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的吳陳比武】
說到轟動一時的擂台比武,67 年前經已出現過一次,人稱「吳陳比武」。
事緣香港吳式太極的掌門吳公儀接受訪問時自稱未逢敵手,澳門白鶴派掌門陳克夫不滿吳的言論。兩人於報章上大打筆戰,你來我往互相攻擊,好不熱鬧。只是說得再漂亮,終究不及拳腳來得實際,兩人最終立下生死狀,一於擂台比武、一較高下。
當時香港禁止公開武鬥,因此兩人移師澳門新花園酒店的擂台比試身手。1954 年 1 月 17 日,大戰一觸即發。賽事原訂 6 回合,每 5 分鐘一回,可是,結果不似預期。兩人拳來腳往,吳公儀曾一拳擊中陳克夫鼻子,令陳流血不止。火藥味漸濃之際,裁判卻裁定賽事不分勝負,這場備受關注、獲得電視轉播的大戰只草草進行了 2 回合便告落幕。
這場賽事水準以現今標準比較,或許不值一哂,但這場比武既為港澳災民貧民籌得逾廿萬善款,更重要的是,下啟風行數十載的武俠小說熱。
這全因吳陳比武掀起坊間熱議,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新晚報總編輯羅孚見此,特意囑託梁羽生撰寫「龍虎鬥京華」,並於報章連載,成為首本新派武俠小說;翌年,金庸亦於新晚報開始連載其首本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坊間反應熱烈。自此,武俠小說便成為華文流行創作的一大宗。
#吳陳比武 #吳公儀 #陳克夫 #比武 #擂台 #林作 #鍾培生 #武術 #歷史 #香港 #MartialArts #History #HongKon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
「吳公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公儀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吳公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吳公儀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吳公儀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吳公儀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吳公儀 在 太極拳(吳公儀) vs 白鶴拳(陳克夫) 1954年澳門- 看板MartialArts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 在 吳公儀大戰陳克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 在 吳公儀與吳氏太極拳核心內功探討。吳公儀大戰陳克夫當時的 ...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 在 吳公儀VS 陳克夫兩位武術宗師擂台比武| By 靜心太極學堂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 在 [問卦] 世紀比武大戰!吳公儀vs陳克夫要押誰贏? -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 在 Re: [分享] 解放軍剌槍訓練PTT推薦Military 的評價
吳公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而武打場面寫的這麼仔細,就會因掛一漏百而構成另一個影響 : 內容趨空洞。
整部小說的前一半,即是第一回到第十一回(全部二十回)的二十幾萬篇幅,基本上可以說是"搶救文泰來大兵",大致劇情也就是文泰來被清兵抓去,紅花會舵主陳家洛跟十幾個武功卓絕、文韜武略在江湖無雙的兄弟們幾次想方設法的救.............然後救不出來。
後半部救出文泰來了,劇情就落在 乾隆身世之謎,陳家洛希望以此讓乾隆迷途知返,然後自己去新疆遇到美女--香香公主,相知相愛然後替他們跟清兵打仗,最後香香公主被乾隆奪去,接著公主自殺雙方一場大戰............就沒了。
#51萬字就講了這些。
顯而易見的就是,因為很多武功場面講得非常仔細,壓縮了劇情;或者可以反向來看,其實劇情(相對後來非常有名的幾部)很簡單,但填充了大量過於仔細的武打場面,所以把可能20幾萬字能交代完的故事,撐充到51萬字。
讀起來自然會讓人很難著迷深入,無法樂在其中了。
(而且金庸小說,有好幾部都把 吸引眾人你爭我奪的根本設定為一個"天大寶藏",大家為了寶藏爭奪很正常,但飛狐系列、連城訣裡面都認為 得到一大筆錢就能驅逐滿清韃子,然後建立漢人帝國的這個想法,我認為還是草率了。
雖然建國需要基金(不信的去問陳水扁),但只有錢就能推翻一個立國快一百年的大國,然後成就另一個國家的大業嗎?
