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每次產檢都要去。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直認為產檢次數不能和母嬰照顧品質劃上等號,關鍵應該重要檢查不能遺漏,且讓孕婦充分了解各種茲炫。以下我就單純以醫療實務面思考,歸納出「必做」的產檢提供給媽媽們參考
1.懷孕初期:驗出兩條線後,不用立刻去診所確認。
當月經延遲、懷疑懷孕時,只要用驗孕棒測試出兩條線,就代表你懷孕了。很多人會特地去診所再確認一次,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醫師用的驗孕試紙也沒有比較準。
如果沒有出血合併腹痛,我會建議第一次的產檢可等到驗孕發現懷孕後的二~三週,也就是第7-8週、懷孕兩個月左右時。這時的檢查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超音波確認著床位置、排除是否為子宮外孕,並確認胚胎的心跳。
2.懷孕中期:評估胎兒染色體、胎盤功能與器官異常風險的評估
接下來可在12週時去做幾項重要的產檢。包括國健署提供的產檢:貧血、B型肝炎帶原、梅毒愛滋病,以及自費項目如初期唐氏症與子癲前症篩檢可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差的風險,這些都可在12週時一次完成。
若有需要做羊膜穿刺,16週就可再安排一次產檢。
接下來兩個月,如果要去產檢,則應該是用來安排高層次超音波與妊娠糖尿病檢測。前者可檢查胎兒重要器官(心臟、腦部、內臟、五官)的發育,若有異常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考慮終止懷孕或是需轉診去有小兒外科、小兒心臟科的醫學中心追蹤。後者則是藉由檢測血糖評估媽媽飲食狀況,避免高血糖造成巨嬰、提高早產風險的機率。
3.懷孕後期:確認生產方式、胎兒成長曲線
若中間都沒有特殊狀況,就是等32-35週時藉由超音波確認胎位,同時確認胎兒腦部與骨頭之發育。並進行乙型鏈球菌採檢。最後就可等到38週時,目的是與醫師討論生產計畫、確認生產方式。醫師會監測孕婦血壓、超音波來評估胎位和體重、綁胎兒監視器確認胎盤功能及宮縮狀況,綜合評估是否適合自然產。
以上是針對低風險的一般孕婦,若是已被診斷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生長遲滯,子癲前症、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有重大內科疾病的孕婦,產檢次數就得個案調整,有些狀況甚至需要一週看一次。
*產檢越多次胎兒不必然越健康
講到這一定會有人好奇,產檢那麼少次、照音波次數也變少,那該如何追蹤胎兒健康呢?
必須澄清,其實確定心跳後,除了初期唐氏症篩檢、高層次超音波,及八個月時確認胎兒體重胎位外,就算每月產檢也不需要每次都照超音波。因為重要器官的發育已經在高層次超音波時確認,其他次的超音波檢查並沒有很大的臨床意義,主要是為了讓爸媽可以藉由寶寶的影像增加親子連結感。
那胎兒體重呢?其實懷孕30週前除非胎盤功能異常,胎兒體重差距都很小,又有量測誤差,預估體重的意義也不大。且但其實30週後就算落後或超前平均值,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更何況胎兒的體重也不是靠孕期飲食或任何外力就能輕易改變。
**三個月前少量出血、生理性宮縮不必急著就醫
也有媽媽詢問,那最近如果遇到出血、宮縮或是胎動減少,到底要不要就醫呢?不管有沒有疫情,其實答案類似:
出血以週數來區分,因未滿三個月約有四成孕婦會出現著床性出血,若量不多、呈咖啡色,未必需要就醫。我也要重申,這個階段就醫主要是為了安心,不太會影響結果,沒有所謂延誤就醫的問題。好比曾有懷孕九週的女生半夜有點狀出血,隔天看門發現胚胎萎縮沒有心跳非常內疚,但即使出血當下她就衝來急診,也無法讓萎縮的胚胎重新發育,大可不必自責。超過三個月,著床性出血比例慢慢下降,這時若有鮮紅色、頻繁出血甚至合併腹痛,為了排除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息肉,則需立即就醫。
