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還在看secrets的 dse人:有很多人說面書已沒有人看,都是給老人的。那很好,即是這篇文章都不會被很多dse的人看到或讀到。我說什麼也不會傷害到弱小的心靈吧?
我常聽人說:ig 才是年輕人看的。結果他們會承受什麼的後果?ig 盛載的資訊不會比面書多。因為面書是文字,ig 是圖像的主導。大家看ig 是不會讀字的。一些所謂深遽的內容,都鮮於ig 出現。語錄體,美男美女的裸照泳照成了主流。然後他們會相信「網上流傳xx分數可以策略性選科之後可以進中大」的流言。剛才讀了一個重讀生說入不到中大的故事,說大學是不是精英主義的地方。
我可以坦白而老實的告訴你,大學當然是精英主義的地方。
dse 或任何公開試,都不是為了建構你的自信或是尊嚴而設的。考試,尤其是公開考試,就是為了製造失敗者而設的工具。他們會直截了當的告訴你,在一個叫「考試」的遊戲之中,你失敗了,因此你的人生就沒有你身邊那一個可能長相普通平凡但考得不錯的「青春痘胖子」那麼多「機會」。可以進大學的人,考試成績就是要有一定水準的人。人人都可以去讀的那些,叫興趣班。你還可以申請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去唸,若真的不能進大學,早一點學一門手藝,又或是學一點專長,學做廚師,學做水電,隨時在移民英國之時可以賺到的錢比一個在香港得到教學文憑或是會計師執照的「公開考試成功者」多。
這是現實。過去二十年,我們都對考生說「分數低」不是什麼。倒是的。尤其是每次會考放榜之時,我們都會看到有一重溫那個明星會考「只」有幾分,他現在是全中國最紅的明星。又或是那一隊偶像組合「加起來只得五分」,但他開show門票一天就被秒殺。公開試的成績,真的不算是什麼。但當你公開試的成績不能令你進入香港的資助學位課程,而你的家人又不夠錢把你送到外國去唸一些排名較低但都叫做「外國的大學」的學位課程,你就得要好好考量自己可以有什麼出路,而不是質問「大學」是不是精英主義的地方。
大學是精英主義掛帥的場域,這跟你拿幾多分,重讀生是不是會被歧視等等沒有關係。當你可以進到大學,成為大學生,你就不會覺得「大學是精英主義的場域」有什麼關係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
建構主義教學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想〗#我的台灣腔 | 台灣人的凝視與再現 // 😉
.
偽小編常常在陸生的課程上,被說講話有個特別的「台灣腔」。這一年遠距教學後,隔著螢幕(搞不好根本沒看畫面),我教課的台灣腔,更被說是溫柔、好聽、很軟。這個音調的審斷,可以是一種語音中心主義的生活政治思考,我當然傾向認為,學生們是真的認為台灣腔好聽,接受多元的語音表現(有時候還發音不「正確」)。
.
這篇以「台灣女人善於撒嬌」為主題的討論,談了中國人耳裡的台灣腔,蠻有趣且富反思性。
////
2015年一名署名鄭子寧的網友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台灣腔為什麼這麼娘?」的論述文字,引發廣泛議論,也正式將這個議題端上了檯面。這篇文字雖然動員了些許語音學的觀點,但一開始就用「娘炮」這樣的修辭形容台灣腔,文中一開始就提及:
在不少大陸人眼中,台灣人的說話方式一直是娘炮的代名詞。21世紀初,這種綿甜軟糯的腔調還激起過老幹部們不同程度的生理反應,以致廣電總局三令五申電視節目中不得出現台灣腔。(鄭子寧,2015)
.
