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老子荀子,每個人都跟你說,子是尊稱,是先生的意思;但是重陽子韓湘子純陽子廣成子,大家就告訴你,子是道號。
認真說起來,還是先生的意思,但很多人就說不出口了。因為現在的先生跟古代的先生,還是頗有差異。
古先生直接翻成老師,現在人還比較容易懂。讓「子」從哲學家的師,變成宗教界的師,還兼醫界之師……他就是江東伏波將軍,東晉司徒王導參軍,關內侯葛洪。名著《抱朴子》,同時也是他的道號。這麼長一串名字,大概只有「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可以打得贏了。
https://www.herostory.tw/article/7223
史前文話 的「魏晉風雲」▶ https://pse.is/3es8gx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30 儒家對快樂主義的辯破(一) 儒家主張「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認為人性有兩重;人不僅僅為個人之生存、滿足感而存在,人更有高貴的道德感,因此孟子強調「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
孟子哲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厭世哲學家首場網路演講「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報名即將截止,若還在考慮的讀者,請不要錯過報名期限哦!
一次報名四堂課程,還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第一本著作《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報名也即將截止嘍!
第一場演講,我思考良久,還是決定獻給孟子。原因無他,從小我在家中,是聽大人講《論語》、《孟子》的道理長大的,但後來進了中文系所,也與一些哲學系所的師友切磋討教,我漸漸學會如何閱讀及思辨,當時就覺得,孔子、孟子可能是我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哲學家。
熟悉,是因為我們都讀過;陌生,是因為我們可能沒有真正讀懂。
對台灣人而言,《論語》及《孟子》是我們讀高中時必讀的教材之一,再加上國文老師會要求背誦,可能許多人現在還能背出孔子、孟子說過的話。但填鴨式教育的弊端也就在這裡:你能背得出來,但你真的知道孔子、孟子在說些什麼嗎?你是否能將這些思想道理,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呢?
一提到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但究竟什麼是仁?恐怕許多人是回答不出來的。
一提到孟子,大家都知道「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性善論」,但究竟什麼是性善?恐怕許多人會說「人性本善」——這幾乎可以說是常識了,然而,「常識」距離「真相」往往是有很大落差的。
光從「人性本善」四個字來看,我們就必須問:「人性」的定義是什麼?「善」的定義是什麼?——如果連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搞清楚,那我們怎麼能知道孟子到底在說什麼呢?
再者,孟子的思想如果是「人性本善」,這絕非一般人所能接受。在我們生活世界中,充滿了各種壞人,犯罪行為層出不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孟子為什麼還能提倡「性善」?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都讀過孟子,但卻討厭孟子的原因。我們都覺得孟子的理論根本沒有道理,但為什麼國文課本卻逼所有人都要讀?都要背誦?
所以,我也想請大家給孟子一個機會,或者說,給厭世哲學家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聆聽孟子的「性善」到底是怎麼想的;而且我們要放把孟子思想放到生活中,來檢驗孟子的說法是否合理。
--
準備這次的演講,我的壓力非常大。隨著演講的日期逼近,我的焦慮感一發不可收拾,各種胃痛、冒冷汗、偽發燒的症狀都出現了。(對,我還沒有打疫苗,但是好像已經得了疫苗的副作用 QQ)
雖然自己的職業是老師,但還是很不習慣站上講台。對我來說,每一次上台,好像都是第一次。我會因為表現不好而自我譴責,也會因為表現得超出預期而雀躍,但無論如何,我會克服焦慮與恐懼,認真準備,希望能讓大家都有所收穫。
無論您有沒有報名參加課程,我都再一次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與鼓勵,謝謝。
--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孟子哲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籌備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終於可以正式跟大家宣佈這個好消息——厭世哲學家要開「線上課程」了!
從前大部分是用「圖文」的方式與大家互動,但總是覺得「圖文」適合引發議題,卻難以深入探究;後來也實驗了許多方式,如 Podcast 或 Vlog ,但終究覺得彆扭,效果不能盡如人意。(但是 Podcast 應該有機會復活……應該啦!)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回歸我的本業——「教師」。
毋庸置疑,「講課」的形式最適合我,只要一個講台,一部投影機,就能讓我盡情地發揮。於是,有了與「欣講堂」的這次合作。
以前,曾經有數次舉辦講座的機會,能夠當面與我的讀者互動。雖然我們並不相識,但卻能夠聚在一起討論莊子、討論孟子,分享彼此的生活,這是多麼美好的緣分!