至於宮縮,有時可能因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缺水導致,如沒有規律且沒合併腹痛,可先補充水分、躺床休息,改善後就無需就醫。再來就是,懷孕六個月前本來就未必會有胎動,尤其是當天氣冷或媽媽較疲勞時,胎動更不明顯實屬正常。除非懷孕週數已經超過六個月,進食搖晃後肚子後,胎動都還不明顯才需要回診確認狀況。
前陣子為了改善少子化,政府主張增加產檢補助次數讓媽媽能放心懷孕,雖說立意良善,但我卻認為產檢次數和媽媽的安心感未必成正比,很多媽媽甚至和我反應,每次產檢聽到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又被念體重增加太多,胎兒小了一百克,越看越焦慮。
相反的,也有媽媽表示非常期待產檢,看到醫師的臉就感到無比安心,聽到胎兒的心跳,和醫師的一句「都沒問題」就無比療癒。因此要讓女生更放心懷孕做一個「不焦慮」孕婦,與其一昧增加產檢次數,倒不如思索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把產前衛教做得更確實才是更根本的作法。
「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心得] IUI成功懷雙寶子宮頸閉鎖不全引產- 看板GoodPregnan 的評價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許峻睿醫師- #子宮頸閉鎖不全這真的是一個很討厭的疾病 ... 的評價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子宮頸閉鎖不全⋯為何是我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子宮頸長度重要嗎?悠關早產子宮頸閉鎖不全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懷孕] 子宮頸疑似閉鎖不全經驗分享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子宮頸長度]
為何要談子宮頸長度呢?因為子宮頸長度越短,早產的可能性就越高。
大家對子宮頸的認識,應該只在「六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或是要生產的時候,子宮頸一指兩指的開而已吧?其實,子宮頸位在子宮的最下方,可以說是懷孕子宮的重要支撐。
早在15年前的研究就發現,懷孕16-32周間,子宮頸的長度變短,與日後發生早產的機率有很大的關係。正常的子宮頸長度大約是4cm左右,而醫界目前對於子宮頸長度多短才算短?多短需要治療?要怎麼治療?等等問題,尚未有明確共識。一般認為,小於2.5cm或是2.0cm就算短了,應該就要非常注意了。治療方面,口服安胎藥、黃體素塞劑等,尚都還在研究階段。
雖然還有許多待研究的地方,臨床上子宮頸長度的測量,還是提供了我們很多很重要的資訊。首先,對於有早產症狀的孕婦,子宮頸長度讓我們知道發生早產的機率大不大,進而評估肺泡成熟劑的施打與否,以及需不需要將孕婦轉介到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學中心。此外,一個本來難以預警的問題:子宮頸閉鎖不全,或許可以及早診斷,加以治療。還有,最近一個研究發現,若已經足月,而子宮頸長度仍舊很長,催生失敗需要剖腹產的機會也會上升。
如何測量子宮頸長度呢?超音波,特別是陰道超音波檢查,能夠給我們最準確的數據。腹部超音波也可以,只是需要更有經驗的醫生來操作。如果腹部超音波發現不清或是懷疑比較短,都應該再接受陰道超音波檢查。
#子宮頸長度越短越容易早產
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陣子有藝人因產檢時發現子宮頸變短,在社群上善意提醒媽媽們要少抱大寶、不拿重物避免子宮頸變短,意外引起不少媽媽群組的騷動,擔心家裡沒人協助育兒,根本只能一打一,該如何是好?雖然我有即時發一篇短文回應,但又深怕不夠完整產生誤會,決定再寫一篇長文講清楚。
孕期子宮頸變短有兩種情況:1.無預警的子宮頸閉鎖不全。2.規律宮縮導致的子宮頸變短。雖然成因不同,但不論哪種狀況,實務上都無法預防,當然也和抱小孩、提重物無關。
