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運動減肥」
-
前陣子曾在電梯裡頭,
一個姊姊和她先生說:
“那個某某某不運動喝那個也有瘦很多,我覺得這樣很好欸”
-
不運動減肥,
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
大家都知道要不運動光靠吃少其實就會瘦。
但大家也都知道,
大部分的案例要不就是越吃越少,
要不就是直接吃仙餐,
然後恢復正常吃就直接爆肥,
或是還沒瘦就已經受不了,
甚至代謝都亂掉,停經、提早更年期樣樣來。
不過內分泌的環節實在複雜,
今天沒心情說,
關於這個我們以後會專門做視頻為大家講解。
-
-
-
「就只討論不運動減肥吧」
大至上為兩個方向,三種方式:
1. )吃「處方」
2.)餓肚子
3.)服用某種抑制消化酶作用的結構
一定不好嗎?
那可不一定。
如果是一位不減肥就會面臨高死亡率的病患,
或是沒辦法運動但需要減肥的人。(誰啊?癌症病患、洗腎病患我都看過,難不成四肢都斷光了?)
-
-
-
首先吃1.)處方的原理,大至上是某種咖啡因類的化合物,因為結構和腎上線類似,能夠起各種減肥需要的作用-釋放能量和提高代謝。
咖啡因類指的只是一個廣義的說法,
可以是吃辣椒啊、喝綠茶啊、吃某種”中藥”啊,
甚至是服用甲狀腺素藥物,這些都能引發交感神經亢奮,就是運動的時候會發生的事情。
後續的作用其中一環是可以打開脂肪細胞的鑰匙,
讓脂肪放出來,如果剛好血糖不夠(參考上一篇「睡前故事」)脂肪就可以順利的被使用了。
(上一篇沒有提到胺基酸的細節,其實它可以說因為是稀有者,而且有投報率的問題,身體並不會一直用)
所以如果在服用「處方」,
心跳加快是最常有的特質,
然後隨著心率提高,
呼吸作用的速率也加快了,
也就是所謂的「代謝上升」。
(是要跳多快?能燒多少?還不是一樣要少吃,只是你有可能吃到會讓你不餓的處方罷了)
其實這個做法如果不運動真的非常糟糕,
人體相連骨骼的韌帶、使身體可以正常對抗阻力造成外觀活動的肌肉、關節間潤滑功能的軟骨、肌肉連接骨頭的肌腱,這些機構都需要「外力」來維持生長或恢復率。
外力也就是前幾篇提到的「抗阻力」,
簡單來說就是運動。
沒有運動,沒有額外的外力,就只是純粹的消耗,
根本就是加速退化,不然你以為你是年輕人喔,
沒動都會長回來?
生長因子沒那麼強,還搞不好加速退化喔。
最後肌肉流失,拉力就低,
加上沒運動,骨密度也肯定會下降,
而且是加速下降,因為都沒動,作用力哪裡會夠,
又不是每天滾地板、撞門⋯
-
-
-
再來2.)餓肚子,
其實應該是不運動相對較理想的選擇。
因為代謝高要看是用什麼方式引起的,
肚子餓還有時間可以調節、適應,
「處方」是直接”卡”掉那些過程,
不然你覺得為什麼生酮要好久才穩定,
為什麼低碳也要一陣子也才會「恢復正常」?
慢慢的讓身體適應,這樣就可以越吃越少,
會瘦還可以省錢呢!(??)
(剩下的缺點大致如1.))
-
-
-
最後,3.)
其實就是造成吸收上的問題,
腸道胰蛋白酶啊、澱粉酶啊什麼鬼的都無法作用,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進去小腸都是複雜結構,
根本不能進行主被動運輸,
最後因為營養不良所以自然就瘦了。
好處也許是可以吃到爽,但一樣的問題,
需要的營養素(靠吃和吸收)、
需要的作用力(運動)等都不存在。
-
-
-
靠不運動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體脂率,你不動肌肉就少,
體脂率一定高,不要跟我講又有朋友怎麼樣,
基因好叫做運氣,那是爸媽給的,
我們雲林一堆人沒戴安全帽也沒事啊(?)
這種就是為了使身體看起來變小,
萎縮、丟失掉一堆必要存在的組織、結構,
剩下的肉根本都是脂肪,
細但隨便捏全部都是軟的,
只是一般人看不出來而已,
根本就是在對健康開玩笑。
血管壁彈性你不顧(只能靠一定強度以上連續心率,和心臟擠壓力度和總時間有關)、
骨頭關節健康你不管(提早關節炎發生的機率)、
運動可以帶來的生理機能調節和適應、
對壓力的適應力等⋯太多講不完,
就是一種慢性自殺,不要以為荷爾蒙不會被你搞爛,只是還沒發生而已。
拜託,乖乖運動啦!