差遠了,那是要人、要糧、要組織、要支持度,還要運氣的事情,而且那筆錢能有多少? 能用多久? 只能說,單純的事情講起來比較簡單,所以閱讀時還是不要想得太複雜會比較入戲。)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體會我弟說的"很難看"的原因所在;這可能也是我到現在,遇過很多同樣也喜歡金庸的人,卻從沒聽說過誰自稱喜歡《書劍恩仇錄》這部書的原因了。
#真的很難讓人喜歡。
-----------------
但我們做人要公平一點,也該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
首先,這是金庸先生第一部長篇連載小說,很多地方也不會這麼圓滑、角色也不會這麼豐滿、劇情也不會那麼複雜;拿後面作品來批評前面,自然不甚公允;要是我第一部就是《書劍恩仇錄》,然後一路看下來,我想一定會有倒吃甘蔗的感覺。
另外,寫得很仔細(到妨礙流暢性)也是一個原罪。
畢竟,金庸寫小說的背景發生在1954年,吳氏太極拳第二代嫡系傳人-吳公儀與白鶴派-陳克夫在澳門擺擂台比武之後。
這場比賽雖然雙方打了一場王八拳,鬧的不勝不負不和的結果,但卻引發大家對武俠武功的幻想,所以之後金庸與梁羽生便拉開了武俠小說世界大戰的報紙連載序幕(金庸是《書劍恩仇錄》,梁羽生是《龍虎鬥京華》)
在那樣資訊貧乏的環境裡,在這麼幻想滿點的情況下,而且當年香港普遍習武或是看醒獅表演風氣盛,自然寫得越是像樣、越有武俠風采,寫者跟讀者越能感到滿足。
《書劍恩仇錄》作為這樣的時代產物與金庸的第一本連載小說,這樣的結果真的無可厚其非。
-------------------
而寫的仔細,也並非是亂寫。
金庸雖然自稱自己全然不懂武術,但對武術倒也不是真的全無所知。
例如,他自己說他自己是受到民國時期武俠小說跟說書的影響才有這麼多元素創作,但卻也聽說過金庸本身習練過太極拳,而且正是剛剛提到的"吳氏太極拳"。
1980年,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嫡系傳人-吳公藻整理了先人傳授跟自己的經驗,編成了《吳家太極拳》一書,並且得金庸為其書作跋;金庸在跋文中用了不到700字,講述了他對太極拳的精要與理解。
從那篇文章看來,我認為金庸對太極拳不是只有幻想,而是有一定認識與實踐的;另外從其小說中好幾次提到的太極拳使用情節(《書劍恩仇錄》的趙半山、《倚天屠龍記》的張三豐&張無忌、《飛狐外傳》的何思豪),其實就其描述場景來看,使用方式與時機也是大致正確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金庸甚至可能練過,並以其養生;才有辦法在小說中寫出正確的用法,才能在現實生活中為太極拳譜作跋。
但我憑甚麼這樣猜?
我想可以援引另一部小說《飛狐外傳》來作證明。在第四章〈 鐵廳烈火〉裡金庸描述了太極門高手--趙半山(就是《書劍恩仇錄》裡面的那位太極拳+暗器高手)趁著與太極門孽徒陳禹對打的當下,出言點撥在旁觀看的小胡斐,其嘴裡講的「亂環訣」、「陰陽訣」與各種示範,確實是太極拳練習與使用的心得跟要義。
再加上兩人後來的交戰敘述(已經沒有《書劍恩仇錄》裡的那麼繁瑣)兩人使用的招式與背景,確實是正確的理解與對拆,可以知道這不是金庸老先生的幻想空想;而提到用招發勁均需"冷、急、快、脆",更顯示他對太極拳的理解已經很深,才能讓拳理這麼深入淺出(有些理論歸結,甚至聽得我醍醐灌頂,身上寒毛直豎)
由於這些敘述,不是抄來的,必定只能是自己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講述;而且這些招式的應對拆解,必須真的知道怎麼練、怎麼施展,才能組合的出來。
所以要說他不懂武術,全憑幻想,我想是絕對不可能的;是不是高手不好說,但他肯定深深浸淫過。
-----------------
總之,《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雖然不能跟金庸其他作品相提並論,但也海放了很多其他人的武俠小說;況且,這還是金庸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至於我推不推?
