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最近在刷題- 軟體工程師的面試一定會遇到的資料結構及演算法關卡 (& 分享 LeetCode 折扣)& LeetCode Premium 抽獎啦(2021- 9 月更新)
-----------------------------
2021年 9 月更新:
從 8 月開始,收到許多剛到美國唸書的讀者來信請求幫忙內推 2022 年暑假的實習工作,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 請查看我另外一篇文章來了解內推網路:最有效得到面試的方式- 內部推薦: 尋找內推資源 & 歹晚郎互助網絡 (2021 年 8 月更新)。軟體工程師的面試關卡很多都是資料結構及演算法, 所以大家在準備實習也都不免俗的要刷題一下。 我許久沒有看 LeetCode, 發現現在 LeetCode 的功能越來越多, 還有像是學習資源文章及 study plan 的功能,把大家要準備面試的各種需求都越來越在他們網站上一站搞定。 今天除了再次分享去年寫的文章(還有折扣碼), 還要大大感謝 LeetCode 願意提供 3 個 7 天 Premium 會員試用來給予讀者, 讓大家面試前可以使用如公司 tag 的功能來做複習。 此外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我也自掏腰包提供購買 3 個 1 個月的 Premium 會員試用來加碼, 再請大家做以下動作參加抽獎歐!
✅ 按讚並留言你希望用 LeetCode 達到什麼目標 (轉職、實習面試、換工作,可以寫一寫細節像是目標公司、職位等), 或是你過去使用 LeetCode 的心得、或者是自己未來職業目標等等, 也可以是找朋友來一起練習。
✅ 公開分享此篇文章的話多一次被抽中的機會
獎項: 共 6 個名額,3 個 7 天 Premium 試用會隨機抽出, 3 個 1 個月的 Premium 試用則用留言內容來挑選, 希望抽出給很需要、或是很有創意的留言, 哈!
活動期間到加州時間下週四 9/9 晚上 9 點截止。會直接於文中留言通知中獎,祝大家學習愉快、找實習、換工作都順利!
--------------------------
2020 年 12 月原文:
歐, 要澄清一下我現在沒有在刷題 (我這樣講絕對不是怕很多同事會看到我的文章 XD), 說實在的, 我覺得大家好像太過度強調 “刷”題的刷, 好像刷油漆似的要來回刷很多遍。 我過往看過許多刷幾百題、每題做 2、3、4 次以上的人分享他們的經驗, 我很佩服他們投入的時間及毅力, 但我自知做不到, 有小孩後更是難以做到刷一遍。 我自己找軟體工程師的工作的經驗, 2015 年上完 Coding Bootcamp 到找到工作, 大概做了 60 題左右的 LeetCode 問題, 2016 年底找工作比較認真, 大概完成了 100 題左右。 今天這篇文章想要分享一下我的演算法準備方式, 如果你想要找如何刷題的方式,或是覺得無法刷幾百題很多遍的人, 歡迎往下閱讀。
2015 年上完 Coding Bootcamp 後, 我陸續有一些電話面試, 每天可能會有 1~3 個電話面試, 所以在準備面試上, 要研究公司, 並且依照職缺來做面試的複習, 因為我是面試前端相關的職缺, 所以也有一部分的精力在前端的資料複習。 關於資料結構及演算法 (Data Structures & Algorithms) 的練習,我大概維持一天練習 1-2 題的步調。 2016 年底的面試, 因為還要上班, 所以基本上只有晚上有時間, 可能一天只能練習 1 題, 假日有比較多時間才可以多做幾題。
看到問題的時候, 我會先確保我了解題目的意思, 真正在面試的時候, 通常第一步也是和面試官確認我們自我的理解和面試官要問的是否一致, 不要花了時間才發現一開始的理解及假設是錯誤的。 我通常會立刻寫下題目給予的 input 有什麼、格式是什麼, desired output 又是什麼。
確認好 input & output 後, 我會思考題目可以用什麼類型的資料結構或是演算法來解。 通常在面試的時候, 我會和面試官說明我可能會先就一個大概可行的方式來做解答, 如果他/她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的話, 我再做後續的優化。 在我開始有一些思路後, 我會先寫下 pseudo code, 就是先用英文來說明我的解法會是怎麼樣。 每個步驟和面試官確認都沒有問題後, 我才會正式寫 code 。
當然有些時候不論怎麼想都寫不出來, 如果是自己練習的時候,我大概在 15 分鐘後會開始看一些討論, 嘗試學習別人的思路, 但如果再花 10 分鐘還是解不出來的話, 才會參考別人的解法。 我看完別人的答案後, 還是會用自己的 code 再實現一次。 如果面試中卡住的話, 則是要儘快和面試官討論, 我會把我的理解, 可能的解法方式和面試官說, 同時也說明我的情況可能哪裏不是很確定, 讓面試官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予我提示。 一般來說, 公司都是希望有順利的面試經驗, 面試官也都願意在溝通正常下給予協助。
自己練習寫完之後, 我會再寫出解法的空間及時間複雜度 (Space & Time Complexity) , 通常面試也會詢問這個部分, 所以自己每個練習也要歸納一下。 如果我發現我的解法時間可能不是太好, 我會再嘗試看不同人的討論, 研究更優化的解法, 並再自己寫出不一樣的解法。 有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我可能會寫 2、3 個解法比較彼此的優缺點。
在之前準備面試的時候, 我有準備一本筆記本, 每次寫完問題之後, 我會用筆寫下我在哪一天寫了哪一個問題, 並且用很精簡的方式總結問題及解法。 隔天要做下一題之前, 我會先看一下前一天的問題, 嘗試回想我是否可以再次在頭腦中想出大致的解法。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 再看我自己的總結並做上記號, 隔天會再做一次同樣的步驟,直到我可以順利複習出解題的邏輯思路。
如果有和公司面試, 不論是電話還是 onsite, 面試完後我會再檢查我遇到的題目是否和我過去做過的題目類似, 如果有的話, 是否我的思路在面試中是清晰及正確的, 如果沒有的話, 我是否有利用對的觀念來解答。 面試結束後, 會花時間在盤點及複習, 從面試中的題目和過往的練習做統整。
你可以看到我的練習方式不是很強調快, 因為我希望我做完問題可以有很深的理解, 所以花很多時間在做整理、複習確認, 即使當下沒有那麼理解, 隔天回想又想不出的話, 我會再複習一次, 再隔一天做新題前也會再確認。 複習及思考的次數多了,真正把題目所想要考的觀念融會貫通, 畢竟面試很難真的遇到原題, 重點是我們對於資料結構及演算法的理解, 及遇到難題如何面對的應對的思考過程。
條條大路通羅馬, 每個人面試準備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以上就是我的資料結構及演算法的準備方式, 之前寫找工作的系列文章好像沒有特別提這塊, 所以特別再寫出來分享。當然我不是大神每次面試都可以收割 5 到 10 個以上 offer, 所以就請你自己斟酌評估你的學習方法,畢竟我們都要找到對自己最能接受、且有效率的方式來準備面試 。
