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雖然是客家人,廚藝高超的她,當然也有拿手的客家菜,比如炒米粉、客家湯圓。不過有趣的是,有一樣被大家視為客家招牌菜的基本款,她卻自陳就是做不出滿意的。那道菜是客家小炒。
說這番話時的她,這天晚上一邊吃著「回家油飯」跟他們家出的客家小炒加熱即食包,一邊點頭如搗蒜地說:「這不錯,好吃。」然後要我幫她上網看看怎麼買。說這很方便,冷凍包加熱,還可以再隨性加料再炒也美味。
我想,經過我媽這專業客家大廚的認證,那就是真的好吃了。
順帶一提,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回家油飯」是我的書《東京直送》 、《代替說再見》封面插畫繪圖的設計師徐世賢家中的客家油飯品牌!當然,產品包裝設計和識別系統也由他所操刀的囉。
「所謂客家,就是讓客人品嘗起家的味道。」
我喜歡盒裝上的這句話。
#世賢的妹妹返鄉創業幫媽媽成立的品牌
#紙盒超美不捨得丟已拿來裝其他小物
#我媽愛客家小炒我愛油飯
回家油飯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Qistin Wong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河婆菜粄,豆干加上1片黑木耳和3朵香菇,吃一次就回不去了,马来西亚客家人快失传的蒜粄,好吃!│素食家常菜料理│Vegan Ho Po Vegetable Dumplings Recipe -如果你喜歡這個素食料理家常菜影片的話,請點讚留言喔- ▶ 訂閱我的頻道,第一時間通知你素食料理家常菜的食譜◀...
我是客家人愛吃客家菜 在 馬拉妹出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60年客家風味一群姐到燴好菜
吉隆坡沙叻秀新村,以客家人居多,已故歐陽生60多年前創辦到燴,純家庭式經營,專做客家菜,後來老先生退休搖腳快活去,就把生意傳到媳婦鐘彩群。
群姐是道地的沙叻秀新村人,今年65歲,少小被送養,長大後嫁給老家隔幾間的歐陽家。
這些大慨也是尋常的新村故事,從前很多送養抱養過繼的故事。群姐嫁入歐陽家就開始一點一點學習,慢慢地成了主力軍,再把生意做大。
那些年,群姐常常帶領一隊新村裡的伙頭大軍,在雪隆各地架起大爐大鍋,為無數人家上菜
煮了大半輩子,菜式依舊是早年家公不斷提點要守住的老味道,是招牌,是傳統、也是 #家業。
從前上酒樓擺酒是很豪的事,所以父輩們婚慶喜宴,無論紅白事都叫上門到燴;現在新村裡婚禮前夕的〝#開門廚〞,就很常叫到燴,我就特別愛吃到燴(無論紅白事……),真的都特別好吃,畢竟沒兩下刷子怎麼跑江湖啊!
我家都是客家菜,本來就很少吃別人家滴,不過這家我之前有介紹過,因為同事L買他家的小米粽請我吃,真的是巨好吃啊啊!後來還加碼買粽子,倒是忽略他家還有做很多菜,有粽子在前掛保證,所以也就再試其他菜式。
子薑燜鴨較少人做必須點,再來釀蠔豉,還有不喝酒但很想當成下酒菜的炸肉,芋頭扣肉雖愛但更愛梅菜扣肉,店家附送的。
我點的全是家裡飯桌上會出現的菜,相似卻又不太一樣的味道,例如 #子薑燜鴨,這家更偏向南乳風味,我家就醬油風味較重,釀蠔豉則是切碎蠔豉拌進魚肉炸的丸子,跟我家做法又不一樣,梅菜扣肉家常又好下飯,因為比起肉我更愛吃梅菜。
菇是給家人吃的,你懂的,再想介紹美食,我不碰的東西還是不碰,我做人很老實的。(明明是挑食鬼!)