只能說,要看這部小說必須有很大的覺悟。裡面還是有很多胡攪蠻纏的人,跟個性頑固到不通人情、莫名其妙到智商可能有問題的人物設定(讓我一度以為我在看古龍的《絕代雙驕》),讓劇情很多都是基於簡單低級的誤會下開展的。(不信去看看 鐵膽莊的那場亂鬥,跨幅還很大.........也是視聽時的一個圓寂點)
沒有愛,或是命不夠長,真的還看不完
------------------
那看電視劇呢?
youtube上能找到2002年中視拍攝的版本,主角是趙文卓,實在是英姿颯爽,但是人物對白劇情低能到我看了兩三集就很難支持下去了,但選角跟卡司還是一時之選的。
另外也能找到2008年中國拍攝的版本,裡面的主角喬振宇我不熟悉,但鄭少秋扮乾隆卻早就是個專業戶了,那深入人心的定裝與英氣,就算他躺在那裏扮死去的乾隆,我還是覺得沒人可以取代。
但我還沒看完,無法告訴你們好壞;但能肯定的是,《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在原著上劇情不豐滿,所以電視劇如果要把集數拍個四五十集,劇本上勢必要大大改動跟撐充,所以大家就會面對偏離原著很多的幻想情節,除非他們忠於原著的重現武學(肯定沒人看懂),或是忠於原著的讓它繼續空洞下去..............
但換個角度想想,反正小說劇情不豐滿,電視劇如果能改成大家能接受的版本,看得高興其實也未嘗不是好事。
想想甄子丹的《葉問》吧,拍了四集亂七八糟的,打日本人、英國人、美國人,到處征服異邦人,差點沒打出地球征服外星人,最後只有主角的名字跟葉問有關(葉問除了葉準之外,其實還有葉正、葉少華兩子,也不只一個老婆),大家還不是看得很爽?
總之,希望大家能享受其中囉
(PS : 這篇寫到現在也"不過"四千字左右,其中講了多少東西? 你再想想陸菲青跟人家打架打了5548字,叫人看了聽了有多難熬了)
.
.
.
#寫完了耶
#有沒有看過連續劇跟小說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差異?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吳公儀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54年 六十五年前 香港兩位武術門派宗師打擂臺,震動港澳海外各界!
太極拳「吳公儀 1878-1970」VS 白鶴拳「陳克夫 1918-2013」,在1954年1月17日打擂臺 在澳門新花園舉行,
香港就有5000人乘大船到澳門觀武,比賽門票收益善款賑災石硤尾木屋區大火災民,大會比賽負責人評判.是澳門華人老大(何賢)(何厚華父親)參觀嘉賓有未是賭王(何鴻燊),港澳富豪(梁昌),藝人(張瑛),澳督等,比賽結果虎頭蛇尾,草草收場,觀眾和睹客大失所望,但影響極深遠,産生了幾十年中國功夫熱,
★這場功夫熱,同時推動(金庸 )(梁羽生) 等新派武俠小說誕生 和武俠電影潮流。(當時澳門賭牌,由第二代賭王,傅老榕,高可寧持有)
#歷史時空
吳公儀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民族主義
#莫迪習近平
#小米印度
吳公儀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經典大戰:陳克夫vs吳公儀/ 爛仔交的「一招走天下」〈大時代過客〉15-08-25 a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吳公儀 在 吳公儀大戰陳克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54年,吳家太極拳的吳公儀與白鶴派的陳克夫於澳門決戰. ... <看更多>
吳公儀 在 吳公儀與吳氏太極拳核心內功探討。吳公儀大戰陳克夫當時的 ... 的推薦與評價
Wu Gongyi and wu taijiquan core internal skills. The significance of Wu Gongyi's war against Chen Kefu at that time and modern people's view ... ... <看更多>
