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訓?有氧?哪種訓練方式最好】
「聽說中風後可以練重訓?大重量可以治百病」
「跑步會吃掉肌肉?但我覺得因為跑步讓我身體變得更舒服」
最近不管在治療師、教練圈,都在討論相關的議題。也有朋友或學生問我的看法。先說結論,我認為「各種專業、訓練、治療等,就是因爲對他有需求、它的獨特性,因此而存在」,因此,沒有哪種訓練方式最好、也沒有哪顆藥可以治百病,「不同的階段,需要的東西不同;不同的疾病,有適合的藥物及對應方式」,我認為現在缺少的,不是誰比誰厲害,哪個方式最好,而是,「怎麼讓不同需求的人,找到最適合他的方式」
1. 每個專業跟訓練方式都是獨一無二,沒有誰能取代誰
「有氧訓練好,還是大重量訓練好」
這就像是在問「騎機車好,還是開車好」,不同人、時間、經濟考量、距離等都是考量範圍,因此,對於一位馬拉松選手,有氧訓練的比重較高,但不代表重量訓練不重要,只是花費較少的時間在上面,因為彼此都有獨一無二的好處,透過有氧訓練增加最大攝氧量、肌肉的微血管密度等;透過大重量訓練增進發力率、跑步經濟性、減少運動傷害等。
2. 結合不同專業及方法,達成近乎完美的結果
「不管是腦中風後、糖尿病都可以做重訓」
當病患狀況是穩定、且具足夠基本能力的,我認同。前提是負責重量訓練的人,要能分辨「有沒有風險、狀況是不是穩定」,或先經這方面的專家確認過。目前教導重量訓練的多為不同背景的教練、體育科班畢業,坦白說,當我看到教練在幫學生壓脊椎,我都會怕怕的。
「確立自己的能力界線,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例如開始帶一位中風的阿伯重訓,發現訓練時他的膝蓋沒有辦法伸到最直,怎麼判斷他是『柔軟度不足』還是『痙攣(spasticity)』;或者,一位糖尿病的年輕女性在做完最後一組深蹲,覺得很累、嘴唇稍微發白,是因為『訓練強度足夠』還是『已經低血糖(hypoglycemia)』,然後倒地了,要怎麼處理。
上述的例子,其實只要有經過醫療人員評估、給予建議,都可以讓學生更安心地訓練。神經外科醫師確定腦部沒有再出血、物理治療師確定動作控制能力足夠、營養師確定飲食對血糖的影響。
「不同專業、方法的結合,就像一手同花順一樣,每張牌都比Ace小,但只要花色對、順序對,還是能勝過四張Ace」
3. 只要能改善「他」的問題,就是好的方法
剛從醫院實習完,我曾覺得自己很厲害,不管是五十肩、腳踝扭傷、長期膝蓋痛、腰痛,我只要用一雙手調整肌肉、關節等(又稱徒手治療),就可以處理好所有的問題。但很快地,沒能「畢業(出院)」的病患越來越多,儘管老師想教我其他治療方式,我還是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的方法最好。
我們習慣用自己最厲害的武器,去做每件事情,但是有些盲點,就是要從別人的專業跟角度才能看得到,「當別人手上拿著鑰匙就可以打開門,我們不需要堅持拿槌子硬要把所敲爛」
現在,當我有處理一段時間沒好的病患、教了一段時間沒有進步的學生,我就轉介給不同人,不管是防護員、教練、骨科醫師、疼痛科醫師、其他物理治療師、諮商心理師、營養師、身心學專家。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如果信仰能讓人度過生命的難關、緩解疼痛,為什麼不?
4. 結論
近期看到有這樣的討論,我其實覺得蠻好的。因為有彼此都有對自己訓練或治療的信念,也有可能是開創現今科學或研究還沒有的新方法。只是在嘗試新的方式,也要小心翼翼,先考量跟排除掉想得到的風險。就像疫苗一樣,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需要很多實驗來排除副作用跟風險。
目前不管是重訓界、運動產業沒有像疫情那麼急迫,如果能「排除掉既知的風險」其實並不困難,就是專業合作、充實自己的能力、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不同的觀點,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提醒自己,如果哪天我也沒做到上面我說的,請我的好朋友們打醒我。
也謝謝不同專業的朋友們:
讓關係.歷久彌新 - 石瀝新諮商心理師
鐘英華 (Yinghua Chung)
疼痛醫師:楊琢琪|Pain Doctor: Cho-Chi Yang M.D.