我從 2015 、2016 年準備面試的時候, 有許多練習演算法的網站, 但到了今日, 好像 LeetCode 和練習演算法關係就如同 Google 和搜尋一樣, 大部分我聽到的準備面試的人都用 LeetCode 來做練習了! 剛好最近認識一位在 LeetCode 工作的朋友牽線, LeetCode 特別優惠讀者, 只要使用這個連結購買 Premium, 就能有 15% 優惠 (幾乎和一年一度的感恩節特價差不多了!)。
我目前聽到朋友準備面試基本上都會購買 LeetCode 的 Premium, Premium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看到問題和公司的標註, 拿過去拒絕我 2 次的 Google 為例 (XD), LeetCode 就有 925 道題目被大家回報有在 Google 面試中看到 (2021 年已經變成 1014 道了! @@), 當你正要 phone or onsite interview 的時候, 可以聚焦你要面試的公司練習、提高效率的話還是可以提高面試的表現的。 Premium 還有答題評斷比較快、LeetCode 官方解答、及依據公司有 Mock interviews 等其他功能, 但主要大家好像都還是為了 company tag 的功能而付費, (2021 年 9 月更新, 最近又有如文章、影片的學習資源,還有像是 Study Plan 的功能, 看起來 LeetCode 要往大家學習、準備、一站式的服務來黏住使用者了!)
相信以大家拿到 offer 後的加薪, 會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投資!(什麼, 你說不一定會加薪, 那請你再閱讀一下我的談判文章來和公司談判加薪 "面試中談到錢怎麼辦? 問到你期望薪水如何接招?" 及"面試得到 Offer 薪水如何談? 三明治溝通法及最後簽約前的談判招式") 。
我當初有想說要直播訪問在 LeetCode 的朋友, 探討 LeetCode 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及如何幫助軟體工程師及公司行號, 可惜目前朋友還沒有意願,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 請在文章留言, 讓她可以看到大家的意願加強她的動力和我們分享 (群眾多數暴力啊!)。
附上過去我寫的找工作系列文章:
1. 程式語言- 到底學哪個好?我想進Google,我沒學OOO,他們會接受我XXX語言背景嘛?
2. 簡介美國軟體工程師面試流程
3. 等待機緣- 我要如何被人資或獵人頭發現? 我要如何脫穎而出? LinkedIn重要嘛?
4.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5. 軟體工程師面試準備- 面試要練習什麼? 找工作和練習的時間要如何平衡拿捏?
6. 被錄取了- 我該注意什麼,我可以談判要求多一點薪水、股票或假期嘛?
7. 矽谷找工作之常見問題 FAQ
8. 面試技巧及心得,如何有條理的說服面試官?
9. 英文履歷怎麼寫? 美國科技公司注重什麼?
10.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11. 最有效得到面試的方式- 內部推薦: 尋找內推資源 & 歹晚郎互助網絡
12. 面試中談到錢怎麼辦? 問到你期望薪水如何接招?
13. 面試得到 Offer 薪水如何談? 三明治溝通法及最後簽約前的談判招式
2021 年, 如果你要找工作的話, 祝你轉換順利, 拿到許多理想的 offers! 如果你有什麼準備的技巧及心得, 也歡迎留言分享。
部落格原文:
https://bit.ly/3zNrlu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50的網紅我媽叫我不要創業 !,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期間,大學畢業等於直接失業嗎? 新鮮人努力撰寫履歷、求職面試找工作,不斷碰壁該怎麼辦? 《 找工作筆記重點 》 ❶ 找出利基市場 → 把興趣、專長羅列出來,並和想找的工作交叉分析出利基市場 ❷ 設定職涯目標 → 設定大方向目標,再回推中程目標,最後量化成小目標 ❸ 面試客製化 → 先了解面...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我媽叫我不要創業 !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織田紀香 Norik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面試] ASML US 控制工程師面試心得分享-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11個面試問題必問攻略,彙整Google+Youtube資訊公開 的評價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請益] 面試時,有什麼問題是可以問人資的? -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面試] 「放鳥offer」印度商infosys印孚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reference check對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reference check對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本上,這一個面試題,通常扮演的,不是很關鍵題,所以只要講出自己真心有興趣的、有把握的,就可以了!不需要為了加分,而特定改變或新增自己的興趣。
以上的幾個方向分享,主要是針對,若自己有很多興趣,或是在過去面試時,曾經發現自己的回答,為什麼面試官或是人資有些表情上的改變,提供一些參考方向。
我自己的經驗是,面試其實也是一個很好認識自己的機會,透過面試問題,不斷跟自己對話,有時候會發現,原來自己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喜歡這個產業、職缺、工作方向,有這樣的發現,其實都是好的,不斷修正,就有機會離自己理想的模樣更近一些。
#轉職 #工作 #工作語錄 #上班族 #新鮮人 #職場 #職場語錄 #厚黑學 #職場心理學 #面試問題 #面試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覺得對HR來說, 最困難的就是第一點和第七點.
避而不談薪資,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面試官自知薪資沒有競爭力啊. 只不過大部分的時候, 參與面試的面試官 (職缺的直屬主管或HR) 對這個問題難以做出改變或承諾.
另外一個就是流動率太高. 很多年前有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他們公司某特定單位的流動率. 基本上我會說那是"拿著水杓往破洞的桶子裡裝水, 只能期望你勺水的速度快過流失的速度", 根本就都不用談別的...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我媽叫我不要創業 !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疫情期間,大學畢業等於直接失業嗎?
