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房與家門之間,佈建精障者社區生活的支點」
大家知道嗎,10月10日除了是國慶日外,也是 #世界精神衛生日。
近年來,國人對於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當社區發生精神危機事件時,因應與處理機制時常有所不足,精神疾病病人與家屬所需的社區支持服務,也付之闕如。
在本週四,我們舉辦了《精神衛生法》修法草案公聽會,邀集了許多實務工作者、專家學者、民間團體、機關代表,希望能徵詢各方多元的意見,期待在病房與家門之間,建造病人在社區自立生活需要的支點。
《精神衛生法》立法宗旨之一,是保障病人權益、支持並協助病人於社區生活。但是,立法 20 年來,台灣社會的社區支持服務仍然嚴重不足,也未能建置跨專業、跨機關合作的精神照顧網絡,導致病友可享有的資源分散,種種困境,都使得許多病人無法安然回歸家庭與生活。
因此,在我們的修法版本中,增訂了精神疾病病人及家庭照顧者社區支持服務的專章。除了將病人所需的社區支持服務明文化,也明訂應提高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層級,建置精神病人整體需求評估及資源轉介平台、加強跨機關協力義務。
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將行之有年的社區精神關懷訪視員法制化,期待能夠達成專業久任、建立提供長期深度服務的個案管理機制。
此外,各國發展及實證研究,皆肯定同儕專業與角色,在精神病人復元歷程的重要性,同儕對復元歷程的深刻體會,能給予沒有生病經驗的專業人員所無法給予的支持和陪伴。
台灣的精神醫療十分進步且普及,與美國、澳洲因應去機構化運動而發展外展式的治療、照顧服務,兩者脈絡不同。但在目前現況下,精神病人依然存在就醫困難與社會功能退化的困境。
因此,民間持續倡議建立積極性處遇團隊,協助病人在陷入危機期的時候,能在社區的支持環境中穩定,或協助其進行後續治療。本次修法增訂社政及衛政主管機關應共同發展積極性處遇團隊,建立以跨專業團隊為基礎,進入病人的家庭提供全面的協助。
當社區發生精神危機事件,警察、消防及醫護人員往往首當其衝,護送病人就醫過程面臨許多風險。
在嘉義鐵路警察案之後,第一線人員便已向警政署提出改革訴求,認為教育訓練的課程規劃、執勤實用狀況有全面檢視的必要,並應研擬訓練的改革方案。為保障警消、醫護及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降低面對精神危機事件的執勤風險,本次修法也增訂內政主管機關的權責,參酌美國危機處理團隊的訓練機制,以社區實務為基礎,規劃並推動危機事件處理團隊人員的安全訓練。
相較於強制住院,強制社區治療對嚴重病人的人身自由限制較小,是目前替代強制住院治療的機制。然而,現行採強制社區治療的個案數極少,第一線精神醫療人員反映實務的困境,現行規定醫療端每月訪視病人 2 次並進行治療,但在社區中可能找不到病人,或病人拒絕來訪的醫護人員提供治療。
因此,本次修法擬採事前法院審理,由司法單位為第三方裁定,衡平對病人人身自由的拘束與治療所需之跨專業協力,以形成完整而持續的精神醫療照護網絡,未來更必須爭取經費補助,以合理費用給付承接強制社區治療業務的機構,改善目前強制社區治療運作的困境。
最後,我們仍必須強調,發展精神醫療與社區支持服務共同協力而成的服務,才是根本之道。
社區支持服務重視的是病人、照顧者與家庭的整體生活。藥物與住院能協助穩定疾病,回到社區之後則需要有持續的精神復健、穩定的居住空間、同儕的互助網絡、支持性與庇護性就業等服務來承接,來預防病人因長期留滯於家庭造成功能退化,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並保有喘息的空間。
這些社區支持服務在國內外皆已有具成效的經驗,仍待中央政府在政策與經費上予以支持,協力司法、衛政、社政、警消、勞政等相關單位,共同面對台灣長年以來不受重視的精神衛生政策。
對於精神疾病病友來說,生病是一場意外,不應該成為被忽視或被扁平化、污名化的群體。我們希望透過完整的修法,幫助病友們在病房與家門之間,找到能與社會共存的支點。
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我們仍會努力。
也期盼更多人與我們一起,打造更良善的社會。