吳公儀 在 太極拳(吳公儀) vs 白鶴拳(陳克夫) 1954年澳門- 看板MartialArts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世紀大戰在板上被洗掉了 實在可惜 應讓人鑑古知今一番
老警察們是早就知道 可是網路上就是不斷有新警察出來嘛
而且世紀大戰也不是我在酸 youtube的影片名稱就是這樣寫啊
https://0rz.tw/612BJ
--
吳陳比武可說是由一名記者挑起的。過程大概如下:
武術雜誌記者林某與吳公儀一位私家偵探弟子相稔。一天,二人茶敘中談起吳師,私探稱
其師功力深厚,能以二指發人於丈外。林不信。私探更謂其師太極武功了得,可與任何門
派人士切磋。林認為這是頭條新聞的好材料。遂逕往找吳公儀求証。但兩次往訪不遇,問
拳社的弟子:「吳師的確與任何門派人士切磋嗎?」答曰:「當然,我們怕什麼?」
於是,林姓記者便當作是吳公儀的親口宣言。翌日在報章上大字標題:「太極掌門人吳公
儀歡迎與任何門派人士隨時切磋」。消息見報後,引來武林很大的反應。很多人投書報社
,或查詢,或謾罵,或挑戰。報章來函照登,並把原件轉交吳公儀。
訊息刊出後六日,吳公儀命人致電報社,聲明吳本人從未宣稱歡迎與人切磋,並謂練拳是
為健康長壽,更強調該拳社禁止門人與外人爭論,遑論切磋打鬥。報章於是刊登更正啟事
。而謠傳與譭謗言論更多。記者於更正啟事刊登後兩天,再次發表專文,聲明歡迎切磋之
語並非出自吳公儀之口。
儘管兩次的明確聲明,事件並沒有因此而死寂下來。
大概是三個星期後的一天,林姓記者與白鶴掌門吳肇鍾在中環飲茶。同檯者有吳肇鍾的門
人鄺本夫,陳克夫,及武俠小說作家黃威鳳(筆名我是山人)。陳克夫在澳門設館,聽到吳
公儀歡迎切磋的消息而來港。一名北少林門人走來與眾人談論該事件。黃威鳳指出太極與
白鶴的異同,認為陳克夫是最適當的挑戰者。
香港當時是禁止國術比賽的。有人求助於澳門的大亨何賢。何賢安排太極白鶴相方會面於
新光酒樓。太極方面,出席的有吳公儀及其子大揆,還有一些大弟子。白鶴方面,吳肇鍾
未出席(怕被挑戰?),由大弟子鄺本夫,李劍琴帶同陳克夫及一些門人赴會。由鷹爪掌門劉
法孟主持會議。
會議中,新光酒樓總經理(吳公儀弟子)認為比賽甚不公平;一來兩人地位不配,二來兩人年
歲懸殊(吳公儀53歲,陳克夫30)。吳大揆十分氣憤,認為吳肇鍾應與其父對戰,而他本人
應戰陳克夫。並要即時就地迎戰陳克夫。吳公儀與會議主席劉法孟抑制了大揆的衝動。吳公
儀認為既是慈善籌款,便答應接受挑戰。
吳陳比武,因而決定下來。
比賽的時間訂在1954年1月17日下午四時,地點在澳門新花園酒店(據傳,香港政府不核准
擂臺打鬥,故而移師澳門新花園。比賽(或合演)以自由搏擊為原則,但也擬定出各項如
「不許口咬」、「不許摳眼」、「不許踢打下陰」等規則,預訂以六回合為限,每回三分
鐘,並請有七名裁判、評審。擂臺的設計頗為特殊,是建立在游泳池上的,依距離遠近,
分隔出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及一百元的觀眾區,收取門票,以供慈善之用。
吳、陳來歷
擂臺賽的當事人,來歷不凡,都是當時港澳國術界的知名人士。吳公儀是北京人,當年53
歲,1919年,他年方20,就已出任山東省長屈映光的「武術總教練」;1924年,則任職於
張宗昌陣營的「搏擊隊總教官」;其後也在全國知名的上海「精武體育會」教習。吳公儀
家傳太極名家楊露禪(民初白羽的武俠小說《偷拳》即敘述他的學武歷程)的內家太極拳
,祖父吳全佑、父親吳鑑泉都是楊系嫡傳。他身高163公分,濃眉大眼,身體紮實,留有兩
撇小鬍子,是「鑑泉太極社」的負責人。
陳克夫是廣東台山人,當年35歲,身高165公分,曾經學過西洋拳、洪拳及日本柔道。後來
從學於「白鶴拳」名家吳肇宗、鄺本夫,1952年,於澳門開創「白鶴健身院」,廣招門徒
。白鶴拳屬外家工夫,最富盛名的是一套「鶴形猿步」,相傳是創始者明初西藏喇嘛阿達
陀從鶴猿爭鬥中參悟的絕學。清代咸豐年間,白鶴名家昇隆長老於鼎湖山蓮花庵開教,傳
下廣東一脈的白鶴派,在廣東一帶,聲勢頗廣,當時掌門人為吳肇鍾。在決戰前夕,這位
白鶴派的掌門,曾填寫〈踏莎行〉一詞寄意: 欲語還吞,將情暗寄,扇邊蹙蹙屏風倚,秋
波低轉遠山沉,個中自有消魂味。 似醉猶醒,因愁益媚,靈犀隱在心頭膩,十分消息額前
橫,都緣幽怨難回避!