新鮮人努力撰寫履歷、求職面試找工作,不斷碰壁該怎麼辦?
《 找工作筆記重點 》
❶ 找出利基市場
→ 把興趣、專長羅列出來,並和想找的工作交叉分析出利基市場
❷ 設定職涯目標
→ 設定大方向目標,再回推中程目標,最後量化成小目標
❸ 面試客製化
→ 先了解面試公司的基本資訊,再客製化履歷
→ 針對職缺條件提供相符合的作品集,無關作品不會有太大加分效果
❹ 年輕換工作是好事
→ 多方嘗試不同工作,可以更清晰自己的定位,不用怕走人會讓履歷不好看!
▬▬▬▬▬▬▬▬▬▬▬▬▬▬▬▬▬▬▬▬▬▬
各節重點:
00:00 工作面試心態及技巧
12:43 進入職場面對的事情
16:39 畢業後就想直接創業該怎麼做?
▬▬▬▬▬▬▬▬▬▬▬▬▬▬▬▬▬▬▬▬▬▬
【 #社群經營攻略 | 禮包免費贈送 】
做電商想獲得免費流量來增加訂單數?
你絕對需要社群平台的加持💪
📚 按照以下步驟做,即可獲得社群經營攻略
❶ 訂閱「我媽叫我不要創業」Youtube頻道,並截圖下來!
❷ 到Facebook搜尋「我媽叫我不要創業」
❸ 私訊截圖畫面即可獲得 💛
\ 我媽叫我不要創業 /
‣‣ Facebook ► http://bit.ly/2Zzts5g
‣‣ Instagram ► https://bit.ly/2NF1sdE
‣‣ Youtube ► http://bit.ly/3s8Ppo4
‣‣ 來信合作 ► 220mofan@gmail.com
▬▬▬▬▬▬▬▬▬▬▬▬▬▬▬▬▬▬▬▬▬▬
你絕對不想錯過的精選影片 ↓↓↓
你工作會選擇錢多沒興趣,還是有興趣沒錢?
《我媽來街訪》EP04
https://youtu.be/YcoxpfBvsYY
台灣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嚴苛環境挑戰老闆的承受能力!
《 辦公室日常x疫情下老闆們心聲 》 EP07
https://youtu.be/KNBpXatCFk0
成為自由工作者真的能自由嗎?自律怎麼過出好生活?
《 自由工作者 x 職業Vlog 》EP02
https://youtu.be/h5x-AfbzKpg
▬▬▬▬▬▬▬▬▬▬▬▬▬▬▬▬▬▬▬▬▬▬
#畢業 #新鮮人 #面試 #工作 #失業 #疫情 #Talk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經常面試是學習及瞭解自己價值的捷徑,然而這些面試的所累積的經驗,直到我換了一個視角
成為了軟體工程師的面試官時,才發現面試大概十分鐘左右,基本上就會決定這個求職者有沒有下一步了
這支影片和你分享我成為面試官之後,一路找人的心得以及如何讓自己成為更好的面試官
因為每個人想法不同,每間公司的團隊文化和做法也不同,有些我在乎的點不一定是其他面試官也在乎的,但主要的關鍵核心不會偏離一個好的面試者應該如何表現
影片章節:
00:00 成為面試官後
01:23 什麼樣的求職者會被拒絕
02:01 履歷或對話沒有線頭
05:22 對徵才方的公司一無所知
06:45 只在乎自己能拿到什麼
07:21 總是沒有問題
11:08 成為好的面試官
12:31 先看履歷
13:00 先看專案
13:19 針對專案可以討論的點
13:29 設計面試題
13:49 討論人格特質
14:00 三明治鼓勵法
15:03 總結
影片中提到:
履歷撰寫文章: https://blog.niclin.tw/categories/%e5%b1%a5%e6%ad%b7%e6%92%b0%e5%af%ab/
從被問到問人,那些我常問的面試問題
https://blog.niclin.tw/2020/01/07/interview-tips/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面試 #工程師 #前端 #後端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織田紀香 Norik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無論你現在待業尋覓中還是職場打拼中,都得努力讓自己的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我會由「財務的角度」來分析公司給薪的狀況,以及你應該握有什麼籌碼,才能談出好薪資。
在談到薪水時,我們要分成兩種問題來看。一個是「企業給不給得起」,接著再看「企業願不願意給」。
「給不給得起」考量到公司本身的獲利能力。面試前先探詢公司的收入來源、營業項目,甚至直接詢問在該行業的朋友或上網查看同規模公司的行情,了解公司的基本營收狀況,才能對薪資的範圍有初步估算。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的營收規模不如大企業,自然也難以讓薪資超越一般行情;而在大企業中,若是要求家心會受到相關部門較嚴格的審視。
公司「願不願意給」就看求職者本身是否值得開出的薪資,如果認為自己的能力值得更高的薪水,就明確向對方說出自己的能力,能為公司帶來什麼貢獻。「卓越的技術能力」「業務開發能力」「掌握資源的能力」,若是你在上述三種能力之中,有較出眾的表現,會讓公司更想把握住你這樣的人才。
如果對薪資有較高的期望,求職者應該自己先做好功課,面試當下也要將問題問清楚。分析公司的營收規模和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也要準備好展現出自己的優勢或能力,以取得較好的薪資。
喜歡這次影片請幫我們按下喜歡並分享,想要看到完整直播、聽到更多實例,可以到粉絲專頁觀看完整影片,記得訂閱「織田紀香Norika」下次直播才不會又錯過囉!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11個面試問題必問攻略,彙整Google+Youtube資訊公開 的推薦與評價
但是現在的HR(人資部門)其實都很聰明,這樣的回答只能讓你拿到基本分,卻無法讓你脫穎而出,更無法讓主管了解你是怎麼樣的人。 ... <看更多>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請益] 面試時,有什麼問題是可以問人資的? -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在部門主管面試完後,跟HR 面試時,當HR 問"還有什麼問題想問的? 有什麼是可以問人資的?大家都會特別問些什麼呢? 福利的話,感覺一般HR 都會 ... ... <看更多>
人資面試基本問題 在 [面試] ASML US 控制工程師面試心得分享-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前陣子小弟我有幸錄取在美國的ASML,由於一直受惠於ptt多年,小弟又秉持著取之於社
會,也同樣回饋給社會的理念,忙碌之餘,趁腦海中還有一些印象,分享一些面試心得跟
一路上的個人感想,希望有機會能幫助到版上有需要的人,尤其是孤身在美國求職的留學
生們,或是正在準備面試海外公司的鄉民。就算都不是的話也沒關係,就當個長篇故事看
看也行。
我覺得求職過程中很多面向都很有意思,原本想只講面試重點,但後來覺得沒有前因後果
只講重點有點可惜,畢竟人生又不是每次都有面試機會、也不是每次都有個完美的面試過
程,打魔王前的練等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決定照著時間線走,這樣文章比較有脈絡,但
也變得非常的長。前半段會講一些背景跟當下的心態、想法,後半才會進入到面試的分享
環節,比起面試技巧,我認為心態跟想法比較重要,所以會花比較多時間著墨在此之上。
[背景]
成大航太學士
美國航太碩士
美國機械博士
無工作經驗(3個月的遠東航空機務工程師應該不能算啦)
專長領域:控制工程
精通程式語言:MATLAB跟Simulink
C/Python程度僅限於修過一門課的等級, aka.不會
以ptt的過往經驗來看,這個開局可是一手爛牌,念的是被炮的很慘的控制,然後又不會
C/Python,阿,這個人已經出局了啦!
