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太多的城市會怎樣? 來看看紐約、首爾、柏林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四十五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今日有高雄市長候選人表示「環保可以抗議、教育可以抗議,治安不好都可以抗議,你都可以抗議,唯一意識形態,對不起,通通不准」。雖然該名候選人不改一貫作風,晚間略為軟化。但到底什麼是意識形態呢?城市裡出現意識形態對經濟不好嗎?
剛好,去年10月31日萬聖節這天,好過日考察系列帶大家看的,是德國如何看待過去歷史上極權主義的種種「幽靈」。以不同的「城市地景」紀念,讓人永不能忘。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好過日考察過的城市,曾經出現,甚至有官方角度來紀念怎樣的意識形態?
#紐約 (世界經濟規模、金融業規模最大城市)
講起紐約的「意識形態」活動,或許許多人有印象的是2011年9月17日開始的「佔領華爾街」,當日近一千名示威者進入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示威,活動持續超過數個月,期間也發生過11月15日的祖柯蒂公園驅離事件。但紐約市府當然沒有「禁止」這樣意識形態鮮明的示威活動。
其實,紐約的政治示威是家常便飯,其中一個重要據點,就出現在聯合國總部前。而且不只美國政治,更涉及全球政治。
1971年1月29日,二千多位台灣及香港留美學生就在聯合國總部外面示威,高呼「保衛釣魚台」,活動也擴及全美各地。而參與美國保釣運動的不少右派留學生之後都成為中國國民黨的要員,例如馬英九;不少左派留學生則倒向中國共產黨。這些現在高喊反「意識形態」的政客們,在他們留學美國(甚至許多取得綠卡)時,都享受過「言論自由」的庇蔭,然而卻絕口不提。
#首爾 (世界競爭力前十城市、世界數位指數第一城市)
南韓的發展軌跡和台灣相若,首爾從民主化運動開始,就上演一場又一場的抗爭。光州事件後,抗爭活動持續對南韓軍政府施壓,民間也一直有自發紀念光州事件的地下活動。1987年,強調「拼經濟」的全斗煥政府無視民間要求修憲爭取總統直選的呼聲,強硬表示漢城奧運前「停止討論修憲」,並於6月初指定陸軍士官學校同學盧泰愚為下任總統。
6月9日,延世大學爆發大規模抗議,學生李韓烈在校園內被催淚彈集中頭部,當場失去意識倒地。身後掩住口鼻的夥伴攙扶著他立刻送醫急救。
這張照片傳遍全國,輿論大譁,隔天四十萬人民上街示威,2400人被捕,「意識形態」很快擴展到全國卅多個城市,不只學生,中產階級也響應上街頭,據稱半個多月內有830多萬人上街抗議,1萬7千多人被捕,對政府的不滿傳遍全國,史稱「六月民主運動」。
7月5日,李韓烈在頭部重創近一個月後,仍不治逝世,四天後,160萬漢城市民走上街頭,為李韓烈舉行「民主國葬」,而後促成了總統直接民選。歷史的巧合是,南韓為民主歡呼、為李韓烈哀悼之時,正好是臺灣解嚴的前一週。
今天,李韓烈中彈的雕像仍聳立在延世大學入口不遠處,在小丘上俯瞰著校園,一旁的紀念碑上,刻着198769757922這串好像密碼的數字,紀念事件發生的幾個重要日期(6/9、7/5、7/9、22歲)。
南韓進行了對獨裁政權的責任追究,紀念過往的人權地景也流傳至今。沒有韓國人,會說這樣抗暴的意識形態,會影響他們的經濟。
#柏林 (歐洲創業排名第二城市、國際會議排名第五)
柏林身為歐洲命運最坎坷的城市之一,目前殘留大量「意識形態」的遺跡。好過日介紹過的猶太博物館、共和國宮是其中較醒目的地標。
1988年,柏林市政府決定興建猶太博物館時,曾經遭受反對,有人認為猶太歷史部門不必從歷史博物館獨立出來,有人認為經費應該用來「拼經濟」、重建東柏林而不是「拼意識形態」。更有人認為猶太人不是我殺的,為何拿市民稅金來「譴責自己人」。好在,柏林堅持這樣的「政治化」,建成了柏林最受歡迎,吸引觀光客數量名列前矛,也象徵德國人反省態度的博物館。
共和國宮則是過去「柏林皇宮」,在東德時代被改建為現代化的「共和國宮」,作為東德人民議會使用。這樣高度「意識形態」的建築,在東德民主化併入西德後,發現過去的建材有毒(石綿)而要拆除,拆除後是否重建原來的皇宮,就引起論戰。有人認為柏林市府要抹殺共產時代痕跡,有人認為重建皇宮象徵舊帝制的崇拜。最後,柏林重建「三面皇宮」,但留下一面不加裝飾的水泥牆,避免完全復舊。而建築則作為「洪堡論壇」使用,要研究與保留世界文化,推動科學、藝術、文化活動和對話,預定於2019年啟用。
而從小處,也處處可見德國人對歷史的尊重,例如柏林選帝侯大道上的公車站,立著納粹黨衛隊大隊長艾希曼參與大屠殺的解說。
公車站背後,是「最終解決方案」行政作業的總部(選帝侯大道116號),置身極權主義中的眾多「平凡公務員」,製造了謀殺600萬人的死亡體制。即使人性本身並沒有改變,在缺乏思考的服從中,卻依然能製造巨大邪惡,亦即漢娜鄂蘭所言的「惡的平庸性」。
在德國許多城市的人行道上,鑲著一不注意就會忽略的小金屬牌,上面通常寫著:曾經在這裡居住的(Hier wohnte ...)某某人、出生年份、以及多是此人被驅逐的年份以及最後去世的地點。
