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人誤解的孩子
#孩子是真的不會還是故意不會?
⁉️有沒有一種孩子,您認為他很厲害,實際上,他一點都不厲害。
⁉️有沒有一種孩子,您認為他應該都會,實際上,他一點都不會。
⁉️有沒有一種孩子,您認為他很故意,實際上,他根本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
🤔您有遇過這樣的孩子嗎?
您知道這類型孩子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很容易被人誤解!
.
治療所有一位孩子,話很多,想到什麼就跟您說什麼,事沒做多少,嘴巴卻講了一大堆,很愛幫忙,只不過常常越幫越忙,在家裡每天總是少不了一頓罵!久了,家長就認為是孩子做事不用心,於是親子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多,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也越來越大。
一開始接觸到這位孩子,治療師也會有一種誤解,若的話可以少一點,是否交代的事情就可以完成好一點,但是,時間相處,慢慢發現,孩子的平衡協調很差,走個平衡木都很掉下來好幾次,孩子的動作技巧也很弱,玩個丟接球,都可以輕易被K到好幾次,孩子的手眼協調也不好,玩個積木組裝,組半天,您也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但是不管做什麼事,嘴巴都很厲害,講得頭頭是道。
.
治療所還有一位孩子,很愛湊熱鬧,看到人家玩什麼,他就是會想辦法靠過去,聽到人家在說什麼,他就是有辦法可以聊上一兩句,很好相處,屬於人人好的那種,但就是有個問題,交代給他的事,他很少完整完成過,反而幫別人做的永遠都比自己好很多,搞得家長每天都要氣呼呼地一再叮嚀他。
一開始認識這位孩子,治療師也會氣得半死,管別人都很厲害,但自己的事就是永遠做不好,可是,隨著相處的機會變多了,漸漸發現,孩子的計畫組織不好,很愛說大話,也很愛順著人家話語,只是深入討論,就容易胡言亂語,孩子的執行技巧也不好,總是虎頭蛇尾,技巧的熟練度也就一直沒機會穩定發展,於是幫別人做事,似乎就可以顯現自己有多厲害的樣子。
.
治療所的另外一位孩子,個性很急躁,看到什麼就要去碰什麼,跟他說不要碰,他就硬要去碰,請他一次拿一個,他就是會拿很多個,叫他不要這麼做,下一刻他就立即做給您看,不提醒還好,越提醒,他的行為就會明顯,久了,家長就認為孩子是跟他搞唱反調,使得親子爭執天天都在上演。
一開始跟這位孩子相處,治療師也常搞得很火大,就是講不聽,也管不住,四處惹是生非,一刻不得閒的樣子,可是,互動的機會變多了,深入了解後,孩子的訊息接收容易遺漏,常常誤判訊息,訊息的處理也容易混亂,常常搞不清楚狀況,於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會一直急著要表現自己。
.
看完這幾個案例,您有想過孩子是真的不會?還是故意不會?
治療所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有機會慢慢說給您聽。
.
‼️防疫期間,治療所採分流上課,課前課後皆會進行環境消毒。
孩子的健康,需要大家一起守護。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梁振英講大話技巧拙劣 / 教育費貴先係重中之重〈蕭遙遊〉2014-01-16 a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講大話技巧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際關係必讀書--《人性的弱點》】
我之所以前大家推介這書,是因為人脈網絡就是財富,無論在一般工作、銷售、及做生意都十分有用。
這書由封面開始已非常吸引,全黑的背景,中間是一個骷髏頭,而骷髏頭隱著兩個人,書中表示「未經修飾的人性與魔鬼可異?」。這書在全球銷量已超過九千萬本,作者是人類關係學家代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
書中指出,人性有不少的弱點,若果能知道這些弱點,除了能優化自己外,亦能利用別人在人性上的弱點,從而令我們在人際關係上如漁得水,左右逢緣。
--書中分為6大篇--
第一篇:待人的基本技巧
第二篇:使人喜歡你的六種方法
第三篇:得人同意於你的十二種方法
第四篇: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的九種方法
第五篇:創造奇蹟的信件
第六篇:使你的家庭更快樂的七種方法
書中往往利用別人人性的弱點,從而為自己創造更有利的環境。例如,如何更易吸引到別人呢?書中指出,人是以自己為本性的,即是只關心自己所著眼的地方,所以要吸引他、影響他,就是先談論他所需要的、著眼的地方,就能先吸引到他的注意。
又例如,人類的天性是保護自己,因此當你責罵別人時,他就會以保護自己為前題,而更竭力替自己辯護,甚至講大話,不單無法解決問題,反而令事情更難解決。
--部分重點秘訣--
不要怪責他人,不怕面對錯誤
想別人需要的,而非自己需要的
要先關心他人,先付出
向別人微笑
記得別人的名字、外貌、生日
用心聆聽別人
談論他有興趣的事
讚賞別人,認同別人
