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 跟著象總跑步上學 象總一起來到 三重警好讚 的 #去你的人生低谷 分享會,我真的很感謝「去你的」這本書的誕生,讓我們中長跑選手可以跟著象總一起在很多不同領域上被更多人知道。
起初聽到象總說「當你上說ㄧ次別人以為是開玩笑,但當你說了10次以上就有人相信了」 其實沒有太多的感覺,但當我自己無數次聽到象總對選手們的幫忙,國手匯的誕生簽書會的分享,真的覺得象總真的一路來一直再幫助公益團體甚至是我和其他選手們,越來越覺得他是玩真的。
第一次我遇見象總時是在師大的操場,是我人生中的低潮,還記得當天他陪著我完成400公尺間歇的課表,當時的我並沒有對象總有太多認識。
直到現在對象總的認識越來越多,不管是相處或是書上,都覺得象總真的這一路來幫助別人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
今天分享會結束後,象總在往返台北的路上問為:「你覺得這樣對你們有幫助嗎?」
我說:「再每次分享會上總是有收穫,且感受都不太一樣」
又問: 「粉絲人數有多ㄧ點嗎?」
我說:「十個」
我想說的是總是替他想的象總辛苦了,還有象總太太。
有你們真好,辛苦了。
#國手匯
「師大操場公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陳雅芬 Ya Fen Offi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蝦嫂 Stephan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Re: [問題] 400公尺跑道台北市/新北市- 看板Road_Running 的評價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師大、台大運動場。第八跑道一圈幾公尺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操場大小算法- 高雄師範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國中大隊接力4分39秒超狂紀錄|200公尺的操場很誇張|接棒示範 ... 的評價
- 關於師大操場公尺 在 [問題] 操場幾公尺? - 看板Kaohsiu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師大操場公尺 在 蝦嫂 Stephan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馬訓練的目標終究是好好跑個全馬,不是成為短距離間歇王,不是嗎?」
有時我會很好奇,為什麼台灣跑者對於練間歇有這麼強的執念?
提升 5000 公尺速度? 練間歇。
提升十公里路跑成績? 練間歇。
目標全馬破四? 還是練間歇。
我還記得去年回了台灣一趟,趁著空檔在平日晚上走訪了幾個校園。第一個去的是中興大學的田徑場,當時操場上有一群很快的人,正在操著 200 公尺間歇 20 趟,每趟配速大概是 33-35 秒。隔天去了逢甲大學操場,場上在跑 400 公尺間歇,大約是 80 秒。再隔兩天到了台北的師大操場...你猜的沒錯,還是在跑間歇。
當然我知道這三天遇到的並不是同一組人,而我看到的也只是他們練習的片面。但其中一天我自己下去跟他們跑了幾趟,才發現這群人真的是咬了牙在幹。
舉例來說,400 公尺跑到 80 秒,以我的理解已經是全馬 245 左右的課表了,即使是我來跑也一點都不輕鬆。然而同跑的五六個人之中,可能只有一兩個是全馬 Sub3 水平,其他人每跑一趟都是拼命,最後可能到課表的一半就扛不住,要嘛降速、不然就直接跳車。
我們都知道 200 或 400 公尺這類型的短間歇,目的是提高最大攝氧 (VO2Max). 最大攝氧量指的是在激烈運動時,細胞所能消耗的最高氧氣量。一個人擁有更高的 VO2Max, 就被視為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氧氣,因此也常常被當成一個人心肺強度的指標。
但同時也請記得一件事,最大攝氧並不是馬拉松、特別是全程馬拉松所需要關注的唯一。其他包含乳酸門檻 (Lactate Threshold) 、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 ,甚至是你的軀幹及雙腿的肌肉力量強度等等,也扮演了同樣重要的角色。意即你即使短距離跑得再快,跑不完全程也是白搭。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等等,跑個步而已,怎麼這麼複雜?不過實際上,市面上常見的週期化訓練課表,舉凡 Hudson, Hansons, Daniels, Hal Higdon 都包含了這些項目的訓練內容。只要好好訓練、不要偏廢,最終你就可以獲得一個全面性、適合進行全馬比賽的身體。
至於更深入的強弱項分析及專項訓練,等時間到了 (意謂,你成績提升不上去了...) 你自然會去學,或者請教教練。
---
今天會這麼有感而發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因為有一位跑友私訊問我,他先前完成過一場全馬 (關門前跑完)、另外一場 DNF. 下半年開始訓練卻傷停三個月,目前重新開始跟全馬 Sub4 的課表,可是沒辦法達到每週的里程要求。例如目標 40 公里、他只能跑 30,要怎麼樣才能慢慢增加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我第一句話就是讓他別跟課表了。他有點不是滋味,問說:「那能不能改成一個月做一次速度訓練?」
Q&A 的第一題我就直接寫了:至少有每週 26 英里 (42 公里) 的平均里程再嘗試,這個沒得商量。原因先前也說過,如果你沒有辦法在一週內,行有餘力地累積一個全馬的距離,那練課表風險就很高。
這代表你無論是心肺能力或者肌肉,都還不足以支撐你跑 42 公里這麼長的距離。而在肌耐力欠缺的前提下,不去提升這些基本能力和跑步經濟性,卻有樣學樣跑 400 間歇,作用非常小(*註)。
更白話一點,就是如果你比賽連 42 公里都跑不完,那 400 公尺跑很快可以幹嘛?
