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如何鍛鍊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得
豆花最近一直有種感覺:對於自身結構張力的感知的靈敏度以及控制的精細度越高那能夠處理結構治療的難度就越高,某種程度上意想是豆花能夠把對方的身體結構調整到豆花自己身體最順暢的狀態,但是這樣的連貫度對於某些疑難雜症來說是不夠的。但無奈於自己對於張力掌握還不夠清楚,只能用盡一切辦法反覆不斷地去嘗試、去探索結構張力的連貫方式,最近開始回頭往自己身上找問題的癥結點,畢竟豆花不是天生神力的那種,對於自身結構張力是透過後天訓練來的,是透過武術鍛鍊探索自身結構狀態,尋找連貫同時也會發現自身的節點,遇到結構問題也還是需要外力輔助,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
最近幾個月發現下班後常常會覺得自己兩個地方會很緊,但是之前一直沒有辦法明確的察覺到緊的位置與原因,也不單單是因為用力導致的肌肉酸痛,而是結構卡住的那種。
第一個是胸大肌很緊繃,精準的位置是上胸大肌連結鎖骨到肱骨近肱骨端以及腋下把手臂往內夾的肌群會很緊。會緊繃的原因應該是很多抬對方的動作沒有讓身體連貫,力量並不是真的透過"勁"的邏輯"陽出陰回"的模式去抬,而是單純靠手部的肌群去抬,所以胸大肌要用力上提、腋下要夾緊固定支撐,也因此下臂屈肌和手指常常會覺得很緊卡住,但不連貫的原因其實是出在腰腳,部分問題是腰腳結構問題,但主要是因為沒有完全站對就急著做手的動作,所以才會卡在手上。
第二個是右邊腸薦關節處的肌肉很緊繃。這個地方緊繃主要是結構卡住造成無法精細控制。回想起來是很多問題交錯的結果,之前左腳車禍的舊傷沒有完全好、兩腳都有過嚴重扭傷右腳比較嚴重、大學硬拉筋時股骨頭有脫位過、大學時期一些跳換伏虎勢的拉傷、以前有騎機車摔車摔右邊...等,所以右腳一直有一些問題,當砲兵有挖洞訓練,那段時間曾經整個右腳從腸薦麻到大腿後側,後來右腳小拇指就一直會麻木,摸起來觸感很像別人的。靠著之前練拳對身體的控制勉強能夠用,但最近有種油盡燈枯的感覺,必須處理。
現在回想起來之所以能夠明確找到張力源頭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是農曆年前去看板橋漢昇中醫彭文光中醫師調理內科一段時間,彭氏脈學是從「捨症從脈」出發,延伸出「一脈一方、一方一脈」的醫理,配合上按之至骨的取脈手法後,就會進入到尋找病患真正病因的診脈系統。彭醫生光靠把脈就知道豆花的腰椎卡住不太能動,而當下豆花是沒有察覺的。按照彭醫生的說法是腸道系統比較差,有很多宿便,前後靠潤腸湯、木香檳榔丸等藥清宿便,一天拉個四五次,也確實有看到一片一片的宿便排出,說也神奇拉這麼多次人不但不會虛,身體反而輕鬆了不少,清完腸道後發現原來腰椎是卡住,應該是腹部深層筋膜開始活動就明顯察覺腰椎不能動這件事。骨盆這段結構壞久了影響內科,也可能是內科壞久了影響結構,從哪邊開始理論上都可行,而豆花是從內科開始。
感受到自己腰椎不能動就設法去找張力的源頭,透過練拳發現是兩足弓塌了的關係,目前最明顯的是左腳車禍以及右腳武術的陳年舊疾再加上雙手擒拿鎖住手腕跟肋骨,縱軸橫軸的扯住導致的,知道問題根源就能找到處置方法,找道館師兄弟幫忙處理,豆花提供結構治療的邏輯知識,師兄弟一人轉大腿,一人轉小腿,一人搬腳踝,想辦法慢慢一點一點把筋膜對上,真的不行就再多一個人,擒拿同理,想辦法讓結構比較能夠鬆解對上。最主要的偵結點在一個類似跳換伏虎勢的動作讓跟骨到大轉子一路都對上,右腳小拇指麻木感已經好很多了,在慢慢把兩腳足弓拱型調出來。
足弓拱型回來之後比較有支撐力,練拳感覺更上一層樓,更能夠精確的操控微細的變化,也能夠感受到更多張力與力量流動方向,前陣子才能提出"陽出陰回"的看法,只是還沒能夠確實地掌握,這幾天練拳的時候特別針對前面說的兩個緊繃的地方下去練習去感覺,才發現緊繃另一個主因,之前因為結構問題所以會無意識地用力維持平衡,骨盆歪所以屁股要夾緊不然無法穩固,但是屁股一夾髂腰肌就鎖死肚子就往前凸,胸椎軀幹的部分也就鎖住,所以手部動作必須要靠腋下固定支撐才有辦法抬手。
改善方式是每個動作都要慢下來,確實的按照都"勁"的用力模式出例,路徑遵循"陽出陰回",先找到自身的"重心",讓身體連貫了之後再開始做動作。嘗試了幾天發現有了顯著且實質上的差異,感覺有提升一個層次的感覺,能夠更精準的判斷卡住的點,也因為知道怎麼卡的能夠更輕鬆省力去調整,能夠把塌掉的足弓重新對回來,覺得很有成就感,之後把最近對於足弓的心得會再另外整理一篇。而且有人說:「這次你看起來輕鬆很多,之前你感覺都是用盡全力去把我的身體卡回去,像是在燃燒自己的生命一樣整個人很累,但這次不但沒甚麼在出力效果還比較好。」
之前雖然因為車禍讓身體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在疼痛、某些地方完全無法使用的情況下還要能夠調理,而且效果還比之前好,是藉由限制學會了局部的精細控制。而現在這樣的限制已經沒有必要了,反而是一種阻礙,解開這層枷鎖才能探索更高的境界。
#感覺到緊繃才有放鬆的可能
#知道方法要精準的執行才有意義
2021.3.27豆花藥傷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坐了一整天,總是這裡腰痛、那裡肩痛,全身的血液循環滯留, 連帶頭痛、眼睛疲勞也一併出現,甚至視力模糊到連眼前的東西都無法看清, 但透過 #曬衣夾 刺激穴位,就可改善「萬病之源」#糖尿病 ,並促進全身血流,舒緩視力低下、疼痛等症狀。 日本的亞洲手部治療協會理事松岡佳余子針灸師提到,手部像是全身器官...