(然後現在疫情爆發,在家吃自己吧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衛福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都是女性。2025年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同時因伴隨共病,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你知道嗎?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大有關係,而某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就會逐步讓我們流失肌肉。 骨鬆與飲食型態的關係? 加工麵食:腸胃道過敏...
蛋白質流失性腎病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年第一期肥胖醫學期刊兩大重點節錄!]
昨天收到台灣肥胖醫學期刊,看到主編吳至行醫師的序不禁會心一笑,本期除了有我寫的醫學專論「 #肌少型肥胖症的蛋白質補充」,在期刊摘錄上又拿出2020年那個JAMA的 #168限時飲食TREAT 隨機臨床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來討論,跟我去年10月寫的文章結論(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799210100881956/?d=n)一樣。
#結論:
1. 在這個試驗中,與一日三餐飲食法比較。 #限時8小時內吃完的減重效果並沒有比較好,也 #沒有改善任何新陳代謝指標。
2. 與一日三餐飲食法比較,限時飲食組的 #四肢瘦肉(ALM)顯著降低。
3. 為了避免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的瘦體重含肌肉和水的混淆,讓參與者在進行量測前都經過12小時空腹,並使膀胱排空,168限時組瘦體重的變化遠大於體內水份的流失,因此肌肉水合作用的差異不太可能解釋所有瘦肉流失情形。(白話文:醒醒吧,你不是脫水,是真的掉肌肉)
這就是為何我常說, #既然把蛋白質吃夠跟維持低熱量 是 #減脂又不掉肌肉的關鍵。
那你就一整天這樣做就好了啊?限時幹嘛?
#幹嘛168限制吃蛋白質的時間還給自己壓力?
所謂的延長空腹造成的自噬反應,我目前看到的證據就是 #肌肉被吃掉的比脂肪多。
如果真的要得到 #酮體的好處,真的不用挨餓, #蛋白質也可以。
那蛋白質怎麼補充呢?這次期刊我寫的結論提供給大家參考:
1. 建議肌少型肥胖症的人在低卡飲食的介入作為減脂手段時,要考慮將蛋白質的佔比佔總熱量的25%以上。
2. 理想是1.2-1.6g/kg/天,有增肌需求者在醫師的監控下甚至可達到2-3.3g/kg/天,慢性腎病者0.8-1g/kg/天,其中含白胺酸(Leucine)一天約是3-4克(不用特意攝取單一胺基酸,蛋白質分解後都有白胺酸)。
3. 如果要吃到這麼多,以每次吸收最佳量是20-30克,目前研究有些人40克比20克更好,但80克反而遞減吸收率來看,每日分成三到四次吃完最不會浪費。
至於蛋白質的挑選,我的新書寫的很詳細,歡迎再去翻一下,就先不贅述了😄
#不過標題打錯成兩個肥胖
#害我很想唱我肥胖肥胖就好🤣🤣🤣
#延長空腹時間除了掉肌肉看不出長遠好處
蛋白質流失性腎病 在 林俐岑營養師的小天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大族群蛋白質吃起來
#懶人包😊😉
現代人的飲食問題,很大一部分是營養不均衡,從早餐開始就是高油高糖的飲食模式,像是含有精緻澱粉、精緻糖的食物居多,例如麵包、鐵板麵、奶茶、巧克力厚片、飯糰、麵線等,若是午晚餐又多是麵食、便當(飯多菜少)餐食的話,如此一來,過多的精緻醣類食物、缺少優質蛋白質以及膳食纖維,只會造成肥胖、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發炎反應、免疫力降低等健康問題的發生。⚠️⚠️
我們想要吃得更健康,先從平衡營養素做起。💪💪
減少精緻澱粉的食物,增加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豆魚蛋肉類,優先順序建議:黃豆及其相關製品、毛豆、魚類、雞蛋、白肉(雞肉)優於紅肉(豬牛羊)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食物非常重要!因為蛋白質是用來建構身體的組織及合成肌肉、製造身體所需要的賀爾蒙、激素以及酵素,另外,蛋白質也參與免疫細胞、抗體的合成,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食物,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唷!
https://reurl.cc/Xejdee
哪些族群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食物呢?
