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四:同溫層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確診的人數始終居高不下,而死亡人數繼續攀升。我的親友、同學群裡,大都是年紀相近、70歲左右的同齡人。看到老年人的重症和死亡比率,又不知道何時才能打到疫苗,鄰居、朋友、同學都慢慢地躁動了起來。
許多不滿的情緒在我的網路社群裡,蔓延起來了。有人抱怨政府,有人支持政府,於是攻擊、挑釁、爭吵等等,就在最近一兩個星期開始加劇了。
我在網路上看到這段影片,忍不住分享給我的同學和朋友們,希望能夠降降大家的火氣,讓他們的心情放鬆,帶給他們一些快樂的氣氛。同時我也留下一小段留言。
「生活再怎麼窮困,環境再怎麼惡劣,沒有人可以剝奪我們的快樂。跟這些孩子們學學吧。」
對於有爭吵的同學群裡,我加了下面這一段。
「快樂是自己的選擇,不管我們還有多少日子,不快樂的過,又有什麼用呢?同學交流不要傷了多年同窗之情,更不要因此而生氣不快樂。
可能我年紀大了,看到同學間爭吵,怎麼我心裡特別難過?
於是我再看了這一段非洲孩子們的影片,我心情又好起來了。建議大家多看幾遍,歌舞都很棒。
我一邊看,一邊跟著跳,心情特別好,建議同學也可以跟著這些小孩子一起跳舞,感覺好棒。」
同學阿芬回覆:「今天才知道臺灣歌『小姐請妳給我愛』是由這個英文歌曲來的。而且這些小孩跳舞真好看!純真無邪可愛⋯⋯
小的時候簡單就是快樂
老的時候快樂就是簡單!」
我也立刻接著留言:「阿芬,你沒有提起的話,我都已經忘記了這首歌有台語版。這就是同學們在一起聊天講古的好處,很多回憶就跟著回來了。」
原來有些火氣的同學也出聲了:「感謝同學們的關心、提醒,對啊,都70歲了,少點憤世忌俗,國家大事交給年輕人吧。」
其他同學也紛紛跳了出來,滅了大家的火氣。同學群又回復了往日的美好,也恢復了理性的討論。
但是,在一個親友群裡,同樣的影片和第一段留言:「生活再怎麼窮困,環境再怎麼惡劣,沒有人可以剝奪我們的快樂。跟這些孩子們學學吧。」
卻得到不同的留言回應:「死亡⋯⋯,非洲有太多來不及長大就夭折的孩子。我參加了『地球村』的活動,請你去看看那一張又一張,無助、瀕臨死亡的孩子照片,讓我內心非常難過。同樣是人,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同?」
在一個「同溫層」同學群,我也貼了同樣的影片和第一段留言。除了一位給我鼓掌之外,其他同學繼續他們有興趣的話題。我的影片和留言,不夠辛辣和爽快,一如既往的,沒有引起任何回應,彷彿沒有發生過。或許這就是同溫層社群的好處,不會有不同的意見,也就不會有爭吵了。
最近在網上流傳「白色僧侶幻覺」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尋體驗),同樣顏色的兩個圓球,由於背景顏色和前面遮蔽的小點點顏色不同,使得兩個球的顏色看起來就不同了。由此證明,環境和先前印像,對認知的影響有多麼大。
「同溫層」就是圓球前面的遮蔽物小點點,它們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改變了你看到的圓球顏色。在同溫層裡面,你看得到「事實」嗎?你追求得到「真理」嗎?或是,如同溫水裡面的青蛙,水的溫度不重要了?
結語
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不僅僅是「感官」,而是「認知」。如果只看感官的話,我們遠遠不如大部分的動物。
當人類面對一個物體時,我們的感官會從各個方面去感覺它。眼睛感覺顏色和形狀,耳朵感覺聲音,鼻子感覺氣味,舌頭感覺味道,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可以依靠觸覺感知冷、熱、軟、硬等各種特性。
其實這沒什麼稀奇,因為所有的動物都能依靠感官,來感覺外部世界,很多動物的感官系統都比人類強大。
但是動物得到這些感官訊息之後,只能做到單一的、簡單的生理反應,而人類在接收到所有的感官訊息後,會進行加工處理。
我們會把所有這些零散的、雜亂的感官訊息,整合成「一個事物」,然後全面把握這個事物的所有性質。
康德(伊曼努爾·康德 I. Kant, 1724~1804)把這種能力叫做「統覺」(Apperception)。
他說:「動物有理解能力,但是沒有認知、沒有統覺,不能把這些表象變為一個普通概念」。簡單的說就是,「只有人類才具備有給一個事物下定義的能力。」
人類可以形成完整的認知,動物不行。人類獨有的認知,加工出了世界的模樣。但是,每個人的認知除了一些普通的、基本的概念相同之外, 由之衍生出幾層的自我認知,都不一樣。
因此,我們眼前的世界並不「真實」也不「相同」,因為它不過是每個人的認知「加工」出來的產物。
同樣一段影片和感想,貼在不同的群裡面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即使在同一個群裡,不同的人也會看到、聽到不同的訊息。
這也就難怪,不論執政黨或在野黨怎麼對民眾溝通,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台灣社會越來越兩極化,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動盪。
讀者們看看我附上的這一段影片,然後想想,你看到的是真正快樂的,還是被加工過的,事實上是死亡的非洲孩子們?