這樣的金屬牌目的是紀念在納粹時期,被謀殺、驅逐和逼迫自殺的人。稱為絆腳石(Stolpersteine)計畫。
在這裏,沒有廉價的「放下過去」,而是透過在每日日常中,誠懇地「時時面對」,讓記憶永不遺忘,讓錯誤不再發生,讓歷史繼續向前。
#操作去政治化才是可怕意識形態
我們可以看到,不論美國、德國、韓國...以及更多的民主國家,他們最繁榮的城市裡面,絕對不排斥政治與歷史的存在,不會禁止、也不會「道德勸說」阻止帶有「意識形態」的遊行。這樣的包容並蓄,反而促進了思想的多元性,讓創意更容易產生。
實際上,刻意將城市「去政治化」的舉動,反而可能是讓統治者獨尊其「意識形態」,打壓異己的最好工具。軍國主義的日本,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民不談政治專拼經濟,只要不觸碰統治者的底線,馬照跑舞照跳。這樣的國家或城市,真的會是偉大的嗎? 而膽敢說出「禁止意識形態」的候選人,你不擔心他當選後,只會「剩下一種官方意識形態」嗎?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29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4天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42: 依然聳立的東京百年玄關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看過了「東洋第二」的首爾車站,今天我們要跨海來到東京,看看這座「東洋第一大站」的風貌。有關東京車站的介紹已經汗牛充棟,或許各位讀者許多也實際去過,加上東京車站規模龐大,由JR東日本所屬的就包含11座商業設施,2座飯店,美術館和辦公室等,合稱「Tokyo Station City」,要完整介紹也會拖得很長。
因此,我們今天的重點,就只放在舊車站建築的「新舊結合」上。
#波瀾萬丈的東京車站歷史
東京車站的建設,在東京鐵路的發展史上算是比較晚的。日本最早的鐵路是由橫濱通道現今汐留一帶的新橋停車場,而後繼續往東延伸成為「東海道本線」。另一邊通往日本東北地區的鐵路,在東京的終點則是上野,兩邊並沒有直接接起來。為了連結兩條鐵路,1885年沿著山之手地區鋪設了品川線,是現在山手線的西半部。
而新橋~上野中間這段,算是東京的市中心,在1889年定案的「東京市區改正計畫」中,即規劃新建直結兩地的高架鐵道線,並在中間興建東京核心車站「中央停車場」,但因日俄戰爭而暫停。
戰後,由辰野金吾、葛西萬司開始設計東京車站站房,並在1914年完工啟用,站房正對著皇居(丸之內),而不是當時較繁榮的八重洲,也讓兩地命運大不同,原本一片荒地的丸之內扭轉成為辦公大樓雲集的繁榮商圈。
東京車站長330公尺。南北各有圓頂形屋頂,當時將南口進,北口出,中央玄關只開放給皇室專用,二三樓上設有豪華飯店。由於規模遠超過當時日本所有車站,也曾引起好大喜功的批評。
二戰末期,1945年5月25日夜間,美軍再次出動多架B-29進行火海攻擊,東京車站被燒夷彈直接命中,起火燃燒,結果丸之內側站房三樓整層與南、北兩側的圓頂形狀屋頂都被燒燬,東京車站在廢墟狀態中迎來了終戰。
#煥發新生的老建築
戰後,因為物質缺乏,東京車站用較為臨時的方式修復,拆除一層樓只剩兩層,被燒掉的圓頂暫時改成直線型的斜頂。就這樣和日本一起度過了戰後復興,迎來了新幹線和高度成長期。
在丸之內地區辦公大樓陸續重建為超高大樓的時期,2003年丸之內側站房經文部科學省指定為「重要文化財」,並在2007年通過復舊計畫,將站體復原成戰前的樣子,並且重建八重洲側車站大樓為約200m高的東京車站城南北塔。
2012年,丸之內側站房復舊完成,正式對外開放。同時東京車站飯店重新開業,很快成為東京最高級的飯店之一。
為了同時做到保留古蹟和增加機能,因此JR東日本將東京車站的「容積」和「天空權」轉移到旁邊,或販賣給財團,讓核心站體不變下,周邊大樓增高。而古蹟車站仍作為出口,擔負起旅客進出的運輸重任,皇室出口也還是皇室出口,這邊到可以看到日本某些不變的傳統堅持。
在東京車站的歷史和整修過程中,展現了對過去高度細節的高度尊重,參照原始設計和材料復舊,精緻程度世界上很難有人能超過。而也因為保存了歷史建築,用途完全不變,旅客仍然在老建築中進出站,車站仍然是東京不變的玄關。這樣的做法,比起死的博物館,更能凸顯古蹟的原始意義。
未來我們的高雄車站老站體搬回原處後,除了作為各類展示用,也希望在動線上能妥善融入通往下沉廣場動線,並提供充足交通資訊和購票機能,讓古蹟除了保存外,也能繼續以原本的用途存在!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29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過日考察系列第29
#屬於所有人的私營公園? 布萊恩公園案例
圖:特派員 / 文:左營楠梓翰-李欣翰
聽到「私營」公園,大家可能馬上會質疑:由私人經營的公園還叫做「公園」嗎? 能確保市民使用的權益嗎?