社區精神病人訪視安全與危機處理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個禮拜鐵路警察局嘉義派出所的警員李承翰因公殉職,引起社會譁然,大家開始深入探討警察的執法制度與社區精神疾病患者照顧背後的安全隱憂,同時我也收到了相當多公衛護理師對於執行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的擔憂與恐慌。為此我今天特別請衛福部心口司的司長、科長和專員到辦公室討論 #精神疾病防治相關計畫,期待可以藉由提升社區精神病人的個案管理及危機處理機制,從前端預防,強化社會安全網。
現行有被列入精神照護資訊管理系統追蹤的有約14萬人,其中比較嚴重的第一級和第二級精神疾病個案有約3.5萬人。由於「自殺防治、精神疾病防治及成癮防治心理健康工作計畫」經費有限,衛福部只聘用了96位社區關懷訪視員,在人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之下,公衛護理師除了需訪視第三級和第四級的精神疾病個案,有些縣市的公衛護理師甚至連第一級和第二級的個案也要訪視。
由此可見,社會安全網與社區精神衛生防治光是在前端預防就已出現人力不足的困境。在尚未補齊所需人力前,為了保護這些第一線訪視人員的人身安全,#我將要求各地方衛生局提供足夠的防身知能教育訓練,並向中央爭取讓訪視人員在高風險場合執行業務時,#得以配戴防狼噴霧劑或哨子等裝備,更重要的,日後我和醫事司討論衛生所的人力配置標準時,也會提出此問題,#要求增加人力或刪減其他業務。同時,也期待地方警政可以陪同訪視人員前往高風險的個案家中,#在必要時依照警察職權行使法護送就醫。
在深入討論後,我與心口司達成共識,明年起「自殺防治、精神疾病防治及成癮防治心理健康工作計畫」將更著重在躁鬱症、思覺失調症等慢性精神疾病。#同時心口司也會盡力推動結合健保等通報數據,讓社區關懷訪視員和公衛護理師也可以掌握到病患回診、拿藥的頻率,以及是否有被通報吸毒、家暴等資訊。
至於我在上個月會議中提出的國家證照同師不同酬問題(詳情請看https://reurl.cc/VV6ey),心口司長今天已承諾會發函至各衛生局,讓具有護理師證照的關懷訪員也能獲得專業加給,#不會有差別待遇。另外,司長也承諾明年的計畫會再涵括精神衛生進階培訓證明者的額外加給。
#精神疾病
#社會安全網
#社區關懷訪視員
#公衛護理師
社區精神病人訪視安全與危機處理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融合代替恐懼康復代替隔離
#期待精神障礙長期照護政策持續改進
文/陳信諭 醫師
近幾年,如台北的小燈泡案、隨機擄童案、高雄兄長殺害精障妹等精神病患或照顧者涉及的社會案件均受到媒體大幅報導,但輿論往往只強調「這些人是不定時炸彈」,甚至炒作「精神病患犯罪能否判死,是否裝病脫罪」等辛辣話題,但對於實際上病患與家屬的負擔,多半冷漠看待。
實際上,長期來看精神障礙者的犯罪風險並不比一般人來得高,反倒是在缺乏適當照顧與資源協助下,健康風險更高,往往讓病人很早失能、家屬燃燒殆盡,造成更多社會成本耗損。不論你從健康人權或社會安全角度切入,都是政策上要優先解決的。
上週五,在衛生局有場精神病患健康權利與長照政策研討會,會中提到許多現存社區照護體系的侷限,非常值得主政者參考。
#精神障礙者對家屬的照護負擔
台灣的醫療與公共衛生水準,屬於世界前列,遠超過國家經濟水準。而台灣精神醫療經過百年發展,醫療水準也屬世界一流。然而,生理-心理-社會層面的全人照護,大家都朗朗上口,但實際資源的投入,卻有很大的落差。
2017年,全國有1,167,450人為身心障礙,其中10.8% (約12.6萬人)為精神障礙,以高雄人口來說,大約1.4萬人為精神障礙者(失能嚴重到一定程度者)。傳統上,家庭是精神障礙者最大的後盾,但在病人出院後資源無法妥善銜接,而屢屢反覆發病下,照顧者往往有體力、情緒、經濟耗竭的問題,最後只想把病人遠遠送離家庭。
儘管台灣未經過「去機構化」階段,至1980年代仍持續利用社會褔利基金擴建治療床及養護床。但「龍發堂」到21世紀仍然繼續存在,顯示現有精神醫療體制仍未滿足病人與家屬的精神醫療需求。 這時,我們不該單純站在「你不負責任」、「遺棄病人禍害社會」的立場指責家屬,而更該思考照護者為何沒有得到足夠支持。
#現有社區照護體系的不足