你再想想看,你想看到的是快樂還是死亡?你再想想看,能夠讓台灣變得更美好的,是快樂還是痛苦?
https://youtu.be/VyfgUNAsNQ4
表象康德 在 未秧 Win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文章比較深一點,請見諒)
這幾天我不斷在思考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困惑莫過於對於,過去的確認感與可驗證性。到底過去是不是真正存在,而是否又是過去造就了我們現在的主體與意志,我很努力在與自己辯解。
⠀⠀⠀⠀
⠀⠀⠀⠀
大部分的人都很在乎過去,而對於曾經的刻骨銘心與淚流滿面更是難以忘懷,但過去與未來是否就像任何一個夢那樣虛無,而現在也只是過去與未來間一條無廣延無實質的界線,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這些並不虛無,但是過去與未來的存在是不是又在一個相對的立足點上,而空間亦是如此,只是相對的實際存在,這部分叔本華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還沒有所稱之的「悟性」。
⠀⠀⠀⠀
⠀⠀⠀⠀
又回到夢境,最近我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做了一段很美很長的夢,而此時此刻只是夢盡了、緣散了,現實與夢境之間的關聯又在哪裡,康德:「表象相互之間因為因果定律而有的關係,將人生從夢境區分開來。」,可是這樣還不能解釋夢境與夢境之間的相關性,這邊我很同意叔本華對於夢境的闡述可以給你們參考:「人生和夢境都是同一本書的頁子,依次連貫閱讀就叫做現實生活,...,我們也常不經意地隨便這翻一頁,那而翻一頁,沒有秩序,也不連貫,...。」,在無意識與意識下任何頁數都有可能被翻閱,而相互關聯的多寡只是這次翻閱的隨機。
⠀⠀⠀⠀
⠀⠀⠀⠀
至於我痛徹心扉的幸福與快樂,那些我曾經擁有與擁抱的,我其實並不承認尼采對於權力意志與幸福的闡述,當然可能是我還並未理解,但關於愛恨情仇,我是追求權力嗎?我並不認為,我同意權力帶來的幸福感,也同意人類擁有獨特的權力量.但也可能是我誤會了幸福本身的定義。
⠀⠀⠀⠀
⠀⠀⠀⠀
反觀我這一輩子的所有苦痛與悲傷、所有傷疤與淚水,幸福的消極性反而成了絕佳說服自己的論點,幸福是消極的,而不是積極性質的,因為幸福並不是天生且持久且穩定的,是不斷從痛苦與缺陷獲得釋放而成就的,因此痛苦才是具備積極性質的。然而大部分的人追求幸福,卻沒有想過幸福的長遠與持久性可能帶來的疲乏與空洞還有無聊,因此這似乎可以安慰所有正在苦痛淚水中的人們,畢竟所有的甜美是苦澀的相對性存在,因此在面對傷痛時不用太過於悲觀與悲傷。
⠀⠀⠀⠀
⠀⠀⠀⠀
如果回想起我們人生的輪廓,絕對不是大好就是大壞,意指我們所關注的面向不是悲劇就是喜劇,但其實觀看個別的性質與故事,又是喜劇與悲劇的展現。太過於急於從悲痛中走出,而無法理解其存在的因果性,我覺得是非常遺憾與錯誤的,而現在的我也在避免犯這個錯誤。
⠀⠀⠀⠀
⠀⠀⠀⠀
怎麼樣可以在悲痛中保持理性,怎麼樣又能不單戀於過去的幸福,怎麼樣讓現在的自己成為過去自己的疊加與成長,是我現在很苦惱也在學習的。
⠀⠀⠀⠀
⠀⠀⠀⠀
⠀⠀⠀⠀
#文字 #字 #寫字 #中文 #台灣 #台北 #感情 #愛情 #友情 #悲傷 #words #wordporn #taiwan #taipei #chinese #brave #bebrave #bealone #writing #inspiration #depression #sadness #saying
表象康德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你開始意志鬆懈,請先看昆德拉這篇《叔本華的世界》:
史太林在同一張長桌子一端,被同一批同志圍住,他朝加里寧轉過身:「相信我,親愛的,我也肯定著名的伊曼努爾·康德的城市將來永遠叫加里寧格勒。作為他出生城市的主保聖人,你能不能給我們說一說什麼是康德最重要的思想?」
加里寧對此一竅不通。這樣史太林按照他的老習慣,對他們的無知深感厭煩,就由自己來回答:
「康德最重要的思想,同志們,是『物自體』,在德語中是Ding an sich。康德認為在我們的表象背後有一個客觀物,『物』是我們不能認識的,卻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這個思想是錯誤的,在我們的表象後面沒有真實的東西,沒有『物自體』,沒有Ding an sich。」