對群姐感興趣,還要求人家提供老照片來寫這篇,主要也是群姐背景跟我老母相似。
我老母比群姐大兩歲,作為家中大小姐,嫁給隔壁村的老爸,妙齡少女從此埋在廚房裡數十年,早年幫婆婆做糕,為了養家再賣粉,賣經濟飯,手上有斑斑油爆切傷等結痂疤痕,沒看過群姐的手,想來也一樣,都是辛勞養家的媽媽手。
疫情來襲,群姐沒做到燴很久了,不過那口大鍋也沒閒著,她的孩子把好味道封印,推出真空包裝,還架設起網站方便購買,送貨也多是自家送,還是家庭式作業。
跟他們談起很多網賣的趣事和難事,在競爭激烈的網賣中,傳統菜要突圍,真的不容易。
這家包裝上附的解說紙一目瞭然,廚房小白要瞬間弄出一桌菜都〝易過借火〞。
掌廚者還是群姐,她還守住超過半世紀的味道,待疫情過後可以登門拜訪,看人家大鍋煮菜,太懷念了。
我喜歡寫這些小故事,相信看的你也會喜歡。
📍 Kuan Jie's Hakka Kitchen
網站訂購:https://www.kuanjie.store/
或通过+6010-3699 575(WhatsApp)
Follow my IG/tiktok:#malaimui77
FB:#馬拉妹講飲講食 #馬拉妹出閘 #馬拉妹 #認清商標 #提防假冒 #只此一家 #別無分行 #FoodhuntMY #BloggerMakan #BloggerMalaysia #malaimuidotcom #好吃的吃多一點 #不好吃的多少吃一點
我是客家人愛吃客家菜 在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粄粽,還失禮(han shid liˋ)
前晚行員發布了「粽子定義陣營圖」一文,
因為文字描述不周,
出現了「有包東西,就可以是粽子」等描述,
並將「客家粄粽」放置其中。
使粄粽備受委屈,也讓許多客家朋友感到被冒犯
行員在此鄭重地向各地的客家朋友,與喜愛粄粽的大家說:
失禮
(siidˋ liˊ)
( shid liˋ)
( shid^ li+)
(shidˋ liˇ)
( shidˊ li^)
✅#粄對客家人的意義
因早期原鄉生活耕地不足、糧食產量少等因素,
而發展出各式稻米加工,製成有利於飽足的米食副產品,
並依照不同的時節、慶典、祭祀對象,而有不同的粄類。
在傳統製作上也多有 #禁忌,例如過年打粄時,
禁止亂說話觸霉頭,
否則像在蒸發粄時,就會開得不漂亮,
也因此「粄」不僅作為客家人的 #日常飲食,
更代表著 #客家文化與精神。
✅#客家粄粽
每年端午,行員住在湖口的阿婆(a+ po)都會寄來親手做的粄粽,
行員昨天也致電阿婆,詢問粄粽的製作與祕訣
整理出 #客家粄粽的五個特色,
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將湖口阿婆粄粽的美味秘訣,和用心繁瑣的製程,帶給更多朋友們認識。
1️⃣ #外皮用糯米粉製作
以前都用糯米慢慢研磨成米漿後才開始製作,很費時,
現代則可用 #糯米+#在來米粉(3:1)+#水
(只用糯米粉也可以,只是會很黏,混在來米可降低黏度),揉成糯米麵糰。
2️⃣ #一定要有粄媽
將上述揉好的糯米糰,搓成出一兩個小麵糰,
放入滾水中煮熟後撈起,再把它和原本的麵糰一起搓揉。
而這個煮好的小米糰,就稱為「#粄媽」,
它可以 #增加整個麵團黏性,包煮的時候才不易碎裂。
3️⃣ #內餡精緻還可做豬籠粄 (客家菜包)
各地作法有異,阿婆的工序尤其多,卻也最香
先爆香紅蔥頭(撈起)、爆香蝦仁(撈起)、
爆香香菇(撈起),再爆香豆干丁 ,
並把上述全加入再爆一次(撈起)。
又爆香瘦豬肉,把上述食材全放入,
最後加入蘿蔔乾(絲)與各式調料(胡椒、醬油等)
而同一套餡料,也能包入 #豬籠粄 裡。
4️⃣ #內餡可鹹可甜
講到甜粽,可能會想到冰涼沾黑糖或砂糖的 #鹼粽,
但是行員在 #臺中東勢 的親戚表示,
一樣是粄粽,但內餡會包 #甜花生粉,
有其他地區的客家朋友,家裡也這樣包嗎?
5️⃣ #較好消化負擔少
阿婆的經驗分享:
因為糯米不易被消化,吃太多容易脹氣,
但粄粽的糯米糰因為經過研磨跟蒸煮,
相對較好消化(但還是要適量吃)。
以上,就是行員阿婆的 #美味粄粽五秘訣,
希望藉此,有讓大家可以更認識 #客家粄粽!