這次我們在欣講堂舉辦的一系列課程,考量到疫情緣故,主要會以「線上課程」的方式進行,全台灣的讀者都有機會報名參加,這也是我所樂見的。我知道,由於防疫因素,許多大學的「文藝營」活動皆停辦,這意味著許多中學生在暑假期間沒有參加文藝活動的機會,所以我們的線上課程也許可以成為老師、家長或學生的另一種選擇。
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在疫情時代,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全被打亂,學生無法上學,餐廳無法內用,與親友只能以線上方式相見,甚至沒有了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人身自由。我常常說:「很多東西都是在失去之後,它才真正存在。」從前,我們認為「生活」不過就是如此,平淡似水,但現在才意識到「生活」說變就變,而如何應變,取決於我們的對生活的認知與思考。
哲學的起點,就是用不同的角度看生活;而擁有一套完整的哲學觀,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後續宣傳資料,請密切鎖定「厭世哲學家」粉絲專頁。)
--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孟子哲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30 儒家對快樂主義的辯破(一)
儒家主張「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認為人性有兩重;人不僅僅為個人之生存、滿足感而存在,人更有高貴的道德感,因此孟子強調「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WNiy6IPgN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2Ru_0G5H0hhMpu9LWCoFmQF0zGA)
孟子哲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84 佛教的緣起觀—幻滅中的香港?
我不是佛教徒,但我覺得佛教的世界觀很奇特。佛教不從上帝創世說宇宙的存在,它從無明說。無明所成,因緣生起,所以結果統統是虛妄。緣起觀表示一切現象是如幻如化。緣起的另一面就是「空」。「空」表示一切物根本無自性的,任何東西沒有自性,沒有它自己。「空」是什麼東西呢?空是一動名詞,空不是空掉如幻如化的這些現象,而是空卻這些法後面的自性,把自性空掉;空掉自性就是把「個體」去掉。
平常我們肯定事事物物都是客觀的、實在的;客觀的、實在的條件就表示事物要有自性,要有自性就須建立一個「實體」。
「實體」(Substance) 在希臘人來說,相當於變化中不變的定常者。用邏輯語言說,就是肯定自身同一性,這個就是自性。自身同一(self identity),有了自身同一性,我們始可講每一個人有一個統一的人格,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變化的過程中有一個同一性在貫徹,所以不管怎麼變,孔子還是孔子,孟子始終是孟子。同時,宗教家亦可以講靈魂不滅,我的身體可以變、可以腐朽,但我的靈魂始終存在,所以不朽的靈魂可以超越死亡的虛無。
西方哲學是為實有而奮鬥(struggle for Being),佛教是為去掉實有而奮鬥(struggle for non-Being),甚至佛教認為宇宙沒所謂造物主的;但無我、無造物主的世界觀怎樣說得通呢?這點特別吸引我。
又:動蕩中的香港,我們一方面感到社會的荒謬、不公義,覺得憤憤不平。讓我們靈虛一點,參考佛教的智慧,觀照此歷史緣起的大流,論說為何神聖最後一定戰勝偏執的專政者。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Es_NuZk_Q0/hqdefault.jpg)
孟子哲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61 命運與命限—超越命運的嘗試
儒家將命運轉化為命限,強調立命,立命就是在艱難中確立生命的價值。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是指人間有許多道德責任,例如希望侍奉父母,但子欲養時親不在;正正是我們對父母有所關懷,才感到有所限制;換言之,我們對世界無所關懷,即無所謂命限,而處處都感受到命運的播弄;孟子勉勵我們,人雖然有所限制,盡力而為就能立命,而得到道德上的安慰。
講者:吳啟超(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CKunmjYrE/hqdefault.jpg)
孟子哲學 在 厭世哲學家的帖子- 今天繼續談孟子「性善論」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繼續談孟子「性善論」,然後我就是硬要扯到同婚公投XDDD — 告子說:「 人性,就像是樹木; 仁義,就像是木頭做成的杯子。 把人性等同於仁義, 就像是把樹木等同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