商,但其實這個機率很小,這種建案是政府有出資幫忙建造的,大都採全租的方式實施。我們起初就是聽信建商廣告五年全租(免月租),五年後可以買斷。
只是在住了一年後建商突然公告第二年續約時每個月要加收月租!! 所以住戶們忿恨不平集體提出訴訟,然後在上個月第一審結果出來是敗訴。
目前決定再二審上訴的住戶數從七百多掉到五百初,我們則是決定搬離這裡,因為實在搞得心情烏煙瘴氣的,甚至還有住戶說壓力太大快得憂鬱症😅
昨天打贏官司的建商又大剌剌地貼了張公告,那就是在今年12月各住戶陸續契約期滿,再續約需要另外付370萬的全租保證金,沒錯~ 就是月租之外連保證金都要漲了🥴 我們倒是慶幸只要多付這三個月的月租就可以脫離苦海了,只是再提出上訴的住戶們看到這種"威脅"不免又慌張了,事實上萬一二審也敗訴的話,這些住戶將要付出連同幾年延遲未繳的月租和保證金、保證金拖延利息金12%以及建商的訴訟費用!! 將會很可觀~
所以恐怕後悔提出上訴且想搬走的住戶會增加很多,但這就是建商的目的吧~🙄
話說回來,儘管如此我對人性還是沒有感到完全失望,尤其是歷經這個房子事件跟看了魷魚遊戲之後?(硬要扯進來😆🤣) 是說最近在搬東西過去新家時還是受到不少不相識的人的幫助啊🙏🙏🙏 衷心感謝~ 未來會更好的♡
放上一張小泡菜的生活照🤗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不買東西憂鬱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問題] 買賣爭議問題? -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WEN 夢想小舖- 研究指出女生要是1個月不買衣服包包鞋子 ... 的評價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東森新聞HD]遊港女人街問價老闆暴怒嗆「台客只問不買」 的評價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閒聊] 我家有錢所以酸民嫉妒我- WomenTalk板 的評價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強迫症症狀自我檢測-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強迫症症狀自我檢測-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評價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妳各位不覺得這世界太他馬不公平嗎?
從以前到現在,
永遠被大家讚揚傳誦的都是丈夫!
是我沒有得個什麼最佳女性獎所以就連最基本的誇獎也不配擁有嗎?
到底老娘這些犧牲、
付出那麼多年的感情、
這些不為人知的體貼、
那些拚了命的努力、
那些智慧的遠見、
和敏銳的各種能力、
有一番水準的各種才能才藝、
賺那有一筆沒一筆不穩定無法馬上領到的稿酬、
背負的閒言冷語和背後捅刀、
受盡的委屈、
吞進肚子裡的苦、
忍耐不打的架、
扛的經濟壓力、
小孩的照顧和教養...
對你們各位來說都算什麼?
是屁嗎?!
我他媽就應該為丈夫小孩付出所有包括任何事情都忍受才算是你們傳統觀念形象裡那妻子改有的典範嗎?
女人身份到底可以多低賤卑微?
還是今天我要是身價幾個億的結婚女性才會被大家尊重和讚揚?
到底是要把我放在多卑微的地位才能凸顯你們各位的崇高?
我不吵架不代表我認同,我不動手不代表我變了!
是我丈夫他個人那套永遠選擇沉默卻凹說別人怎麼想是他的事,妳自己做的事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真的蠻厲害的...因為他可以在自己妻子被他人言語攻擊羞辱的時候還是選擇沉默!
這不容易啊!
我就無法做到,要是有人攻擊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我都會用十倍的攻擊再還回去!
如今我在這邊誇獎他感謝他,幫他塑造的好形象,讓他到哪都被稱讚,你們全都真以為他是世界最佳丈夫!
那怎麼又不是稱讚我做得非常好才能有如此好的丈夫或者是稱讚我很會塑造形象呢?