✅最後的最後,想要很誠摯地對我們的不夠謹慎致歉 (シ_ _)シ
我們真的 #沒有歧視任何族群的念頭,也對此進行了深刻反省。
雖然粽子梗圖每年網路都有,
然而文化銀行的價值是 #帶大家認識臺灣的傳統文化,
在 #粽子陣營圖 中的描述與排列,卻對特定族群與文化產生 #較負面的形象,
不僅讓部分群眾感到不適,也與我們的品牌形象有巨大的落差。
在此真心地向所有被冒犯的客家朋友,以及喜歡粄粽的大家,表達最深的歉意。
未來在相關議題發布前,
一定會再三確認合適性,
才能將臺灣這塊土地上的美好,
持續傳播給所有喜愛臺灣多元文化之美的大家。
也謝謝大家不吝指正和提點,
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修正錯誤,
未來還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
#端午節 #粽子 #北部粽 #南部粽 #中部粽 #客家粄粽 #外省粽 #臺灣美食
參考書目:
劉還月。( 1999 )。台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 常民出版社。
劉澤玲。( 2010 )。客家米食文化在銅鑼傳統飲食中的傳承。國立高雄餐旅學院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我是客家人愛吃客家菜 在 Qistin Wong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河婆菜粄,豆干加上1片黑木耳和3朵香菇,吃一次就回不去了,马来西亚客家人快失传的蒜粄,好吃!│素食家常菜料理│Vegan Ho Po Vegetable Dumplings Recipe
-如果你喜歡這個素食料理家常菜影片的話,請點讚留言喔-
▶ 訂閱我的頻道,第一時間通知你素食料理家常菜的食譜◀
‣‣https://bit.ly/2m3AQWo
▶其他能找到Qistin Wong TV的地方◀
‣‣ Instar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qistinwong
‣‣ Twitter ► https://bit.ly/2lXHPQw
‣‣ Facebook Group ► https://bit.ly/2mJsKT8
▬▬▬▬▬▬▬▬▬▬▬▬▬▬▬▬▬▬▬▬▬▬
來做菜囉!今天要煮甚麼素食美食呢?今天我要用豆干、香菇和黑木耳來做一道素食家常菜料理, 小時候, 阿嬤很常做給我們孫子吃, 阿嬤在做客家菜板的時候, 我都會在旁邊想要學著捏, 做了很多都很醜或是破掉的, 他都不嫌棄, 長大一點後, 換媽媽做給我們吃, 我一樣又湊上一腳想要捏, 媽媽總是開玩笑說, 做得醜的要自己吃, 這些點滴讓我現在做客家菜板有著很多的回憶~
大家喜歡今天分享的蔬食料理嗎?吃了會蔬服也會蔬福喔,越吃越有福氣。我都會一直和大家一起分享簡單上手,快速上桌的素食家常菜料理,跟大家一起愛護動物,愛護地球。大家希望我來做甚麼素食家常菜的料理呢?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喔!你也可以一起來留言分享你的蔬食食譜,用嘴巴做菜,用文字烹飪。
--------------------------------------------------------------------------------
前幾次我有分享過好幾道的素食年菜,不曉得大家有看了嗎?在這邊再與大家分享一次。
🧧第一道年菜, 我用白蘿蔔做了一道手工菜《鴻運彩頭金銀聚》
👉 https://youtu.be/2V7CmuKZ4rA
🧧第二道年菜, 我用蓮藕、杏鮑菇和紅蘿蔔, 做了丸子《好運圓滿心蓮心》
👉 https://youtu.be/NWlylUkO5AA
🧧第三道年菜, 我用南瓜、紅棗、桂圓, 做了一道甜湯《富貴團圓甜蜜蜜》
👉 https://youtu.be/fo6_Xavvlew
🧧第四道年菜, 用柑橘類做了一道素食橙汁小排骨《吉祥富裕萬象新》
👉https://youtu.be/CfjtFFz6KYI
🧧第五道年菜, 用大白菜做了一道小巧可愛的福袋《如意福袋運百寶》
👉https://youtu.be/YuOQ-zfPRg8
🧧第六道年菜, 用大白菜的梗做了一盤乍看之下好像花一樣的下飯菜《花開富貴財源滾》
👉https://youtu.be/p0FzeC9g_AQ
🧧第七道年菜, 是小巧可愛的珍珠丸子《金玉滿堂慶團圓》
👉https://youtu.be/38XWrihSF6M
🧧第八道年菜, 是外酥內軟的春捲《平安炮竹迎新春》
https://youtu.be/URCJRikAi7M