這篇文字除了挪用語音學、方言學與社會學詮釋台灣腔的緣由外,最終的結論依舊是「台灣人的『娘炮』不只體現在語言上,在睾丸酮滿滿的大陸人看來,台灣人在穿著打扮、行為舉止上無一不娘」,這種刻板印象式的建構,也引台灣論者的反駁,在一篇題為〈「台灣腔為什麼這麼娘?」的語言意識型態〉的網路文字中,台灣論者萬宗綸直指該文是「口音歧視」,甚至批判其是「填滿『陽剛中國』保護『陰柔台灣』的想像罷了!」認為:
.
在我者與他者間的刻板化描述中,如果要將對方描述成積弱不振或是沒有幾兩重時,就會將對方「陰性化」,陰性化後的台灣,變成需要強壯陽剛中國來保護帶領的灣娘。(萬宗綸,2015)
|
#語音中心主義
#台灣腔
建構主義教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要推動族群之間的融合,或許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儘早就打破群體之間的藩籬,認識到不同族群群體之間的真實樣貌及處境,也要幫助他們發現彼此共榮生活的可能。當前在108課綱的影響下,許多中小學都在強調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或是鄉土教育,但當中的內容是否真的有助於台灣整體社會不同群體的相互認識?
這則來自TED的影片,兩位高中畢業生分享了他們在全美收集到的種族故事,希望藉此挑戰種族主義對於國家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社會的跨文化族群教育是否也能帶來相似的價值?
-----------------------------------
普:你們真的了解你們周遭的人、 他們的故事,像這些例子的故事? 並不只是知道路易絲來自西雅圖, 待過日裔美國人拘留營且存活下來。 重要的是,同時也知道 估計有 33,000 名日裔美國人, 在戰爭時為美國打仗, 而她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國家同時也是 拘留他們家人的國家。 對大部分人而言,在拘留營中 及在為美國服勤的那些日裔美國人, 現在看著他們的英勇、他們的 恢復力、他們的歷史都被遺忘了。 他們變成僅是受害者。
普:不只是要了解到 跨種族婚姻是存在的, 就像華盛頓特區的夏嫚和保羅, 同時也要知道,我們的社會 注定會讓他們失敗。 在他們的第一次約會,有人大喊: 「你幹嘛和那個黑人妓女在一起?」 根據一份哥倫比亞的研究, 在順性別的異性戀關係當中, 黑人通常被視為是陽剛的, 而亞洲人則是陰柔的, 導致更多男人不重視黑人女性, 反而盲目崇拜亞洲女性。 在 2000 年,黑人與 白人結合的婚姻中, 73% 是丈夫為黑人,妻子為白人。 保羅和夏嫚拒絕服從那統計數字。 黑人是美好的, 但當社會不這麼認為時, 要花很多心力才能相信這一點。
薇:不只要知道芝加哥的 白人,比如麗莎, 有白人的特權, 也要有意識地反思白人 這個詞以及它的歷史, 要知道白人並不等於美國人。 重要的是能了解麗莎無法 忘記她個人家庭的歷史, 關於猶太人被壓迫的歷史。 她無法忘記,在長大過程, 她被稱為骯髒的猶太人, 有角和尾巴(魔鬼的樣子)。 但麗莎知道她可以用 白人的身份走下去, 所以她能受惠於大量的 體制特權與人際特權, 所以她把每一天都花在 努力想辦法盡可能 發揮白人的特權, 用在社會正義上。 比如,和有特權的人 展開關於種族的談話。 或是把她教室內的權力 轉移給她的學生, 做法是學習傾聽他們關於 種族主義和貧困的經驗。
普:重點不只是要知道 原住民語言正在消失中。 還要能體會到,能流利地說現今只有 不到 12,000 人會說的切羅基語, 其實是一種生存行為, 保存文化和歷史的行為。 重點是要知道, 切羅基語當中沒有性別之分, 這個特性讓艾尤卡的變性女人身份 能在俄克拉荷馬的塔勒闊被接受。 她的祖母很堅定地告訴她 一段切羅基的格言: 「我不會告訴我你是誰, 你來告訴我你是誰。 而那就是你。」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ted.com/talks/priya_vulchi_and_winona_guo_what_it_takes_to_be_racially_literate?language=zh-tw#t-136896