(*註: 其實對於姿勢的矯正、以及讓身體及中樞神經習慣「輕快跑」還是有點益處,不過這不該是這階段的訓練主軸。)
你要專注的,就是腳踏實地的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很多課表包含 Hansons 都有給只求完賽者 (Just-to-finish) 的內容。如果你真的毫無經驗,那應該由這種開始,尤其在這種情況下,初學者 (Beginner) 的課表對你都算要求太高。
以下是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Just-to-finish 的課表範例,詳細說明請自行買書。
初期
週一:5 公里
週二:7 公里
週三:休息
週四:7 公里
週五:7 公里
週六:7 公里
週日:10 公里
後期
週一:8 公里
週二:8 公里
週三:休息
週四:8 公里
週五:10 公里
週六:8 公里
週日:24 公里
你可以看到並沒有什麼速度訓練內容,因為你不需要;也沒有特別配速要求,只要你能達到這個距離就可以了。比賽你大概不會跑得很快,但至少能確保你能平平安安上起跑線、健健康康回家。
有人會問:「那我每週跑不到 42 公里,是不是就不要跑全馬了?」...其實我內心的小惡魔正在瘋狂點頭,不過你會這麼問,大概就還是想跑。
我的建議是:做好跑走結合的打算(例如跑 10 分鐘、走 2 分鐘)、確實依照策略補給,盡量延遲撞牆期的出現。真的不行,也千萬不要過度勉強自己。
那你大概可以 Survive (活過) 一場全馬,即使過程會充滿了咒罵。賽後,運氣好的會痠痛一兩個禮拜、不好的可能要跑復健科。不過,這都是個人選擇,你決定好了就好。
---
這篇文的對象其實涵蓋了不同程度的跑者,這是就我所觀察,普存於台灣市民跑者訓練的現象。(專業跑者我不清楚,也不敢說)我完全能夠理解短間歇練起來真的非常有成就感,而且也是提升最大攝氧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但是在你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誰以前,小心不要把力氣用錯了方向。當你手邊就有電蚊拍,那就不要拿來福槍去打蚊子。
全馬訓練的目標終究是好好跑個全馬,不是成為短距離間歇王,不是嗎?
師大操場公尺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時我會很好奇,為什麼台灣跑者對於練間歇有這麼強的執念?
提升 5000 公尺速度? 練間歇。
提升十公里路跑成績? 練間歇。
目標全馬破四? 還是練間歇。
我還記得去年回了台灣一趟,趁著空檔在平日晚上走訪了幾個校園。第一個去的是中興大學的田徑場,當時操場上有一群很快的人,正在操著 200 公尺間歇 20 趟,每趟配速大概是 33-35 秒。隔天去了逢甲大學操場,場上在跑 400 公尺間歇,大約是 80 秒。再隔兩天到了台北的師大操場...你猜的沒錯,還是在跑間歇。
當然我知道這三天遇到的並不是同一組人,而我看到的也只是他們練習的片面。但其中一天我自己下去跟他們跑了幾趟,才發現這群人真的是咬了牙在幹。
舉例來說,400 公尺跑到 80 秒,以我的理解已經是全馬 245 左右的課表了,即使是我來跑也一點都不輕鬆。然而同跑的五六個人之中,可能只有一兩個是全馬 Sub3 水平,其他人每跑一趟都是拼命,最後可能到課表的一半就扛不住,要嘛降速、不然就直接跳車。
我們都知道 200 或 400 公尺這類型的短間歇,目的是提高最大攝氧 (VO2Max). 最大攝氧量指的是在激烈運動時,細胞所能消耗的最高氧氣量。一個人擁有更高的 VO2Max, 就被視為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氧氣,因此也常常被當成一個人心肺強度的指標。
但同時也請記得一件事,最大攝氧並不是馬拉松、特別是全程馬拉松所需要關注的唯一。其他包含乳酸門檻 (Lactate Threshold) 、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 ,甚至是你的軀幹及雙腿的肌肉力量強度等等,也扮演了同樣重要的角色。意即你即使短距離跑得再快,跑不完全程也是白搭。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等等,跑個步而已,怎麼這麼複雜?不過實際上,市面上常見的週期化訓練課表,舉凡 Hudson, Hansons, Daniels, Hal Higdon 都包含了這些項目的訓練內容。只要好好訓練、不要偏廢,最終你就可以獲得一個全面性、適合進行全馬比賽的身體。
至於更深入的強弱項分析及專項訓練,等時間到了 (意謂,你成績提升不上去了...) 你自然會去學,或者請教教練。
---