「都緣幽怨難回避」,正是梁羽生所謂的「詞意幽怨」,看來吳肇鍾對徒弟此番挑釁,未
必真的贊同。
當年港澳以南拳為主,白鶴拳則是香港極有名氣的外家拳派,歷史較長,門徒甚多,掌門
人是吳肇鍾,弟子以陳克夫、陸智夫等最為突出。吳家太極卻是北方門派,據說以柔可剛
,可四兩撥千斤,一時亦吸引不少學員,風頭頗勁。致令本港武人心有不甘。吳公儀是北
方太極拳大宗師吳家第二代掌門鑒泉的長子,香港鑒泉太極拳社主持,其長子吳大揆,在
廣州佛山一帶與人交手,所向披靡,戰績顯赫,父子二人可稱過江猛龍。白鶴拳陳克夫年
富力強,曾習西洋拳擊,可稱本地猛虎。
消息傳出,立即成為港澳報紙的頭條新聞,並掀起熱潮。香港向來禁止公開比武,乃改在
澳門新花園。比武當日,澳門的大小酒店客似雲來,會場門票一早售完,不少是自香港專
程而來。與會者多是武林及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如楊澄甫座下四大弟子之一,以鐵指聞
名的董英傑,鷹爪門宗師陳子正高足劉法孟,西洋拳高手李劍琴與名伶馬師曾、紅線女、
新馬仔、鄧碧雲、芳豔芬、張瑛,富商何賢等。而且特由澳門總督夫人剪綵,綠村電臺做
現場直播。比賽採用西洋擂臺,原定比賽六個回合,每一回合五分鐘。大會鑒於並無先例
可援,由每位高手公證先行試招,議定不得起高腳過膝,吳陳二人先行簽“生死狀”,電
影製片家吳九出動了三架攝像機從不同角度同時拍攝,可謂前所未見。
「打擂臺」一事,在古典俠義小說和近代武俠小說中曾屢屢出現過,其中炫技的意味很濃
,因此,為了爭強奪勝,難免產生拳腳無情的流血場面;為了沖淡這一色彩,同時也展現
國術界的正面積極精神,此一擂臺賽,是以救助香港災民及慈善募款的名義進行的;既然
如此,則雙方的角鬥,自不宜過於激烈,雖有「如有意外,各自負責」的契約,但卻不像
小說中的「立生死狀」,而以「合演」代替了「打鬥」。儘管如此,其間的意氣之爭,依
然不能避免,就在契約簽定的前夕(1953年12月31日),雙方推派參與協商的代表吳大揆
(吳公儀之子)、李劍琴(南派拳師),就差點在火藥味極濃的對談中「即席開打」起來
。 賽事傳出,街頭巷尾,一片談論之聲,據說連若干東南亞的武術人士也都絡繹赴澳門
觀戰。香港當局不禁賭,因此各賭檔(連國術館也臨時湊上一腳)也都開盤讓人投注,「
盤口」相當混亂,而且港、澳不同,其中多少帶有點地域情感。 在澳門,賭陳克夫的「盤
口」較高;在香港則是吳公儀。不過,大多人較看好吳公儀,儘管耽心他年老氣衰,但對
他的經驗及太極拳所講究的「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充滿了信心。
決戰前夕,港澳的渡輪不但增開班次,而且班班客滿,有些人寧可「頂櫳」(即無座位)
,也不願錯失觀戰的機會;澳門所有的旅館全部爆滿,來遲者只得在賭場中打熬過夜,連
帶著,澳門的餐飲業、賭業皆大發利市,空前的賺了一筆。在一萬三千多名觀眾屏息靜氣
,卻又心情激盪的翹盼下,這場空前絕後的「擂臺合演賽」,終於開鑼了!
