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數學不好,真的該怪數學老斯常請假嗎?
在掃描人類大腦後,科學家發現
那些數學很好的人在做加減乘除時
和語言處理相關的 #角迴 也會被活化
顯示他們算數學時其實有動用到 #語言能力*
(不要再說理工男不會講話了)
此外科學家也從10歲小朋友身上注意到
數學成績不但和 #視覺空間感 有密切關聯
也關係到你能不能在數字間找出固定結構-
前者涉及美術基礎,後者則涉及音樂基礎
透過這些線索我們可以先看出
數學好,其他科目的表現應該不會太鳥
而這點在一項雙胞胎基因研究中更能確定:
該項研究指出,不管是數理化、文史地
還是音樂美術這類術科的成績表現
其實都會受「同一組基因」影響
這表示,雖然不存在一種 #數學好基因
但先天基因條件的確會影響你的數學成績
-研究推估,基因的影響大概佔了50%
不過科學家也指出,和擅長數學的人相比
數學太爛的人更習慣依賴情緒及直覺做判斷
易受誇大言論影響,也不擅長做長期規劃
以至於普遍沒有數學好的人富有
我想這意思是,想發財
還是記得先把數學唸好吧
#還有50趴努力空間不要放棄治療
#怪奇冷知識468
註:這篇所指的數學,約只涵蓋高中之前的「算數」,不包含高中以後更抽象、更重邏輯推演的數學。第一項研究在掃描專業數學家的大腦後,也發現活躍的地方,會變成大腦兩側處理數字與空間相關的區域,這意思是如果是高等數學,就和語言的相關性就不大了 (所以還是可能會有不太會講話的數學家)。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裸男追野豬」vs.「精子新發現」。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精子新發現」獲得64%的票數。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精子移動是用蝌蚪的游泳方式,但是根據英國的最新研究,精子其實不是靠尾巴的擺動來前進,它其實是以一種螺旋的方式行進的。 大約在350年前,荷蘭一名科學家發明...
「數學好基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怪奇事物所Incrediville - 數學好基因 的評價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七年級下學期~自然生物2-1遺傳法則-基因與染色體(3)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數學好基因 在 還在迷信成功學區, 讀書除了靠基因, 還要有方法 的評價
數學好基因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時候數學不好,真的該怪數學老斯常請假嗎?
在掃描人類大腦後,科學家發現
那些數學很好的人在做加減乘除時
和語言處理相關的 #角迴 也會被活化
顯示他們算數學時其實有動用到 #語言能力*
(不要再說理工男不會講話了)
此外科學家也從10歲小朋友身上注意到
數學成績不但和 #視覺空間感 有密切關聯
也關係到你能不能在數字間找出固定結構-
前者涉及美術基礎,後者則涉及音樂基礎
透過這些線索我們可以先看出
數學好,其他科目的表現應該不會太鳥
而這點在一項雙胞胎基因研究中更能確定:
該項研究指出,不管是數理化、文史地
還是音樂美術這類術科的成績表現
其實都會受「同一組基因」影響
這表示,雖然不存在一種 #數學好基因
但先天基因條件的確會影響你的數學成績
-研究推估,基因的影響大概佔了50%
不過科學家也指出,和擅長數學的人相比
數學太爛的人更習慣依賴情緒及直覺做判斷
易受誇大言論影響,也不擅長做長期規劃
以至於普遍沒有數學好的人富有
我想這意思是,想發財
還是記得先把數學唸好吧
#還有50趴努力空間不要放棄治療
#怪奇冷知識468
註:這篇所指的數學,約只涵蓋高中之前的「算數」,不包含高中以後更抽象、更重邏輯推演的數學。第一項研究在掃描專業數學家的大腦後,也發現活躍的地方,會變成大腦兩側處理數字與空間相關的區域,這意思是如果是高等數學,就和語言的相關性就不大了 (所以還是可能會有不太會講話的數學家)。
數學好基因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時候數學不好,真的該怪數學老斯常請假嗎?