**常見原因1:無預警的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閉鎖不全通常發生在孕期四到六個月,主因是子宮頸先天結構發育較脆弱,隨懷孕週數越來越大,漸漸支撐不住變重的胎兒和羊水,被撐開變短,最終可能會打開,使得羊膜膨出而破水,引發早產。
雖然理論上變短的子宮頸可以靠縫線做子宮頸環紮手術補救,但醫師極難預測誰會發生,以及會在幾周發生,因為子宮頸脆弱程度無法透過檢測預先得知,變短時也未必會有出血、腹痛或分泌物增加的狀況,因此很多案例發現時,子宮頸已完全打開,根本無法縫合,只能待下次懷孕時做預防性縫合,避免再次早產。
我也曾遇過好幾個媽媽前一週產檢子宮頸長度正常,這週檢查時就發現子宮頸全開,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超音波檢查如此普及,卻只有少數案例能在子宮頸變短早期發現,成功靠緊急環紮手術安胎到足月。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鄉野流傳,孕婦肚子用力、便秘、咳嗽會讓胎兒掉出來,據我推測,這些案例很可能就是子宮頸閉鎖不全。因為當子宮頸完全打開,肚子只要稍微出力,胎兒就會毫無預警掉出來。只不過過去產檢未常規檢查子宮頸,無法做診斷,才會被以訛傳訛,過度延伸成肚子用力導致早產。
**常見原因2:早期宮縮引發子宮頸變短。
這種狀況較常見,且和子宮頸閉鎖不全無警訊不同,孕婦通常會發現有腹痛、規則宮縮、陰道出血等症狀。因此當出現上述情形時,醫師都會檢查子宮頸的長度是否有變短,如果有,早產機率會大幅提高,需要給予安胎藥,有時也會需要把產婦轉診至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學中心。
相反的,如果僅有宮縮但子宮頸長度正常,其實早產風險則大幅降低,醫師並不會看到黑影就開槍,一味的給予安胎藥或限制媽媽活動。
不管是哪種狀況引起,醫界目前尚無法找到方式預防。當發現子宮頸變短時,醫師會給予安胎藥物(抑制宮縮、黃體素),並依據個人子宮頸和宮縮的狀況建議產婦減少活動量,當然也不適合繼續運動。
**減少活動不代表要24小時臥床
不過除了子宮頸已完全打開、羊膜囊都已經膨出的狀況外,我不會建議產婦二十四小臥床。
首先,各項研究已清楚指出,臥床並不會降低早產發生率,再加上躺著不活動會導致產婦肌肉流失、血栓風險增加、產後憂鬱症比例提高,因此我認為臥床完全就是弊大於利。
而減少活動量、停止運動的臨床建議也常被錯誤連結成子宮頸變短的原因。每次只要有類似經驗分享,下面就會有許多媽媽留言表示「我也是抱小孩後才早產」、「孕婦還是多休息,不然早產兒好難照顧」、「拿太多重物真的會早產」,更強化了這個錯誤連結。
每次我看到類似留言,心情總是很複雜。一方面深知早產的辛苦不好意思反駁媽媽的個人經驗,二方面又擔心引發其他孕婦的焦慮,日常起居變得綁手綁腳。更令我無奈的是,這些討論串最終還常會變成其他人指責或規範孕婦的武器。
另外要說明的是,標準的子宮頸測量應採用陰道超音波,且因每個人天生子宮頸長度就不同,判斷的標準應該是有沒有「變」短,子宮頸的內口形狀有無改變、有無打開,而不是單純比長度。不過,一般來說各大醫學會共識是短於2.5公分就會明顯增加早產風險,須特別留意追蹤。
最後還是要強調,即使醫學進步、產檢普及率極高的狀況下,我們仍沒好的方式預防子宮頸長度變短,這也就是爲什麼早產的發生率在健保實行二十多年來無法下降的主因。既然如此,就不需要為了那個未知的恐懼,犧牲媽媽的活動權,徒增早產媽媽的罪悪感,讓我們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許峻睿醫師- #子宮頸閉鎖不全這真的是一個很討厭的疾病 ... 的推薦與評價
子宮頸閉鎖不全 這真的是一個很討厭的疾病! 雖然臨床上發生率不高但是對第一胎的產婦和產檢醫師來說真的是惡夢! 為什麼? 因為他跟早產不一樣早產會有子宮收縮、 ... ... <看更多>
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子宮頸閉鎖不全⋯為何是我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更》在這裡統一回覆各位⋯⋯我第一次在這裡發文章,當初單純只是希望抒發自己情緒,因為不想哭給爸媽難過⋯所以在老公去準備住院用品時一個人在病房打 ... ... <看更多>
子宮頸閉鎖不全機率 在 [心得] IUI成功懷雙寶子宮頸閉鎖不全引產- 看板GoodPregnan 的推薦與評價
去年引產後我的子宮出現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哀
導致我現在同樣在試管之路上奮鬥.