Dr. M Be Superior 運動醫學 傷害復健 健康促進
練健康
Bob Cheng
郭環棻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知己|琴床聲動所
彎槓訓練營 Bar-bend Strength Center
曾子桓(幾丸)- 肌力與體能教練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粉專我標記不到)
#專業分工 #重量訓練 #有氧訓練 #跑步 #大重量訓練 #物理治療師 #運動防護師 #醫師 #諮商心理師 #教練 #營養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weighttraining #aerobicexercise #running #resistancetraining #physiotherapist #athletictrainer #doctor #coach #strengthandconditioningspecialist #nutritionist #dientitian #psychologis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肌力衰退」與「柔軟度下降」同為老化大敵 說起老化,下列通常會注意到的是「長皺紋了」「頭髮變少了」之類外觀上的變化。但實際上,下面所列舉的狀況,才真的是「老化的訊息」: ・快遲到時小跑步,卻差點跌倒。 ・上班途中,走在車站的樓梯上時,踩空的次數增加。 ・不過是很小的地面高低落差,卻差點跌...
柔軟度不足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醫療人員無法說出的肯定句】
.
有時說出『不確定、不知道』,會比說『就是、一定是』還需要更大的勇氣。
.
『膝蓋痛去看醫生,只有說可能是XXX造成的』
『治療師沒有跟我說確切的原因,說不太確定』
.
大家都會想知道身體疼痛、不適時,是什麼原因造成,想找到那個『確切』的原因或標準答案。但身為醫療人員,我們常用『不確定、可能是』這類的詞,反而讓一般民眾覺得說得很模糊、不知所措。例如最近走路腳跟會痛,以前都沒有出現過,檢查後發現是足底筋膜炎,多數人會問『為什麼我會足底筋膜炎?』、『我沒有走很多路呀』、『是遺傳嗎』等,想找出那個確切原因。
.
然而,有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單一個問題或疾病,我們稱之為危險因子(risk factor)。但也因為不同因素都能造成影響,所以在解釋上會比較保守,並不會說一定是哪個原因或因素造成現在的問題,例如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肌力不足、柔軟度不足、運動量過高、久坐生活等
.
醫療人員的目的是篩選出最有可能的因素、及機率最低的因素,並針對最有可能的因素去做處理,因此在解釋上並不會用肯定語氣。例如檢查後,發現病患平時沒有運動習慣,但整天都要穿著高跟鞋,導致小腿肌群較緊繃,醫療人員會說:『小腿肌肉太緊可能是造成足底筋膜炎很大的原因,但其他因素也有影響』
.
因此,醫療人員常用不確定的語氣,而非肯定的語氣,是因為單一疾病或問題常常是多個因素導致的,除了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也希望提供病患及民眾更準確的資訊。有時,願意說出『不確定、不知道』,會比說『就是、一定是』還需要更大的勇氣。
.
.
.
.
#醫療人員 #肯定句 #不確定 #運動傷害 #疼痛 #不適 #看診 #危險因子 #物理治療 #訓練 #訓訓 #陳曉謙 #medicalstaff #doctor #physiotherapist #physicaltherapist #riskfactor #physicaltherapy #training #weighttraining #sportsinjory #pain
柔軟度不足 在 三寶媽Joan陪你運動很享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板橋新課程體驗- 瑜珈來囉🧘♀️
我們在做肌力訓練時,常發現有些學員的柔軟度不夠,收操時會唉唉叫,我們來補足這塊囉,邀請充滿能量的Ivy老師來教瑜珈囉,練習跟自己的身體對話。
✅12/17 (四)19:00
✅每人體驗$299
✅任選五堂$1800 (肌力、跳床、瑜珈)
✅送1堂小班制教練課
✅市場上少見的小班制瑜珈課
✅肌力課、瑜珈課、跳床課任選,讓你自由配,不用運動跑來跑去
✅適合族群:柔軟度不足、工作壓力大、重量訓練
✅個人化飲食規劃
#三寶媽陪你運動很享瘦 #預約制 #瘦肚子 #兒童跳床
柔軟度不足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肌力衰退」與「柔軟度下降」同為老化大敵
說起老化,下列通常會注意到的是「長皺紋了」「頭髮變少了」之類外觀上的變化。但實際上,下面所列舉的狀況,才真的是「老化的訊息」:
・快遲到時小跑步,卻差點跌倒。
・上班途中,走在車站的樓梯上時,踩空的次數增加。
・不過是很小的地面高低落差,卻差點跌倒。
・雖然沒有遭遇什麼狀況,腳卻很容易扭到。
容易雙腳無力、扭到,或者常常踩空、差點跌倒嗎?
也許你也感覺到,這是肌力開始衰退的訊號,事實上,也可能意味著柔軟度不足的問題!
