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要比的不是別人_最終是自己
戴資穎/ Tai Tzu Ying 的這面銀牌,引發了台灣人「#我不夠好」的集體創傷,有人開始檢討,「她那球應該怎麼打」;有人邊看邊哭,看似為了球賽落淚,實則共感了我們最深層的恐懼。
那夜奪銀的畫面,看得出小戴的扼腕和難過,因此媒體也翻出2018年印尼亞運的受訪畫面,當記者問道:「你不想向全世界證明,#你能拿一個大賽冠軍來證明自己世界第一的寶座是實至名歸嗎?」小戴帥氣回應:「#這需要證明嗎?」
就是這句話,讓我全身震撼!小戴讓得第二名變成一件集體療癒的事。我猜,小戴心裡明白,不論外界境遇再怎麼變,#都不會減損她的內在動機.........↘↘
--
🌺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
教育教養大小事,一鍵訂閱不漏接
→ https://bit.ly/38e95iW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7hLkFx
戴資穎讓得第二名變成一件集體療癒的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銀牌的集體創傷與療癒】🥈
每逢奧運,這項研究就會被再度提起:心理學家們找了眾多受試者,觀看奧運前三名選手領獎時的表情,並評分他們笑容中的喜悅程度;可想而知,金牌選手的笑容最燦爛鮮明,但喜悅並非依名次遞減,銅牌選手僅次於冠軍,最不快樂的則是銀牌選手。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銅牌因為不會和一二名放在同一基準上,他傾向進行心理的「#向下比較」,和沒有獎牌的第四名相比,感覺真是萬幸;但銀牌則不得不做「#向上比較」,和冠軍寶座失之交臂抵消了得獎的愉悅,甚至,會感到悲憤痛苦。
老朋友們應該都聽我提過,小時候演講比賽得了第二的故事:我回家不吃不喝,關在房間大哭一整天,還對前來關心的媽媽吼著:「第二名跟最後一名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兩者很不一樣,但 #內在感受和外界事實本來就沒有絕對相關,當你「認定」第二名代表自己很糟糕,那感覺真等同於輸了全世界。
小戴的這面銀牌,引發了台灣人「我不夠好」的 #集體創傷,有人開始檢討,「他那球應該怎麼打」、「他哪部分還要加強」;有人邊看邊哭,看似為了球賽落淚,實則共感了我們最深層的恐懼。
昨夜奪銀的畫面,看得出小戴的扼腕和難過,因此媒體也翻出2018年印尼亞運的受訪畫面,當記者問道:「你不想向全世界證明,你能拿一個大賽冠軍,來證明自己世界第一的寶座是實至名歸嗎?」
小戴帥氣回應:「這需要證明嗎?」
就是這句話,讓我全身震撼,#戴資穎讓得第二名變成一件集體療癒的事;我猜,小戴明白,名次及獎牌,僅是他「投入」熱愛之事後的附加價值,不是他非得要「拼命」達成的目標,有沒有名次和獎牌,都不會減損他的 #內在動機。
這,就是 #自我價值感充足 的最佳示範,無論小戴未來決定再戰還是退休,都不是僅僅為了金牌或世人的眼光,而是遵從內心的決定。
或許,唯有體驗過第二名(甚至各種失敗、沒得名)的人,才有機會培養真實且穩定的內在價值,畢竟得金牌、成功這種外在價值到來的時候,你光開心就飽了,不太需要向內探索和修煉,所以,失敗和低潮永遠是成長的最佳契機!
之前分享過的《內在獲勝》作者說:「輸,是留給贏家的禮物」,#我們無需證明給誰看,#也無需幹掉誰才能滿意自己,就算「失敗」,也絲毫不損我們存有本身的價值,更說明了你已贏過不敢投入的自己。
我相信,#外界境遇若沒有你的允許,#並無法撼動你的內在價值,鑰匙一直都握在你的手裡。
---------------------------------------
想聆聽昕理師的線上課程
《#人類內在揚升的關鍵時刻》💜
https://www.bcccourse.com/online/CoursePage.aspx......
---------------------------------------
想閱讀《#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歡慶八刷💙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註:照片取自網路。
Respect戴資穎/ Tai Tzu Ying💪🏻
戴資穎讓得第二名變成一件集體療癒的事 在 你能拿一個大賽冠軍來證明自己世界第一的寶座是實至名歸嗎 的推薦與評價
戴資穎 / Tai Tzu Ying 的這面銀牌,引發了台灣人「#我不夠好」的集體創傷,有人 ... 比金牌更滲透人心的心理素質》小戴讓得第二名變成了療癒的事,因為一個「自我價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