[身分問題]
沒有身分在美國是個很頭痛的問題,尤其是想要做航太相關工作的人,沒身分基本上免談
,通常畢業後可以歸類為下面幾類:
1.卡在身分問題找不到工作最後回台灣發展,其中大部分還是過的滿不錯,只能說強者到
哪裡都還是強者。
2.硬留美國,這些人大部分屈就在華人公司底下工作,你知我知大家都知你就是想要留在
美國,所以通常都是被壓榨到極限,標準的自己人打自己人。但我認為這沒啥好說的,自
己的人生自己選擇,也沒有人逼,做得開心就好。
3.在美國打滾幾年最後回台灣,通常都是抽不到工作簽,看過一個唸商管的朋友錄取工作
後開心的買輛新車,隔年沒抽到工作簽直接回台灣QQ
4.有身分的人及美國人,通常認識的這群朋友都過的順風順水,碩博一畢業就進洛馬、雷
神、格魯曼、SpaceX、NASA、fb、Amazon......的大有人在
5.繼續往上念博班
畢竟我大學跟碩士都主修航太工程,想要學以致用所以投了很多家航太公司,但身為一個
正港台灣人,最終毫不意外的是連一間公司的面試機會都沒有(碩士畢業時)。同一時間,
身邊兩個很要好的美國朋友畢業進了洛馬跟雷神後,都跟我斷了聯絡(不然每次跟我講完
話都要安全回報很麻煩),這時才終於死心接受這殘酷的事實,原來連跟外國人聯絡都要
安全回報,那我根本不用妄想在裡面工作不是嗎?
[決定念博士]
碩士時期我跟在一間實驗室下當volunteer,認識了一位學長,也就是我博士班現在的導
師,剛好我們同時畢業(我碩他博),又剛好他錄取教職,又又剛好我找工作不順,又又又
剛好他想要找一個認識的人一起去外州開拓江山,所以我就走上了讀博之路。
念博士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1.講直接點就是找不到工作,又不排斥繼續攻博,順便轉機械不做航太,希望之後找工作
限制比較少
2.指導老師是認識的人,所以知道彼此想法、個性很合
3.研究領域仍然是我喜歡的自動控制,只不過從衛星、飛機轉成復健器材,控制本質不變
,應用的平台換了
4.因為是第一個學生,所以能接觸到所有東西,從一間空空的實驗室,慢慢組建到現在的
規模,這些經驗絕非一般博士生能學到碰到的
5.增值,講白點就是博士找工作籌碼比較多,這點我後面會提
[人脈]
來美國後會發現大家很講人脈,連學校職涯發展中心也是: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job application : connection, connection, and connection. 也的確看身
邊老美都這樣玩,像是之前待的那間實驗室,因為老闆認識ABC,所以學生畢業後就介紹
過去工作,或是畢業學生DEF所在的公司,聯絡一下也至少能拿到面試機會,然後漸漸的
這張人脈網就越織越大張,學界、業界、國家研究院、軍方到處都有自己的人,真的是靠
老闆不怕畢業沒飯吃。
喔,但我要說的是我infernoking沒有任何人脈,只有一起出來開拓江山的白手起家老闆
,又因為我不考慮繼續做學術研究,所以扣除掉學界,他的人脈只有少少的2人。
[GE面試]
老闆認識的是一位GE的高階主管,背景跟我們同樣是控制工程師,說認識其實就也指不過
是email連絡過2次而已(so, see?這就是美式玩法),老闆幫我寄信跟他
聯絡,說這邊有個不錯的貨,要不要面試看看啊XD?之後他跟我約了電話面試。
他所在的部門是GE Research,以研究為主,而GE做的控制範圍領域非常之廣,加上網路
上找不到這個主管負責的項目,讓我根本無從準備面試。但其實還好,畢竟不是應徵特定
的職缺,所以當天真正聊的都是大方向的問題:
1. 基本問題:姓名、學歷、是不是敏感限制國家的公民...等等,其實我都會用面試開頭
的小聊+前幾個問題去抓面試官的個性,但這次我遇到的就是話少、嚴肅的魔王QQ
2. 介紹一下博班做了些甚麼東西?那你有沒有用ML或是optimal control來控制你們的器
材?為甚麼不用?優缺點?為什麼你要做復健器材的研究?目的是甚麼?
3. 為什麼當初想要念博班?
這題我當初沒有準備,回答得極爛,基本上就跟我講的一樣: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啊、剛
好學長是新教授所以跟他一起來打拼阿,可能前一晚不小心吃到誠實豆沙包XD
4. 你修過哪一些控制課程?
這個問得很突然,因為他是認真想要知道我總共修過幾堂控制課,但我還真的不知道,因
為從大學一路以來修過太多了,或許版友面試前可以複習一下自己上過哪些課
5. Well, infernoking 你知道我們GE Research是做研究的,對一個研究員來講學術界的
citation數是很重要的,請問一下你現在的學術citation是多少呢?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所以馬上用google學術查,結果最尷尬的一個moment來了,google學
術上大大寫著4,然後我就很羞恥的說,那個....我的citation目前是4個.....那個好的
,我當下就已經知道自己gg瞜!