雖然在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規定,各級政府應提供個別化、多元化服務,涵蓋家庭、工作、就學、社會福利、社區資源、照護系統等需求。但針對不同的障礙,服務方式不同則無並未分化。
而在照護體系權責劃分中,也存在曖昧之處,例如不同分級精神病人醫療復健和社福主管單位不同,存在行政協調不一問題。而有些機構如康復之家,雖然屬於「復健機構」,但常有病人長期滯留也沒真的在復健的問題,到底屬於醫療還是社會福利? 在理論和實務上也會有所落差。
另外,現行雖已有「制度」,但不一定獲得執行。例如精神衛生法修法後雖已納入強制社區治療的制度,但對比強制住院來說,實際執行件數相當低(2017年強制社區審查58件,強制住院818件)。在心理-社會層面,由於資源不足,對於特定疾病有實證療效的許多治療模式無法照搬到台灣實行(如主動性社區治療,ACT)。而精神障礙者長照雖已納入長照2.0體系,但仍面臨照服員短缺(不到滿額一半),經費短缺等問題。
#差異化精神長照策略
在研討會中,台灣精神醫學會前理事長周煌智教授提出台灣精障者長照策略,特別強調精神病人社區長照應有與一般長照的「差異化策略」並應包含:世代互助、家庭共照、社區融合、與職業重建等四個大項。
目前許多慢性精神疾病面臨的是照顧者(父母)和病人的「雙老」現象,當父母老化,不但不能照顧病人,本身還需要長照資源。若能訓練病人在家生活,照顧父母,年輕時雙親照顧精神病人;雙親年老時訓練病人照顧雙親的日常生活,雙親則注意病人的服藥。則可大幅替代照服員的人力需求,將資源直接挹注於病家。這就是世代互助、家庭共照。
而在未來精神照護體系中,落實社區精神病人管理及追蹤關懷,包含到宅定期訪視與評估,提供精神醫療資源,疾病衛教,資源轉介,家屬心理諮詢等服務,住院只做危機處理,延長病人在社區時間。並在社區銜接職業復健,和支持性就業機制,提供較長的收案輔導時間,不要一找到工作就結案。良好的就業支持,研究顯示不但能減少思覺失調症患者負性症狀,還能降低死亡率。這就是社區融合、職業重建。
#精神醫療資源再分配
周教授也提到,隨著藥物療效與社區照護資源改善,越來越多病患留在社區,精神醫療的健保門診費用已經超過住院費用。由於每個住院病人花費大概是門診十倍左右,若省下的錢可以投資自殺防治、家性暴、物質濫用等領域,將能協助處理更多社會困境。但因健保總額制度問題,現有耗費的減少無法轉至新興領域,專業人員吃力不討好,失去鼓勵醫學解決社會問題的制度誘因。
我們認為,面對長期窘迫的人力與經費,以及僵硬的健保制度,除了持續呼籲政府正視問題調整政策。我們也希望透過「#健康科技替代勞動力」(例如)以及「#社會企業替代政府支援」的方式,一方面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制度的轉譯研究,另一方面透過法令鬆綁和適當誘因,開闢新興商機,降低長照財政負擔,以達永續經營目標。
研討會舉辦地的衛生局,一旁正是西部最大精神專科醫院:市立凱旋醫院。目前,凱旋醫院附設新康復之家即將完工,興建中樓高8層的長照大樓也將囊括精神長照機能。凱旋醫院體系本身集住院、門診、日間病房、社區復健中心、精神護理之家等機能於一身,同時支援監護處分、多項成癮防治計畫、自殺防治中心等業務。一方面,我們樂見市立醫院成為高雄市民心理健康的專業後盾;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社區復健」業務仍呈現高度集中化,雖私立機構日益增加,但品質難以與公有機構比肩。社區對精神病患的排斥仍在,更讓社區復健走不進社區。
心理健康是動態概念,對於慢性精神障礙者,運用優勢能力,正向態度,促進「康復」,而非單純與社會「隔離」,已成為精神醫學界的一般看法,但未必被社會充分了解。 政治人物不該再以「不定時炸彈」、「大數據監控」的社會病理化角度誤解濫用醫學與公共衛生。而該進一步協助盤點各級資源,做好行政協調,引入新想法新技術,增加社區治療人力,避免家庭功能耗竭,實現促進健康,在地老化的目標!
社區精神病人訪視安全與危機處理 在 3Qi.tw 陳柏惟- 【降低危機處理風險保障警察醫護安全!】 今天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是警察節,除了對所有警務人員表達感謝之外,我想就最近的精神病患攻擊 ... 簡稱CIT)計畫,就是著眼於強化警方處理社區精神醫療危機事件的能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