建構主義教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建構主義教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夾縫中的女人」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他和「她」之間,還有個「第二世界」。
一段建立在祕密、欺騙與背叛上的關係。
美國性別研究先驅大膽選題,
第一本「第三者現象」研究專著。
在他與妻子的主要世界之外,
另外有個「她」和他的世界,
她隱身於此,成了沉默的第二性,
她也是女人,卻被女人排除在外,
她是──人們好奇卻又避而不談的「第三者」。
「要當心。」幾乎所有曾為第三者的女性都提出相同告誡──告誡所有女人,也是告訴自己,這條路不好走,因為「她」被視為另類的女人。
但其實,「她」就在你我身邊,遍布於社會的各個階層。
一直以來,提起婚外情話題是禁忌,雖然它明明與婚姻關係平行存在,但人們說服自己:那只不過是一次出軌。然而,根據社會學博士理查森的觀察,「第三者現象」之普遍,儼然形成不容忽視的社會模式。
身旁朋友當了二十年第三者的經歷,觸發理查森博士展開研究,在書中,真實呈現第三者的思考樣貌,深掘社會為婚外情建構出的「第二世界」,透過實際訪談及分析詳加探討:
‧兩性對於「友情」指涉的差異,如何使「她」捲入這種昏昧不明的關係中?
‧「性」與「愛」,在其中代表什麼意義?
‧同為女人,關於對他妻子的負罪感、嫉妒等情結糾纏,「她」如何相應?
‧「她」的未來,何去何從?……
本書前所未見地舉出大量的第三者實例,從多面相表露心聲,穿透性別視角,追溯其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聯,闡釋女性意識對「第三者現象」的影響,以及身處其中,「她」的情感糾葛及思索。
我們刻意迴避,但「她」始終是存在於女性的角色之一。
第三者是第二世界中的「第二性」。「第三者現象」所突顯的,正是女人在群體與自我的夾縫中,在道德和自覺的夾縫中,為長久以來擺盪不定的位置,尋求一種突破的可能。
作者簡介:【性別研究先驅】蘿芮‧理查森博士(Dr. Laurel Richardson,1936.7.15-)
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系資深教授與名譽教授。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科羅拉多大學社會學博士。
在擔任社會學教授期間,她發起並發展性別社會學。早期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出資,專注於種族和性別問題的交集研究,她所設計的問題,三十年後仍在長期追蹤的調查問卷上出現。
《夾縫中的女人》是第一本針對「第三者現象」所寫的性別研究經典專著,已被翻譯成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與葡萄牙文,暢銷國際。本書前所未見地以與已婚男性有關係糾葛的單身女人為研究對象。理查森博士認為透過瞭解第三者,我們也將更瞭解女性的生活、期待,以及所面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討女性的性別意識,對「另一種」兩性關係的可能影響。
身為性別研究的領導人物,理查森博士時常就性別問題於國際發表演說。另著有劃時代的著作《性與性別動力》(1977),將性別置於社會學概念及視角的中心。參與編輯的暢銷文集《女權主義者陣地》(1983)始終保持在該領域的領軍地位。合著有《性別與大學教學──一項被協商的差異》(1991),獲頒校內第一個反歧視行動獎、女權主義者導師獎,女性研究系亦表彰其貢獻。
建構主義教學 在 2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第二章学习理论导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 学习风格 教学 策略创造学习环境 教学 方法与 教学 媒体沟通理论行动学习第 ... ... <看更多>
建構主義教學 在 教師檢定準備王- 對於學習產生影響的理論建構主義...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王老師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與哪些學習理論的觀點相符應? 甲、建構論乙、行為主義丙、情境學習理論丁、意義學習論 (A)甲乙 (B)乙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