果不其然,幾天後收到信說決定不move forward我的申請。
<反省>
第一次面試總是比較緊張,英文又非母語所以即使我大該都知道答案,卻無法回答的流暢
,這只能靠平常多跟別人講話練習。平常和實驗室的人講話跟外面的人講話是完全不同的
,自己人講話就算突然蹦出一個問題,對方也都知道我要說甚麼,但是跟實驗室外的人講
話,就要注重事情的鋪陳以及前因後果,再切入主題,不然對方高機率會聽不懂。所以有
陣子我覺得就算我對實驗室內的一切都瞭若指掌,但是校外訪客來參觀實驗室時還是講得
零零落落。這真的是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講的好、講的順,不然一對一面試時這缺點只會
被無限放大而以。
應徵的職缺也要思考一下,像我這次應徵的是GE Research,人家想要的是有即時戰力的
研究員,但以一個在新創實驗室第一個畢業出來的博士生來講,學術貢獻本來就無法跟人
多的大實驗室相比,人家前1,2年在寫paper時,我還在採買儀器、整合系統哩。所以不建
議找工作時亂槍打鳥,好好的看職缺跟自己的條件吻不吻合。
我是誰?
這是個很棒的問題,面試過程中總是會從大方向說起,連大方向都搞不清楚的人,如何談
細節呢?我面試時問他:為甚麼博士時做的研究是機器人,而現在在GE做非機器人的研究
?他的回答改變了我的想法,他說:infernoking,我要釐清一件事,我當年博士學位拿的
是控制工程,而非機器人。這句話點醒了我,我現在拿的博士學位也不是甚麼復健器材外
骨骼,而是控制工程,復健器材只是我把設計的控制器拿來應用的一個平台,出了復健器
材領域,我一樣是控制工程師,一樣能用同樣的設計理論設計出各種控制器。所以別跟我
一樣被自己侷限住了,往上拉一個層級來檢視自己,你是誰?
另一個我認為表現不好的地方在於沒有深入闡述。認為對方有相同的控制背景,所以我回
答時常常丟出一些專業的名詞就停止住了,覺得他一定聽得懂,是沒錯,他一定聽得懂,
但是一個可以花1-2分鐘展現自己專業能力、邏輯的機會就這樣流失掉了,更慘的是人家
可能以為我只懂皮毛,所以才只提專業的名詞而沒繼續講下去。所以一樣繞回到上面第一
點,平常要練習多講,至少要能把自己研究領域的概念講的有邏輯又清楚,而不是只會丟
一些專有名詞。
最後是除了自己研究的領域之外,多看看外界正在發生的事跟自己領域的連結,我也沒想
到他會問我有沒有用ML,因為我對ML幾乎不瞭解,我的回答就是簡潔有力的No。更好的回
答應該像是,我覺得ML可以如何應用在我們的平台上,因為我們想要做的目標是XXX,所
以ML哪邊適合、哪邊不適合等等。
[NASA]
老闆的第二張人脈卡故事很快很短啊!我們實驗室待過的一個碩士生畢業後申請NASA時請
我老闆寫推薦信,而之後NASA主管還真的有跟我老闆電話連絡。他說如果有不錯的人之後
可以聯絡他,嗯,again,人脈人脈人脈!
我把履歷寄過去之後,NASA主管雖然對我有興趣,但因為是外國人所以有困難(NASA官網
明講了,除非極端的案例,不然外國人不能在NASA工作),可以把我轉介給NASA下面的承
包商,不過最後被發無聲卡。
<自立自強>
當老闆僅有的兩張人脈卡打光之後,就進入到自立自強的階段,在這個大CS時代,如果打
開求職網就會發現90%以上的工程職缺都是給CS的,機械的缺是少數,更尷尬的是,因為
我們做控制的很特別,軟硬體都碰,但是又都不專精。當看到硬體缺,我不敢說精通電路
設計、PLC、業界控制軟體;看到軟體缺,我也不敢說我會coding、會資料結構、會ML。
所以那陣子我一度感到很絕望,因為我真正想要的控制工程師職缺不多,大多數看到的
control engineer根本不是想像中的那樣,而是PLC之類的。
[新創公司]
在fb社團上看到有個台灣人說他在的公司在招人,是一間開發工地用機器人的新創公司,
官網開的缺一樣要嘛是軟體工程師,要嘛是硬體工程師,但有趣的是可以自創職缺,於是
我自創了個控制工程師,不過自創職缺需要回答一些很棘手的問題,像是為什麼你認為公
司需要你創造的職缺?為什麼你有資格勝任這個職缺?你在入職30、60、90天後將會帶給
公司什麼?你入職後打算跟公司的哪些部門合作?
這些問題很難,但我認為這種困難的問題現在不先準備起來,以後面試時遇到一定會卡關
;相反的,這些難的問題都會回答之後,簡單的問題就能掌控的更好。因為我是新創實驗
室的元老,從空無一物的實驗室慢慢組建,參與、了解整個產品(實驗器材)的開發,這些
經驗能夠更快融入新創公司的身兼多職,更甚者,我完全可以理解正向循環對一間新創的
重要性:團隊->技術->資金,一間新創需要擁有獨特的創新技術或想法,進而研發產出實
驗樣品(學術就是產出paper),最終才能把資金穩住(學術就是寫計畫拿錢),有了錢之後
就可以提升硬體或是聘請新人,然後繼續這個正向循環。
雖然我覺得我對這個我自創的職缺滿有把握的,但之後請那位台灣人幫我把履歷跟問題的
回答轉交給公司組員看過後,人家說很可惜晚了一步,我的背景跟條件都很好,但現在公
司已經有控制工程師了,如果早一年申請一定會錄取QQ。不過,在這次準備完高難度的申
請資料完後,我對於接下來的面試再次感到信心。
[ASML面試]
某一天晚上,不知道為什麼腦海中出現一個聲音:為何不投投看ASML?(我知道劇情很突然
,但就是真的這麼突然的想到ASML)結果上官網一看,不得了,竟然有控制工程師的職缺
,而且跟我的條件還很吻合:
- 博士無須工作經驗,碩士2+年工作經驗,學士4+年工作經驗
- prefer控制工程領域
- 有設計控制器及實際應用的經驗
- 精通MATLAB/Simulink,C/C++/Python prefer
投出一個多禮拜後,接到HR的電話,表示願意幫我跟主管安排面試。
<第一面>
這次是跟主管一對一線上面試,我準備約3分鐘自我介紹的ppt,我相信與其花一分鐘講自
己博班做的東西有多酷、多複雜,不如實際上看一眼照片或影片來的更有印象。開頭小聊
了一下後,主管問我博班做了些什麼,這時我禮貌性提議我其實有準備ppt,是否有興趣
讓我展示給他看,他表示很樂意,一切順利講完後,他第一個問題是: infernoking你
miss掉一個東西沒講,你平常的興趣跟嗜好呢?(氣氛瞬間放鬆了不少)
接著開始專業發問:
1.要提高控制器追蹤反應的速度,PID的值,你會調哪一個?