我就活該必須默默接受忍受各種針對我莫名其妙、頤指氣使的一堆"建言"或"攻擊"?
什麼叫我們家體質就是胖?我天生下來就胖嗎?你才胖,你全家現在都胖怎麼不說?
什麼叫我愛辯愛爭?我不為自己發聲解釋沒有人會幫我說話欸哈囉?
什麼叫我就是跟小孩當朋友所以他們才那麼白目?白目是天生的,就像妳跟我說這句話同時就證明了白目是遺傳了誰。
什麼叫我抗壓性低?我要擔心經濟、我要顧小孩、我要做非常多非常多的事情,我就焦慮症快憂鬱症了!這些都是事實,你們都不願意面對的事實。
什麼叫可以不要寫這些文給人家看嗎?我不偷不搶靠寫文案行銷賺取微薄零花錢買東西給小孩、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你們自己對我做過的事也就別怕我說出來被大家知道啊!更何況我沒指名道姓你們倒是很愛對號入座!
然後這些各種刺進我心裡的話,我當下還是被下意識控制表現有教養的露出不在乎,要自己默默的消化乾淨...
因為我跟誰講,都得不到任何支持!就是這麼可悲!
因為我看起來就像個會爭辯不休的白目女兒,一個情緒起伏很大又腹黑極端、要求很多的妻子,一個抗壓性低又遺傳肥胖體質、不會賺錢又愛花錢買玩具的媳婦!
事實上我只是希望被任何人感覺驕傲、可以每天看到都誇獎、每天都拿我到處炫耀、對我的所有才華給予高度肯定,我就是一個沒有自信又充滿虛榮心的女子罷了!
我只希望在我被他人曲解誤會、受委屈時,有個什麼人他馬有種的全心站出來為我讚聲而已!
但我至今活了快33年,他馬的衰小從沒遇到過!
所以這些事都還是要自己做...
他們都很病態,自己解釋就叫爭辯、找藉口,給建議辯駁回去就叫沒禮貌頂嘴!
自己稱讚自己就算厚臉皮、不要臉...
對啊!我就抗壓性低,我就爛草莓,你們都世界最棒、宇宙最強、最會賺錢、雞雞最大、奶奶最大、抗壓性最高、最會教小孩的成功偉人!
反正我不管做到多好都被不覺得好,那我不做了!
我什麼都不做了!
我就偏差,我就爛!
我就放小孩狂吃零食、身體通通爛掉...一直對他們發脾氣讓他們心靈受創!
為什麼你們都不想想自己多自私?
為什麼我就該成為你們各位心目中的那鬼樣子?
為什麼就不能接受我本人真真實實這樣子?
100%就義無反顧的愛我就這樣一位擁有獨立思想和充滿智慧、多才多藝的真女性!
我就是這樣,不管你們接不接受,這就是你們各位身教言教各種影響下成為現在的我本人!
現在!
就是這樣!
怎樣!
噢,對了,我還最愛記仇!
#妳跟我一樣 #妳不敢講 #妳可以轉分享 #很高興我能為相同的女性發聲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容貌焦慮 #P圖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06【動畫】廣告段落
01:56 修圖竟然也犯法?
02:44 挪威政府這樣說
03:17 修圖造成的隱性傷害
04:15 憂鬱的挪威少年少女
05:13 支持新法案的聲音
06:01 修圖標籤治標不治本?
07:05 我們的觀點:不真實的美
08:27 我們的觀點:為何網紅要修圖?
