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枕頭一灘血!小朋友流鼻血怎麼辧?🚩
在兒科門診中,很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動不動就流鼻血,尤其是在感冒的季節、天氣變化較大的時候,都是流鼻血好發的時節。流鼻血看起來很嚇人,如果再加上經常發作,家長不免擔心是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其實多數兒童流鼻血都是輕微且自限性的症狀,兒童最常鼻出血的地方,是在鼻中膈最前端、接近鼻孔的位置。
👉造成兒童鼻出血常見的原因有:
✅ 過度乾燥的空氣
✅ 有事沒事喜歡挖鼻孔
✅ 用力擤鼻涕
✅ 撞到鼻子
✅ 感冒或鼻子過敏
✅ 鼻內異物
除了乾冷的冬天,夏天空調開一整天也是容易流鼻血的因素。而過敏兒特別容易流鼻血,因為頻繁擤鼻涕、鼻子癢就會挖鼻孔、鼻粘膜又特別脆弱,集滿了流鼻血的好發因子。而最需要注意的是鼻內異物,小小孩喜歡將小東西塞進鼻孔,如果出現單側反覆出血、合併惡臭鼻分泌物,一定要就醫檢查是否有異物堵塞。
👉鼻出血的時候,在家中第一時間止血通常就能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兩側直接加壓,不過一定要持續壓⏱5~10分鐘才能放開檢查血止住了沒有。可以搭配在鼻樑位置冰敷,止血時❌不要在鼻孔中塞入棉花、紗布或衛生紙,以免之後沒有全部取出。加壓時頭微向前傾即可,太低容易加重出血,仰頭則有可能吞入或嗆入血液。
👉如果重覆兩次10分鐘加壓仍無法順利止血,或是出血量太大、已出現頭暈、臉色蒼白等症狀,需立刻就醫。若鼻孔中有明顯異物,也應就醫取出。
👉平時有一些小撇步能預防鼻出血,家長們可以試試看哦!
✅ 使用凡士林塗抹在鼻孔進去一公分以內的範圍,可以保濕、保護鼻粘膜
✅ 教導孩子不要挖鼻孔、不要把異物塞入鼻孔
✅ 過敏性鼻炎的孩子應接受治療以控制症狀
✅ 感冒或鼻塞時,可以用生理食鹽水噴霧清洗滋潤鼻腔、也能緩解鼻塞
✅ 空調房中可以放一杯水,預防過度乾燥
擤鼻涕 凡士林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開學後的防疫—寫給家長與師長們】
明天就要開學了,好多爸爸媽媽很擔心孩子會不會上學後被傳染,今天歐醫師的門診有一位媽咪特地帶孩子來檢查看看,順便問我到底該為孩子準備什麼?
👩⚕️歐醫師給大家的建議如下:
1️⃣ 請孩子 #正確洗手 給您看一次
2️⃣ 請 #孩子自己戴上口罩、脫下口罩給您看一次
3️⃣ 告訴孩子不可以跟同學共用口罩
- 如果使用「布口罩」記得每天清洗
- 如果使用外科口罩/醫用口罩/活性碳口罩,記得「定期」換新的
4️⃣ 告訴孩子 🔴洗手五時機🔴(濕洗手)
✔️摸眼睛鼻子嘴巴之前
✔️吃東西之前
✔️擤鼻涕之後
✔️上完廁所後
✔️老師要求時
5️⃣ 要求孩子咳嗽、打噴嚏時用手臂(袖子)擋住
🟠🟡🟢至於要不要準備消毒濕紙巾、乾洗手?