在掃描人類大腦後,科學家發現
那些數學很好的人在做加減乘除時
和語言處理相關的 #角迴 也會被活化
顯示他們算數學時其實有動用到 #語言能力*
(不要再說理工男不會講話了)
此外科學家也從10歲小朋友身上注意到
數學成績不但和 #視覺空間感 有密切關聯
也關係到你能不能在數字間找出固定結構-
前者涉及美術基礎,後者則涉及音樂基礎
透過這些線索我們可以先看出
數學好,其他科目的表現應該不會太鳥
而這點在一項雙胞胎基因研究中更能確定:
該項研究指出,不管是數理化、文史地
還是音樂美術這類術科的成績表現
其實都會受「同一組基因」影響
這表示,雖然不存在一種 #數學好基因
但先天基因條件的確會影響你的數學成績
-研究推估,基因的影響大概佔了50%
不過科學家也指出,和擅長數學的人相比
數學太爛的人更習慣依賴情緒及直覺做判斷
易受誇大言論影響,也不擅長做長期規劃
以至於普遍沒有數學好的人富有
我想這意思是,想發財
還是記得先把數學唸好吧
#還有50趴努力空間不要放棄治療
#怪奇冷知識468
註:這篇所指的數學,約只涵蓋高中之前的「算數」,不包含高中以後更抽象、更重邏輯推演的數學。第一項研究在掃描專業數學家的大腦後,也發現活躍的地方,會變成大腦兩側處理數字與空間相關的區域,這意思是如果是高等數學,就和語言的相關性就不大了 (所以還是可能會有不太會講話的數學家)。
數學好基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裸男追野豬」vs.「精子新發現」。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精子新發現」獲得64%的票數。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精子移動是用蝌蚪的游泳方式,但是根據英國的最新研究,精子其實不是靠尾巴的擺動來前進,它其實是以一種螺旋的方式行進的。
大約在350年前,荷蘭一名科學家發明出一款在當時非常先進的顯微鏡,成為最早紀錄觀察細菌、血液的科學家。某天他和老婆完事之後呢,就突發奇想,把自己的精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看到裡面有成千上萬的精子,發現精子是像蛇或是鰻魚一樣,尾巴左右擺動游泳前進,但這樣的想法最近被推翻了。英國一名科學家花了2年多時間研究,以先進3D顯微鏡和數學技術,外加每秒5.5萬格的高速攝影機,拍下精子的運動影像,發現過去科學家們看到的精子樣貌實際上是一種「光學錯覺」。精子的游泳方式其實更複雜,不像蛇,而比較像「玩得過嗨的水獺」,它的鞭毛(尾部)運動,實際上是以游泳軸為中心,朝同一方向旋轉滾動以取得前進的動能,簡單來說就有點像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的情況,所以整個運動軌跡看起來就類似DNA的外觀,對研究團隊而言,這就像人類當初發現「地球不是平的」那樣的驚奇。
研究團隊指出,其實有超過一半的不孕症,問題是出在男方,因此精子運動的細微變化可能會影響人的生育能力,掌握人類精子的運動方式,就有助了解它們對自然受孕的影響,也可以識別不健康的精子,因此新發現很可能成為生育治療方法的重要基礎。不想生小孩的話,這項研究或許也可以為男性避孕提供線索。其實去年也有一份研究發現,在小白鼠身上加快或是減慢精子游動速度,確實可以影響鼠寶寶的性別,所以精子怎麼游、游多快,或許真的扮演生育的關鍵角色。
還有研究發現,即使精子再猛也沒用,能不能受孕還得看卵子的臉色,以前教科書上面都說(被跳過的健康教育14、15章),成千上萬的精子,拚死拚活游向卵子,第一個達陣的幸運兒,才能獲得刺穿卵子的機會,成為唯一的贏家,卵子總是扮演被動角色,等待著精子的「解救」,但是這樣的腦補劇情,先前已經被科學家打臉推翻。
精卵的結合並不是靠精子主動奔向、穿透卵子,而是靠卵子表面的「黏著分子」,把想要逃跑的精子緊緊抓牢,一步步讓精子的頭平貼卵子表面,來協助精子以正確的方向進入卵子。而且英國《皇家學會學報》最近更進一步指出,要跟哪個精子結合,決定權其實是在卵子身上,男女性行為之後,女性體內的化學物質會自己篩選精子,挑選的準則是「以大局為重」,會基於「基因多樣化」,並且對方必須要健康,這是為了以後面對疾病或感染時,免疫系統可以發揮較好的作用。簡單來說就像滑Tinder一樣,如果這條精子長太醜,看起來又弱不禁風的話,就算它第一個抵達,卵子還是會把它滑到左邊,按XX,又帥又壯又健康的就會直接super like抓過來結合這樣。所以不孕很有可能是男生精子品質太差好嗎?公公婆婆們不要再以為都是妳媳婦的錯,妳兒子絕對沒問題了!