大家都聽著,不知所措,史太林繼續說:「叔本華還更接近真理。同志們,什麼是叔本華的偉大思想?」
大家都避開考官嘲諷的目光,他按照自己眾所周知的習慣,最後由自己回答:
「叔本華的偉大思想,同志們,是世界只不過是表象與意志。也就是說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背後,沒有什麼是客觀的,沒有Ding an sich,為了使這個表象存在,使這個表象現實,必須有一個意志;一個巨大的意志,把它強加於人。」
日丹諾夫膽怯地提出不同意見:「約瑟夫,把世界作為表象!你一輩子在敦促我們證實這是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的謊言!」
史太林說:「日丹諾夫同志,意志的第一本質是什麼?」
日丹諾夫沒有開口,史太林回答說:「是它的自由。它能夠證實它需要的東西。這個不談。真正的問題是這個:地球上有多少人,世界就有多少表象;這不可避免地產生混亂;怎麼在這個混亂中建立秩序呢?答案是清楚的:把唯一的表象強加於大家。也只能由一個意志來強加,一個巨大的意志,一個超越於眾意志的意志。只要我的力量允許我這樣做我就是這樣做的。我向你們保證在一個大意志的統制下,人們最終會對什麼都相信!哦,同志們,對什麼都相信!」史太林笑了,帶著幸福的笑聲。
他想起鷓鴣的故事,狡黠地瞧著他的同志們,尤其是赫魯曉夫,這位矮而圓,在那時候兩頰通紅,再一次敢於顯示勇氣:「可是,史太林同志,即使以前你說什麼他們信什麼,今天他們可一點也不相信你了。」
一拳頭打在桌子上震得到處都響。
「你什麼都懂了,」史太大林回答說,「他們不再相信我了。因為我的意志鬆懈了。我把我可憐的意志整個都在貫徹這個夢想,全世界都開始把它當真了。我為此犧牲我的全部精力,我把自己也犧牲進去了。我要求你們回答我,同志們:我是為誰作出了犧牲?」
同志們都目瞪口呆,甚至連嘴巴都沒張開試試。
史太林自己回答:「同志們,我是為人類作出了犧牲。」
大家都像鬆了一口氣,點頭讚賞這些豪言壯語。卡岡諾維奇甚至鼓起掌來。
「但是人類是什麼?這不是客觀的事物,這只是我的主觀表象,也就是說:我用自己的眼睛可以看到我四周的東西。同志們,我用自己的眼睛整天看到的又是什麼呢?我看到的是你們,你們!你們還記得那個盥洗室,你們關在裡面大吼大叫不同意我的二十四隻鷓鴣的故事!我在走廊裏聽你們吼叫感到很有趣,但同時又心想:我浪費了自己全部精力就為了這些傻瓜嗎?我是為了他們活著嗎?為了這些可憐蟲?為了這些極端平庸的白癡?為了這些小便池邊的蘇格拉底嗎?一想到你們我的意志就鬆懈了,衰退了,一蹶不振了。還有夢想,我們美好的夢想,再也得不到我的意志的支撐,就像一幢大房子斷了頂樑柱一樣坍塌了。」
史太林為了強調坍塌,一拳頭打在桌子上,桌子抖個不停。
//
強推國安法,就是習近平「把唯一的表象強加於大家,也只能由一個意志來強加」,但香港人對他來說又是甚麼?
「這不是客觀的事物,這只是我的主觀表象。」但習近平的眼睛整天看到的又是什麼呢?是唯唯諾諾的人大代表,只懂一味服從的應聲蟲,依起棚牙落力拍手的擦鞋仔。一想到這些人,他的意志「就鬆懈了,衰退了,一蹶不振了」,整個中共多年來努力支撐的表象亦開始搖搖欲墜。為了重新振作,習近平就需要跨過這些讓他鬆懈的庸才,直接親自將他的意志強加於香港,以保證在一個大意志的統制下,人們對中共甚麼都相信。習近平強制定於一尊,皆因他要反抗全黨上下的集體鬆懈,反抗分散意志所造成的混亂。
舔共者沒有智慧看到這些,滑稽地淪為目瞪口呆的同志們,不明白國安法的出現,是源於習近平不滿他們的表現,是他們累到習近平意志鬆懈,累到他「為此犧牲我的全部精力,把自己也犧牲進去」,來穩定這個快將坍塌的表象。那些極端平庸的白癡,不明白鐵拳因他們抖動,還在晚會上風騷祝酒。
作者
表象康德 在 SEP新康德主義 的推薦與評價
他們對康德的表象-物自身二元論的拒斥和他們對[康德對認知的兩個「根」的分別:感性與知性]的重新思考有相當密切的關聯。馬堡哲學家完全地拒斥這個分別,而西南新 ... ... <看更多>
表象康德 在 書籍分享【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叔本華的哲學觀/2023 重置版 的推薦與評價
作為意志與 表象 的世界#知识分享#听书#有声读物#有声书#每日听書#日读一书 ...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我的 表象 ,但以意志取代 康德 哲學中不可知的自在之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