嚴格說起來是治療到現在才勉強有辦法進入試管療程..
之前從沒想過我有一天我會有勇氣把這些打出來,
如果能對媽媽姐妹們有一丁點幫助,也是一種欣慰,
衷心期望大家都不要走上跟我之前一樣的路,
能更機警聰明積極的保護自己跟腹中的胎兒,
畢竟人工受孕真的不容易.
沒有什麼圖都是字的好讀版:https://s.yam.com/EeYkE
文章不短,但我有努力歸納了~
當初被診斷出子宮頸閉鎖不全時,一直以為我是那少數不幸1/2000的可憐人,後來發現其
實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情形,而且不乏身邊的朋友,原來子宮頸閉鎖不全根本不像醫學數
據說的那麼稀有少見呀!懷雙寶、曾經人工流產、子宮頸受過傷都是高風險。
曾經有過子宮頸閉鎖不全的我們面臨再次懷孕時,除了開心,更多的是憂心與恐慌,更有
所謂的「16-24周魔咒」(因為有這問題的case在寶寶幾乎無法存活的中低週數,若沒及
時發現治療,往往會在16-24週如噩夢般重新出現子宮頸擴張、變短、羊水囊澎出來、破
水,最後造成難以保住胎兒的結局),有的孕媽媽甚至不只一次因為子宮閉鎖不全引產...
但其實子宮頸閉鎖不全並非像網路許多文章說的完全沒有徵兆,是隱形殺手不可預防,這
篇是以我自身經歷整理出一些徵兆,希望能給其他爸爸媽媽一個參考~如在孕期不幸遇上
棘手的子宮頸閉鎖不全boss,留意以下幾點,就有很高機率能避免憾事,保住寶寶。
1.在別人所謂的「穩定期」出血
有些人會說懷孕三個月前不要說,是因為三個月前胚胎著床還不是那麼穩定,若胚胎不夠
健康,此時身體也會啟動自然淘汰機制。
通常三個月後似乎感覺就可以放飛,到處玩、隨意吃、恢復原有強度的運動之類~
但 是!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媽媽,卻是反常地從3個月後的穩定期才開始出現一些異常
表現,此時千萬要留意,只要3個月後還在出血,不管妳是一滴還是一灘,都要立刻馬上
就醫!
我呢,在起初出血就警覺不對了,出現與第一胎截然不同的情形,加上第二胎是風險較高
的雙胞胎,自然會有所懷疑
我先傳了私訊問我的產檢醫生,結果醫生回覆是胚胎著床的正常出血..
雖然超有名的網紅醫生這麼說,龜毛A型的我心中還是放不下,沒過1.2天半夜就叫了台計
程車殺去去產檢診所的急診掛號,照了「腹部」超音波,這就是蝦事第二樁,最後花了
1500急診醫生依就說沒事,故事推進到這裡,很遺憾就在這個moment,和最能保住胎兒的
黃金急救階段失之交臂了,離開診所前,醫生開給我「小白球」(第三蝦事.之後會談
到為什麼很瞎..)
2.孕中期出現下墜感、明顯腰酸腿酸、走路莫名吃力、出現頻繁宮縮
照正常講,孕中期是孕婦最舒適的時期,但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媽媽卻會在這個時候
開始出現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產兆」,非常驚悚!
一旦發覺千萬不要拖,等到破水就回天乏術了!
除非診所,否則若在大醫院確定診斷為子宮頸閉鎖不全,極大可能就是直接住院安胎了,
在這裏媽媽們可以權衡是不是要選擇在診所檢查追蹤,
回家安胎,還是直接去大醫院,萬一有個什麼風吹草動直接躺平到生產比較放心。
那時候我急診完,值班醫生說了沒事,吃了沒路用的小白球幾日依舊沒改善,
著床明明是發生在孕前期,孕中最好還在著床,我再度發了訊息詢問主要產檢醫生,
告訴他血還在流,我要在預定產檢時間前回診。
回診時原本醫生也覺得不可能現在還出血,準備要幫我打針,就在我自以為警報解
除,終於可以得到妥善積極的治療時,傻眼的事情發生了~
醫生說:血沒有我想得多,不用打針了,下次產檢再來就可以了。what?