上述提到的精子運動研究,7月31日已經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雜誌中發表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找來看看喔。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數學好基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周寰宇漫遊我們要來談談,新冠病毒到底是「純天然」,還是被人工加過料。
上個禮拜(4/17)北京當局悄悄上修了中國肺炎數據,死亡人數從2575例一口氣暴增50%,來到3869例,理由是疫情爆發初期「醫療單位反應不及」。中國醫護真的太難當了,拚命救人還得替政府背黑鍋。總之北京當局坦承有「遲報、漏報和誤報」現象,但就是不肯承認「瞞報」,中翻中意思就是,我們只是太忙了沒時間算,我也不知道死了這麼多人,真的不是故意要撒謊的啦!
我沒有說我不信喔,但是,我們川貴人早就說他不相信中國的數據,在白宮記者會上當眾質疑中國數據造假,還說美國正在徹查病毒是否來自武漢實驗室,嗆聲「如果被我抓到你們故意放病毒出來,大家走著瞧!」美國都帶頭卸責了,各國當然開始紛紛跟進,英國首席大臣拉布、澳洲內政部長杜登,都喊話要中國說清楚講明白。
有看寰宇漫遊的觀眾就知道,一個多月以前,中國才說這病毒是來自美國的實驗室,當時兩國大吵一架。現在美國又踢回去,說明明就是從中國來的,兩國就再吵一回。這就讓我想到,我小時候做錯事,我爸跟我媽就會互指對方,看你生的好女兒!都是你都是你!我當時只有五歲,都覺得你們兩個好幼稚噢!
BUT!這病毒到底是哪裡來的,我們可不可以有個比較科學的說法呢?!我們整理各家國際媒體報導,兵分三路來討論。
第一個說法:新冠病毒是中共研發的生物武器?