歐醫師認為,這些都是輔助用的,孩子如果能夠 #正確濕洗手,反而才是防疫措施的關鍵。
真的要帶的話,歐醫師不建議帶酒精乾洗手,因為酒精不能殺死腸病毒;而其他能夠殺死腸病毒的乾洗手相對於酒精而言,萬一不小心接觸到眼、口等黏膜所產生的危險性較低。
(記得教孩子噴霧的正確使用方式,並且要求孩子在您的面前操作給您看過。)
🤲👐✋此外,也可以考慮幫孩子準備保濕劑(例如無香的護手霜、凡士林),以免清潔過度手脫皮受傷了,失去完整皮表屏障的保護。
🟣🔵🟢真正有效的防疫措施除了洗手之外,還有以下要點提供給家長與老師們參考:
🔘進校門前幫孩子量體溫、乾洗手
(發燒的請家長帶回就醫)
🔘中午吃飯前幫孩子量體溫,#帶著孩子正確濕洗手,讓孩子們戴著口罩盛飯菜、全程不講話
(發燒的請家長帶回就醫)
🔘教室全天保持 #開窗通風,每天固定時間消毒門把/開關/垃圾桶蓋/課桌椅
🔘下課、體育課時間,讓孩子在戶外活動、遊戲
(回到教室前記得洗手)
🔘讓有呼吸道症狀的孩子全天戴口罩,戴滿半天可更換一個新的口罩
🟤⚪️⚫️今天有媽咪跟歐醫師說,老師希望孩子下課時不要去外面玩,待在教室比較好。
👩⚕️其實我能了解老師可能是想要在防疫措施上小心再小心,但我不建議這樣做。
為了防疫,反而應該讓孩子維持正常作息(#充足睡眠)、充足的活動量(#規律運動)、健康的飲食內容(#均衡營養)。
面對病毒的威脅,如果能以強健的體魄來迎戰👊,勝算比較高不是嗎?
#歡迎公開分享
#歡迎留言提問
照片:幫大家畫重點,重點就是該洗手時正確洗手➕沒洗手不要去摸眼口鼻喔😉
擤鼻涕 凡士林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開學後的防疫—寫給家長與師長們】
明天就要開學了,好多爸爸媽媽很擔心孩子會不會上學後被傳染,今天歐醫師的門診有一位媽咪特地帶孩子來檢查看看,順便問我到底該為孩子準備什麼?
👩⚕️歐醫師給大家的建議如下:
1️⃣ 請孩子 #正確洗手 給您看一次
2️⃣ 請 #孩子自己戴上口罩、脫下口罩給您看一次
3️⃣ 告訴孩子不可以跟同學共用口罩
- 如果使用「布口罩」記得每天清洗
- 如果使用外科口罩/醫用口罩/活性碳口罩,記得「定期」換新的
4️⃣ 告訴孩子 🔴洗手五時機🔴(濕洗手)
✔️摸眼睛鼻子嘴巴之前
✔️吃東西之前
✔️擤鼻涕之後
✔️上完廁所後
✔️老師要求時
5️⃣ 要求孩子咳嗽、打噴嚏時用手臂(袖子)擋住
🟠🟡🟢至於要不要準備消毒濕紙巾、乾洗手?
歐醫師認為,這些都是輔助用的,孩子如果能夠 #正確濕洗手,反而才是防疫措施的關鍵。
真的要帶的話,歐醫師不建議帶酒精乾洗手,因為酒精不能殺死腸病毒;而其他能夠殺死腸病毒的乾洗手相對於酒精而言,萬一不小心接觸到眼、口等黏膜所產生的危險性較低。
(記得教孩子噴霧的正確使用方式,並且要求孩子在您的面前操作給您看過。)
🤲👐✋此外,也可以考慮幫孩子準備保濕劑(例如無香的護手霜、凡士林),以免清潔過度手脫皮受傷了,失去完整皮表屏障的保護。
🟣🔵🟢真正有效的防疫措施除了洗手之外,還有以下要點提供給家長與老師們參考:
🔘進校門前幫孩子量體溫、乾洗手
(發燒的請家長帶回就醫)
🔘中午吃飯前幫孩子量體溫,#帶著孩子正確濕洗手,讓孩子們戴著口罩盛飯菜、全程不講話
(發燒的請家長帶回就醫)
🔘教室全天保持 #開窗通風,每天固定時間消毒門把/開關/垃圾桶蓋/課桌椅
🔘下課、體育課時間,讓孩子在戶外活動、遊戲
(回到教室前記得洗手)
🔘讓有呼吸道症狀的孩子全天戴口罩,戴滿半天可更換一個新的口罩
🟤⚪️⚫️今天有媽咪跟歐醫師說,老師希望孩子下課時不要去外面玩,待在教室比較好。
👩⚕️其實我能了解老師可能是想要在防疫措施上小心再小心,但我不建議這樣做。
為了防疫,反而應該讓孩子維持正常作息(#充足睡眠)、充足的活動量(#規律運動)、健康的飲食內容(#均衡營養)。
面對病毒的威脅,如果能以強健的體魄來迎戰👊,勝算比較高不是嗎?
#歡迎公開分享
#歡迎留言提問
照片:幫大家畫重點,重點就是該洗手時正確洗手➕沒洗手不要去摸眼口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