今天的考察就要來看紐約的案例:布萊恩公園位於紐約中城(5、6大道及40、42街之間),創建超過一個半世紀,名稱來自廢奴提倡者威廉.庫倫.布萊恩(當然不是因為Kobe Bryant)。1911年,紐約總圖在公園東側開幕,和公園結合為一體,也算是遊人來訪大蘋果時的景點之一。
好過日考察的原因,不是來參觀電影裡面常出現的總圖大閱覽室或旋轉木馬,而是因為布萊恩公園是美國最知名的「私營公園」。
1970年代,紐約市陷入幾近破產的財政困難期,布萊恩公園也因治安敗或、缺乏維護,淪為周邊居民敬而遠之的城市陰暗面。
所幸,一群熱心公益的紐約客(由時代集團和公立圖書館主席發起,成員包含洛克斐勒家族成員在內),成立「公園委員會」以及後續的「布萊恩公園復興公司」(Bryant Park Restoration Corporation,BPC),出資修復公園。
BPC向紐約市府取得了公園的管理權,並組織周邊商家與地主,成立商業改善區域(Business Improvment District),透過這些「公園第一排」業主繳納的費用,成為BPC的主要財源之一。
1988-1992年,公園封閉進行大改造,把公園下方部分挖空成為市圖書庫,修復洗手間等公共空間,降低公園平面與街同高,增加開放性,並在社會學家威廉.懷特的堅持下,在公園內放置大量可移動的椅子,歡迎任何人自行決定要坐在公園哪裡。這個歡迎市民的賦權舉動,後來被認為是布萊恩公園最受歡迎的空間特色之一。
成立BID之後,而布萊恩公園組織不再接受洛克斐勒基金會或任何公共資金的補助,而是從公園舉行的各類活動與商業租金(合計約60%)以及周邊業主繳納的BID費用(約33%)挹注。目前,BPC已成為全美最大的私有公園管理單位。從清潔、保安、到免費提供市民的公共服務,均由BPC支付,市府不再出資。
這樣的公私合作關係,讓布萊恩公園重新成為了紐約中城成功的開放空間,一掃之前毒品、犯罪盛行的陰影,吸引大量人潮在公園內閒坐、遊逛、野餐。 冬天有美國銀行贊助的「冬村」(滑冰、聖誕市集等),夏天有「週一電影夜」、「公園裡的百老匯」等藝文活動,都很受歡迎。
而隨著公園復活、地產價值提升,2004年美國銀行進駐公園旁興建超高大樓就是代表性案例。這些利益也讓地主樂於繳納BID的費用,甚至掏出更多錢贊助公園。
很多人會認為公園不能有水泥建築、商業活動......某種程度上,是對於綠地過少和公園濫用的矯枉過正。 實際上引入多元使用、空間活化、有效管理,反而能發揮市區公園的公共空間效益,也減少市府財政負擔。
我之前提過高雄的公園,常有施工與維護品質不良、綠覆太低、汽機車橫行但無人管理、設計千篇一律等問題。過去雖有建商和企業「認養」機制,但頂多是收筆錢掛個牌子的「被動認養」,而較少「主動經營」。
既然大多數人都認為公園是「正面資產」,或許BID制度的引進,可以讓得益者付費,使公園更起到服務社區,串連周邊空間的效果,在凹子底、愛河沿岸、新灣區......,都可考慮類似制度的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