比賽經過內行人版本:
是日,陳克夫穿白西洋拳服,雙肩搭深色毛巾,高大瀟灑;公儀穿傳統中式長袍,個子不
大,卻有謙謙儒者之風度,但脫下長袍,即以健碩身形引起全場一片哄動。第一回合開始
公儀用“七星勢”,快步跳躍,陳克夫則採用白鶴拳對敵的雙手向前架式,互相對峙。陳
先攻,用遊鬥之法,一觸即退,保持距離,不讓吳近身施展太極的長處。吳于稍探陳虛實
後,便採用以靜制動,等對手一近,就擊其前臂麻穴,雙手輕如打棉花狀態。戰至不久,
吳穿破陳的護手,擊中陳面,陳立即使出白鶴拳的“豹子連環手”密集進攻,猛攻十多招
,拳拳打近吳面部,逼吳至繩邊。吳閃身出繩間,瞬間以“翻身撇身捶”挂擊,陳鼻部中
拳流血,吳連環追擊,雙方以中路架式對打。由於陳鼻流血不止,染滿白衣,評判主任何
賢急忙鳴鍾。這個回合本來應是五分鐘,只打了兩分鐘就停。休息時何賢見陳血染征袍,
問他還繼續否?陳表示流鼻血並不要緊,休息後可繼續再戰。第二回合,陳仍採取急攻戰
略,吳則減少走動幅度,以逸待勞,陳繞步走了半圈,即使出“白鶴兜羅手”閃電擊中吳
的腰部,但吳的太極最善於小圈子貼身短化,不單沒有受傷,反而借力抽空左手,右手使
出“肘底見捶”擊中陳的胸部,跟著重擊陳右前臂,致令陳右手失去戰鬥能力,不得不高
腳踢吳。吳以陳此舉乃屬犯規,於是以牙還牙,用“左分腳”反擊,中裁判見兩人似乎都
動了真火,生怕再打下去會出事,有違慈善本意,即由評判主任按鍾叫停,此回合只打了
一分鐘。經評判團緊急商量後,決定戰果為雙方不勝,不和,不敗而告終,結束比賽。太
極白鶴雙方的目的已達,不需再強分勝負,吳陳於是握手離場,皆大歡喜。回到香港後雙
方都大擺慶攻宴,互相邀請對方參加,雙吳(吳肇鍾、吳公儀)杯酒言歡,握手搭腳拍照
留念,公儀、大揆笑不攏嘴,吳肇鍾、陳克夫亦謙謙微笑,為籌得大筆善款,造福鏡湖醫
院病者而乾杯。
比賽經過外行人版本:
比賽原訂六回合,但是,總共不過進行了一又二分之一回合,整個「搏擊」的時間,加起
來僅有兩分鐘。第一回合中,吳公儀首先中了一擊,被逼到繩牆;但吳公儀迅速回擊,吳
師父一拳擊中陳師父的鼻樑,剎那間,血流如注,裁判擊鈴宣布「夠鐘」(時間到)。第
二回合,雙方互有斬獲,但臨末吳公儀的一記右拳,又直擊陳克夫的鼻子,鮮血飆流。裁
判立刻中止比賽。
不過兩分鐘的時間,迅起迅結,顯然是不過癮的;但一陣拳光血影,也頗令人觸目驚心,
合演草草收場,倒也沒有觀眾抗議。不過,私底下的嘀咕,總是免不了的。最引起嘀咕的
,是打擂臺雙方所使用的招數。原本觀眾一心盼望著吳公儀使出看家的太極拳「推手」,
而陳克夫則施展著名的「鶴形猿步」,但這兩種功夫似乎派不上用場,陳克夫用的是直來
直往的「羅漢拳」(王八拳),吳公儀則使出手快腳快,看來似是「武當拳」的招式(據
太極拳前輩鄭榮光及吳公儀自己所說,他用的確是太極拳,並都引了拳經「動急則急應,
動緩則緩隨」之語,解釋其「手快腳快」的原因),不但沒能夠讓觀眾眼界大開,反而看
起來和普通人一般打架的「廝打」沒甚兩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71.7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