我說P或D,不會是I,接著他問,那在頻域上有什麼影響嗎?我不太會,試著講一些我會的
部分,接著他提示我知不知道water bag effect?我說不知道,然後主管解釋了一下原理
。因為這塊是傳統古典控制,而我博班專精的是非線性控制,基本上是不會碰到這塊的,
所以不是很熟,我說如果是我們實驗室的話,這種問題可以用哪些非線性控制的方法解決
,他同意,不過說這些應該是基本要會的東西XD
2.知不知道EUV的一些工作原理?
我的人資還滿不錯的,第一次面試前就有提供了幾個ASML的影片讓我瞭解,再加上自己做
了些功課,所以這部分不難回答。
因為博班時剛好有接觸到一種控制器(ESC),有看到資料說這種控制器被應用在EUV上面(
非機密,大家都可以google的到),所以我主動提出來,主管滿驚訝我知道這個,所以他
就問下去,ESC跟一般的控制器比起來優缺點?限制是甚麼?之後他還補充了些我沒想到的
地方,很難得可以在面試中學習新知識。
3.在啟動車子定速巡航控制器之前,要注意什麼?
我從控制方面回答,假設當前車速跟目標車速差太多,那需要一點緩衝銜接的區間,可以
考慮使用隨時間變化的p值,不然控制器會輸入過高的瞬間控制值,他表示ok,還有嗎?我
說可以考慮車子的姿態,如果偵測到車子在爬坡或是下坡,可以微調控制器,他反問我說
一般的車子有姿態感測器嗎?有沒有安全方面的想法?我說可以用影像辨識,偵測跟前車的
距離、速度,看看是不是一個合理的目標值。最後他說我講的都沒錯,但是在開啟控制器
前,可以先檢查變速箱的狀態,或是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確認引擎是否有在運轉,恩.....
好的,看來他應該只是要問我一些工程上的直覺問題。
4.有沒有訊號分析的經驗?知不知道傅立葉轉換?今天如果是white noise,那頻域圖會長
怎樣? (這題我回答錯了,白噪音是隨機分布的平坦直線)
5.因為我博班跑實驗用的是Simulink,所以他問我知不知道什麼是HDL?
我沒聽過,所以我說不知道,他大概解釋了一下但我還是聽不懂,後來我大概上網查了一
下,似乎是把Simulink轉換成其他語言的toolbox,但我們實驗室用的是另外一套系統做
這件事,難怪我沒聽過。
題外話:在NASA工作的那個學弟說,其實他待的那個組在跑完Simulink模擬後,就直接轉
成C語言,然後....對,直接放到衛星上面你沒聽錯。碼農??我看NASA都省起來了XD
6.怎麼會想要來ASML?簽證狀態?最早可上工日是哪時候?
最後換我問問題:
- 平常的工作是研發多還是解決問題多?
- 這個職缺一天的工作大概如何?
- 你認為我目前還欠缺什麼技能或經驗?
最後這個問題我很喜歡,每次面試幾乎都必問,一方面如果他說的東西是你會的、你有的
,那剛好可以補充一下,如果真的欠缺了些什麼、不幸的沒有被錄取的話,那這些東西就
是下一次面試可以加強的部分。
這次面試被問到不少不會、沒聽過的東西,但勇敢坦承自己不會,然後再試著用自己會的
東西嘗試去解答。我認為有時候面試官會故意問你根本不可能知道答案的問題要測試看看
反應,因為這些反應都會顯現在以後的工作上,一個面試時不懂還裝懂的人,以後工作多
半也是這種態度,不懂不可恥,有態度想學習、解決問題才是根本之道。
ASML流程超級快的,面試完隔天人資打電話來跟我說恭喜進入到下一關,並附給我一個簡
報指南,請我準備好一個30分鐘的簡報。
<第二面>
簡報當然是以業界取向為主,講自己這幾年做過的東西,我的話當然全部都在講博士班的
成果。我的簡報準備方向有幾個:
- 復健器材控制的背景鋪陳跟重要性
- 控制的數學理論為什麼很重要
- 有實際跑實驗,以及實驗結果解讀
- 從設計、製造、改進,到穩定的成品
不用做的很艱深,差不多7成讓人看的懂,3成讓人看不懂,這樣面試官才會覺得這個人有
溝通表達的能力(看得懂的部分),而且有料(看不懂的部分),如果讓這個人錄取會對公司
有幫助。
流程:
簡報30分鐘,緊接著連續進行三輪1對3各45分鐘的面試,面試對象分別是組員、高階主管
、其它組的人。我一直以為我只要跟第一輪的組員報告,結果當天竟然是全部9人包含主
管們通通都要聽我講,當下超緊張,前10分鐘講話都在發抖。
準備要進入最後一章節時,被告知只剩下3分鐘,沒想到他們竟然是看表定時間,而不是
計時時間,也就是說簡報前的小聊等待時間都算進去了!我只好跳過次重要的部分跟加速
才講完,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故意製造這種突發狀況要測試我的反應,反正我的作法是之後
Q&A講到相關問題時,把那些沒講到的部分通通講起來嘿嘿!
