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的健康攸關著整體自律神經的協調!
一位28歲的女生,
因為頭暈、頭痛,
加上整個背經常酸痛,
看了復健科醫生,
復健科醫生告訴她可能姿勢不良,
並且請她來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一下有關內耳不平衡的問題,
我們檢查了半天,
內耳問題排除了,
我認為她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她在公司非常忙碌,
每天為了做文案設計,
桌上型電腦不離手,
回到家之後,
為了放鬆,
整個人躺在沙發椅上用左手撐著手機滑,
有時候一滑就是一個多小時,
這都是她的家人告訴我有關她的生活習慣,
我請她隨時注意抬頭挺胸,
收下巴,
不要老是出現烏龜🐢脖,
椅子坐背後面要有一個軟墊讓腰部整個支撐著,
要滑手機就請坐著滑,
當然該放鬆就放鬆,
她平常看手機的姿勢頸部算起來大約是30度,
長期下去頸部肌肉,
無法放鬆,
不但會牽涉到整個頭部以及下背的肌肉群,
造成疼痛,
也會影響到向上的血液循環,
以及向下支配的自律神經,
導致頭暈、頭痛、胸悶等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這邊提出的頸部姿勢請大家多注意,
當然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很多,
以後再跟大家慢慢分享。
早安各位好朋友!
手版來源:健康好生活。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良好的姿勢!
#良好的姿勢造就了健康快樂的骨骼韌帶自律神經系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次頭暈暈得天旋地轉,大家總會認為自己患的是耳水不平衡,到底何謂耳水不平衡呢?這便要從人的平衡系統說起,人的平衡主要靠三個系統,第一是內耳的前庭系統,藉由內耳中耳石的移動及半規道管淋巴的流動,產生平衡感;第二是身體的肌肉及關節,當接收到內耳的平衡反射系統訊息,便會協調肌肉及關節,作出相應姿態平衡;第...
內耳 不平衡 復 健 在 Albee Chang髮型設計師/K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This is not the life I want
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的心裡浮現這句話,
那請你檢視自己,
這兩個月以來你做了什麼?
你給自己的新願景進行了嗎?
我給自己的新年新目標,
就是能突破去年的自己,
很開心到目前為止都在進度中!
很多人對於想改變這件事情,
都是「等一下」「下個月」「再一陣子」
我說成功者跟想成功者最大的差異在,
「執行力」與「堅持」,
年輕時我也曾經是那個等等等的人,
不過,你/妳到底還要等多久呢?
我常去分享最多人問的就是,
你怎麼有今天的成就的!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是要問你自己啊,
「你怎麼可以不想方法讓自己成功啊」
以前25歲的時候還常聽到人家說,
年輕就是本錢,
但不努力就不值錢,
現在的我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年輕了,
有很多事沒辦法等待,
也無法重來,
在某個層面來說我算是很自律的人,
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對自己也非常要求,
所以我不容許自己在原地踏步,
沒進步就是在退步。
以前什麼朋友都交,
現在發現有在聯絡的朋友都是差不多的
一樣要求自己、一樣正面、一樣珍惜
你相信嗎?
你的生活圈跟工作環境會影響你的一生
當然別怪別人,
最重要的是自己,
為什麼要抱怨、為什麼不努力、為什麼情願讓自己過這樣的生活,
別讓你的一輩子只有想,
該-動-起-來-了!!!
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突然天旋地轉、昏天暗地、
無法站立而暈倒、但意識仍清楚,
出現耳鳴、出冷汗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自發性眼震的現象。
內耳不平衡
就是我這陣子常頭暈覺得在地震的原因
真正發病病因尚未明確,
醫生說大多發生於30至50歲的人,
(可是我才28啊😭)
壓力過大、過度疲勞、熬夜等因素,
都會使人自律神經失調,
解決的方法就是放鬆心情,
減輕工作量與維持規律不要熬夜的生活
這兩天連看了兩間醫院,
生病真的好痛苦,
什麼事都做不好,
無奈這兩天的客人都被迫取消,
要不是非常不舒服我是不會輕易請假的
(有個特地從臺北來的客人真的很抱歉😭)覺得抱歉,我心情好低落😞
我知道自己一直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但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我會適時調適我的工作模式,
拼就好不要太拼😂
因為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也是一種對爸媽及愛你的人負責的表現
#獅子與獅子女🦁️
#我也想要有肩膀可以依靠
#我不是什麼女強人只是願意對自己付出更多的女人
#以後晚上11點後不回答問題別再怪我不回復了😭
#預約請直撥預約專線0423209009
#台南駐店還有2月22號可以預約喔❤️
內耳 不平衡 復 健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暈了嗎﹖ 漫談老年眩暈問題
原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tw/n63864/
醫師,這幾年來我已經頭暈好幾次,每次暈的時間都很長,嚴重到噁心嘔吐,一定要去診所、急診室打針才會好。」這是在門診常聽到年長者為眩暈所苦的情況。醫師表示,不少老年人有眩暈的問題,不但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影響走路的平衡,因此在居家生活要做好安全防護,以防止跌倒的發生。