另外可能也有人,曾經遭遇在沒喝醉的情況下想穿褲子,卻在腳抬起來時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的情形。這是什麼原因?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肌力不足」。但實際上,「柔軟度太差」也跟「肌力不足」一樣是很大的問題。
過了四十歲,先開始拉筋而不是做重量訓練!
若你誤以為自己是「肌力衰退」而開始做重量訓練,請先暫停,從拉筋開始吧。如果不先讓肌肉變得柔軟,就沒辦法訓練出絕佳彈性的肌肉。最大的問題是,如果在肌肉僵硬的狀況下運動,很容易肌肉拉傷,或是傷到腰部或膝蓋,形成引發運動傷害的原因。
四十歲以上的商務人士,應該先以拉筋來獲得「柔軟的肌肉」,而不是用重量訓練鍛鍊「強韌的肌肉」。
日本45歲奧運選手葛西紀明,連續參加8屆奧運,被譽為當代不老傳奇,現在除了是選手也擔任教練,他分析,過了40歲以後,要先從拉筋開始,因為肌肉柔軟有彈性,才能增加步伐的穩定,當身體更放鬆,下半身的可動範圍就能變大,走路、跑步時更輕鬆,也就不容易踏空、扭到囉!
《葛西式超級拉筋法》
第一步,伸展大臀肌
1.以坐姿將雙手往後撐住身體,兩腳微微拱起
2.將左腳腳踝放在右膝上,維持60秒
3.感受臀部的肌肉正在緩緩伸展,慢慢呼吸。換右邊再做一次
第二步,伸展小腿肌
1.以四肢著地的姿勢,伸展手肘和膝蓋,並抬高臀部
2.一邊維持平衡,一邊抬起右腳,維持60秒
注意左腳腳跟不要抬起來,換左邊再做一次
【拉筋相關影音】
伸展膝蓋窩,放鬆肌肉、促進循環,活化內臟功能!
https://youtu.be/osMRoxzJRZg
日本整療師教你鬆筋膜,輕鬆擺脫惱人小腹!
https://youtu.be/heDb0lcmPPM
睡前趴5分鐘,好眠、正骨盆就能瘦身消水腫
https://youtu.be/F9lxMkOBMNY
【拉筋怎麼做?這些文告訴您】
練肌力先拉筋!40歲後鬆開3種肌肉,體力用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191
O型腿讓膝蓋變形、全身浮腫!側躺拉筋10天有效矯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831
邊練核心邊瘦腿!超人氣教練:拉筋+躺著運動才是上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783
#拉筋 #大臀肌 #小腿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BSSCqrcn9k/hqdefault.jpg)
柔軟度不足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年過30歲之後,即使吃的不多,卻因為基礎代謝率下降而讓
體型逐漸變寬,許多衣褲漸漸變得緊繃,卻又無法從忌口來有效改善,
這時不妨試試簡單的鍛鍊運動,一個上半身下壓的體幹鍛鍊動作就能
刺激到腹部、腰以及大腿內側,提高基礎代謝率,輕鬆燃脂!
不只能瘦下半身,還可改善骨盤前傾,消小腹、治腰痛!
日本瑜珈老師森和世表示,這個動作能刺激到腹部、腰以及大腿內
側,是實行一周就能體驗到成果的體幹鍛鍊。能活動到可促進脂肪
燃燒的背部與腰部肌肉,尤其許多女生的背部肌肉與腹肌很弱,只
要鍛鍊好腹肌與背肌,同時也能改善骨盤前傾,瘦到腹部。
日本骨盤運動教練柳澤友子表示,肌力不足、身體缺乏柔軟性,都
與下半身肥胖有極大的關係,肌肉不足不只會缺乏體力,肌肉的柔
軟度不足,還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淋巴循環也不好,導致血流與
淋巴液、廢棄物囤積在下半身,身體新陳代謝變差,下半身浮腫肥
胖外,體溫降低造成虛寒體質,各種病痛也找上門來。
只要挺直背脊,不只能保持漂亮的姿勢,還能使用到很多的肌肉,
讓骨盤不容易歪斜,並提高基礎代謝率。矯正姿勢不良與運動不足
造成的骨盆前傾,可改善腰痛,以及壓迫到子宮與膀胱造成的頻尿
以及生理痛等婦女疾病,並改善骨盤傾斜造成的血液循環不良,達
到瘦下半身的效果。
相關文章:
一週有感!前彎深蹲瘦小腹、治腰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649
前彎式深蹲,一招瘦小腹兼練核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8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Music: Silent Partner - Visio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8YTEUOazq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