專業提問:
(第一關組員們)
1. 針對我簡報的內容,問各種非常細節問題,數學的問題問得比我博士答辯還要深,對
我們器材的問題問得比我老闆還要細,總之就是所有任何出現在簡報裡面的東西一定要
100%掌握,不然很容易會被考倒。
2. 另一部分其實更像是在教學XD 念過博士班就會知道,自己做的研究基本上全世界沒有
幾個人可以短時間內快速地看懂,就算是系上同領域的教授,肯定也還是不太知道我們使
用的數學理論,那就更不用說在業界的工程師了,所以其實更多的時候,他們是真心在發
問、了解跟學習(其中幾個就直說了,just out of curiosity and want to learn)
(第二關主管們)
1. 請解釋一下什麼是PID,從時間域跟頻域上來切入
2. 請講述一些trouble shooting經驗
這題其實滿簡單的,但是當下我的腦袋應該卡住了,因為有太多可以講了,但我偏偏講了
個不相關的。事後想想其實超簡單的阿,今天訊號異常->檢查感應器有沒有通電->檢查線
路有沒有短路->檢查程式碼有沒有問題,這些才是他們要聽的阿
3. 我有把發表的文章列出來,所以主管問我們實驗室是怎麼分配第一作者跟第二作者的?
我照實回答,就是誰寫文章、跑實驗的是第一作者,誰主要負責數學檢查的是第二作者,
結果他不滿意這個回答?!有點鬼打牆一陣子後,我改說我負責研究的是A方向的研究,而
我實驗室朋友負責的是B部分的研究,所以A研究的發表我就是第一作者,B研究的發表我
朋友就是第一作者,這樣回答他接受了。事後想一想兩個回答都是事實,也都對,但是對
實驗室外的人很明顯,後者比較能理解也比較有邏輯。
4. 講述你跟實驗室組員發生的衝突
我想了想,跟他說真的沒有,但是可不可以把題目改成老闆?(很大膽的舉動,把題目從中
等難度提升到高等難度)我說因為畢竟是做博士研究,所以要跟隨教授的研究方向,但有
時候分配到的是自己不太喜歡做的題目,那要嘛就是把它做完,要嘛就嘗試著把自己喜歡
的東西加進去,不然就是一開始跟他溝通,看能不能換做其他的題目。至於我跟組員,真
的從來都沒發生過任何衝突XD
5. 為什麼想要加入ASML?
6. 最快哪時候可以上工?(因為上次也有被問到,所以這次特別準備了一張ppt把日期寫在
上面)
(第三關其他組人員們)
1. 因為我簡報提到我指導了很多大學生跟暑假交換生,所以他們問我當初分配給他們什
麼任務,最後有沒有做完?怎麼結尾的?
可能會有版友認為我講這些不是很重要,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我老闆提醒我,這就
是與眾不同的特別處,這證明我是有能力帶領下屬且有生產力、溝通能力至少不差。誰知
道我應徵的這個職缺會不會需要帶領下屬?誰知道面試官中,有沒有人很在意這個點?當有
其他水準相當的面試者,這就是能脫穎而出的機會。
2. 器材的安全機制?
我說有軟體上跟硬體上的保護措施,還有緊急按鈕,他們問說如果軟體或是硬體的保護措
施都失效怎麼辦之類的問題?
3. 因為我是實驗室第一個學生,所以組建了整個實驗室跟器材,其中我一個ppt講的是從
概念的驗證到最終一個穩定的實驗儀器,他們問我是怎麼定義一個器材是stable的?還有
為什麼?
我說一個穩定的器材跟一個良好的控制器設計都很重要,今天就算控制器設計的再好,硬
體爛的話,那實驗成果一定也很差,所以控制器跟硬體是相輔相成的。另外,今天如果有
一個穩定的實驗器材,那實驗結果不好時,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是硬體上的問題,我們就可
以專注在控制器的修正跟調整。
4. 如果把我實驗的控制大架構(回授控制)應用在EUV上面,會長什麼樣子?
5. 你說你創造跟整合了整個系統,那請問你在整合時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我說首先要安裝感應器,然後要校正,之後要想辦法從電腦讀取這些數值,解釋完後他們
不滿意,認為我講錯方向,他們提示說難道你們買的東西都是plug and play嗎?一陣雞同
鴨講後發現,原來他們認為我們應該會有一些資料的運算下放到微處理器,但不是的,我
們實驗室的所有運算通通都在一台電腦裡面跑,資料的輸出輸入都是類比訊號,沒有通訊
協定的問題(所以真的是plug and play啦),這部分可能就是業界跟學界一些基本上直覺
的認知差異。
輪到我問他們問題:
- 當初怎麼會選擇加入ASML?
- 團隊怎麼面對失敗?
- 團隊今年遇到的困難以及我這個職位加入後可以如何幫忙?
- 我沒有物理的背景知識,要如何快速跟上團隊的知識呢(電漿雷射之類的東西)?
再一次說ASML流程真的跑的很快,面試完隔天他們開會就討論了我這次的面試內容,然後
下午就收到人資回報給我大家對我的評價,基本上口頭offer get!幾天後正式offer就下
來了。
[後續心得]
<運氣>
其實找工作真的一半靠實力一半靠運氣,實力再強如果遇到經濟不景氣,或是沒有遇上適
合的職缺也都免談,我的求職路沒有太坎坷,差不多路走到一半就被收留。要不是一開始
被GE洗臉,可能就沒有後面的自我反省;要不是沒有應徵新創公司的經驗,我可能沒有信
心去迎戰ASML的面試(第二面真的心臟要夠大顆,講完人直接虛脫)。誰知道我哪個環節讓
面試官看中,或許是我的專業能力,或許是我的實做經驗,或許是我帶領大學生的經驗,
也或許剛好是公司在擴張,被我剛好趕上而已。
(那個在NASA工作的學弟,當初投了百間公司,拿了3個面試,然後最終就只有NASA錄取,
說運氣不重要嗎?好像也不全然)
<CS、程式語言>
我認為在這個大CS時代,對於自我的定位要夠明確才不會迷失了自我,現在各領域大家都
在學程式語言我沒意見,甚至樂見其成,但是動不動就推坑入CS就很不可取。我同意CS薪
水很高,身邊就有CS碩士畢業就拿到fb年薪20萬鎂的offer,屌打大部分機械工作年薪,
但錢就是一切嗎?自己捫心自問,如果今天文組當道,大家都在寫新詩、散文拿年薪20萬
鎂,每個人都跟你推坑當作家,你會加入嗎?真的別鬧了,沒有興趣的工作是做不久的。
不同於小公司的一人身兼多職,大公司的專業分工讓控制工程師專注在控制器的開發,再
把控制演算法交給軟體工程師最佳化最有效率,也可能因為如此,面試過程中沒有任何人
提到C/Python,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要做研發或是研究,講實話MATLAB/Simulink還可
能比較實用些。反觀隔壁棚的畢業前就忙著刷題,找工作面對的是成千上萬刷題刷更勤的
競爭者,穩穩妥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似乎看起來也不錯。
<博士>
我個人覺得念博士是可以增值的,主要有幾點原因:
- 解決更高難度問題的能力
- 發現、定義一個新的問題,並證明這個問題有價值
- 寫技術文件的邏輯能力
- 領導以及團隊合作
並非大部分的職缺都需要滿足上面需求,但是當一間公司已經走在人類智慧的尖端,未來
的一切都是未知時,有能力找出有水準的新問題繼續發展至關重要。我不否認有非常多聰
明又有能力的人不讀博班,選擇直接進入業界,但面試官很難在短短的面試期間相信對方
擁有這些能力。再說如果一整個團隊的組成清一色幾乎都是博士畢業,甚至做過博後,你
認為他們要找的人才不會要求博士學位嗎?
