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法、想法、聽法】
今天的「教師研習」巴哈創意曲專題A班,主要在討論三聲部。除了建議大家三聲部的練習步驟、技術上該練哪些東西,還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如何觀察三個聲部互相的關係,哪些小眉角可以讓音樂變連貫,在聲部間流動。哪些小毛病,是造成彈不好的兇手。
學生(或我們小時候)彈三聲部最大的問題就是陷入彈的 #不知所云、#不知所云、跟 #不知所云。(其實不只三聲部,很多曲子都是)以至於有些音彈出來會處於一個尷尬的角色,但透過如何讀譜、如何觀察樂譜,很多東西都會浮出來,彈的尷尬或聽起來不順的地方,都有解套的方式。
在技術上,學生最大的問題則是:#單手彈雙聲部時聲音的控制,常常我們需要外聲部大、內聲部小,有時則相反,以及有些音該留的沒留,不該留的不小心都疊在一起了。
這個技巧必須學,不見得只是因為要學三聲部或平均律裡的賦格,在巴哈初步,在古典奏鳴曲、浪漫樂派各曲子裡,都有片段需要用到這種手指控制技巧,才有可能讓聲部間的聲音變立體,不致於平面。只是在三聲部裡,這項技巧充滿全曲,逃不了。當然還有最基本的轉手指。(相信我,十個學生有九個轉手指是轉不好的)
除了手指控制,橫向線條處理也是主要問題。大家都有概念主題要彈出來(但是除了主題彈大聲之外,其他就不知所云了),也知道三、四聲部要想成是不同樂器在演奏(例如小、中、大提琴,或四部合唱),然而,室內樂互相呼應的思考與聆聽方式在音樂班裡還是欠缺的,至少不知道如何應用在鋼琴彈奏裡。
還加上多數人小時候被養了一些習慣:「八分音符要斷奏」、「長音斷開」、「手腕遇到四分音符或長音要唱所以繞圈」、「掛留音之後重新開始所以斷掉」之類。造成大家常 #無意識的遇長音就斷方向、#每音無意識斷掉、#手腕無意識繞圈。光單旋律一句話就被大斬好幾截,這些皆易導致不知所云。
雖然講了很多東西大概快把大家炸暈了,但真的很有趣啊,邊講都覺得我們小時候練琴,真是錯過了好多有趣的東西呢~(講師顯示為自己樂在其中)
/
以前曾被音樂班同事問:「小學生你就會教他音色嗎?教了他們有辦法學嗎?教他們樂句?會不會太難」
我說:「當然啊,有教他們就會。不然他們怎麼知道要聽什麼?」
「更何況,把聲音彈得好聽跟理解音樂,因為學音樂而變得懂音樂,就是學琴的目的,所以不論音樂班與否,我是都會教。學生知道他在彈什麼,就越容易彈出興趣,當他可以開始自己研究出音樂,就會獲得強大的樂趣與成就感。我們小時候沒學,不代表現在教他們他們學不會呀(笑)」
要教學生思考嗎?大家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叫學生要思考」、「怪學生怎麼不思考」大家都會,但是 #教會學生如何思考 才是重點。
要教學生決定指法、樂句結構、決定踏板?這樣一首曲子不是要教很久?那學生練完一首曲子就要很久了吧?
通常進入一個新程度的曲子,我會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把那個程度的能力學起來,因為要盯步驟,所以花時間。但能力學到了,以後就會快轉,練譜會變很快,很多技術會了,到新曲子就變成他的基本(所以教過的東西如果到新曲子沒應用,彈出很白的東西,就會被我電)。重點還是 #練這些的目的_是要訓練學生什麼。
或者反過來想,我們多數人小時候徹爾尼彈過數本每本每首彈,結果技術也沒變好;古典奏鳴曲彈了很多首,好像也沒抓到古典風格;平均律、賦格我們求學階段也累積彈了不少首,大家的問題不就也是:即便彈了好幾首,怎麼還是不太懂自己在彈什麼,是吧?
我們不用讓學生彈會多艱澀的曲子,但是要讓他理解他正在練的曲子,以及讓他的能力到達他在練的曲子(好繞舌),就不會有所謂的「硬練」。能力起來,就容易快轉。
#而且教學也會多很多樂趣啊
#喔也會多很多累
/
#音樂班 #音樂系 #讀譜好有趣 #彈奏技巧 #巴哈創意曲 #教師研習 #鋼琴老師 #學鋼琴
每音無意識斷掉 在 tips/日语拟声拟态词.txt at master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あんぐり比喻无意识地或不由自主地张大嘴巴的样子。 ... がたんごとん与“がたごと”意义基本相同,但每发出一次声音后有较短的停顿。 ... ⑸比喻线等突然断掉。 ... <看更多>
每音無意識斷掉 在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 覺音(Buddhaghosa)著葉均譯 的推薦與評價
(三、活命遍淨戒的成就)如根律儀的依於念,而活命遍淨戒當依精進而成就。依精進而成,因為善於勵力精進者,能捨邪命故。所以精進於行乞等的正求,得以斷除 ... ... <看更多>
每音無意識斷掉 在 斷食善終(漸進式,自主善終-合法)-睡夢中離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歐美,日本醫院,斷食善終已經實行多年國外對於把鼻胃管長期留置,是非常謹慎的不像台灣 ... 長期以來,我不認為無意識插管臥床者算是活著。 ... 還記得你小時候手斷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