有關中共秘密研究生物武器的說法,是曾經研究中國生物戰的以色列前軍事情報官員「蕭漢姆」最早提出的,美國鷹派很反中的《華盛頓時報》引述他的說法報導,指出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某些實驗室,秘密進行中國生物武器研究。但後來《華盛頓郵報》聯繫「蕭漢姆」想追蹤報導時,他拒絕發表進一步評論。目前這個論點還無法獲得專家或學者的背書。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第二個說法: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但不是武器
因為發現愛滋病毒,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法國知名病毒學家「蒙塔尼耶」4月16日受訪表示,他找來數學家同事,把數學模式用在生物基因序列研究上,發現新冠病毒帶有愛滋病毒基因,是人造病毒,呼應先前印度學者的說法。
「蒙塔尼耶」表示,這不可能是愛滋病患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產生的變異,要在病毒基因中插入新的蛋白,必須透過實驗室,這對目前科技來說非常容易,很可能是有人想研發愛滋病疫苗,但最後不小心讓病毒外洩,弄巧成拙。
「蒙塔尼耶」還說,他不是想要譴責誰,但如果北京當局一開始就把真相告訴大家,那事情會容易的多,中國政府應該「成熟點」,直接承認病毒是從他們實驗室外洩。
蒙塔尼耶得過諾貝爾的醫學獎耶!他這樣一講,很多人馬上將矛頭指向中國:抓到了喔。沒想到蒙塔尼耶的老同事、巴黎「巴士德學院」教授「霍布森」一樣也是很受尊重的學者,立刻跳出來打臉,說這項研究犯了「初學者的錯」,因為新冠病毒基因組有許多種鹼基,其中一組剛好跟愛滋病毒相近,如果擴大研究,可能還會發現別種病毒的基因片段。
美版「陳時中」、公衛專家「佛奇」17日也出面闢謠,他說根據一個演化病毒學家的研究,檢視新冠病毒以及蝙蝠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證實新冠病毒是從某種動物傳染給人類,不是實驗室人工製造的。
武漢病毒研究所負責人「袁志明」更難得出面受訪,和新冠病毒的起源劃清界線。
這話我常跟我老公講,家裡有蟑螂絕對不是我的問題,我的管理制度很嚴格啊!垃圾我一個月倒一次,管理得可好了。我相信武漢病毒研究所一定管得比我好,可是問題是,就算我相信,還是很多人不信
這就來到第三個說法:新冠病毒沒有被加過料,但還是來自實驗室
《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國務院的外交電報,說2018年1月,美國曾經多次派出科學外交人員,訪問武漢病毒研究所,之後更兩度警告他們旗下P4實驗室存在「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弱點,研究人員缺乏適當培訓,電報還強調,美方擔心武漢對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研究,恐怕引發新一波「類SARS」的大規模傳染病。
而且先前中國早就有病毒外洩的前科。美國《科學家雜誌》(The Scientist)和法廣都報導,2004年4月,北京有一名研究員把P3實驗室中的SARS病毒株,帶到腹瀉病毒實驗室進行研究,但「滅活處理」沒做好,結果導致7人確診SARS、1人死亡。
其實中國先前就做過不少高風險研究,例如2013年哈爾濱動物傳染病專家「陳化蘭」,曾經將H5N1禽流感病毒與H1N1人類流感病毒雜交,製造出127種新病毒,研究它們的致死性、傳染性和感染人類的能力。
而2015年P4實驗室副主任、蝙蝠女「石正麗」也利用病毒基因重組技術,製造出能夠感染人類的雜交冠狀病毒,兩項研究都引發專家學者的抨擊,「石正麗」的研究,更被一些人認為是這波新冠疫情的源頭。
喜歡高風險研究沒問題,但安全措施絕對不能只做半套,就像要上床可以,但是要全程戴套啊,不然把人家肚子搞大了,還叫親朋好友幫你一起養孩子,這樣對嗎?
綜合這些國際媒體的結論,無論新冠病毒是否「純天然」有沒有被加過料,都可能來自中共實驗室,幾個月前p4實驗室被認定為「陰謀論」的說法,現在漸漸成為輿論主流。《華盛頓郵報》指出,雖然目前沒有實驗室外洩的證據,但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中國政府在早期階段誤導了全球,讓各國錯過防疫的黃金期。
想要當全球老大,不是又大又硬又有錢就夠了,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全球也要能買單。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能當世界超強,除了經濟跟軍事實力,還有軟實力。現在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問題,就是中國的透明度和道德水準,實在配不上他們的經濟規模。中國搶當世界第一強國的關鍵,還是在中國的價值觀能取代美國的價值觀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病毒被加料 #實驗室外洩 #中國價值觀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數學好基因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槍砲病菌與鋼鐵
─────
你知道隋煬帝楊廣為什麼要蓋運河嗎?難道他不知道修建大運河可能勞民傷財,民怨四起,導致帝國毀滅嗎?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隋煬帝之所以決定修建運河,其實根本是不得已的。
因為先前南北朝時期,連年征戰,為了一統天下,軍隊規模已過度膨脹。
而此刻天下太平,不再需要那麼多軍隊了;
留著他們,軍餉將拖垮國家財政;但要是讓他們全都解甲歸田,則等同於製造大量失業人口,導致社會問題。
束手無策之餘,只好開個運河工程讓大家來做了。
沒錯,這是一種解釋──而且是一種經濟學上的解釋。
修建運河,其實正是隋煬帝為解決民生問題,不得不採取的「擴大內需」措施。
我們暫且不去論斷此種說法的對錯──無論如何,用這種角度來理解歷史,是不是也給我們打開了不同的視野呢?