小拇指關節痛 在 物理治療師 佳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腳底金三角⁉️
_
足部是由26個骨頭去排列組成出不同的關節,
耳熟能詳同時提供你活動時的穩定的『足弓』
當然也是重量級的角色🦶🏽
足弓很像汽車的避震器🛺
在你活動的時候幫你吸震,分散掉地上傳回來的反作用力,同時協助你保持平衡,這就是為什麼你的足弓這麼重要了⛰
腳底的足弓有三個
🔸內側縱足弓
是由跟骨、距骨、舟狀骨、三塊楔狀骨、
一二三蹠骨組成的,
重要的是由脛前肌、脛後肌來支撐,
但是讓大腳趾做出弓弦的動作的是屈足拇長肌。
🔸外側縱足弓
是由跟骨、骰股、四五蹠骨組成的,
重要的是由腓骨長肌支撐。
🔸橫弓
是由蹠骨頭、骰骨、三楔狀骨組成的,
內外側分別由脛後肌肌腱、腓骨長肌肌腱來支撐
足弓會在腳底交集在跟骨、第一蹠骨頭、第五蹠骨頭,這3個點成為「腳底三角」💎
可以在赤腳站著、腳底的繭來測試腳底的壓力👣
不管是走路、站立、蹲下,這3個點都會接觸在地面上,當三角形變形時,代表足底壓力改變,
內側過多就會『旋前』相反則是『旋後』🦵🏻
_
你的腳底壓力集中在哪個點呢?
1️⃣跟骨aka腳跟
2️⃣第一蹠骨頭aka在大腳趾側
3️⃣第五蹠骨頭aka在小拇指側
底下留言告訴我📝
我會告訴你該怎麼解決
_
#腳 #腳趾 #腳底 #腳踏車 #腳底按摩 #腳底板 #足 #足部美甲 #足部保養 #足元 #足指 #足底筋膜炎 #足立区グルメ #美足 #小腿 #小腿肌 #腿 #長腿 #瘦小腿 #瘦腿丸 #瘦腿方法 #腿酸 #肥腿 #練腿 #腿軟 #膝蓋 #膝蓋痛 #膝蓋骨脱臼 #大腿 #大腿內側
小拇指關節痛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寫字預備起! 孩子握筆姿勢超怪?】
#手弓穩定度 #手腕穩定度
之前在介紹寫字的文章中提到
寫字運筆之前需要具備「六大能力」!
哪六大能力? 👉請見:【寫字,孩子準備好了嗎?】 https://ppt.cc/f0FTxx
所以其實寫字不只單純是
手指要靈活、坐姿要端正這些原因而已喔!
還牽涉到了動作、視知覺..等等,
而今天要就六大能力中🖐手腕與掌內肌的控制能力🤚的
「#手弓穩定度」以及「#手腕穩定度」來跟大家分享~
-
上周影片中已經有讓手弓穩定度稍微露面一下,
但具體來說,手弓穩定度是什麼呢?
當我們用正確的握筆姿勢的時候,
會發現我們的手弓會呈現一個C型,
這樣用⭕恰恰好的力道,維持正確的手弓形狀,
可以讓我們的筆穩穩的靠在虎口,
讓小拇指側做為穩固的支點,
有☑更多空間讓手指更靈活運用,
才能好好地在小格子中寫字喔!