今天會這麼有感而發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因為有一位跑友私訊問我,他先前完成過一場全馬 (關門前跑完)、另外一場 DNF. 下半年開始訓練卻傷停三個月,目前重新開始跟全馬 Sub4 的課表,可是沒辦法達到每週的里程要求。例如目標 40 公里、他只能跑 30,要怎麼樣才能慢慢增加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我第一句話就是讓他別跟課表了。他有點不是滋味,問說:「那能不能改成一個月做一次速度訓練?」
Q&A 的第一題我就直接寫了:至少有每週 26 英里 (42 公里) 的平均里程再嘗試,這個沒得商量。原因先前也說過,如果你沒有辦法在一週內,行有餘力地累積一個全馬的距離,那練課表風險就很高。
這代表你無論是心肺能力或者肌肉,都還不足以支撐你跑 42 公里這麼長的距離。而在肌耐力欠缺的前提下,不去提升這些基本能力和跑步經濟性,卻有樣學樣跑 400 間歇,作用非常小(*註)。
更白話一點,就是如果你比賽連 42 公里都跑不完,那 400 公尺跑很快可以幹嘛?
(*註: 其實對於姿勢的矯正、以及讓身體及中樞神經習慣「輕快跑」還是有點益處,不過這不該是這階段的訓練主軸。)
你要專注的,就是腳踏實地的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很多課表包含 Hansons 都有給只求完賽者 (Just-to-finish) 的內容。如果你真的毫無經驗,那應該由這種開始,尤其在這種情況下,初學者 (Beginner) 的課表對你都算要求太高。
以下是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Just-to-finish 的課表範例,詳細說明請自行買書。
初期
週一:5 公里
週二:7 公里
週三:休息
週四:7 公里
週五:7 公里
週六:7 公里
週日:10 公里
後期
週一:8 公里
週二:8 公里
週三:休息
週四:8 公里
週五:10 公里
週六:8 公里
週日:24 公里
你可以看到並沒有什麼速度訓練內容,因為你不需要;也沒有特別配速要求,只要你能達到這個距離就可以了。比賽你大概不會跑得很快,但至少能確保你能平平安安上起跑線、健健康康回家。
有人會問:「那我每週跑不到 42 公里,是不是就不要跑全馬了?」...其實我內心的小惡魔正在瘋狂點頭,不過你會這麼問,大概就還是想跑。
我的建議是:做好跑走結合的打算(例如跑 10 分鐘、走 2 分鐘)、確實依照策略補給,盡量延遲撞牆期的出現。真的不行,也千萬不要過度勉強自己。
那你大概可以 Survive (活過) 一場全馬,即使過程會充滿了咒罵。賽後,運氣好的會痠痛一兩個禮拜、不好的可能要跑復健科。不過,這都是個人選擇,你決定好了就好。
---
這篇文的對象其實涵蓋了不同程度的跑者,這是就我所觀察,普存於台灣市民跑者訓練的現象。(專業跑者我不清楚,也不敢說)我完全能夠理解短間歇練起來真的非常有成就感,而且也是提升最大攝氧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但是在你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誰以前,小心不要把力氣用錯了方向。當你手邊就有電蚊拍,那就不要拿來福槍去打蚊子。
全馬訓練的目標終究是好好跑個全馬,不是成為短距離間歇王,不是嗎?
師大操場公尺 在 師大、台大運動場。第八跑道一圈幾公尺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師大 、台大運動場。第八跑道一圈幾公尺- 師大、台大運動場是標準的跑道。第一跑道一圈是400公尺第八跑道(就是最外圈)一圈幾公尺??(慢跑第1頁) ... <看更多>
師大操場公尺 在 操場大小算法- 高雄師範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一下我們學校體育系的同學們,算一圈操場的長度算法是以哪圈為主?因為例如說大隊接力時,內中外圈的起跑線前後各不相同,那例如說內圈的跑外一 ... ... <看更多>
師大操場公尺 在 Re: [問題] 400公尺跑道台北市/新北市- 看板Road_Running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obebird5566 (正義的使者 消滅嘴砲)》之銘言:
: 請問台北市和新北市,除了各大學外,
: 哪兒還有400公尺的操場可以跑步?
: 像之前去苗栗竹南看花燈時,好羨慕他們有超大的運動公園~
: 謝謝^^
部分高中大學是400公尺
高中:市立大同 陽明高中 南港高工 師大附中 中正高中 南湖高中
大學:台灣大學 政治大學 師範大學 師大分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02.18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