而類似瘟疫流行這種大規模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事實上也特別適合讓我們拉遠距離,從更大的巨觀尺度上來理解它。
這正是一種「大歷史」的概念。
讓我們先從這種概念的科幻版本開始吧──首先,伊格言提到,瘟疫時期,我們應當讀讀科幻大師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系列作。
這位俄裔美籍科幻大師出生於1920年,是美國科幻的代表人物之一。
看看他本人,是不是長得很像電影裡那種瘋狂科學家的樣子呢?
在他的經典小說《基地》三部曲中,艾西莫夫設想了一門全新學科: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
這是一個有趣的想像。「心理史學」是什麼?
那是一種用以**測度群體眾人之心理傾向與集體選擇**的統計學──它假設,如若群體人口夠多,則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什麼意思?這乍聽之下匪夷所思,然而不難理解──
舉例,你無法預測伊格言今天晚餐會吃什麼,因為單一個人的選擇變數太大,無從評估。
然而,如果要預測整座港島今日晚間約有多少比例人口以撈麵為晚餐主食,則相對容易得多,誤差也小得多。
以此類推,當群體數量夠大,當數據蒐集夠多,我們將可預測集體的心理傾向;而當此類計算愈趨精密,則終有一日,我們將可預測未來。
聽來是否似曾相識呢?
對的,於《基地》系列成書之一九五〇年代,我們叫它「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叫它──**大數據**。
伊格言提醒我們,對,這不就是大數據的概念嗎?
在數十年前,人類蒐集資料的能力有限,所以也不容易蒐集到堪用的、數量如此龐大的數據。
而現在,這已經一點也不奇怪了──記得武漢封城初期,網路上相傳來自支付寶後台的那張「逃離武漢落點圖」嗎?
那張圖,和後來中國各地肺炎的感染數據,是否可能直接相關呢?
所以,理論上,在當初,我們是否能從那張圖相當程度地「預測」或「演算」出後來中國各地的病例數字呢?
對,瘟疫聽來科幻,一種全新的、無解藥的傳染病聽來科幻,
但我們終將承認,我們竟是如此真實地生存於科幻之中──那不正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一記警鐘、一紙訓誡書嗎?
所以,讓我們也來讀讀賈德‧戴蒙的經典名作《槍砲、病菌與鋼鐵》吧......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數學好基因 在 七年級下學期~自然生物2-1遺傳法則-基因與染色體(3)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講義第54~57頁⭐性狀與隱性和顯性 基因 ⭐孟德爾的豌豆遺傳實驗⭐ 基因 配對的棋盤方格法⭐ ... 歡迎您使用國中 數學 免費影音教學🔷 學校上課請務必專心聽講。 ... <看更多>
數學好基因 在 還在迷信成功學區, 讀書除了靠基因, 還要有方法 的推薦與評價
國小教到國三的數學,這表示小孩很聰明,或者父母給小孩很大的功課壓力國中,小學數學要好不是用唸的,是天份,上課專心聽就好了, ... <看更多>
數學好基因 在 怪奇事物所Incrediville - 數學好基因 的推薦與評價
小時候數學不好,真的該怪數學老斯常請假嗎? 在掃描人類大腦後,科學家發現那些數學很好的人在做加減乘除時和語言處理相關的#角迴 也會被活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