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你知道減肥有幾種方法嗎?
你是否想過,或曾經做過減重
卻不得其門而入,或效果不好呢?
可能是你沒用對方法,或有更好的選擇喔!
隨著台灣第一版成人防治肥胖指引推出
我們為大家做個綜觀性的簡介
#肥胖由BMI定義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肥胖"?
我們以前介紹過肥胖的三種定義:
BMI,腰圍,體脂率
目前的肥胖防治指引,
仍以BMI為公認的診斷標準
計算方式為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24以上為過重,27以上為肥胖
腰圍則作為代謝症候群的條件之一
測量位置:骨盆上緣和肋骨下緣的中點
如有腰圍過寬,但BMI維持正常
稱為 #腹部肥胖=腹部脂肪累積過多
比起皮下脂肪累積,更容易有內科併發症
應視同"過重"的狀態來處理
體脂率代表脂肪佔身體多少比重
概念上更接近肥胖的原始定義
但不同性別年齡的肥胖標準不一
分界的切點也缺乏共識
目前作為分析身體組成的參考使用
因此如何選擇減重方式
目前仍由BMI來界定:
#生活型態改變
過重(BMI 24以上)或腰圍過寬
都建議要做積極的生活型態改變
包含規律作息,飲食方法,運動習慣
#減重藥物
BMI 27以上有共病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或BMI 30以上
就符合使用減重藥物的標準
目前核准的減重藥物有2,皆為自費
糖尿病也有可輔助減重的血糖藥
將於下篇一併介紹
#胃內水球
國外建議BMI 30以上可考慮胃鏡放置水球
或是BMI 40以上,於減重手術前使用
原理是縮小胃部空間以減少食量
治療後可取出,不改變腸胃結構
#減重手術
目前有四個標準:
1. BMI 27-30,有肥胖相關疾病,內科治療無效
2. BMI 27.5以上,有糖尿病且控制不佳
3. BMI 35以上,有肥胖相關疾病
4. BMI 40以上
以這一篇的知識為基礎
下一篇我們將為大家介紹
月初長庚醫院舉辦跨科減重研討會的內容
肥胖由bmi定義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預防醫學】你知道減肥有幾種方法嗎?
你是否想過,或曾經做過減重
卻不得其門而入,或效果不好呢?
可能是你沒用對方法,或有更好的選擇喔!
隨著台灣第一版成人防治肥胖指引推出
我們為大家做個綜觀性的簡介
#肥胖由BMI定義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肥胖"?
我們以前介紹過肥胖的三種定義:
BMI,腰圍,體脂率
目前的肥胖防治指引,
仍以BMI為公認的診斷標準
計算方式為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24以上為過重,27以上為肥胖
腰圍則作為代謝症候群的條件之一
測量位置:骨盆上緣和肋骨下緣的中點
如有腰圍過寬,但BMI維持正常
稱為 #腹部肥胖=腹部脂肪累積過多
比起皮下脂肪累積,更容易有內科併發症
應視同"過重"的狀態來處理
體脂率代表脂肪佔身體多少比重
概念上更接近肥胖的原始定義
但不同性別年齡的肥胖標準不一
分界的切點也缺乏共識
目前作為分析身體組成的參考使用
因此如何選擇減重方式
目前仍由BMI來界定:
#生活型態改變
過重(BMI 24以上)或腰圍過寬
都建議要做積極的生活型態改變
包含規律作息,飲食方法,運動習慣
#減重藥物
BMI 27以上有共病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
或BMI 30以上
就符合使用減重藥物的標準
目前核准的減重藥物有2,皆為自費
糖尿病也有可輔助減重的血糖藥
將於下篇一併介紹
#胃內水球
國外建議BMI 30以上可考慮胃鏡放置水球
或是BMI 40以上,於減重手術前使用
原理是縮小胃部空間以減少食量
治療後可取出,不改變腸胃結構
#減重手術
目前有四個標準:
1. BMI 27-30,有肥胖相關疾病,內科治療無效
2. BMI 27.5以上,有糖尿病且控制不佳
3. BMI 35以上,有肥胖相關疾病
4. BMI 40以上
以這一篇的知識為基礎
下一篇我們將為大家介紹
月初長庚醫院舉辦跨科減重研討會的內容
肥胖由bmi定義 在 BMI,腰圍,體脂率目前的肥胖防治指引 的推薦與評價
隨著台灣第一版成人防治肥胖指引推出我們為大家做個綜觀性的簡介#肥胖由BMI定義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肥胖"? 我們以前介紹過肥胖的三種定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