第一、#虛弱的長者:長輩因為牙口狀況不佳,肉類難以咀嚼,所以都傾向吃粥品、麵食等,但其實可以透過雞蛋、豆腐、豆花、豆皮、魚片等來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以避免因蛋白質攝取不足而造成肌肉大量流失,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第二、#體重管理者:增加蛋白質食物的攝取,可以延緩飢餓感,再搭配上運動,提高基礎代謝率,讓體態更為完美。
第三、#運動鍛鍊者:運動鍛鍊的過程中,肌肉會耗損,在運動後的半小時內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食物,有助於肌肉的再合成以及提升運動的表現。🏃♂️🏊♂️🏋️
第四、#孕婦:懷孕後期的蛋白質攝取也需要增加,以因應胎兒的生長發育唷!🤰
第五、#需要控醣者: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再搭配上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及全榖雜糧,有助於血糖的控制及穩定。
因此,健康成年人的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1.0g/kg(體重)、老人為1.2g/kg,以每餐來說的話,蛋白質的攝取份量為「豆魚蛋肉一掌心」約是兩份蛋白質食物的份量,運用自己的手掌來做粗估,就可以簡單輕鬆地掌握每餐的蛋白質食物攝取量囉!💪
若是患有慢性腎病的朋友,建議詢問您的營養師來評估蛋白質的攝取量唷!
#懶人包分享起來🙏🙏🙏
蛋白質流失性腎病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根據衛福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都是女性。2025年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同時因伴隨共病,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你知道嗎?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大有關係,而某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就會逐步讓我們流失肌肉。
骨鬆與飲食型態的關係?
加工麵食:腸胃道過敏
骨科醫師蔡凱宙醫師說,過去台灣人吃米飯,不過隨著飲食西化,米的消耗量20年來減少了一半,多半被小麥製成的「麵食」取代。他說明,小麥含有「麩質」,容易造成腸胃道發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食道逆流。
「很多人為了緩解不適,就開始吃胃藥,」蔡凱宙醫師指出,吃太多胃藥就會讓胃酸濃度大幅下降,導致鈣離子無法離子化、蛋白質也沒辦法吸收,就會造成筋膜炎及骨質疏鬆。
蔡凱宙醫師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吃米,少吃加工的麵食,包括:麵包、蛋糕、饅頭及餅乾等等,骨質疏鬆及肌少症的情況就有機會可以逆轉。
手搖飲料:糖分過高
「這幾年手搖飲整街都是,」蔡凱宙醫師指出,國人的飲食中糖分愈來愈多,而這是具有成癮性及累積性,「一次會比一次吃更甜,就跟我們吸毒一樣。」
蔡凱宙醫師表示,美國曾有研究團隊做過實驗,他們先用古柯鹼讓老鼠成癮,最後竟是用「糖」解牠的毒癮。「老鼠寧願吃糖也不要吃古柯鹼,」他說,糖對我們大腦造成的反應是全面性的,每一個細胞都能吃得到,是比古柯鹼還要更厲害的一個毒品。
添加物比高熱量更糟糕
有些人會以「零卡飲料」替代含糖飲料,認為既然沒有熱量應該就沒問題,對此蔡凱宙醫師強調,糖分與熱量並沒有直接相關,很多標榜零熱量的產品,都會多加人工甜味劑,雖然吃進去好像沒有任何熱量,但它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更嚴重,這比吃糖更糟糕。
蔡凱宙醫師也說,許多患者就是因為吃下太多的糖分、小麥,造成腸道受傷,接著大腦也跟著受傷,平衡感就會變差,衍生包括骨鬆的許多疾病,「最後一個跌倒就會造成骨折。」
蔡凱宙醫師推薦的飲食?
「我們有飯可以吃呀!」蔡凱宙醫師說,盡量吃米飯類的製品比較好。此外他也推薦大家準備「堅果」。他指出,堅果是原形食物,並且富含好的油脂,吃下肚會比較有飽足感。
「堅果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夏威夷果,」蔡凱宙醫師分享,夏威夷果油脂高,所以吃幾顆就飽了,就不會很快就感到餓,又一直想進食,「一直餓、一直吃,那你當然會變胖。」
而許多人擔心堅果熱量過高,蔡凱宙醫師回應,重點不只是熱量,而是好的油脂進入身體後,胰島素分泌就會減少。
蔡凱宙醫師進一步說明,市面上很多小麥的加工食品,有很多添加物,吃進去後就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接著胰島素過度使用,就引發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是一種「肥胖荷爾蒙」,胰島素愈來愈高,身體脂肪就愈積愈多,營養無法送至肌肉,就會引發肌少症,最終導致骨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避免肥胖就能防乳癌!醫師的外食4原則 (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5LSerGyWYZE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 (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86g4SrpxImA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肌少症3徵兆當心老年失能!這樣抱膝伸腿練肌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26
50%高齡者有骨質疏鬆!芥藍、莧菜搭這個助鈣吸收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037
#蔡凱宙 #骨質疏鬆 #肌少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