先說,我的胎兒在還沒到醫生認為我該來的「下次產檢」時就人工引產完畢了。
3.當出現第一點、第二點我上述提到的sign,請速找「高危險妊娠專業的醫
師」,或找擅長處理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醫師詳細檢查,不然很高機率會被醫
生忽略病情。千萬要逼迫醫生幫你照「陰超」而不是「腹超 」
為什麼要逼迫,因為有些婦產科醫生病人太多又忙,會自以為經驗老道,
不喜歡檢查都用猜的,以為鐵口直斷,像我看起來年輕力壯,又不是高齡產婦,
一臉孩子樣,醫生先入為主就可能覺得哎唷年輕媽媽能有什麼問題,況且又生過小孩..
子宮頸閉鎖不全照腹超是照不出什麼問題的,能照出來都晚了,請醫生照陰超,
看是不是子宮頸裂開,是否從裂縫處滲血?是不是子宮頸打開了,
羊水囊膨出了?子宮頸長度是不是變短了,出現正常要分娩時才會出現的長度。
再來說說為什麼拿到醫生開的「小白球」我認為是瞎事
因為子宮頸閉鎖不全是高危險妊娠,一個風吹草動隨時都可能子宮頸全開,
羊水囊掉出來,或提前破水讓孩子早產,後來聽其他醫生說我才知道,小白球之於子宮頸
閉鎖不全的產婦,就好像重感冒醫生開給你喉糖,沒啥用!如果醫師開給你這個,
不要白花藥錢了,我覺得開更強效的安胎藥才是。
在被蝦耽誤一陣,我終於找對門,去找了對子宮頸閉鎖不全治療頗有經驗的林政宗醫師。
不是叫大家懷疑自己的產檢醫生,而是每個醫生都有擅長的領域,多留幾份心,是絕對必
要的,有很多孕婦是同時三個醫生在產檢的。Who knows ? 世事難料。
那時候其實已經過了黃金時間,晚了,在三次的回診裡,我每次都是以淚洗面,在人滿為
患的候診間很突兀的抽搐、滿臉淚婆娑,與滿心期待迎接新生命的產婦們形成強烈對比。
4. 準備環紮手術
如果在第2點非常幸運的找到出血的原因,雖然不能100%確定是子宮頸閉鎖不全,保險起
見,醫生會開始安排環紮事宜,頂多短期再回診確定子宮頸也開始變短了。理想狀態是在
懷孕16-18週做傳統環紮手術,關閉子宮頸,但有時候情況危急,醫生也會進行緊急環紮
手術,詳細手術可自行上網查。
我在確定子宮頸變短,準備下周安排手術時,很衰的,高位破水了,23.4周破水,最後不
得已引產雙胞胎!所以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媽媽貼切地說,每1分1秒都在跟死神拔河,你
絕對要比醫生還積極!
說到環紮手術,除了繞著子宮頸縫個幾針的傳統環紮,近幾年出現所謂的腹腔鏡環紮(高
位環紮)
隨著週數越來越大,寶寶體重也越來越重,尤其是雙胞胎,很多做了傳統環紮的孕婦,最
後還是流產。怎麼會呢?
原因是雖然盡量爭取時間,增加緩衝,線頭依舊撐不住孩子的重量;而高位環紮是一種侵
入性手術,從腹腔開始綁,能更有效對抗子宮壓力,這種手術要在懷孕前施術,與傳統環
紮不同。然而不管哪種環紮都不是100%~
5. 所以第5點,做完環紮手術的媽媽,在整個孕期都要乖乖的
不要因為做完手術太放心就出遠門、劇烈運動,總之會造成早產的事都盡量避免,因為本
身就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體質,所以能在家中躺好躺滿當然最保險,無法避免活動,行動
也該以一切緩和為好。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心酸血淚史啊!逝去孩子的痛苦真的不一般..
多點留心,多幾個醫生意起守護孩子有時候真的是必要的,希望大家
都能早日誕下健康活潑的小娃兒,我和大家一起繼續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87.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odPregnan/M.1642658732.A.03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