使別人感覺到他的重要
在爭辯中,沒有勝利者
當他人想責備你,在他開口前先認錯
和別人爭辯時,問一些別人同意的問題
刻意抬舉他人
用讚美和欣賞作開始
只間接指出別人的錯誤
顧全對方的面子
在婚姻中勿嘗試改造對方
要小心注意細微的事
講大話技巧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聞寫作有哪些技巧?】
大家可能多少聽過「非虛構寫作」,是近年興起的新聞報導寫作方式。和以往平鋪直述的公式化寫作不同,更強調以「故事」的方式來呈現。
而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就整理了這方面的寫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新聞寫作的核心 / 白岩松
一、被顛覆的金科玉律
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用了一個學期進行「新聞導語寫作訓練」。導語是什麼?導語就是對新聞內核最精煉的濃縮。八十年代的新聞專業教育,寫導語講究的是五個W:什麼人(Who)、什麼事(What)、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方(Where)、為什麼(Why)。
我一直以為「五個W」是金科玉律。但是最近二三十年,當你看到國外的很多新聞導語,發現壞了,半數以上不再是完整的「五個W」。
2000年9月1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因為那天我兒子第一次上幼稚園。我把他送到幼稚園,看他哭完,撒腿跑機場,飛到雪梨去做奧運會報導。
一下飛機就聽說:「中國奧會施行了最嚴格的興奮劑檢測程序,一大堆著名運動員都被『幹掉』了。」
我們到記者村去看電視,首先看到的是中央4套的節目,這條消息是傳統的報導:「今天下午×點,中國奧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在召開的××會議上強調,寧可犧牲成績,也要一次乾乾淨淨的奧運會。」大致是這樣的內容。
很標準,五個W都有。我們也沒覺得有什麼異樣。
隔了一個多小時,又看到澳大利亞電視臺的一條新聞,也是反映這件事,但突然看出不一樣了。畫面裡,一個運動員在宿舍裡收拾東西,報導一上來大概就是:「中國的運動員×××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參加雪梨奧運會,而是要回到他的老家。」
「五個W」是不全的,但我們一下子就被這條新聞抓住了。
這條新聞結尾,是×××走出體育總局大院的畫面,解說詞:「×××只需要幾個小時的行程,就可以回到他的老家,但是沒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長的時間再回到這裡。」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新聞表達跟以前很不一樣。我們都不太敢於去寫這樣「五個W殘缺不全」的導語。但是後來持續研究下去,我才發現,國外的新聞報導在過去二三十年間,導語寫作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不再強調完整的「五個W」,而是越來越強調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戲劇化、懸念。
二、「人」和「人性」的故事
新聞的核心是「人」。先有對「人」的關注,才有對新聞的關注。講一千、道一萬,人類所有文化產品的實質,都是在描寫人和人性,從來沒有偏離過。
對於新聞,也是如此。我們要用個體的「人」,去化解宏大命題。
比如交給你一個選題—727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過去的表現形式可能就是「大裡來、大裡去」,現在,一定會有更多的新聞人選擇由一個個體、一個具象的概念切入報導。
或許這個片子或者這篇報導,上來就是講述一個人物,用電視畫面或文字語言去描繪:「星期五這天,清晨4點多,胡寧(假定人名)就起床了。他拿出一套平常很少穿的衣服,準備去參加在工體舉辦的招聘會。這已經是他進入大四之後參加的第十二場招聘會了。」
接下去可能會有一個轉折:「其實,這天要早起的不只是胡寧,與他命運相同的還有727萬名大學畢業生,比去年『史上最難就業季』的人數還多出30萬。」
一下子就將報導面橫向拉開了。然後繼續加入宏觀的觀察,但最後還是要回到胡寧身上,回到個體的故事裡。
國外的新聞報導幾乎已成共識:通過具體人物,表達宏大事件。沒有主人公就沒有事件,就會讓新聞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聞寫作傳播,就是一個寫故事和講故事的過程。
不要在「故事」和「虛構」之間畫等號—真實的事情,也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傳播。我們在對外、對內的宣傳當中,有相當多的失敗就是因為不會講故事。花了很多錢出了很多力,卻沒有好的效果。
三、邏輯: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