成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威霆表示,根據一項國外最新的研究顯示,針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最近1年內經歷過頭暈症狀到需要求診的比例是18~20%,對於7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頭暈更是最常抱怨的症狀之一。頭暈不但導致生活品質下降,也增加跌倒的風險,而嚴重的跌倒還會造成殘廢與致命的危機。
眩暈造成的原因
李威霆說,眩暈的成因很多,一般可以粗分為周邊性眩暈(多為內耳或前庭功能障礙)、中樞性眩暈(腦幹或小腦病變)兩大類。老年人和年輕人眩暈的成因不同,通常和身體各系統的老化有關,人體的平衡系統很複雜,包括內耳前庭系統、視覺提供空間訊息、本體感覺負責感受身體的姿勢與張力,並由小腦統合運作幫助維持正常的平衡感。
隨著年紀增加,平衡系統各部位都會逐漸老化,血管功能也退化,還有伴隨越來越多其他內科慢性疾病,造成長期服用藥物的副作用,這些潛在因素都可能導致眩暈或是慢性頭暈。李威霆提出,要清楚了解病患眩暈的症狀模式、發作情形、時間長短、伴隨症狀,才能有效地做初步鑑別診斷。由於老年人多有其他慢性病而長期服藥,如抗憂鬱、抗焦慮、安眠藥、利尿劑、肌肉鬆弛劑、心血管藥物等,因此詢問藥物服用史就十分重要,接著再透過仔細的診斷與評估,並配合服用藥物或是前庭功能復健,以改善症狀。
做好完善檢查與診斷
李威霆表示,老年人罹患心血管、中樞疾病的風險較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更不在少數,若是中樞性眩暈,如中風、腦幹缺血、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等,必須要小心加以排除;若有神經學症狀的老年人也要特別提高警覺,做好完整的理學檢查、神經學評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由於醫師會視不同鑑別做診斷,進一步安排聽力圖、平衡功能檢查(包括眼振圖、前庭功能檢查、溫差測驗等)、聽性腦幹反射、重心動搖測驗、抽血、躺坐站血壓等,懷疑是中樞性眩暈時,甚至需要腦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血管攝影等檢查來進一步判斷。
良性眩暈免服藥
李威霆說,眩暈其實是一個症狀,背後的診斷因素相當多,要找出確切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根據一項針對1,200位70歲以上的眩暈病患所做的統計,高達40%的病患是「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俗稱為耳石脫落症,其中只有4%是「梅尼爾氏症」,而坊間普遍存在一個迷思是,只要眩暈都懷疑是罹患梅尼爾氏症,其實梅尼爾氏症的病患是相當稀少。若是診斷為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只要在診間簡單使用耳石復位術,很快就能達到治療與緩解眩暈的效果,甚至不需要服藥。
李威霆補充說,另外一個常見導致老年人長期頭暈的原因與身體前庭、視力、本體感覺、肌力同時退化有關,由於不會覺得天旋地轉,但是常會抱怨頭昏昏的,走路不平衡,這樣的暈可以藉由前庭功能復健來獲得改善,並配合適度活動增加肌力來做平衡復健。
李威霆提醒,家中若有頭暈困擾的長輩,需要格外提防跌倒的風險,除了藥物上避免引起姿態性低血壓,還要配戴眼鏡矯正視力,改善安全的居家環境,裝設夜燈及扶手、使用拐杖或助行器等,以防止老人跌倒後可能引起更多嚴重的併發症。
------------------
台灣大紀元實體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realnews.htm
台灣大紀元電子日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
線上訂報:
http://order.epochtimes.com.tw/
內耳 不平衡 復 健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次頭暈暈得天旋地轉,大家總會認為自己患的是耳水不平衡,到底何謂耳水不平衡呢?這便要從人的平衡系統說起,人的平衡主要靠三個系統,第一是內耳的前庭系統,藉由內耳中耳石的移動及半規道管淋巴的流動,產生平衡感;第二是身體的肌肉及關節,當接收到內耳的平衡反射系統訊息,便會協調肌肉及關節,作出相應姿態平衡;第三是視覺視力協助感知周圍環境,與自己的相對位置,當這三個系統運作良好時,便不會有頭暈的感覺,反之便會令人產生暈眩感。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629/EHZAQKORHNVMYGPR4SBFRGBMVU/
天旋又地轉不一定是耳水不平衡,有機會是耳石鬆脫,耳水不平衡症狀包括暈眩、聽力下降、耳脹及耳鳴,而且每次發作時間維持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不等;而耳石鬆脫則只會出現位置性暈眩,當頭部轉向某一位置或方向便暈眩,不會出現聽力問題,發作時間只有約一分鐘。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表示,現時治療耳水不平衡大多依靠藥物,但亦可透過在家訓練,改善病發時的不適。而耳石鬆脫則可透過十分簡易的耳石復位術,令耳石歸位。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630/NHLGCZT3PNXXQ3ECAF4MUD37OA/
不少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均會「暈車浪」,雖然現時沒有靈丹妙藥治療「暈車浪」,但仍可透過日常的訓練紓緩不適感。養和醫院家庭醫學醫生康天澤表示,人依靠眼睛、內耳及感官產生平衡感,但當三者所接收的訊號不協調時便會產生頭暈感覺。康醫生解釋,因為在車廂中外界不斷晃動,但人在車廂中毋須任何活動便可移動,因此會擾亂人的感官系統,導致「暈車浪」。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701/KKYMFC6J6IS7FRJN2AIKPIKLRY/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耳水不平衡 #耳鳴 #聽力 #耳石移位 #暈車浪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