10:03 問題
10:23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品維
|腳本:品維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5敢修敢當!挪威立法規定網紅、廠商修圖需註明:https://dq.yam.com/post.php?id=14063
→挪威規定修圖須說明,違者罰錢及坐牢:https://bit.ly/38q1JIq
→Picture Perfect: The Direct Effect of Manipulated Instagram Photos on Body Image in Adolescent Girls:https://bit.ly/3BlDCHo
→Why experts say Norway’s retouched photo law won’t help fight body image issues:https://wapo.st/2WC5nN6
→Pinterest bans weight loss ads. That won't end anti-fat messaging, but it's a good start.:https://nbcnews.to/3Bu52e7
→Norway's law against altered photos:https://bit.ly/3yw0jH1
→Influencers react to Norway photo edit law: 'Welcome honesty' or a 'shortcut'?:https://bbc.in/3jqsVx7
→Influencers in Norway will soon have to disclose when paid posts include edited or manipulated body photos:https://bit.ly/3sYPmNd
→New Norway law mandates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disclose photo editing:https://bit.ly/3juujia
→Norway Law Forces Influencers to Label Retouched Photos on Instagram:https://bit.ly/3kBqEhX
【 延伸閱讀 】
→廣告模特兒有修片嗎?在法國,他們必須告訴你:https://dq.yam.com/post.php?id=8267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yAuR-GbLM/hqdefault.jpg)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阿滴的影片: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
https://youtu.be/vJanWrA_ZQM
#阿滴 #憂鬱症陪伴
- -
另感謝「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提供下列資訊,以協助精神疾病照顧者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 服務對象:疑似或已診斷有精神疾病者(失智、自閉、智能障礙除外)的照顧者或陪伴者
- 電話:02-2230-8830,因應疫情增開二線 02-2230-7730
- 時間:週一到週五 13:30 - 20:30
- 通話費:須支付市話費用,無通話時數限制
- 服務內容:從醫院到社區之精神健康照護及社會福利補助相關資訊與資源連結、照顧技巧、情緒抒發等等
- 專線特色:以家人陪伴家人、由照顧者接聽照顧者,培力具照顧者或陪伴者身分的志工成為接線者,分享經驗,形成同儕支持;然近日因三級警戒尚未解除,基於安全考量,目前皆暫由工作者接線
- 粉絲專頁:瘋靡 https://www.facebook.com/popularcrazy/
- 部落格: dep110.pixnet.net/blog
- -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7 停止反芻思考1:陪他跳脫思考漩渦
02:17 停止反芻思考2:幫他看到其他面向
03:16 停止反芻思考3:試試平常不會做的活動
04:29 協助建立成就感1:嘗試多種事物
05:57 協助建立成就感2:記錄自己的成長
07:04 透過別人的經驗,重建自信
08:17 把他們當作一般人互動
08:50 最後的雜談
【 製作團隊 】
|企劃:志祺
|腳本:志祺、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2bMQRsnk_I/hqdefault.jpg)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法國上空權」vs.「大麻治憂鬱」。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大麻治憂鬱」獲得60.8%的票數。這禮拜我們再度派裸體出馬,結果還是輸給大麻。其實不只人類會憂鬱,動物也會因為同伴過世而太過悲傷,現在國外有動物園用藥用大麻來幫助動物度過難關。