<控制工程>
我完全同意大家說幾乎所有的控制問題PLC或PID都可以搞定,但就是有少部分"不簡單"的
控制問題等著被解決,這些複雜、特殊的控制器設計需要控制工程背景的輔助。控制應用
的領域其實非常的廣,除了醫療產業、汽車業、半導體產業、自動駕駛、航太公司的火箭
飛彈、軍方研究...等,甚至你想不到的銀行業也有在招控制工程師,因為股市其實就是
個black box,要怎麼控制操盤概念就跟控制雷同。
<海外>
少數人看到出國念書就亂腦補,出國念書不代表能在當地找到工作,大家都是靠實力跟運
氣留下來,不是出國就能輕輕鬆鬆找到好工作的,不用付出努力就有很多錢,那種叫做富
二代,身邊認識的人有貸款的、有拿公費留學的、有在gg工作幾年存好錢來念書的、有拿
獎學金的、有在校內努力打工的,這些都還只是追夢的門票而已,要如何畢業後跟全世界
的人才競爭工作才是真正難的地方。
我知道台美的產業、薪資結構、工作環境不同,美國不是什麼都好,台灣也不是什麼都爛
,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只會抱怨真的不會更好,我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一段話:某國人民
會為了自己的夢想、利益去努力、去抗爭,而某國人民看著身邊同樣受苦著的同胞,然後
就安安心心的睡去了,希望警惕自己不要成為後者了!
希望這篇文章以後能對版友有幫助,祝各位都能順利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年薪千萬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8.12.7.110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56947354.A.AEB.html
正常台灣男生大學畢業、當兵、出國念碩念博的年紀,30初
人生本來就很矛盾的不是嗎?我也沒有遵從最開始的航太夢阿,但是做的一樣是自己喜歡
的領域。同意推坑CS本意不是為了害人,也可能比較好找到工作,但是如同我內文說的,
今天如果寫新詩散文可以拿高薪又超好留下來,你要改當作家嗎?
我不認為我這是倖存者偏差,不過暫時想不到理由拒絕你這個假設。我個人不喜歡無腦來
美國就只是為了留下來的人(而且我知道這種人其實很多),但是我尊重他們的想法跟行動
,而我的心得分享文當然是以我的想法跟角度出發,無法讓所有人都喜歡很正常。
想說不趕快記錄下來,過一陣子忘記就可惜了,所以很努力的在回想
身邊非CS留下來的朋友其實很多,有沒有實力跟有沒有付出努力找工作罷了,現在景氣沒
有不好
雖然Simulink很常coding到一半跑出神奇的bug不能編譯(尤其是有迴圈時),有時暴怒到
想說乾脆不用Simulink了,但跑模擬真的還是比直接寫C快多了,我們因為要用DAQ讀/寫
即時訊號,所以綁定只能用他們家的軟體轉RTL,所以我才沒聽過MATLAB自家的HDL 哈哈
美國有5個office,康州、北加、南加、亞利桑那、奧勒岡
當初純粹是個人喜好,想要嘗試看看小航空公司,一來長榮、華航等大公司有報名的季節
,面試過程耗時也比較久,二來我想要碰整架飛機,越多部份越好,而大公司往往只會從
局部小地方讓新人摸起,所以左看右看只有近西適合(復興當時也有申請,只是無回復),
而那3個月也真的是受益良多、收穫滿滿。
另外公司裡面的人總是流傳著一個真實的傳說,有個116航太的大學長,以前在公司裡面
從基層開始幹起,做了好幾年之後出來在虎科還是雲科大教書,所以我當時在公司裡時,
大家都是用同樣的眼光在看我,想說又來了一個這類人物,很多第一次見面的人都知道這
個是"成大來的"。
,至少你要知道正在做的研究還沒有人做過、而且是有意義的
推 fredtru : 能把興趣弄成工作當然是好事,但真的大多沒念到博 07/05 02:35
推 Blumenkranz : 優質分享文,大推! 07/05 02:54
推 snow10725 : 謝謝分享 07/05 03:20
※ 編輯: infernoking (108.12.7.110 美國), 07/05/2022 04:09:47
得已不要回去,台灣還是很棒的啦!
學研究,限制比較少
職了XD
again! 每次都在處理payload問題 lol
內互相cite畢業時常常可以破百,所以我滿吃虧的。但其實我認為更多的是,他想要找理
由發我卡XD
又能錄取,那面試我的那些人不就也都不懂?(好饒口阿)
※ 編輯: infernoking (108.12.7.110 美國), 07/05/2022 14:24:18
進了面試,是神是人一開口就知道。我念的雪城大學工程排名應該沒有百大,所以既然知
道劣勢,那就只能更加努力,名校如果發3篇paper能讓人家相信你的能力,那我們就發5
篇。
※ 編輯: infernoking (108.12.7.110 美國), 07/05/2022 17:11:39
考coding就直接請資工畢業的不就好了嗎?怪了
至少有一定的水準(因為要發paper要跑實驗嘛),但是寫程式的能力強不是必須,而是個
人的興趣或是自我追求。會寫小說不代表要會編輯、排版、印刷、行銷不是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