要講好新聞故事,第一個準則,就是站在受眾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過來,站在自己的角度。
過去我們設計廣播或電視的節目結構,都是假定受眾從第一分鐘開始聽或看,一直到最後一分鐘節目結束,由此完完整整地來考慮它的起承轉合:怎麼開頭,怎麼推進,怎麼高潮,怎麼收尾。
但國外的傳媒調查顯示:聽眾和觀眾會在任何時間進入、任何時間離開。這就對我們過去那套「線性邏輯」產生了挑戰—中途進入看不出眉目,立刻就換台了。所以現在,「平行邏輯」正在快速成長,要讓任何時候進來的受眾都可被抓住。
我小時候,一放學就跑到電線杆子底下,聽袁闊成、單田芳的評書,一聽就是半小時,聚精會神。現在,你給我講半小時故事試試?你能讓多少人從頭聽到尾?更何況,還是連續一百天,每天半小時。很難。
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故事的心態和審美不一樣了。同樣是半小時,過去你可以慢條斯理地講一個長故事,現在卻可能要把長故事分解成好幾個完整的短故事,再組合在一起。比如《舌尖上的中國》,你任何時候打開電視,都能跟著它的故事走。
受眾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講故事的人必須適應這種變化。
四、細節: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個好故事,從內容層面上看,有了人和人性、懸念和邏輯,還有很重要的一項—細節。新聞人應該養成這樣一種習慣:無論做什麼樣的選題,首先考慮人物,其次尋找細節。
我們常說,一篇文章寫得「有血有肉」,細節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細節,會在聆聽者產生倦怠的時候,將他再次帶入故事。被細節牽引著的人,聆聽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大家平時一聽到「主旋律」這三個字就頭疼,話題太大!如果把大話題轉化成故事、再引入一些細節呢?
無錫有兩大家族:榮氏和錢氏。榮氏家族出了榮毅仁這樣的國家副主席,錢氏家族出了錢穆這樣的大學者。錢穆有個侄子,1931年考上了清華大學,語文、歷史都是第一名—雙百。他的名字叫錢偉長。
錢偉長進了清華以後,陳寅恪希望他學歷史,聞一多和朱自清希望他學文學。可是入學第二天,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錢偉長夜不能寐,覺得學歷史、學文學都無法拯救民族命運。他左思右想,跟同學探討交流,只有學造坦克,強大自己的實力,國家的前途才能慢慢變好。
造坦克就得學物理。第二天錢偉長跟學校說「我要學物理」。老師打開成績單一看,樂了:中文和歷史都是100分,物理5分,數學加化學一共20分。考成這樣,您敢學物理?
因為錢偉長態度很堅決,學校跟他達成了一個協議:在物理系試讀一年。錢偉長答應了。他畢業的時候,成績是物理系第一名。
幾乎所有人聽完這個故事都熱淚盈眶。這是不是主旋律?當然是!但這裡沒有標語、沒有口號,只有人、只有故事、只有細節。
再舉一個關於「細節」的例子。
上世紀五十年代很有名的女指揮家鄭小瑛,剛當母親不久,就被送到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一去幾年回不來。
終於熬到畢業,她成為全蘇聯第一個走上柴可夫斯基音樂廳指揮歌劇的女指揮家。演出那天,她把孩子的一張笑著的照片,夾在樂譜的最後一頁。演奏開始,一章一章、一節一節地往下行進,當最後一個音符結束,在全場長達幾分鐘的雷鳴般的掌聲裡,鄭小瑛一直熱淚盈眶地看著樂譜最後一頁,照片上的孩子也正笑著看她。
請告訴我,這樣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嗎?當然能!然而有多少人會去挖掘這樣的細節?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故事怎麼會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我們平常都在忙什麼?輕易去站隊,去互相攻擊,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嗎?生活中有無數這樣的故事。我們想像一下,不管你弘揚什麼還是批評什麼,那些都是外在的要求。如果掌握了講一個好故事的方式,還怕沒有「制空權」嗎?
講大話技巧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梁振英講大話技巧拙劣 / 教育費貴先係重中之重〈蕭遙遊〉2014-01-16 a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講大話技巧 在 唐鳳喊將助烏克蘭數位重建PTT網友一聽忍不住大笑4聲 的推薦與評價
... 點麵線可以不加香菜喲讚讚讚」、「從台灣外送麵線到烏克蘭」、「外包部長最近要忙著建立領6000系統啦,很忙」、「只會講大話的外包部部長」。 ... <看更多>
講大話技巧 在 【上當受騙】8種看穿講大話的簡單方法!| 說謊的4大原因! 的推薦與評價
00:26 說謊的動機00:51 說謊的「4大動機」00:55 原因一: 提升自我01:14 原因二: 自我保護01:33 原因三: 影響他人01:55 原因四: 原因不明02:03 「8種」 ... ... <看更多>