波蘭華沙動物園(Warsaw Zoo)今年3月有一隻母大象爾娜(Erna)過世了,牠是那間動物園裡,四隻非洲象中體型最大、也是最年老的大象,她的過世影響了其他大象夥伴,園內另一隻最年輕的母象,甚至出現行為改變和焦慮的症狀。動物園的員工就想說,利用「大麻二酚」(Cannabidiol),也就是CBD萃取油,來看看能不能降低大象的焦慮感。不過並不會看到大象捲菸呼麻的畫面,而是直接把油塗在象鼻內,或是混入大象的食物裡,雖然大象體型非常巨大,但目前園方給大象的CBD初始劑量和馬差不多,每天給個2到3滴而已。園方也不是餵一餵就算了喔,他們很認真抽血確認大象們的健康,還蒐集糞便、唾液樣本來觀察大象的皮質素(cortisol)的高低,皮質素就是人類和動物在緊張的時候身體會產生的激素,又稱作「壓力荷爾蒙」。
大麻中含有兩種主要化合物:大麻二酚(CBD)和四氫大麻酚(THC)。THC就是大麻主要的迷幻成分,具有成癮性,在台灣是二級管制藥品,但是CBD不一樣喔,它不會讓你用了很ㄎㄧㄤ,也不會上癮,主要是拿來止痛、緩解焦慮、讓人放鬆、改善睡眠等,而且功效比傳統藥物好,也沒有副作用,現在很多國家其實都有合法的CBD食品或藥品,像是英國,就差不多有25萬人經常性地使用CBD產品,市面上CBD的花樣很多,電子煙油、護唇膏、甚至咖啡、氣泡水都有,放進化妝品裡面據說還可以抗氧化、舒緩敏感發炎症狀。而且其實現在已經有期刊論文證實CBD可用來治療癲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以及焦慮症、憂鬱症等,前幾天還看到新聞說CBD可能有助治療COVID-19。
相對於外國,其實台灣對於CBD的資訊接收得滿慢的,可能是因為大麻在台灣有點像是禁忌話題,充滿了很多誤解,所以多數的人聽到「大麻」可能就覺得是在吸毒。其實衛福部的網站上有說,如果是單純以CBD作為成分的產品,不屬於管制藥品,也就是可以合法使用,那產品的成分或用法用量等資訊,能夠符合藥事法的規定,就是以藥品列管。但是目前國內還沒有核准任何含CBD成分的藥物,所以民眾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去找醫生診斷評估後開立處方,就可以申請進口。不過要小心,如果CBD藥物裡面含有THC成分,就是迷幻成分,或是以大麻莖、大麻籽的製品,THC含量超過10ppm,在台灣就會被歸類到「毒品」,先前就有人上網買大麻籽油,結果被依走私毒品罪法辦,所以購買前要特別注意,才不會想治病結果變成運毒。
其實近年國內對於藥用大麻的討論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在擔心,CBD的功效會不會被誇大了,但無論如何,不管你是要用在人身上或是寵物身上,都要先諮詢醫生或獸醫師,才是對自己和對寵物負責任的做法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ieEnmEJ0bs/hqdefault.jpg)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WEN 夢想小舖- 研究指出女生要是1個月不買衣服包包鞋子 ... 的推薦與評價
研究指出女生要是1個月不買衣服包包鞋子憂鬱症發將高於同年齡同時有專家指出愛買不是病不買東西的女生容易有有憂鬱傾向 人家我不想🉐️憂鬱症啦 ... ... <看更多>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東森新聞HD]遊港女人街問價老闆暴怒嗆「台客只問不買」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東西 ,讓這位遊客氣的把和店家衝突影片PO上網,引起網友群情激憤, ... 全球3億人「 腦功能失調」陷 憂鬱症 低谷【聚焦新視界】何戎@newsebc. 東森 ... ... <看更多>
不買東西憂鬱症 在 [問題] 買賣爭議問題? -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事由:很久前,因某些因素精神狀況不佳,所以女女朋友參加道場,結
果被裡面的道場師姐說服買類似蓮花座的東西,但是因為錢不夠
,自己不知道怎麼解約,所以轉由母親打電話口頭說不買了,而
且東西確定也沒拿到。但是最近,對方突然打電話來說要寄存證
信函、上法院,以及不履行買賣,那要到工作場所堵人。
問題:1、據女朋友的描敘,當初精神狀況確實不佳,所以確實有要買
,但是只有提申請書,沒有簽訂其他合約,請問,東西沒拿
到的情況之下,並且有口頭告知不能買,那這買賣成立嗎?
2、如上述,如果要上法院該如何描敘或是要先做什麼樣的先前
準備,對我們較有利?
3、文末,有提及要到工作場所堵人,這是否涉及恐嚇,是否要
警局備案,還是直接報警(電話內容未錄音)?
PS:1、女友精神狀況不佳,疑似憂鬱症,有就醫記綠,但是
已經是很久前的事情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4.77.1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