🧧第九道年菜, 用青江菜鋪底, 上面是杏鮑菇有其他的食材 《金玉满堂合家歡》
👉https://youtu.be/UNis8dyDGRg
🧧第十道年菜, 一鍋紅紅的素食丸子湯《諸事大吉好運旺》
👉https://youtu.be/j-t1C9auAEo
加入社團「素食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qistinwong/
分享素食料理,不管是中式、西式、日式、韓式,還是馬來式,
只要是素食的資訊都可以分享~
--------------------------------------------------------------------------------
幫大家歸納出頻道的料理食譜:
異國料理│https://bit.ly/2PaQsDt
中式料理│https://bit.ly/2ofP4Ve
台灣小吃│https://bit.ly/2BVzuBm
氣炸料理│https://bit.ly/35ZIGCr
甜點糕點│https://bit.ly/2N6biRT
--------------------------------------------------------------------------------
我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器材:
📷 運動攝影機 ‣‣ https://bit.ly/2lObtHT
📷 相機 ‣‣ https://bit.ly/2mvh8Tu
🎤 麥克風 ‣‣ https://bit.ly/2njM9df
🎥 三腳架 ‣‣ https://bit.ly/2mmcKXb
📹 背景布 ‣‣ https://bit.ly/2nmaJdw
🔊 背景架 ‣‣ https://bit.ly/2nmaJdw
--------------------------------------------------------------------------------
💬不可錯過的其它人氣素食料理家常菜食譜的影片
--------------------------------------------------------------------------------
‣‣ 海苔別再包壽司了,加5朵香菇,不燉不煮不蒸,鮮香美味,好吃到一口接一口,超過癮│素食家常菜料理│Vegan Recipe
https://youtu.be/9j2XHsYRazY
‣‣ 素食家常菜料理│芋頭這樣做最好吃,加這味天天吃都不膩,一上桌全掃光│Vegan Recipe │EP118
https://youtu.be/P6LTAgaBaT0
‣‣ 新年黑糖發糕,阿嬤的獨門配方,一定包你發,鬆軟綿密到不行!黑糖发糕│Brown Sugar Huat Kuih Recipe
https://youtu.be/vVLY_SS4H7w
‣‣ 南瓜發糕,這樣做發糕一定對你開口笑!黃澄澄的讓你整年都發發發!金瓜发糕│Steamed Pumpkin Huat Kuih.
https://youtu.be/8wEiv5d8XKQ
‣‣ 素食家常菜料理│豆干不要再滷了,加三條杏鮑菇,開胃下飯,吃了永遠忘不了│Oyster Mushroom and Dried Tofu Vegan Recipe │EP119
https://youtu.be/qQX9fahW-_Y
#素食 #vegan #vegetarian #料理 #家常菜 #食譜 #蔬食
我是客家人愛吃客家菜 在 I am Ma Xiaohu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客家菜#雞#客家美食
客家炒雞酒
今日小貼士:
配料:雞壹只,客家娘酒(或黃酒)500克,
姜100克,開水適量
註意事項:
姜跟雞都要幹鍋先炒幹水分再放油炒香。娘酒的
量根據個人口感做增減。煮完不需要放任何調味
品,口感是香甜的。坐月子可以用公雞,小母雞
我是客家人愛吃客家菜 在 I am Ma Xiaohu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蔬菜丸子#丸子#雞肉丸子
蔬菜雞肉丸子
今日小貼士:
配料:雞胸肉150克,胡蘿蔔80克,西葫蘆80克,
香菇3朵,洋蔥少許,芹菜1小根,生抽5克,蠔油
10克,鹽2克,黑胡椒粉2克,澱粉5克,雞蛋1個
註意事項:
澱粉的量可以根據最後的稀稠度再做增加,最後
調出來像圖中的軟硬度就可以了。
炸蔬菜丸子註意火不要太大,中小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