如果手弓穩定度不好,就會產生像圖上的❌用力夾筆的型態,
大家不妨也可以用這樣的姿勢寫字看看,
是不是手指可以動的範圍變小了,
手掌用過度的力氣想要去握住,
需要依靠手臂去移動筆才能寫,
所以就容易造成整個手掌容易痠痛😰。
-
🔺平常可以訓練手弓穩定度遊戲有:
揉大小不同的紙球、搓黏土、用手掌撈水、撈豆子、剪紙遊戲✂。
-
【虎口穩定度遊戲—彈紙球】
https://bit.ly/3jRLjg6
-
另外在運筆的能力中,還有一個名稱很像的「手腕穩定度」
雖然只差了一個字,但卻是完全不同的部位喔。
不知道是不是看過孩子寫字的時候
手腕會往內「卡住💥」,形成一個詭異的角度,
這是因為手腕關節中的穩定度不夠,孩子只好用卡住的方式
固定住手腕,用相對來說他們比較好控制的方式來運筆,
可是這樣的動作不但會造成寫字姿勢越來越不正確之外,
寫的品質也不好,因為手腕卡住了,手指的靈活度也受限,
要❌依賴整隻手臂來移動,會很難掌控寫字範圍、形體大小。
所以正確寫字時的手腕角度可以是☑微微上翹的角度,
才不會讓手指肌肉被過度繃緊,讓手指更靈活的來運筆喔!
🔺練習手腕穩定度的遊戲有:
把紙黏在桌面下或牆壁上,玩貼貼紙或畫畫的遊戲、手掌對手掌比力氣遊戲、做家事(像是:擦桌子、擦地板、擦窗戶)。
-
【手腕穩定度小遊戲—夾毛球】
https://www.facebook.com/twkidpro/videos/483617699154848/
-
你還有遇到孩子寫字上有什麼困擾嗎?也歡迎跟我們分享喔!
-
📍0-2歲父母必修課 -線上課程
#育兒有效率 #自然不焦慮 #優質線上課程
https://www.kid-pro.com/0-2-1/
📍訂閱Youtube,好多好玩遊戲在這裡:
http://bit.ly/youtube-kidpro
小拇指關節痛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坐了一整天,總是這裡腰痛、那裡肩痛,全身的血液循環滯留,
連帶頭痛、眼睛疲勞也一併出現,甚至視力模糊到連眼前的東西都無法看清,
但透過 #曬衣夾 刺激穴位,就可改善「萬病之源」#糖尿病 ,並促進全身血流,舒緩視力低下、疼痛等症狀。
日本的亞洲手部治療協會理事松岡佳余子針灸師提到,手部像是全身器官的縮圖,
共會通過6條經絡,而隨著經絡運行著氣血的通路,更是聚集了許多穴道,對應著全身上下的器官。
除了經絡外,1萬7000條的神經也連接著手部與大腦。
因此只要刺激與器官相應的穴道,便能立即對大腦傳遞訊號,讓大腦下達修復該部位的指令,
以獲得瞬效性的舒緩,改善身體上上下下的不適與疼痛症狀。
松岡佳余子提到,只要使用曬衣夾刺激手與手指的穴位,夾著約莫30秒到1分鐘,
拿下曬衣夾的瞬間,便能一口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穴位相應部位的滯留血流,
緩解肌肉僵硬與疼痛感,並能將氧氣與營養傳送到細胞,順暢排出體內老廢物與疲勞物質,
達到改善糖尿病、視力低下與疼痛的問題。
【曬衣夾按摩穴位】
※注意:切勿夾著手指超過1分鐘以上的時間,以免造成血液循環惡化喔!
1.先使用5個曬衣夾,分別在左手手指的指尖兩側夾上,維持30秒後拆下。
2.再使用曬衣夾分別在左手5指的指甲根部處夾上,維持30秒後拆下。
3.接著在左手手指的指縫各自夾上4個曬衣夾後,大拇指與小拇指的下方也分別夾上2個曬衣夾,
維持30秒的時間,若是感到特別不適時,可重複1到3的循環數次。
4.若是肩頸特別僵硬的人,則可將曬衣夾夾在手指的第2關節處,同樣維持30秒的時間再拆下即可。
無論左右手都可以進行,可從較為方便的方向開始,而家中曬衣夾不足時,也可一個個部位進行,
不用一口氣夾上所有穴位。此外,一開始會感到疼痛的人,便代表有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
如果痛到無法進行下去的話,也可夾著後維持數秒就放開,重複進行達到30秒即可。
【相關影片】
神奇!動動手指就能降血壓、解疼痛
https://youtu.be/xREEHacywJk
動動拇指大腦血流增1.5倍!防失智手指操這樣做
https://youtu.be/gLLdgBSwStw
醫學博士血管年輕24歲的秘密:3分鐘健血管按摩操防失智
https://youtu.be/V8-Av5MYyQQ
【相關文章】
排毒緩疼痛利器!她竟成功用曬衣夾力抗糖尿病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394
紓緩糖尿病帶來的全身不適!手腳穴位按摩消炎止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670
癌症、糖尿病、慢性疼痛...它都能改善,名醫每天必補充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09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faAcaxoPwM/hqdefault.jpg)
小拇指關節痛 在 懷孕晚期手指關節痛,三步驟解救孕媽咪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孕期手指關節痛是孕期腕管綜合症的表現,準媽媽容易出現手指關節痛,這是因為體內的雌激素等分泌增加,使得肌肉、肌腱的彈力和力量相比孕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關節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